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戏剧事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1393
颗粒名称: 第三章 戏剧事业
分类号: J892
页数: 94
页码: 151-244
摘要: 本章记述了1909年~1988年浙江省武义县戏剧事业及全民文化事业单位发展情况。
关键词: 戏剧 戏剧事业 武义县

内容

武义县现有专业剧团和专业戏剧演出场所各1个,即武义县婺剧团和武义影剧院,均系全民文化事业单位。
  第一节 专业剧团——武义县婺剧团
  一、历史沿革
  武义县婺剧团是原武义县昆剧团和原武义县婺剧团合并演变而成的。原武义县昆、婺二团又各有其发展、演变的历史。
  武义县昆剧团的前身是民生乐社。1909年,宣平县陶村人徐凤鳌、陶云芳创办了昆曲座唱班儒琴堂,1930年改名为翕如堂。1934年3月12日,宣平县民众教育馆,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在陶村举办贫民夜校,邀请翕如堂演出,此系翕如堂第1次化妆登台演出。节目为《双封诰》中的《草鞋夜课》。此后徐凤鳌等人决定将翕如堂改名为民生同乐社,后又改称民生乐社。为培养青年演员,聘请原金华昆班的竹斋、文琴、叶成岚三位先生到乐社教戏。又请了昆腔名票甘映棠(宣平人,工花旦)教昆曲表演和舞蹈身段。还派人到各地观摩学习。几年之后,除座唱班原有剧目排练演出外,增加了《火焰山》、《荆钗记》等20余本戏。此时,民生乐社角色齐全,当时所称的“昆曲六柱”即正吹、鼓板、大花、老生、花旦、小生均具一定水平,很受群众欢迎。
  民生乐社的主要演员、演奏员有:小生张树岩,花旦徐秀明,作旦何苏芳,大花徐四连,二花何增土,小花陶世岩,老生徐五连,鼓板徐三连等人。其中徐三连、徐四连、徐五连是昆班创始人徐凤鳌之子。全社25人分为后堂、男堂、女堂3个组。后堂9人中有乐队6人,跑街、衣箱、厨工各1人。男堂7人中有“三花脸”即大花、二花和小花;“四白脸”即老生、老外、小生和付末。女堂有“七包头”即花旦、作旦、正贴旦、付贴旦、正旦和老旦。演出安排,经济收入等一切事宜由3个组轮流负责。
  解放前夕,民生乐社停止活动。1950年下半年恢复活动,易名为宣平昆剧民生乐社。
  1951年,宣平昆剧民生乐社有大型昆曲剧目30余出和一批有较高表演水平的昆曲艺人。是年,金华昆曲大班何金玉曾向宣平昆剧民生乐社借去大花徐四连、老生徐五连、作旦何苏芳、大锣张升生等8名演职员,进行一段时间演出。
  1956年10月11日,宣平昆剧民生乐社由浙江省文化局批准为半职业性的集体所有制剧团。1957年2月易名为宣平县昆剧团,由宣平县文教局管辖,团址在宣平柳城镇。宣平县文教局派干部去剧团工作,又聘请花旦何时光(又名何三弟,曾在1957年省、地戏剧会演中获奖)、大花吴德全(中共党员、曾任团长)、小丑盛元清(艺名小麻脸,曾在省、地戏曲会演中获二等奖)、乐队王海宝、徐小苟、郑梦兰、江济庭(又名白毛先,能用鼻子吹得好笛,曾获铜质雕刻肥皂盒奖品一件),以及演员吴有富(又名小有富)、张荣照等充实剧团力量,乐队负责对演员教唱。当时确定重点培养的6名女演员是:小生潘连珠、花旦金湘媛、作旦郑芝娥、贴旦傅玉荷、正旦王元年、老旦郑爱云。
  1958年5月,宣平县并入武义县,宣平县昆剧团改为武义县昆剧团,从柳城迁入壶山镇。
  1958年10月,武义县并入永康县,武义县昆剧团改称为永康昆剧团。1961年10月恢复武义县建制,复名为武义县昆剧团。
  1960年县委派许仲谊任昆剧团支部书记以后,通过招收随团学员、送外培训、专业学校分配等渠道,加强自身建设。先后到浙江昆剧团学习的有正旦周竹芳(后改小生),到温州和剧团学习的有武丑陈志春,到浙江绍剧团学习的有大花陶远升、二花陶顺岳,向省戏校要求分配的学员有武生章智鹤、老生张智定、小生戴根泉、小花沈宝康、花旦许紫钰、琵琶戴建文和导演班的徐加如。同时创办了武义戏曲史上第1期戏曲(昆曲)培训班,有学员17名,还配备了昆曲教师何时光、陈福星,京剧武功教师戴金荣。剧目增加到70多本。
  1969年,武义县昆剧团与武义婺剧团合并。
  原武义县婺剧团的前身是和平班。1949年,东阳县的三合班老紫云,在武义演出后散班,分成两个演出班社。一部分回东阳,一部分留武义成立和平班,亦称和平剧团。和平班原是老紫云三合班,以唱昆腔、高腔、乱弹为主。自金华小文化徽班(此科班全部是女学员)出身的王淑余和东阳二合半班的方立钦等人加入该团,带进了大量徽戏,被称为“三合半”。主要演职员有吴全法、陈福根、欧阳香春、方立钦和王淑余等。
  1955年,中央发出对民间职业剧团进行登记的通知,金华专署文教科召开民间职业剧团登记工作会议。会议决定抽调武义袁湘尧、东阳张雅琴、沈敏华组成金华专署专业剧团登记工作组,到汤溪罗埠镇对挂名东阳县五星剧团的班子进行遣散工作。符合演职员条件的23人择优选留,充实武义和平剧团。是年7月武义和平剧团经审查合格进行登记,发给了正式职业剧团证书,为集体所有制性质的武义县婺剧团。
  整顿前,和平剧团的演员有王淑余、胡全法、王树德、胡秀莲、陈锡鱼、陈福根、方立钦、王增祥、欧阳荣富、欧阳香春、欧阳香夏、盛雪梅、施秀芝、范有新、孙林海、陈满昌等。从五星剧团充实进来的演员有:张金福、韩银林、王金德、胡香莲、张土荣、孔铭钦、杨金宝、王国荣、芦东光等,乐队有王水银、吴福初、江济庭、何福庆、胡阿六,会计杜百清。
  1969年,武义县婺剧团和武义县昆剧团合并,成立了全民所有制的武义县文工团,改唱京剧。
  1978年3月28日,武义县文工团恢复为武义县婺剧团。
  二、学员培训
  (一)、六一届学员培训班
  1961年10月至1962年6月,武义县昆剧团在武义壶山镇二郎庙旧址团部,开办了武义县戏曲史上的第一期昆曲学员培训班。县文教科派干事胡彬到培训班参与管理。
  培训班负责人王乐沂(兼乐理教师),主教老师何时光,本工花旦兼教生、净、末、丑、鼓板、正吹兼教曲教师江济庭,大花教师由团长吴德金兼任,武功教师戴金荣,文化教员兼生活干事 陈福星,兼职教师吴有富(花旦)、张云召(小丑)。学员17名:小生林荣妃、陈金燕(后改花旦)、花旦陈美锷、正旦吕柳姿、作旦陈柳英、贴旦钟惠宜、老旦徐丽群、大花李志韶、二花吕兴平、小花徐国灿、老外应笑玲、鼓板应朝雄、正吹程高选、大锣兼培司方矛、三弦兼小锣吴雪月,以及省戏校分配的武生章智鹤、老生江智定。经8个多月培训,先后学习了昆曲折子戏《西厢记》里的《游殿》、《佳期》、《拷红》3折,《南柯梦》里的《花报》、《瑶台》2折,《连环记》里的《大报》、《三战》2折,还有《打郎屠》、《回营送营》、《游园》、《牡丹亭》、《伍员寄子》、《拾金》、
  《打秦》、《潼关盗令》等。能演出《通天河》、《九曲珠》两本大戏。
  (二)、七一届学员培训班
  1971年4月15日,至1975年4月17日,武义婺剧团的前身武义县文工团,举办了第二期学员培训班。主要负责人何苏生,兼教表演、把子功、女生毯子功副把,教师章智鹤、戴金荣、杜钦、戴御敌、沈飘芳。章智鹤担任身训、把子、表演、唱腔、兼教毯子功及男生副把,戴金荣担任毯子功、男生上把,兼任后勤、出纳,杜钦担任戏曲理论、兼教练嗓发声,戴御敌担任毯子功、女生上把,兼教把子,沈飘芳担任京剧的唱腔、白口、兼任身段。兼职教师陈惠英教女生表演,胡奇之正吹兼教唱,施梦熊教乐队鼓板兼乐理,谢正平教鼓板。学员有陈寿平、沈献平、郑洪明、吕保卫、徐为、李品松、高志松、应晓阳、金珂、吴谷云、马英、李美芝、胡切卡、王河罗、范仙兰、薛啸海、徐松河、胡法亮、赵毅、许序伟等20人。
  第一阶段3个月,为基础培训。第二阶段为1年另9个月,基本功训练并进行训练性排戏。第三阶段为2年时间,训练和实践相结合,排演了适合各个行当实践的小戏:《智取威虎山》第三场《深山问苦》,第五场《打虎上山》;《沙家浜》第二场《军民鱼水情》,第四场《智斗》,第八场《奔袭》;《龙江颂》中的一段;《红灯记》《痛说革命家史》;现代小戏《小保管上任》、《红枫树下》、《审椅子》、《红岗哨》、《行军路上》、《东海小哨兵》、《战海浪》等等。
  经过四年培训,不少人成了剧团的主要演员和乐队骨干。
  (三)、八0届学员培训班
  1980年8月至1983年2月,武义县婺剧团在老电影院礼堂举办了第三期学员培训班。剧团支部副书记孙鸿章,负责教师和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班主任章智鹤,负责教学安排,兼教男、女生身段、把子、台步、表演、戏曲基础理论、毯子功副把;付班主任胡奇之主教唱腔;徐萍媛主教女生表演、唱腔、台步和身段;王淑余任教男生表演、唱腔;施梦熊(县文化馆音乐干部)负责主教乐理;赵毅负责吊嗓;伍云松任教毯子功正操把和丑角表演。学员有武旦张穗萍、花旦吴宣霞、杨永红、正旦王春姣、老旦傅丽芝、武旦钟仙芳、周莺、小旦何丽樱、小生吴武红、洪雅玲、李小燕、寿亚军、娃娃生周艺红、武生俞文胜、老生陈尚清、吕国玲,大花许林坚、周红卫、二花吴立群、小花周宣伟、武丑郑坚勇等(乐队柯小英、徐新荣、陶伟聪等随团培训,不在培训班学习)。
  培训期间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季树才、文化局副局长徐杰等,常临培训班指导。培训期间从第5个月起排出了《盗仙草》、《拾玉镯》、《失钗相会》、《断桥》、《九曲珠》、《穆柯寨》、《白罗衫》、《僧尼会》、《大闹公堂》、《芦花荡》、《沙场定亲》、《收复寒江》等大戏和折子戏进行艺术实践,在本县和兰溪、永康等市、县演出。
  1982年6月,金华地区举行小百花会演,本县培训班挑选了4名演员参赛,傅丽芝扮演《井会》一折中的苏母,张穗萍扮演《盗仙草》中的白素贞,分别获金华地区优秀小百花奖;王春娇扮演《夜逃》中的苏妻,周红卫扮演《芦花荡》中的张飞,分别获金华地区小百花奖;培训班教师章智鹤被地区文化局授予优秀教师奖。
  1982年9月,省文化厅在杭州举办全省小百花会演,培训班傅丽芝、张穗萍参赛,分别获省小百花奖。
  三、演出剧目
  武义县婺剧团的演出剧目分两大类。第一类是几十年长期保留的优秀传统剧目,在其昆、婺二团的前身30年代的民生乐社和40年代末的和平班时期就开始演出。大戏有《三请梨花》、《白蛇传》、《双狮图》、《双阳公主》、《还金镯》、《杨门女将》等。折子戏有《僧尼会》、《打渔杀家》、《三岔口》、《断桥》、《对课》等。
  《三请梨花》一剧,昆曲民生乐社和婺剧和平班时期,剧名为《金棋盘》,均用昆腔演唱。建国后,经过改编,改名为《三请梨花》,曲调改为乱弹,沿续至今。
  《白蛇传》一剧,民生乐社和和平班时期均已开演,建国后经改编,曲调由昆腔改为乱弹,剧名未变。80年代,武义县婺剧团排演新编剧《白蛇后传》,将《白蛇传》改称《白蛇前传》,以示区别。
  《双狮图》一剧,和平班时期开演,建国后,经过改编,由昆曲改为徽戏。
  《还金镯》一剧,和平班时期开演,建国后经过改编由徽戏改为乱弹。
  《双阳公主》一剧,和平班时期开演,剧名叫《前后日旺》,后来改成《五虎平南》,又改成《双阳与狄青》,最后定名为《双阳公主》。一直用乱弹演唱。
  《杨门女将》一剧,是建国后改编的。从50年代开演,至今仍在演出。用徽戏演唱。
  《僧尼会》、《断侨》、《对课》是建国后改编的。60年代改编后,《僧尼会》、《对课》用滩簧演唱,《断桥》用乱弹演唱,沿续至今。
  《打渔杀家》一折,和平班时期开演,剧名叫《过江杀相》。建国后经过改编,称为《打渔杀家》。用徽戏演唱,沿续至今。
  《三岔口》系全武行,无唱腔。五十年代开始演出,沿续至今。
  第二类是阶段性演出剧目。
  (一)昆、婺分立阶段
  昆剧方面
  1、民生乐社时期(1934年至1949年)。
  正本有:《火焰山》、《通天河》、《九曲珠》、《荆钗记》、《长生殿》、《摘桂记》、《飞龙凤》、《花飞龙》、《金棋盘》、《双珠球》、《桂花亭》、《千秋》、《蝴蝶梦》、《铁冠图》等15本。折子戏有:《双冠诰》草鞋·夜课,《长生殿》絮阁·酒楼·骂贼·弹词,《三国志》训子·刀会,《四川图》三闯·败敦·请罪,《风云会》访普,《狮吼记》梳妆·跪池,《钗钏记》约钗·闹钗,《荆钗记》见娘·男祭·观会·拷婢·舟会,《摘桂记》赏桂·调情·打肚·产子·打灶,《西厢记》佳期·拷红,《烂柯山》悔嫁·痴梦·泼水,《白蛇传》水满·断桥·合钵,《麒麟阁》盗令·潼关,《南柯梦》花报·瑶台,《紫钗记》摘柳·阳关,《连环记》大报·三战,《铁冠图》对刀·步战·别母·乱箭·刺虎,《绣儒记》打子·教歌,《蝴蝶梦》聘妆·大战·叹骷·搧坟·说亲·回活,《千秋》吐丹·收狐,《孽海记》思凡,《虎襄〓》山门,《花飞龙》打郎屠·珠宝行·讨饭·见姑·游春·八打·殿决·投辽,《东窗事犯》扫秦,《梆子戏》买胭脂·凤阳花鼓,《火焰山》借扇,《通天河》出兔·收蝠,《淘沙记》捕贼·背黄·失印·救火和《祭台》、《追桃八仙》、《赐福八仙》、《文武八仙》等81折。
  2、宣平昆剧民生乐社时期(1950年至1955年):
  配合土改排演新编历史剧《野猪林》(即《逼上梁山》)、《丁甲山》、《翠娘盗令》、《快活林》;配合抗美援朝演出《火烧尚荣》、《火牛阵》、《牛头山》、《将相和》;配合宣传婚姻法改编演出传统剧《白娘子》、《潘金莲》和《小女婿》。当时,根据上级通知停演的剧目有,《蝴蝶梦》、《铁冠图》、《目莲救母》。保留了《火焰山》、《通天河》、《九曲珠》、《荆钗记》、《衣珠记》、《摘桂记》、《桂花亭》、《长生殿》、《千秋》、《双珠球》、《飞龙凤》、《花飞龙》、《金棋盘》;常演的有:《烂柯山》、悔嫁·痴梦·泼水,《孽海记》思凡,《白娘子》水满·断桥·合钵,《绣儒记》打子·教歌,《虎襄〓》山门,《狮吼记》梳妆·跪池,《南柯梦》花报·瑶台,《麒麟阁》盗令·潼关,《连环记》大报·三战,《一文钱》济贫,《三国志》训子·刀会,以及《新花鼓》、《雪里梅》等。
  3.宣平昆剧团时期(1955年至1958年):
  基本保留宣平昆剧民生乐社的剧目,并排演了《十五贯》、《取金刀》、《翻天印》、《风筝误》等大戏,改编了《烂柯山》、《白蛇传》(复名)二本大型传统戏,新增了《文武八仙》和《宋江刺惜》借茶·活捉等折子戏。
  4.武义昆剧团时期(1958年至1969年):
  现代剧有:《刘介梅》、《杨立贝》、《夺印》、《雷锋》、《琼花》、《智取威虎山》、《血泪荡》、《春雷》、《红灯传》(后改《红灯记》)、《社长女儿》、《江姐》、《沙家浜》、《洪湖赤卫队》、《红霞》、《黛诺》、《海鸥》、《烽火桥头》《奇袭白虎团》等。
  传统剧目有:《渔家乐》、《醉菩提》、《盘丝洞》和改编的《铡阁老》、《白兔记》、《包公三墈蝴蝶梦》、《卧薪尝胆》、《红衣公主》、《杨八姐闯幽州》、《济公怒擒华云龙》、《琵琶记》、《无底洞》、《杨门女将》、《三关排宴》、《西园记》、《墙头马上》、《三打白骨精》、《苗青娘》等。
  现代小戏有:《新花鼓》、《小女婿》、《关不住的姑娘》、《竞赛前夕》、《朝外货》、《活捉罗根元》、《鲤鱼记》、《强渡大渡河》、《樟树店》、《东海小哨兵》、《月上柳梢头》、《风雷渡》、《大年夜》、《风雨送娘》、《传枪记》、《一袋麦种》、《春梅》、《英姑》、《就是他》、《关不住的小老虎》等。
  移植小戏有:《僧尼会》、《挡马》、《百花赠剑》、《寇准罢宴》、《孙悟空活捉僵尸妖》、《三岔口》、《呼延庆打擂》、《大闹加兴府》、《狮子楼》等。
  新增传统折子戏有:《上寿八仙》、《牡丹亭》戏农,《浣纱记》游湖·采莲·回营·寄子,《琵琶记》大别·南铺·吃饭·糟糠·扫松,《西厢记》游殿,《烂柯山》前逼·后逼,《白蛇传》盗草,《义侠记》挑帘·裁衣·别兄·戏叔·杀嫂·祭兄,《连环记》问探,《醉菩提》打坐·伏虎·当铂·逼吊,《一棒雪》搜杯·斩草,《邯郸记》扫花·三醉等。
  婺剧方面
  1.和平班初期(1949后至50年代初):
  昆腔剧目正本有:《摇钱树》、《太平春》、《翡翠园》、《花飞龙》、《铁冠图》、《白蛇传》、《蝴蝶梦》、《通天河》、《江牛图》、《双狮图》、《华方寺》、《前后琵琶》、《火焰山》、《金棋盘》、《摘桂记》、《翻天印》、《分水珠》、《红梅阁》、《紫微亭》等。昆腔小戏、折子戏有:《悔过》、《痴梦》、《马前泼水》、《救驾打擂》、《辰州打擂》、《大破曾头市》、《训子下书》、《单刀赴会》、《三闯辕门》、《起军赔罪》、《插花公晏》、《山门卖酒》、《草地败金》、《花判上任》等。
  高腔剧目有:《薛仁贵征东》、《古城会》、《打樱桃》、《红梅阁》、《合珠记》、《前黄金印》、《后黄金印》、《全十义》、《芦花雪》、《送米记》、《后花园》、《双碧钗》、《前后鹿台》、《兴周图》、《葵花井》、《双贞节》、《白鹦哥》、《绣花针》等。
  乱弹有《前后日旺》双本,《前后相会》双本、《铁灵关》、《奇双会》、《白鹤图》、《双巧缘》、《双贵图》、《双姻缘》、《飞云洞》、《玉麒麟》、《粉红囊》、《三官堂》、《龙凤钗》、《悔姻缘》、《珍珠衫》、《珠蝴蝶》、《合连环》、《小当青》、《四状元》、《绣鸳鸯》、《绣花针》、《二狼山》、《双罗帕》、《碧玉簪》、《珍珠塔》、《鸳鸯带》、《九更天》、《珍珠串》、《丝罗带》、《玉石郎》、《牛头山》、《还金镯》、《双玉鱼》、《前后金冠》双本、《碧玉珠》等。
  微戏有《乾坤镜》。
  2.和平班后期
  新增微戏有:《鱼藏剑》、《前后金冠》、《天缘配》、《碧桃花》、《碧玉簪》、《回龙阁》、《牡丹记》、《兰香阁》、《前后球花》双本、《八妹图》、《玉如意》、《蜜蜂记》(后停演)、《双判钉》、《双合印》、《花田错》、《白门楼》、《阴阳界》、《兰若寺》、《九龙阁》、《雌雄剑》、《宝莲灯》、《五子哭坟》(后停演)、《吞蛇记》、《龙虎斗》、《反昭关》、《铁笼山》、《金银锤》、《万里候》、《打登州》、《二狼山》、《肉龙头》、《前后麒麟》双本、《九锡宫》、《翠花缘》、《磨金记》、《双合桃》等。新增微戏小戏、折子戏有:《百寿图》、《九件衣》、《打严嵩》、《击鼓骂曹》、《徐策跑城》等。
  3.前武义婺剧团时期(1955年至1969年):
