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地方病和寄生虫病防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义县卫生志》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1305
颗粒名称: 第四章 地方病和寄生虫病防治
分类号: R53
页数: 20
页码: 161-18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浙江省武义县地方病和寄生虫病防治情况,分别记述了地方病(血吸虫病)防治组织、血吸虫病防治、寄生虫病的流行和防治等。
关键词: 武义县 地方病 寄生虫病防治

内容

第一节 地方病(血吸虫病)防治组织
  1956年1月,首次设立武义县血吸虫病防治(简称血防)领导小组和血防办公室。各血吸虫病流行乡也相应建立血防三人领导小组。1965年全国第九次血防工作会议后,改为县委血防领导小组。至1984年,作过7次调整和充实。1984年10月5日,县委血防领导小组改称县委地方病领导小组。血防办公室改称地方病防治办公室。1990年7月31日,县委办公室领导小组改称县人民政府地方病领导小组。
  第二节 血吸虫病防治
  一、血吸虫病分布
  血吸虫病俗称“大肚病”、“膨胀病”。早在清光绪十六年(1890)茭道乡胡店村就有人死于“大肚病”。民国21年,上海学者陈仿之,在武义县城北门外田沟中和履坦镇的小溪里首次发现钉螺。1953年秋末冬初,县城东门外程王处几位病人到县卫生院就诊,大便涂片检查发现许多疑似血吸虫卵,后经金华医院鉴定为血吸虫卵。从此,武义县血吸虫病的流行首次在现代医学上得到了证实。事后又在程王处村调查发现8例血吸虫病患者,县人民政府向省卫生厅写了专题报告,省卫生厅委派衢州血防所组成小分队,作血吸虫病流行病学专门调查。经人群粪便集卵查找钉螺和钉螺阳性调查,确定武义为血吸虫病流行县之一。
  武义血吸虫病流行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壶山、履坦、邵宅、桃溪滩、茭道、白溪和寺前等7个乡(镇)的72个自然村。1949年前,胡店、阮宅、下圆宅、简头蓬、上圆宅5个自然村被血吸虫病毁灭或濒于毁灭。此外还有不少“面黄如黄瓜、肚大似冬瓜,脚细象丝瓜”的“三瓜村”和孤儿多、寡妇多,外姓人多的“三多村”。例如:茭道乡胡店村,清光绪十六年(1890)前有60余户300多人口。后因流行血吸虫病,村庄逐渐衰败,至1949年止仅剩1户5人,其中3人还是晚期血吸虫病人。壶山镇程王处村,民国时期住有87户318人,因血吸虫病死亡32人,死绝六户。邵宅乡湖塘沿村,民国28年尚有70余户340多人口,到1949年仅剩有56户还不足200人口,其中还有18个“臌胀病”,36个寡妇。村民来自3省7县,分属50多个姓。1953年至1979年的27年中,全县累计查出钉螺面积419.93万平方米。在壶山、履坦、邵宅、白溪、茭道、桃溪滩和寺前7个社(镇)面积在100万平方米以上的有壶山镇、履坦公社和邵宅公社,其余4个公社有螺面积都在10至50万平方米之间。1953年至1979年间累计查出血吸虫病人2664人,其中晚期病人119人。据1971年查病资料统计,血吸虫病,阳性率在5.1%以上的公社(镇)有壶山镇和履坦公社;1.1-5%的有白溪、茭道和邵宅公社;阳性率低于1%的有桃溪滩和寺前公社。1979年血吸虫病人占流行地区生产队人口总数的20.1%的有白溪公社,15.1—20%的有履坦、茭道2个公社;10.1-15%的有邵宅、壶山2个公社(镇);10%以下的有寺前和桃溪滩公社。
  二、防治措施
