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的抗日烽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义县军事志》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1272
颗粒名称: 武义的抗日烽火
分类号: K264
页数: 3
页码: 387-38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武义的抗日烽火的情况。其中包括抗日救亡运动遍及城乡、中国军队在武义打了几次漂亮仗、村民全歼日军一小队、抗日县长蔡一鸣等。
关键词: 武义县 军事 抗日烽火

内容

抗日战争时期,武义的抗日烽火风起云涌,给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
  抗日救亡运动遍及城乡
  抗战初期,日军还没有到武义,群众性的抗日救亡运动就已遍及武义城乡。由中共党员何士德带领的“上海流亡学生抗日救亡宣传队”和“上海流亡工人抗日工作队”先后来武义,开展抗日救亡工作,与武义相继成立的“武义青年抗日救亡歌剧团”、“武义抗日青年工作队”等汇成一股抗日救亡洪流,活跃在武义的街头巷尾和村落田间,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活动。
  1937年9月,“歌剧团”成立伊始,在县城五圣堂弄茶店举行抗日救亡特约讲座,每晚讲三个小时,自告奋勇的义务宣传员,根据当时报纸上发表的有关消息和文章,结合武义实际,发表激昂动人的演说,动员各界民众积极投入抗日救亡的洪流中去。吸引了很多父老乡亲。他们还自编、自导、自演了《悔!悔!悔!》、《送寒衣》、《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放下你的鞭子》等剧目,父拉子唱或自拉自唱《在松花江上》、《春天里来百花香》等抗日歌曲。“施教团”老乡串村于坎头、履坦、泉溪、王山头等地宣传演出,一面深入群众演讲,一面协助民校出画报,黑板报。1939年秋,以杭高、杭师、杭范、安全、盐务、犄山等中学及之江大学失学回乡的武义籍学生为主,也有部分教师参加,成立了共有30余人的“抗日青年工作队”,由中共党员王照恒与青年学生徐师达起草《章程》,主旨是开展宣传抗日活动,如组织阅读抗日救亡书刊、街头宣传、写标语、演小戏,唱抗日歌曲等。演小戏内容有父劝子,妻送夫参军的,还有花木兰从军,戚继光平倭寇,文天祥的事迹,岳飞的精忠报国等历史剧,宣传十九路军英勇抗战等等。“醒民剧团”主要活动在原宣平县境,演出剧目有双簧《貂婵拜月》、昆曲《劝禄》、《祭坟》、《昭君出塞》和话剧《国军援编》、《桥》等。
  1943年夏,迁到丽水的省建设厅将原宣平县曳岭区定为经济建设实验区,在区工作的一批知识青年在中共宣平特支领导下,以巨溪附近的留畈为活动中心,办起妇女识字班,组织歌咏队,歌剧队,运用唱歌、演话剧、演独幕剧及张贴标语等形式,宣传中共中央发表的《为抗战两周年纪念对时局的宣言》,偏僻的山区,一时也活跃起来。
  中国军队在武义打了几次漂亮仗
  日军侵占武义三年期间,驻武义的国民党79师235、236团,在当地军民的配合下打了几次抗击日军的漂亮仗。
  1942年9月,79师236团获取“盘踞武义县城的日军将进攻战略要地大斗山”的情报后,立即作了战斗部署。团长李乃庚亲自率领全团3个营兵埋伏在李兰桥至乌溪凉亭一带山上,只等日军进入防区,打它个歼灭战。不料,日军提前进犯,日军前锋部队与国军便衣队在李兰桥头就接上了火,日军的后续部队两个营还在桥北开阔处,埋伏在桥南山上的国军立即以猛烈火力向开阔地的日军射击,打得日军不知所措。战斗从上午延续到下午,后来又取得235团九六迫击炮的配合,日军被打死50多人和一匹战马,只得边打边抢回尸体,向县城狼狈逃窜。战斗结束,在236团三营驻地召开祝捷大会,会上演出控诉日军暴行的剧目《寡女哭情郎》。戏毕,枪毙了被捕的3名汉奸。