  现代剧有:《八.一风暴》、《节振国》、《南方怒火》、《不准出生的人》、《山乡风云》、《椰林怒火》、《血榜记》、《亮眼哥》、《沙家浜》、《彩虹》、《金菊花》、《收租院》、《红灯记》、《红色的种子》、《东风解冻》、《夺印》、《千万不要忘记》、《李双双》、《焦裕禄》、《铁霸图》、《白洋河边》等。
  现代小戏有《买表记》、《朝外货》、《送货路上》、《打铜锣》、《补锅》、《问路》、《风林渡》、《游乡》、《五叉口》、《东海小哨兵》、《一袋麦种》、《借牛》、《小保管上任》等。
  新编历史剧有:《孙膑与庞涓》、《孔雀东南飞》、《于谦》、《孙安动本》、《戚继光斩子》、《卧薪尝胆》等。
  经改编的传统剧和神话剧有:《双阳公主》、《三打白骨精》等。附录:1958年全年演出剧目统计:
  《黄金印》高腔,演出7场,观众2548人,平均每场有364人。
  《二狼山》徽戏,演出22场,观众总数11902人,平均每场541人。
  《陈三与五娘》梨园戏移植,演出6场,观众总数4038人,平均每场观众673人。
  《薛刚反唐》乱弹,演出7场,观众总数2667人,平均每场观众381人。
  《火焰山》昆曲,演出17场,观众总数9265人,平均每场观众545人。
  《双狮图》昆曲,演出24场,观众总数12720人,平均每场530人。
  《鱼藏剑》》徽戏,演出22场,观众总数11902人,平均每场观众541人。
  《反昭关》徽戏,演出20场,观众总数8140人,平均每场407人。
  《将相和》新排练徽戏,演出10场,观众总数3670人,平均每场367人。
  《马陵道》新排练乱弹,演出3场,观众总数1512人,平均每场观众504人。
  《金棋盘》昆曲,演出24场,观众总数12672人,平均每场观众528人。
  《十五贯》新排练昆曲,演出10场,观众3860人,平均每场观众386人。
  《前后日旺》乱弹,演出21场,观众总数11130人,平均每场530人。
  《双罗帕》乱弹,演出23场,观众总数11316人,平均每场观众492人。
  《合珠记》改编传统戏乱弹,演出6场,观众总数2400人,平均每场观众400人。
  《三姐下凡》改编传统戏乱弹,演出15场,观众总数7500人,平均每场观众500人。
  《画皮》改编传统戏乱弹,演出12场,观众总数11448人,平均每场观众954人。
  《秦香莲》新排练乱弹,演出11场,观众总数4675人,平均每场观众425人。
  《杨八姐游春》新排练徽戏,演出10场,观众总数5200人,
  平均每场观众520人。
  《戚继光斩子》新排练徽戏,演出27场,观众总数20412人,平均每场观众756人。
  (二)文工团时期(1969年至1978年):
  现代剧:《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杜鹃山》、《五把钥匙》、《瑶山春》、《红云岗》、《红城枪声》、《金沙江畔》、《小陈庄》、《红嫂》等。
  (三)婺剧团时期(1978年至1988年):
  现代剧有:《金沙江畔》、《风雨缘》、《返魂香》。现代小戏有:《朝霞初升》、《好师傅》、《红枫树下》、《永向前》、《关键时刻》、《东海小哨兵》、《翠竹坪》和现代戏片断《深山问苦》、《军民鱼水情》等。
  新编历史剧有:《岳震招亲》、《折箭拜相》、《长乐宫》。
  新编神话剧有:《白蛇传》、《白蛇后传》。
  经改编或移植的传统剧有:《杨门女将》、《双狮图》、《七侠五义》上、下本、《三审奸案》、《三请梨花》、《秦香莲后传》、《济公怒擒华云龙》、《闹九江》、《借女冲喜》、《还金镯》、《沉香扇》、《双阳公主》、《吕布与貂蝉》、《状元与乞丐》、《大战洪州》、《孔雀胆》、《情仇》、《玉蝶奇传》、《九曲珠》、《穆柯寨》、《白罗衫》、《芳园女杰》上、中、下三本。
  新编伦理剧:《讨饭国舅》。
  经改编或移植的小戏、折子戏有《断桥》、《盗草》、《僧尼会》、《对课》、《三岔口》、《挡马》、《失钗相会》、《芦花荡》、《柜中缘》等。
  四.声腔曲调
  昆腔音乐由南曲、北曲两大体系组成。其区别是:南曲以五声音阶为主,以情见长;北曲以七声音阶为主,以声取胜。武义县的昆曲,属于南昆。
  昆曲主体乐器为曲笛,辅以笙和提胡。在唱法上讲究以字行腔(反切)、“水磨”之法。武义昆曲,从民生乐社开始,多在农村草台、祠堂、庙台演出,以农民为主要观众。故昆曲唱腔不强调“水磨”,吐字不强调“反切”,板眼比较紧促,艺术风格粗犷。
  昆剧属于联曲体,又称曲牌联缀体。武义昆剧团时期,剧团配备了作曲人员,每排一戏,其唱腔、配器都要重新设计创作。
  1949年和平班至1969年昆婺合并前的前武义县婺剧团,均唱婺剧。1969年昆婺合并后建立文工团,以唱京剧为主。1978年恢复婺剧团,复唱婺剧。
  婺剧是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六种声腔的多声腔剧种。和平班时期以高腔、昆曲、乱弹为主。高腔分西安、西吴、候阳、松阳四种。和平班的高腔,主要是候阳高腔。
  武义县婺剧团的主要声腔为乱弹、徽戏和滩簧。乱弹的曲调以[三五七]、[二凡]为主。[三五七]是一种具有由曲牌体向板腔体结构过渡特点的唱腔。从安徽传入。属早期吹腔。[二凡]源于[西秦腔二犯],秦时以枣木或檀木梆击节,唱腔高亢、激越。[三五七]、[二凡]多合用于一戏。
  [三五七]、[二凡]是乱弹中的基调,又称主体唱调,附属腔句有[倒板]、[三五七头]、[小桃红头]、[新水令头]、[引子]、[惯板]、[游板]、[半游板]、[句尾游板]、[顶头板]、[哭板]、[煞板]、[落山虎]和[小桃红]、[叠板]、[流水]、[紧皮]、[乱弹尖]等。
  在徽班乱弹曲牌中,有[芦花(男女工)]、[拨子]。附属腔句有[芦花头]、[孝顺头[哭板]、[游板]、[落山虎]、[倒板]、[回龙]。其它唱调有:[龙宫]、[流水]、[紧皮]等。
  乱弹戏的主要伴奏乐器为笛或小唢呐(吉子),辅以板胡和“金刚腿”。
  婺剧中的徽戏在清乾隆年间自徽州流入。因语言、交通等原因少受京剧倒流的影响,较多地保留了原貌。
  徽戏分“吹拨”和“皮簧”两类。
  “吹拨”亦称徽乱(徽班乱弹),主要曲调是[芦花]、[拨子]。
  “皮簧”类的基本曲调是[西皮]、[二簧]。
  [西皮]分[西皮]、[反西皮]、[花西皮]三种;[西皮]分男、女宫;有[慢都子]、[紧都子]、[倒板]、[回龙](拨子回龙)、[叠板]、[哭板]、[流水]、[紧皮]等;[反西皮]为西皮之反调,[花西皮]实即[西皮]加花,溶入[西皮]之中,使曲调轻快抒情。
  [二簧]分[老二簧]、[二簧]、[反二簧]、[小二簧]四种。[老二簧]用小唢呐伴奏,筼筜击节;[二簧]分男女宫,[倒板]、[回龙]、[正板](原板)、[流水]、[紧皮]、[叠板]等板式;[反二簧]为[二簧]之反调,[小二簧]脱胎于芦花,又称[二簧平板]。
  徽戏(皮簧)主伴乐器为科胡(小胡琴),辅以月琴等。
  婺剧中的滩簧与“苏滩”曲艺有渊源关系。最初由船娘(一种水上艺妓)溯钱塘江传入,原为坐唱曲艺。清末民初始搬上舞台。其代表剧目大戏有《白蛇后传》和小戏、折子戏《僧尼会》、《对课》等。
  武义县婺剧团在前婺剧团时期,配备作曲。戏曲中的音乐作曲,界于西洋作曲和民间音乐作曲之间。主要是选择声腔,围绕塑造人物和表现剧本主题来进行音乐设计。武义县婺剧团的六本保留剧目和一部份小戏、折子戏的声腔、曲调,在长期演出实践中,不断进行创作,修改和完善。
  五.舞台美术
  舞台美术包括服装、化妆、灯光、布景和道具。
  (一)服装:三、四十年代武义昆剧团前身民生乐社和武义婺剧团前身和平班(老紫云)的行头,前者十分简陋,后者有“行头主”,行头在东阳、义乌、永康一带属首屈一指。到了建国后的50年代上述两团行头仍为建国前的旧戏装。1955年,昆婺两团进行了服装改革,采用了水袖、高靴等。到六十年代,受京、越等剧种的影响,改良靠、豹衣、女战衣、褶子(客衣)、改良宫装等在两个团中,开始采用,1963年,昆剧团到上海、苏州购置了一批新戏装和刀枪把子。至此,戏服得到了更新。
  “文革”期间,一批戏装及脸具被作为封建残余焚毁。
  70年代后期,婺剧团恢复传统戏演出,在重做戏装、道具时,进行了改革。由强对比色改为调和色,把原先的硬、重、大改成软、轻、巧。图案由粗、繁改成精美。使之保留传统,兼收并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80年代,剧团排演新戏,配有专职服装设计人员,对每本戏按朝代、人物进行服装设计,参加省市会演和晋京演出的剧目都有专门人物造型和服装设计。
  (二)化妆
  化妆是戏曲的造型艺术。武义的昆婺两个剧种,按行当分类,脸部造型基本相同。
  脸谱分三堂造型,即净丑(花脸堂)、生(白脸堂)、旦(旦堂)。建国前净丑分别化妆为大白脸、白方块脸、白鼻头脸,小白鼻头脸,白脸堂不化妆;旦堂,除老旦不化妆外,其他行当都化妆包头贴水片。建国后,受兄弟剧种影响,白脸堂先化淡妆,后改浓妆。老旦也讲究化妆造型。经过不断改进,当今的婺剧化妆注重人物性格,符合剧情需要,追随时代精神,可与许多兄弟剧种相媲美。昆婺两剧种的传统人物脸谱,尚有30余张收入县戏剧志中。
  (三)灯光与扩音
  早期戏曲舞台,只有照明灯光。
  清末民初乡村草台用松明火把照明;庙台、祠堂用青油灯照明;后改用煤气灯。60年代,昆婺两团到农村演出,仍沿用煤气灯照明。1957年前后,两团购置部分灯光配光设备,设专职灯光人员。1961年起使用天幕投影灯。后逐步配备完善,同时使用扩音设备,字幕幻灯。1982年县婺剧团购置了全套无线话筒,至此,用电量从五十年代的每场演出10度电上升到100多度电。
  (四)布景与道具
  建国前武义戏曲舞台上仅为一桌二凳或一桌四椅,后台(乐队)亦置舞台后方。并有桌围、椅披、大门帐、小门帐等。后逐渐出现一些实体布景,如城墙、山头、石洞等。昆剧民生乐社时期上演《长生殿》,舞台上用过“月宫”的软景。
  
  
  早期婺、昆二团舞台布置平面图(1956年之前)
  1957年乐队人员搬到台下。舞台上挂有大幕、中幕、沿幕等幕布,专设司幕,搭置场景。
  60年代起,布景、道具与灯光、音响相配套,硬景、网幕、软景普遍使用,设有绘景、设计人员,配置了天幕幻灯布景。适应了排演现代戏的需要。
  70年代排演“样板戏”,一切照搬,各类布景剧增。
  80年代,剧团制作布景,在精、巧、美、轻上下功夫,讲究符合剧情,方便使用,一景多用,节约开支。《长乐宫》、《双狮图》、《讨饭国舅》等剧的舞美设计,在省、市会演中均获奖。
  六.省、市会演
  1957年2月,原昆剧团参加金华专区戏曲会演,剧目《珠宝行》,改编沈瑞兰,演员盛元清扮符谦,何时光扮符妻,张树岩扮柴荣,徐五连扮伙计。乐队人员,鼓板徐三连,正吹陶振通等。该团获演员三等奖。同年7月,前婺剧团参加金华专区戏曲会演,剧目《孙膑与庞涓》,编剧谭德伟,演员孔明钦扮孙膑,张泉福扮庞涓。获编剧奖,导演奖(集体)、作曲奖(集体),孔明钦获演员一等奖,张泉福获演员二等奖。
  1957年7月,原昆剧团参加省第二届戏曲会演,剧目《珠宝行》(地区会演的原班人马参加演出)。沈瑞兰获改编三等奖,盛元清获演员二等奖,何时光获演员三等奖。同年8月,前婺剧团参加省第二届戏曲会演,剧目《孙膑与庞涓》(地区会演原班人马参加演出)。集体获创作奖、演出奖,孔明钦获演员二等奖。
  1958年8月,武义县昆、婺二团参加金华专区首届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昆剧团演出《二误会》,婺剧团演出《移坟》。
  1959年7月,前婺剧团参加金华专区戏曲会演,剧目《白洋河边》,编剧袁湘尧,导演徐天玉,徐天玉扮邵李清,陈惠兰扮邵妻。
  1962年6月,前婺剧团参加金华专区老艺人联合演出,王淑余扮演《水牢审问》中的东勇。(还演出了《奇涓打架》、《打樱桃》),欧阳香春扮演《翠娘盗令》中的翠娘,王振祥扮演《盗令三打》中的秦琼,胡全法扮演《三闯辕门》中的张飞,韩银林扮演《徐策跑城》中的徐策。
  1962年10月,前昆剧团由浙江省文化局局长王顾明任领队,武义县文教科干部胡彬和剧团支部书记许仲谊任副领队,前往苏州参加江苏、浙江、上海“三省一市”南昆大会演。剧目《打郎屠》。演员:何苏生扮郎屠,周竹芳扮伙计,何时光扮赵匡胤,盛元清扮鲍七婆,罗春女扮鲍七公,潘连珠扮周斌,潘剑娥扮郎屠妻。乐队人员:鼓板谢正平,正吹胡奇之等。
  1964年8月,原昆剧团参加金华地区现代戏展览会演,剧目《血泪荡》,导演诸君(特邀,系省昆剧团导演),舞美陈华锦,灯光邱祥云。演员:江智定扮任老爹,周竹芳扮腊梅,何苏生扮任乌龙,汪铭明扮王贵堂,徐国灿扮铁牛,徐五连扮王三九,方胜光扮王冬花,伍云松扮大老虎,陶远升扮二老虎,杨娟娟扮雌老虎,陶顺岳扮红眼阿二。乐队人员司鼓谢正平,正吹傅鸿飞等。
  1965年,前婺剧团参加金华地区现代戏会演,剧目《铁埧图》,编剧胡彬,导演林雄。演员王淑余扮支书赵洪昌,陈惠兰扮程土妹,徐天玉扮程土旺,孔祥铭扮赵荣贵。
  1971年10月,武义县文工团参加金华地区创作剧目调演,剧目《永向前》,编剧袁湘尧、童叔韶,导演周竹芳,作曲胡奇之。演员,顾弘唐饰方勇进,徐天玉饰老勤伯,陈金燕饰李小兰。
  1972年5月,武义县文工团参加金华地区小戏会演,参演剧目有《永向前》、《关键时刻》、《东海小哨兵》。《永向前》徐天玉导演,胡奇之作曲;演员,顾弘唐扮方勇进,徐松成扮老勤伯,陈金燕扮李小兰。《关键时刻》由何德文创作,童叔韶改编,金志洋导演,胡奇之作曲;演员,陈金燕演林旭红,章智鹤演林旭华,周竹芳演旭红娘,芦如心演张大婶。《东海小哨兵》由徐丽群、章智鹤导演,胡奇之作曲,培训班教师何苏生、戴金荣。吴谷云饰小红,李品松饰小龙,沈献平饰解放军队长。
  1973年6月,武义县文工团参加金华地区小戏调演,剧目有《老队长》、《永向前》、《好师傅》。《老队长》剧组,作曲胡奇之,演员陶远升饰队长,薛康民饰队长妻。《永向前》剧组,导演徐天玉,作曲胡奇之,徐国灿扮方勇进,徐松成扮老勤伯,陈金燕扮李向青,吴谷云扮李小兰。《好师傅》剧组,汤一平创作,童叔韶、胡彬改编,导演徐天玉,作曲胡奇之。徐天玉演周师傅,顾弘唐演小王,周竹芳演李大娘。
  1974年9月,武义县文工团参加省戏曲调演,剧目《好师傅》作曲胡奇之;演员,吴光耀饰周师傅(特邀,系地区婺剧团演员),顾弘唐饰小王,倪志萱饰李大妈(特邀,系金华县婺剧团演员)。
  1976年5月,武义县文工团参加金华地区农业学大寨专题会演,剧目有《翠竹坪》、《红枫树下》、《朝霞初升》。《翠竹坪》由袁湘尧、金志洋编剧,金志洋导演,胡奇之作曲,陈金燕扮演云芳,陶远升扮演土根,徐国灿扮演玉全,范仙兰扮演阿华,周竹芳扮演春山婶。《红枫树下》由童叔韶、吴祖海编剧,徐国灿、周竹芳导演,胡奇之作曲,吴谷云演春玲.高志松演冬冬,薛康民演三婶,贺其达演宋大爷。《朝霞初升》由袁湘尧、童叔韶编剧,徐天玉导演,胡奇之作曲,陈金燕饰演朝霞,徐松成饰演金土队长,林文贵饰演大春,王河罗饰演宣传员小燕。
  1979年4月,武义县婺剧团在上海吴淞演出时,《风雨缘》剧目参加建国三十周年献演。编剧童叔韶,导演徐天玉,作曲胡奇之。演员,徐萍媛饰之光母,陈金燕饰葛爱萍,徐松成饰赵德厚,林文贵饰李之光,吴谷云饰赵德芳,徐国灿饰马弓能。该剧获创作奖。
  1980年7月,武义县婺剧团在永康参加金华地区青年演员折子戏会演。参演剧目有《三请梨花》、《双阳公主》、《济公传》、《双狮图》等剧目中的折子。周竹芳、王河罗、吴谷云、陶远升、林文贵获二等奖,陈惠英、郑洪明获三等奖。
  1983年11月,武义县婺剧团参加金华地区戏剧“三并举”会演,剧目《折箭拜相》,编剧王杰夫、孔尧其,导演章智鹤(兼午台监督)、徐国灿、顾弘唐,作曲胡奇之,配器薛啸海,舞美设计王杨(特邀,系浙江婺剧团舞美设计)、金志强,服装设计何苏生,绘景金志强、徐子才,道具陈授平,灯光何舍法、李品松,音响何优生,字幕周艺红,剧务林文贵,演员:周竹芳饰齐桓公,徐松成饰管仲,陶远升饰鲍叔牙,徐国灿饰公子纠,王河罗饰卫姬,范仙兰饰钟离婧,孔祥铭饰雍巫,郑洪明饰隰朋,林文贵饰施伯,徐为饰曹沫,高志松老军。获导演一等奖,作曲舞美二等奖,幻灯字幕奖,演员,周竹芳获一等奖,徐松成、陶远升、范仙兰、孔祥铭、高志松获二等奖。
  1984年10月1日起,金华市文化局调武义县婺剧团在金华剧院参加庆祝建国35周年献礼演出。剧目为现代剧《返魂香》。根据同名沪剧移植改编,改编潘金谊,导演徐国灿,作曲胡奇之,配器薛啸海。演员,范仙兰饰王克勤,王春娇饰凌昭蓉,陈寿平饰祁卓明,陶远升饰麦少雄,徐国灿饰田国勋,郑洪明饰王克强,钟仙芬饰杏梅,周竹芳饰奶妈,高志松饰秋根,章智鹤饰凌父,孔祥铬饰瞎眼师父,徐松成饰钱树文,林文贵饰李炳麟,徐为饰钱明士,傅丽芝饰赛贵妃,吴宣霞饰王太太,张穗萍饰钱太太。
  1985年6月,武义婺剧团参加金华市首届戏剧节,演出地点武义县柳城,剧目《长乐宫》。编剧颜锡东,导演吴伯英(特邀,系上海越剧院导演)、顾弘唐,技导章智鹤,副导演徐国灿,作曲胡奇之,配器薛啸海,布景设计王杨、杨郎、(特邀,二人均系浙婺舞美设计),服装设计何苏生,灯光陶金满。演员,周竹芳扮演刘秀,王春娇扮演湖阳公主,陈授平扮演宋弘,范仙兰扮演曹慧娘,徐松成扮演曹宣,吴宣霞扮演阴丽华,杨永红扮演宁平公主,郑洪明扮演驸马,吕国玲扮演桓谭,寿亚军扮演伏隆,高志松扮演侯登,周艺红扮演宋芳芳,陶远升扮演傅俊,张穗萍扮演吟香,徐为扮演铁头,周宣伟扮演大太监。司鼓谢正平,主胡陶伟聪。这次会演,获作曲二等奖,演员,周竹芳获一等奖,徐松成、范仙兰、吴宣霞、陈授平获二等奖。
  1987年5月,武义县婺剧团参加金华市第二届戏剧节,剧目《讨饭国舅》,编剧谭伟,导演陈志兴(特邀)、作曲阿传、胡奇之,配器薛啸海,舞美设计杨朗,服装设计何苏生。演员,徐国灿饰吴明志,王春娇饰钱氏,陈授平饰唐明皇,范仙兰饰张氏,吴宣霞饰李芬,孔祥铭饰知县,高志松饰王老五,何丽樱饰小棣,杨永红饰李娟,徐为饰胡理,陈尚清饰道士,陶远升饰刘七,钭淼森饰马二爷,傅丽芝饰赵阿婆。乐队,司鼓谢正平,主胡胡奇之。这次会演,获剧本奖、导演奖、作曲奖、舞美奖、集体演出奖。演员中徐国灿获一等奖,范仙兰、吴宣霞获二等奖,陈授平、孔祥铭、高志松、何丽樱获三等奖。
