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国防动员演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义县军事志》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1242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国防动员演练
分类号: E251
页数: 4
页码: 292-295
摘要: 本节记述了2001年~2005年浙江省武义县为贯彻落实江泽民主席关于做好国防动员工作和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指示,不断推进本县国防动员工作的落实的情况。
关键词: 演练 国防动员 武义县

内容

为贯彻落实江泽民主席关于做好国防动员工作和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指示,不断推进本县国防动员工作的落实,县国动委于2001年8月17~23日进行了一次旨在检验和提高国动委组织指挥和领导决策能力的战时行动演练,县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和国动委各成员单位24个部、委、办、局的领导共70余人参加了演练,其中局级干部29人,作业人员多数是副局长(副主任)、党委(党组)成员及科长,打字员是各单位的业务能手。这是全县第一次组织国动委战时行动的联合演练,是第一次全方位探讨战时组织指挥的演练,许多成果可直接用于指导国动委战时行动和平时准备。是次演练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准备工作充分。6月,开始筹划准备,及时成立了演练筹备小组。县人武部组织10名干部集中35天时间,精心编写了57份演练指导文书和164份导调文书,制作了3个多媒体课件,标绘了5幅动员部署图,分别制作了1幅企图立案图和1幅作战态势图。部长章建德多次主持召开会议详细研究演练有关事项,认真研究本县在对战时可能担负的任务,组织撰写演练指导文书、导调文书,战役企图立案,开设演练场地,准备演练器材,拟定演练方案。政委陈子根为确保演练质量,对每篇讲话稿亲自把关,对每份指导文书和导调文书亲自审订。副部长兼军事科长曹智冲为搞好是次演练,多次到周边县市观摩学习,精心收集演练资料,反复组织推演,完善演练方案,工作做得认真细致,卓有成效。县委、县政府领导把这次演练作为贯彻落实江泽民主席战略思想的重大行动,县委还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演练事宜,并在财力困难的情况下拨出专款用于保障这次演练,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保证了演练的需要。县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批阅审定国动委演练有关文件,审定演练方案,并对演练提出了具体要求。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国动委全体成员还先后参加了演练动员和理论辅导。市国动委秘书长、军分区钱苏忠参谋长带领机关干部亲临武义现场指导演练工作。军地领导的重视、支持和参与,保证了是次演练任务的圆满完成。二是组织严密,措施有力。这次演练的参演对象主要是地方党政领导和机关干部,县人武部主要是指导演练,为切实把演练搞好,县人武部成立了导演部,主要负责组织与导调工作。部长章建德任总导演,政委陈子根、副部长兼军事科长曹智冲任导演,导调人员由县人武部军政后机关干部组成。演练地点设在僻静的县委党校,采取全封闭式管理,要求参演单位将电脑放入指定地点,由2名参谋实行24小时看管。县国动委按战时实际编成,人员实际到位,指挥实际运行,共展开了24个作业组,真正做到了进入思想、进入情况、进入角色、进入职责、进入程序,各作业小组之间,军地之间协作意识强,能相互学习,相互配合,相互沟通,共同研讨,初步形成了国动委演练怎么导、怎么演和怎么训的路子,各动员组依据实战要求和现有实力、潜力的实际情况进行作业,要素全,成果真,实战性和实用性强。演练中,共完成作业文书281份,形成预案有24套,质量较高。三是紧贴实战,注重实效。针对本县在未来军事斗争中担负着兵员动员、战场保障和战役机动通道的任务,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设计、构思演练内容,对国动委战时行动主要问题,进行了比较透彻的研究,体现了“大、难、全、实”的特点。