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民间风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154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民间风俗
分类号: K89
页数: 23
页码: 408-43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武义向称岩邑,民风古朴。唐孟浩然称武义“风物是秦余”,南宋吕祖谦说武义“负山之民,气俗敦悫”。《[民国]宣平县志》载:“宣之人民,大都醇厚”。至今仍保持重农稼,尚节俭,敦厚诚实,乡土感情浓烈的风气。民间习俗中包含了习俗,礼仪,岁时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武义县 文化志 民间风俗

内容

武义向称岩邑,民风古朴。唐孟浩然称武义“风物是秦余”,南宋吕祖谦说武义“负山之民,气俗敦悫”。《[民国]宣平县志》载:“宣之人民,大都醇厚”。至今仍保持重农稼,尚节俭,敦厚诚实,乡土感情浓烈的风气。
  一、习俗
  (一)民居
  住宅 建国前的居民住宅,多为泥木结构的两层楼房,窗小房暗,楼下住人,楼上放置粮食和杂物。富裕人家为白墙黑瓦、独门独户的五间头——一排三间和两间厢房,也有青砖黑瓦的七间头。五间头和七间头均为“凹”字形。富家大户的住宅则分前后两进,各为九间。前进有门厅或花厅,两进之间有甬道,墙上檐下画有山水花卉,木结构的梁栋和窗棂上刻有鸟兽人物浮雕。农户大都建猪栏、柴房、茅坑(厕所),为住宅的附属设施。
  畲族住宅,全以木为架,夯泥为墙,茅草盖顶。一栋三间,两端为卧室,中间称为“堂”,摆放家具家什,堂壁开框,设祖宗神位。屋外斜披一茅屋作厨房。
  建国后,生产队普遍建粮仓、农具房、畜舍、记帐房,多为简陋,部分大队则建大会堂。80年代初起,私人建房转入高潮,一般为一字三间楼房,外加披为厨房、厕所、猪舍。较好的为二至三层的钢筋水泥楼房,有卧室、客厅、书房、厨房、卫生间、平台,配套舒适。
  家具 多为竹木制品。竹制家具有竹床、竹躺椅、竹榻、竹交椅、篾席、竹夫人(伴人取凉睏具)、竹枕头、竹门帘、竹菜橱等;木制家具,选材讲究,以杉木为板,以木荷等硬木为框架。床有花床、弓档床、八脚床、屏风床,现多为棕绷屏风床。柜有大柜、叠衣柜、铜钱柜、五斗柜、床头柜、食品柜、书柜、高低柜等。桌有八仙桌、方桌、长条桌、圆桌、写字台等。箱的式样较一致,但有泡桐箱、樟木箱、杉木箱之别。80年代开始兴行沙发,组合家具。
  锅灶 建国前多为无烟囱灶,既多烟尘又费柴草,现则多有烟囱的省柴灶,城镇则多用煤饼炉,也有用电饭煲、电炒锅,少数户用煤气灶、电磁灶。
  (二)饮食
  居民食粮,县城和产粮地区以大米为主,面粉等次之;山区多吃苞萝、番薯等杂粮。苞萝磨粉煮食,或作饼团,有“苞萝糊糊糊,日头孵孵”之谣,描述农家冬日生活简朴。番薯则刨丝晒干,和米煮饭。70年代后皆以大米为主。平时一日三餐,二干一稀,早上为稀,中、晚餐为干。农忙时改食四餐,即中、晚餐之间加吃“点心”。但对雇请的工匠则一年四季皆四餐。居民多好喝黄酒,喜饮绿茶。有特色的饮食为:
  炖饭 将米下锅烧煮至熟而未透时,用捞篱把米饭捞出,放入陶钵或铁铜罐里,盖严,埋入火缸炖煨,待热气腾绕之后揭盖取食。炖饭香气沁人,松软可口。
  芋羹 将做炖饭的米饭捞出后.在剩下的米汤中,加入毛芋、番薯、萝卜丝、青菜、盐等烧煮而成。吃时随加辣椒酱,咸甜辛香,可谓五味俱全。“一丘萝卜一丘芋,年前不用开谷柜”,既省粮又可口。
  蓬餜 春分至清明时节,采摘蓬草嫩枝叶,用沸水加碱渍泡,捞出涤清、挤水、剁碎,加少许盐,揉和米粉(糯米七成,籼米三成),做餜皮,以肉、醃菜、笋等作馅者为咸餜,以糖、芝麻、赤豆等作馅者为甜餜。县城一带的蓬餜多呈圆形,柳城一带的则呈椭圆形,陶村一带的有叶形、鱼形等,叫“花餜”。蓬餜清香不粘口,多用作祭祀和馈送亲友。
  除采摘蓬草做蓬餜外,人们还喜采摘马兰头、栀子花、苦叶菜等做菜吃,不仅风味特异,而且清凉解毒。
  醃菜 俗称“荠菜”,以“堵菜”为最佳。春间,把“九头芥”割下,晾挂瘪软至半干,再洗净晾至收水,切碎,加盐揉搓透熟,装入坛内,堵实,把坛口封严,存放约一月后即可取食。“堵菜”色微黄,味鲜,香气扑鼻。此外,尚有用萝卜菜、白菜、三月青等醃制的醃菜,其鲜味香味皆不及坛醃的九头芥“堵菜”。宣平一带制作的“咸菜”也颇有名。
