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义县卫生志》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1284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R199.2
页数: 4
页码: 1-4
摘要: 本节记述了武义县政府建立健全责、权、利相结合的岗位技术经济责任制,健全医疗机构,扩大服务功能。
关键词: 卫生 概述 武义县

内容

武义地处浙江中部偏西地区,总面积1577.2平方公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445.7毫米,年平均气温16.9℃。境内三面环山,峰峦连绵,山地面积占76.92%。1990年,全县分8个区(镇),32个乡(镇),553个行政村,7个居民区。总人口32.11万,其中农业人口28.56万,占88.79%;设有县卫生局和8个县直属医疗卫生保健机构,5个区(镇)卫生院,31个乡(镇)卫生院,1个职工医院,40个厂矿机关学校及其他部门医务(保健)室(所),360个村卫生室(含医疗点)。卫技人员839人,其中取得中级与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有176人,占20.97%;病床646张。居民期望寿命,男69.7岁、女71.9岁。
  武义医药历史悠久,民间卫生活动可溯及唐朝建县之初。远在明、清代就出现过跻名太医院院判的国医高手,妙手回春的“神医”和“用药如大将之用雄兵”的杏林豪杰。中医药和个体医是当地人民防病治病的主要手段和力量。民国初西方医药传入,民国28年,创建武义县卫生院。29年建立宣平县卫生院。但毕竟是杯水车薪,难拯民众之疾苦。再加之封闭式自给经济的长期影响,统治者对卫生事业的不闻不问,行医者多以营利而为之,老百姓有病求医难,民间迷信鬼神邪术、求巫占卦之风盛行。天花、麻疹、白喉等急性传染病和血吸虫病、丝虫病、疟疾、麻风病等地方病流行猖獗,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和健康。1949年居民期望寿命仅为36岁。
  建国后,党和政府提出:“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方针,在人力、财力和物力上予以大力扶植,卫生事业得到较快发展。
  50年代,县人民政府在底子薄、条件差、百业待兴的情况下,克服困难,组织力量,建立县卫生行政、卫生防疫、妇幼保健机构。动员社会医生参加区卫生所或组建区、乡(镇)联合诊所,培训农村保健员,农村医疗卫生保健网初步形成。实行国家干部公费医疗制度。推广新法接生,整理、挖掘民间中医经
  验,进行血吸虫病、丝虫病、钩虫病、性病的普查普治。全民动员,开展以除“四害”、讲卫生,消灭疾病为主要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创建卫生村。在三年困难时期,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浮肿病、妇女病、小儿营养不良患者较多,党和政府增拨药品和食物,派遣医疗队下乡救治。
  60、70年代,根据毛泽东同志“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一批大、中专毕业生陆续充实到区、社医疗单位,组织巡回医疗队下农村,推行合作医疗制度,培训农村赤脚医生,提倡中西医结合,运用中草药防病治病,农村缺医少药状况得到缓解。但由于十年“文化大革命”,行政管理机构瘫痪,卫生保健机构撤并,规章制度废除,预防保健力量削弱,医疗质量一度下降。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纠正“左”的错误,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一批懂业务、善管理的专业人员走上各级医疗单位的领导岗位,进行卫生管理体制的一系列改革。1984年8月,县人民政府同意县卫生局《关于县卫生工作改革意见的报告》。1987年8月,批转卫生局《关于推行乡政府为主实行乡管卫生院的报告》。1988年10月,制定《武义县卫生系统实行院(站、所、校)长负责制度暂行规定》。建立健全责、权、利相结合的岗位技术经济责任制,大大调动了广大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增强医疗卫生单位的自我发展能力。同时,多渠道措筹资金,动员社会多方投入,卫生事业迅速发展,十年改革成效显著。
