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县图书馆
武义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武义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地貌、地质特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义县水利志》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157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地貌、地质特征
分类号:
P56;P931
页数:
3
页码:
49-51
摘要:
本节记述武义县地貌、地质特征,其中包括地形、地质、土壤、植被。
关键词:
武义县
地质特征
地貌
内容
地形
总的地形特征:山地丘陵多,河谷平畈少。
武义县为山区县。境内山脉,属浙中山系。东南部来自缙云县界的,为括苍山脉;西南部来自遂昌县界的,为仙霞岭山脉;东北部来自义乌县界的,为仙霞岭余脉八素山。在全县土地总面积中,中山(海拔1000~2000米),占11.39%,低山(海拔500~1000米)占43.77%,丘陵(海拔150~500米)占36.07%,河谷平原(海拔150米以下)占8.77%。整个地势,西南高峻,略向东北倾斜,北、西、南三面环山,中部东西向隆起,形成武义和宣平二个河谷盆地。以履坦乡范村最低,海拔57米;以西联乡牛头山最高,海拔1560米。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头102个。全县崇山峻岭,丘陵蜿蜒起伏,较为平整的农田,主要分布在北部武义江及其支流和南部宣平溪两岸的河谷盆地。1986年有耕地面积25.8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0.09%;有林业用地171.78万亩,占72.50%;有江河面积3.49万亩,占1.47%;有塘库面积2.58万亩,占1.09%。
地质
地质构造主要受新华夏系构造控制,有箬阳背斜,要巨——陶村及东干——桐琴向斜,呈北北东向和北西向雁行排列。盆地发生在晚侏罗纪至白垩纪间,由于挤压作用发展到松驰阶段。发生大规模断陷,造成武义、宣平两个盆地。这两个盆地古代可能属于同一湖盆,后由于新的构造运动。中部隆起,以樊岭相隔,形成二个盆地。火成岩以凝灰岩为主,盆地内的沉积岩以红砂岩及砂砾岩为主,河谷平原为第四纪松散地层。
土壤
县境内土壤有红壤、黄壤、岩性土、潮土、水稻土五大类。它们的分布与地貌类型关系密切:红壤是在亚热带生物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独特的脱硅富铝化过程,是水平地带性土类,分布在海拔600米以下的岗地和丘陵地带;黄壤分布在海拔600~650米以上的中低山。由于大气和土壤湿度高,又无明显旱季,土体中铁氧化物的脱水程度低,发生水化现象,有机质大量积累,是垂直带土类;岩性土富铝化过程不明显,仍保持原母岩的特性而延缓其成土过程,土壤停留在幼年发育阶段,大多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潮土和水稻土主要是由中小地形、水文、地质与人为改造而形成的,无明显地带性特征,是地域性土壤。
按土壤粘结性、透水性来分类,可分为粘土、壤土、沙土三种。粘土分布在丘陵地区的垄畈,壤土分布在平坦地区,沙土分布在溪流两岸。
植被
县境内自然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由于人为活动的影响,原生植被遭到破坏,改变了演变方向,形成目前以次生植物为主的群落类型和人工植被类型。植被水平分布差异不大,但不同的地形地貌和不同海拔高度,存在着明显的垂直分布带谱:
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顶,一般以草木植被为主,其次是灌木;
海拔800~1000米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海拔800米以下为常绿阔叶混交林,但目前以针叶林马尾松占主导地位及部分人工杉木林。
1986年,在林业用地171.78万亩中,有林山141.80万亩,疏林山11.15万亩,森林覆盖率59.8%;有中度侵蚀的水土流失面积9.64万亩,占山地面积的5.37%。
知识出处
《武义县水利志》
出版者:浙江大学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武义县水利志,其中包括了大事记、概述、自然条件、灌溉工程、防洪工程、防汛工程、农田建设、小水电、水利管理、水产、基础工作与施工、水利科技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