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义县水利志》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1572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TV-092
页数: 7
页码: 42-48
摘要: 本文记述武义县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土地面积、河流、气候、水利建设等。
关键词: 武义县 概述 水利建设

内容

武义县位于浙江省中部,地处北纬28°31′~29°03′、东径119°27′~119°58′。东邻永康、缙云,南接丽水、松阳,西与遂昌接壤,北跟金华、义乌相连,东西最宽50公里,南北最长59公里,总面积1579.7平方公里。现有耕地25.86万亩,其中水田24.28万亩。全县辖6个区、5个镇、29个乡、553个村、7个居民区,总人口31.0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62万人。县人民政府驻壶山镇。
  武义县为山区县。在全县土地总面积中,中低山占55.07%,丘陵占36.01%,河谷平原占8.92%。地形受新华夏系构造控制,西南高峻,略向东北倾斜,北、西、南三面环山,中部东西向隆起,形成武义和宣平二个河谷盆地。以履坦乡范村最低,海拔57米;以西联乡牛头山最高,海拔1560米。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头有102个。全县崇山峻岭,丘陵蜿蜒起伏。较为平整的农田,主要分布在北部武义江及其支流和南部宣平溪两岸的河谷盆地。有林山140.02万亩,森林覆盖率50.1%。
  县内较大的河流,分属钱塘江、瓯江两大水系:北有武义江及其主要支流熟溪,流向金华婺江;南有宣平溪、菊溪(小安溪上游主流),流向丽水大溪。全县有集水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0条,集水面积20~100平方公里的27条,均属山区性,具有源短流急、陡涨陡落、水量丰沛、洪枯明显的特征。可能开发的水力资源5.63万千瓦,年发电量1.81亿千瓦小时,主要集中在熟溪和宣平溪两条河流。
  县境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1640毫米,人均水资源量4773立方米,耕地亩均水资源量5731立方米,都在全国全省平均数之上。但由于降水不均,年径流深变幅在750~1300毫米之间,年际之间的变化更大,如1975年武义江的年径流量为1979年的4.78倍;季节之间的分配,一般3~6月降水占全年的1/2,而7~9月往往不足全年的1/4,夏秋之间,还常受强热带风暴的侵害。因此,灾害性天气较为频繁。除霉雨期武义江两岸常有洪涝外,对农业生产危害最普遍最经常的是伏旱和秋旱。另外,局部地区的夏季短历时暴雨、大风和冰雹,会引起山洪暴发,毁坏房屋、良田。
  为抵御水旱灾害,武义县有悠久的治水历史。唐光化元年(898),乡民任留筑长安堰,引熟溪水灌田万余亩。唐昭宗年间(889~904),徐镃依据河流特点,筑清溪潜涵工程仓部堰,灌田2000余亩,后人竟相仿效。其他如宋代始建的熟溪堤、长山堤,明代兴建的宣平县县城人饮引水工程等,均属效益彰著的古代水利工程,但这些工程只是零星的,少量的,其抵御水旱灾害的能力极低。到清末,原武义县有湖11处、堰73条、堤6条、塘46座[缺(古)长寿乡资料]、井44口、泉23处;原宣平县,有堰137条、堤9条。
  在民国时期,1915~1925年间,原宣平县新筑防洪堤900丈,修复旧堤5条。30年代,水文气象事业有所发端,原武义县兴筑和修复了北湖埂、童庐堤、下杨沟等8处小型水利工程。40年代,政府推行征工(丁)兴修水利,组建县水利协会,金华江水利参事会于武义江及熟溪举办了4项紧急防洪工程。整个民国时期,原武义县兴修小型水利140处,原宣平县为93处,但多属应急和修复之举,无力兴建一座小型水库。当时除滨溪农田可获自流灌溉(抗旱能力在20天左右)外,其他多为靠天的田地,旱时凭戽斗和龙骨车提水抗旱。特别是抗日战争以来,农村经济凋敝,水利千疮百孔,旱潦景象,极为凄惨:民国34年(1945年)入夏以来仅连晴40余天,武义受灾五成以上面积49862.28亩;宣平18个乡镇受灾,据现存桃溪、登瀛、振武、锦鼓4个乡镇资料统计,受灾六成以上农田8621.2亩,占90%。当时宣平县农会函称:“许多山居民众均采树皮野草果腹,甚而因饥饿难熬,自寻短见悬梁身死者”。由此可见在水利失修及水旱灾害煎迫下,武义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悲惨境地。
  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水利建设。鉴于县内的自然条件和水旱灾情,从50年代前期就确立了以“防旱为主兼顾防洪”的主攻目标,坚持贯彻“民办公助费省效宏”的原则,以后又积极开发水力资源,走治水与办电相结合的道路,领导全县人民,以“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革命精神,进行了历史上空前规模和艰苦卓绝的水利水电建设。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之际(1950~1952),主要采用贷放大米及“以工代赈”的政策,帮助农民修复建国前遗留下来的一些防洪灌溉工程。
