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防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义县卫生志》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130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防疫
分类号: R184
页数: 23
页码: 115-13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浙江省武义县防疫情况,分别记述了传染病管理、预防接种与计划免疫、传染病的流行和防治等。
关键词: 武义县 卫生 防疫

内容

一、传染病管理
  民国28年前,没有传染病专门管理机构和专职人员,传染病的流行任其自发自灭。28年后相继建立武义、宣平卫生院,对门诊发现的传染病开始进行统计上报。但由于社会混乱,兵燹不断,民不聊生,无钱求医者甚多,以及卫生院医疗水平低,收治病例有限等因素,传染病的漏报、少报、不报现象十分普遍。如民国33年春,武义县城沦陷,流脑暴发流行,据当时县政府卫生防疫工作报告记载,是年因患流脑而死亡的人数在2400人以上,而《浙江省疫情资料汇编》中仅记载宣平有22人发病,11人死亡,武义县全部漏报。
  1950年6月,根据《浙江省各市县疫情报告暂行办法》规定,传染病的报告和疫情管理工作由县人民政府卫生院负责。1955年建立了疫情报告制度,1956年5月,防疫站成立,由防疫股具体负责传染病管理业务。
  “文化大革命”初期,传染病管理和疫情报告工作一度处于无人管理状态。1971年6月,重建县防疫站后,传染病的管理工作和疫情报告制度逐步得到恢复和完善,规定全县范围内的医务人员和检验、检疫人员为传染病法定报告人,要求他们在发现传染病时,必须及时填报武义县急性传染病报告卡和传染病登记旬报表。门诊医生还要做好每日门诊传染病登记,一旦发现甲类传染病及其疑似病人,城镇上报时限不得超过6小时,农村不得超过12小时。
  1980年,县卫生局开始把疫情管理工作列入各卫生医疗单位管理考核内容之一。
  二、预防接种与计划免疫
  “种痘”是最早的预防接种方法之一。明、清时期,采用种“人痘”的办法预防天花。民国5年,宣平改种“牛痘”。民国20年,个别私立医院始用流脑菌苗预防流脑。民国28年后,霍乱、伤寒、鼠疫和霍乱伤寒混合疫苗相继输入使用。建国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剂品种和数量逐年增多,接种率和接种质量不断提高。1979年5月,在大田公社进行儿童计划免疫试点。1980年计划免疫在全县推广,建立儿童预防接种卡,实行“一人一卡”,各种疫苗按规定免疫程序有计划地进行接种。1981年全县539个大队中,有529个大队的儿童发有预防接种卡,1983年开始实行“四苗”(卡介苗、小儿麻痹糖丸、百日破三联菌苗和麻疹疫苗)按月接种,并确定每个月的20日为儿童保健日,要求受种儿童凭卡到各接种点注射预防针。5月8日建立计划免疫领导小组。7月28日建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小组。全县配备有计划免疫冷链箱43只(其中39只配备各区、乡卫生院),冰壶600只。8月,卫生局制定了《武义县计划免疫规章制度》。是年疫苗接种率为88.3%,其中:麻疹疫苗92.02%,小儿麻痹糖丸91.7%,卡介苗91.38%.白喉菌苗87.85%,百白破三联菌苗89.57%,乙脑疫苗82.56%。流脑疫苗91.61%,钩端螺旋体疫苗88.68%。1984年“四苗”覆盖率为97.6%,1985年11月,金华地区卫生局组织全区计划免疫大检查,武义县计划免疫工作成绩名列全区第二,首次成为金华地区计划免疫工作先进县之一。
