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军事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义县军事志》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1170
颗粒名称: 第三篇 军事工作
分类号: E2
页数: 22
页码: 85-10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浙江省武义县军事工作情况,分别记述了军事训练、县人武部管理、维稳救灾等。
关键词: 武义县 军事工作 军事训练

内容

军事工作,从广义上说,是一切与战争或武装集团直接相关的工作之统称,主要为国防建设、军队建设、战争(或战斗行动)的准备与实施,其工作门类繁多,内容庞杂。而狭义上所说的军事工作,按约定俗成,指的是武装集团内部与政治工作、后勤工作和装备工作相对而言的一项重要工作,主要包括军事行动指挥、军事训练、战备执勤和行政管理,为武装集团军事部门的日常业务。
  第一章 军事训练
  军事训练是军事理论教育和作战技能教练活动。主要内容包括战略、战役法、战术、技术、共同科目的训练。目的是提高指战员的组织指挥能力和部队的战术技术水平,培养部队高度的纪律性和优良的战斗作风。军事训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和规范。
  第一节 明清时期
  明代在武义县城设军卫所,清代改设绿营汛左营。绿营训练沿自明代旧法,其规范训练方法是,每年秋季霜降日,绿营将率兵入教场,设军幕。中军于场中央,士卒披甲阵肃立,统兵大员传令合操,中军便扬令旗指挥,发炮三响,鸣角击鼓,步兵骑兵列队行阵,施放火枪,连环无间。同时也表演长矛、短刀、藤牌等武艺。平时也有小操、大操、合操、试炮、步围、步行等制度。乾隆五十年(1785年),“以绿营阵法,向习两仪四象方圆等旧式,无裨实用,改仿京营阵式,由提督颁发各标镇,如式教练,各营每月定斯合操,并演九阵十连环之阵”。分散驻防应差的绿营平时训练很少,只是抽空训练。绿营鸟枪兵照八旗火器营进步连环之法操练,统兵官习射以六力弓为度,习枪以迅速命中目标为度。
  第二节 民国时期
  民国16~38年(1927~1949),驻武义国民党部队和保安部队的军事训练基本相同,分学科和术科。抗战期间,各部队围绕反侵略战争,进行一些基础的战术、技术训练。并通过开办军事学校、教导队短期集训队(班)等途径,提高部队战斗力。民国28年(1939)11月,中央行政院颁布县各级保安干部训练大纲,浙江省奉令筹设训练机构,并举办训练班。民国29年(1940)5月,省开办了干部训练团,县保安干部在职参加调训。民国35年(1946)3月至6月,根据省保安处要求,县保安团队副队长参加了轮训。民国36年(1947),县训练机构改组,成立县训练所,县保安部队进行武器练习和实弹射击刺杀技术和手榴弹投掷战术动作,以及山地攻防等军事训练,但效果甚微。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武装,新四军浙东游击队金华支队等革命武装部队的军事训练,主要利用战斗间隙进行战术、技术训练,在打仗中锻炼提高部队的军事技能,一般有军事射击、投弹、刺杀、爆破、挖战壕等训练内容,同时为适应作战需要,在革命根据地努力开办军事学校或教导队,培养骨干,充实部队力量提高战斗力。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县人武部训练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武义县人民武装部(兵役局)的军事训练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951年,全县大规模剿匪作战基本结束,县人武部及时转入了正规化的军事训练。
  1957年,遵照国防部第6号命令,继续本着争取更多部队、更多时间投入训练的要求,县兵役局全体干部战士积极投入训练,开展战术基本理论,防原子、防化学、防空降斗争,进攻战斗概则、射击理论与实弹射击以及队列的训练。
  1958年,县兵役局干部在军事、政治、文化学习等方面,强调以自己努力学习为主。军事训练方面,要求下乡干部身背“三枪”,即长枪、短枪、“锄头”。口号是“枪跟人走、饭后瞄三枪”,从而使射击训练基本功有了较大提高,在实弹射击测验中取得了步枪第一练习总评优良成绩。
  1959年,为贯彻“以我为主”的训练方针,加强了毛泽东军事理论的学习,县举办专武干部训练班,提高军事知识水平。