  第一个发展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期间(1953~1957),胜利抗御了1953年的旱灾和1955年的特大洪水,同时主要依靠农业合作化的集体力量,兴修了一批星罗棋布的小型蓄水工程、引水堰坝及柴油抽水机埠。在此期间兴建的小(二)型水库占总数的47%,其中最早的有武义片的大歪塘水库和翻身塘水库、宣平片的叶家田水库。县内影响较大的五四建设坝(堰)也是这个阶段修建的。
  1958年以来,建设规模由小塘小库发展到蓄水百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在物质困难的条件下,建库民工自制土水泥、土炸药,开展技术革新,组织大兵团日夜作战。即便在国民经济三年困难时期(1960~1962)亦奋斗不息060年代前期开始有计划地建设沿江电灌工程。至1966年,已建成清溪口、溪里、大院后、上四堡、要巨、教隆寺、车门7座小(一)型水库和白阳山、五虎山、下王、坛头等一批小型电灌站。
  在此基础上,由于领导经验的积累和技术水平提高,从6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动工兴建了源口、大田、麻阳等县属骨干水利水电工程和东弄、方坑、双源口、百丈泄、水碓坑等一批技术难度较大的区乡属骨干水利工程。中型源口水库灌溉武义江以西盆地12个乡镇8.8万亩耕地,对促进全县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大田、麻阳等骨干水电工程,为成功地跨流域调水和梯级开发、建设高效益的小流量高水头电站寻求了一条开拓性的路子。这一时期技术上最具代表性的为方坑水库双曲拱坝,其它小型工程亦突破了过去仅以土石做建筑材料的坝型,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70年代中后期,在治理河道、溪滩造田、开发黄土丘陵及园田化建设等方面也有了较大规模的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以来,贯彻“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水利工作方针,致力于工程的续建配套:除险加固和提高管理水平。仅1982~1986年,完成续建配套工程99处(其中水库7座、电灌喷灌69处,电站23座);经除险加固,源口、大院后、车门等水库提高了安全标准,99座病险塘库消除了隐患;新挖渠道250.1公里、浇筑渠道混凝土防渗体148.9公里。水利工作面对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同时还进行了中型清溪口水库扩建工程,新建了松溪、万石院、东湖等一批乡属骨干水库工程。机电灌溉开始发展固定喷灌设施。黄土丘陵开发在尊重科学和讲求经济实效的前提下取得显著成效。塘库水产养殖迅速形成规模。农村小水电继1978年突破10000千瓦,1980年被评为全国小水电建设和管理先进县,1983年总装机达15535千瓦,全年提供电量4814万千瓦小时,自给率63.2%。是年12月列入全国100个农村电气化试点县之一,现正兴建梯级开发宣平溪的第一期电源工程——宣平溪二级电站。
  截止1986年,武义县水利水电建设总投劳4469.4万工,完成土石方3518.9万立方米,总投资5000万元,计建成中型水库2座(其中续建的1座)、小(一)型水库15座(其中续建的1座),小(二)型水库84座,塘坝和灌溉塘经增新扩建改造达3820座,总蓄水量9268万立方米;堰坝发展到1555条;机电提水灌溉拥有动力8207千瓦,水利工程年可供水量2.03亿立方米,修建防洪堤70.7公里,成功地裁弯取直和更新河道10.9公里。开垦宜农荒地10.54万亩,其中黄土丘陵9.6万亩。1986年正常运行的小水电站89座,总装机17210千瓦,其中并网电站74座,17033千瓦,年均发电量4866万千瓦时,全县34个乡镇553个村中由县电网供电548个村,占全县总户数的98.55%,其余5个偏远小村亦自发小水电,人均年用电量308.41千瓦小时,户均年生活用电量123千瓦小时。
  上述建设成果,使全县有效灌溉面积由建国初期的5.5万亩增加到21.0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1%;旱涝保收田面积由建国初期的0.4万亩增加到14.2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5%。由于水利设施提供了防洪安全和水资源保证,人民得以安居乐业,水稻由一熟普遍改种二熟,机电提水灌溉还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农业生产条件大为改观。如1953年、1961年、1964年、1967年由于发生干旱,粮食总产分别比上一年减产6355吨、12910吨、4825吨、5830吨,随着水利设施逐年完善,在遇到类似的干旱年份,如1971年、1978年、1979年,粮食总产却分别比上年增加10465吨、15530吨、18570吨。1984年粮食总产196485吨,为1951年的3.33倍,亩产755.5公斤,为1951年的3.90倍。黄土丘陵的合理开发,除补偿了因兴建水利设施,城乡建设及自然灾害损失的一部分耕地,且使茶、桑、果园形成规模经济,其中茶叶产量由1951年的107吨发展到2838吨,水果从55.6吨发展到2282吨。全县塘库有可养鱼面积1.88万亩,年产鲜鱼迅速发展到802吨,鱼种340万尾,渔业产值189万元,不仅丰富了山区人民的生活,也是“以库养库”的重要经济支柱。