  1987年5月,按EPI法组织一次接种率调查,建卡率达100%;“四苗”覆盖率99.05%。在新宅乡李村采取同一批号麻苗效价回滴,其结果分别为(TCLD5)2.8、2.8、2.6,证实冷链系统正常运转,6月,对儿童计划免疫成功率监测:6区1镇作随机抽查,卡介苗阳转率监测,抽查259名0岁组儿童阳转率91.1%,抽查泽村乡38名幼儿作脊髓灰质炎免疫成功率监测,血清中和抗体阳转率92.1%;抽查学龄前儿童27名,作脊灰血清中和抗体测定,均有抗体。抽查泉溪乡819名儿童作白喉免疫水平监测,锡克氏(ScmickTest)试验阴性率91.7%。是年,为提高计划免疫质量,将109个接种点缩小为59个,全年接种135142人次,接种率为95%。
  1988年4月,实行“四苗六病”(六病:麻疹、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保偿制,当年出生儿童入保率93%;一周岁儿童四苗基础免疫覆盖率99.86%;按年接种脊灰糖丸98.2%,卡介苗97.8%;流脑菌苗95.9%,乙脑疫苗90%,百白破疫苗96%。
  自1950年开始的40年间,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剂有:伤寒、霍乱混合菌苗、霍乱菌苗、鼠疫菌苗、白喉类毒素、百、白联菌苗、百、白、破三联菌苗,牛痘苗、乙脑疫苗、卡介苗、钩端螺旋体菌苗、脊髓灰质类糖丸,流脑菌苗、麻疹疫苗,破伤风类毒素,痢疾噬菌体,狂犬疫苗,乙肝疫苗等。
  三、传染病的流行和防治
  传染病的流行和暴发,民间称之为“发瘟疫”或“发瘟病”。
  (一)急性传染病
  鼠疫 在武义、宣平两县的历史资料中尚未发现有鼠疫病例的记载。民国32年10月,宣平县保华乡溪口村金华师范校舍内发现了自毙老鼠7只,随后又在村边、溪旁发现死鼠20余只,当局疑有鼠疫,旋即成立宣平县防疫处,制定《宣平县防止鼠疫暂行办法》,注射鼠疫疫苗。至11月底未发现鼠疫病例,解除疫区警戒。
  霍乱(副霍乱) 民国29年夏秋之间,武义县发现霍乱病1例,为是年浙江省发现霍乱的23个县份之一。武义、宣平两个县卫生院开始施用霍乱和伤寒霍乱混合疫苗预防针。1958年武义始用霍乱伤寒混合疫苗。1962年为预防副霍乱病的发生和流行,实行全民普注霍乱菌苗,并在壶山镇、柳城镇、上茭道汽车站、三港、桐琴等人口密集区域和交通要道设置交通检疫站,分派13名医务人员在各检疫站为过往人员注射副霍乱菌苗,对可疑的人员进行留验。1963年普注霍乱菌苗140226人份。1964年注射霍乱菌苗27420人份。1966年和1974年再次进行普射。
  天花 民国17年仲秋,山坑口村天花流行,罹者70余,仅14人幸存。惨者一家数口中罹患天花。如高振德家2个儿子病夭,高舍森户的长媳妇、次子、长孙、连同长媳腹中已近足月的胎儿4人病亡。高李荣户全家6口,仅高李荣一人幸免于难,后人以“和尚”为名呼之。村口锄头岭上一排葬有18人,今人尚以“十八坑”为地名。民国22年1至6月,宣平有352人染发天花,死亡35人。27年12月至28年2月,200人口的菊水乡(即现在新宅乡)李村有60余人死于天花,全村白天看不到玩耍的儿童,晚上家家闭户不敢出门。700余人口的岭下汤村也有60多人病死。1950年全县发病24例,死亡5例;1951年发病1例,1952年起武义、宣平天花绝迹。
  “种痘”是预防天花的传统方法。最初使用的有“鼻内吹苗法”、“点苗法”、“传浆法”,由于痘苗均取自人体,故民间称之为种“人痘”。于民国初年开始为“牛痘”所代替。民国5年,传教士何亿锦在柳城耶苏堂附设牛痘局,免费为未经出痘的婴幼儿施种牛痘。次年,俞原中医俞祝印在民间点种牛痘。由于当时的牛痘苗多来自国外,人们习惯称之为“洋痘”。16年,武义县城内设牛痘施种局,开始为居民施种牛痘,民国31年,县卫生院在每年春、秋两季组织医务人员巡回种痘,或委托县救济院施医所、福音医院及其他私立医院(诊所)免费为城乡儿童种痘。是年武义县施种1281人份。宣平3298人份。1950年开始实行全民普种牛痘。武义普种12945人份。1951年春武义分区培训接种牛痘人员160名,又接种牛痘4464人份。以后每年春、秋或隔1~2年接种或复种1次。1982年接卫生部通知停止接种牛痘。