  1963年,县人武部加强自身训练,坚持每天出操,内容以体能和跑步为主,每周还进行步枪、手枪等射击预习。
  1964年,县人武部广泛开展学习郭兴福教学法活动,掀起练兵热潮。县人武部举办了教学法集训,对重点地区公社、厂矿的武装干部、武装基干民兵的骨干教员进行培训,通过训练,完成了单兵、班战术、射击、投弹、刺杀等课题的训练,达到了训练的预期目的。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军事训练受到很大冲击。
  1969年底,根据中央军委指示精神,逐渐恢复了训练制度,开展了“三打”(打坦克、打飞机、打空降)、“三防”(防原子、防化学、防生物武器)等训练。
  1978年,继续贯彻1975年军委扩大会议精神和1977年中央军委全会精神,认真抓好人武部干部的军事学习和训练工作。
  1979年,加强县人武部机关干部的业务学习和军事训练工作。
  1980年,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结合全部的实际,从未来作战对象和现代化战争特点出发,着重研究了军队的编制、装备、战术思想和作战特点,并对战争初期的兵员动员等作了研究探讨。
  1981年,军分区、人武部系统普遍提高对现代战争认识,重点抓了战术训练、协同训练,县抽调部分专职武装干部参加5月中旬的军分区集训,时间一个多月,集训内容主要是射击、投弹、爆破、土工作业、“三打”“三防”、单兵战术和民兵战斗勤务训练。
  1982年,继续抽调部分专职武装干部参加4月上旬举办的军分区集训,时间一个月,集训着重进行射击、单兵战术、教学法研究、投弹、地雷爆破、民兵勤务和民兵工作业务的基础训练。
  1983年,人武部根据省军区三级首长机关同步训练按排和军分区赋予的研究课题,学习毛泽东军事著作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开展对外军事研究和军事学术研究。同时进行游击战研究,拓宽了人武部机关干部现代军事知识。
  1984年-1985年,加强了人武部机关干部训练,训练军事地形学,外军研究,军兵种知识,步兵连反空降战斗,民兵工作业务,进一步提高了机关干部的军事技能。
  1986~1996年,县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期间,人武部干部的短期轮训任务,主要由省军区、军分区承担。人武部部长、政委轮训由省军区负责,主任、科长及其以下干部轮训由军分区负责实施。除派往上级轮训外,县人武部根据上级指示,平时也要进行实弹射击、操练等基本军事训练。1988年,为提高人武和专武干部的军事素质和业务水平,县人武部根据军分区部署,科以下干部和50%专武干部完成函授训练。在开展“学军习武”活动中,还组织县六大系统领导、武委会成员和县机关35岁(女性30岁)以下干部职工500余人参加打靶习武。县人武部干部还到各乡、镇、厂矿企事业单位帮助干部和民兵骨干进行基础“军事训练”活动,以体验军事生活,增强国防意识。1989年,狠抓部机关干部和专武干部的军事训练。5月至8月组织人武和专武干部参加第二期在职函授训练,经考核成绩优秀。组织武委会成员和国防教育领导小组成员过“军事日”;还组织县机关武装系统和东风莹石公司等五个单位的民兵、预备役人员举行半自动步枪第一练习射击比赛。
  1991年,为适应现代化战争需要,进行高技术条件下作战的理论知识学习和训练,使人武部干部的军事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1992年,按照军分区的统一部署,由县人武部统一组织安排人武干部、专武干部军事函授训练,根据上级的规定和学习内容,人武干部完成28个训练日,专武干部完成25个训练日,其中县集中辅导9个训练日,个人自习和作业16个训练日,完成军分区下发的人武干部函授作业2期、专武干部函授作业3期,完成作业130份,每人完成作业题近200道,由于当时正处在撤区扩镇并乡之际,专武干部都能妥善地解决工学矛盾,白天干中心工作,晚上进行习作,坚持把军事函授训练作为提高军政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有效方法抓好落实。7月28日由省军区出题,军分区组织的军事理论闭卷考试中,全县总评成绩为优秀,人武干部总评成绩为96.4分。45名专武干部全部参加了考试,平均得93.47分,其中优秀率占91%。通过函授训练和考试,落实了干部在职训练,又增强了干部的求知欲望,提高了广大人武、专武干部的军政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
