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1542
颗粒名称: 一、习俗
分类号: K89
页数: 5
页码: 408-41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民间风俗中习俗的介绍,包含了民居,饮食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武义县 民间风俗 习俗

内容

(一)民居
  住宅 建国前的居民住宅,多为泥木结构的两层楼房,窗小房暗,楼下住人,楼上放置粮食和杂物。富裕人家为白墙黑瓦、独门独户的五间头——一排三间和两间厢房,也有青砖黑瓦的七间头。五间头和七间头均为“凹”字形。富家大户的住宅则分前后两进,各为九间。前进有门厅或花厅,两进之间有甬道,墙上檐下画有山水花卉,木结构的梁栋和窗棂上刻有鸟兽人物浮雕。农户大都建猪栏、柴房、茅坑(厕所),为住宅的附属设施。
  畲族住宅,全以木为架,夯泥为墙,茅草盖顶。一栋三间,两端为卧室,中间称为“堂”,摆放家具家什,堂壁开框,设祖宗神位。屋外斜披一茅屋作厨房。
  建国后,生产队普遍建粮仓、农具房、畜舍、记帐房,多为简陋,部分大队则建大会堂。80年代初起,私人建房转入高潮,一般为一字三间楼房,外加披为厨房、厕所、猪舍。较好的为二至三层的钢筋水泥楼房,有卧室、客厅、书房、厨房、卫生间、平台,配套舒适。
  家具 多为竹木制品。竹制家具有竹床、竹躺椅、竹榻、竹交椅、篾席、竹夫人(伴人取凉睏具)、竹枕头、竹门帘、竹菜橱等;木制家具,选材讲究,以杉木为板,以木荷等硬木为框架。床有花床、弓档床、八脚床、屏风床,现多为棕绷屏风床。柜有大柜、叠衣柜、铜钱柜、五斗柜、床头柜、食品柜、书柜、高低柜等。桌有八仙桌、方桌、长条桌、圆桌、写字台等。箱的式样较一致,但有泡桐箱、樟木箱、杉木箱之别。80年代开始兴行沙发,组合家具。
  锅灶 建国前多为无烟囱灶,既多烟尘又费柴草,现则多有烟囱的省柴灶,城镇则多用煤饼炉,也有用电饭煲、电炒锅,少数户用煤气灶、电磁灶。
  (二)饮食
  居民食粮,县城和产粮地区以大米为主,面粉等次之;山区多吃苞萝、番薯等杂粮。苞萝磨粉煮食,或作饼团,有“苞萝糊糊糊,日头孵孵”之谣,描述农家冬日生活简朴。番薯则刨丝晒干,和米煮饭。70年代后皆以大米为主。平时一日三餐,二干一稀,早上为稀,中、晚餐为干。农忙时改食四餐,即中、晚餐之间加吃“点心”。但对雇请的工匠则一年四季皆四餐。居民多好喝黄酒,喜饮绿茶。有特色的饮食为:
  炖饭 将米下锅烧煮至熟而未透时,用捞篱把米饭捞出,放入陶钵或铁铜罐里,盖严,埋入火缸炖煨,待热气腾绕之后揭盖取食。炖饭香气沁人,松软可口。
  芋羹 将做炖饭的米饭捞出后.在剩下的米汤中,加入毛芋、番薯、萝卜丝、青菜、盐等烧煮而成。吃时随加辣椒酱,咸甜辛香,可谓五味俱全。“一丘萝卜一丘芋,年前不用开谷柜”,既省粮又可口。
  蓬餜 春分至清明时节,采摘蓬草嫩枝叶,用沸水加碱渍泡,捞出涤清、挤水、剁碎,加少许盐,揉和米粉(糯米七成,籼米三成),做餜皮,以肉、醃菜、笋等作馅者为咸餜,以糖、芝麻、赤豆等作馅者为甜餜。县城一带的蓬餜多呈圆形,柳城一带的则呈椭圆形,陶村一带的有叶形、鱼形等,叫“花餜”。蓬餜清香不粘口,多用作祭祀和馈送亲友。
  除采摘蓬草做蓬餜外,人们还喜采摘马兰头、栀子花、苦叶菜等做菜吃,不仅风味特异,而且清凉解毒。
  醃菜 俗称“荠菜”,以“堵菜”为最佳。春间,把“九头芥”割下,晾挂瘪软至半干,再洗净晾至收水,切碎,加盐揉搓透熟,装入坛内,堵实,把坛口封严,存放约一月后即可取食。“堵菜”色微黄,味鲜,香气扑鼻。此外,尚有用萝卜菜、白菜、三月青等醃制的醃菜,其鲜味香味皆不及坛醃的九头芥“堵菜”。宣平一带制作的“咸菜”也颇有名。
  菜卤豆 把黄豆放入菜卤中烧煮,加入桂皮、茴香、生姜等香料,煮熟后晾晒半干即成。慢嚼细咀菜卤豆,其味无穷。与菜卤豆齐名的还有菜卤芋、芋头干、菜卤豆腐、菜卤蛋、菜卤笋等。
  番薯干 将鲜番薯切成条,水煮半熟,捞出晒半干,再入蒸笼蒸煮,晒干即成。番薯干当点心,具有天然的蜜饯风味。
