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卫生防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义县卫生志》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1300
颗粒名称: 第三章 卫生防疫
分类号: R184
页数: 50
页码: 111-16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浙江省武义县卫生防疫情况,分别记述了卫生防疫机构、防疫等。
关键词: 武义县 卫生 防疫

内容

第一节 卫生防疫机构
  民国5年,柳城耶苏堂附设牛痘局。16年,武义县城设牛痘施种局。21年,武义成立县卫生委员会,主管卫生防疫。29年12月,宣平县防疫委员会成立,由县长兼任主任委员.县卫生院院长任副主任委员。32年8月,宣平发现斑疹伤寒等传染病,再次成立县防疫委员会。10月,宣平保华乡溪口村金华师范校舍内发现自毙老鼠20余只,当局疑有鼠疫,于11月3日成立县防疫处。35年7月,武义筹建县防疫委员会。36年武义县卫生院设防疫组。
  建国后,武义县人民政府卫生院在1952年设爱国卫生股,主管全县卫生防疫业务。1956年5月成立武义县防疫站,在壶山镇南上街南狮子巷20号,有职工21名,下设总务、卫生、防疫、检验等股和预防卫生监督组、卫生宣传组。同年5月宣平县防疫站成立,有职工7名。1957年武义防疫站设血吸虫病治疗组。1958年5月撤销宣平县防疫站。10月武义县防疫站撤并入永康县防疫站。1961年10月武义复县,卫生防疫工作由县卫生局(科)直接负责,1963年4月,恢复防疫站,与县卫生科合署办公。1968年5月,与县人民医院合并,称县人民防治院防疫组。1971年6月,再建县防疫站。1972年分设防疫组、寄生虫病防治组、卫生检验组、总务组,有职工16人。1978年5月,更名为武义县卫生防疫站。1979年首次配备了防疫车辆1辆。1980年原分设的4个业务组改为科。1982年9月28日增设卫生宣教科。1986年新装备计划免疫冷链专用“罗马”吉普车1辆。1988年5月,位于熟溪南岸的江山新村2路2号检验办公综合楼竣工。9月迁入新址办公。1990年,全站在编职工40人,其中卫技人员32人。设有防疫、劳动卫生、食品卫生监督、环境卫生、寄生虫病防治(地方病防治)慢性病防治、检验、健康教育(卫生宣教),行政和站办公室等科室。是年7月,增设预防保健服务部。全站固定资产77.05万元,其中仪器设备总值14.9万元,是全县卫生防疫技术指导中心。全站总占地面积为4081平方米,建筑面积3715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2243平方米。
  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基层卫生防疫工作由县卫生院、区、乡联合诊所、社会个体开业医生和农村保健员分别承担。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由于赤脚医生队伍的发展,大队(村)卫生组织比较健全,预防工作基本上由赤脚医生承担,各医疗单位无专职防疫医生,大多由临床医务人员兼任。具体任务由县卫生防疫站临时布置,遇有卫生防疫任务时,多采取用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方法,对兼任人员进行短期集中培训,以适应工作的需要。
  1980年3月5日,县卫生局首次公布县、区、社专职或兼职防疫医生40名,县、区、社卫生防疫网基本形成。1982年对县、区、社医疗单位的卫生防疫工作制订了评分考核指标,每年根据完成任务的好坏和得分高低,决定各单位防疫经费补助多少。1983年5月县中医院和各区、社卫生院建立防疫小组。1989年10月,建立桐琴区预防保健所,各区、乡卫生院的卫生防疫小组相继改为预防保健组。
  第二节 防疫
  一、传染病管理
  民国28年前,没有传染病专门管理机构和专职人员,传染病的流行任其自发自灭。28年后相继建立武义、宣平卫生院,对门诊发现的传染病开始进行统计上报。但由于社会混乱,兵燹不断,民不聊生,无钱求医者甚多,以及卫生院医疗水平低,收治病例有限等因素,传染病的漏报、少报、不报现象十分普遍。如民国33年春,武义县城沦陷,流脑暴发流行,据当时县政府卫生防疫工作报告记载,是年因患流脑而死亡的人数在2400人以上,而《浙江省疫情资料汇编》中仅记载宣平有22人发病,11人死亡,武义县全部漏报。
  1950年6月,根据《浙江省各市县疫情报告暂行办法》规定,传染病的报告和疫情管理工作由县人民政府卫生院负责。1955年建立了疫情报告制度,1956年5月,防疫站成立,由防疫股具体负责传染病管理业务。
  “文化大革命”初期,传染病管理和疫情报告工作一度处于无人管理状态。1971年6月,重建县防疫站后,传染病的管理工作和疫情报告制度逐步得到恢复和完善,规定全县范围内的医务人员和检验、检疫人员为传染病法定报告人,要求他们在发现传染病时,必须及时填报武义县急性传染病报告卡和传染病登记旬报表。门诊医生还要做好每日门诊传染病登记,一旦发现甲类传染病及其疑似病人,城镇上报时限不得超过6小时,农村不得超过12小时。
  1980年,县卫生局开始把疫情管理工作列入各卫生医疗单位管理考核内容之一。
  二、预防接种与计划免疫
  “种痘”是最早的预防接种方法之一。明、清时期,采用种“人痘”的办法预防天花。民国5年,宣平改种“牛痘”。民国20年,个别私立医院始用流脑菌苗预防流脑。民国28年后,霍乱、伤寒、鼠疫和霍乱伤寒混合疫苗相继输入使用。建国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剂品种和数量逐年增多,接种率和接种质量不断提高。1979年5月,在大田公社进行儿童计划免疫试点。1980年计划免疫在全县推广,建立儿童预防接种卡,实行“一人一卡”,各种疫苗按规定免疫程序有计划地进行接种。1981年全县539个大队中,有529个大队的儿童发有预防接种卡,1983年开始实行“四苗”(卡介苗、小儿麻痹糖丸、百日破三联菌苗和麻疹疫苗)按月接种,并确定每个月的20日为儿童保健日,要求受种儿童凭卡到各接种点注射预防针。5月8日建立计划免疫领导小组。7月28日建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小组。全县配备有计划免疫冷链箱43只(其中39只配备各区、乡卫生院),冰壶600只。8月,卫生局制定了《武义县计划免疫规章制度》。是年疫苗接种率为88.3%,其中:麻疹疫苗92.02%,小儿麻痹糖丸91.7%,卡介苗91.38%.白喉菌苗87.85%,百白破三联菌苗89.57%,乙脑疫苗82.56%。流脑疫苗91.61%,钩端螺旋体疫苗88.68%。1984年“四苗”覆盖率为97.6%,1985年11月,金华地区卫生局组织全区计划免疫大检查,武义县计划免疫工作成绩名列全区第二,首次成为金华地区计划免疫工作先进县之一。