  1993年,县人武部统一安排了人武、专武干部的在职训练,系统地学习了中发(1991)22号文件、《民兵工作条例》,对人武、专武干部进行了射击、投弹、战术,军事理论和战术标图等训练,共进行了30个训练日,其中辅导10天,自学和个人作业20天,采取个人自学、函授作业、集中辅导、统一考试等形式,完成军分区下发的人武、专武干部函授作业1期。人武干部在军分区组织的考核竞赛中,参赛率达100%。先后2次组织专武干部进行军事理论和业务技术训练,4月6日至22日,全县24名专武部长参加了军分区教导队训练,取得了作风纪律第一名。
  1994年,把贯彻落实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作为年度军训重要内容,按照在未来在东南沿海打一场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机关训练突出抓了高科技知识的学习和技术战术的演练,全年落实在职训练32天,参训率达100%。8月15日至20日,县人武部集中全县人武、专武干部进行了军事业务训练,是次集训以适应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需要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情况为出发点,努力提高现代条件下,快速兵员动员能力和民兵、预备役工作业务技能。着重抓住“六个一”即:明确一个指导思想,就是围绕“两个适应”来提高干部的业务素质;上了一堂现代高科技条件下局部战争与兵员动员常识课;学习了一整套民兵、预备役工作的基本业务;组织了一次参观考察活动;每个干部都撰写了一篇题为《新时期民兵、预备役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的论文;进行了一次理论和实弹射击的考核。坚持授课教育与自我教育提高相结合。人武干部既是教员又是学员,从部长、政委到科长、主任、参谋、干事根据各自的分工,分别担任了不同的授课任务,从备课到授课,先当学员再当教员,从授课到听课,既是教员又是学员。通过教与学,不仅提高了本职的业务水平,而且还加强了各科室之间的协调,密切了上下关系。坚持理论学习与实际考核相结合。为掌握集训的教学情况和检验干部的学习成果,还安排了军政理论和实弹射击的考核,在参加考核的55人中,理论考核成绩均在82分以上,其中90分以上有32人,占58%;七九式微冲和八一式轻机枪实弹射击,总评成绩良好以上。并把考核成绩记录在案,作为今后干部使用和年终评先的重要依据。坚持学习业务与培养作风纪律相结合。是次集训,既是高科技条件下局部战争知识和民兵、预备役工作的业务培训,又是保持人武部门军事机关特色的再教育。做到统一着装、统一作息时间、统一组织指挥。期间持续高温,在教学设施条件较差的情况下,仍然人人专心听课,个个认真做笔记,不仅提高了干部的业务水平和组织指挥能力,而且还加强了作风纪律的养成,增强了组织纪律观念,体现了人武部门的军事特色。
  1995年,部党委认真贯彻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坚持把训练工作摆在中心位置,突出抓了部机关军事业务和高科技知识的学习训练,以及技术、战术的综合演练。围绕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这一中心课题,着眼于现有装备,组织进行了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战法研究和学习,研讨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兵员动员的新特点、新措施,还参加了省军区组织的三级首长机关军事演习。采取集中辅导、个人自学、函授作业相结合的方法,对专武干部进行了在职训练,提高了专武干部的军事技能和业务素质。
  1997年,紧紧围绕军事斗争,认真抓好战备训练。2月,党委专门召开会议议训。上半年,部机关干部除参加军分区举办的以“写”“画”为主的参谋业务集训外,部里还安排10天时间,分2个专题,认真学习了三大条令和新颁发的司令部条令,每次学习做到有计划、有动员、有辅导、有测验、有小结,对进一步规范人武部的“四个秩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圆满完成了分区下达的战法研究课题,完成了首长机关应急兵员动员战术作业。