  1956年县血防领导小组从各医疗单位抽调41名在职医务人员组成11支血防工作队,经专业培训后,分头到血吸虫病流行地区开展查螺灭螺和查病治病工作。1964年,各流行村已配有不脱产血防员。1969年后农村赤脚医生、农村化验员、查灭螺队员成为血防骨干。1973年7个流行公社都配有血防专管员。1979年疫区有赤脚医生和农村化验员72名,其中90%已掌握了早中期病人的查治技术。此外还有284名查灭螺专业队员。1983年抽10名在职医务人员和7名卫生学校检验专业应届毕业生,组织血防工作队分赴茭道、壶山、履坦等社进行巩固性血吸虫病查治。
  (一)血防宣传
  血吸虫病防治初期,人们普遍缺乏认识,部分群众认为得了“大肚病”是“风水不好”,“有鬼作怪”。程王处社员程天贵是1953年首发病例之一,他和2个儿子都患有“大肚病”,为逃避病魔,求得好风水,先后3次搬家,请巫神,搞迷信,说是祖坟附近的樟树作祟,砍掉樟树,也不见病好。又怨房子不好,把瓦片落地,屋柱倒着用,还是不行,大儿子病亡,二儿子病危。幸亏得到政府的救治,切除了脾脏,病体得到康复。县人民政府将这一生动材料在全县作了广泛宣传。防治血吸虫病期间还广泛推行“两上榜、四上墙”((即忆苦榜、幸福榜、基本消灭血吸虫病的标准上墙,血吸虫病生活史上墙,粪管制度上墙,毛泽东主席的送瘟神诗篇上墙)。另外,还经常利用电影、幻灯、广播、黑板报进行宣传,散发钉螺标本,组织群众用显微镜看尾蚴,组织学生唱歌曲、喊口号、贴标语。使广大群众对血吸虫病有了科学的认识。
  (二)查螺灭螺
  1953年在程王处查到钉螺,并开始在局部有螺地区开展钉螺普查工作。第一次全国血防工作会议后,开展大规模群众性查螺灭螺突击运动。1956年3月11日,城关镇发动1870余人在县后畈土埋了占地6067平方米的钉螺孳生的中圳,18日,县委发动机关、学校、企业、劳动者协会、卫生工作者协会和城镇各农业社社员,把县后畈的山圳、曹圳四周的杂草修光拔掉,并用开新沟,填老沟的办法,土埋钉螺。8至10月,宣平县组织力量调查了18个乡镇钉螺分布情况,并将查及的钉螺送省防疫站分析核对,证实宣平县查及的钉螺不是血吸虫中间宿主,故属非血吸虫病流行地区。至1957年止,武义县先后在城关镇、联众乡(邵宅乡)、幸福乡、(履坦和寺前乡)、红星乡(白溪乡)、先锋乡(茭道乡)发现钉螺,累计查出有螺面积5056平方米。主要灭螺方法是土埋和药物。开新沟、埋老沟、填水塘、平洼地、降水位、围堤造田,施用石灰氮。1969年6月县府调配给血吸虫病流行地区灭螺专用石灰氮200吨。至1971年,全县累计处理有螺面积359.76万平方米,占历史有螺面积的85.67%。其中规模较大的灭螺工程计有:
  县后畈中圳灭螺工程1969年冬至1970年春县革委会主任王登林带领机关干部,驻武义人民解放军和当地社员1000多人,从县汽车站至白溪口武义港,填埋老沟6000多平方米,开出一条宽1.5米,长2000多米的新沟渠,填平王见湖,缩小马村湖,改良农田24亩。
  邵宅公社湖塘沿大队坟头圳灭螺工程1965-1967年移坟上山382座,灭螺43290平方米。
  白溪公社下石畈溪滩灭螺工程1971年白溪公社从非疫区抽调1500多人到下石畈安营扎寨,加土覆盖钉螺丛生的溪滩,灭螺面积达50000平方米。其中2000多平方米覆盖的新土厚达60多厘米。
  茭道公社倪家溪滩灭螺工程1972年至1973年茭道公社组织当地社员奋战两年,在倪家溪滩砌起一条高2.5米,长500多米的防洪石坝,填平了棺材墩,处理有螺面积36000平方米,造田(地)190亩。
  1972年根据残余钉螺分布特点和查灭螺难度大等具体情况,各流行公社注意专业队伍的建设,以提高灭螺质量,对边缘地区扩大查螺,新发现有螺面积3.66万平方米,主要分布在清塘和二头门大队。1978年后,县统一查灭螺技术要求,以专业队伍为主,在每年农闲季节实行大队自查,公社联查。县组织重点抽查的三级查螺方法,做到当季查出当季处理。在化学灭螺的基础上结合平整土地,山、田林、水、路、综合治理等农田基本建设措施,改变钉螺孳生环境。如履坦公社履一、履二大队共有的柳心塘,名为塘,实为沼泽,虽几经灭螺,还时有发现。1972年县血防领导小组组长刘文藻,三次现场勘察,副组长卓以荣,多次与有关社队联系,炸开天然石坝,开沟排水,改田种植。经过两冬一春的苦战,造田36亩,至1978年已连续5年找不到钉螺。
