武义县图书馆
武义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武义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开发黄土丘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义县水利志》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159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开发黄土丘陵
分类号:
F301.24
页数:
4
页码:
183-186
摘要:
本节记述了武义县发利用荒地资源开发黄土丘陵改善人民生活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
农田建设
开发
武义县
内容
据1984年10月完成的武义县荒地资源普查结果:全县坡度250以下、高程200米以下荒地资源139352亩,其中黄土丘陵130343亩,溪滩9009亩;自建国以来,已开发利用荒地资源106925亩,其中黄土丘陵100320亩,溪滩6605亩;今后尚可开发利用的荒地资源1047片、32427亩,其中黄土丘陵935片、30046亩,溪滩112片、2381亩。
此项工作于50~60年代,因农业生产集体化,广大农村平整土地,削除田塍,将小块土地拼成大块,一面积极开垦荒山,以扩大耕地面积,至70年代初,城乡建设规模扩大,各项工程占用土地日多,人口急剧增加,人均耕地面积减小,愈益引起党和政府的重视。其中新垦的园地,多为发展茶、桑、果:如1949年武义、宣平两县仅有茶园5621亩,1971年发展到12652亩;1956年桑园总面积321亩,产茧200公斤,1960年茧产量为37.6吨;1957年初由桐琴果园种梨600亩、桔400亩,70年代开始,成片果园面积扩展到县内9个公社,并且“南移苹果”,品种增加。溪滩湖塘造田,则与防洪工程、消灭钉螺配合进行:如柳城西溪段河道原在曹门与吴上圩自然村之间,别称午溪,歧流纷乱,砂丘累累,每逢洪水,冲淹农田,威胁柳城镇和过往行人安全,1955~1962年,着手防洪整治,迫使主河床移向右岸山脚及使水势和缓,不唯制止洪水侵蚀农田,以后若干年,且由村镇力量在旧河道上改溪造田110亩。位于菊溪新宅村至麻铺村上首段河道,地处山区,人多田少,原有2个河弯,水流不畅,1964~1966年,由新宅村举办裁弯取直,共投工2.016万工,自筹经费3万元,完成石方6720立方米,新造后门畈和回龙庙旱涝保收田86亩。1970年,壶山镇县后畈灭螺工程,从武义汽车站至白溪口,埋掉老沟6000多平方米,开出1条宽1.5米、长2公里笔直的新沟渠。“填平王见湖,缩小马村湖”,改田24亩。程王处沙溪灭螺改田40亩。小白溪茭道乡倪家段溪滩,钉螺丛生,1970年开始,经过2年奋斗,砌成1条高2.5米、长500多米的防洪堤埂,消灭钉螺孳生地3.6万平方米,造田(地)190亩。在宣平溪干流,1973~1974年,由祝村、前湾两村举办,自关阳殿至夫人殿潭,全面更新右岸旧堤,溪滩造田计160亩。截止1974年,全县开垦宜农荒地1.81万亩,其中耕地9981亩(内水田5251亩)、园地8164亩。是年,开发黄土丘陵工作划归县水利电力局主管,配专职干部1名,负责日常业务。
1975~1978年,武义造田造地声势极大,仅1975年,动工469处,其中开发黄土丘陵141处,劈山造田(名“大寨田”)174处,溪滩造田119处,平整土地35处,总投工83.5万工,完成土石方55.24万立方米,计开垦荒地6638亩,其中属黄土丘陵耕地651亩、园地4532亩,另有“大寨田”458亩,溪滩造田997亩。1974年1月~1976年9月,由于建设清溪口水库后,空旷出库口以下清溪河道长数华里宽百米以上的大片溪滩,中共桐琴区委组织改溪造田工程委员会,经实测,确定改溪后河床宽40米,洪水流量170米3/秒,自水库溢洪道出口至武义江全长5890米的两岸防洪堤,堤顶宽6米,堤高3.3米,一律块石干砌护面,水泥勾缝,自水库放水闸门至王山头村灌溉渠道长2000米,净宽1.2米,深0.9米,浆砌块石护面,混凝土衬底,共完成土石方12.60万立方米,国家投资2.45万元,造田482.37亩,连同改溪前溪滩造田88.3亩,计570.37亩。1957年,熟溪下游县农机厂至狗头山一段,由壶山镇金星村举办,开辟新河道长300米,二岸筑防洪堤,于右堤及旧河道间造田70亩。1977年冬,要巨乡开发黄土丘陵300亩,种植柑桔、黄花菜、茶叶,办起农牧场。1978年7月,县成立农田基本建设指挥部。是年冬,由壶山镇人民政府(当时称“革委会”)举办的草马湖裁弯取直工程和由桐琴区公所(亦称“革委会”)组织的武义江桐琴地段改溪造田工程动工。熟溪草马湖段左岸结合防洪工程,削平滩墩2座、造田140亩,办起镇农牧场;武义江桐琴改溪工程失败。这一时期,上级与县财力在经费上给开发黄土丘陵工作以有力支持。1973~1978年,累计拨款44.5万元,其中县财力安排15.5万元,除一部分由主管部门用于购置堆土及运输机械外,直接补助乡、村、场、园经费36.35万元,计造粮田9800亩,1977年已种植6880亩。