  麻疹 麻疹是流行范围最广、发病率最高、死亡人数最多的急性传染病之一。建国前,缺乏麻疹统计资料。建国后,发病率最高的年份是1954年,全县有6982人发病,发病率高达4073.77/10万人,病死人数最高的是1959年,死149人。县人民政府要求卫生人员做好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提高群众的卫生知识水平,发现麻疹,及时做好隔离护理,必要时迅速送县卫生院住院隔离治疗。动员社会医生和各单位医务人员下乡巡回防治麻疹。1967年,开始对7岁下的儿童注射麻疹疫苗,1978年后,全县没有发现麻疹死亡病例,发病率也逐渐降低,1985年麻疹疫苗接种率为95.44%,1988年9月,整群分层抽样调查,麻疹血凝抗体监测320人,其中阳性285人,阳性率89.1%。1989年1~4月,柳城、大源、三港、竹客、新塘等乡镇发现麻疹,经流行病学调查,血清监测,确诊7例麻疹,发病年龄为18岁以上青壮年,均系从外县感染传入,没有发现二代病人。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 自1952年始有乙型脑炎疫情报告,至1990年底止共发病878例,其中死亡71人,病死率8%。发病率以1966年为最高(32.37/10万),死亡率以1971年为最高(5.29/10万)。1969年开始接种乙脑疫苗,1985年发病5例,1986年发病9例,1987年发病8例,1988年发病1例,4年中均无死亡病例发生。
  伤寒、副伤寒 民国28年,武义县卫生院发现伤寒病21例,29至36年间发现253例,其中36年占76例。30年宣平县卫生院上报伤寒病3例。1949年武义县卫生院门诊确诊伤寒、副伤寒101例。1950年至1983年间全县共发生伤寒、副伤寒211例,死亡11人,其中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均以1953年为最多,分别是50人和6人。1984年至1987年连续4年无病例报告。1988年至1990年伤寒病例又有散发,分别为2例、2例和1例,无死亡。
  民国29年开始接种霍乱伤寒混合疫苗,预防伤寒。1953年省卫生厅分配武义霍乱伤寒混合疫苗2000人份,县卫生科组织医务人员对人群聚居集中,环境卫生条件差,地处交通要道的集镇实施预防注射。1956年改用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注射13890人次。1974年曾用过霍、伤四联疫苗,自1981年后,伤寒、副伤寒年发病率平均在1/10万以下。
  斑诊伤寒 民国31年武义发现斑诊伤寒6例。1952年5例;1953年6例,1962年和1985年分别发生1例。1986年后无病例发现。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 民国19年冬,宣平自北而南,流脑流行,蔓延甚广。瀛头、大应、沙坑等地自腊月至次年立春,时疫为灾,一月内死去二、三十人。民国29年,武义县卫生院首次上报流脑15例。34年武义县卫生院收治流脑36例;宣平县卫生院收治33例、死11例。建国后,流脑时有流行,其中有3次高峰,第一次是1959年,发病146人,发病率为74.37/10万,死亡11例;第二次流行时间较长,从1963年持续到1968年。1963年3月8日县人民委员会向全县发出《关于预防流行性脑膜炎的紧急通知》。4月29日《流行性脑膜炎防治情况总结》中载道:“我县从2月中旬桃溪区德云公社发生第一例脑膜炎至4月24日止,共计发病82例,其中桃溪区50例,柳城区19例,壶山镇及其他地方也有少数病例发生。