  1980年进入基本消灭血吸虫病的监测巩固阶段,壶山、茭道、桃溪滩、白溪公社已连续3年以上没有发现钉螺,邵宅公社于1980年也未发现钉螺,履坦、寺后2个公社尚残留600平方米的有螺面积,。1987年至1990年间,每年春季在各流行乡村开展1次查灭螺活动,但均未有残存钉螺或新钉螺点发现。
  (三)查病治病
  1953年,武义县卫生院运用大便涂片法,首次发现血吸虫病人。1956年3-6月,宣平县组织7人调查组,血检7244人,粪检7283人。发现2例阳性患者,均系输入病例;6-7月,武义县在11个乡镇,采用血吸虫病抗原皮内试验筛选阳性病人,再对阳性病人作粪便集卵检查的方法进行查病,共皮试67401人,发现阳性5694人,阳性率8.4%;粪便集卵检查3420人,阳性662人,阳性率19.3%。1964年又作过一次小规模普查。在当时流行的35个大队中抽查了16个大队,粪检2922人,查出病人343人,阳性率为11.4%,大规模的普查工作从1969年开始,全县统一组织技术培训,再分公社查病。各流行公社都有一批不脱产化验员,有查病管理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1986年止,累计查出病人3548人次。1987年至1990年间,每年春季于血吸虫病流行乡村开展1次查病治病活动,10年中没以有发现血吸虫病新病人。
  1956年4月25日县卫生院开始正式收治血吸虫病人,分别采用锑剂3日、7日、15日、20日疗法和中草药疗法。5月14日县卫生院又派血吸虫病治疗小组,赴程王处巡回治疗。是年,共治疗218例病人。1965年以后改用呋喃丙胺、血防-846粉剂拌麻油口服治疗。1969年换用血防846片剂,此法使用长达7年之久,其间还曾推广送药到户,虽然方便了病人,却常因副作用大而被病人拒绝。1975年停止使用血防846片剂,改用呋喃丙胺加敌百虫制剂(肛栓、片剂)10天疗法。1979年曾选用过“7505”。1980年换用吡喹酮,临床疗效比较显著。
  (四)粪水管理
  粪便管理始于50年代初期,以取缔河边、塘旁露天粪缸为主。1956年至1957年推广粪缸集中,掩埋加盖,定期封存,粪尿混合杀灭虫卵,使鲜粪不下田。1956年上半年粪缸集中加盖17700只,到1957年,共发动21500人,迁移粪缸19760只。1970年起逐步推广双拱式2格或3格的化粪池。1979年止,152个血吸虫病流行生产队建化粪池172只,邵宅公社下埠口大队,全村老少都能自觉使用公共厕所,生产队每天派有专人洗厕所。1974年起粪便管理工作开始与推广沼气工作相结合。
  饮水管理血吸虫病流行地区饮用的都是塘水和溪水,在管理上对水源只能实行分塘、分段、定时使用法,分开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1970年后修建了一批公用水井,至1979年疫区已建造并使用的水井有66口。1979年开始,推广农村自来水,至1986年,原血吸虫病流行的72个自然村都建有农村自来水站。
  1979年经省血防考核组抽样考核了3个公社9个大队,证实武义县已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技术标准。1989年,经省、市血防工作考核验收组对原血吸虫病流行乡村进行螺情、病情、资料等主要指标考核验收,达到国家《消灭血吸虫病试行标准》。省地方病防治办公室于7月6日的下文:“武义县为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县”。