  菜卤豆 把黄豆放入菜卤中烧煮,加入桂皮、茴香、生姜等香料,煮熟后晾晒半干即成。慢嚼细咀菜卤豆,其味无穷。与菜卤豆齐名的还有菜卤芋、芋头干、菜卤豆腐、菜卤蛋、菜卤笋等。
  番薯干 将鲜番薯切成条,水煮半熟,捞出晒半干,再入蒸笼蒸煮,晒干即成。番薯干当点心,具有天然的蜜饯风味。
  白药酒 把糯米蒸熟,摊凉,加少量凉开水拌以白药粉,放入缸钵内,铺平,上撒白药粉,用筷子戳几个洞,等洞孔内沁出甜酒,即可取食。白药酒,甜味酒味香味俱备,或作点心,或和鸡蛋炖吃作补品,或掺进白酒,使之经久不坏,长期饮服。
  干糕 俗称“糕干”,外县人称“武义糕干”。多在年关制作。用籼米粉掺十分之一糯米粉,把糖融化,倒入米粉内,加水拌匀,倒入蒸具,铺三四毫米厚,划小方格,蒸熟,烘干即成。干糕分红糖干糕、白糖干糕。考究者,在制作时还加入芝麻或芝麻粉,其味香甜而松脆。
  实地糕 为节日喜庆时最常见之糕。实地糕用籼米粉掺和糯米粉,把糖融化倒入粉内加水,有的加切碎的肥肉,放入蒸笼蒸熟即成。经过发酵做成者为发糕,其味比实地糕更佳。
  八宝菜 过年时,家家户户要炒“八宝菜”。八宝菜用醃萝卜、胡萝卜、生姜、醃菜梗、千张、豆腐干等切丝用素油炒成。在满桌荤腥下,吃几箸八宝菜,会感到特别爽口。
  “切糖”和“结花”简称“糖”和“花”,多在年关时制作,春节时用以饷客。切糖,将糯米水浸数天,捞出沥去水,蒸熟,冻数天,晒干后放热锅中爆发,然后加煎熬过的白糖、饴糖,和匀,压实,切片。也有用芝麻、花生、黄豆等做成的切糖。结花,将糯米粉、籼米粉和芋(或豆腐渣)、糖揉和,蒸熟,压成薄片,分割成小方块,做成花、鸟等形状,晒干,再放入油锅中爆发。切糖和结花皆香甜松脆可口。
  春饼 元宵等节日流行吃春饼。把面粉掺水揉和稀烂,有韧性不会流滴,在炭火炉上放上平底锅,手提稀烂面团往锅上轻轻一按,薄如纸的一层面就粘在锅上,起出即成,春饼大似大碗口,放上菜肴,裹卷着吃,为饷客佳品。
  (三)服饰
  民国初年,虽提倡男削辫女放足,但有的男子仍保持“长辫子、长胡子、长布袍”的遗风,头戴瓜皮帽或大风帽,晴天穿布鞋,雨天穿钉靴。富家女儿还有被迫缠足的。妇女剪短发的很少,多梳头髻抹黑油,插银簪,戴耳环,围青黑色百褶裙,穿大脚裤,缠足者着尖头鞋。布料多为粗布,只有青、蓝、白三色。20年代起,女性推行紧身上衣,男性虽推行中山装,但仍多穿长衫。工农男子还常穿对襟开衫、自腰直统大脚裤,上身为白色、蓝色,下身为青色、黑色,戴猢狲帽或大棉帽。小孩戴帽素来讲究,帽有银、珠等制的装饰,做工精细,种类繁多。男孩戴者有紫金冠帽、方巾帽、公子帽、狮子帽、狗头帽等,女孩戴者有月亮帽、船帽、荷花帽、鱼帽、石榴帽等。宣平女孩多系品字形围裙,妇女头上多披毛巾,男子则围开衩围裙。武义男子,身多缠“汤布”。汤布为白色,长五六尺,宽一尺半,干活时束腰,天热时抹汗、洗澡,冬天当围巾,还用作背小孩。30~40年代,乡下妇女多穿大襟短衫,城镇妇女多穿旗袍。
  解放后至70年代,兴行中山装、列宁装、绿军装、春秋衫和干部帽,色式划一、单调。进入80年代,服装为之一新,特别是青年男女的服饰更为多姿多彩。发型,男子先为烫西发,现多留长西发;女子由两条小辫改为烫发,部分为披肩长发。衣服,除传统的中山装外,西装、运动服装、茄克衫、宽松衫等较为流行。裤子,先为喇叭裤,后为牛仔裤,现则多为西裤、健美裤等小脚裤。鞋子,先为中跟,后为高跟,现则多为健身鞋、运动鞋、长统靴之类。传统的布鞋已属少见,代之以各种皮鞋和工艺鞋。
  畲族服饰:老年妇女,旧俗多戴冠,称为“得盖”(译音),即把头发梳成螺式或截筒高帽式,盘在头顶上,用红头绳系住一竹筒,竹筒用红布或花布包着,筒四周挂串珠。妇女皆插头簪,坠耳环,戴手镯,挂项圈。男人也有挂项圈。妇女的衣襟、领口、袖口、裤脚皆镶花边。男女皆爱穿绣花鞋,爱围罗裙、缚绑腿。现在除妇女仍有坠耳环、挂项圈外,其余服饰皆与汉族大同小异,就是节日也鲜有穿戴畲族服饰的。
  二、礼仪
  (一)婚嫁
  旧时婚嫁,多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有童养媳、典妻、转房婚、抢婚、换亲、招亲、卖婚、卖妻等婚俗。典妻,即租妻。被典者家境贫困、无以为生,典家为生儿接代。双方讲妥典妻金额、年限等条件后订立契约。所典之妻于夜间迎娶,迎娶后宴请族长、房长等,以取得同意,使所生之子得以入谱,称“吊红筋”。宣平的典妻婚俗颇盛,至民国17年,县政府还下令禁止典妻陋俗。建国后,贯彻婚姻法,提倡自由恋爱、婚姻自主,婚嫁礼仪则多沿用旧俗。一般为:
  相亲 男女经人介绍,由介绍人带男青年去女青年家相亲,称为“看姑娘”,宣平称“望囡囡”。若相中,即邀请女青年到男家玩,称为“望侬家”,看看男家生活条件和家庭成员。“望侬家”时,男家要送“见面红包”。现在不少青年自由恋爱后,仍找一亲友作介绍人例行相亲习俗。