  1987年5月,按EPI法组织一次接种率调查,建卡率达100%;“四苗”覆盖率99.05%。在新宅乡李村采取同一批号麻苗效价回滴,其结果分别为(TCLD5)2.8、2.8、2.6,证实冷链系统正常运转,6月,对儿童计划免疫成功率监测:6区1镇作随机抽查,卡介苗阳转率监测,抽查259名0岁组儿童阳转率91.1%,抽查泽村乡38名幼儿作脊髓灰质炎免疫成功率监测,血清中和抗体阳转率92.1%;抽查学龄前儿童27名,作脊灰血清中和抗体测定,均有抗体。抽查泉溪乡819名儿童作白喉免疫水平监测,锡克氏(ScmickTest)试验阴性率91.7%。是年,为提高计划免疫质量,将109个接种点缩小为59个,全年接种135142人次,接种率为95%。
  1988年4月,实行“四苗六病”(六病:麻疹、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保偿制,当年出生儿童入保率93%;一周岁儿童四苗基础免疫覆盖率99.86%;按年接种脊灰糖丸98.2%,卡介苗97.8%;流脑菌苗95.9%,乙脑疫苗90%,百白破疫苗96%。
  自1950年开始的40年间,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剂有:伤寒、霍乱混合菌苗、霍乱菌苗、鼠疫菌苗、白喉类毒素、百、白联菌苗、百、白、破三联菌苗,牛痘苗、乙脑疫苗、卡介苗、钩端螺旋体菌苗、脊髓灰质类糖丸,流脑菌苗、麻疹疫苗,破伤风类毒素,痢疾噬菌体,狂犬疫苗,乙肝疫苗等。
  三、传染病的流行和防治
  传染病的流行和暴发,民间称之为“发瘟疫”或“发瘟病”。
  (一)急性传染病
  鼠疫 在武义、宣平两县的历史资料中尚未发现有鼠疫病例的记载。民国32年10月,宣平县保华乡溪口村金华师范校舍内发现了自毙老鼠7只,随后又在村边、溪旁发现死鼠20余只,当局疑有鼠疫,旋即成立宣平县防疫处,制定《宣平县防止鼠疫暂行办法》,注射鼠疫疫苗。至11月底未发现鼠疫病例,解除疫区警戒。
  霍乱(副霍乱) 民国29年夏秋之间,武义县发现霍乱病1例,为是年浙江省发现霍乱的23个县份之一。武义、宣平两个县卫生院开始施用霍乱和伤寒霍乱混合疫苗预防针。1958年武义始用霍乱伤寒混合疫苗。1962年为预防副霍乱病的发生和流行,实行全民普注霍乱菌苗,并在壶山镇、柳城镇、上茭道汽车站、三港、桐琴等人口密集区域和交通要道设置交通检疫站,分派13名医务人员在各检疫站为过往人员注射副霍乱菌苗,对可疑的人员进行留验。1963年普注霍乱菌苗140226人份。1964年注射霍乱菌苗27420人份。1966年和1974年再次进行普射。
  天花 民国17年仲秋,山坑口村天花流行,罹者70余,仅14人幸存。惨者一家数口中罹患天花。如高振德家2个儿子病夭,高舍森户的长媳妇、次子、长孙、连同长媳腹中已近足月的胎儿4人病亡。高李荣户全家6口,仅高李荣一人幸免于难,后人以“和尚”为名呼之。村口锄头岭上一排葬有18人,今人尚以“十八坑”为地名。民国22年1至6月,宣平有352人染发天花,死亡35人。27年12月至28年2月,200人口的菊水乡(即现在新宅乡)李村有60余人死于天花,全村白天看不到玩耍的儿童,晚上家家闭户不敢出门。700余人口的岭下汤村也有60多人病死。1950年全县发病24例,死亡5例;1951年发病1例,1952年起武义、宣平天花绝迹。
  “种痘”是预防天花的传统方法。最初使用的有“鼻内吹苗法”、“点苗法”、“传浆法”,由于痘苗均取自人体,故民间称之为种“人痘”。于民国初年开始为“牛痘”所代替。民国5年,传教士何亿锦在柳城耶苏堂附设牛痘局,免费为未经出痘的婴幼儿施种牛痘。次年,俞原中医俞祝印在民间点种牛痘。由于当时的牛痘苗多来自国外,人们习惯称之为“洋痘”。16年,武义县城内设牛痘施种局,开始为居民施种牛痘,民国31年,县卫生院在每年春、秋两季组织医务人员巡回种痘,或委托县救济院施医所、福音医院及其他私立医院(诊所)免费为城乡儿童种痘。是年武义县施种1281人份。宣平3298人份。1950年开始实行全民普种牛痘。武义普种12945人份。1951年春武义分区培训接种牛痘人员160名,又接种牛痘4464人份。以后每年春、秋或隔1~2年接种或复种1次。1982年接卫生部通知停止接种牛痘。
  麻疹 麻疹是流行范围最广、发病率最高、死亡人数最多的急性传染病之一。建国前,缺乏麻疹统计资料。建国后,发病率最高的年份是1954年,全县有6982人发病,发病率高达4073.77/10万人,病死人数最高的是1959年,死149人。县人民政府要求卫生人员做好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提高群众的卫生知识水平,发现麻疹,及时做好隔离护理,必要时迅速送县卫生院住院隔离治疗。动员社会医生和各单位医务人员下乡巡回防治麻疹。1967年,开始对7岁下的儿童注射麻疹疫苗,1978年后,全县没有发现麻疹死亡病例,发病率也逐渐降低,1985年麻疹疫苗接种率为95.44%,1988年9月,整群分层抽样调查,麻疹血凝抗体监测320人,其中阳性285人,阳性率89.1%。1989年1~4月,柳城、大源、三港、竹客、新塘等乡镇发现麻疹,经流行病学调查,血清监测,确诊7例麻疹,发病年龄为18岁以上青壮年,均系从外县感染传入,没有发现二代病人。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 自1952年始有乙型脑炎疫情报告,至1990年底止共发病878例,其中死亡71人,病死率8%。发病率以1966年为最高(32.37/10万),死亡率以1971年为最高(5.29/10万)。1969年开始接种乙脑疫苗,1985年发病5例,1986年发病9例,1987年发病8例,1988年发病1例,4年中均无死亡病例发生。