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后,开发黄土丘陵工作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讲求经济实效,重视水利配套,致力于发展商品经济和稳定大田粮食种植面积。在80年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情况下,县内订定和落实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出现了统筹规划、精心设计、多方集资、合理负担、责任到人、合同承包的新格局。具体做法:(一)建立工程项目责任制,明确质量要求和完成时间,一般由村负责人和区水利员分别担任行政和技术负责人;(二)开发集中连片,实行农户或能人承包,谁开发、谁经营,谁投资、谁受益,多投资、多受益;(三)就近利用塘库堰坝修渠引灌,少数位置较高的适当配备机埠,挖掘贮水池,以流动喷灌解决;(四)确定工程造价和补助金额,经验收后,视完成情况给以经济兑现。1979年~1985年,计开垦宜农荒地19900亩,内耕地4251亩,园地15649亩;开发黄土后陵支出总经费46.81万元,其中1981年冬~1982年春对历年新发展茶、桑、桔在验收后兑现补助金额31.76万元(茶叶23.33万元,桑3.60万元,柑桔4.83万元),1983~1984年对开荒造田水利配套工程在验收后补助5.0万元。此段期间垦种的黄土丘陵耕地面积中,较大的片有白溪乡茶牧场粮田53亩,项店乡珠门村2片计104.5亩,陶宅乡农牧场粮田218亩、杨店村粮田16.5亩,三港乡曳坑村粮田70亩等。已收获的园地面积中,较大的片有白溪片茶牧场茶叶1508亩,泉溪乡桑园2600亩、上滩村蜜梨150亩、江山村柑桔260亩,桃溪滩茶场茶叶816亩,芦北乡黄花菜1074亩,要巨乡农牧场柑桔及黄花菜300亩,王宅乡马府下村蜜梨806亩,新塘乡茶场茶叶174亩等。
1986年,全县共投劳40万工,开发园地面积12000亩。其中属省粮食生产专项补助资金的基地片有36片、4000亩(其中100~300亩的大片16片、2667.5亩,100亩以下的小片20片、1332.5亩),省拨包干补助经费12万元,县财力9.0万元,劳13.8万工,完成土石方27.57万立方米,主要栽植柑桔、蜜梨,至次年4月,全面栽植完毕。据逐片验收结果,绝大多数水平梯带壕沟开挖,施肥栽植,符合要求,成活率约在90%以上。其中的百亩以上大片,有壶山镇纺车岭梨、桔246.75亩、镇林场梨、桔161.15亩,邵宅乡岩山柑桔250.5亩、大通寺柑桔132.1亩、拉沟山蜜梨113.44亩,履坦乡黄鼠狼山蜜梨297,寺前乡南塘岗柑桔121亩,桃溪滩乡杨山柑桔211.6亩,溪里乡大路平蜜梨123.2亩,大田乡桥头柑桔101亩,桐琴镇下烛山蜜梨198亩,芦北乡青菜坛蜜梨106亩,王宅镇汤处后山蜜梨134亩,大公山柑桔124.6亩,陶宅乡鸡爪龚柑桔181.5亩、谷耙山蜜梨165.4亩。
建国37年来,省、县财力补助开发黄土丘陵资金共108.31万元,计开垦宜农荒地10.54万亩,其中黄土丘陵9.6万亩,内耕地2.03万亩,园地7.57万亩。以上开发面积中,由于1984~1986年以来运用水平梯带种植果树,实际开发坡度超过250,高程在200米以上,以此现在全县尚有可开发面积在3.4万亩以上。由于此项工作,武义县茶叶产量由1949年的66.8吨增至2838吨,蚕茧产量由1949年的0.2吨增至588.7吨,水果产量由1949年的48.7吨增至2282吨,其中蜜梨质优味美,当年出口356吨,赚取外汇25万美元,其成绩不仅补偿了兴建水利设施、城乡建设及自然灾害损失的一大部分耕地,且在活跃商品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知识出处
《武义县水利志》
出版者:浙江大学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武义县水利志,其中包括了大事记、概述、自然条件、灌溉工程、防洪工程、防汛工程、农田建设、小水电、水利管理、水产、基础工作与施工、水利科技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