  合婚 《[民国]宣平县志》载:“议亲之始,以男女所属之干支,如鼠、牛、虎、蛇之属命日者合婚,吉则成,凶则否。亦有竟以男女年月日时互易筮卜者”,称为“合八字”或“讨八字头”。民间有一套不宜婚配的俗话,如“宁可男大七,莫可女大一”,“三、六、九命相冲”,“龙虎相斗”,“鸡狗不合”,“两龙不同潭”,“一家三只虎,不苦也要苦,”“一家三只兔,不富也会富”,“同年妹,受她害,同年姐,通通喜”等。解放后,合八字旧俗已逐渐淡化。
  定亲 男女双方同意婚事,男家就择定吉日定亲,把聘金和馒头、面条、猪肉、蛋、香烟、糖果、衣料等送到女家,并请亲友吃定亲酒宴。女家回送男家帽、鞋、袋等物。
  送“口份” 为男家送给女家长辈的礼物,分双口份和单口份。双口份为鹅一只,加猪肉共八斤,馒头八个。单口份为鸡一只,加猪肉共四斤,馒头四个。有“娶亲不用问,三十六个口份”之说。收到口份的长辈要回送礼物或红包。
  找嫁妆 娶亲前三日,男家根据女家请客的需要,把猪肉、鸡、鹅、鸭等送往女家,并带回嫁妆。嫁妆多者用竹杠抬,少者用竹箩挑。扛嫁妆者喜入闹区,让路人围观助兴。
  迎亲 择吉日迎亲。迎亲队到女家门口,女家已将大门紧闭,迎亲队放火炮,女家放鞭炮,然后迎亲队从门缝塞进红包,称为“开门包”,此外还要送起床包、梳头包、厨师包、小孩包等等。旧俗新娘不肯走路去成亲,怕日后夫妻不和,被说成“上门货”,故需发花轿去抬。解放后,废除花轿,80年代多用自行车、拖拉机或小汽车迎亲。由“利市爷爷”抱新娘上车,到男家由“利市嬷嬷”扶入洞房。“利市爷爷”和“利市嬷嬷”由本族长辈子女多、夫妻双全者充任。陪新娘去男家者,除大舅外,还有二至四位未婚姑娘,叫“跟帐姑娘”。娶亲过门,行拜天地礼或鞠躬礼。
  吃和气面 入洞房后,要吃“和气面”,以示夫妻团圆,宣平一带称“夫主圆”。有的地方是新郎新娘交碗吃面条,有的地方是用红头绳系鸡腿,新郎先吃一腿,新娘则和面条烧煮后吃。桃溪一带则先喝糖茶,后吃蛋茶,再吃“夫主圆”,还要喝交杯酒,称“和气酒”。俗话说:“酒席可不摆,新妇席不能少”。
  吵新娘 就是闹洞房。“吵新娘”者,想方设法把新房的棉被、枕头、新娘的头饰等物“偷拿”去,“偷拿”之物由大舅赎回。
  送大舅 宴请新娘、宾客之后,晚上设专席宴请大舅,第二天备实地糕、粽子、馒头等物,插香柏、万年青,馈送大舅回家。
  唱山歌 为畲族婚仪的重要环节。迎亲时,男女双方请歌手对唱山唱,称男歌手为“赤郎仔”,称女歌手为“拉歌娘”。当男方送礼物到女家,向女家借炊具炒菜时要唱“借锅歌”。唱一句,借一物,如“一对黄龙载水吃”,即借一双水桶。“一对鲤鱼翻白”,即借两把菜刀。最热闹者为夜晚“盘歌”。在堂屋里摆两张方桌,点燃红烛,泡上清茶,宾客挤拥一堂,静听两对男女歌手一唱一和。唱一阵后同吃“会歌饭”,饭后再唱,一直唱到第二天早饭之后。建国以来,车门、郑草弄、内坞底、大路山、钟篷、黄干山等畲族聚居的村庄仍行结婚唱山歌之俗,但在淡化之中。
  建国后,曾兴行婚事简办,废止繁琐的婚仪。至80年代,虽有不少人喜欢婚事简办,或旅游结婚,或集体举行婚礼,但繁琐的婚仪又流行起来,大摆筵席、大送礼物,讲排场、摆阔气之风刹而不止。
  (二)丧葬
  武义自古至今均行棺木土葬。解放前,丧葬礼仪十分繁琐,对送终、穿寿衣、报丧、买水、入殓、守灵、哭灵、盖大被、盖棺、出殡、入穴、抢红、开丧、送火种、做七、祭社、守孝等丧仪程序,都有严格规定。解放后的丧仪大为简化,一般为:
  送终 病人垂危时,儿孙辈守在床前,病人一死,全家举哀,一方面给死者沐浴、含袭、更新衣、正冠履,移入灵床,并以碗作香炉,敬香,燃长明灯;另一方面到村口,将死者用过的草席、垫草烧掉,并燃送雨伞、盘钱(方纸)等,称为“送幽灵上路”。
  报丧 母死后,儿子披麻戴孝,用红纸包一包茶叶米,先到娘舅家报丧。见娘舅,撒茶叶米,跪下说:“娘百年了,儿子不孝”。娘舅家烧点心给外甥吃,俗称“报生不空手,报死不空肚”。接着舅母啼哭着送外甥出村口,俗称“不哭送要晦气”。到其他亲戚家报丧亦类此。
  穿寿衣 给死者穿寿衣要单数,或上七件下五件,或上十一件下七件。穿寿衣时,有的先把寿衣披在“孝子”身上,称为“暖衣”,然后用秤钩钩一件,众人喊一声“千斤万两”,再给死者穿上;有的在帽子、鞋子、袖口上各缝一颗珠子,给死者在阴间照明;有的给死者手上握锡箔做的“金元宝”、“银元宝”,称为“金银买儿孙”;有的在死者身前放一张黄纸做的“金牌”,写上死者姓名、出生年月日。女的则要挂耳环,戴头饰。