  第三节 寄生虫病的流行和防治
  丝虫病 俗称“大脚疯”全县有19个乡流行。1954年华东血防所和县卫生院联合调查了2个乡,首次发现微丝蚴阳性病人。1954年至1957年间新兵应征青年体检中有10-12%血检微丝蚴阳性,从此武义县被划定为丝虫病流行县之一。1958年和1959年对丝虫病流行的19个公社350个大队进行普查普治,共血检66850人,占当地总人口的51.82%,发现微丝蚴阳性者5291人,平均阳性率为7.29%,其中大坤头、南湖、草马湖、小桃溪、寺后章、仁村6个自然村阳性率达50%以上,桃溪滩公社阳性率为16.2%,均为马来氏丝虫病。同时应用海群生普治了4550名阳性病人。
  1974年,县防疫站在履坦公社田兰村发现首例感染班氏丝虫的患者。1975年10月,县防疫站协同金华地区防疫站一起在履坦公社血检5576人,受检率为82.3%,发现阳性病人3例(马来氏2例,班氏1例),阳性率为0.054%,在原来发病率较高的坛头、小桃溪村均未发现有阳性病人。1976年和1977年在壶山镇大坤头、塘头、项山干3个大队和要巨公社复检,均未发现阳性病人。1980年,普查了15个公社128个大队,血检48930人,查出微丝蚴阳性者13人,其中新安江移民11人,内龙源、双联两个大队阳性率分别为3.33%和2.96%。同年在全县留有晚期丝虫病152人,分布在18个公社124个大队。从152例病人调查分析,1958年普治前134例(包括1949年前97例)占88.26%;1959年后发病18例,占11.84%。1980年和1982年,卫生防疫站对龙源、双联2个大队实行全民普治2次,对微丝蚴阳性患者施以海群生3个疗程的正规治疗。1983年5月,对龙源、双联2个大队进行复查,微丝蚴阳性率降到1%以下。1983年9月,县考核组对历史上原发病比较严重的6个乡、16个大队进行考核,未发现微丝蚴阳性者。11月,金华地区考核验收小组对武义17个流行大队检测,均未发现有微丝蚴阳性病人,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标准。浙江省卫生厅(84)114号文件批复:同意武义县为基本消灭丝虫病县。据跟踪分析资料发现,世居本地者感染的均系马来丝虫,从新安江迁入的移民感染的有马来氏或班氏丝虫。
  疟疾 俗称“半日鬼”、“打半工”。多发在夏秋季。民间流传有“桕子树(乌桕)叶红,半日鬼跟侬(人)”的民谣。武义发生和流行的疟疾,以间日疟为多见。民国28年至36年发病4396例,占当时统计上报的传染病发病总数的79.1%。民国33年,宣平县疟疾发病288例,死亡10人,其发病率居各种传染病之首。
  1953年夏,武义县人民政府卫生院首次从患者血检中发现半月形疟疾原虫,恶性疟疾曾在武义流行。1954年,疟疾发病率高达5256.46/10万。1959年后,连续7年发病率控制在70/10万以下。1966~1975年期间,发病率一度回升,1973年为280.28/10万。1976年发病率再次下降。1979年至1986年,平均年发病率为10.87/10万,1987年以后,以乡为单位发病率下降到0.001/10万以下。
  在民国时期,疟疾一直没能得到有效的防治。有病只有求助于迷信。1950年9月,宣平县人民政府卫生院从省卫生厅领到防治疟疾药品阿的平10000粒和一批防治痢疾药品,在柳城、上坦、桃溪3个区对疟疾实行免费治疗,印发免费就诊券和预防疟疾、痢疾要点。1954年8月29日,武义县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控制疟疾流行的通报》,要求发动群众,改善环境卫生,消灭蚊子。各农业生产合作社、互助组集体购买防疟药品。组织医务人员深入农村巡回医疗,等防治措施。