  1944年农历二月初五,雨雪纷飞,天气很冷。79师236团1营接到阳山乡乡长许东涛和其表兄沈维庭(二人均系中共党员)送来关于项村据点日军的情报,决定当夜乘雪行动。天黑后,由沈带路,1营的全部实力和乡自卫队分别从瑶村和乌石头方向出发,沿路筹集了部分棉被,进入项村。部分官兵立即占领碉堡,控制制高点和有利地形,用机枪瞄准日军据点营房,其他官兵和自卫队员用事先准备好的棉被覆盖在铁丝网上,神不知鬼不觉无声无息地翻网而入,乘敌睡熟之机,用手榴弹、机枪向日军营房一阵猛袭,打得日军蒙头转向,有的还在睡梦中就被毙命。这场战斗仅花了十几分钟,等盘踞竟庐日军联队听到项村激烈战斗声立即派日军赶到项村增缓时,我军早已无影无踪了,他们见到的只是躺在血泊中的60多具尸体和流到小白溪里的日军血水。这是日军侵武三年中受到打击最惨重的一次。
  1944年9月,79师235团奉命赶到武义少妃岭狙击从武义县城出发,准备进攻丽水的日军,在少妃岭双方交战非常激烈,结果是日军被打击10多人,伤20多人,狼狈逃回武义县城。据当时目睹者回忆,一队日军在岭下汤一三角明堂(可能是日军临时卫生所)列队,遭到几发炮弹袭击,几个日军当场被打死,只见大厅、住宅地上到处扔着破布废纸和沾满血污的纱布,在稻草堆中还有一段被裁下的手指,天井水缸里还捞出一条被裁下的手臂,地下还散落着几十张日军国内亲人寄来的明信片和几盒未启封的日产“旭光”牌香烟。
  村民全歼日军一小队
  1942年6月26日上午8时后,天下起了瓢泼大雨,山洪暴发,武义江洪水泛涨。面对日军暴行,武义江旁的后陈村民早就想狠狠打击入村日军。平时,他们商量了打击的具体方案,只等时机一到,马上实施。这天下午,一队日军共8人,从上部、下部村抢掠后,进入后陈村准备继续抢掠。村民们决心不放过这次打击的机会,他们按事先方案,先由年仅18岁,胆大心细的程大熊等青年,趁日军四散去抢东西不注意之机,将日军掼在一边的枪支收缴起来,埋伏在村里的几百名群众,听到大熊发出缴枪成功的信号后,就蜂拥而出,堵住各条巷口和道路出口,顿时,雨声、风声、霹雳声、呐喊声汇成一起,犹如千军万马,吓得日军有的钻进牛栏,有的躲进床底下,结果还是一个一个被村民抓了出来。一个日军军官举起指挥刀冲出巷口,陷进稻田的淤泥中,咬牙切齿准备和前去捕捉他的农民搏斗,农民陈学文举起刚缴来的步枪向日军开了一枪,正中日军举刀的手,几个农民英勇地冲上去,将其逮住。还有两个狡猾的日军,不知怎么让他们逃出村去,一个被下邵村农民抓住,一个往西逃,农民紧追到武义江边,日军无路可逃,只得逃进洪水滚滚的武义江,妄图泅水脱逃。但是,对岸塘头农民听到隔岸后陈,下邵农民追杀声也在对岸呐喊助威。日军见两岸都是愤怒的农民,不敢上岸,欲想顺江而下逃命,结果被几个大浪吞没了。其余7个日军均被擒,一个个被愤怒的农民用锄头、柴刀送上西天。
  抗日县长蔡一鸣
  翻开《武义县志》,1942年6月至1945年3月,任武义县县长的是浙江永嘉人蔡一鸣,是武义唯一一位没有进过县城的县长。因为他任职三年,正是日军侵占武义的三年,也是武义人民奋勇抗战的三年,县政府被迫从县城搬迁到新宅办公。蔡县长拥护中共抗日统一战线政策,坚持抗日立场,深得民心。
  1942年,在中共武义支部第一任书记李守初和爱国民主义人士蒋卓南的推动下,蔡一鸣不但同意组建抗日武装,支持开展抗日游击活动,还于7月28日以县长名义委任中共武义区委负责人倪云腾为阳山办事处副主任,亲自写信要倪效仿明朝戚继光抗日。于是,中共武义区委就以阳山办事处名义组织一支60多人的“武义抗日自卫队”,其领导骨干多为中共党员,积极开展抗日活动。
  1943年4月5日,他又支持白阳区署设计诱捕日本特务机关秘书,日伪“乡镇联合会”主任、国民党分部书记、血债累累的铁杆汉奸陈友文,并于次年亲自将其判处死刑。
  1944年3月,他主持在新宅桥畔建立“武义忠烈碑”和抗日纪念亭,以表对抗日阵亡战士的怀念。次月,他又主持将武义各界十三位知名人士撰写的真实记载武义抗战的54首诗改编成册,定名《岭上草堂唱和集》,蔡县长亲自作序。

知识出处

武义县军事志

《武义县军事志》

本志设概述、大事记、军事环境、军事组织、军事工作、政治工作、后方勤务、兵役、民众武装、国防动员、战事、军事人物等十篇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