  伤寒、副伤寒 民国28年,武义县卫生院发现伤寒病21例,29至36年间发现253例,其中36年占76例。30年宣平县卫生院上报伤寒病3例。1949年武义县卫生院门诊确诊伤寒、副伤寒101例。1950年至1983年间全县共发生伤寒、副伤寒211例,死亡11人,其中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均以1953年为最多,分别是50人和6人。1984年至1987年连续4年无病例报告。1988年至1990年伤寒病例又有散发,分别为2例、2例和1例,无死亡。
  民国29年开始接种霍乱伤寒混合疫苗,预防伤寒。1953年省卫生厅分配武义霍乱伤寒混合疫苗2000人份,县卫生科组织医务人员对人群聚居集中,环境卫生条件差,地处交通要道的集镇实施预防注射。1956年改用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注射13890人次。1974年曾用过霍、伤四联疫苗,自1981年后,伤寒、副伤寒年发病率平均在1/10万以下。
  斑诊伤寒 民国31年武义发现斑诊伤寒6例。1952年5例;1953年6例,1962年和1985年分别发生1例。1986年后无病例发现。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 民国19年冬,宣平自北而南,流脑流行,蔓延甚广。瀛头、大应、沙坑等地自腊月至次年立春,时疫为灾,一月内死去二、三十人。民国29年,武义县卫生院首次上报流脑15例。34年武义县卫生院收治流脑36例;宣平县卫生院收治33例、死11例。建国后,流脑时有流行,其中有3次高峰,第一次是1959年,发病146人,发病率为74.37/10万,死亡11例;第二次流行时间较长,从1963年持续到1968年。1963年3月8日县人民委员会向全县发出《关于预防流行性脑膜炎的紧急通知》。4月29日《流行性脑膜炎防治情况总结》中载道:“我县从2月中旬桃溪区德云公社发生第一例脑膜炎至4月24日止,共计发病82例,其中桃溪区50例,柳城区19例,壶山镇及其他地方也有少数病例发生。死亡7例,占发病人数的8.6%。从发病年龄来看,18岁以下70例,占发病总数的85%,其中8岁以下的非学龄儿童57例,占发病总数的69.5%。发病的一个特点是比较急骤,其中暴发型病例约占19%;另一个特点是面比较广,一般是呈散发性,82例病人分布于19个公社,40个生产队、51个自然村,3例以上病人的疫点仅有6处。”1967年,金华地区曾派流脑预防组来武义疫区协助开展防治工作。当地政府还组织医务人员对易感人群、与病人密切接触者,给予1:1000呋喃西林液喷喉、滴鼻或口服长效磺胺片,磺胺噻唑片。第三次流行高峰是1980年至1981年,共发生流脑255例,死亡11人。
  注射流脑疫苗预防流脑始于30年代初。1949年后接种面逐年扩大,受种人数逐年增多。1980年后,易感人群的接种率不断提高,1981年91.61%、1983年95.9%。在每次流脑大流行时,当地政府还组织医务人员对易感人群和与病人密切接触者,给予1:1000呋喃西林喷喉、滴鼻或口服长效磺胺片、磺胺噻唑片预防。
  病毒性肝炎(传染性肝炎) 是武义比较常见的传染病之一。1959年至1990年间发病率以1979年为最高,发病1416例,发病率达484/10万。发病有明显上升趋势。1959年发病率为1.01/10万,60年代发病率为38.05/10万,70年代为129.02/10万,80年代为138.66/10万。发病顺位自1983年开始,升到第2位。从1959年后的6次发病高峰间隔时间比较,流行周期有缩短趋势,第1次流行高峰间隔7年,以后依次为5年、3年、2年和3年。发病率自1989年始上升至各种传染病的首位。1959年前,由于医疗技术和设备限制,无法从血清学和病原学上确诊肝炎。1959年县人民医院开始用尿三胆测定和凡登白试验诊断黄疸型传染性肝炎,卫生防疫部门开始把传染性肝炎纳入疫情报告。60年代初期开始血清谷丙转氨酶测定,无黄疸性肝炎得以确诊。
  1965年,县防疫站开始对从事饮食行业人员进行体验,并将传染性肝炎列为主要检查项目之一,对肝炎患者或带有肝炎病毒的饮食行业人员要调离岗位。1986年3月,开始对母体乙肝表面抗原体阳性的新生婴儿注射乙肝疫苗。由于肝炎传染途径复杂,人体对肝炎病毒普遍易感,又缺乏有效的免疫预防措施,肝炎的发病率未能有效控制。
  钩端螺旋体病 简称钩体病。1963年桃溪滩等地首次上报钩体病3例,以后每年夏、秋都有局部流行或散发性病例。1970年是病发高峰。全县有25个公社144个大队,4个单位共774人发病,死亡25人。金华地区医疗队赴下杨区,在区高中开设简易病房,收治钩体病人300余例。中国医药科学院由时曼华带领病源体调查组(3人)从北京到达武义,深入疫区验血288份,阳性215份,其中黄疸出血型187份,培养分离出钩体菌15株,确诊是“黄疸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各疫区开始推广使用中草药预防。同时注射钩体疫苗1666人次。10月下旬,疫情下降。1971年又有20个公社55个大队88人发病,2人死亡。其中登云公社大河源大队和柳城公社红旗大队(即后县村)是新疫区,中国人民解放军医药研究所3人,到县防疫站开展疫源和传染源的调查。1973年8月,县防疫站在陶宅公社坎头大队作鼠类种群带菌调查,捕鼠43只,作鼠肾切片检查,发现阳性的有5只,培养分离出钩体病原体8株,其中1株失传,7株均属黄疸出血型。
  1974年,县防疫站撰写的《武义县钩端螺旋体病调查报告》中记载:武义县钩体病临床类型有:流感伤寒、肺出血、黄疸出血、胃肠休克、肾功能衰竭型,以流感伤寒型最多,其次是肺出血型。钩体病死亡原因是肺大出血。是年5月,开始在疫区为8岁以上者注射钩端螺旋体菌苗,共注射20万人份。同时发放预防钩体病宣传资料600份,并发动群众捕灭老鼠。1981年至1985年,累计接种钩端螺体菌苗472477人份。1985年于1989年未发现钩体新病,1988年停止钩体菌苗预防注射。1989年又发现钩体病6例,死亡3人。1990年发现钩体病8例。是年,恢复注射钩体菌苗。
  白喉 俗称“肺花”、“烂喉痧”。民国37年,武义县始有白喉病例报告。1950年至1990年年间发病率最高的年份是1967年,为60.37/10万,有144人发病;死亡率最高的年份是1953年,为6.55/10万,有11人病死。1971年后无死亡病例。1976年后无白喉病例报告。
