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区级医疗单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义县卫生志》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129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区级医疗单位
分类号: R197
页数: 12
页码: 89-100
摘要: 本节记述了1962年~1990年浙江省武义县区级医疗单位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医疗单位 医疗事业 武义县

内容

一、桐琴区卫生院
  桐琴区卫生院位于桐琴镇东干村,系全民所有制卫生单位。创办于1962年7月,原称桐琴区卫生所。1964年在县人民医院外科医师的帮助下开展输精(卵)管结扎、斜疝修补、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1968年4月改称桐琴区人民防治院。1970年新建门诊用房434平方米。1973年8月改称桐琴区卫生院。同年配备30毫安X光机,开展胸、腹部透视。1975年秋设检验室,开展三大常规检验。1976年秋设中医科。1978年配备50毫安X光机,开展摄胸片、胃肠造影。1980年7月增设中药房、中药库。1983年开展肝功能测定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测定。1980年开展肠道细菌培养。1987年冬1449平方米的三层住院楼竣工。1990年全院占地3250平方米,建筑面积265平方米。其中医疗用房1883平方米,生活及辅助用房774平方米。设有内科、外科、中医科、妇产科、治疗室、检验室、心电图超声波室、放射科、中西药房、手术室。有病床15张。配备有X光机(50~200毫安),心电图机、A型超声波诊断仪,光电比色计、万能手术台、激光治疗仪及普通外科、骨科、五官科手术器械。有固定资产30.8万元。在编职工26人,其中卫技人员23人,卫技人员中主治(管)级7人,师级9人,士级10人。日均门诊120人次。
  1986年5月建立桐琴区卫生院党支部,有党员3人。1990年有党员7人。
  
