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寄生虫病的流行和防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义县卫生志》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130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寄生虫病的流行和防治
分类号: R53
页数: 5
页码: 174-17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浙江省武义县寄生虫病的流行和防治情况,分别记述了肺吸虫病、丝虫病等。
关键词: 武义县 寄生虫病 防治

内容

丝虫病 俗称“大脚疯”全县有19个乡流行。1954年华东血防所和县卫生院联合调查了2个乡,首次发现微丝蚴阳性病人。1954年至1957年间新兵应征青年体检中有10-12%血检微丝蚴阳性,从此武义县被划定为丝虫病流行县之一。1958年和1959年对丝虫病流行的19个公社350个大队进行普查普治,共血检66850人,占当地总人口的51.82%,发现微丝蚴阳性者5291人,平均阳性率为7.29%,其中大坤头、南湖、草马湖、小桃溪、寺后章、仁村6个自然村阳性率达50%以上,桃溪滩公社阳性率为16.2%,均为马来氏丝虫病。同时应用海群生普治了4550名阳性病人。
  1974年,县防疫站在履坦公社田兰村发现首例感染班氏丝虫的患者。1975年10月,县防疫站协同金华地区防疫站一起在履坦公社血检5576人,受检率为82.3%,发现阳性病人3例(马来氏2例,班氏1例),阳性率为0.054%,在原来发病率较高的坛头、小桃溪村均未发现有阳性病人。1976年和1977年在壶山镇大坤头、塘头、项山干3个大队和要巨公社复检,均未发现阳性病人。1980年,普查了15个公社128个大队,血检48930人,查出微丝蚴阳性者13人,其中新安江移民11人,内龙源、双联两个大队阳性率分别为3.33%和2.96%。同年在全县留有晚期丝虫病152人,分布在18个公社124个大队。从152例病人调查分析,1958年普治前134例(包括1949年前97例)占88.26%;1959年后发病18例,占11.84%。1980年和1982年,卫生防疫站对龙源、双联2个大队实行全民普治2次,对微丝蚴阳性患者施以海群生3个疗程的正规治疗。1983年5月,对龙源、双联2个大队进行复查,微丝蚴阳性率降到1%以下。1983年9月,县考核组对历史上原发病比较严重的6个乡、16个大队进行考核,未发现微丝蚴阳性者。11月,金华地区考核验收小组对武义17个流行大队检测,均未发现有微丝蚴阳性病人,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标准。浙江省卫生厅(84)114号文件批复:同意武义县为基本消灭丝虫病县。据跟踪分析资料发现,世居本地者感染的均系马来丝虫,从新安江迁入的移民感染的有马来氏或班氏丝虫。
  疟疾 俗称“半日鬼”、“打半工”。多发在夏秋季。民间流传有“桕子树(乌桕)叶红,半日鬼跟侬(人)”的民谣。武义发生和流行的疟疾,以间日疟为多见。民国28年至36年发病4396例,占当时统计上报的传染病发病总数的79.1%。民国33年,宣平县疟疾发病288例,死亡10人,其发病率居各种传染病之首。
  1953年夏,武义县人民政府卫生院首次从患者血检中发现半月形疟疾原虫,恶性疟疾曾在武义流行。1954年,疟疾发病率高达5256.46/10万。1959年后,连续7年发病率控制在70/10万以下。1966~1975年期间,发病率一度回升,1973年为280.28/10万。1976年发病率再次下降。1979年至1986年,平均年发病率为10.87/10万,1987年以后,以乡为单位发病率下降到0.001/10万以下。
  在民国时期,疟疾一直没能得到有效的防治。有病只有求助于迷信。1950年9月,宣平县人民政府卫生院从省卫生厅领到防治疟疾药品阿的平10000粒和一批防治痢疾药品,在柳城、上坦、桃溪3个区对疟疾实行免费治疗,印发免费就诊券和预防疟疾、痢疾要点。1954年8月29日,武义县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控制疟疾流行的通报》,要求发动群众,改善环境卫生,消灭蚊子。各农业生产合作社、互助组集体购买防疟药品。组织医务人员深入农村巡回医疗,等防治措施。