  1987年11月,武义县婺剧团参加省第三届戏剧节,演出《讨饭国舅》。编剧谭伟,导演许朝榜,陈志兴(均特邀),作曲阿传(特邀)、胡奇之,配器薛啸海,舞美设计杨朗(特邀),服装设计何苏生,剧务周竹芳,舞台监督林文贵。演员,徐国灿饰吴明志,王春娇饰钱氏,陈授平饰唐明皇,范仙兰饰张氏,吴宣霞饰李芬,孔祥铭饰王老五,何丽樱饰小棣,张穗萍饰李娟,陶远升饰胡理,徐为饰知县,高志松饰道士。乐队人员和舞台组人员参加市第二届戏剧节阵容未变。这次会演,获剧本、导演、作曲一等奖和集体优秀演出奖;舞美二等奖,演员,徐国灿获一等奖,孔祥铭获二等奖,王春娇、陈授平、范仙兰、吴宣霞、何丽樱、张穗萍、徐为获三等奖,司鼓谢正平获个人伴奏奖,舞台组方宝明、梅立新获装置奖。
  七、体制改革
  1983年,根据形势的发展,剧团进行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3月21日县文化局与县婺剧团签订承包合同。是年9月,县文化局派出一名干事到县婺剧团蹲点,时间8个月。
  1984年2月29日,县文化局和县婺剧团继续签订合同。3月11日至16日,县婺剧团在金华演出,金华地区文化局在武义县婺剧团召开金华地区专业剧团体制改革现场会。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罗东、省文化厅厅长孙家贤,金华地区文化局局长葛凤兰和各地市代表参加了会议,省市领导讲了话,观看了演出,和演职员合影留念。4月至5月,武义婺剧团接待了云南、河南、黑龙江、湖南、辽宁、安徽、广州、宜春、珠海、南昌等省、市文化主管部门和艺术表演团体的代表,和他们交流了体制改革的经验,共同探讨体制改革中的一些问题。6月23日,公布何舍法任剧团党支部书记。7月12日,新排现代剧《返魂香》开始公演。9月23日,中央文化部政策研究室宗汝弘、庄正华、邵静之来武义了解剧团体制改革和艺术改革情况。10月1日,金华地区文化局调武义县婺剧团在金华剧院参加建国35周年献礼演出。11月,在兰溪双牌召开会议后,进一步深化改革方案付诸实施。12月,县文化局将婺剧团改革情况上报地区文化局和省文化厅。
  1985年2月5日,文化部编印的《文化工作简讯》第3期,发表了县文化局“改革越是深入,剧团越有生气——浙江省武义县婺剧团体制改革的体会”文章,3月13日县文化局局长潘金谊去剧团召开团、艺委成员会议,研究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参加省、市戏剧节问题。重申体制改革必须推动艺术改革。至后,聘请了两位导演和两名舞美设计人员,一位灯光师傅,到剧团参与和指导工作。
  1986年6月30日,县文化局邀请吴水和、俞淑昌、俞金火、徐德生等戏曲老艺人及徐三连之子徐振平,陶子富之子陶明华,陶振通之子陶煜堂等人,举行《奉献戏曲艺术资料座谈会》,搜集到有关资料74册。7月5日,公布薛啸海为剧团党支部书记,周竹芳为团长。8月14日,调整婺剧团艺委班子郑洪明为艺委主任,徐国灿、钭淼森为副主任。其间,于1月至2月,特邀浙江省京剧团导演诸君排演《秦香莲后传》。11月至12月,特邀东阳婺剧团导演陈志兴排演《讨饭国舅》。1987年,经两次加工,《讨饭国舅》先后参加市戏剧节和省第3届戏剧节演出,后拍成戏曲电视连续剧。
  附录⑤:文化部1985年《文化工作简讯》第3期专题文章:
  改革越是深入剧团越有生气——浙江省武义县婺剧团体制改革的体会
  1983年,遵照党中央关于“改革要坚决,经济要抓紧”的指示,浙江省武义县婺剧团着手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解决长期未解决的“吃大锅饭”的问题,干部、演职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聪明才智得到了较好的发挥,效果是显著的。一是增加演出场次,提高了上山下乡演出的自觉性,全年共演出333场,比八二年多46场,其中下乡演出202场,比1982年多61场。二是增加了集体和个人的收入,减轻了国家的负担。1983年承包后演出收入59.971元,比1982年增长24%,国家补贴比1982年减少8000元(后来由县里发给剧团添置无线话筒),剧团除购买5400多元的服装、道具等固定资产外,年终尚结余6400多元。个人收入,除了补足浮动工资,演职员全年各分得222元、188元、151元;学员工资不浮动,全年各分得71元、61元、46元。三是队伍相应得到了精简,学员和青年演员得到了更多的艺术实践机会。剧团原有61人,签订承包合同后,整顿了队伍,8名编余人员由文化局分配安排,定编53人,由中青年艺术骨干、1971年进团的青年演员和1980年以来吸收的学员3部分人员组成,平均年龄25岁,其中:演员占60%,乐队占20%,舞美及其他人员占20%。四是建立了排演、演出、财务、请假等规章制度,并且对学习、基训,都作了具体规定,凡是35岁以下的演员,每天要练功2小时,迟到或不练,都有具体措施,奖勤罚懒.有利于队伍建设。在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上,团领导处处以身作则,违反了带头罚款,因此,加强了组织纪律性和全团人员的团结。五是演出剧目有所增加,注意提高演出质量,1983年新排演了三本新编历史剧,演出的12个剧目,无论是剧本还是演出质量,都是好的、比较好的,在各地演出时受到观众和剧院的好评。全年每场平均观众数从八二年的700人增加到709人,每场平均收入从八二年的102.25元提高到179.50元。其中,新排的创作剧目《折箭拜相》,在参加金华地区“三并举”会演中,获得集体演出奖、集体演奏奖、导演一等奖,剧本和作曲二等奖、幻灯字幕奖、主要演员一等奖、5名演员获二等奖。
  改革的实践,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进一步坚定了该团干部和演职员们深入进行改革的决心。去年,武义县婺剧团的改革,比前年又深入了一步。一是不仅解决吃“大锅饭”问题,而且开始打破“铁饭碗”冲破全民、集体、个体的界限,从外县招聘了一名武功教师和一名外勤人员,批准一名职工留职停薪,自谋生路,同意一名演奏员离团休息,每月发15元生活费;二是实行严格的经济核算制度,不仅核定了场次、每场平均收入、全年演出收入和消耗性开支等各项指标,还具体规定“一枝笔”审批开支经费,20元以内由分管财务的副团长批准,20元以上须经团委会集体研究批准。各部门购买物品,须提前半个月向财务副团长提出书面清单,如事先不提出计划购买而又影响演出非临时购买不可的,当事者须付30%的车旅费,部门负责人须付5%的车旅费。三是实行严格的按劳分配制度,正式演员分红从三个等级改为四个等级,方法上由“按月预分,全年总分配”改为“季度预分,全年总分红”。四是加强艺术生产规划,新增了工作日、学习日,艺术实践和排练演出现代戏等项目的指标。五是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团长实行任期制,其他人员由团长任命。
  由于采取了上述一系列新的改革措施,去年上半年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成绩,共演出206场,完成全年场次计划的68.6%,其中下乡演出134场,占65%,演出收入41,304元,完成全年经济计划指标的91.8%,每场平均观众数又从1983年的709人提高到860人,每场平均收入也从1983年的179元提高到200多元。在艺术生产方面,新排了大戏二本,一本是现代戏《返魂香》,一本是传统剧《闹九江》。还与中国戏剧出版社协作,拍摄了《返魂香》、《折箭拜相》、《岳震招亲》、《三审奸案》、《双狮图》等五本戏的连环画,为振兴婺剧,扩大婺剧的影响贡献力量。在培养接班人,抓基本功训练方面,从过去的一天练一次功改为一天练三次功,有的学员已能连续翻三副虎跳前扑。不少学员开始在一些戏中扮演主角或重要配角,并坚持每个台期上二节文化课,一节语文,一节历史,文化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在党、团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发展了预备党员2名,共青团员4名,广大演职员和学员经常主动帮助剧院扫场子、搞卫生,增进了剧场与剧团之间的友谊和团结。总之,随着改革的深入,浙江省武义县婺剧团,取得了一系列新的可喜的成绩。这个事实有力的说明,剧团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是利多弊少,而弊是可以克服的。要振兴婺剧,使戏曲事业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必须坚持改革之路,把剧团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深入地进行下去。
  浙江省武义县文化局
  八 晋京演出
  1985年10月9日,武义县婺剧团应北京市演出公司邀请,前往首都长安剧院和中央党校演出《双狮图》和《长乐宫》二剧。10月下旬至11月底,离京后沿南京、苏州、杭州、金华的路线巡回汇报演出,后返回武义。
  此次进京演出的准备工作,是从1984年9月中央文化部政策研究室宗汝泓、庄正华、邵静之3位同志来武义县了解剧团体制改革和艺术改革情况之后开始的。同年11月5日至10日,剧团在兰溪双牌演出,县文化局长潘金谊召集剧团党支部书记何舍法,团长徐松成,副团长周竹芳、薛啸海、郑洪明,,进行了具体研究部署。1985年4月18日,特邀上海越剧院导演吴伯英前来武义,排演著名剧作家顾锡东编剧的《长乐宫》。5月30日《长乐宫》彩排,经邀请,北京日报文艺部副主任吕国庆、北京戏剧电影报戏曲组长赵晓东、北京晚报记者过士行,中国戏剧出版社记者丁宇光、浙江省剧协副主席张育品、省文化厅艺术处副处长吴双连、艺术处巡视员吴兆华、省艺术研究所艺术处主任李尧坤等同志前来武义观看和指导。此剧于7月7日参加金华市首届戏剧节演出后定型。1985年8月底至9月中旬,排演由谭伟、童叔韶改编的婺剧传统剧《双狮图》。同年9月17日至19日,省文化厅副厅长钱法成、艺术处处长顾天高、副处长吴双连、省艺术研究所支部书记陈西斌、金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谢晓、市文化局长葛凤兰、市文联主席卢笑鸿和谭伟、刘克诚等文化主管部门领导以及有关人员到武义县柳城镇审查《双狮图》、《长乐宫》。审定以上两剧为晋京演出剧目。接着晋京演出领导班子成立,宣传部长张育林任领队,文化局长潘金谊任第一副领队,副局长徐杰、文化局干部顾弘唐、剧团负责人何舍法、徐松成为副领队。在接到北京市演出公司正式邀请之后,由县委宣传部巡视员朱和沈和潘金谊以及剧团前站人员钭秀媛等,先后两次到北京联系落实有关事项。
  1985年10月6日,武义县人民政府召开欢送县婺剧团进京演出会议。副县长沈俊龙、周双才、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李金荣出席,文化局干部、婺剧团领导和主要演员参加。10月7日,即剧团离武赴京的当天,先期到京的张育林、潘金谊等在北京市政协礼堂召开由首都有关戏曲专家和部分记者参加的记者招待会。
  1985年10月9日,武义县婺剧团抵京,10月11日起在首都长安剧院和中央党校礼堂,先后上演《双狮图》、《长乐宫》二剧。演出场场满座,盛况空前。
  在京演出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济慈,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艾青,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沙里,文化部副部长吕志先,中国戏剧家协会党组书记张颖,中国剧协书记马彦祥等领导同志和金若年、吴浦月、潘絜兹等知名人士,以及首都戏剧界名家马少波、陈刚、王荣增、胡沙、刘乃崇、傅雪奇、胡斌、董葆令、孙毓敏、丁苗芬、李振玉、郭永江等分别观看了演出,并与演员合影留念。中国剧协书记处书记马彦祥看完《双狮图》的演出后,即到后台,兴奋地对武义县委宣传部长张育林、文化局长潘金谊和部分演员说:“感谢你们为首都观众送来一台好戏。我赠此戏八个字:‘事出意外,情在理中’”他还说:“我干了这么多年的戏剧工作,却是第一次看徽戏,徽戏源出安徽,可现在安徽却看不到了。婺剧中还保留有徽戏,真是‘礼失求诸野’了。”中央电视台拍摄播放了《长乐宫》电视录像,北京电视台录制并播放了徽戏《双狮图》电视录像。中央党校看完《长乐宫》的演出后,赠送了一面锦旗。10月14日,中国戏剧家协会组织首都戏剧专家,专为剧团的演出开会座谈。书记处书记陈刚和中央戏剧学院院长王荣增主持会议。刘乃崇、傅雪奇、董葆令等十几位专家分别发了言,对演出作了全面肯定和高度评价。戏剧家马少波因年事已高,难以前来参加会议,特地题辞相赠:“舍身义士抗权奸,泾渭分明藐血缘,枯木逢春花竞放,双狮宝图赞高贤——观《双狮图》题贺浙江武义婺剧团进京演出成功”。10月23日起离京返武,沿途在南京、苏州、杭州、金华演出期间,各地党政领导和文化厅、局及文联领导,接见演职员并合影留念。11月11日至16日在杭州演出期间,省剧协为剧团演出召开了座谈会,浙江电视台拍摄了《双狮图》录像,并在全省播出。11月19日至22日在金华剧院演出。11月22日,金华市文化局召开会议,表彰武义婺剧团,文化局长葛风兰宣读了表彰文件。这次进京及一路巡回演出中,先后有《戏剧电影报》、《北京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晚报》、《新华日报》、《南京日报》、《苏州日报》、《浙江日报》、《金华日报》等十几家报纸相继发表了评论文章。1986年2月,召开了武义婺剧团赴京演出庆功茶话会,县长李成昌参加会议并讲了话。
  附录:首都报纸对武义婺剧团在京演出的评论文章选
  1、北京晚报:令人耳目一新的演出——看婺剧《双狮
  图》。
  2、戏剧电影报:剧人寻徽调,严老赞乡音。
  戏剧电影报:奇绝妙绝的《双狮图》
  刘乃崇 蒋健兰
  3、北京日报:一曲真善美的颂歌——看婺剧《双狮
  图》。
  邢紫
  4、光明日报:观浙江武义婺剧团演出随感
  潘仁山
  附录:武义县婺剧团赴京演出专刊。
  令人耳目一新的演出——看婺剧《双狮图》
  “仗义丫环牵针线,小姐许身后花园,公子中榜做高官,奉旨完婚大团圆”。这是许多戏的俗套子。然而,浙江武义婺剧团根据传统剧目整理,加工,提高了的《双狮图》却不同凡响,独树一帜,令人耳目一新。11日晚,著名戏剧家马彦祥看过演出,异常振奋,高兴地对演员说:“感谢你们为首都观众送来一台好戏。我赠此戏八个字‘事出意外,情在理中’”。
  老艺术家慧眼识珠,一语道破其妙。全剧通过三次大的跌宕,迂回曲折地推进情节。顺理成章地展开故事。奸相张泰为了侵吞先帝御赐的“双狮宝图”,诬陷忠臣赵天龙“藏宝不献”,抄斩其全家。落难公子赵云贵被兵所迫,误入张泰的别墅花园,潜入小姐张友梅绣楼,没碰到仗义丫环,却遇见侠肝义胆的公子张友义。哥哥以“反客为主”的计策,欲将妹妹许配给文武全才的赵云贵,等奸相自京城到来时,生米已成熟饭,争取先机之利,变被动为主动。借以保护忠良之后。谁知,新婚夫妇一拜天地,二拜兄长,夫妻交拜,尚未入洞房,突然传出相爷到来的恶讯,顺境突变成逆境。果然,张泰搜闺房,云贵身陷囹圄,并被连夜解进京城,打入天牢。行刑前夕,正当云贵无可奈何痛不欲生之际,友义突至,提出用“偷梁换柱”之计,让云贵速离险境,求救于李国忠王爷。友义被绑赴刑场,张泰一怒之下,欲斩亲生,李王爷倏然赶到,宣读了圣旨,救了张友义,将张泰治罪。三次险情得以解决,虽是出人意料之外,却又都在情理之中,无丝毫牵强痕迹。
  戏剧界有句老话:“戏无理不服人,戏无情不感人,戏无技不惊人”。情节合理,苦无有感人的细节,则引不起观者共鸣。此戏妙就妙在几处“寓庄于谐”的抒情场子,沁人肺腑,令人动容。赵云贵在心中控诉奸佞当道,哭诉全家被害经过,运用了传统戏里的“背供”处理法,安排友义在门外插科打诨。令人噙着眼泪笑。“法场”上友梅祭奠丈夫,表露深埋心底的衷肠,面对哥哥哭丈夫,令人心酸,却又忍俊不禁。饰演哥哥的顾弘唐的确是位有才能的演员,表演上既有文生的洒脱,又有文丑的俏皮。
  早听说,浙江有个地处山乡的武义婺剧团,曾载誉南国,风靡江浙,成员只有五十六人,平均年龄不到二十七岁,阵容齐整,富于朝气,在体制和艺术改革中取得长足进步。为此,文化部曾在今年初发出文件,向全国介绍了这个“改革越是深入,剧团越有生气”的单位。今天观看了演出,果然是名不虚传。
  郭永江
  剧人寻徽调 严老赞乡音各界盛赞《双狮图》
  戏剧电影报记者钱尚
  浙江省武义婺剧团在京演出婺剧徽戏《双狮图》取得成功。该剧以曲折的情节,古朴的唱腔,悠扬的音乐,细腻的表演吸引了广大观众。老戏剧家马彦祥赞扬该剧是“事出意外、,情理之中”,他说:、我干了这么多年的戏剧工作,却是第一次看徽戏。徽戏源出安徽,可现在安徽却看不到了。婺剧中还保留有徽戏,真是‘礼失求诸野”了!”
  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济慈和艾青、沙里、周而复、金若年以及戏剧界人士张颖、马彦祥、胡沙、陈刚、刘乃崇、胡斌、童葆苓等前往观剧。
  严济慈副委员长高兴地称赞演出说:“乡音亢调,入耳亲切。看了你们的戏,我想起了自己的青少年时代,仿佛也年轻多了!”