  白药酒 把糯米蒸熟,摊凉,加少量凉开水拌以白药粉,放入缸钵内,铺平,上撒白药粉,用筷子戳几个洞,等洞孔内沁出甜酒,即可取食。白药酒,甜味酒味香味俱备,或作点心,或和鸡蛋炖吃作补品,或掺进白酒,使之经久不坏,长期饮服。
  干糕 俗称“糕干”,外县人称“武义糕干”。多在年关制作。用籼米粉掺十分之一糯米粉,把糖融化,倒入米粉内,加水拌匀,倒入蒸具,铺三四毫米厚,划小方格,蒸熟,烘干即成。干糕分红糖干糕、白糖干糕。考究者,在制作时还加入芝麻或芝麻粉,其味香甜而松脆。
  实地糕 为节日喜庆时最常见之糕。实地糕用籼米粉掺和糯米粉,把糖融化倒入粉内加水,有的加切碎的肥肉,放入蒸笼蒸熟即成。经过发酵做成者为发糕,其味比实地糕更佳。
  八宝菜 过年时,家家户户要炒“八宝菜”。八宝菜用醃萝卜、胡萝卜、生姜、醃菜梗、千张、豆腐干等切丝用素油炒成。在满桌荤腥下,吃几箸八宝菜,会感到特别爽口。
  “切糖”和“结花”简称“糖”和“花”,多在年关时制作,春节时用以饷客。切糖,将糯米水浸数天,捞出沥去水,蒸熟,冻数天,晒干后放热锅中爆发,然后加煎熬过的白糖、饴糖,和匀,压实,切片。也有用芝麻、花生、黄豆等做成的切糖。结花,将糯米粉、籼米粉和芋(或豆腐渣)、糖揉和,蒸熟,压成薄片,分割成小方块,做成花、鸟等形状,晒干,再放入油锅中爆发。切糖和结花皆香甜松脆可口。
  春饼 元宵等节日流行吃春饼。把面粉掺水揉和稀烂,有韧性不会流滴,在炭火炉上放上平底锅,手提稀烂面团往锅上轻轻一按,薄如纸的一层面就粘在锅上,起出即成,春饼大似大碗口,放上菜肴,裹卷着吃,为饷客佳品。
  (三)服饰
  民国初年,虽提倡男削辫女放足,但有的男子仍保持“长辫子、长胡子、长布袍”的遗风,头戴瓜皮帽或大风帽,晴天穿布鞋,雨天穿钉靴。富家女儿还有被迫缠足的。妇女剪短发的很少,多梳头髻抹黑油,插银簪,戴耳环,围青黑色百褶裙,穿大脚裤,缠足者着尖头鞋。布料多为粗布,只有青、蓝、白三色。20年代起,女性推行紧身上衣,男性虽推行中山装,但仍多穿长衫。工农男子还常穿对襟开衫、自腰直统大脚裤,上身为白色、蓝色,下身为青色、黑色,戴猢狲帽或大棉帽。小孩戴帽素来讲究,帽有银、珠等制的装饰,做工精细,种类繁多。男孩戴者有紫金冠帽、方巾帽、公子帽、狮子帽、狗头帽等,女孩戴者有月亮帽、船帽、荷花帽、鱼帽、石榴帽等。宣平女孩多系品字形围裙,妇女头上多披毛巾,男子则围开衩围裙。武义男子,身多缠“汤布”。汤布为白色,长五六尺,宽一尺半,干活时束腰,天热时抹汗、洗澡,冬天当围巾,还用作背小孩。30~40年代,乡下妇女多穿大襟短衫,城镇妇女多穿旗袍。
  解放后至70年代,兴行中山装、列宁装、绿军装、春秋衫和干部帽,色式划一、单调。进入80年代,服装为之一新,特别是青年男女的服饰更为多姿多彩。发型,男子先为烫西发,现多留长西发;女子由两条小辫改为烫发,部分为披肩长发。衣服,除传统的中山装外,西装、运动服装、茄克衫、宽松衫等较为流行。裤子,先为喇叭裤,后为牛仔裤,现则多为西裤、健美裤等小脚裤。鞋子,先为中跟,后为高跟,现则多为健身鞋、运动鞋、长统靴之类。传统的布鞋已属少见,代之以各种皮鞋和工艺鞋。
  畲族服饰:老年妇女,旧俗多戴冠,称为“得盖”(译音),即把头发梳成螺式或截筒高帽式,盘在头顶上,用红头绳系住一竹筒,竹筒用红布或花布包着,筒四周挂串珠。妇女皆插头簪,坠耳环,戴手镯,挂项圈。男人也有挂项圈。妇女的衣襟、领口、袖口、裤脚皆镶花边。男女皆爱穿绣花鞋,爱围罗裙、缚绑腿。现在除妇女仍有坠耳环、挂项圈外,其余服饰皆与汉族大同小异,就是节日也鲜有穿戴畲族服饰的。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武义县文化志》

本志上限起于事物发端、下限至1988年。内容包括:概述、大事记、文化行政机构、群众文化、戏剧事业、电影事业、文博事业、图书馆事业、出版发行事业、职工文化、文艺社团、集成与史志、风俗和语言、历代文化名人、诗词艺文选。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