1958年12月,根据《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规定,全面开展疟疾普查普治工作,组织8个防治小组,深入农村,查出阳性病人3742例,采用四氯胍普治3715例。60年代开始运用乙氨嘧啶、伯氨喹啉等药品对病人实行抗复发治疗。1974年9月,为了摸清1973年疟疾发病率回升的原因,县防疫站分别抽查了7所医院(卫生院)105张疟疾病人门诊治疗处方,发现67张处方的用药剂量少,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为此,县防疫站统一印发给各医疗单位运用磷酸氯喹片,伯氨喹啉(8天疗法)根治疟疾的处方,要求疟疾病人发现一个,根治一个,上报(报送给县防疫站)一个,并每年春季对前一年发疟疾病人进行一次抗复发治疗。80年代在坚持做好现症病人治疗和抗复发治疗工作的同时,开展对疟疾病人、病原的监测。
  1983年~1984年金华地区卫生防疫站和武义县卫生防疫站联合组成蚊种调查小组,分别于6月下旬和8、9月中旬赴竹客乡东西村及履坦、麻阳、岭下汤、项店等地作蚊种调查,捕获成蚊、羽化成蚊和幼虫4970只,经氯仿麻醉,解剖镜下鉴定分类为4属13种。经观察还发现山区牛棚以中华按蚊为多,其次为三带喙库蚊,住房以三带喙库蚊占优势,其次为致倦库蚊和中华按蚊。
  1989年11月,经省、市疟疾病防治考核验收小组考核验收,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卫生部制定的《关于基本消灭疟疾病的标准》01990年9月省卫生厅正式下文,批准同意武义县为基本消灭疟疾县。
  钩虫病 俗称“黄胖病”,是历史上流行最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建国前,茭道乡内白村患病率高达59%。1955年11月14日,武义县人民政府发布《关于重点开展钩虫病防治和有计划的进行保健,接生员短期补课工作的通知》,卫生科专门抽调了7人,组成白阳区茭道乡钩虫病防治小组,赴茭道乡逐村查治钩虫病。1956年,结合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在履坦和茭道乡对粪检中发现的钩虫病患者免费施用四氯乙烯、灭虫宁等药品治疗,共治钩虫病人2052例。1957年1-11月,县防疫站粪检5697人,其中阳性2634人,阳性率46%。1962年查治钩虫病7418例;1963年查治9606例。1964年政府免费调拨给区、社医疗单位钩虫病专用药品四氯乙稀丸328200粒,实治2734人。1985年8月16日县卫生防疫站在履坦村进行钩虫皮炎普查,应检704人(15-60岁),实检699人,查出皮炎患者105人,占受检人数的15.1%。
  肺吸虫病 1974年,县第一人民医院发现首例肺吸虫病。1979年省、地、县三级防疫站联合调查了武义县25个公社的47条山溪、发现21个公社37条山溪中的石蟹(为肺吸虫第二中间宿主)带有肺吸虫囊蚴,其中浙江华溪蟹阳性率为68.50%;长江华溪蟹阳性率61.70%;同时,在剖检的1116只放逸短沟蜷(为肺吸虫第一中间宿主)中,发现2只带有肺吸虫雷蚴,寄生率0.179%。并在徐村、宣武、竹客等地剖检的10只家犬和5只猫(狗猫是肺吸虫病的保虫宿主)中,发现3只家犬和4只猫有肺吸虫成虫、童虫和大量虫卵。在西南部山区居民中多有生吃或半生吃石蟹的习惯,尤其是每年的7至9月间,学龄儿童常到山溪中摸蟹玩耍,并喜吃生蟹,有“吃生蟹亮眼睛”之说。据竹客公社417名学生调查资料反映,84.4%的学生有吃生蟹或吃半生蟹的习惯。因此,广泛开展宣传生吃蟹的危害,是预防肺吸虫病的有效措施。联合调查组曾对徐村公社瓦窑头、上村、徐村3个大队的1568名村民作了肺吸虫抗原皮试,发现阳性463人,阳性率为29.19%,其中男性阳性率为32.84%,女性阳性率为25.61%。从不同年龄的皮试阳性率分析中得知,自5岁至75岁都有阳性反应,以15至24岁年龄组的阳性率最高,为37.28%。1986年,全县累计临床诊断为肺吸虫病的患者有50余例。分别分布在竹客、新塘、三港、柳城、桃溪、登云、俞源、白姆、后树、溪里、新宅、宣武、明山、大田、项店、茭道、王宅、等17个山区或半山区。县第一人民医院应子勇医师采用“别丁”药治愈即有15例。