  奇绝妙绝的《双狮图》
  “传奇,传奇,无奇不传。”一出戏看头知尾,那就不好看,不吸引人。浙江省武义婺剧团演出的徽戏《双狮图》,好就好在“奇”上。而那一些使观众总想不到的情节,又是那样的合情入理。
  《双狮图》的情节,讲起来很难令人相信。一双被奸相所宠爱、娇惯的公子、小姐,却主持正义,救助被父亲所害的忠良之后,直至舍却性命去与邪恶抗争。那奸相的独生儿子的所作所为,出人意料,可是人们看了,却完全认为这些“奇”事可信,那是因为“事在人为”,是人物性格发展的结果。这个戏的妙处,就在于人物性格是发展的完整的。《双狮图》是微戏传统戏,可又经过了整理改编。新的改编本较原本有许多提高。他们的成功经验,在于他们是在深挖人物性格上下功夫,使之更加完整深刻。而不是有现实意义的“新”思想,外加什么所谓迎合一些青年观众爱好的“新”形式。从剧场的演出效果看,反应是很强烈的;并不因为它“古老”而难以接受,看来从人物性格的描写上着手修改、提高剧本,才是正路;而追求单纯的形式上的改革,追求那些戏外的东西,是会走上歧路的。
  《双狮图》中,奸相公子张友义的刻画是成功的。他对父亲的行为十分不满。他有着大多数忠厚善良的人们所具备的优秀品质;而且“难得”的是他放走钦犯,以身代死,仗恃的只是朴素的“虎狼虽毒,不伤亲生之子”的习惯认识。他没有那么多豪言壮语,也没有那么些大道理,他就是以一个贵公子的身份去想、去做,那么自然,那么熨贴。他妹妹来法场祭桩,他还是那样轻松玩笑,虽是奇绝,却是妙绝!
  这公子是丑扮的,扮演者顾弘唐,擅演文生、文丑,这样的角色他演来一点儿也不俗,一点儿也不板,演出了一个文诌诌的倜傥风流的贵公子形象。一些表演技巧的运用,也恰到好处,如闯进妹妹闺房的那个“滚毛”,在狱中决定自己坐监时的那个“飞坐”,都很恰当、优美。
  刘乃崇、蒋健兰
  一曲真善美的颂歌——看婺剧《双狮图》
  邢紫
  浙江省武义婺剧团演出的《双狮图》,以其惊险曲折的情节,古朴动听的唱腔,细腻抒情的表演谱写了一曲真善美的颂歌。
  奸相张泰为了一张《双狮图》,谗陷忠臣赵天龙。赵家因而获罪,满门抄斩,只有公子赵云贵幸免。谁知他急于逃难,跳墙而入张泰府,而且东躲西藏,竟入小姐张友梅的闺房。富有戏剧性的情节就此展开了。
  《双狮图》在贬恶扬善的同时,抨击了“龙生龙,凤生凤”的“血统论”。张泰的儿子张友义竟是父亲的反对派。在“子以父贵”的封建社会里,老子权倾朝野,儿子多是飞扬跋扈。而张友义不是这样,他早就不满意“乌云遮日天不明,朝中出了大奸臣,奸臣头子是张泰”的既成事实,不满意因此造成的自己“朋友面前头难抬,说话低头矮三分”的尴尬处境。这种种不满意不是什么人强加在张友义头上的,而是善良正直的张友义反躬自责的内心写照。当然,这也就构画了张友义必定会起来反抗父亲,投身正义的思想基础。而当父亲的对头、忠臣的儿子赵云贵偶然闯入张府被他看见时,保护“钦犯”便成了张友义反抗父亲的具体的行动之一了。
  妹妹张友梅对赵云贵的悲惨遭遇,也同情、落泪,可一旦知道这罪魁祸首竟是自己的父亲时,她“心慌脚轻立不稳,知道了真情难煞人”。不过经过哥哥的启发和大力撮合,她对赵云贵由惧怕到同情、敬佩,直至萌生爱情。
  《双狮图》通过这种扣人心弦的情节,向人们揭示了存在于张友义、张友梅、赵云贵这三个青年人身上的美好心灵。饶有特色的是这三个角色分属小丑、小旦、小生三个行当。“三小”同台,情趣盎然。特别是由丑角顾弘唐扮演的张友义,他那鼻子上面的白粉非但遮掩不住内在美好心灵,反倒为人物增添了不少幽默、机警的成分;他那提灯寻找“钦犯”、甚至盟誓救人等滑稽的身段、表情虽不免可笑,却又分明地显示着人物可敬、可贵的赤诚之心;他那代人坐监、代人上刑场的举措虽几近离奇,却又与他宦门公子有恃无恐、“反正虎毒不食儿”的信念相吻合。事出意外,却在理中,这许多表面上的“丑”,表面上的可笑,实在是卓有成效地表现了人物内含的“美”和本质的可爱。这里,“丑”与“美”高度地统一在张友义身上了。
  观浙江武义婺剧团演出随感
  潘仁山
  舍身义士抗权奸,
  泾渭分明藐血缘。
  古木逢春花竞放,
  双狮宝图赞高贤。
  这是戏剧家马少波在十月十三日观看婺剧《双狮图》后,心情感奋,题赠浙江武义婺剧团的一首七绝。
  《双狮图》反映的是明代的故事,原为上、下本,经过改编,去其枝蔓,取其精萃,推陈出新,压缩为一本,剧本着重塑造了张友义这一义士形象,突出了抗权奸的主题。该剧男主角张友义,本是奸相张泰之子,但他没有堕落为仗势欺人的“衙内”,反而不满父亲的谎奏诬陷,大义相救忠良之后赵云贵。这有反对“血统论”的寓意。张友义其人,既有正义感、豪爽、憨厚的一面,又有内在的机智和严肃的一面,演成“生”角则失憨态,演成“丑”角则失正气。扮演这一角色的演员顾弘唐,戏路很宽,他建议采用生、丑结合的文丑应角。顾弘唐细心揣磨,认真演出,随着剧情的变化,有时演得幽默、诙谐、俏皮,甚至憨态十足,引人发笑;有时则演得洒脱、庄重。当他面对权奸时,大义凛然的劝父悔过,达到了寓庄于谐,切合张友义这一特定人物性格的艺术效果,演友义之妹友梅的花旦吴宣霞,是年仅十七的女学员,艺龄不到四年,但因她静观默察,虚心求教、勤学苦练,进步甚快,这次进京演出,剧团打破常规,让她挑大梁、演主角,一上台,观众就被她俊美的扮相,悦耳的嗓音所吸引,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她能进入角色,神情肖似的演出人物递变的复杂的内心波澜。当友梅一进闺房,突见披发佩剑的赵云贵,大为惊诧;待赵说清他是忠良之后,情急误入闺房,她疑虑始释,转为同情,崇敬;当她追问奸臣是谁时,阿哥闯入,她显出难为情的尴尬相;当赵说出奸臣便是她的父亲张泰时,陡然一惊,心潮迭起,陷入了复杂的矛盾之中;当其兄表明相救之意,她即向赵云贵力陈利害,劝其暂住张府避难。这节戏,友梅的情态急速递变。吴宣霞通过唱、念、做和脸部表情,熨贴而有层次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一个地方剧团的演出,不满足于“情节戏”,而能致力于塑造人物性格,并能深刻地表现人物的心理,这是可贵的艺术追求。
  该团这次进京演出的另一出大戏《长乐宫》,按其声腔属于乱弹,乱弹的曲调十分丰富,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当陈寿平饰演的大司空宋弘在金殿拒婚,以高亢激昂的“二凡”起板唱“常言道,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此乃人之美德也——”理直气壮,声震汉廷。观众为之肃然动容,当范仙兰饰演的宋弘之妻曹蕙娘决心携儿返故乡时,那婉转优美的“三五七”戏板叫头和痛陈衷曲的大段唱腔,动人心魂,韵味绕梁。剧中,饰演刘秀、湖阳公主和洛阳县令的演员周竹芳、王春娇、徐松成,都能深入角色,演出了各自独特的性格,从而使整台戏旗鼓相当、通体生辉。为了适应当今观众的审美需求,编剧顾锡东强化了该剧“权与法”的斗争主题,使观众深受启发。而导演吴伯英建议加入拐脚京官的御前舞蹈,巧妙地融入了维吾尔舞蹈的某些律动,逗人捧腹。
  建团三十二年的浙江武义婺剧团,经过体制的改革,队伍较精悍,阵容较齐整,富于朝气。他们在艺术实践的道路上,虽然尚有不足,但比较关注演出质量的提高和重视后起之秀的培养。这是他们成功的基因。
  赴京演出专刊婺剧简介
  婺剧,俗称金华戏,金华古称婺州,故解放后定名为婺剧。
  它是一个多声腔的古老剧种,包括高腔、昆曲、乱弹、徽戏、滩簧、时调等六种声腔,唱腔优美动听,表演粗犷豪放,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泥土气息,长期在金华、温州、丽水以及赣东、皖西、闽北一带流行,相传至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我们这次演出的《双狮图》和《长乐宫》分别属于婺剧中徽戏、乱弹两种声腔,徽戏源出安徽,但因长期在金华一带流传,深受当地语言和音乐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古朴风格。乱弹的曲调十分丰富,既有婉转优美的“三五七”、“芦花”等,也有激昂高亢的“二凡”、“拨子”等,因此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徽戏、乱弹是婺剧中很有代表性的两个主要声腔。
  剧团简介
  浙江省武义婺剧团,始建于1953年,系由“三合班”与“徽班”合并而成(“三合班”是以演唱高腔、昆腔、乱弹三大声腔为主的戏曲班社;“徽班”是以演唱徽调为主,兼唱滩簧等声腔的戏曲班社)。
  建团三十多年来,我团活跃在金华、丽水、温州等地区,也曾赴上海、杭州、宁波等地演出,其创作剧目《孙膑与庞涓》、《折箭拜相》和演出剧目《长乐宫》等曾分别在省、地会演中荣获编、导、演、音、美等多种奖,在婺剧界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团经过思想组织整顿,健全了各项制度,坚持体制和艺术改革,演出水平不断提高,1983年以来观众上座率连年上升,深受群众欢迎。八四年,全国曾有十个省、市的19个文化主管部门或艺术团体,来团互相交流经验。1985年2月5日,文化部工作简讯第三期曾以《改革越是深入,剧团越有生气》为题,刊登了我团体制改革的体会文章。同年,省《戏文》刊物也发表文章,称赞我团是“一个敢于拼搏的剧团”。至今,我团演出的剧目已有现代剧《返魂香》、新编神话剧《白蛇后传》、新编历史剧《岳震招亲》等12本大戏,由中国戏剧出版社拍摄成连环画或年画。
  我团现有演职员工56人,基本上都是青年演员和学员,全团平均年龄27岁,阵容比较整齐,行当比较齐全,富有朝气。为了振兴婺剧,扩大艺术交流,向首都人民学习和汇报,特来京演出婺剧传统剧《双狮图》,新编历史故事剧《长乐宫》等大戏以及一台富有婺剧传统特色的折子戏,敬请批评指正。
  演员简介
  顾弘唐:中国剧协浙江分会会员、金华市剧协理事;县剧协副主席。他是个戏路较宽的演员,擅长文生、文丑,兼任导演,在《白蛇传》、《双狮图》等剧中比较成功地塑造了许仙、张友义等人物形象。他曾在金华地区会演得导演一等奖。
  周竹芳:婺剧女小生,中国剧协浙江分会会员、县政协常委。她曾得到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周传英、张娴夫妇的指点,在婺剧中,吸收揉合了某些昆曲的因素,使唱腔更为优美,表演较为细腻,刚柔相济,富有激情。她先后在《三请梨花》中饰薛丁山、《双阳公主》中饰狄青、《吕布与貂婵》中饰吕布、《长乐宫》中饰刘秀等,在金华市会演中曾两次得一等奖。
  徐松成:老生。1965年毕业于浙江艺术学校。现任剧协副主席、武义婺剧团团长,他先后扮演过《十五贯》中的况钟、《折箭拜相》中的管仲、《长乐宫》中的董萱等,表演较有激情,唱腔有婺剧特色。他曾在金华市会演中获奖。
  陶远升:花脸演员,金华市剧协会员。曾拜绍剧著名演员六龄童为师。他功架刚健,嗓音宏亮,表演富有激情,先后扮演过《闹九江》中的张定边、《双阳公主》中的张忠、《双狮图》中的张泰、《白蛇后传》中的法海、《水淹七军》中的关公和《三打白骨精》中的孙悟空等。在金华市会演中曾多次获奖。
  范仙兰:正旦、金华市政协委员。她擅长演悲剧,唱腔婉转动听,表演感情真切,曾在《状元与乞丐》中饰柳氏、《长乐宫》中饰曹蕙娘等。在会演中多次得奖。
  陈寿平:男小生。他扮相俊秀,音色纯正,富有婺剧韵味。表演上吸收了越剧小生的某些手法,较为潇洒。他先后在《白蛇传》中饰许梦蛟、《长乐宫》中饰宋弘、《双狮图》中饰赵云贵等。曾在会演中获奖。
  徐国灿:金华市剧协会员。本行武丑兼演武生,戏路较宽,他先后扮演过《七侠五义》中的白玉堂和蒋平,《岳震招亲》中的汤琼等。曾获会演导演一等奖。
  王春娇:20岁,花旦,曾得到浙江昆剧团主要演员王奉梅、张兰香的指教,擅长唱腔,表演能刚能柔。先后饰演了《岳震招亲》中的瑞仙公主、《三请梨花》中的樊梨花、《长乐宫》中的湖阳公主等。曾在地区“小百花”会演中获优秀学员奖。
  吴宜霞:17岁,花旦学员,表演温柔端庄,嗓音婉转悦耳,曾饰过《长乐宫》中的阴丽华、《双狮图》中的张友梅、《情仇》中于小茜等,曾在市会演中获奖。
  张穗萍:17岁,武旦学员,先后扮演过《白蛇传》中的青儿、《七侠五义》中的邓丽姑等,曾获省小百花奖和地区优秀学员奖。
  双狮图(徽戏)
  剧情简介
  忠良之臣赵天龙因征战有功,先皇帝亲赐双狮宝图。奸相张泰蓄意谋取此图,谎奏诬陷,赵家被满门抄斩。天龙之子赵云贵走投无路,翻墙越入一花园,谁知此园正是张泰之宅。张家子女张友义、张友梅得知赵家遭难原是父亲无故迫害。大义相救。患难之中友梅许配赵云贵。
  正在此刻,张泰由京城赶回家中,听信同谋沈国卿的谗言,搜出赵云贵,押往京城。数日后赵云贵被押往刑场问斩,友梅前来祭奠,发现“罪犯”不是赵云贵,而是亲哥哥友义,大为惊诧。
  沈国卿见犯人变成恩师之子,不敢开斩,请求老太师作主。张泰赶到法场劝子不成,反受其责。张泰老羞成怒,欲斩“逆子”。举刀之际王爷李国忠赶到法场,救出张友义,并传圣旨,张泰欺君谎奏,陷害忠良,打入天牢,沈国卿立即斩首。
  改编……………………………………谭伟童叔韶
  导演……………………………………许朝榜章智鹤
  作曲………………………………………………胡奇之
  配器………………………………………………薛啸海
  午美………………………………………………阳朗
  灯光…………………………………舍法金木
  服装………………………………………………何苏生
  剧务………………………………………………周竹芳
  午台监督………………………··……………………·林文贵
  演员表
  张友义………………………………………顾弘唐、高志松
  赵云贵………………………………………陈寿平、郑洪明
  赵虎………………………………………徐卫、林文贵
  张友梅………………………………………吴宣霞、杨永红
  李国忠…………………………………………………徐松成
  张福…………………………………………………章智鹤
  鸳鸯…………………………………………………张穗萍
  狱卒…………………………………………………孔祥铭
  张泰………………………………………陶元升、周红卫
  衙役………………………………………本团演员、学员
  家丁………………………………………本团演员、学员
  舞女………………………………………本团演员、学员
  乐队
  鼓板…………………………………………………谢正平
  主胡………………………………………施梦熊、赵毅
  笛子…………………………………………………孟占麟
  演奏员:胡发亮、柯小英、王筱敏、陶伟聪、胡奇之、杜汉
  民、徐新荣、薛啸海、方矛。
  工作人员
  导具…………………………………………………孔祥铭
  装置…………………………………………………魏仁龙
  司幕…………………………………………………方宝明
  服装………………………………………杜生荣、何苏生
  幻灯…………………………………………………周艺红
  音响…………………………………………………何优生
  《长乐宫》(乱弹)
  剧情简介
  汉光武刘秀灭王莽登基,悯其姐湖阳公主寡居,宴群臣于长乐宫,特许皇姐从中挑选驸马。湖阳高傲,对献媚之臣不屑一顾,却看中刚直之臣大司空宋弘。刘秀以为宋弘尚无妻室,一口允诺,并亲为作媒。
  原来宋弘已有妻室,其妻曹蕙娘在兵乱中与夫失散,复又失子因而成疯,为皇后阴丽华收留为宫女。在洛阳令董萱帮助下得以一家团园。
  刘秀既知宋弘有前妻,颇为难,故意宣召宋弘而置皇姐于屏风之后,伪作劝诱宋弘弃妻重婚,宋弘严词拒绝。湖阳失望,郁郁寡欢。
  湖阳公主之家将傅俊,倚势横行。欲迫害曹蕙娘,以媚公主,董萱擒之不奏而斩。湖阳恼怒,入长乐宫逼刘秀贬宋弘、董萱。刘秀晓喻皇姐,不可滥用皇权,藐视国法,抑止湖阳,排解纠纷,重用贤臣,共图中兴。
  编剧……………………………………………………顾锡东
  导演……………………………………………………吴伯英
  作曲……………………………………………………胡奇之
  配器……………………………………………………薛啸海
  午美…………………………………………王扬、阳朗
  主要演员表
  刘秀(汉光武帝)……………………周竹芳、寿亚军
  湖阳公主(刘秀之姐)……………………王春娇、张惠萍