  入殓 入殓前,棺内放入白布包的稻草枕头和踏脚,并用砖头垫实。有的在枕上放锡箔剪的月亮、星星和红纸剪的太阳,棺底垫木炭、草纸。入殓时,由亲人把死者连同灵床抬放棺材背上,谓之“上泰山”。然后由亲人捧头抬脚把死者放入棺内,把头、脚放正.用石灰包凑实,称为“天空地实”。接着盖“寿被”.有的先用儿子送的蓝布将死者从头到脚盖严,再盖亲友送的“彩被”,最后盖一床用红纸画成的“抢花被”。入殓后进行祭奠。
  出殡 一般停灵三日出殡。出殡时,有的由身穿孝服的亲属跪在大门两旁,每边五人或七人,头顶一条白布,称为“搭桥”,也叫“金银桥”,意为让死者灵魂过桥上天,棺材抬过后才站起。出殡队伍,先由持锣者鸣锣开道;其次为身穿孝服的儿子,手捧香碗,从出.门到坟头不能回头看;接着是一人捧遗像,一人“放路钱”,一人放火炮.以及亲友送的花圈奠轴;接着为灵柩,女婿在左右“扶材”;最后为女眷跟随着哭送。有的地方在出殡时要杀公鸡淋血于各家门脚。到达坟地后,脱去孝服,摘下白花,系上红头绳.提红灯回家,同吃“长寿饭”。国家干部、职工的殡葬,一般都出讣告,由单位领导主持追悼会,致悼词,宣读死者生平事迹,亲友送花圈、奠轴,缠黑纱,戴白花,列队送灵柩到坟地。但当前重厚葬、讲排场之风抬头。
  幼儿夭折,称为“背簸箕”,在解放前均用稻草或草席裹尸,放入簸箕,背到山上掩埋,将簸箕覆盖在坟上。少年夭折,称为“蛮头鬼”,多薄棺薄葬。
  唱丧歌 畲族人死后,邻里皆给丧家送米、猪肉、黄豆、香烛、方纸等。丧事后要给“四天王”(抬棺材者)磕头致谢。而最具特色的是以歌代哭,唱丧歌祭祀亡灵。唱歌者多为死者女眷。丧歌总名为“老人歌”,分《大离别》、《小离别》、《爷娘情》、《二十四孝》等四十多首,五千余行,内容为歌颂死者对下一代的生养、教育之恩德,哀诉对死者的怀念之情。现仍行此俗,但多请女歌手来唱丧。
  (三)喜庆
  贺生产婴前几天,娘家送去鸡蛋、红糖、生姜、婴儿衣服等,称为“催生”。婴儿出生后,其父提一茶壶到岳家报喜。生男者,壶嘴朝前,壶嘴根挂两个用红头绳系连的桂圆,壶嘴插香柏、万年青,壶内装满酒。生女者,壶嘴朝后,无装饰,但装满酒。岳家收下酒,回送一壶糯米或粳米,上放一双彩蛋,称为“报生”。有的无“催生”,在“报生”后再送鸡蛋等礼物。婴儿出生第三日要贺“三朝”,贺喜者送鸡蛋、红糖、生姜,或婴儿衣服,岳家则送一只公鸡,中午杀之宴客。婴儿出生满月,要请理发匠理发,称为“满月剃头”。婴儿百日,要照相留念,称为“照百日相”。婴儿周岁要设宴庆贺,岳家送衣帽、鞋袜、玩具、鸡蛋、面条、粽子等,粽子馅用红枣、花生米。给亲友的回礼也用粽子,称为“贺周岁”。
  祝寿 民间对做寿甚为重视,六十至百岁做寿,更为郑重,有“三十做寿本钱硬,五十做寿保本身,六十做寿子孙多,七十做寿老来福,八十做寿赛神仙,九十、一百圆满寿”之说。二十岁不做寿,只称过生日。四十岁也不做寿,称“贺三不贺四”,因“四”“死”谐音,做寿不吉利。祝寿有暖寿、拜寿、吃寿面、摆寿筵、唱寿戏、放电影等庆贺形式。宣平一带,在寿日早上要放火炮。
  庆贺造屋 造屋时,邻里亲友多来帮助,起工、开墙脚、上大门梁、竖柱、上梁、进新屋等都有礼仪,而以上梁和进新屋最为隆重。上梁时,栋梁上挂红纸或红布,挂砖刀、墨斗、角尺、木榔槌等,有的还挂一只公鸡,称为“长生鸡”,栋梁悬贴“紫微拱照”横披,栋柱上贴对联。上栋梁要择吉时、放火炮、敲锣鼓,抽去柱脚下的箬叶,梁上挂几片瓦;四根椽木,表示檐头出水,并将白公鸡之血淋在柱脚上,还由木匠在梁上丢粽子。宣平一带还丢麻糍片,让人去抢,称为“抢中”。上梁后设酒宴,称为“吃竖屋酒”。进新屋时,亲友送对联、画轴、米糕、面条、肉、蛋等礼物祝贺,屋主人则设宴招待,庆贺乔迁之喜。
  三、岁时
  春节 古称元旦,俗称过年,即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春节来临,举家盛服,说吉利话,礼仪隆重。开门:年初一凌晨择吉时开门。开门时,一手放鞭炮,一手拉开大门,走出大门,放火炮,俗称:“开门迎神”,图吉利。吃芋羹:大年初一早餐吃芋羹,羹与耕谐音,希冀新年耕作顺利、五谷丰登。芋羹由当家男人烧煮,俗谓“女的烧饭烧到头,男的一年只烧一餐毛芋头”。有的地方则吃粥,取“足”之谐音,希冀新年富足。有些地方现已用吃鸡蛋面替代。拜年:一般在年初二开始到亲友家拜年。女婿先到岳家,外孙先到外婆家,按照辈分大小、亲疏次序,一一上门送礼拜年。新女婿到岳家拜年,岳家要设宴招待,称为“请新郎”。过去拜年礼物,多为一斤白糖,或一斤桔饼,或一斤蛋糕之类,现则多为瓶装酒、高级烟、营养补品,受礼者则回送红包。宣平有在新年给新丧之家送纸烛之俗,称为“拜新座”。