小水电的建设,仅以1973~1984年并网电站计算,共发电2.91亿千瓦小时,其直接经济效益已超过了国家对小水电建设的总投资;目前,已造成一支宏大的建设和管理队伍,拥有相当可观的装备,具有一定的生产能力,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技术力量,为今后建设中国特色农村电气化打下良好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武义县的水利水电建设,富有自己的特色。全县稍大的灌区,以星罗棋布的中小型蓄水工程为主,溪沟筑堰坝,沿江溪设电灌站,似长藤结瓜,构成蓄、引、提相结合的灌溉网络,反映了县内地处丘陵山区、溪河少调蓄能力,以解决干旱为主的地方特点。水库大多以灌溉为主,兼防洪、发电、养鱼等综合效益,一批水库建成后,灌溉效益既彰,下游洪灾亦得以减轻,发电、养鱼等收入又为水利工程的管理创造了条件。水库坝型,有多种类型的土坝、拱坝、堆石坝、照谷社型坝。即使同一坝型,由于土石取料和地形地质的差异,也具有各自的特征。其中方坑水库大坝,为浙江省较早的变圆心、变半径砌石双曲拱坝,高76米,厚高比0.137,已收录进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编纂的《中国拱坝》一书。由于重视管理工作,小(二)型以上水库从未出现过垮坝失事事故。引水、放水、溢洪设施亦较为先进,其中清溪口水库为改善灌溉水温度而建设的取表层水试验装置和限于地形条件的“V”形双侧堰式溢洪道,饶有新的特色。小水电站的开发建设,因地制宜,有多种形式,在妥善处理好流域间矛盾的基础上,以梯级开发和跨流域调水相结合。如对熟溪麻阳港的开发,即充分发掘龙潭山区的地形条件,在梅溪上游之龙潭溪筑砌石拱坝,调水21平方公里,加上源口水库的渠道落差,实行Ⅱ级开发,建成包括全民所有、乡(镇)办、村办、全民与村联办的电站12座,总装机9176千瓦,其中麻阳二级电站水头286米,总装机3200千瓦。全县正常运行的电站中,发电水头100米以上的电站9座。乡属山后坑电站,由两股水源、不同水头、型号各异的两台机组安装在一个厂房内,1号机发电来水自山后坑水库,水头340米,装机400千瓦;2号机发电来水自双源口水库一级站尾水,水头72米,装机125千瓦,总装机525千瓦。其他电站亦均做到一水多用,一库多利,一库建成,多站受益。
  建国以来,武义县在水利建设中也曾出现过一些失误。如1958年秋~1959年,片面追求“大跃进”速度,政策上存在“一平二调”(平均主义、无偿调用资金、物资和劳动力),施工中搞“大呼隆”。1962年后才逐步纠正。不仅挫伤了群众积极性,也使一些工程质量较差,给以后留下了大量除险加固工作。1967~1977年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工期普遍较长,同时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在水源缺乏地带盲目扩大耕地,在精密计划不足、又超过自身能力的情况下,武义江桐琴地段改溪造田匆忙上马,结果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多年来,全县水利工作对治旱是重视的,但对防洪考虑相对不足,水利设施的分布也不够平衡,工程未及时配套,产生效益;山区滥伐森林禁止不力;水源涵养转差。这些都是均应汲取的有益的经验教训。
  武义县水利水电建设的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动群众,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因地制宜地制定好一个适合本地区特点的水利水电建设方针,进行全面规划和卓有成效地分期实施,水利水电事业才能兴旺发展,达到为民造福的目的。建国37年来,武义县的水利水电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离水利化、电气化的要求还相距甚远,尤其是目前还有0.92万亩的易洪农田,南部某些边远山区人畜饮水仍然发生困难,水力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仅占资源量的30%。所以,努力推进农村电气化试点县建设,继续抓紧工程的续建配套,提高管理水平,有计划地解决因水资源分布不均造成的局部地区缺水状况,有效地开展水土保持,涵养水源,科学规划建设武义江两岸的防洪工程,乃是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县内水利工作的重点。
  随着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武义县的水利水电事业必将在全县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在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知识出处

武义县水利志

《武义县水利志》

出版者:浙江大学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武义县水利志,其中包括了大事记、概述、自然条件、灌溉工程、防洪工程、防汛工程、农田建设、小水电、水利管理、水产、基础工作与施工、水利科技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