死亡7例,占发病人数的8.6%。从发病年龄来看,18岁以下70例,占发病总数的85%,其中8岁以下的非学龄儿童57例,占发病总数的69.5%。发病的一个特点是比较急骤,其中暴发型病例约占19%;另一个特点是面比较广,一般是呈散发性,82例病人分布于19个公社,40个生产队、51个自然村,3例以上病人的疫点仅有6处。”1967年,金华地区曾派流脑预防组来武义疫区协助开展防治工作。当地政府还组织医务人员对易感人群、与病人密切接触者,给予1:1000呋喃西林液喷喉、滴鼻或口服长效磺胺片,磺胺噻唑片。第三次流行高峰是1980年至1981年,共发生流脑255例,死亡11人。
  注射流脑疫苗预防流脑始于30年代初。1949年后接种面逐年扩大,受种人数逐年增多。1980年后,易感人群的接种率不断提高,1981年91.61%、1983年95.9%。在每次流脑大流行时,当地政府还组织医务人员对易感人群和与病人密切接触者,给予1:1000呋喃西林喷喉、滴鼻或口服长效磺胺片、磺胺噻唑片预防。
  病毒性肝炎(传染性肝炎) 是武义比较常见的传染病之一。1959年至1990年间发病率以1979年为最高,发病1416例,发病率达484/10万。发病有明显上升趋势。1959年发病率为1.01/10万,60年代发病率为38.05/10万,70年代为129.02/10万,80年代为138.66/10万。发病顺位自1983年开始,升到第2位。从1959年后的6次发病高峰间隔时间比较,流行周期有缩短趋势,第1次流行高峰间隔7年,以后依次为5年、3年、2年和3年。发病率自1989年始上升至各种传染病的首位。1959年前,由于医疗技术和设备限制,无法从血清学和病原学上确诊肝炎。1959年县人民医院开始用尿三胆测定和凡登白试验诊断黄疸型传染性肝炎,卫生防疫部门开始把传染性肝炎纳入疫情报告。60年代初期开始血清谷丙转氨酶测定,无黄疸性肝炎得以确诊。
  1965年,县防疫站开始对从事饮食行业人员进行体验,并将传染性肝炎列为主要检查项目之一,对肝炎患者或带有肝炎病毒的饮食行业人员要调离岗位。1986年3月,开始对母体乙肝表面抗原体阳性的新生婴儿注射乙肝疫苗。由于肝炎传染途径复杂,人体对肝炎病毒普遍易感,又缺乏有效的免疫预防措施,肝炎的发病率未能有效控制。
  钩端螺旋体病 简称钩体病。1963年桃溪滩等地首次上报钩体病3例,以后每年夏、秋都有局部流行或散发性病例。1970年是病发高峰。全县有25个公社144个大队,4个单位共774人发病,死亡25人。金华地区医疗队赴下杨区,在区高中开设简易病房,收治钩体病人300余例。中国医药科学院由时曼华带领病源体调查组(3人)从北京到达武义,深入疫区验血288份,阳性215份,其中黄疸出血型187份,培养分离出钩体菌15株,确诊是“黄疸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各疫区开始推广使用中草药预防。同时注射钩体疫苗1666人次。10月下旬,疫情下降。1971年又有20个公社55个大队88人发病,2人死亡。其中登云公社大河源大队和柳城公社红旗大队(即后县村)是新疫区,中国人民解放军医药研究所3人,到县防疫站开展疫源和传染源的调查。1973年8月,县防疫站在陶宅公社坎头大队作鼠类种群带菌调查,捕鼠43只,作鼠肾切片检查,发现阳性的有5只,培养分离出钩体病原体8株,其中1株失传,7株均属黄疸出血型。
  1974年,县防疫站撰写的《武义县钩端螺旋体病调查报告》中记载:武义县钩体病临床类型有:流感伤寒、肺出血、黄疸出血、胃肠休克、肾功能衰竭型,以流感伤寒型最多,其次是肺出血型。钩体病死亡原因是肺大出血。是年5月,开始在疫区为8岁以上者注射钩端螺旋体菌苗,共注射20万人份。同时发放预防钩体病宣传资料600份,并发动群众捕灭老鼠。1981年至1985年,累计接种钩端螺体菌苗472477人份。1985年于1989年未发现钩体新病,1988年停止钩体菌苗预防注射。1989年又发现钩体病6例,死亡3人。1990年发现钩体病8例。是年,恢复注射钩体菌苗。
