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舞台美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1415
颗粒名称: 五、舞台美术
分类号: J813
页数: 4
页码: 166-169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三、四十年代至1982年浙江省武义县专业剧团——武义县婺剧团舞台美术情况。
关键词: 舞台美术 婺剧团 武义县

内容

五、舞台美术
  舞台美术包括服装、化妆、灯光、布景和道具。
  (一)服装:三、四十年代武义昆剧团前身民生乐社和武义婺剧团前身和平班(老紫云)的行头,前者十分简陋,后者有“行头主”,行头在东阳、义乌、永康一带属首屈一指。到了建国后的50年代上述两团行头仍为建国前的旧戏装。1955年,昆婺两团进行了服装改革,采用了水袖、高靴等。到六十年代,受京、越等剧种的影响,改良靠、豹衣、女战衣、褶子(客衣)、改良宫装等在两个团中,开始采用,1963年,昆剧团到上海、苏州购置了一批新戏装和刀枪把子。至此,戏服得到了更新。
  “文革”期间,一批戏装及脸具被作为封建残余焚毁。
  70年代后期,婺剧团恢复传统戏演出,在重做戏装、道具时,进行了改革。由强对比色改为调和色,把原先的硬、重、大改成软、轻、巧。图案由粗、繁改成精美。使之保留传统,兼收并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80年代,剧团排演新戏,配有专职服装设计人员,对每本戏按朝代、人物进行服装设计,参加省市会演和晋京演出的剧目都有专门人物造型和服装设计。
  (二)化妆
  化妆是戏曲的造型艺术。武义的昆婺两个剧种,按行当分类,脸部造型基本相同。
  脸谱分三堂造型,即净丑(花脸堂)、生(白脸堂)、旦(旦堂)。建国前净丑分别化妆为大白脸、白方块脸、白鼻头脸,小白鼻头脸,白脸堂不化妆;旦堂,除老旦不化妆外,其他行当都化妆包头贴水片。建国后,受兄弟剧种影响,白脸堂先化淡妆,后改浓妆。老旦也讲究化妆造型。经过不断改进,当今的婺剧化妆注重人物性格,符合剧情需要,追随时代精神,可与许多兄弟剧种相媲美。昆婺两剧种的传统人物脸谱,尚有30余张收入县戏剧志中。
  (三)灯光与扩音
  早期戏曲舞台,只有照明灯光。
  清末民初乡村草台用松明火把照明;庙台、祠堂用青油灯照明;后改用煤气灯。60年代,昆婺两团到农村演出,仍沿用煤气灯照明。1957年前后,两团购置部分灯光配光设备,设专职灯光人员。1961年起使用天幕投影灯。后逐步配备完善,同时使用扩音设备,字幕幻灯。1982年县婺剧团购置了全套无线话筒,至此,用电量从五十年代的每场演出10度电上升到100多度电。
  (四)布景与道具
  建国前武义戏曲舞台上仅为一桌二凳或一桌四椅,后台(乐队)亦置舞台后方。并有桌围、椅披、大门帐、小门帐等。后逐渐出现一些实体布景,如城墙、山头、石洞等。昆剧民生乐社时期上演《长生殿》,舞台上用过“月宫”的软景。
  1957年乐队人员搬到台下。舞台上挂有大幕、中幕、沿幕等幕布,专设司幕,搭置场景。
  60年代起,布景、道具与灯光、音响相配套,硬景、网幕、软景普遍使用,设有绘景、设计人员,配置了天幕幻灯布景。适应了排演现代戏的需要。
  70年代排演“样板戏”,一切照搬,各类布景剧增。
  80年代,剧团制作布景,在精、巧、美、轻上下功夫,讲究符合剧情,方便使用,一景多用,节约开支。《长乐宫》、《双狮图》、《讨饭国舅》等剧的舞美设计,在省、市会演中均获奖。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武义县文化志》

本志上限起于事物发端、下限至1988年。内容包括:概述、大事记、文化行政机构、群众文化、戏剧事业、电影事业、文博事业、图书馆事业、出版发行事业、职工文化、文艺社团、集成与史志、风俗和语言、历代文化名人、诗词艺文选。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