  二、下杨区卫生院
  下杨区卫生院位于王宅镇,系全民所有制医疗单位。创办于1952年8月称下杨卫生所。1958年10月改称永康县下杨公社卫生院。1961年11月复称武义县下杨区卫生所。1968年4月改称下杨区人民防治院。1970年新建门诊用房469平方米,年底防治院迁入现址,增设外科手术室和住院部,设病床15张。1971年设化验室。5月在县医院外科医师的指导下,施行首例左斜疝修补术。此后陆续开展输卵管结扎、阑尾切除、直肠癌人造肛门、甲状腺囊肿切除、脾切除、胃大部切除等手术。1973年8月区人民防治院改称区卫生院。同年增设X光室、并开展白内障摘除术和断指再植术。1974年X光室新开展胃肠摄片。1977年4月发现首例右位心患者。1981年建立区卫生院党支部。1983年发现首例先天性单肢双髌骨,双胫骨,双足蹠重叠畸形病例。1984年扩征土地4000平方米,化验室增加肝功能检测等生化项目。1987年1月建筑面积967平方米的(三层)职工宿舍楼竣工。1990年2月设骨伤科,心电图、理疗科,同时开展肝HBsAg检测业务,新增添心电监护仪和B超。是全年底全院有在编职工20人,其中卫技人员18人,管理人员2人。核定病床18张,年门诊36904人次,收治住院病人421人,业务总收入302800元,有固定资产305195元,配有B超仪、心电图机、200毫安X光机、人工呼吸机、万能手术台、X光机、骨科床2张、产科产床1张、显微镜等医疗设备。全院占地面积7907.3平方米,建筑面积1856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569平方米、生活用房1187平方米、辅助用房100平方米。设有西医内、外妇产、五官科和化验室、放射室、治疗室、中西药房、中医科等门诊科室及住院部。
  三、桃溪区卫生院
  桃溪区卫生院位于桃溪镇,属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创办于1952年11月,始称桃溪区卫生所,有1名医生、1名助产士和1名事务员。1956年5月称宣平县桃溪卫生所;1958年10月改称永康县桃溪卫生院;1961年称武义县桃溪区卫生所;1968年4月改称桃溪区人民防治院。1969年开展嵌顿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和阑尾切除术。1973年8月换称桃溪区卫生院。1974年开展X光透视业务。1981年设立骨科,施行髌骨部分切除术。关节复位、骨折内外固定、骨牵引等手术,并开展三大常规检验。1987年5月县人民政府下文撤销桃溪镇卫生院,原镇卫生院人员并入桃溪区卫生院作为集体工混岗使用。1988年7月成立桃溪区卫生院党支部。1990年全院占地面积41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其中医疗用房480平方米、生活用房860平方米、辅助用房160平方米。有病床9张,正式在编职工19人。护理员1人。设有门诊室、化验室、手术室、放射科、骨伤科、妇产科、牙科、防疫科、中西药房、治疗室等业务科室。置有30毫安X光机、多功能洗胃器、超声波诊断仪、综合手术台、麻醉治疗仪等,总价值100094元的医疗器械。年门诊16000余人次,业务收入19万元,固定资产8.7万元四、新宅区卫生院
  新宅区卫生院位于大田乡岭下汤村,属全民所有医疗单位。创办于1951年4月称新宅区卫生所。1958年10月更名新宅公卫生院。1961年11月复称新宅区卫生所。1968年8月改称新宅区防治院,新建门诊用房360平方米,开设外科手术室,添置30毫安X光机1台。1973年8月改称新宅区卫生院,1974年始行疝气修补、输卵(精)管结扎、阑尾切除等下腹部手术。1975年设化验室,开展三大常规检验。1981年开设中医科和中药房,原徐村公社卫生院岭下汤诊所并入区卫生院。1982年开展心电图检查。1986年9月,聘请岩坑伤科医生到院开展伤、骨科业务。1990年全院占地面积3230平方米,建筑面积1292平方米、其中医疗用房360平方米,生活用房860平方米、辅助用房72平方米;门诊部设有内、外、妇产、放射、心电图、化验、中医、中药等科室,1990年有卫生技术人员9人,年门诊5476人次,业务收入66516元;拥有X光机、手术台、麻醉机、心电图机、显微镜、水压式胃肠减压器、超声波仪等医疗器械。
  五、柳城镇卫生院
  1956年2月,成立柳城镇中医联合诊所。1958年,柳城中医联合诊所和柳城西医联合诊所合并组建为柳城镇中西医联合诊所,设址在柳城东街口。1969年改称柳城公社卫生所。1973年更名柳城人民公社卫生所。1974年迁址柳城太平坊。1978年易名柳城人民公社卫生院。1984年换名柳城乡卫生院,1986年改建为柳城镇卫生院,集体所有制性质不变。1990年全院有职工10人,其中主治医师2人、医师1人、药剂师1人、口腔医师1人、中医士1人、中药士2人、妇幼医士1人;分设有中医、西医、牙科、妇保、防保、治疗、中西药房等科室。有病房2间、病床6张,日门诊125人次;年业务总收入18.4万元;有固定资产6.23万元;全院占地面积900平方米,建筑面积682平方米;配有手术台、显微镜、下腹部手术器械、牙科油泵升降手术台、牙科综合治疗机等医疗设备。
  附:1、白阳区卫生所 创办于1952年8月,位于童芦村,后迁址到白溪村。1957年卫生所有职工7人,其中医师1人、医士2人、护士1人、保健员2人、管理人员1人。1958年10月改称永康县白阳公社卫生院。1961年11月复称武义县白阳区卫生所。1962年7月撤销。
  2、上坦区卫生所 创办于1952年11月,位于上坦村。1953年有职工7人,其中医士1人、保健员2人、勤杂工2人。1958年10月撤销。

知识出处

武义县卫生志

《武义县卫生志》

本志用语体文记述,体裁分述、记、志、传、表、录,共设11章,分别为武义县卫生行政,医疗,卫生防疫,地方病和寄生虫病的防治,爱国卫生,妇幼保健,医药,医学教育,牙病防治,医林医风,丛录和编后记几方面描述卫生事业发展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机构

桐琴区卫生院
相关机构
下杨区卫生院
相关机构
桃溪区卫生院
相关机构
新宅区卫生院
相关机构
柳城镇卫生院
相关机构
白阳区卫生所
相关机构
上坦区卫生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