  1949年武义预防注射白喉菌苗2050人次。1953年8月,县卫生科以6个月至8周岁的儿童为对象,在交通要道,人口密集地区及幼儿园、托儿所、小学等儿童集体场所为重点,分配各区预防注射任务2000人份。11月9日向各区通报了清溪区麻蓬村、履坦区金村垄和新宅区白衣坑村的3名白喉死亡病例。同月12日县人民政府制订了《武义县白喉病防治工作方案》。19日县政府又转发华东卫生局《关于白喉、天花和麻疹的防治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1954年10月卫生科向各区、乡、机关、卫生所、企业学校印发《谈谈预防白喉》的宣传资料。1956年4月10日,为全面实施白喉全程预防注射(即对6个月以上至8周岁未注射或未按规定次数注射的儿童注射3次白喉菌苗,每次间隔3—4周,第1次0.5毫升、第二次1毫升、第三次1毫升),卫生科制有《武义县1956年白喉预防实施办法(草案)》。1961年预防注射百(百日咳)、白(白喉)二联疫苗。1974年用百、白、破(破伤风)混合制剂。1980年把接种白喉菌苗和百、白破混合制剂列入儿童计划免疫项目。1985年县卫生防疫站采用整群分层抽样调查法对1418名2至15周岁的儿童进行白喉锡克氏试验,(SchickTeSt),阴性率达86.6%。
  细菌性痢疾(菌痢) 是比较常见的传染病之一。时有流行,连年不断。清康熙十年(1671)武义五月不雨,至九月乃雨,疫痢大作。民国22年秋,岭下汤村痢疾蔓延,死50余人,呻吟床第者数以百计。33年8月宣平时届炎夏,酷暑逼人,久晴不雨,以致赤痢流行,为害甚烈。县政府要求各乡镇举行大扫除,改善环境卫生,并电请省卫生处调拨专用药品。
  建国后,以1954年的发病率为最高(发病1350例,发病率787.68/10万)死亡率以1951年为最高(死18人,死亡率8.73/10万)。1990年前在各种传染病中的发病顺位:40、50、60、70年代均为第三位;1980年至1988年上升为第1位;1989年和1990年下降到第2位。
  流行性出血 自1965年发现第一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人后,时有散发病例。1983年开始逐年增多,1985年有36人发病,发病率为12/10万。1990年发病24例,发病率为7.47/10万。开展灭鼠工作,减低老鼠密度是预防和减少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的主要措施。在1986年春,县卫生防疫站对白溪乡老鼠分布情况进行了一次监测,野外黑线姬鼠占70%,黄毛鼠占26%。小家鼠、臭鼩鼱各占2%;室内褐家鼠占80%,小家鼠占12.3%,黄毛鼠占4.4%,臭鼩鼱占2.2%,黑线姬鼠占1.1%。1987年12月,对流行性出血热疫区(白溪乡童庐村)进行鼠类带毒现场调查,发现家鼠中褐家鼠阳性率8.44%;野鼠中黑线姬鼠、黄毛鼠阳性率分别为8.19%,8.51%。1990年3月,在大田,桐琴、西联、陶村、后树等疫区进行一次老鼠密度测定,平均密度为2.2%。
  脊髓灰质炎 又称小儿麻痹症。1957年发现首例病例报告,至1980年止计有32例病人,其中1968年发病人数最多,有病人6例,发病率为2.25/10万。1981年后没有发现新病人。为预防脊髓灰质炎,1966年2月开始运用口服脊髓灰质炎I、Ⅱ、Ⅲ型糖丸。1980年把服用糖丸纳入儿童计划免疫。
  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每年都有发生。1953年2月25日至3月底,宣平县毛弄村、黄大梯、大溪口、郑岸、洪潭、竹客、双溪等地有1400余人染及流感,其中以儿童患者占多数,有10名儿童患者因并发肺炎而死亡,发病最严重的毛弄村133村民就有80多人发病。1957年春,武义暴发流感,全县26所中、小学中50%以上的学生发病,10余所中、小学被迫停课,不少单位、厂矿、农业社集体发病,停工停产。如联众乡(邵宅乡)吴村,总人口为282人,发病者就有151人,占全村总人口的66%。1962年2月至7月,流感初发于溪口公社水头和竹翠村,后蔓延至三港、柳城、西联和大源公社,共发现病人799例,其中死亡7例。医疗卫生部门采用呋喃西林液喉头喷雾,服用钙克斯药片和生姜、葱白水煎剂等予以防治。
  狂犬病 1976年4月1日,首次报告邵宅公社石井村6人被狂犬咬伤,其中一人发病死亡。截止1985年底全县共有893人被狂犬或疑狂犬咬伤,其中20人发病死亡。1981年县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捕杀家犬预防狂犬病的通告》,组织全县范围内的打狗运动,县卫生防疫站开始对被犬咬伤者注射狂犬疫苗,预防狂犬病的发生。自1984年后,全县未发现狂犬病病例。
  百日咳 1954年开始有百日咳病例报告,以后每年均有病人发生,以1957年发病最多,全县有1446例,发病率高达748.36/10万,死亡6例,年死亡率3.11/10万。1952年武义县卫生院开始接种百日咳疫苗。1962年始用百日咳、白喉二联疫苗。1974年改用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疫苗。(以下简称三联疫苗)。1983年纳入计划免疫,按月接种,1984年发病率降至17.67/10万,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下,提前2年达到省颁标准。1986年百日咳发病率为5.15/10万。1990年下降至3.42/10万。
  (二)慢性传染病
  麻风 麻风病在武义的流行历史较长。1973年全县调查有麻风病31例,均属瘤型和结核样型,男女之比为5:1,主要分布在县西和西南山区的10个公社,17个大队。在1979年1至5月间开展的“三病”(头癣、疥疮、麻风)普查普治中未发现麻风新病人。1990年12月止,历年累计发现麻风病50例,其中已治愈35例,死亡12例,尚有现症病人3例。患病率在1/10万以下。
