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声腔曲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1412
颗粒名称: 四、声腔曲调
分类号: J825
页数: 3
页码: 164-16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浙江省武义县专业剧团——武义县婺剧团声腔曲调情况。
关键词: 声腔曲调 婺剧团 武义县

内容

昆腔音乐由南曲、北曲两大体系组成。其区别是:南曲以五声音阶为主,以情见长;北曲以七声音阶为主,以声取胜。武义县的昆曲,属于南昆。
  昆曲主体乐器为曲笛,辅以笙和提胡。在唱法上讲究以字行腔(反切)、“水磨”之法。武义昆曲,从民生乐社开始,多在农村草台、祠堂、庙台演出,以农民为主要观众。故昆曲唱腔不强调“水磨”,吐字不强调“反切”,板眼比较紧促,艺术风格粗犷。
  昆剧属于联曲体,又称曲牌联缀体。武义昆剧团时期,剧团配备了作曲人员,每排一戏,其唱腔、配器都要重新设计创作。
  1949年和平班至1969年昆婺合并前的前武义县婺剧团,均唱婺剧。1969年昆婺合并后建立文工团,以唱京剧为主。1978年恢复婺剧团,复唱婺剧。
  婺剧是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六种声腔的多声腔剧种。和平班时期以高腔、昆曲、乱弹为主。高腔分西安、西吴、候阳、松阳四种。和平班的高腔,主要是候阳高腔。
  武义县婺剧团的主要声腔为乱弹、徽戏和滩簧。乱弹的曲调以[三五七]、[二凡]为主。[三五七]是一种具有由曲牌体向板腔体结构过渡特点的唱腔。从安徽传入。属早期吹腔。[二凡]源于[西秦腔二犯],秦时以枣木或檀木梆击节,唱腔高亢、激越。[三五七]、[二凡]多合用于一戏。
  [三五七]、[二凡]是乱弹中的基调,又称主体唱调,附属腔句有[倒板]、[三五七头]、[小桃红头]、[新水令头]、[引子]、[惯板]、[游板]、[半游板]、[句尾游板]、[顶头板]、[哭板]、[煞板]、[落山虎]和[小桃红]、[叠板]、[流水]、[紧皮]、[乱弹尖]等。
  在徽班乱弹曲牌中,有[芦花(男女工)]、[拨子]。附属腔句有[芦花头]、[孝顺头[哭板]、[游板]、[落山虎]、[倒板]、[回龙]。其它唱调有:[龙宫]、[流水]、[紧皮]等。
  乱弹戏的主要伴奏乐器为笛或小唢呐(吉子),辅以板胡和“金刚腿”。
  婺剧中的徽戏在清乾隆年间自徽州流入。因语言、交通等原因少受京剧倒流的影响,较多地保留了原貌。
  徽戏分“吹拨”和“皮簧”两类。
  “吹拨”亦称徽乱(徽班乱弹),主要曲调是[芦花]、[拨子]。
  “皮簧”类的基本曲调是[西皮]、[二簧]。
  [西皮]分[西皮]、[反西皮]、[花西皮]三种;[西皮]分男、女宫;有[慢都子]、[紧都子]、[倒板]、[回龙](拨子回龙)、[叠板]、[哭板]、[流水]、[紧皮]等;[反西皮]为西皮之反调,[花西皮]实即[西皮]加花,溶入[西皮]之中,使曲调轻快抒情。
  [二簧]分[老二簧]、[二簧]、[反二簧]、[小二簧]四种。[老二簧]用小唢呐伴奏,筼筜击节;[二簧]分男女宫,[倒板]、[回龙]、[正板](原板)、[流水]、[紧皮]、[叠板]等板式;[反二簧]为[二簧]之反调,[小二簧]脱胎于芦花,又称[二簧平板]。
  徽戏(皮簧)主伴乐器为科胡(小胡琴),辅以月琴等。
  婺剧中的滩簧与“苏滩”曲艺有渊源关系。最初由船娘(一种水上艺妓)溯钱塘江传入,原为坐唱曲艺。清末民初始搬上舞台。其代表剧目大戏有《白蛇后传》和小戏、折子戏《僧尼会》、《对课》等。
  武义县婺剧团在前婺剧团时期,配备作曲。戏曲中的音乐作曲,界于西洋作曲和民间音乐作曲之间。主要是选择声腔,围绕塑造人物和表现剧本主题来进行音乐设计。武义县婺剧团的六本保留剧目和一部份小戏、折子戏的声腔、曲调,在长期演出实践中,不断进行创作,修改和完善。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武义县文化志》

本志上限起于事物发端、下限至1988年。内容包括:概述、大事记、文化行政机构、群众文化、戏剧事业、电影事业、文博事业、图书馆事业、出版发行事业、职工文化、文艺社团、集成与史志、风俗和语言、历代文化名人、诗词艺文选。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