  畲族在年初五要“赶年”,即将供品摆在天井或门口祭祀。祭后,由长者率儿孙到各房间、通道、鸡舍、牛猪栏、狗窝等处,边扫边吆喝,然后将垃圾倒出村外路口,意为赶邪,送神归位。年初八为畲族祭祖日。祭祖时,先在宗祠里挂图腾、画像32幅,其中有高辛王,蓝、雷、盘、钟祖宗画像。画像高1.8米,宽0.8米。在画像前摆方桌二张,上供三牲祭品,红烛高照,香烟缭绕。由族长主持行请图、挂图、开拜、上供品、跳《祭祖舞》、谢坛等仪式,邻县、邻村同姓者纷来朝拜。解放后,只有柳城镇下湖源等村仍在祭祖日行祭祖,祭祖仪式已逐年简化,《祭祖舞》也不时兴。
  立春 旧俗在立春日要敬香,放火炮,房门贴“迎春接福”,门纽上插竹叶枝,讲吉利话。清代,立春前一日,知县要率僚属,具仪仗、鼓吹,迎春东郊,设芒神、土牛于八素门。饮春酒后,置芒神、土牛于东门,次日鞭土牛,农民竞取碎牛土块,归家放猪圈中,希冀六畜兴旺。现尚有吃羹(耕)、插竹叶枝之举。
  元宵 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年初十至二十日,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以示庆祝,还有演戏、龙灯、花灯、舞狮等活动。解放前,宣平在正月十四至十六日,板龙、滚龙皆极为盛行;武义县城的花灯,则由寺庙主持,各家各户扎一盏,称为“助灯”。诰山殿扎净瓶灯,有鸳鸯戏荷、喜鹊啄梅、鹤立池塘、松柏长春等名目。镇东庙扎大鱼、大伞,有青鱼、白鱼、鲤鱼等,每条大鱼后面跟随一柄华盖伞。提灯时,一路鼓乐,店家则鸣炮迎接,观者很多。正月十四日,东岳、城隍、二郎、皂角等庙,皆结扎抬阁,装扮故事,以旗鼓相伴,游行街市。城乡妇女约伴游观,到各庙进香,称为“抖晦气”。解放后,仍有龙灯、花灯等喜庆元宵活动,但以演戏、放电影最为常见。
  二月十九 解放前,是日,妇女多至寺庙烧香;是夕,慈云庵制灯数百盏,从壶山顶挂至山麓,绵亘数里,以供奉“婺女星君”,以接龙脉,称为“壶山灯”。至今仍有妇女于是日至寺庙烧香。
  清明 清明节,家家户户做清明餜,用祭祀和馈送亲友。从清明前十日开始,各家各户携清明餜、猪肉等祭品,陆续上坟祭奠。祭奠时,砍削坟上的枯枝杂草,添土整貌,插“坟龙”以示送伞,压方纸以示送布,烧纸钱、锡箔以示送银,燃烛以示照明,鸣炮以振“龙脉”。机关干部、学校师生则多在清明日往革命烈士墓和纪念碑扫墓。
  立夏 是日,以笋或豌豆和米做饭吃,或吃红枣、桂圆、鸡蛋、肉等,称为“接脚骨”。男女老少还要上秤称重。在宣平则不昼寝,说可免“疰夏”。
  端午 解放前,武义城隍庙要“送船逐疫”,称为“推端午船”,有“端午船不推,瘟病要发生”的迷信传说。船用双坑送来的毛竹扎成,糊纸,绘饰,船内插草束纸糊之五鬼(一说“五神”,一说“五兵”)。上午,道士在城隍庙各个角落催促“疫鬼”上船。到午时正,由七人一组轮番推船。船后抬城隍和东平神像,道士麻衣执剑吆喝,鼓乐齐鸣,仪仗拥旌旗紧随。观者掷去茶叶米,以避“邪气”。店家派人护船,以防船歪进“晦气”。船快速过街,直出东门,置之熟溪,城隍、东平两神还庙。此俗场面热烈,民间有“十日元宵四日年,端午一个大午前”之说。除“推端午船”外,要演端午戏,还兴行“喝午时茶”,即将枳壳、陈皮、厚朴、山楂、麦芽之类制成午时茶,喝之能祛秽气。在宣平一带则多吃粽子。解放后的端午节,民间多沿袭旧俗,挂艾草、插菖蒲、喷雄黄酒、包粽子、吃大蒜等。
  六月六 是日,家家户户翻晒箱笼、衣物等,以防潮、防霉;萝卜菜子翻晒后打籽收藏,谓“六月六,打大萝卜”;要吃肉,谓“六月六,要吃肉,不吃要生大瘤毒”。
  中元 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俗称“七月半”、“鬼节”。旧俗,是日各家设馔祭祀祖先,称为“做羹饭”,庙中设盂兰盆会,施放水灯。解放后仍沿袭旧俗做羹饭,做节日食品“水糕”,柳城一带称为“千层糕”。项店乡麻田、章村、黄坛等村,因邹姓祖母过中元节时被鸡骨梗喉而死,以七月十四日为中元节。
  中秋 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俗称“八月半”。旧俗,是日要祭宗祠,夜里设肴馔、酒脯、月饼、菱、栗、梨、藕等聚饮,称为“赏月”。解放后,仍沿袭旧俗,要蒸糕、包粽子、吃肉、吃月饼。
  重阳 九月九日为重阳节,俗称“九月重阳”。旧俗,重阳前后要到永康方岩拜胡公,求吉祥,称为“上岩”。宣平一带则要蒸糕、包粽子,相互馈食。间有游高山寺庙,称为“登高”。解放后,仍有上方岩拜胡公之习俗,但多乘车前往,既进香又登高游览。
  冬至 旧俗极重冬至节,要设馔祭祀祖先,麻糍馈送亲友,称为“小过年”。城乡多演剧报赛。解放后,仍有沿袭旧俗 麻糍馈送者。