  白喉 俗称“肺花”、“烂喉痧”。民国37年,武义县始有白喉病例报告。1950年至1990年年间发病率最高的年份是1967年,为60.37/10万,有144人发病;死亡率最高的年份是1953年,为6.55/10万,有11人病死。1971年后无死亡病例。1976年后无白喉病例报告。
  1949年武义预防注射白喉菌苗2050人次。1953年8月,县卫生科以6个月至8周岁的儿童为对象,在交通要道,人口密集地区及幼儿园、托儿所、小学等儿童集体场所为重点,分配各区预防注射任务2000人份。11月9日向各区通报了清溪区麻蓬村、履坦区金村垄和新宅区白衣坑村的3名白喉死亡病例。同月12日县人民政府制订了《武义县白喉病防治工作方案》。19日县政府又转发华东卫生局《关于白喉、天花和麻疹的防治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1954年10月卫生科向各区、乡、机关、卫生所、企业学校印发《谈谈预防白喉》的宣传资料。1956年4月10日,为全面实施白喉全程预防注射(即对6个月以上至8周岁未注射或未按规定次数注射的儿童注射3次白喉菌苗,每次间隔3—4周,第1次0.5毫升、第二次1毫升、第三次1毫升),卫生科制有《武义县1956年白喉预防实施办法(草案)》。1961年预防注射百(百日咳)、白(白喉)二联疫苗。1974年用百、白、破(破伤风)混合制剂。1980年把接种白喉菌苗和百、白破混合制剂列入儿童计划免疫项目。1985年县卫生防疫站采用整群分层抽样调查法对1418名2至15周岁的儿童进行白喉锡克氏试验,(SchickTeSt),阴性率达86.6%。
  细菌性痢疾(菌痢) 是比较常见的传染病之一。时有流行,连年不断。清康熙十年(1671)武义五月不雨,至九月乃雨,疫痢大作。民国22年秋,岭下汤村痢疾蔓延,死50余人,呻吟床第者数以百计。33年8月宣平时届炎夏,酷暑逼人,久晴不雨,以致赤痢流行,为害甚烈。县政府要求各乡镇举行大扫除,改善环境卫生,并电请省卫生处调拨专用药品。
  建国后,以1954年的发病率为最高(发病1350例,发病率787.68/10万)死亡率以1951年为最高(死18人,死亡率8.73/10万)。1990年前在各种传染病中的发病顺位:40、50、60、70年代均为第三位;1980年至1988年上升为第1位;1989年和1990年下降到第2位。
  流行性出血 自1965年发现第一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人后,时有散发病例。1983年开始逐年增多,1985年有36人发病,发病率为12/10万。1990年发病24例,发病率为7.47/10万。开展灭鼠工作,减低老鼠密度是预防和减少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的主要措施。在1986年春,县卫生防疫站对白溪乡老鼠分布情况进行了一次监测,野外黑线姬鼠占70%,黄毛鼠占26%。小家鼠、臭鼩鼱各占2%;室内褐家鼠占80%,小家鼠占12.3%,黄毛鼠占4.4%,臭鼩鼱占2.2%,黑线姬鼠占1.1%。1987年12月,对流行性出血热疫区(白溪乡童庐村)进行鼠类带毒现场调查,发现家鼠中褐家鼠阳性率8.44%;野鼠中黑线姬鼠、黄毛鼠阳性率分别为8.19%,8.51%。1990年3月,在大田,桐琴、西联、陶村、后树等疫区进行一次老鼠密度测定,平均密度为2.2%。
  脊髓灰质炎 又称小儿麻痹症。1957年发现首例病例报告,至1980年止计有32例病人,其中1968年发病人数最多,有病人6例,发病率为2.25/10万。1981年后没有发现新病人。为预防脊髓灰质炎,1966年2月开始运用口服脊髓灰质炎I、Ⅱ、Ⅲ型糖丸。1980年把服用糖丸纳入儿童计划免疫。