  对于需要住院治疗的现症病人多转送到德清县武康疗养院或义乌麻风病院就治,留住在家里的由县防疫站人员定期送药上门治疗,定期访视观察病情变化,指导病人或家属做好家庭隔离工作。对和病人密切接触者进行体验。1973年县卫生部门曾在要巨公社孙里坞村附近筹建麻风病院,由于各种原因,两幢建好的房屋一直未能收治病人。1979年取消筹建计划,原建筑物全部拆除。
  性病 俗称花柳病,计有梅毒(杨梅疮)、淋病(流白浊)等。民国28年至36年间,武义县卫生院诊治花柳病1586人次。民国34年12月31日,浙江省第四区专员公署行政会议根据宣平县参议会会长的建议,拟出三条防治花柳病办法:(1)请省府通饬各县分乡调查花柳病等患者,并强迫医治;(2)由省卫生处购办药品分发各县卫生院以便治疗;(3)对不接受检查或注射者由县政府酌情惩处。建国前县西南部山区有些村妇女患病高达60%,造成孕妇流产多,早产多,婴幼儿死亡多。民间有:“只见娘肚大,勿见孩儿长”之谣。1957年9月15日宣平县防疫站拟定《宣平县畲族地区以性病为中心的防治试点方案(草案)》,组织防治小组,查治性病,被确诊为性病患者可凭检验卷免费就治。1962年又组织12名医生和检验人员赴重病区查治性病。1982年11月28日,县卫生局向各区、社发了《关于对少数民族人民进行健康检查的通知》,并根据省皮肤病防治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订出对畲族村进行性病检查的具体步骤和规划。至1983年3月,对柳城、大源、泽村、陶村等11个乡(镇)48个大队5670人口的畲族村民作了健康体检,受检人数4229人,受检率为80%,查出康氏反应阳性74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1.2%。查后对阳性者作了普治。1988年5月,省卫生厅通知将性病列入疫情报告。8月,县第一人民医院上报第一例淋病。同月,县卫生局下文建立县性病防治领导小组。10月对金温公路武义段沿线重点人群抽查。监测110人,检出淋病19人,尖锐湿疣2人。是年,共发现性病88例(淋病86例,尖锐湿疣2例)。11月,建立县性病诊断小组,防疫站开始配备专职医师对性病病人进行临床或实验室诊断,对部分传染源跟踪调查和治疗,并开始把性病列为疫情报告项目。1990年4月,对县城和城关区公路沿线服务行业人员进行STD监测,检查197人,发现淋病12例。年底共发现性病121例,其中淋病103例,尖锐湿疣18例。
  肺结核 俗称痨病,建国前,在城乡流行较广,病死率甚高。建国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劳动条件的改善,以及链霉素、雷米封等抗痨病药物的广泛运用,结核病的发病率,病死率逐年降低。1959年3月,发现肺结核病人313例,发病率160/10万;同年开始接种卡介苗。1976年10月,县防疫站协同杭州市结核病医院医务人员于壶山镇熟溪小学、壶山小学、壶山幼儿园进行皮上划痕法和皮内注射法接种卡介苗效果现场观察,发现皮内注射法阳转率高于皮上划痕法53.7%。1978年10月,首次在徐村公社开展结核病普查,共检查6096人,受检率为79.86%,查出结核病74例,患病率12.14‰,其中活动性结核病49人。1979年5月,武义被列为全国第一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点(全国共有888个调查点)之一,于大溪口公社桥头、山下鲍、黄山三个大队抽查1568人,查出活动性肺结核5例,患病率319/10万,涂片阳性1例,涂片阳性患病率64/10万。1984年7月,全国第二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开始,县卫生防疫站会同金华地区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导小组赴明山乡东渠、上坊、金岩、板坑等4个行政村作肺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应检1368人,实检1330人,受检率为97.22%。共查出肺结核病人4例,患病率为0.3%。1985年县卫生局制定了《武义县结核病登记、报告、管理试行办法》。1988年底,县卫生防疫站被评为省结核病管理先进单位。1990年5月,开展全国第三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县卫生防疫站再次协同金华市卫生防疫站于宣武乡大莱村抽样调查,应检1646人,实1609人,受检率97.75%,查出病人11例。对15岁以下的365名儿童进行卡证检查,有卡证315人,卡疤率86.03%。年底县卫生防疫站被评为金华市结核病管理先进单位。
  第三节 卫生
  一、环境卫生
  民国元年,宣平华塘村每逢农历初五,初十雇工清扫村中弄堂道路。民国2年,宣平县警察局设立清道夫1名。民国10年,溪口村人组织清道会,注重卫生,无论大街小巷每周派清道夫扫除一次,经费由该会负担。民国12年,俞源村人组织清道会,每周派清道夫扫除街道一次。25年2月,武义县政府制定《武义县(武阳镇)各机关团体学校担任实施清洁办法》,把学校卫生实施成绩的优劣列为校长考绩之一。27年宣平县政府颁布《宣平县城乡整洁规划》。29年4月,武义县政府拟订灭蝇、灭蚊办法,规定5月为突击灭蝇、灭蚊时期。民国30年2月15日,宣平县政府召开城区清洁会议,通过了《环境卫生规划》和《清洁卫生大扫除办法及清洁检查办法》。31年,武义县政府公布了《武义县城厢住房清洁竞赛办法》。36年8月,武义举行城区清洁检查,结果是壶山镇第11保最清洁,第8保最不清洁。
  1951年2月,武义县卫生院设清洁卫生班,有卫生警2名,清道员4名。1952年7月,武义县卫生院首次为城关镇所属的10个行政村培训饮水消毒员10名,开始对镇内的11口水井实行定期用漂白粉、石灰等消毒。在饮用塘水或溪水地区则推广和实行分塘、分段、定时用水制。1956年5月,武义县防疫站卫生股始行卫生监督工作。1965年3月,建立壶山镇环境卫生管理所,负责管理县城街道和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收集处理生活垃圾、清扫厕所、杀蝇灭蚊,定期清掏粪便、清理疏通下水道瘀泥杂物,设置垃圾桶,消毒水井等工作。1981年11月,环卫所转归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管辖。