  宋弘(大司空)………………………………陈寿平
  曹蕙娘(宋弘之妻)……………………范仙兰、傅云芳
  董宣(洛阳令)……………………徐松成、钭淼森
  阴丽华(汉光武皇后)…………………吴宣霞、杨永红
  《白蛇后传》(滩簧)
  剧情简介
  新编神话剧《白蛇后传》又名《青蛇传》,说的是青儿在峨嵋修炼十八年炼就碧火神珠后,同师兄清风下山搭救白娘子,寻找失散十八年的外甥许梦蛟的故事。
  却说,许梦蛟被法海抛入西湖时,幸好被一鱼婆相救,收为义子,扶养十八年中了状元,出任镇江知府。青儿找梦蛟诉说真情,梦蛟真相大白,赶至金山寺寻找生父许仙。许仙开始不敢相认,后经寺中小沙弥同情许仙身世,泄露真情,搭救许仙逃离金山寺。
  青儿为救白素贞,去盗法海金钵,误中奸计被众神将锁入天池,师兄清风赶回蛾嵋山向师父桃花圣母求来七七灵牌,飞向天池救出青儿,同奔雷锋塔搭救白素贞。
  青儿为战败众神将,用自己心上碧血破了法海金钵,又用七七灵牌和碧火神珠毁了雷锋塔,救出了受尽苦楚的姐姐——白素贞。致使全家团园。
  青儿为姐姐耗尽千年功力,废身而亡,师兄清风为青儿大义所感动,对青儿爱慕更深,毅然拔剑自刎,一对忠魂飞向峨嵋……
  扮演者
  白素贞………………………………………范仙兰、杨永红
  青儿………………………………………张穗萍、吴宣霞
  许仙………………………………………周竹芳、吕国玲
  许梦蛟………………………………………陈寿平、寿亚军
  法海…………………………………………………陶远升
  清风…………………………………………………徐卫
  桃花圣母………………………………………………王春娇
  九、音像出版
  1984年,与中国戏剧出版社合作,拍摄了《返魂香》、《折箭拜相》、《岳震招亲》、《三审奸案》和《双狮图》等5本戏的连环画。其中《返魂香》、《三审奸案》、《双狮图》3本,由中国戏剧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1985年,剧团在北京演出和巡回演出期间,中央电视台为《长东宫》拍摄了电视录像,北京电视台和浙江电视台为《双狮图》拍摄了电视录像。3个电视台均进行了播放。是年,中国戏剧出版社拍摄出版了《双阳公主》、《白蛇后传》两张年画。
  1986年,中国戏剧出版社为县婺剧团拍摄出版了《日月雌雄剑》、《双阳公主》、《五鼠闹东京》、《大破铜网阵》、《济公传》、《岳震招亲》等6本大戏的条屏、年画。
  1987年,中国戏剧出版社为县婺剧团拍摄了《双狮图》、《讨饭国舅》(出版时易名《希奇国舅》)、《秦香莲后传》、《牡丹对课》、(出版时改名《白牡丹戏吕洞宾》)等4本戏的条屏年画和《四美图》、《四武旦》等8张年画。是年11月,县婺剧团参加省第三届戏剧节期间,大会录制组录制了《讨饭国舅》的电视录像。
  1988年,第一次由武义有机化工厂和浙江省电视台联合录制,县文化局组织,县婺剧团演出,实地拍摄了四集戏曲电视连续剧《讨饭国舅》。第二次浙江省电视剧制作中心和武义县文化局合作,联合录制,武义婺剧团演出,再次实景拍摄了四集戏曲电视连续剧《梨园情话》,均由浙江省电视台公开播放。
  《讨饭国舅》一剧,编剧谭伟,总导演武林(秦绂生),导演赵德宗,原午台导演许朝榜、陈志兴,作曲阿传、胡奇之、薛啸海,摄影顾俊杰,美工王杨,录音苏茵、李海洪,录音合成莫爱芬,剪辑张立,照明李洪刚,录像叶选挺,场记许丽萍,化妆赵玉英,服装何苏生,道具金志强,周泰云,剧务周竹芳、钭秀媛,置景林文贵、方宝明、袭英享、范仙伟,制片助理胡法亮,摄像助理钭淼森,美工助理梅立新、叶惠龙,照明助理叶寿明,现场放音何优生,制片主任潘金谊,监制韦连城。演员,徐国灿饰吴明志,王春娇饰钱氏,陈授平饰明皇,范仙兰饰张氏,吴宣霞饰李芬,孔祥铭饰王老五,何丽樱饰小棣,张穗萍饰李娟,陶远升饰胡理,徐为饰知县,高志松饰道士。乐队:司鼓谢正平,徽胡胡奇之,中胡胡小强,二胡薛啸海、赵毅、郭雄军,琵琶王筱敏,杨琴徐新荣,三弦小锣汪遵德,笛子哨呐孟展麟,大提琴柯小英,倍司方矛,大锣杜汉民。
  《梨园情话》一剧,编剧潘金谊、张烈,导演秦绂生,摄象朱杨,美工金志强,录音冯亦农,作曲胡奇之,配器薛啸海,灯光朱杨,表演导演徐国灿,化妆赵玉英,服装何苏生、赵玉英,场记张雪松,剪辑张立,道具周泰云,置景方宝明、梅立新、范仙伟,摄像助理钭淼森,录音助理何优生,照明助理金江明、叶寿明,化装助理何丽樱、傅云芳,服装助理吴杏珍,剧务周竹芳、林文贵,制片胡法亮、陈柳英,制片助理应晓阳,制片主任潘金谊、秦绂生、钭秀媛。演员:张穗萍饰刘藐姑(配音范仙兰),陈尚清饰谭楚玉,周竹芳
  饰刘绛仙,徐国灿饰刘文卿,高志松饰赵小溜,何丽樱饰秋葵,陶远升饰钱万贯,孔祥铭饰钱串儿,徐松成饰知县,林文贵饰渔翁,傅丽芝饰渔婆,徐为饰戏迷甲,钭淼森饰戏迷乙,吴宣霞饰爱香。傅云芳、周红卫、周宣伟、郑坚勇、何苏生、吴小芳、钟仙芳、吴立群、李品松、王春娇、寿亚军、吴杏珍、俞文胜、钟善敦等饰群众演员。
  十、其他活动
  1953年,原宣平县文教科,派宣平昆剧民生乐社人员徐五连,参加浙江省文联会议。
  1955年11月,原宣平县昆剧团团长何增土,出席省昆曲《十五贯》观摩大会。
  1962年3月,原武义县昆剧团首次出地区赴丽水、温州、台州演出,带有本团整理改编昆剧传统戏《琵琶记》。(改编胡彬,导演徐加如。)在温州新中国剧院演出期间,剧团与永嘉昆剧团举行了联欢和交流演出。
  1963年10月,浙江昆剧团来武义演出期间,与原武义县昆剧团举行联欢。浙昆导演诸君为武义县昆剧团排演大型现代剧《血泪荡》。
  1965年10月,学习乌兰牧骑由县文教科科长徐龙飞、干事冯根林、文化馆干部袁湘尧和前婺剧团党支部书记包法琴为领队,林文贵任队长,前婺剧团演职员17人,组成一条龙宣传队,自带服装道具和宣传画,到本县明山公社、宣武公社等山区巡回演出。11月,接受浙江日报记者采访,后在该报连续4天报导了该小分队的事迹。
  1969年6月29日,昆、婺二团合并通过整编留下的28名演职员,由军代表厉守恒、县中队俞队长和工宣队代表张相儿带队,赴王宅公社马府下大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同年12月,新成立的武义县文工团,分成3组,一组到县陶器厂,二组到棉纺厂,三组留在剧团搞基建,“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
  1971年元旦,武义县文工团演出的《沙家浜》,参加省拥军慰问团,赴巨州机场、江山老虎山、贺村及常山、开化、龙游等地拥军慰问演出。
  1972年元旦至春节,县文工团赴金华6297部队,以及永康、武义,向驻军拥军慰问演出。
  1977年9月,武义县婺剧团首次赴杭钢演出《金沙江畔》。在杭期间,省文化厅特邀剧团参加28周年国庆游园活动,演出了《闹花台》、《八老头喜看公报》、《红枫树下》等节目。
  1978年,县婺剧团被评为县先进集体,剧团党支部被评为先进党支部。是年,首次恢复古装戏演出,在武义剧院演出《杨门女将》,爆满48场。
  1979年4月,县婺剧团首次赴上海在吴淞工人俱乐部、上海市城建局大会堂和上海戏剧学院演出《三请梨花》、《白蛇传》》。
  1985年2月24日,省、县投资16万元,在原婺剧团旧址拆迁民房,建造五层排演厅兼宿舍楼,计建筑面积1150平方米。于次年5月3日竣工,投入使用。
  附录:武义县婺剧团演出剧目剧情简介选编。
  草鞋·夜课
  这是民生乐社1934年3月12日夜上演的第一个戏,系《双冠诰》中的折子。《双冠诰》说的是冯雄之父冯生,当冯雄尚在襁褓中时赴京赶考,久无音讯,讹传已死客乡。家中三房妻妾,大娘、二娘弃婴另嫁,三娘留守冯家,二娘之子冯雄由三娘和老家院冯仁扶养。数年后冯家贫落,度日艰难,由老家院打草鞋供养。三娘全力课子成才,最后冯雄得中状元,荣归。冯生并没有死,做官在外,后与子同归,全家团圆。《草鞋·夜课》,又名《三娘教子》,剧情为冯雄年幼无知,顽皮不肯用功读书。老家院为供养冯雄母子,夜做草鞋,好在第二天集市上出售买米。三娘教子,说明家事。冯雄立志用功,誓夺功名来报答庶母和老院公的大恩。
  三请梨花
  传说唐代初叶,西凉入侵,连夺关寨。寒江关守将樊洪临阵降敌。数年后,薛仁贵领兵收复失土,兵至寒江,劝说樊洪弃番归国,樊洪贪图荣华富贵,不惜背叛祖亲。其女樊梨花颇具气节,在寒江之战中,一再谏劝父兄献关赎罪,并在沙场上与唐将薛丁山产生爱慕。但樊洪执死不悟,反而要斩梨花,梨花逼迫无奈拔剑自卫。格斗中,梨花之兄樊虎误杀父亲樊洪,自己也失手自丧。梨花献关归唐。
  唐兵过了寒江,连复三关城池,一路势如破竹。一日唐营中为丁山与梨花庆办婚事,洞房之夜丁山道梨花杀兄逼父,责其伤天逆伦,不近人情,遂将梨花气回寒江。仁贵闻知大怒,乃将丁山削职,押入军牢。
  番将扬凡袭击唐营,随军西征的九千岁程咬金着丁山去寒江相请梨花,欲趁此合小夫妻重归于好,丁山洞房之夜气未平,但碍着军令无奈,只身悄悄去往寒江。因其未带令箭,被守关兵呛白一顿,折回唐营。
  仁贵被扬凡围困,丁山奉命去寒江二请梨花,借着军令与程咬金的亲笔信,他更加盛气凌人,因而被梨花部下缴了令箭、书信,逐出寒江。梨花得知军情甚急,当即出兵解危,梨花刀劈扬凡,唐兵转败为胜。战争结束后,梨花仍返寒江,丁山回转大营,得悉梨花顾全大局不计小过,心里感到十分自疚,因而自愿去寒江三请梨花。
  丁山三至寒江,诚心请樊梨花,不想梨花已负气而死,丁山悲痛欲绝,在梨花灵前深深忏悔,倾吐衷言。原来梨花故设巧计以试丁山之心。得知丁山诚意,夫妻也就重归于好。
  白蛇传和白蛇前传
  白蛇传和白蛇前传都是神话剧。前传写的是修练千年之白蛇白素贞(白娘子),思凡下山,收青蛇(小青)为侍女,同至杭州,遇药材店伙计许汉文(许仙),结为夫妻。金山寺法海和尚从中破坏,要许仙在端午节让白娘子喝下雄黄酒。白娘子误饮雄黄酒之后现出蛇身,吓死许仙。白娘子到仙山盗来灵芝仙草,救活丈夫,许仙受法海之骗上金山寺。白娘子与青儿作法,水漫金山。终因海法法力高强,败退。与逃下金山寺的许仙在断桥相会。最后法海将白娘子摄入金钵,镇于雷峰塔下。(白蛇后传剧情已在赴京演出专刊中介绍,此处从略)
  还金镯
  兵部侍郎李园庆,有一女名唤秀珠,幼时由父指腹为婚,许与相门之后王文龙为妻,并以金镯为聘。
  十八年后,王文龙因父病故,家遭劫难,如“金鸡”一变为“寒鸦”。李园庆欺贫爱富,一面暗将女儿许与浪荡公子汪天佑,一面又借故发难,嘱王文龙以抬花红彩礼于元宵来李府迎亲。李园庆之妻,怜爱王文龙,暗送彩礼给王文龙。不想王文龙一时失慎,彩礼被窃一空。无奈,只得与家奴寿山空身来到李府。李园庆见此情景,百般奚落王文龙,当场逼女儿秀珠退还定婚之物——黄金镯。
  秀珠难违父命,至大士庵栖身。王文龙闻讯赶到庵堂,与秀珠互诉衷肠,再誓山盟。秀珠赠银,嘱文龙春围赴考。不料,当朝主考吴福海贪图贿赂,不举真贤,王文龙空有学富五车,却怀才不遇,春围落第。主仆落魄青云寺,煮水当餐。
  一日,路过魁星阁,气愤之下,打殿骂神,题诗泄愤,悬梁自尽未遂,被当朝一宰刘天祝所救,重阅卷文复试,举贤王文龙为二名榜眼。汪天佑免冠革职。李园庆见王文龙高中荣归,悔恨莫及。王文龙再赠黄金镯于秀珠,花烛完婚。寿山与秀珠之丫环——巧云,也由刘天祝月佬为媒成亲,有情人终成眷属。
  双阳公主
  单单国双阳公主,品貌超群,胆略非凡,堪称一代巾帼风流。
  河西王意欲坝业。虎视中原,便与他的侄女儿——上乘国女王海飞云狼狈为奸,合谋施计,假意与宋朝修盟和好。宋王不明真相中计,派使臣狄青与刘庆等五员虎将前来河西。河西王与海飞云即反目成仇,将狄青等捆绑入牢,囚禁在上乘国。一日,狄青等趁人不备,逃出上乘国。河西王闻知,即令海飞云派战将哈利乔装宋将刘庆,率兵至单单边境烧杀,以挑起单单对宋朝之仇恨。不巧,狄青等迷至中途,误入单单边境,被正在巡营的双阳公主误为入侵之宋军擒之。狄青说明原委,双阳始知此乃河西王之诡计,释放了狄青等,并为保羌宋太平,说服单单国国王,将狄青等留在单单,招狄青为东床驸马,同理朝政。
  河西王与海飞云知狄青被单单招为驸马,恨之入骨,就再施毒计,收买单单国国舅沙都,串通宋朝奸佞,诬陷狄青出使未成,叛国投敌。狄青蒙冤被诏回宋,削职冲军。河西王趁狄青离开单单,发兵入单,单单国王失于防范,死于城楼。双阳寡难敌众,无奈撤军昆仑;同时派老臣布洛丞相前往宋朝。宋王闻知实情,下诏狄青挂帅出征单单,与双阳共歼河西入侵之敌,夫妻重逢于昆仑。
  杨门女将
  北宋年间,西夏进犯边关。正当杨府为杨宗保庆办五十大寿之际,焦廷贵、孟怀源二将传来杨宗保为国损躯的噩耗,杨家的寿宴改为灵堂。时左右丞相,王辉力主求和,寇准主战,仁宗委决不下。年已百岁的佘太君,率穆桂英、杨七娘等十二名杨门女将灵堂请缨得准,挂帅出征。穆桂英和杨七娘为左右先锋。少年英雄、佘太君曾孙杨文广,经过与穆桂英比武,也被准予上边关杀敌。西夏大将王翔,初时见大宋来的是女流之辈,骄兵轻敌,结果大败。后来,番王王文,听从军师魏古之计,设计将宋将诱入葫芦谷以图消灭,太君和穆桂英将计就计,由穆桂英、杨七娘、杨文广率奇兵闯绝谷攻敌后营。在采药老人的指点帮助下,杀入葫芦谷的奇兵历尽艰难找到栈道,火烧敌营,正面大军也趁机出击,两面夹攻,终于大败西夏,取得最后胜利。
  火焰山
  唐僧师徒四人往西天取经,被火焰山挡住去路。孙悟空为了扑灭火焰山,前往翠云山芭蕉洞向铁扇公主借扇,铁扇公主不肯,反用宝扇一扇,将悟空扇往小须弥山。
  在此山上,灵吉菩萨奉观音法旨赠给悟空一颗定风珠,悟空回芭蕉洞战败铁扇公主,但不知铁扇公主使计,借来助火宝扇灭火,几乎丧了性命。孙悟空改变策略,到积云山毛云洞铁扇公主的丈夫牛魔王处偷来牛魔王座骑,变成牛魔王模样,向铁扇公主骗来宝扇,但又被牛魔王变成猪八戒骗回。最后,在灵吉菩萨和众神将帮助下,终于擒住牛魔王,借来宝扇,灭火过山。
  通天河
  广寒宫白兔精下凡作崇,擒得唐僧,欲求匹配,被孙悟空师兄弟三人打败,白兔被嫦娥收回。继而是南极仙翁清霞庄洞府的蝙蝠私逃下山,羡慕唐僧俊美,拉之于洞,欲求共欢。悟空师兄弟三人擒获蝙蝠,救出唐僧,继续往西而去。接着写北海修炼千余年的鳌鱼大仙鳌鱼精,降服众鲤鱼精,结为兄妹,一同打败通天河主团龙,霸占通天河洞府,并要陈村童男、童女前去祭祀。
  唐僧师徒四人获讯,悟空、八戒变成童男、童女杀败鳌鱼精。鳌鱼精逃回通天河底,同众妖作法,夜冻通天河,用计将唐僧、八戒、悟空沉入河底。悟空化身逃出,求告观音大士,观音变作渔婆,擒住鳌鱼精。师徒拜别观音,用盗来的分水珠通过通天河。到大雷音寺求得如来真经。
  九曲珠
  观世音变作强人,命鹦哥变其女儿,测试唐僧之心,见他心坚,送他金箍,指明三个徒弟所在何处,驾云而去。接着依次写唐僧收取三个徒弟:在五行山,唐僧揭了谒贴,救出孙悟空。悟空一时野性难改,欲逃。唐僧念起咒语,悟空只得皈依;在高老庄,天篷元帅向高员外之女高小组逼亲,唐僧命悟空相救,悟空变成高小姐,大闹洞房,擒拿天篷,戴上金箍往西而去;在流沙河,又收沙鳅精,命挑经担。老剧本在收三徒之后,还有《龙舟》、《龙宫》、《送僧》三场戏,新剧本删去此三出,着力写悟空师兄弟三人与蚌精斗智、斗勇、斗法,在天兵天将协助下,将逃至通天河作怪的蚌精收伏,取出九曲珠永镇北海而结束。
  荆钗记
  宋朝熙宁年间,温州才子王十朋和钱玉莲订婚约,王以荆钗为聘礼。婚后夫妇感情甚深。后王十朋赴京赶考,欺贫爱富的玉莲后母,趁机逼玉莲改嫁富室。这时王得中状元,简放饶州佥判,因拒绝做万俟丞相的女婿,被改调潮阳。王十朋被任饶州时,托“承局”送信回家接玉莲一同赴任,富贵少爷买通“承局”造谣王已入赘相府,并将“家书”套改成“休书”。玉莲不从孙汝权,又受不过继母逼迫,投江自溺,却遇上任官钱安抚救起,收为义女,带福建上任。后来王十朋升任吉安,钱安抚要将义女嫁给他,王十朋眷念前妻,不肯接受,经过好多波折,夫妻才得以团圆。
  长生殿
  唐代,唐明皇李隆基见宫女杨玉环貌美,月下定情,封为贵妃,令千里进贡荔枝鲜果,并封其兄国忠为宰相,三个姐妹为秦、韩、虢三国夫人。也因沉于美色,神魂颠倒,竟赦免了失误军机的安禄山死罪,反而加以重用。杨国忠与安禄山彼此倾轧,互相攻诈,酿成了渔阳兵变,宠妃弊命。
  后来郭子仪当了天德军使,报效朝廷,扫平了安、史之乱,收复两京,重振唐家社稷,但明皇对宠妃杨玉环乃十分痴情和悼念,最后以二人“共登仙城”作为结局。
  花飞龙