  除夕 俗称年三十,与春节一样为最受重视的节日,外出者皆赶回家团聚。要吃“切糖”、干糕,以示一年五谷丰登、生活甜蜜;吃年糕,以示好日子一年比一年高;蒸发糕,希冀来年更加发家致富;早餐吃团圆餜,以示全家团圆幸福。要在门、柱、灶、米柜、谷仓、猪舍等处贴对联、斗方或红纸条。一般于上午进行“谢年”,“谢年”用猪头、公鸡等,在猪头、鸡上插筷子,并放菜刀,燃烛、敬香、烧方纸、放炮,先在轩间由男子祭祀天地,后祭祀灶神、猪栏土地等。参加“谢年”者皆衣冠一新,虔诚揖拜。“谢年”后,全家吃夜饭,称为“食更岁”。接着是守岁,守岁前,把借物归还原主,放屋外之物收拾回房,房间洒扫干净,长辈给儿孙“压岁包”,烧年饭、炒“八宝菜”,火缸炭火通宵不断,小孩玩鞭炮。“食更岁“后,择吉时放火炮,然后关门,称为“封年”。解放前,穷人负债无力偿还,债主于除夕上门强索,负债者避不见,债主讥之为“做皇帝”。
  畲族称除夕为“卅芒”。是夜,屋内燃松明灯(现多用电灯)通宵,全家团坐守岁。凌晨鸡鸣第一声,即由家长率儿孙打开大门,向东走二十多步,燃烛、敬香、跪拜祈祷、烧方纸、放鞭炮。
  四、其他
  庙会 旧俗把菩萨抬出游行,称为“庙会”,也称“出庙”。武义县城各庙,于每年二月十五日抬菩萨“出庙”。出庙时,前面由大锣开道,接着为“肃静”、“回避”大木牌和“鸾驾”,即金锤、木爪、佛手、长刀、长矛、长戟等十八种武器,接着为两顶轿舆,内坐“金童”、“玉女”,手捧“金印”、“令牌”,接着为菩萨、抬阁,一路鸣锣放炮。桃溪“出庙”在正月十四日,称为“迎大蜡烛”。柳城“出庙”在五月十六日。五月十七日为宣平城隍诞辰,诞辰前,柳城三坊装饰抬阁,至十六日,抬城隍神像和抬阁出庙游行,并演戏庆贺。十四至十七日,四方商贾云集,四乡人民来观者成千上万,凡婚嫁等所需的物品,悉于此时购买。庙会之俗,从抗日战争起绝迹,但柳城沿袭庙会物资交流之俗,将五月十六日变为一年一度最热闹的会市,至今仍延续不衰。1986年,此日复现抬阁上街游行。
  游桥 修好桥或造就新桥,要请邻里年岁最大、威望最高的老人游桥,或请一对最长寿的夫妻走第一步,寄寓此桥久长、牢固之意。游桥时,老人要穿新衣、履红鞋,并焚香燃烛、鸣锣放炮。游完桥,观者向老人讨“长寿钱”。解放后,则多以剪彩庆祝代替游桥。
  求雨 俗称“取龙”。旧俗,每遇天旱之年,必取龙求雨。取龙时,聚集多人,不戴笠帽,举旗鼓叉棍,呼声震地。到“龙潭”,巫师吹角、摇铃、念咒,放“疏”入潭,寻获蛇、鱼、虾、蟆之类作龙,放入“龙坛”,舆抬而归,晨夕供奉膜拜,并于每日下午,列队如取龙队伍,舆抬“神龙”,在各村“游龙”。游龙队伍来时,观者不准戴笠帽,水车要翻倒。如遇得雨,则仍纠集多人,旗鼓仪仗,送“龙”回潭。官绅也参与取龙求雨,以对农事的关心。取龙求雨为迷信之俗,但亦为减免赋租造舆论。建国初期,仍有取龙求雨之举,并要求县长参加,主要目的亦为减免农业税。随着水利兴修和科学普及,取龙求雨之俗遂绝。
  护林 民间对山林、防护林、水(村)口林等皆有维护之俗,称为“禁山”。禁山时,请全村人会餐,称“封山饭”,席间宣布封山育林规例。凡偷伐封山护林区之树木者,罚款、罚酒、罚放火炮,或罚第二年的封山饭。解放后仍沿袭此俗,但一般处以罚款或罚放电影一场。
  治水 旧俗,修筑塘堰溪坝,照亩按人分摊劳务和钱款。解放后仍沿袭此俗,按受益田亩和村庄人口的比例分摊任务。农田用水,凡渠道分支缺口和田缺封口,要在封闭处插一树枝作标记,称为“封棒”。
  掸尘 旧俗,家家户户在腊月择吉日掸尘。《[民国]宣平县志》称“扫尘”。掸尘时,用掸帚掸刷屋宇,洒扫屋前房后,擦洗家具、厨房用具,还将栏肥、厕所粪尿挑出,以干净面貌迎接新年。解放后虽不择吉日掸尘,但仍有掸尘之习。
  济困 捐资修桥、铺路、建凉亭,给贫困者送衣施食,为民间传统的习俗和美德。解放前,民间有“路会”等群众组织,定期活动。解放后,仍沿袭此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凡遭水火劫难之家,远近四邻村民皆自动捐衣、捐粮、捐钱,送入遭灾之家。畲族此风特盛。
  尊老 尊敬老人素甚重视。明清代,有给耆老者以银、绢、肉、米、匾额之举。民国时,曾开敬老会。建国后此风更为发扬,对孤独无依靠的老人皆有照料,城镇孤老居民给定额救济款,农村普遍实行“五保”(保吃、保穿、保往、保医、保葬。)有的乡、村还办敬老院。在春节前,给老年人送“长寿钱”也已成为较普遍的风气。