  1975年水质检测工作起步。县防疫站首次对武义江、熟溪、午溪及其大小支流和28口乡镇水井的水质作了分析,PH值在6.0至9.6之间,氟化物含量低于1mg/L。流经茭道公社和白溪公社的小白溪含氟量超过国家标准3.25至26.5倍,有15口水井锰元素含量超过国家允许浓度0.25至52.5倍。2口水井中有铬元素的污染。1978年对熟溪和午溪进行水质本底调查,对壶山、王宅、柳城、桃溪等地173口水井和水质作了分析和卫生评价。
  1980年结合三度污染源的普查工作,再次对武义江、熟溪(城镇段)和13口水井及灶边井进行水质分析。1981年7月下旬县防疫站组织3人专程调查了德云公社43个自然村的87口水井,其中设有井圈、井台、排水沟、周围无厕所,无畜圈的水井仅7口,占10.3%。多数水井污染严重,水质差。为此,提出改良建议。1984年县卫生防疫站对全县生活饮用水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10月15日,县人民政府公布了《武义县自来水水源防护管理条例》,规定熟溪劳动桥至县有机化工厂水泵房一带流域为县自来水源防护带。1985年,开始对农村简易自来水站的水质调查建档。同年,开始监测柳城镇自来水厂管道水。1987年4月,国家颁发《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县卫生防疫站对影剧院、理发店、旅馆、浴室进行卫生监测。1988年11月,按《浙江省城镇集中式供水水质监测实施方案》施行监测,监测频率;管网水每月1次、出厂水、水源水于每年丰水期和枯水期各监测1次。1986年至1988年间,对县内饮用水动态进行3次抽样监测,其结论是;全县饮用水水质属低硬度、微偏酸性水、耗氧量均<5mg/L,氟化物  化妆品卫生监督测工作起步于1987年。每年都对化妆品生产厂家进行《卫生许可证》的发放和审查,组织安排生产工人健康体检,发放健康证。1989年11月,对市场上销售的泰国产“爱求”珍珠膏进行抽样检测,两批抽样汞含量为26.4PPM和21.1PPM,均超过国家规定标准。要求有关部门停止销售,并向全县广播,以引起消费者的注意。1990年1月国家颁发了《化妆品卫生管理条例》,县卫生防疫站根据《条例》要求,对化妆品市场实行整改。9月,对生产部门开始发放或调换成全国统一印制的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
  二、食品卫生
  1953年6月,武义县府制定《饮食卫生管理规则》和《饮食摊贩卫生管理规则》,要求饮食店和饮食摊的经营者必须持有县卫生科发放的卫生许可证,方可营业。1954年7月,武义县人民政府在县城东门脚熟溪小学大礼堂举办第一期城镇饮食行业卫生训练班。1965年县防疫站开始配备专职食品卫生监督员1名,着手对食品经营人员进行身体健康捡查。1979年7月,县防疫站对7家棒冰厂生产的的棒冰、糖水等饮料进行一次卫生质量抽查,产品合格率最高的为50%,为此,对生产不合格棒冰厂提出整改措施。10月,县防疫站遵照省酒类专卖公司和省环境食品监测站《关于进一步加强酒类卫生管理》的联合通知精神,对武义酒厂生产的3种酒和泉溪,陶宅2个大队生产的库存酒进行理化和细菌指标检验,铅、氰化物和细菌指标均符合GB47-77和GB-48-77标准。1981年2月28日,县工商局、商业局、供销总社、卫生局、社队企业局联合发出《关于加强冷饮食品卫生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冷饮食品制售单位,产销前产品送县防疫站审查,审查合格后方准生产与销售;冷饮制售人员必须接受体检和食品卫生知识短期培训。1982年设立食品卫生监督员169名,卫生管理员94名;卫生检查员107名,各区(镇)建有3至5人的食品卫生监督小组。4月县人民政府颁发《武义县食品卫生违章处理实施细则》。1983年3月,县防疫站制定《棒冰厂卫生管理制度》和《冷饮食品卫生公约》。5月又制定了《个体摊、店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办法》。是年上半年在对饮食品行业进行检查中,检出变色、发臭、腐败、霉变、污染(农药)、潮解、生虫等水果食品原料4000公斤;麦乳精、薄荷糖202袋(包),咸鸭蛋300余只,其中销毁变质食品700公斤,麦乳精、奶粉等198袋(包)。
  1983年7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食品卫生法》。县防疫站先后广播宣传《食品卫生法》40余次,幻灯56场,印发《食品卫生法》单行本3000本,发放宣传图片456张,印发标语6000张,刊出宣传窗6期,黑板报60期,大型画10幅,自绘食品卫生法图解75幅,食物中毒连环画4套22幅,举行二次小型污染食品实物和图片展览。1984年,对食品行业进行食品卫生检查80余次,先后为213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提出书面监督意见260份,处理霉变食品3000公斤。1985年2月,县卫生防疫站设置食品卫生监督科。7月1日金华地区卫生局公布了武义县第一批着装食品卫生监督员4名,。1986年7月,县人民政府主持召开食品卫生联席会议。县人大组织代表视察壶山镇食品卫生工作,检查了192家饮食摊。1987年5月,组织1次食品卫生知识竞赛,并选拔代表参加在金华市食品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竞赛,取得全市第一名。1987~1990年中举办食品卫生知识培训班29期,有1182人次参加,印发各种食品卫生资料5950余份。依法进行食品卫生监督9422户次,行政处罚189户次,烧毁变质过期食品8804公斤,罚款10565元。对食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25880人次,受检率95%以上,查出(五病)①275人,并依法监督其调离直接从事食品工作岗位。抽样监测食品3410份,合格2743份,合格率80%,比执法前1982年提高30.2%。新发卫生许可证2690份,发、验证率为98%。
  三、劳动卫生
  1972年,开始对县砩矿开展矽尘监测,对70名接触粉尘职工进行体检,查出0-I期矽肺1人。
  1973年6月,开始发放实施《有机磷农药中毒报告卡》。是年全县发生农药中毒52例,死亡1例。