  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每年都有发生。1953年2月25日至3月底,宣平县毛弄村、黄大梯、大溪口、郑岸、洪潭、竹客、双溪等地有1400余人染及流感,其中以儿童患者占多数,有10名儿童患者因并发肺炎而死亡,发病最严重的毛弄村133村民就有80多人发病。1957年春,武义暴发流感,全县26所中、小学中50%以上的学生发病,10余所中、小学被迫停课,不少单位、厂矿、农业社集体发病,停工停产。如联众乡(邵宅乡)吴村,总人口为282人,发病者就有151人,占全村总人口的66%。1962年2月至7月,流感初发于溪口公社水头和竹翠村,后蔓延至三港、柳城、西联和大源公社,共发现病人799例,其中死亡7例。医疗卫生部门采用呋喃西林液喉头喷雾,服用钙克斯药片和生姜、葱白水煎剂等予以防治。
  狂犬病 1976年4月1日,首次报告邵宅公社石井村6人被狂犬咬伤,其中一人发病死亡。截止1985年底全县共有893人被狂犬或疑狂犬咬伤,其中20人发病死亡。1981年县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捕杀家犬预防狂犬病的通告》,组织全县范围内的打狗运动,县卫生防疫站开始对被犬咬伤者注射狂犬疫苗,预防狂犬病的发生。自1984年后,全县未发现狂犬病病例。
  百日咳 1954年开始有百日咳病例报告,以后每年均有病人发生,以1957年发病最多,全县有1446例,发病率高达748.36/10万,死亡6例,年死亡率3.11/10万。1952年武义县卫生院开始接种百日咳疫苗。1962年始用百日咳、白喉二联疫苗。1974年改用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疫苗。(以下简称三联疫苗)。1983年纳入计划免疫,按月接种,1984年发病率降至17.67/10万,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下,提前2年达到省颁标准。1986年百日咳发病率为5.15/10万。1990年下降至3.42/10万。
  (二)慢性传染病
  麻风 麻风病在武义的流行历史较长。1973年全县调查有麻风病31例,均属瘤型和结核样型,男女之比为5:1,主要分布在县西和西南山区的10个公社,17个大队。在1979年1至5月间开展的“三病”(头癣、疥疮、麻风)普查普治中未发现麻风新病人。1990年12月止,历年累计发现麻风病50例,其中已治愈35例,死亡12例,尚有现症病人3例。患病率在1/10万以下。
  对于需要住院治疗的现症病人多转送到德清县武康疗养院或义乌麻风病院就治,留住在家里的由县防疫站人员定期送药上门治疗,定期访视观察病情变化,指导病人或家属做好家庭隔离工作。对和病人密切接触者进行体验。1973年县卫生部门曾在要巨公社孙里坞村附近筹建麻风病院,由于各种原因,两幢建好的房屋一直未能收治病人。1979年取消筹建计划,原建筑物全部拆除。
  性病 俗称花柳病,计有梅毒(杨梅疮)、淋病(流白浊)等。民国28年至36年间,武义县卫生院诊治花柳病1586人次。民国34年12月31日,浙江省第四区专员公署行政会议根据宣平县参议会会长的建议,拟出三条防治花柳病办法:(1)请省府通饬各县分乡调查花柳病等患者,并强迫医治;(2)由省卫生处购办药品分发各县卫生院以便治疗;(3)对不接受检查或注射者由县政府酌情惩处。建国前县西南部山区有些村妇女患病高达60%,造成孕妇流产多,早产多,婴幼儿死亡多。民间有:“只见娘肚大,勿见孩儿长”之谣。1957年9月15日宣平县防疫站拟定《宣平县畲族地区以性病为中心的防治试点方案(草案)》,组织防治小组,查治性病,被确诊为性病患者可凭检验卷免费就治。1962年又组织12名医生和检验人员赴重病区查治性病。