  交往 民间极为重视礼尚往来,称“亲戚担对担,邻舍碗对碗。”邻里之间,凡红白喜事皆请邻居友好入席。杀猪时,把猪之内脏煮熟分送各邻舍,称为送“猪三福”。对来客,不论亲疏,皆“上门不闸客”,请茶敬烟,煮鸡蛋面招待客人。畲族对来客,必请之进卧室坐床沿,称床沿为“客凳”。主人则请茶、烧点心、敬糯酒,热情招待。对陌生客人,往往用“解语”谈家常,叫“诘事”。如了解姓氏,即问“你家拜太公用几个酒杯?”回答“六个”即姓蓝,“五个”即姓雷,“三个”即姓钟。了解有几代人,即问“你家毛竹几节?”回答“四节”即四世同堂,“三节”即祖孙三代。了解有无兄弟,即问“你家毛竹破几开?”回答“三开”即兄弟三人。“诘事”之俗现渐淡化。翁婿之间,女婿在除夕、端午、中秋三节皆送礼给岳家。一般在除夕送猪肉、鱼、鸡,旧俗还要送鸡肉冻、炒米粉。端午送猪肉、粽、糕。中秋送月饼、鸡、酒。师徒之间,学徒满师后要谢师父。旧俗谢师父为一板豆腐、一坛黄酒、一只大公鸡、十斤猪肉,师父回送一套工具。解放后不行“谢师父”之礼,但逢年过节,徒弟仍给师父送礼品。
  附录:武义风俗诗摘抄
  武义风俗诗①摘抄
  何葆仁
  焚香排案莫迟迟,十二钟鸣夜半时;
  双炬红莲千子爆,齐开外户贺新禧。
  (祝圣开门)
  新朝司爨委长工②,睡起梳头日已红;
  记取入厨先吃饭,出门无雨又无风。③
  (元旦早饭)
  吉旦才交第二天,兰房妆罢整红毡;
  小姑前导新娘后,万福盈盈道拜年。
  (拜新年)
  良宵二七庙门开,整队提灯祷弭灾;④
  堪笑小环偏落后,追呼阿奶赶忙来。
  (保汤火)
  粉黛如云拥满城,笙歌四面夜三更;
  绷儿轻扑呼归去,灯火初收月正明。
  (迎龙灯)
  灯烛辉煌彻绮筵,戏完叶子活欣然;⑤
  ①注:摘自何葆仁《水部居诗抄(下集)》,原名《武城竹枝词》,写于民国20年(1931)。
  ②注:每年元旦,凡雇佣家,均委长工施灶。
  ③注:元旦,妇女晨餐先吃饭,每逢出门必无风雨。
  ④注:正月十四夜,妇女携灯入社庙点灯焚香,谓之保汤火。
  ⑤注:元宵,招集邻女多玩叶子戏。
  一轮笑指天边月,庆赏家家小过年。①
  (赏元宵)
  切片分甘嚼菔萝,生尝却令眼明多;②
  阿侬道是修来福,煮肉先供土地婆。③
  (二月二)
  年年春社燕新归,厨下匆忙整带围;
  菜子油煎鸡蛋发,奴家饲得大肥猪。④
  (春社)
  蚁子消除鼠子无,村庄儿女戏功夫;⑤
  只愁记错阴阳历,回首低声问阿姑。
  (嬉日)
  掠鬓垂肩挈小僮,偷将观礼立祠东;⑥
  套头仪注都看惯,唧唧翻嫌唱未工。
  (祠堂宴)
  一双纤手拜观音,烧过清香憩庙阴;⑦
  欲把签书央客解,羞颜粉汗已淫淫。
  (观音会)
  姗姗芳步不曾停,一径香风趁踏青;⑧
  陡听丁东声响处,墙阴误触护花铃。
  ①注:正月半,俗称小过年。
  ②注:二月二日,生萝卜能令眼明。
  ③注:是日,为土地诞辰。
  ④注:社日,取菜子油煎鸡子(鸡蛋),及发凸,为饲大猪之兆。
  ⑤注:二月十一日炒发米,谓之炒黄蚁。十二日一路掷白米入水碓,谓之引老鼠。各家女儿均停针不刺绣,云是嬉日。
  ⑥注:二月十五日,祠堂春祭。
  ⑦注:二月十九日观音诞辰,妇女多入庙烧香。
  ⑧注:三月三日,妇女相率踏青。
  (三月三)
  香草莺儿插髻根,①清明上冢宴荒原;②
  酒醺带醉娇无力,欲倩郎扶不好言。
  (祭清明)
  满山红放杜鹃花,山后山前遍采茶;
  摘得盈筐归去晚,雏奴犹数入林鸦。
  (采茶)
  才了采茶又采桑,家家户户饲蚕忙;
  相逢陌上春风暖,娣妇前头唤婶娘。
  (采茶)
  一声钟响听鸣阳,③拂晓争烧佛殿香;④
  东岳宫前东市路,脂红黛绿斗新妆。
  (拜东岳)
  清和四月丽晴晖,什袭冬衣作夏衣;⑤
  羡煞堂前双燕子,伴侬故意入帘飞。
  (四月四)
  枣头龙眼杂元香,⑥立夏芳奈试共尝;
  响午合家还食笋,越娘脚健胜吴娘。⑦
  (立夏)
  ①注:清明日,剪蒜叶和香草,扎成莺儿插髻旁边,午抛掷,掷抄谓之攀高亲。
  ②注:大族清明扫墓,男女均上冢会食。
  ③注:市东鸣阳楼钟最大,击之则声闻数里。
  ④注:三月二十八日东岳诞辰,城乡妇女烧香甚众。
  ⑤注:俗语:四月四,抖被絮。
  ⑥注:荔枝的别名。
  ⑦注:立夏日食补品,俗谓贴夏。食笋,俗谓接脚骨。
  提壶挈榼路欹斜,成对徐行姊妹花;
  祭罢田婆心事了,①料应丰谷护农家。
  (种田福)
  大麦丰收小麦黄,天晴铺簟晒林场;
  篱边恐有鸡来啄,吩咐娥儿谨护防。
  (晒麦)
  插尽中禾插晚禾,郎骑秧马唱村歌;
  山荆却解吴侬性,饷饁携来粔籹多。
  (种田粿)
  剪艾为人剑插蒲,钟馗当户贴神符;
  雄黄酒饮郎先醉,高卧元龙仔细扶。②
  (端午)
  临街俯瞰倚楼窗,满市嚣尘荡竹舢;
  挨过午船齐看戏,城隍庙里演昆腔。③
  (端午船)
  佐使君臣购置匀,午时炮制法从新;
  是茶是药何须问,底是壶中好驻春。④