  1978年11月,对接触有害矽尘和从事井下作业工人作环境调查和健康体检,共监测35个厂矿企业单位,被查单位职工总人数4955人,其中接触尘毒职工占总数的18%(不包括社办厂矿)。共查出0-I期矽肺57人,I期矽肺3人。
  1979年,对县属8个、公社办2个厂矿21个作业点进行粉尘浓度监测,半数以上超标。是年,对壶山镜厂等10个点的车间空气和废水中六价铭、氰氢酸浓度测定50%超标。
  1984年5月,72家厂矿企业(全民50家、集体22家)建立卫生档案。对全县环境电离辐射性作了本底检查。监测结果:全县地表电离辐射平均值为34.09微伦/小时,标准差7.84,其中室内4.23,农田6.08,道路6.56,三者无显著差异(P>0.05)。
  1985年9月开始,对全县乡(镇)厂矿企业开展劳动卫生基本情况调查。全,县共有乡(镇)企业163家,有职工4926人,其中生产工人4577人,占职工总数92.9%,有害作业点141个,接触毒害职工1739人。接触矽尘职工1134人,占有害作业总人数的65.2%。物理性有害作业点25个,有职工529人;接触有害作业点14个,有职工76人。
  1987年10月,根据卫生部、农牧渔业部(87)31号文件关于颁发《乡镇企业劳动卫生管理办法》通知精神,县乡镇企业局、卫生局作出实施意见,建立乡(镇)企业劳动卫生档案。调查76家乡(镇)企业,职工4552人,其中生产工4028人,接触有害因素2102人,占生产工人总数52.2%,有害作业点108个,其中有矽尘、水泥尘、煤尘、铅、铬、高温、噪音等。主要危害是矽尘。接触矽尘职工513人,占接触有害工人的24.4%。检测光尘毒样品36份,合格12份,合格率33.33%。主要尘毒作业点38个,监测14个,监测率36.8%。对接触矽尘职工606人作了健康体检,受检率69.14%,作X光线摄片检查矽肺419人,检出矽肺0-I期矽肺85人,I期矽肺患者4人,Ⅱ期矽肺2人。对查出矽肺病人,分别向有关企业建议:(1)给矽肺患者适当休息,疗养和治疗;(2)适当减轻劳动强度;(3)调换工作岗位。
  1988年11月,开展尘肺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结果证实,全县尘肺病人多数在60-70年代初得病,因手工式采矿作业,防护条件差所致。以后逐步改干式为湿式除尘,发病率逐步下降,现基本控制。
  1990年止,全县各厂矿企业中,查明有毒物、粉尘、物理因素三类15种有毒物质,即:毒物类,有氰化物、铬化物、铅、苯、氯、汞、氨、汽油;粉尘类,有矽尘、煤矽尘、水泥尘、电焊尘;物理因素:有高温、辐射、噪声等。
  四、学校卫生
  1950年4至5月,武义有300名小学教师分2批接受防疫训练。1953年武义已有1所小学成立了保健委员会,2所学校设立了卫生室并配有3名校医,10所学校选定了保健指导员,开展学生健康检查846人次,接种牛痘疫苗148人份,鼠疫苗485人次,缺陷矫治150人。1954年9月,武义城镇完全中心小学的489名学生进行健康检查,有427名学生患有砂眼和耳、扁桃腺、呼吸道、心肺缺陷,占受检学生的87.3%。还有50%的学生有头虱。10月卫生和文教部门联合培训了22名学校保健员。1963年县卫生科、文教科发布《加强学校保健工作的联合通知》,要求各学校建立保健委员会,把学校保健工作列入教学计划。
  1978年始,中学毕业生因视力减弱而被限考或淘汰的人数逐年增多。1978年占受检人数的13%01979年至1983年分别上升为17%、18%、36%、40%和43.3%。
  1979年,县卫生防疫站正式配备学校卫生专管人员1名,并组织医务人员分别对县第一、第二中学和王宅中学的2623名学生进行视力测定,近视率分别为9.6%、5.6%、2.8%,总的趋势是城镇学生近视率高于农村学生。1981年县卫生防疫站又协同各所学校制订了《中小学班主任卫生工作内容》。
  1983年10月中旬,县防疫站对县第一、第二中学2423名学生进行生长发育指标调查。具体项目包括形态指标(身高、体重、胸围)、机能指标(血压、脉博、肺活量、视力)和素质指标。身高发育中等级别的学生占60%以上,上中等占15%,下中等占12%,上等和下等级别各占2%左右,从各项发育指标总值来看,城镇学生普遍高于农村学生,机能指标中的肺活量和血压,柳城地区的学生普遍偏低。1984年4月开始,县卫生防疫站先后5次选派医务人员至壶山小学、熟溪小学、壶山中学讲授《谈谈青少年的假性近视眼》、《蛔虫病的预防》、《小学生注意个人卫生》、《砂眼预防》、《细菌性痢疾》等卫生保健知识。9月,开始建立学生健康档案。1985年县第一、第二、第三中学、壶山中学和壶山小学办有医务室,配备6名校医,19所学校有兼职保健老师。县卫生防疫站还对县第一中学和壶山小学的校舍扩建进行了卫生监督和监测,并分别提出了书面意见。同年9月又为第一中学、壶山中学、壶山小学、熟溪小学的学生进行了形态、健康、视力调查,发现有49.34%的学生患有砂眼;43.51%的学生患有龋齿,学生的视力下降率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增高。熟溪小学是6.4%,壶山小学7.9%,壶山初中24%,县一中46.2%。1986年9月再次对县第一、第二中学、壶山中学、壶山小学、熟溪小学等5所学校的6670名学生进行健康检查,查明小学生近视率为5.23%,初中生25%,高中生57.77%,二中、壶中学生的粪检蛔虫卵阳性高达35%,壶山小学的龋齿率为64%。是年,城镇学生健康档案率为100%,区、乡学生建档率为12.64%。1987年,壶山小学、县第二中学学生肠道蛔虫检出率高达42.1%。是年,对23960名中小学生开展头虱普查,发现6716人患有头虱,患虱率28%;查后普治,治虱率100%。在城镇对中小学生建立健康档案,建档率100%;30所乡级中小学也建学生健康档案或健康卡。对城镇3所学校的家长进行了一次卫生知识讲座。乡所在地中小学由乡防疫医师上卫生课,共计讲课297课时,受教育学生17320人。1988年上半年,县第一人民医院,开展氦氖激光治疗近视眼,假性近视疗效好于真性近视,但不巩固,当视疲劳睫状肌痉孪时,视力又降。1989年5月,对壶山小学、县第二中学的428名学生就视力低下、沙眼、脊弯、龋齿、蛔虫等常见病监测。同年,针对学校卫生监测点龋齿率高的现实,对城镇8所学校开展口腔保健,推行雅士洁口净漱牙刷牙,提高学生防龋保健能力。壶山小学学生牙菌斑指数原为1.62%下降到0.78%。全县乡以上中小学生25993人进行驱蛔治疗,驱蛔率95.77%。