1982年11月28日,县卫生局向各区、社发了《关于对少数民族人民进行健康检查的通知》,并根据省皮肤病防治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订出对畲族村进行性病检查的具体步骤和规划。至1983年3月,对柳城、大源、泽村、陶村等11个乡(镇)48个大队5670人口的畲族村民作了健康体检,受检人数4229人,受检率为80%,查出康氏反应阳性74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1.2%。查后对阳性者作了普治。1988年5月,省卫生厅通知将性病列入疫情报告。8月,县第一人民医院上报第一例淋病。同月,县卫生局下文建立县性病防治领导小组。10月对金温公路武义段沿线重点人群抽查。监测110人,检出淋病19人,尖锐湿疣2人。是年,共发现性病88例(淋病86例,尖锐湿疣2例)。11月,建立县性病诊断小组,防疫站开始配备专职医师对性病病人进行临床或实验室诊断,对部分传染源跟踪调查和治疗,并开始把性病列为疫情报告项目。1990年4月,对县城和城关区公路沿线服务行业人员进行STD监测,检查197人,发现淋病12例。年底共发现性病121例,其中淋病103例,尖锐湿疣18例。
  肺结核 俗称痨病,建国前,在城乡流行较广,病死率甚高。建国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劳动条件的改善,以及链霉素、雷米封等抗痨病药物的广泛运用,结核病的发病率,病死率逐年降低。1959年3月,发现肺结核病人313例,发病率160/10万;同年开始接种卡介苗。1976年10月,县防疫站协同杭州市结核病医院医务人员于壶山镇熟溪小学、壶山小学、壶山幼儿园进行皮上划痕法和皮内注射法接种卡介苗效果现场观察,发现皮内注射法阳转率高于皮上划痕法53.7%。1978年10月,首次在徐村公社开展结核病普查,共检查6096人,受检率为79.86%,查出结核病74例,患病率12.14‰,其中活动性结核病49人。1979年5月,武义被列为全国第一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点(全国共有888个调查点)之一,于大溪口公社桥头、山下鲍、黄山三个大队抽查1568人,查出活动性肺结核5例,患病率319/10万,涂片阳性1例,涂片阳性患病率64/10万。1984年7月,全国第二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开始,县卫生防疫站会同金华地区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导小组赴明山乡东渠、上坊、金岩、板坑等4个行政村作肺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应检1368人,实检1330人,受检率为97.22%。共查出肺结核病人4例,患病率为0.3%。1985年县卫生局制定了《武义县结核病登记、报告、管理试行办法》。1988年底,县卫生防疫站被评为省结核病管理先进单位。1990年5月,开展全国第三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县卫生防疫站再次协同金华市卫生防疫站于宣武乡大莱村抽样调查,应检1646人,实1609人,受检率97.75%,查出病人11例。对15岁以下的365名儿童进行卡证检查,有卡证315人,卡疤率86.03%。年底县卫生防疫站被评为金华市结核病管理先进单位。

知识出处

武义县卫生志

《武义县卫生志》

本志用语体文记述,体裁分述、记、志、传、表、录,共设11章,分别为武义县卫生行政,医疗,卫生防疫,地方病和寄生虫病的防治,爱国卫生,妇幼保健,医药,医学教育,牙病防治,医林医风,丛录和编后记几方面描述卫生事业发展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