  (午时茶)
  今朝天贶万家晴,肉味新鲜具馔精;⑤
  君自取肥侬取瘦,郎心妾意两分明。
  ①注:杀牲祭田祖,谓之种田福。
  ②注:端午日,门窗间插蒲剑艾,外户贴钟馗符,午时饮雄黄酒,相沿成俗。
  ③注:五月五日,用竹蔑造船载鬼,其中道士念咒毕,令数十人,抬出东门外大溪中,城隍前导,东平后逐,邑庙昆腔戏。十二昼夜可保一邑平安。
  ④注:每岁五月五日向药铺购置:神翅、麦芽、白芷、兵郎等,候午时和炒如法。以备一年家人小疾之需。疏风、消食颇有功效。
  ⑤注:民谚云:六月六,要吃肉。
  (六月六)
  翻箱整晒嫁时衣,一桁深青间浅绯;①
  微倦偶从阴处坐,无端蝴蝶傍裙飞。
  (晒霉)
  未识檀奴肯许无,偷观戏剧引娇雏;
  二郎亦解人情暖,却演唐朝百寿图。②
  (六月戏)
  麻缕绩成到古津,中流漂漾白如银;③
  溪深生怕渠侬没,试把长绳系水滨。
  (漂纱线)
  黄姑此日会牵牛,耿耿星河一夜秋;④
  怎比人间鸳侣好,双飞双宿不知愁。
  (七夕)
  生性聪明亦自佳,齐眉梁孟百年偕;
  天公应畀奴全福,瓜果盈筵照排。⑤
  (乞巧)
  新谷登场累万斤,日中晒曝倍殷勤;
  收成较比前年好,偷粜为儿做布裙。⑥
  (粜新谷)
  炊烟一缕煮清晨,蒸气浮浮饭颗匀;
  ①注:六月六日,各家均倒笥晒衣裳。
  ②注:六月二十四日,二郎神生日,演戏庆寿。
  ③注:六月间妇女织麻成缕,日日向溪边漂白。
  ④注:七月七夕,鹊鸟填河,双星相会。
  ⑤注:七夕,庭陈瓜果,拜北斗七星,乞巧祈祷。
  ⑥注:新谷登场,儿媳辈往往偷粜,以蓄私财。
  为问厨娘粳熟未,姑眠正起唤尝新。
  (尝新米)
  中元气候暑犹炎,供祖施孤底事兼;①
  听说上房传语出,糖糕应比旧年甜。②
  (七月半)
  摇漾波光荡浆轻,采莲深处却含情;
  池心莫搅鸳鸯梦,睡兴初浓恐著惊。
  (采莲)
  沿街烛爇路头温,照彻阎甸地狱门;③
  知道慈悲菩萨善,灯笼先引女娘魂。
  (点地灯)
  合社龙神坐宝岩,④绅耆分等叙头衔;⑤
  殿门双辟裙钗集,⑥顶礼虔诚祷语喃。
  (烧龙香)
  人间天上共团栾,何福嫦娥住广寒;
  如此秋光如许月,偎肩试倩玉郎看。
  (赏中秋)
  举家围坐食粢糕,⑦佳节重阳意兴豪;
  怪道丫环离席去,妆楼独上学登高。
  (重阳)
  ①注:停午具馔堂上供祖,薄暮煮羹路旁施孤魂。
  ②注:是日,家家各蒸糖糕,分给比邻。
  ③注:七月三十日点地藏王灯,各家门口黄昏燃烛七枝。
  ④注:邑西十八社,遇旱年祷雨,迎龙停驾宝岩寺俟雨通,送还龙潭。
  ⑤注:每社一小头,总社一大头,惟做大头必须顾姓子孙。
  ⑥注:八月初一,开殿门令妇女烧香,是日求子祈福者,四乡纷至沓来。
  ⑦注:九月九日蒸糕,谓之重阳糕。
  云繖龙旗纸马蹄,欢迎鼓乐岸东西;
  儿童争接胡公驾,三五成群过短提。
  (迎胡公)
  人小登科月小阳,喧天鼓吹早催妆;
  李家娶妇张家嫁,①惹得姑娘跟帐忙。②
  (新嫁娶)
  弋阳京调与昆班,报赛迎神总等闲;
  点剧教郎休错误,今宵合演玉连环。③
  (平安戏)
  绣纹添线话从容,田事方完好过冬;
  粢饼未呼儿辈食,庭隅手臼会须舂。④
  (冬至)
  忏罢灯孤忏血湖,女尼五众果模糊;
  当场笑向村姑问,今早清斋打得无。⑤
  (打斋)
  乞丐沿门打小锣,乡人漫学有司傩;⑥
  盈盈白米欢相送,好语喁喁面带酡。
  (乡傩)
  橙黄桔绿腊梅飘,灶里君王事早朝;⑦
  爨婢也知司命贵,持香欢送上青霄。
  ①注:十月间,人家嫁娶甚多。
  ②注:洞房陪待新妇必择闺女,俗称跟帐姑娘。
  ③注:冬令演平安戏,处处皆然。
  ④注:是日,农家舂麻粢过冬至。
  ⑤注:女尼忏血湖,经妇女赴席谓这打斋。
  ⑥注:岁终,孤老院乞丐扮乡傩沿街求乞白米。
  ⑦注:十二月,二十四日,灶君上天。
  (送灶君)
  爆竹声中一夕除,到头粗足各轩渠;
  钱分压岁儿嫌少,抱膝依爷更乞余。
  (除夕)
  衣冠整整衬新鲜,列炬盈庭总谢年;①
  改岁从丰分食粿,全家今夕庆团圆。②
  (谢年)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武义县文化志》

本志上限起于事物发端、下限至1988年。内容包括:概述、大事记、文化行政机构、群众文化、戏剧事业、电影事业、文博事业、图书馆事业、出版发行事业、职工文化、文艺社团、集成与史志、风俗和语言、历代文化名人、诗词艺文选。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