  1990年,对全县中小学生实行健康体验。应检25356人,实检24581人,受检率96.97%(城镇受检率99.64%,农村受检率95.56%)。对城乡23446名学生进行头虱普查,查出9536名患头虱,患虱率40.67%,用无毒特效灭虱灵普治。对眼镜销售作了调查,全县有集体眼镜店6家,全民商店1个眼镜专柜,眼镜摊贩2个,14名从业人员均未经过专业知识培训。
  五、放射卫生
  1986年,县卫生防疫站对各医疗卫生单位在用的7台30mAX光机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翌年2月,对全县的医用X光机、工业探伤X光机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并对县第一、二人民医院和桃溪、下杨、桐琴区卫生院及溪里乡卫生院X光机作了防护区照射量率的测定。3月,对14名临床放射医务人员进行个人受照剂量监测。10月,协同省卫生防疫站对壶山镇、桐琴镇的空气作为氡及子体浓度测定。1989年1月,对20名临床放射医务人员实行放射卫生防护知识培训和体检,并为每人建立了健康档案。1990年2月开始,对医用X光机实行发放许可证制度。是年底,全县已有9台医用X光机取得使用许可证。
  六、卫生宣教
  1956年9月,武义县防疫站设卫生宣教组,有2人担任卫生宣教工作。当时主要任务是在血吸虫病流行地区,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宣传,发动群众查螺灭螺,查病治病。同时做好爱国卫生运动的发动宣传工作及对各种急、慢性传染病的防治宣传。
  六、七十年代,卫生宣传面向农村,参加下乡巡回医疗,卫生宣传与医疗工作相结合,一面为群众治病,一面向群众宣传防病知识。在血吸虫病流行区,还组织群众观看血吸虫病防治专题电影片《枯木逢春》。
  1982年11月,县防疫站卫生宣教组改为卫生宣教科。1983年4月,在卫生局支持下,召开全县卫生系统宣教会和社会力量宣教座谈会,提出“七个一”的要求:1、有一卫生宣教组织,乡卫生院至少有1~2名兼职卫生宣传员,能开展正常性的卫生宣传;2、有一块黑板报,每月出刊1~2期;3、有一个《卫生小报》阅报栏,张贴《卫生小报》,宣传卫生科普知识;4、利用一个广播宣传,乡卫生院向县广播站月投稿1~2篇;5、医疗卫生单位就近一所学校,每年上卫生课2~4课时;6、利用候诊、门诊一点时间,对就诊病人作口头卫生宣传;7、有一个有利卫生宣传的环境,即要搞好院容院貌,张贴一些卫生图片和宣传资料。同时,与县广播站商定,在广播上开辟《祝您健康》专题节目,每周1次,每次10~15分钟。这长期办好这个广播节目,主管局把卫生宣传和广播组稿,投稿列入对县、区、乡卫生院年终考核内容,保证了《祝您健康》节目需要。从此,这个节目办得通俗易懂,群众欢迎,持之以恒。1983年7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卫生部门出动宣传车,于城乡间巡回宣传。金华地区卫生防疫站在武义召开卫生宣教现场会,县防疫站卫生宣教科于大会上介绍了“七个一”的组织实施情况,各到会代表参观了壶山镇各街道、商店及公共场所的卫生宣教标语、宣传窗、宣传画的设置、布局情况。
  七、卫生检验
  卫生检验始于1956年9月,武义县防疫站设检验股,分卫生、细菌检验。检验业务局限于肠道寄生虫的钩虫、蛲虫等检验。1974年,卫生检验分理化和微生物检验,建立了小型冷链系统。1988年对卫生检验实行量化管理。1990年,微生物类已能开展卫生细菌致病菌、寄生虫和生化免疫3种23项检验,理化类分食品、水质、空气、生物材料等80多个项目。是年底,县卫生防疫站卫生检验科于金华市微生物检验质量考核中荣获第一名。
  第四节 肿瘤及各种死亡原因调查
  一、1974~1976年肿瘤及各种死亡回顾调查
  1977年7月2日至8月15日,县卫生局组织医务人员依照全国统一调查标准,完成了1974年至1976年各种死因回顾调查。
  三年间全县共死亡6745人,年平均死亡率737.61/10万。其主要死因依次为:(1)心血管系统疾病;(2)呼吸系统疾病;(3)外伤、中毒、意外死亡;(4)恶性肿瘤;(5)消化系统疾病;(6)结核病;(7)新生儿疾病;(8)传染病;以上8种死因共死亡5566人,占3年死亡总人数的89.9%。
  以单种疾病死亡率看:以肺原性心脏病死亡率为最高87.69/10万;第2位是慢性支气管炎,72.92/10万;第3位是肺结核34.45/10万;第4位是肺炎33.06/10万;第五位是肝硬化17.43/10万。
  二、1986~1988年全死因回顾性调查
  1989年12月,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的国际疾病分类法(《国际疾病分类》第9次修订本,简称ICD-9,)开展1986年至1988年间全死因回顾性调查。1990年1月31日建立武义县全死因调查技术指导小组,组织50余名医务人员,举办死因调查培训班,学习国际疾病分类法。2月12日调查工作结束,得出调查结果是:
  1986年至1988年间,全县每年死亡人数分别是2075人、2123人和2429人,总计6637人;年死亡率分别为6.68‰、6.78‰和7.32‰,年均死亡率为7.07‰。全县平均期望寿命男性69.7岁,女性71.9岁;年均婴儿死亡率25.5‰、新生婴儿死亡率16.32‰。
  1990年2月,全死因调查基本结束后,县卫生局组织12名业务骨干分赴各区、乡,对婴儿死亡率较低,死亡报告卡低于县统计局死亡人数的乡作了重点复查核实。3月,死因调查工作通过省肿瘤防治办公室7人专家组的验收。11月,在全省肿瘤防治经验交流会上,武义县卫生防疫站被评为省全死因调查工作先进集体,3人被评为省先进个人。参加省肿瘤防治知识竞赛的武义代表队荣获集体第2名。

知识出处

武义县卫生志

《武义县卫生志》

本志用语体文记述,体裁分述、记、志、传、表、录,共设11章,分别为武义县卫生行政,医疗,卫生防疫,地方病和寄生虫病的防治,爱国卫生,妇幼保健,医药,医学教育,牙病防治,医林医风,丛录和编后记几方面描述卫生事业发展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