  预防保健工作向深层次发展,多种流行性疾病得到消灭和控制。预防保健工作从以突击性群众运动为主的基础上转向专业化、网络化、规范化、法制化。加强县、区、乡防保队伍建设,为区乡医疗单位配备防疫妇幼人员,深化防保体制改革,开展了‘四苗六病’保偿和母婴保偿。卫生防疫工作实施“二法五条例”(《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尘肺防治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实行儿童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工作以提高产科质量为重点,开展了孕产妇系统管理、婴幼儿系统管理。1990年县、区、乡医疗单位配有卫生防疫医生73人,妇幼保健医生62人,“四苗”覆盖率达到98.75%,婴儿死亡率下降到18.6‰,孕产妇死亡率降到4.03/万,住院接生率提高到90.72%。血吸虫病、丝虫病、疟疾、麻风病已被消灭或基本消灭,脊髓灰质炎
  白喉、麻疹等传染病已得到控制。
  健全医疗机构,扩大服务功能。1982年创建县级中医专门机构——武义县中医院,使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三支队伍的发展更协调,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进一步健全。医疗技术向高、精、尖发展。西医已能诊治脑血管意外、血液病、心肺肾功能衰竭等危重病症,施行颅脑、胸膛、断肢再植、肿瘤切除等高难度手术;中医在脉管炎、糖尿病、肝炎、骨髓炎、截瘫等病症的辨证施治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效,气功、点穴疗法、推拿按摩、针灸等传统医术已得到继承和发展。中西医结合技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推广使用,新研制的中药天竺黄白内障摘除器已取到国家专利。不少学术成果已得到社会的公认。医疗设备从50、60年代的老三件(听诊器、体温表、血压计),70年代的低倍显微镜、小功率X光机发展到80年代的B超、胃镜、显微外科装置、大功率(500mA以上)X光机、医疗用X线电视装置、电脑血气酸硷分析仪、心脏急救监护仪等大、中型医疗设备。医疗用房从50年代的民房、庙宇,60、70年代的土木结构,发展到80年代的钢筋混泥土。改革十年的建筑面积为29689平方米,超过了以前三十年的建筑面积总和。病床从建国初的内科、妇科二类12张,增加到1990年内、外、骨、妇、儿、五官、传染病、中医等8类646张。
  牙病防治事业异军突起。1982年创建县牙病防治技术指导中心——县牙病防治所。1984年开展牙病普查普治。1986年全县平均3.1万人口才拥有1名口腔专业人员。1987年县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县卫生局《关于建立三级牙病防治网,加强牙病防治工作的报告》,成立县牙病防治指导小组,并将发展牙病防治事业,建立县、区、乡三级牙病防治网列为县人民政府为全县人民办的10件实事之一。1988年初级口腔卫生保健网已基本形成,牙防工作已跻入全国先进行列。1989年被誉为“全国爱牙日先进单位。”1990年平均0.49万人口就拥有1名口腔专业人员,国家卫生部赞誉“武义县的初级口腔卫生保健工作为全国树立了榜样”。
  加强卫技人才培训,重视智力投资。在改革十年中为提高卫技队伍的业务素质,采用在职或离职进修、培训、函授、刊授、自学等方式进行卫技人才培养。1981年建立农村初级卫技人员培训基地——县卫生进修学校,先后开过中药、妇幼保健、医学基础、职业高中护士和职业高中医士等学制在1年以上的培训班,已毕(结)业学员202名。1987年始,为了适应农村卫生工作改革的
  需要,采取定向培养的方法为区(镇)乡医疗单位补充了一批用得上,留得住的专门人才,到1990年的四年间,向外输出定向培养人员46名,其中,大专14名,中专32人。投用经费95430元。
  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80年代以前,卫生系统仅1个单位1次获省先进集体,4人次获省级以上先进个人称号。十年改革中已先后有9个单位15次获省级以上先进集体称号,14人次获省级以上先进个人称号,其中1985年县第一人民医院于金华市县级医院中首次荣获省文明医院称号。
  回顾历史,卫生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离不开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今后,随着改革的深入,为达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武义的卫生事业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知识出处

武义县卫生志

《武义县卫生志》

本志用语体文记述,体裁分述、记、志、传、表、录,共设11章,分别为武义县卫生行政,医疗,卫生防疫,地方病和寄生虫病的防治,爱国卫生,妇幼保健,医药,医学教育,牙病防治,医林医风,丛录和编后记几方面描述卫生事业发展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