取得了四个方面的新突破:一是军事斗争形式和手段有突破,通过演练,形成了战时预案,磨合了指挥机制,促进军事斗争准备各项工作的落实,是一种全新的形式和手段。二是指挥实体有突破,县国动委战时负有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等职能,由平时的议事协调机构,转变为战时组织指挥实体,对全县战时行动实施统一指挥,形成了党政军于一体的指挥体系。三是理论内容有突破,通过研究和演练,对国动委平战转换、战时动员、全民防空、支前保障等行动规律进行了深入探索,明确了任务、原则、程序、方法,具有较强的思想性、理论性、指导性和操作性。四是演练方法有突破,采取由县人武部领导任导演和导调,地方主要领导和各成员单位参演,分三步组织实施的演练方法,创新和丰富了战役训练的组织方法。四是方法灵活,做到“学”、“研”、“练”相结合。在演练过程中,专门组织了理论辅导和学习,部长、政委、副部长分别作了演练有关问题、平战转换和战时动员、支前保障的理论辅导,运用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讲课,取得良好的视听效果。理论学习与想定作业相结合,依据《浙江省国防动员委员会战时行动理论研究》,进一步加深对战时行动理论的把握。计划导调与随机导调相结合,演练以计划导调为主,同时针对演练作业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不断改进导调工作和想定情况。进入情况演练与退出情况研究相结合。演练中,把参演人员与指导人员对口配置,同步演练,边作业、边研究,最后形成了完整配套的演练成果资料。实践证明,这是提高演练质量的有效方法,有利于集思广益,畅所欲言,以研究促进演练,以演练深化研究,增添了演练气氛,活跃了作战思想。五是分工明确,规范管理。在演练前夕的准备会议上,章建德部长就准备工作、演练中和演练后的全程工作进行了周密布置和明确分工,导调组严格按照理论辅导、展开作业、召开作战会议、总结讲评的程序规范导调,各办公室(指挥部)、动员组严格按照分析判断情况、理解任务、收集资料、提出决心建议的程序作业。导调组和各动员组领取相关的参考资料,严格按照保密手续办理,做到限时限地使用、手续完备、专人保管。对演练文书的格式和行文作了规范要求,对完成的281份作业文书和24套行动预案装订成册并统一编号归档。六是着眼提高国动委的组织指挥效能,创新机制。建立统一、权威、顺畅的指挥体系是国防动员实现快速、稳定、高效的基本保证和关键,是当前国防动员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这次演练进行了探索和磨
  合,形成了共识,一是健全了机构,根据平时工作的需要和战时行动的要求,分别建有平时和战时国动委组织体制。二是明确了职责,平时体制内,有计划、协调、指导和动员职能;战时体制内,各动员联络组的主要职能是组织、协调,不直接指挥战时行动。演练实践证明,多数部、办的职责与实战要求是相一致的,与政府机构职责相符合。三是理顺了关系。战时,国动委组织体制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县委、县政府、人武部组织的决策层,对战争动员负有全权指挥的职能;第二层次,以若干个办公室改组成的若干个指挥部组成的指挥层,对若干职能、业务相同的部门实施统一指挥;第三层次,由24个部、委、办、局动员组组成的实施层。进一步理顺了国动委内部的指挥与协调关系。
  2002年,根据市国动委的工作部署,积极组织了国防动员政策理论研究撰写工作,由于领导重视,亲自组织参与研究攻关,正确处理好工、学、研的矛盾,围绕区分的研究课题,紧抓当前国防动员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大胆地进行探索创新,通过交流评比,武义县人武部撰写的《试探政治动员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文被金华市国动委评为二等奖。
  2003年,根据本县战时担负保交护路的重点,紧紧抓住保畅通问题,对全县的道路、桥梁等进行了细致分析和调查研究,撰写出保畅通课题预案,建立起维修点、军供站和保障、维修、电子、通信、电子对抗等18个对口专业分队,落实经常性的战备工作制度,完善了各种作战预案,加强战备形势教育,增强干部职工的战备观念。

知识出处

武义县军事志

《武义县军事志》

本志设概述、大事记、军事环境、军事组织、军事工作、政治工作、后方勤务、兵役、民众武装、国防动员、战事、军事人物等十篇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