  第四节 地方病的流行和防治
  地方性氟中毒 简称地氟病。主要包括氟斑牙和氟骨症,是一种主要流行在产氟地区的地球化学性疾病,系长期饮水、食物中摄入过多的氟所致。1984年1月至4月,县卫生防疫站和县牙病防治所首次在全县34个乡镇分设449个点,对8至15岁的人群进行地氟病普查。应检41515人,实检41445人,受检率99.83%,查出氟斑牙患者1683人,检出率4.06%,分布在24个乡镇。氟斑牙在8至9岁的儿童中检出率较低,10岁至15岁儿童的患者程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加重,其中界首、白阳、东吴、蒋马洞、乾口龙、万石院、石桥头7个村的氟斑牙检出率在80%以下,被划定为地氟病轻病区。并对7个村的饮水含氟量作了测定,其中东吴、石桥头、白阳、界首、蒋马洞5个村已饮用自来水,含氟量均未超过国家限定的标准,饮用井水的乾口龙和万石院村饮水含氟量超过国家标准。
  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简称地甲病,俗称“大喉咙”,系外界环境缺碘或机体内碘元素摄入量不足引起的一种代偿性甲状腺肿大。地甲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比较大,当地有“一代肿,二代傻,三代四代断根芽”之说。1952年,宣平县卫生院在接受婚检和其他体检的1575人中,发现有263人患甲状腺肿,其中男性84例,女性179例。1984年6月,首次在全县进行人群抽样调查,共查34024人,查出甲状腺肿病人2480例,患病率7.29%;甲状腺肿大10680人,肿大率31.39%。1985年春,全面开展地甲病普查,共查277476人,查出甲状腺肿病人15039例,患病率为5.4%,其中以弥漫型甲状腺病人居多,占90.19%;混合型和结节型,分别占2.97%和6.84%。并查出疑似克汀病患者14例。在不同性别的年龄组对照中,发现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特别是在35岁至40岁的年龄组中,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6,15岁至60岁年龄组中女性肿大率高于男子3倍。在地理分布上,山区患病率高于丘陵,丘陵高于平原,三种不同地段患病率有明显的差别。在34个乡镇中被划为重病区的有7个、轻病区22个,非病区5个。1985年6月至9月间除患有禁忌症的336人和396名7岁以下儿童外,共普治1至4度病人14305例;还对部分生理性甲状腺肿大者给予预防性服药;并于陶宅乡分轻、重病区作了人群尿碘测定,重病区人群尿碘平均值为19.76微克/克肌酐,轻病区人群平均值为22.60微克/克肌酐01986年对重病区30岁以下人群和轻病区14岁以下人群及生理性肿大者和孕妇进行普治,共计普治了93845人份。1987年3月1日起,实行全民食用碘盐,分16个碘盐加工点。1989年始,统一由县蔬菜公司进行碘盐加工。

知识出处

武义县卫生志

《武义县卫生志》

本志用语体文记述,体裁分述、记、志、传、表、录,共设11章,分别为武义县卫生行政,医疗,卫生防疫,地方病和寄生虫病的防治,爱国卫生,妇幼保健,医药,医学教育,牙病防治,医林医风,丛录和编后记几方面描述卫生事业发展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