  柴荣、赵匡胤、郑思打败董家五虎结义之后,赵匡胤在鲍七公、婆相助下打郎屠为地方除了一害,接着写柴荣讨饭见姑,在珠宝行与符谦次女月娘成亲,后半本写柴荣打平天下当了后周皇帝,封了众家兄弟。一日春游,赵匡义遇到柴荣大姨云娘,见其天姿国色,又闻云娘已同开国大元帅韩通长子韩达订婚,竟相思成疾。郑恩献策,拦花桥、抢云娘,郑则打扮成云娘,由赵匡胤等陪同,大闹了帅府,事情闹上金殿,柴荣见韩通受辱不愿与赵等同朝,可又碍于众家兄弟的面子不好处理郑恩、赵匡胤等,下旨韩通率四子暂降辽国,臣服中原,赵匡义成亲病好,拜谢了郑思、赵匡胤等。
  野猪林
  宋代80万禁军教头林冲,偕妻到东岳庙烧香,遇倒拔垂柳鲁智深,意气相投,结为兄弟。太尉高俅之子世德游庙,见林妻貌美,加以调戏,林冲赶至,高世德仓惶而逃,虞候陆谦向高俅献计,差人假售宝刀,使林冲中计购得宝刀。后又以与林冲比试宝刀为由,使林误入军机重地白虎堂。遂诬林冲意欲行刺,将其定罪,发配仓州,途经野猪林,解差奉高俅之命,欲杀害林冲,鲁智深一路跟随保护,使林冲幸免于难。
  牛头山
  金兵五路进攻中原,金陵陷落,岳飞奉旨挂帅镇守潭州,李刚保宋高宗到牛头山避难,又被金兵所围。岳飞得讯,遂命牛皋解粮,自己亲率众将赶往牛头山,沿途收了高宠兄弟三个,一道上牛头山保驾。
  岳飞被困牛头山三清庙,时牛皋解粮和岳云相会于牛头山下,岳云年少气刚,见宋营外挂免战牌忿忿不平,打碎免战牌出关迎战,岳飞得知此情要将岳云处斩,牛皋讨保未成。这时金兵挑战,在牛皋讨保下岳飞始允岳云带罪出战。
  金兵屡屡战败,后用铁滑车冲阵。高宠骑马枪挑十余辆铁滑车,壮烈牺牲。牛皋为高宠报仇,在荷叶岭大败金兵,岳飞率领本部人马保主,班师回朝。
  火烧尚荣
  太平天国攻克南京,并在南京定都。满清政府为镇压太平天国,派钦差大臣尚荣与盗魁张国梁,在南京城东孝陵卫,成立江南大营,派另一清军大帅琦善,在杨州成立江北大营。以南北夹攻之势,围困太平天国,达3年之久。
  太平天国将领英王陈玉成面对形势,自告奋勇地向东王杨秀清请战,愿领兵击破江南大营,以解天京之围。东王杨秀清一时犹豫不决,陈玉成陈其利害,并分析敌我形势优劣。最后杨秀清决定派陈玉成率同左右丞相赖汉英、吴如孝领兵破敌。
  江南大营首帅尚荣,命张国栋同美国将领白齐天所率洋枪队攻天京,自己却在大营内同姬妾饮酒作乐,吃鸦片跳舞。
  陈玉成率军偷袭,活捉白齐天,一举消灭洋枪队,接着又攻破张国栋的前沿阵地,四面放火围烧江南大营,烧得尚荣焦头烂额,溃不成军,张国梁多次突火救援,都被赖汉英、吴如孝围截,最后江南大营被彻底消灭,尚荣在张国栋的保护下逃往丹阳,太平军大获全胜。
  火牛阵
  战国时期,七国混战,齐昏王打败了燕国,燕昭王为复仇,聘任乐毅为上将军,联合赵、魏、韩、秦四国一齐攻齐。燕军势如破竹,节节胜利,一直打过了齐国国都临淄,并占领了齐国70余城,齐国仅存营城和即墨二城。
  即墨被围,军民奋起抵抗,但缺乏指挥将领,危在旦夕。
  临淄小官田单从乱军逃至即墨和军民一起保卫即墨,田单很有才能,深知兵法,能领兵打仗,大家推田单为将军。
  田单不负众望,挑起了保卫即墨城的重任,燕军围城三年无法攻下。这时燕昭王死,太子即位为燕惠王,惠王当太子时与乐毅有矛盾,田单派人潜入燕国使离间计,惠王中计,任命亲信骑劫为大将军,替换乐毅。乐毅怕惠王杀他,逃到赵国。
  骑劫是个草包,对部下又非常凶暴,燕军愤慨不平,军心涣散,田单又采取各种手段使燕军麻痹轻敌,丧失斗志。
  田单见时机已到,动员军民准备反攻,发动百姓牵来许多牛,角上扎上刺刀,尾巴系上浸透油的茅草,组织敢死队,等到半夜,田单一声令下,杀声震天驱牛出城,冲进了毫无准备的燕军营寨,燕军尸横遍野,大将军骑劫束手无策,被齐军杀死,齐军大获全胜。
  丁甲山
  丁甲山草寇周明、周亮兄弟二人,冒梁山泊宋江之名,到太平庄陈员外家,抢去陈女,强迫成亲。黑旋风李逵和浪子燕青,公干下山路过太平庄借宿于陈家,李逵听得陈员外哭骂之声不能入睡,遂进问缘由,陈员外细述女儿被抢一事。李逵误认是少年柴进所为。于是气愤回梁山。见着宋江、柴进就破口大骂,举斧欲砍。宋、柴及众将领皆莫名其妙。燕青把有人假冒宋江强抢民女一事细述,李逵却坚信是宋、柴两人所为,定要宋、柴二人同去陈家对质。在陈家经辨认,李逵始自悔太鲁莽,遂负荆请罪,后与燕青再四下打听,杀死周明、周亮二兄弟为陈员外报了仇。
  十五贯
  屠户尤葫芦因肉店停业,在姐姐家借来十五贯铜钱回家,养女苏戍娟问起铜钱来历,他嬉笑说成卖女之钱,苏信以为真逃离家门到皋桥姨妈家。当夜此钱被赌棍娄阿鼠所偷,尤醒来发觉,不幸被娄杀死。
  地方将此案报官,疑戍娟是凶手。追赶时发现苏同一位少年同行,即将俩人捕到公堂,无锡知县过于执武断是熊友兰同苏戍娟通奸谋杀,严刑屈打成招定下死罪,经常州府复审,都堂周忱过审后指使苏州知府况钟监斩。二人高呼冤枉。况钟再次调查仍有可疑之处,况钟当场击鼓义正词烈非查出真正凶手不可。周宽限十五天,况钟四处查访,确定杀人犯是娄阿鼠,为了证据确凿,化装成相士在东狱宫当面取得娄阿鼠口供,将该犯处斩,熊、苏当堂释放。
  取金刀
  辽国萧太后为争江山摆下天门阵,破此阵须用杨继业碰碑身亡失落辽国的金刀开阵门。因杨延昭长子杨宗保与穆桂英私订终身犯了军令,故命次子杨宗美去取金刀。宗美初败,幸遇落草的李节妹父、女所救,经过种种曲折,取回了金刀。但在攻打天门阵的犬羊阵时不幸身亡,节妹闻讯,请命下山,攻破犬羊阵,并盗回丈夫的尸骨,抚着灵牌,失声痛哭,最后以身殉情。该剧中还出现《水门阵》、《罗汉阵》、《丧门阵》等攻打场面,场面蔚为壮观。
  铡阁老
  宋朝真宗时,刘妃与太监郭槐进馋言,将李妃打入冷宫。李妃生一子,刘妃恐其得宠,与郭槐定计,将太子骗出,据为己有,而换去一女,并诬李妃以欺君之罪,置于死地。有神仙救李妃至扶沟县地方,被张祝才认之为义女,真宗驾崩,刘妃抱幼主就位为仁宗,命侍郎曹古往陈州调包拯回京保驾,包行至扶沟,李妃拦轿陈诉,包察悉其冤,带至汴京。后经金殿对证,冤情大白,遂铡郭槐。
  孙膑和庞涓
  说的是东周列国时期,齐国孙膑与魏国庞涓2人齐在鬼谷向鬼谷主学习兵法。为投魏王,孙、庞二人比试武艺和计谋,谁胜谁下山。庞涓失利、哀求孙膑相让;孙膑故意输给了庞涓,鬼谷主放庞涓下山,将孙留下身旁,把毕生所著的13卷兵法倾囊传授给孙膑。
  庞涓下山投魏后,伐邻国一举成名,封为大将军。魏王得知庞涓师弟孙膑仍在山中学艺,命庞涓差人聘请。孙膑下山后,庞涓深知孙膑本领高于自己,谎奏魏王将孙留在身旁做一名副手。庞涓诬孙膑私通齐国,魏王将孙膑绑赴法场问斩。庞涓假惺惺的在法场祭奠,听孙仰天长叹:“身学13卷兵法不能为国效劳,将随带西去。”庞涓闻言,在魏王面前保奏下来,先割去孙膑双膝,使其吐写兵法,待完成后处斩。忠诚至厚的书僮见孙膑感激庞涓,在兵法即将抄写完成的前夕,将庞涓的阴谋告诉了孙膑,孙膑知情后毅然焚烧了所有兵书,然后装疯逃脱庞涓的迫害。
  齐国得知孙膑在魏国遭迫害,派出与孙膑相像的人冒充孙膑,假装投河自尽,暗地将孙膑偷运回本国,魏王命庞涓挂帅伐齐,齐国拜孙膑为军帅,大将田奇为元帅抗魏,孙庞斗智,齐军将魏军诱入马陵道中,一举全歼了魏军,庞涓在此战役中丧生,齐国粉碎了魏王欲称雄列国的阴谋。
  合珠记
  宋朝时候,洛阳秀才高文举,因家道贫寒,无盘缠上京应试。闻得王伯万员外在十字街头济贫救灾,前去求助于他。王员外见高人品端正,才高八斗,将女儿许配给他,将高招赘。婚后3日,高上京赴试,其妻王氏一路送行,行至河桥将分别时,王氏取出珠子一颗,用石打碎,各藏半颗,言道:“见珠如见人”。夫妻二人泪别而行。
  高文举得中头名状元。温丞相见高人才出众,强行将女儿许配高为妻,将其软禁在府中,高修书命家人送回家中,不料家书被温氏截获。温氏将家书改成休书,差人送到洛阳,王氏决定上京寻夫,王员外无法,即命家人,丫环陪同女儿一同上京,谁知中途山中遇虎,家人被虎吃掉,王氏与丫环失散,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京城。王氏几经周转,设计投身于温府,充当乳娘,盼望夫妻早日团圆。
  候门深似海,王氏无法与高文举见面。转眼到了中秋,高因思念家乡,思念前妻,要老乳娘做“团子”过中秋。老乳娘不知“团子”如何做法,回房告知王氏。王氏做“团子”的过程中将半颗珠子做进“团子”中,原来王氏做的“团子”就是汤园,只是共天穹各乡风,叫法不同而已。乳娘送与状元爷,高吃到半粒珠子,合珠后得知王氏已到京城,后来经过种种曲折,王氏与高文举夫妻团圆。
  两狼山
  杨七郎打死潘洪之子潘豹,潘洪怀仇,暗通北国,下来战表,潘自讨为帅,并荐杨继业为先锋,意在北征路上暗害杨家父子,兵发至雁门关,潘诬继业误卯,杖责四十使之负伤出兵御敌。继业率六郎七郎与敌战,获胜,归。潘洪闭关不纳。继业父子复返敌阵,被困两狼山中。继业命七郎回朝搬兵,至雁门关,被潘洪诳下马来,用酒灌醉,乱箭射死。继业盼子不归,又命六郎回朝,但救兵还是迟迟不到,致使人马冻饿殆尽,继业碰李陵碑而亡。故“两狼山”又名“李陵碑”(内含“箭射七郎”、“苏武庙碰碑”等折)。
  珍珠串
  秀才王球,一天外游路遇画工钱三奎,于长亭义结金兰。至8月15日夜,钱冒王球之名,趁王可候外出公干闯入王府对王可候妻和妹进行嫖戏,可候妻不从,钱就将可候妻杀死,夺路而去。王可候公干回家见妻被杀,妹王素月说系王球所杀,王球蒙冤入监。
  钱外逃途中遇王球书僮,得知他带了王球珍珠串去潼关投亲,遂又杀害书僮,窃去珍珠串冒王球之名去潼关投亲。钱在潼关征战受元帅之职,并公报私仇斩了先行陈琳,王球出监至潼关投亲,才明真相。
  苏州府新任太爷,接王球状后作详细调查,获据后惩办了冒名顶替,诬害好人的罪犯钱三奎。王球冤案昭雪。
  鸳鸯带
  王三寿上京赴考,不幸途中被拐,流落客店。当朝刑部尚书之子闻斌,在客店与三寿相会,二人情投意合,义结金兰,并带三寿回府安身,三寿感激万分,将妹秀英许配给闻斌为婚,并以祖传鸳鸯带相赠为记。
  一日,当朝毛太师之子毛福屁来花店买花,见秀英貌美,调戏不从。改日毛福屁改扮女装又来花店,借口进房选花之机欲强奸秀英。
  秀英不从,用花剪伤了毛福屁一命,毛府拖秀英至公堂问罪,知县金义刚经审理情知诬告,慑于权势,暂把秀英收押,毛府见知县不处斩秀英,遂状告常州府衙,知府高天黑见思师来状,便把金义刚革职,判秀英死刑。
  王三寿和闻斌得中状元、探花荣归。时适王母邹氏乞讨闻府门口,见中堂挂他家祖传鸳鸯带,认为儿子已不在人世。遂在闻府门口啼哭。问明原委,闻斌才知是岳母,接到府中,邹氏诉说女儿蒙冤之情。闻斌连夜进京与父商议,刑部派飞报到常州法场,提秀英复审。真相大白,复金义刚之职,高天黑革职为民,冤案昭雪。秀英与闻斌,三寿与闻小姐完婚,鸳鸯带归还原主。
  华方寺
  华方寺主持年迈,由二榜进士出身的宋松胡代理,他是个不戒酒不除晕的花和尚。寺中有秀才周春林寄读。一日,施主刘勇(当今丞相)的妻子亡故,命女儿刘春荷来守灵,周春林见春荷美貌,就在扇上题诗放在灵前案桌上,春荷看后萌生恋情,守灵期满,并将扇携带回家中。周见纸扇被春荷带走,因追赶不及在长亭与当保镖的表兄金标相遇,并将春林带回家中安身。
  一日,刘勇回朝理事,春荷趁父离家之机,由丫环陪同到华方寺欲与周私会,不料宋松胡生恶念。踢死丫环逼春荷成亲,春荷不从被打入地牢。春荷在狱中认识王氏结为姐妹。
  刘勇从京告假返里,不见自己女儿丫环,只见藏扇有诗,认定周春林拐女潜逃,在宋松胡的挑唆下刘勇上朝奏本,提解周春林在公堂屈打成招关进监牢。金标探监,周春林拜托表兄代状伸冤,适遇七省巡按陈龙外出查访,陈龙在十字街头看阅哀告状文,不料随身佩带的印信让小宾偷走,转又卖给华方寺小和尚到酒店换酒吃。正当陈龙印信被盗着急之际,巧遇金标说明情由,金标愿意帮助寻找,在酒店里发现小宾形迹可疑,经盘问,才知印信已在华方寺,遂一同到寺以拜佛为名欲取回印信,和尚不理反说陈龙是冒充巡按,要当场炼印以示作证,炼印之际,小宾又从和尚身边偷回印信,和尚见大事不好,关上山门厮杀。金标乘乱之际,拿了印信跳出围墙,去搬来救兵,陈龙被剥去官服也关进地牢,在牢中与刘、王二女相见,共诉苦情。
  小宾乘和尚交班,把值班和尚杀死,带陈龙逃出地牢。时值金标带领张顺元帅兵马来到,斩了宋松胡,救出刘、王二女,抄掉华方寺,后来周春林中榜与刘春荷完婚。王氏与金标洞房花烛,两对新婚夫妇均在刘府团圆。
  古城会
  关公封金挂印,带嫂寻兄,千里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护二嫂渡黄河至古城。洞悉张飞居守,命人通报,张飞疑公降曹,不开城门。公与二位嫂嫂多次分辨,飞仍不听。忽尘土冲天,蔡阳因关公斩其外甥秦琪,为报此仇而来。飞谓公勾引曹兵,若要古城相会,以表忠心,须斩蔡阳,关公将蔡阳斩于城下,后飞开门,兄弟相会。
  铁灵关
  当朝丞相迷云与元帅张贵豪狼狈为奸,私通辽国迫害忠良,蓄谋篡夺江山。铁灵关总兵白容之女白红英是个帼国英雄,她深知父亲年迈体弱无能征战,向父提出摆擂台选才,在打擂中,她爱上智勇双全武艺高强的少年王钦,二人结为夫妇,但王钦是路见不平打死了强抢民女的丞相之子迷不成的犯人。在辽兵入侵紧急关头,迷、张密谋提审王钦,有意把王打伤,又命老将白容出兵杀敌。白容年高体衰寡不敌众而阵亡,红英忍着悲痛,与伤势未愈的王钦出城备城,击败辽兵并取了辽帮先行首级,前往报功领赏。元帅张贵豪不但不表彰,反而以私自出兵定罪,要斩王钦。适遇刘国公在场和解才免一死。刘国公看穿了张的诡计,命张攻打头阵,王钦夫妻且打二阵。张贵豪临阵投敌,被王钦夫妻俩杀死阵中。辽帮平定,刘国公查获了迷、张叛国信件,奏明圣上判成死罪,王钦夫妻封为正副元帅。
  双贵图
  员外兰芳草有二子,大儿仲林,二儿仲秀,妻子早年亡故,续娶许氏,带一儿名叫兰奇。
  时值连年饥荒又番兵犯界,仲林,仲秀投军而去。这年,兰员外外出讨账。许氏在家百般刁难媳妇和孙女,要媳妇日夜磨麦,着孙女用羊角桶桃水,兰奇同情不听母亲之言反帮嫂侄干活。
  一日,得知许氏欲害死嫂嫂,兰奇策划嫂嫂潜逃,嫂感谢杀一只母鸡款待叔叔,兰奇救了嫂嫂离家去找二兄长。
  许氏寻找兰奇,在媳妇住处,发觉有杀鸡带血的刀和衣衫,诬陷媳妇谋害,到公堂报案。糊涂官刘吉竟把兰奇的嫂嫂判成死罪。兰奇因寻兄长一路乞讨,路遇封了皇候的兄长衣锦还乡,在法场救出嫂嫂全家团圆。
  玉麒麟
  北京大名府员外芦俊义,救起冻昏在门前雪地里的纨夸子弟李固,并收留回家当账房。李与芦妻发生奸情。时适梁山晁盖被曾头市史文恭射死,梁山乏人领导。宋江派吴用寻访芦俊义,设计以泰安山避难为名将芦俊义擒上梁山,劝芦落草,芦坚不从。遂利用李固和贾氏奸情关系,有意提早释放。李固杨言芦已在梁山入伙。芦在梁山住了二个月后回大名府,被李固和贾氏告发,芦入监。
  芦的义仆燕青到监探望诉说家事,芦才明真相,朝廷把芦发配沙门岛,李固用钱收买公差,欲将芦害死。燕青闻讯,一路暗护芦俊义,在野猪林射死公差,救下芦俊义,不料在脱逃途中又被官兵所捉,要当场问斩。此时,梁山派杨雄、石秀下山来暗访,巧遇燕青告知芦的情况,杨石同护,在法场救出芦俊义,旋即梁山派时迁、戴宗、杨志、孙二娘、顾大嫂等下山来,里应外合攻打大名府,芦俊义同燕青一起捉住奸夫淫妇解送处决,芦归顺梁山。
  悔姻缘
  蔡子仪之子蔡文德与林府彩花早有婚约,但从未见过面,蔡得悉二月十九日林小姐要到观音堂还愿,遂带书童蔡兴到观音堂与林小姐相见。可是,等到蔡至观音堂,林彩花早离庙堂。书童蔡兴肚饥难忍,信口雌黄乱指一个丑妇,文德一看貌不忍睹,一气之下离家出走。蔡兴知罪,逃到二龙山为盗。蔡文德在途中结识了童、骆两位书兄一同上京求考,途中巧逢公候之子候天宣摆擂台比武,被蔡文德打死,童、骆、蔡三人急逃,蔡逃往桃花山被桃花公主擒拿招亲。童、骆上了二龙山。候天佐上奏朝廷。将蔡子仪夫妇收监,蔡得知下山看望爹娘,不料在关口被抓,不日上法场定斩。
  林彩花得悉,在法场祭祀蔡文德,二人抱头痛哭,蔡后悔莫及,此时二龙山蔡兴等下山强劫法场,桃花公主闻讯出兵下山为蔡文德报仇。此时,朝廷张榜招兵,蔡文德劝桃花公主归降,蔡家父母出狱,蔡文德封为大帅,蔡文德和林小姐完婚团圆。
  两狼关
  南宋末年,金人南侵,攻破雁门关,打下潞安州,兵临二狼山关下。宋朝守将梁红玉和丈夫韩世忠,誓死共抗金兵,在寡不敌众形势下,梁红玉率领全家力战金兀术,终于战胜了强攻,两狼关失而复得。
  碧玉簪
  书生王玉林到李府拜寿,李大人见他才貌出众。将女儿李秀英配他为妻。秀英的表兄卢文友知后很不高兴,设法害他夫妻不睦。同媒婆合谋离间王李夫妻关系。洞房之夜,孙媒婆将假情书和从秀英房中偷来的碧玉簪丢在房门口,王玉林进洞房在房门口拾得假情书和碧玉簪气愤至极,不辨真假将李秀英冷落岐视、刁难、打骂,逼得李秀英走投无路,李母到王府探女,被王玉林呵斥不别而走。李父知情到王家问起原由,王玉林将情书和玉簪交出。要李大人自作主张。经过对笔迹,查玉簪,才知道是孙媒婆和芦文友捣鬼,王玉林才明白自己受骗上当,于是发奋读书,求学,得中状元。受尽冷落岐视的李秀英在父母公婆的劝导下,戴凤冠重新和王玉林花烛完婚。