1958年12月,根据《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规定,全面开展疟疾普查普治工作,组织8个防治小组,深入农村,查出阳性病人3742例,采用四氯胍普治3715例。60年代开始运用乙氨嘧啶、伯氨喹啉等药品对病人实行抗复发治疗。1974年9月,为了摸清1973年疟疾发病率回升的原因,县防疫站分别抽查了7所医院(卫生院)105张疟疾病人门诊治疗处方,发现67张处方的用药剂量少,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为此,县防疫站统一印发给各医疗单位运用磷酸氯喹片,伯氨喹啉(8天疗法)根治疟疾的处方,要求疟疾病人发现一个,根治一个,上报(报送给县防疫站)一个,并每年春季对前一年发疟疾病人进行一次抗复发治疗。80年代在坚持做好现症病人治疗和抗复发治疗工作的同时,开展对疟疾病人、病原的监测。
  1983年~1984年金华地区卫生防疫站和武义县卫生防疫站联合组成蚊种调查小组,分别于6月下旬和8、9月中旬赴竹客乡东西村及履坦、麻阳、岭下汤、项店等地作蚊种调查,捕获成蚊、羽化成蚊和幼虫4970只,经氯仿麻醉,解剖镜下鉴定分类为4属13种。经观察还发现山区牛棚以中华按蚊为多,其次为三带喙库蚊,住房以三带喙库蚊占优势,其次为致倦库蚊和中华按蚊。
  1989年11月,经省、市疟疾病防治考核验收小组考核验收,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卫生部制定的《关于基本消灭疟疾病的标准》01990年9月省卫生厅正式下文,批准同意武义县为基本消灭疟疾县。
  钩虫病 俗称“黄胖病”,是历史上流行最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建国前,茭道乡内白村患病率高达59%。1955年11月14日,武义县人民政府发布《关于重点开展钩虫病防治和有计划的进行保健,接生员短期补课工作的通知》,卫生科专门抽调了7人,组成白阳区茭道乡钩虫病防治小组,赴茭道乡逐村查治钩虫病。1956年,结合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在履坦和茭道乡对粪检中发现的钩虫病患者免费施用四氯乙烯、灭虫宁等药品治疗,共治钩虫病人2052例。1957年1-11月,县防疫站粪检5697人,其中阳性2634人,阳性率46%。1962年查治钩虫病7418例;1963年查治9606例。1964年政府免费调拨给区、社医疗单位钩虫病专用药品四氯乙稀丸328200粒,实治2734人。1985年8月16日县卫生防疫站在履坦村进行钩虫皮炎普查,应检704人(15-60岁),实检699人,查出皮炎患者105人,占受检人数的15.1%。
  肺吸虫病 1974年,县第一人民医院发现首例肺吸虫病。1979年省、地、县三级防疫站联合调查了武义县25个公社的47条山溪、发现21个公社37条山溪中的石蟹(为肺吸虫第二中间宿主)带有肺吸虫囊蚴,其中浙江华溪蟹阳性率为68.50%;长江华溪蟹阳性率61.70%;同时,在剖检的1116只放逸短沟蜷(为肺吸虫第一中间宿主)中,发现2只带有肺吸虫雷蚴,寄生率0.179%。并在徐村、宣武、竹客等地剖检的10只家犬和5只猫(狗猫是肺吸虫病的保虫宿主)中,发现3只家犬和4只猫有肺吸虫成虫、童虫和大量虫卵。在西南部山区居民中多有生吃或半生吃石蟹的习惯,尤其是每年的7至9月间,学龄儿童常到山溪中摸蟹玩耍,并喜吃生蟹,有“吃生蟹亮眼睛”之说。据竹客公社417名学生调查资料反映,84.4%的学生有吃生蟹或吃半生蟹的习惯。因此,广泛开展宣传生吃蟹的危害,是预防肺吸虫病的有效措施。联合调查组曾对徐村公社瓦窑头、上村、徐村3个大队的1568名村民作了肺吸虫抗原皮试,发现阳性463人,阳性率为29.19%,其中男性阳性率为32.84%,女性阳性率为25.61%。从不同年龄的皮试阳性率分析中得知,自5岁至75岁都有阳性反应,以15至24岁年龄组的阳性率最高,为37.28%。1986年,全县累计临床诊断为肺吸虫病的患者有50余例。分别分布在竹客、新塘、三港、柳城、桃溪、登云、俞源、白姆、后树、溪里、新宅、宣武、明山、大田、项店、茭道、王宅、等17个山区或半山区。县第一人民医院应子勇医师采用“别丁”药治愈即有15例。

知识出处

武义县卫生志

《武义县卫生志》

本志用语体文记述,体裁分述、记、志、传、表、录,共设11章,分别为武义县卫生行政,医疗,卫生防疫,地方病和寄生虫病的防治,爱国卫生,妇幼保健,医药,医学教育,牙病防治,医林医风,丛录和编后记几方面描述卫生事业发展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