  《珍珠塔》河南秀才方卿,父在朝为官被奸臣所害,母子相依为命,苦守坟庄。方卿应试,因家贫如洗,起程到襄阳,向姑母借川资。姑夫热情招待,姑母却籍口相命冷嘲热讽,气得方卿七窍冒烟远离她门。
  表姐陈翠娥知情后,追送点心并赠珍珠塔作川资。姑父陈培德也责怪方氏不该岐视方卿。方卿在吃点心时,发现包内有珍珠塔感激不已。适时恰为人所见而被劫掠。方卿在风雪交加饥寒交迫下昏死在雪堆中,幸迂南昌知府华云显路过此地得救。
  陈翠娥在当店中发觉珍珠塔,断定表弟出了事。从此得病。
  方卿高中还乡,扮作艺人唱道情来姑家,戏弄了欺贫爱富的姑母。方卿与表姐在府完婚。
  鱼藏剑
  战国时,楚平王无道。奸臣费无极弄权,欲离间平王父子,到秦帮为太子求婚。秦哀公应以孟赢即无祥公主为婚。迎娶途中,费无极为了讨好楚平王,用偷梁换柱的手段,将秦帮无祥公主送给楚平王,以孟赢的奴婢齐女,冒充无祥公主在东宫与太子完婚。平王在宫逼迫无祥为妃。伍奢看皇上如此败乱朝纲,非常气愤,在午朝门前与费无极评理,上金殿怒揭楚王无道。楚平王深恐子建与伍奢有谋叛之心,大怒,将伍奢革职入狱,并令伍奢发信到樊城,召他儿子伍员、伍尚进京。伍员兄弟接信,伍尚进京,伍员(伍子胥)留守。楚王将伍尚父子处决。伍员得悉带兵反出樊城投奔吴国。伍员出城,父已来到离昭关六十里的历阳山,东皋公处安身,由于思念父兄心切,伍员一夜就须发大白,后在东皋先生帮助下巧妙反出昭关,一直逃到吴国,路迂专绪结为金兰,在专家安身。一日出游遇见吴国太子姬光,谈起国事,姬光要杀王僚伍员推荐专诸,把剑藏在鱼肚内,趁献鱼之机剌死吴王僚。专诸受害,姬光登位,伍员封为护殿军。专诸之子专荣也受荣禄,伍员为报父仇,向吴王借兵十万,反回楚国。
  前后金冠(上、下集)
  唐武则天为皇,徐策为相。寿腾候薛丁山做寿,时薛猛、薛刚镇守河阳,为拜父寿薛猛留守,差薛刚上京拜寿,但怕他吃酒闯祸,遂将刚挂上戒酒牌。丁山见刚回府特别高兴,命刚除戒酒牌,薛刚如鱼得水喝得酊酩大醉,在家奴薛飞陪侍下,欲游御园,受守卫阻门,刚酒性大作,打死把门军,打坏圣像,御池园走道玉石敲碎,打落张相(泰)门牙两颗,击毙保驾张云德,刮落太子紫金冠等,犯下大罪。张泰诬告薛门谋反,下旨薛家满门抄斩,樊梨花闻报自刎而死。薛刚逃走,薛猛镇守河阳得报大为惊慌,朝中派马大人到河阳捉拿薛猛和马氏。同情薛家遭遇的徐策在杀场上把亲生儿子去代刑,调换了薛猛的儿子薛蛟,将他扶养成人。梨山圣母却将徐策儿子救上山去学法。
  薛刚逃出后,到青龙会招兵买马为父报仇,其妻纪氏逃到韩地山为王,十八年后,徐策收养的薛蛟力举千斤,纪氏所生的薛葵已长大成人,三路人马合在一起反唐报冤,老徐策也为薛家跑城奏本,女皇准旨将张泰家满门抄斩,奇冤得报,薛家团园。
  回龙阁唐丞相王允之女宝钏,抛彩球选中乞丐薛平贵为婿,王允欺贫爱富,劝女退婚,宝钏不允,终至父女决裂。宝钏离府至寒窑与平贵成亲。后平贵降服红鬃烈马得官,因王允参奏,致被遣往边关出征西凉。王次婿魏虎又暗害平贵,使之陷于西凉。西凉王反招平贵为郡马,并继王位。18年后,平贵射雁,得鸿雁传来宝钏所写血书,乃私逃返唐,代战公主率兵连赶三关,追及,平贵哭诉前情,始得放行,平贵回至武家坡寒窑与宝钏相见。时王允篡唐帝位,欲杀平贵,代战赶至,助平贵攻破长安,擒王允,魏虎,平贵自立为帝,分封了宝钏和代战。
  玉如意
  宋仁宗执政时,番国进宝“三仙炉”,徐相私藏,朝臣冯碧棋之子冯水林与大学士之女白彩花早有婚约。一日冯见丞相徐能之子徐虎强抢民女,打抱不平,徐能怀恨在心,谎奏冯家侵吞“三仙炉”,圣旨将冯家打入监牢,后冯水林伺机逃出。
  大学士白水汤微服私访中,途收孤女金巧云为义女,同时,接到家书冯家受屈,后娘逼白彩花改嫁,彩花不从,跟奶娘出走,一日,冯水林与彩花落难长亭相会,商议投奔白水汤衙内安身.可是,途中上了仇人徐虎的船,徐将冯推到江中,幸被结拜兄弟傅天宝得救。徐逼白彩花成婚,白不同意在洞房之夜劝酒灌醉将徐用玉如意掷死,徐籍此非把白彩花办罪不可,此案送交白水汤衙门审判,经办人明知自己的女儿,从上压下不得不把女儿惩治,义女金巧云为酬谢救命之恩,自愿代彩花抵命,行刑之际被傅天宝救上二龙山,徐能窍藏国宝“三仙炉”事发,皇上依法发落,冯、白拜天地成亲。
  白门楼
  后汉时王允见董卓在朝专权,欺压朝廷,文武百官不敢言,乃定下连环巧计,将义女貂婵进与董卓,一面又示意董卓义子吕布,来离间彼等父子之感情,利用吕布将董卓刺死,为汉室除去心腹大患,貂婵归了吕布,日夜迷惑,使吕布沉于酒色,无心管事,让众诸候领兵前来讨伐。这时曹操奸雄面目全露,领了众诸候前来攻打徐州。一举攻克徐州,吕布、貂婵、陈宫、张辽一齐被擒。貂婵即受曹操释放,送至养老宫乐享余年。吕布随地赐死,曹因陈宫前有救命之恩,愿将他释放,但他骂不绝口誓不归降而被斩首。张辽先破口大骂后经曹劝服俯首投降。此剧至八十年代经修改,改名为《吕布与貂婵》,武义婺剧团曾再次排演,很受群众欢迎。
  双合印
  明朝恶霸刘应龙,恃严嵩势,害死巡按黄伯兴,又陷张荣入狱,强夺其妻,因张妻自毁春颜,遂未得逞,巡按董法奉旨出京乔装相士私访,遇张母,悉其情,代写状,继探刘府,时刘计赚张妻,强留之,后状为刘得,刘视笔迹为董所写,押董于水牢,董于水牢中得黄巡按印。
  总兵之女李瑞莲,为刘所抢,破口大骂,为刘母收为侍女。
  某夜,瑞莲往花园祷神,巧救董法,董交金印李瑞莲,嘱往广平府求救。董又为刘悉,送县收监,遇张荣,旋与狱卒李虎三人拜为金兰,虎送信至广平府,兵围刘庄,处决刘应龙。
  花田错
  桃花村员外刘明德为女儿择偶,命丫环陪侍玉凉小姐前去花田胜会选郎,在渡仙桥桥边相中了卖书画的卞济。回府告与员外,随命家员刘应去传卞济,结果错请了黑汉周通。员外欲以礼打发周通。周不愿,欲强抢玉凉。无奈,丫环设计约卞济男扮女装带入小姐房中相会,适时,周正好来抢,错抢卞济,安于周妹房中。卞济与妹道出真情后被私下放走。
  刘员外得知卞济被抢,遂派家丁上周家,错抢回女扮男装的周妹,当天与玉凉拜堂成婚。洞房花独夜露真情,只得姐妹相称。周通发现抢错了人。又带打手去刘府冒卞济强要完婚,这时,真的卞济赶到,一场争执才休,卞济和玉凉完婚。
  九龙阁
  宋代,辽国萧太后为争宋国江山,摆下天门大阵。宋元帅杨六郎延昭,要请五弟用大斧开阵,而五弟的斧头又必须换成穆柯寨的宝木沉香木做斧柄。元帅命子杨宗保去取沉香木,宗保在与穆柯寨女将穆桂英交战之时,佩其艺貌双全,双方私订终身,延昭大怒,欲辕门斩子,焦赞、孟良众将以及佘太君求情,元师乃不应允。此时,穆桂英与穆瓜进关送沉香木来投,大闹辕门,元帅无奈,后穆桂英挂帅,五台山的五大帅也已请到,破了天门阵,穆桂英与杨宗保花烛完婚。
  宝莲灯
  状元刘锡,早年与三圣母爱恋,二郎神得知将三圣母压于华山。一日,刘锡走马上任路过华山,随从皆被蟒蛇吞噬,三圣母用宝莲灯救了刘锡。
  后三圣母产下一子叫沉香,托土地公公寄书于刘,刘把沉香托养长大,并同亲生儿子秋果一声塾攻书。其时,国舅陈钗之子陈官宝同塾攻书。一天,沉香失手误打死陈官宝,秋果与沉香情谊深,主动为沉香替罪抵命,放沉香外逃,途中被太白金星所救并收为徒弟,数年后赏沉香宣花斧,到华山劈山救母,母子于古庙相会,并打碎母舅二郎神像和庙宇,二郎神下凡,观圣像庙宇被摧,在华山与沉香苦战,太白金星得知下凡相劝,使母舅外甥和好。
  龙虎斗
  宋初,北汉王刘钧领兵犯界。奸臣欧阳方,诱劝赵胤匡驾御驾亲征,军中假令,害死大将呼寿廷,岳陷河东。
  廷子三赞为父报仇,截杀匡胤,幸高怀德前来解围,匡胤痛悔前非,封浩三赞全军,全军戳力破敌,活捉了欧阳方。
  打登州
  隋末,瓦岗英雄聚义,山东捕头秦琼受杨林的指使,解粮草到登州,路遇罗成下山抢粮,见是秦琼,将粮放过。杨林怀疑秦琼,两人击掌打赌,再战罗成。罗成假败回山,秦琼回城请赏,被杨扣留,李渊用令箭换取王印,嘱秦逃走,杨林派杨素速追,被秦战死,杨林自追又伤左膀。秦回历城县衙,杨林发票捉拿秦琼,后被擒获解至登州,意欲将他害死,幸被罗、周共保,结果秦琼战败杨林,入伙聚义上了瓦岗山。
  火烧子都
  列国,郑庄公为了维护官位,挑选帅将。一日,子都和颖考叔比武,颖考叔武艺超众。子都不服妒嫉,想把颖考叔刺死,却被颖考叔抵住,两人收剑参驾。郑庄公封颖考叔为帅,子都为副帅。子都为此不满,出战许城,子都被敌兵围住,跌下马来,颖考叔不仅救起子都,而且连连挫败许将取胜,子都深恶痛绝,遂起害人之心,用手箭射死颖考叔。
  班师之日,子都冒功进京,谎报颖考叔为国捐躯。金殿上郑庄公为子都庆功摆盏设宴,子都做贼心虚,见了郑庄公手足无措,庄公问起颖考叔如何而死,子都神态失常,庄公劝酒,酒后吐真情,子都脑际不断出现幻觉,系颖考叔向他索命,子都至惊至慌扑向大鼎烧得焦头烂额而终。
  大战洪州
  北宋,辽帮白天佐进犯,洪州被困。总兵杨延昭派杨宗保突围,回京请兵。八贤王赵德芳和天官寇准,奉旨来天波府选兵调将,意欲穆桂英挂帅出征,佘太君以已有身孕为由,婉言拒绝。桂英深明大义,毅然应允,寇准把杨宗保调到穆桂英营中当先行,穆登台点将,宗保昼夜兼程闯过敌营,先去洪州,本部至洪州,杨延昭出迎,延昭硬着头皮去见元帅,穆桂英尴尬万分。杨宗保不听军令私自出征,为严明军纪,桂英忍痛打了杨宗保四十军棍并用言语开导杨宗保悔悟,及至辽帮叫阵,骄横的白天佐,在穆桂英刀下身亡,进犯辽军被击败,保卫了宋室江山。
  白罗衫
  明代,兰溪知县苏云偕妻郑氏赴任。为水寇徐能所劫,并将苏困缚投入江中,掠郑归。徐能弟徐用暗释郑氏,郑于途中产一子,裹以白色罗衫,弃于道,遂入庵为尼。徐能率众追赶,得其子抚为己子,取名继祖。苏云亦为人所救,于乡间为塾师。十余年后,继祖为监察御史。郑氏前来诉冤,所告者即徐能。苏云亦得神示,投状于监察御史,继祖自老仆姚大处是得罗衫,已疑己非徐子,会徐能至署中,令人擒而诛之,复以罗衫为记,全家团圆。
  琵琶记
  东汉时期,陈留县秀才蔡伯喈,别了父母和妻子赵五娘,进京赶考,并得中状元。蔡状元被牛丞相看中,强迫招赘为婿。正当蔡伯喈在丞相府养尊处优的时候,陈留遭荒灾,蔡公、蔡母活活饿死。贤良的赵五娘卖头发料理其后事,后来她单身一人,身背琵琶,沿途乞讨卖唱度日,历尽千辛万苦上京,寻到丈夫,夫妻团聚。
  白兔记
  五代时期的汉帝刘知远,年轻时被继父逐出寄宿在马明王庙中,李文奎因致庙拈香相识,招致家中,将女儿三娘许配给他为妻。李文奎夫妇死后,三娘的哥嫂将刘赶出,百般折磨三娘。三娘在磨房受苦,生下一子,因嫂嫂连剪刀也不给她用,只得用牙齿咬断脐带,取名“咬脐郎”。嫂嫂将“咬脐郎”抛入池里,幸亏火工窦诚救起,三娘偷偷地把孩子托窦诚送给刘知远。此时,刘志远已在邠州为官,又娶了岳氏。16年后刘知远做了九州安抚使,“咬脐郎”已长大,因外出打猎遇见了三娘。从此刘知远把三娘接去,夫妻、母子团圆。
  包公三勘蝴蝶梦
  老塾师王伯儒被皇亲葛彪打死,其妻王孟氏携三个孩子欲扭葛彪见官,争斗中三子将葛彪打死,中牟县令与葛家勾结,将三个孩子都判死罪。王孟氏不服,向开封府尹包公诉冤。包公受理此案。因中牟县令与葛家预作准备,王伯儒冤死真相未能查明,欲改判王氏母子一人顶罪,王孟氏不舍长子、次子,愿以第三子偿命,包公追问之下,得知第三子是其亲生,感其大义,觉此案尚有可疑之处,遂暗中察访,终将真相查明,王孟氏之沉冤得以昭雪。
  甘露寺
  刘备自死了甘夫人,日夜烦恼。孙权和周瑜用计骗刘备还荆州,派吕范说媒。吕走后,诸葛亮叫刘备应允,并择日成亲,赵云依孔明之计,到南徐市街大事宣传。全城百姓皆备厚礼,保刘备去见乔国老,并告知刘备到东吴招亲。乔国老满口应允。国太知后责备孙权,孙权说出用计的事。国太更为气愤,弄得孙权进退两难,国太见刘备甚为称心,于是刘备就在东吴招了亲。
  济公怒擒华云龙
  从少丧爹没娘的华云龙,为春松鹤所收留,教其武艺,传银枪绝技,指望他当个好徒弟日后为民除害。不料,华云龙学到武艺后,竟忘恩负义,伤了师父双眼逃下山,勾结钱塘知县在凤凰山一带占田霸地,拦路抢劫,强抢民女,杀人害命。百姓上钱塘知县状告华云龙,反被辱打。灵隐寺疯僧道济,曾多次点化华云龙改恶从善,回头是岸。华云龙不听劝告,到处作恶多端,伤了师兄弟,害死养育之人。济公大怒,在王通、雷鸣、陈亮等人配合下,活擒了华云龙。
  铁霸图
  地处丛山峻岭的高岭大队第4生产队岭头村,在下马坑有60亩土地,经常遭受虎头山上的山洪危害。水土冲刷,坭沙堆积,生产很难发展。为了挖除穷根,1962年冬,他们在虎头山上垒石砌坝,捆沙挡洪,谁知1963年初夏,一场特大山洪,山上石坝冲塌,山下田地冲毁。
  面对下马坑今后生产发展遭受到严重威胁,大队支部书记赵洪昌,说服妻子程土妹,搬家住到四队妻舅程土旺家中,决心总结失败教训,组织社员重新筑坝保田。程土旺是第4生产队长,他对战胜灾害失掉信心,却听从社员赵荣贵的意见,将队里准备筑坝用的石头,用来凿石打磨,做石头生意。因此,在这批石头是用来筑坝挖穷根,还是用来凿磨顾眼前,进行了一场尖锐的斗争。第4生产队通过这场斗争,终于克服了千百年来给人们留下的小农思想和靠天吃饭的观点。在虎头山动工筑坝前,他们首先筑起了一条思想铁坝,它能抵挡住一切旧有思想观点的冲击,敢于在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高山顶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白洋河边
  1930年3月,中共武义县委书记兼红军总指挥邵李清,在武义王村龙坛坑发动群众,建立红军。10月2日,在兰溪英勇就义,短短的历程,残酷的斗争,展示了邵李清烈士,为全人类的解放,为共产主义事业,同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不屈不挠斗争,而英勇献身的高尚情操和博大胸怀。烈士在刑场上给他的妻子留下的遗书中写道:“半生夫妻,今日中断;革命事业,决不灰心。人虽死精神不死;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汝静心以待,必有光明之日……”。此系本剧的中心思想。就此展开了矛盾与斗争,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者残酷镇压的罪行。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充分展示了烈士对中国革命必定胜利的崇高信念。红日冉冉升起,大幕徐徐降落,《国际歌》雄壮的旋律,告诉人们,革命胜利的曙光已在前头。
  金菊花
  1928年,海南岛革命力量受到国民党反动派血腥镇压。红军女战士石花,因婴儿负赘,自陷重围,幸遇烈属金菊,代他收养婴儿,石花刀砍“民团”队长林归丰,突围而出。
  金菊为了扶养革命后代,18年间改名换姓,携带石花之女小红,在地下党员杨大叔帮助之下,在海门镇附近的一个渔村里安家。
  其后,党派石花前来海门镇侦察,不幸被敌人发觉追捕,避进渔村,得小红掩护,始得脱身。
  小红因救石花被捕,金菊闯入敌保安团部营救,敌妄图放长线钓大鱼,佯释金菊和小红,归家途中,金菊得杨大叔相助,放脱小红上山投奔革命,自身重落虎口。
  审讯金菊的匪首就是当年金菊协同石花刀砍未死的林归丰,林认出金菊,为报宿怨,乃砍断金菊双手。在党的鼓舞下,金菊顽强地练桨学橹,继续为革命工作。一天,小红下山送信,中途负伤,金菊接替小红任务,突破封锁,进入海门,要杨大叔组织内应,攻打海门,不幸途中遇敌,被禁在望海楼上。当约定总攻时刻来到时,敌人仍封锁我军进路,为消毁敌人火力制高点,金菊毅然引火烧望海楼,为革命献身自焚,我军得以胜利,攻下海门镇,打通了我地下党与党中央联系的交通要道。金菊把她扶养了18年的小红交给石花后光荣牺牲。
  金沙江畔
  在前卫连教导员林秀和连长金明的指挥下,英勇地消灭了敌军两个民团主力,强渡金沙江成功。民团司令仇万里见残部已溃不成军,便使诡计,妄图借刀杀人。他指使部下假冒红军,在藏族地区大肆烧杀掳掠,散布谣言,赶走藏民,千方百计迫害土司的义儿珠玛,煽动土司与红军作对。红军所到之处,一时找不到藏民,以致断粮、断水,处境十分艰难,部队受到严重考验。我红军战士在困难面前,充分发扬阶级友爱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遵守革命纪律,对藏民秋毫无犯,止确执行了党的民族政策,战胜了饥饿和干渴,揭露了敌人离间汉藏民族团结的种种阴谋诡计,护送珠玛与土司团聚,使受欺骗蒙蔽的藏民受到教育,觉悟过来。仇万里的阴谋彻底破产,我军在藏民协助下一举歼灭了仇万里及其残部。红军在藏民的热烈欢送下,离开金沙江,继续前进,北上抗日。从此,金沙江畔到处传扬着赞美红军的欢声笑语。
  折箭拜相
  东周列国时期,齐国君候襄公晏驾,侨居鲁国的长子公子纠和寄居莒国的次子公子小白,闻讯回国奔丧谋夺君位,引发了一场你死我活的逐鹿之争。公子纠的师傅管仲,为公子纠争得君位出于无奈在即墨放暗箭射中小白。卫姬夫人惊而昏倒,以致坠车折臂,数月方愈,从此,小白和卫姬时时记恨在心,定报一箭之仇。
  公子小白数有雄心壮志,为人精明果断,对其师傅鲍叔牙尤为敬重听信。相比之下,公子纠失得其反,刚愎自负,不纳管仲良言善策,终至失时误事,惨遭杀身之祸。
  小白入齐即位,号称刘桓公。为了振兴齐国,他求贤若渴,封鲍叔牙为上卿,鲍叔牙胸怀宽广,坚不受命,极力举荐管仲为相。无奈齐桓公难忘一箭之仇,卫姬夫人心怀折臂之恨。且有嫉才忌贤的国师雍巫从中作崇,几乎陷管仲于绝境。而管仲毕竟是忠心为国的天下奇才,鲍叔牙荐贤之心又如盘石,齐桓公在纳贤振兴齐国与欲报一箭私仇上虽然有深重的内心矛盾,但终究是个宽宏大度的有道明君。经过种种纠葛,最后终于化险为夷,桓公折箭盟誓,拜管仲为相,在历史上留下了“捐弃前仇化坚冰,君臣鱼水两知心;贤才有幸逢明主,还须有人荐贤能;治国兴邦同出力,千古美谈传至今”的佳话。
  岳震招亲
  岳飞四子、南宋先行官岳霆,继承父志北上抗金,不料来至牧养城边,与陆文龙、牛通、余雷等大将,一道被困进地势险恶的界山重地。
  在情况危急的背景下,岳飞五子、金锤大将岳震、汤怀后代、机灵鬼汤琼,奉命改装混进城去盗取界山图。岳震入城前救下打猎遇虎的牧羊城王爷完彦寿的爱女瑞仙公主。公主、王爷感恩慕才,招岳震为郡马。汤琼、岳震利用王爷与牧羊城元帅铁飞龙的矛盾,冲破飞龙设置的重重阻力,并以大义说动公主,一同智盗界山图。带出被困兵将,救了弃暗投明而被铁飞龙绑赴法场受刑的老王爷,收复了失地。忠勇双全、英武纯朴的岳震与羞怯多情大义为先的瑞仙公主,也在这场曲折的斗争中结成了美满姻缘。
  七侠五义(头本)
  宋仁宗在位时,南侠展昭因包拯保荐,在耀武楼试艺,获得“御猫”称号。消息传到松江府陷空岛五义那里,激怒了本领高强而胸襟狭隘的锦毛鼠白玉堂,他不听义兄卢方的劝言,私自上京,要与展昭比个高低。
  白玉堂抵京后,夜入皇宫,杀死正在谋害陈琳的太监郭安,题诗留名,仁宗命展昭访拿白玉堂。
  展昭带同赵虎乔装私访,路过潘妈妈茶坊。潘妈妈有女小翠,卖与奸相庞吉的外甥三脚猫贾飞熊家为丫环,因三脚猫强欲奸污,逃回茶坊。展昭慷慨赠银,叫潘妈妈替女儿赎身。三脚猫吞没银两,带领恶奴来抢小翠,正遇见白玉堂,将他打退。当晚,白玉堂、展昭都为了盗取小翠的卖身契,各自潜入贾府内室,黑暗中猫鼠相遇,彼此不辨面目,因而失之交臂。
  钻天鼠卢方、彻地鼠韩彰、穿山鼠徐庆、翻江鼠蒋平等,深恐五弟白玉堂闯祸惹事,便赶到东京劝阻。正值元宵佳节,大放花灯,三脚猫拦路抢劫小翠,卢方打抱不平,恶奴本想暗算卢方,不料一棍反将主子三脚猫击毙。
  包拯连夜审案,亲为卢方松邦,正欲拷问恶奴,谁知引起屋顶上韩彰、徐庆、蒋平的误会,一场屋顶大战的结果是:韩彰、蒋平逃走,徐庆被擒,赵虎中了韩彰的毒箭而性命危在旦夕。卢方得知韩彰、蒋平、与白玉堂藏身于庞吉藏书的方光楼,急去取韩彰随身所带的解毒药丸,以救赵虎,并答应包公带同五弟来衙了结此案。
  卢方到了文光楼,对白玉堂晓以大义,叫他向包公请罪,白玉堂误会这是出卖他,竟与卢方翻脸,而韩彰又倾向着白玉堂,逼得卢方走投无路,自寻短见,幸为蒋平所救。蒋平便巧使调虎离山之计,将韩彰的药丸诓到手中;再用反间计,气走韩彰,孤立白玉堂,意欲迫使他认错。不想白玉堂更加忿怒,夜闯开封府,连盗三宝,插刀留柬,向展昭挑战,约他到陷空岛盗回三宝。
  展昭应战去往陷空岛,被困于机关重重的螺蛳阁中,卢方等带同展昭妻子丁月娥赶到,蒋平救出展昭,帮他盗回三宝,白玉堂仍然不服,定要与展昭拚个你死我活,于是双方展开决斗,白玉堂寡不敌众,飞越独龙桥而逃。独龙桥是一根横悬于江面的大铁链,只有白玉堂能飞越,蒋平急中生计,砍断大铁链。白玉堂从半空跌落江心。
  七侠五义(二本)
  当白玉堂跌下独龙桥时,蒋平早已潜伏水底,擒他上岸。白玉堂感悟前非,与展昭言归于好。为找韩彰,白玉堂与徐庆、蒋平分道奔赴襄阳。
  襄阳王赵珏,自恃皇家后裔,荼毒一方,黎民叫苦。因藏有宋太祖遗象,虽杀人犯法,但不能拿办问罪,故私造冲霄楼,悬挂神像,密布机关,意欲诱杀天下豪杰,并聚集羽党,图谋不轨。
  包拯门生颜查散,巡按襄阳,查办襄阳王劣迹,微服赴任,途遇白玉堂,慧眼识英雄,结为金兰。白玉堂愿助颜巡按,除灭奸王,为民除害。
  白玉堂初探冲霄楼时,遇险,幸有小诸葛沈仲元暗中相救。沈仲元亦是江湖侠义,避祸王府,及发现奸王心怀叵测,残害良民,于是潜伏下来,待机里应外合,歼灭巨奸。
  白玉堂不听颜查散忠告,再探冲霄楼,盗取太祖神象,正遇黑妖狐智化和其徒小侠艾虎也来探楼,双方误会,引起械斗,旋经解释,相约上楼。沈仲元遂抛头露面,说明来历,苦劝白玉堂暂勿冒险,须待各路英雄到齐,人多智广,方能成功,白玉堂勉强应允。
  奸王侦得白玉堂到此,便派遣洞庭女贼邓丽姑,盗取巡按印信。邓丽姑阴险狡猾,用计激怒白玉堂,使之自投罗网。白玉堂护印失印,惭忿交加,不听颜查散“众志成城胜比单枪独马”的劝诫,不愿依靠群策群力,而过于自信个人智勇,遂夺门而出,直奔冲霄楼。
  韩彰自文光楼气走后,赴襄阳祭扫母坟。为打不平,中邓丽姑兄邓车毒弹,养伤旅店,被蒋平、徐庆找到。蒋平剖析文光楼诓药为救赵虎一命的苦衷,韩彰感动,前嫌尽弃。兄弟三个共赴巡按衙门会白玉堂,不料白已单独冒险去了。正在焦急间,沈仲元来报密,说奸王已将印抛入逆水泉。群雄计议,白昼先捞印信,夜晚同赴冲霄楼,拦截白玉堂。
  逆水泉,潭深水冷,蒋平奋不顾身,潜入潭底,捞起印信,又遭邓车邓丽姑劫夺,经过一场激烈战斗,重又夺回印信。
  入夜,白玉堂三探冲霄楼。当群雄赶到时,白玉堂已先进楼中,〓取神像,不幸陷落八卦铜网阵。
  返魂香
  故事发生在山河破碎、哀鸿遍野的民国初年。
  歌喉哀宛的少女王克勤在流浪街头、卖唱行医之时,被债主麦少雄派来的田国勋逼着卖身抵债。多亏年轻貌美、心地纯朴的凌昭蓉恳求父亲变卖家产相救。
  7年以后,凌昭蓉在新婚之夜,受了麦少雄、田国勋的暗害。她的丈夫祁卓明逃出牢笼,遇上了因投身梨园在上海唱戏唱出了名,被督军强收为“干女儿”七小姐的王克勤。
  转眼又是三年,笼中小鸟一般的王克勤,爱上了改名罗育坤的祁卓明。但是祁卓明却与失散3年、已被迫成了上海卫戍司令麦少雄的太太的凌昭蓉重逢了。麦少雄张开虎口,田国勋诡计多端。就在这严重关头,王克勤发现:情场“仇敌”凌昭蓉,竟是自己的恩人;但一旦自己报恩,就要失去祁卓明的爱……她内心矛盾、痛苦,但毕竟作出了抉择:借用“返魂香”,经过曲折的搏斗,谱写了这只既富有传奇色彩、别具一格,又古朴真实、扣人心弦的以鲜血为代价的爱情故事……
  玉蝶奇传
  契丹国内乱,王子耶律德同王妹失散。后蒙沙陀国出兵平乱,契丹国王重撑王权,王子耶律德留在沙陀国同沙陀国王子李存义一起读书,亲如手足。十六年后,耶律德和李存义各继王位。耶律德率众大臣渡黑河到沙陀国谢恩,无意中见沙陀国王后竟象十六年前失散的妹妹白莲。他在沙陀国的三个月中,暗中打听,几番试探,终于弄清白莲就是失水遇救的妹妹。李存义见耶律德行动反常,醋心大发,派兵暗围王宫欲杀耶律德。耶律德在沙陀驸马赵剑和王妹李海英的帮助下,带领残兵逃回契丹。李存义一怒之下,将白莲贬入冷宫。白莲在冷宫生下一女,李存义认为是耶律德的私生子,派内侍抛入契丹国荒郊。白莲蒙不白之冤一气之下伤亡。后经白莲的养父白元帅说清,李追悔不及。被弃荒郊的小公主,幸遇一牧羊老人相救,取名雪莲,抚养成人。雪莲在一次牧羊时遇见狼群,几经搏斗,险遭不测,契丹神箭王子吉英打猎路过救下雪莲,两人互相爱慕,私定终身。耶律德知道吉英与一牧羊民女相爱,勃然大怒,决意拆散他们的姻缘。随同耶逃来契丹的沙陀驸马赵剑,为吉英与雪莲贞洁的爱情所感动,帮助他们逃离契丹,去到沙陀。李存义见雪莲竟象十六年前已故皇后白莲,大为惊奇。
  耶律德得知吉英与牧羊女逃去沙陀,想起十六年前蒙受耻辱,发兵强渡黑河攻沙陀。李存义想起往事,深感内疚,在耶面前负荆请罪,终于言归于好。在玉蝶和牧羊老人的证实下,李存义父女相认,想起皇后更是悲痛不已。众人齐到白莲祠悼念皇后,赢得了亲人相聚,邻国和睦。
  闹九江
  元朝末年,群雄四起,九江陈友谅欲与姑苏张士诚联姻结盟,夹攻金陵朱元璋,遂派部将胡兰前往姑苏迎接世子张仁,前来九江完婚。胡兰等在归途中被金陵擒获。金陵军师刘伯温将计就计,杀却张仁,逼降胡兰,派大将华云龙假冒张仁,前往九江诈亲。并修改书信,约陈友谅一月十五出兵黎山,使其落入圈套,以便一举击破。
  九江大将军张定边足智多谋,在酒席上察觉来人破绽,遂细加盘查。使金陵之谋被识破。怎奈陈友谅居功自傲,刚愎自用,被华云龙巧咀所惑,反诬张定边心怀异志,摘其帅印,贸然兵发黎山。
  张定边眼看十万大军将濒临绝境,赶往教场拦驾死谏。陈友谅一意孤行,责怿张定边煽动军心,绝了君臣之谊,率兵绝尘而去。结果兵败黎山,三军将士葬身火海。正当陈友谅走投无路之时,幸得张定边驾舟接应,才免遭灭顶之灾。
  三审奸案
  明代嘉靖末年,奸臣严嵩专权,祸国殃民,使不少正直官员遭受陷害。忠良郑子清的岳父反对严嵩,被陷害致死,郑子清亦遭株连被连贬三级,到堂宜县当知县。郑到任第3天,就有一民妇状告盗贼害死其夫。郑私行察访,深夜乔装到艾青兰家中,查明真相,凶手为青州知府金福财小舅子刘根长,二审之际,欲将刘根长定罪。不料,知府金福财发难嫁祸,反将郑子清请罪下狱。八府巡按清正廉明,三审奸案,使罪犯刘长根、艾青兰受到惩处,郑子清加升青州知府。
  芳园女杰
  南宋末,常州被元军围困三年。守帅姚盈多次派人赴京求救,俱被权奸贾似道隐匿不报,最后,姚盈之独生女玮君,坚请亲自突围搬请救兵。玮君之奶娘范大娘激于义愤,命儿金堂陪同突围。姚盈深为感动,遂命玮君与金堂结为夫妇,并沥血书写同样的告急文表两份,分别付予二人,以防不测。
  玮君、金堂出城之后,即遇元军堵杀,金堂落荒而逃,玮君被猎户蔡云鹏相救,幸免死难,只身奔赴临安。
  贾似道察知常州又有搬兵血表来京,急命爪牙暗中搜捕,必欲销匿此事而后快;正当玮君危急之际,临安名妓——兰花院紫琴见义勇为,收留下玮君,结为姐妹,并图在度宗皇帝来院寻欢之时呈上血表,搬请救兵。
  然而,范金堂却被贾似道捕获,并被收买,沦为鹰犬矣。
  某夕,范金堂突然来访玮君,玮君不知就里,与金堂欢洽,不料夜中一梦醒来,金堂已将玮君之血表焚毁。玮君哀痛欲绝,愤然以烛钎自刺,患难夫妻,顿成仇敌……
  (中集)
  紫琴久在风尘,洞悉朝廷宫场诡秘,故在玮君初来之际,暗中换下血表,以防万一;范金堂焚毁的仅是紫琴仿制之物而已。
  此刻,玮君身心受创,正自痛不欲生;及见真表尚存,方知紫琴忠贞智勇,姐妹之情,由此愈坚。
  正值玮君欷歔之际,紫琴之父晏大觅得治伤人来,而来者恰是猎户蔡云鹏,云鹏忠直鲁荠,闻知范金堂焚表负义事后,不顾众人劝阻,愤然去往相府,企图杀范雪恨。玮君无奈,亦追往相府面见金堂,营救云鹏。
  一番惊心动魄的唇舌交锋,范金堂被迫逃出临安投奔元兵,而玮君却被贾似道俘获。正当生死关头,度宗皇帝亲临相府,救出玮君。
  兰花院中,紫琴、玮君正为搬兵有望而庆幸,不料贾似道却唆使全皇后出马,掀起一场醋海波澜。结果,紫琴被刺面毁容,度宗又一味偏信贾似道之言,拒不发兵,紫琴怒极望绝,将度宗推倒痛责。
  触犯至尊,罪不容诛,紫琴处境,令人心悬……
  (下集)
  临安老知府张康,虽然浪迹于官场之间,心地却正直善良,对紫琴深为同情。于是借口紫琴已患疯魔之症,将紫琴免除死罪,驱往婺州。而玮君又因赶来江边送别,被贾似道爪牙捕获,重入魔掌……
  贾似道之母,却与其子迥然不同,玮君得贾母之救,又免死难。贾母见其子不堪教化,遂含恨偕玮君远离临安。母子情绝,然而此时,宋朝已无法挽救,终于被元朝灭亡。
  虽已改朝换代,旧臣忠贞不泯;某日,张康、紫琴、玮君、云鹏聚集于婺州茅舍,共图重复故国。以后,紫琴、玮君、张康等用计出了婺州,并巧妙地借元军大帅阿合马之手杀了范金堂这一贼子。此时,云鹏已投奔了文天祥部队。
  最后,义师到来,芳园女杰紫琴、玮君大战敌军,奇取胜利。
  讨饭国舅
  明朝正德年间,有吴某者生平仗义疏财,爱打不平。某日行商回家,见姑娘李芬被晚娘卖予妓院为娼,他愤而出钱赎回李芬,且赠路费让她去山西投亲,并结为兄妹。由于银钱都做了好事,其妻钱氏大怒,硬逼他休妻,这个招赘竟由此被逐出家门。
  人穷志不改,讨饭还要去助比他更苦的人。因而山东、河南百姓都称他“愁不怕”,另眼相看。谁知他讨饭到了山西,救了叫化子王老五,此人竞冒充“愁不怕”,讨在前头,假变真,真作假,弄得他差点饿死在关王庙。幸遇李芬(此时已住娘舅店中)相救,与李芬相好的朱大爷亦义赠他一锭大银,让他去经商。
  “愁不怕”行至途中,正遇李芬晚娘的亲生女李娟被恶绅胡理霸占,他又拿出大银相救。不想银上盖有官府大印,却被山阳县和胡理诬为偷盗库银的强盗。那日正将问斩,却来了圣旨,皇帝要亲审此案。原来赠银的朱大爷就是正德皇帝朱厚照,于是惩了赃官、恶霸,“愁不怕”也因李芬已为贵妃封为国舅。李芬晚娘和王老五,他(她)们与以前相比,已判若两人。而“愁不怕”却不因富贵而改志,依旧先人后已疏财仗义,浪迹于江湖之间。
  此剧根据清代作家李渔小说《无声戏》改编。
  僧尼会
  被算命先生说成孤鸾星,在碧桃寺出家的小和尚,一日,决心不当和尚逃下山来。路遇小尼姑,双方彼此爱慕,但一时又难以了解对方心思,犹豫不决,后经试探,二人决心脱离佛门,成家立业。
  对课
  八洞神仙吕洞宾散游凡尘,见铁板桥头挂着“万药俱全”的招牌,特来戏弄一番。不料反被机智聪明的小牡丹难倒。最后,吕洞宾只得含羞带愧地溜走。
  打鱼杀家
  恶霸丁自燮勾结官府利用权势,逼迫渔民交纳渔税,派家丁到处强讨硬索。渔民肖恩交不起银两,冤受杖打四十,肖恩为消除心中之恨,同女儿肖桂英潜入丁家杀了丁贼,为民除害。
  第二节 专业剧场——武义县影剧院
  建国前,武义县没有专业剧场。农村在祠堂庙台演出,或临时搭草台演出。在县城,民国19年(1930),兰溪籍在武义经商的盛法云三兄弟,在壶山镇新水门城脚沿,建了宗词、会馆兼演戏的三用式盛家戏馆。民国22年(1933),越剧名伶袁雪芬、筱丹桂、姚水娟等所在的越剧班,在此演出多场。建国后,职业剧团和半职业剧团先在县文化馆(何氏宗词)内搭台演出,后迁上街城隍庙庙台演出。
  武义县的第一个专业剧场,是1952年由文化馆负责人王文白发动城镇摊贩24户,筹资67股,每股10元计670元兴建的泥墙、箬蓬胜利剧院,设长条凳座位740个,站位260个,全场可纳观众1000人。
  1956年春,国家投资改建为砖木结构剧院。同年11月29日,武义县人民委员会在戏院召开大会,批准武义胜利戏院为地方国营单位。
  1971年国家投资23万元,对胜利剧院进行拆建,于1975年12月竣工。在拆建时退还合股股金。1976年11月开始使用,定名为武义县人民剧院,为自收自支性质的全民文化事业单位。新剧院建筑面积共3350.21平方米,包括楼厅共有1500个座位。电源、化妆室、厨房、演员宿舍齐全。
  1977年至1980年.因戏剧演岀较多,每年自收自支后还略有盈余。到了 1981年,上座率锐减.岀现亏损。1982年3月15日,投资4万元增加电影放映设施,改名为武义县影剧院,兼放电影。当年即开始扭亏为盈。
  1983年5月,向县文化局借款4000元,把影剧院前楼职工宿舍迁往后楼,开办招待所对外经营,并在前厅开办了副食、小百货、门市部;1985年2月,向县工商银行贷款45000元.影剧院 自筹5000元,购置了一套日产索尼100英寸彩色投影录像放映设备,4月份起兼营录像放映;1988年起.县文化局与县影剧院正式签订合同,实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自此扭亏为盈,1988年多种经营创利28.550元,除电影主业亏损9863.36元,两项相抵,尚余利润18686.64元,超过承包基数8686.64元,比1987年利润实绩增长一倍。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武义县文化志》

本志上限起于事物发端、下限至1988年。内容包括:概述、大事记、文化行政机构、群众文化、戏剧事业、电影事业、文博事业、图书馆事业、出版发行事业、职工文化、文艺社团、集成与史志、风俗和语言、历代文化名人、诗词艺文选。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