  1998年,坚持以军事斗争准备为主线,牢固树立战斗队的思想,狠抓战备、训练和管理工作的落实,努力提高战备水平。坚持把军事训练摆在中心位置,扎实开展部机关高科技知识学习和机关业务训练,采取集中授课、个人自学、专题研究、撰写学术文章等形式,加大了对“高科技条件下的战役中武义地段战场保障”的研究和军事训练改革的力度,较好地完成了军分区赋予的战术研究课题,全年共落实训练时间为35天。认真开展了《新条令》学习活动,利用军分区在兰溪《新条令》集训成果,集中机关干部职工和全县专武干部,举办了以“学、训、做、整、改、建”为主题的集训,通过集训,增强了条令意识,正规了“四个秩序”。
  1999年,强化人武部首长机关训练。一是抓好计算机培训,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参加的为期20天的电脑培训,为解决工学矛盾,采取半天工作,半天学习,同时利用双休日和晚上时间加班学习,由于刻苦学习、努力钻研,经金华市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考核办公室的考核后,全体干部职工都拿到了合格证。二是继续抓好高科技知识的学习;采取集中学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法,完成了高科技知识作业。三是抓好干部培训,对新调入的5名干部进行了为期1周的上岗培训,系统学习了《兵役法》、《民兵工作条例》等国防动员工作法规,为适应新的工作岗位打好基础有4名新调入干部参加了军分区举办的为期45天的培训,系统学习了军事理论、本职业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促进了人武部机关的建设。3月,开展了“条令条例学习月”活动,以新条令为依据,以正规化建设为重点,以正规“四个秩序”为内容,进行了严格的教育训练,增强条令意识、命令意识和遵纪守规的自觉性,经军分区检查,取得了较好成绩。
  2000年,圆满完成了金华市126名专武干部在本县集训的教学保障任务。并于3月下旬完成了军分区赋予的武阳镇基层人武部正规化建设试点任务,所有项目实在、管用,为全县基层武装部规范化建设探索了路子。嘉兴、衢州军分区和兄弟县、市等10多个单位前来参观学习,反映较好。
  2001年2月,是条令条例学习月,以江泽民主席关于从严治军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以条令条例为依据,以人武部正规化建设为重点,着力解决军容不整、作风不严、命令意识不强等问题。采取学、整、收、订、改的方法,整个条令条例学习月,分学习训练动员、队列训练、对照检查、考核验收等阶段进行,通过内务、纪律、队列三大条令和本部各类职责的学习,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意义,端正学习态度,熟悉主要内容,理解精神实质,掌握标准要求,规范言行举止。针对旧《兵要地志》已不适应新的战备需要,通过现场勘察,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与图片,重新修订了《武义县兵要地志》,内含33000字、图表80余幅,内容更加充实完善,更具有实用价值。认真完成了县国动委战时行动演练,增强了地方参演人员的国防观念,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建立了县设站、乡设组、村设员的民兵信息网络,确保社情、民情及时上报。
  2002年,坚持以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思想为指导,以作战任务为牵引,按照“固强补弱打基础,围绕重点求突破”的思路,认真部署了全年的军事训练任务。为迎接军分区全市专武部长的排名考核。5月,预先下发了学习资料,部机关作了精心准备,人武部建立了集训队,由部长、副部长分别担任队长、副队长,军事、政工、后勤科长分别担任教学、政工、后勤保障组长,军事科组织各课目的任课教员认真学习了《军事分科教学法》、《专武部长军事训练大纲》、《军事训练指导法》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并对重、难点课目进行了试教试讲,各课目教练员认真编写所训课目的教案,军事科伍宏勤参谋及时整理好有关集训的军事理论和法规应用知识资料,为集训顺利展开做了充分准备。组织全县18名专武部长进行了为期12天业务知识、军事高科技知识、队列训练、轻武器射击、教学法等内容的学习和训练。6月中旬,参加金华市组织的基层武装部专职部长业务技能考核比武,武义县获军事理论考核单项科目单位第3名,并获班队列考核单位第3名。受到市委办、市府办、军分区司令部、政治部通报表扬。
  2003年,为迎接军分区对机关干部参谋业务“六会五能”考核,2-4月,集中时间,集中人员对平时与战时文书拟制,运用“红星一号”系统在计算机上操作,并对轻武器、体能训练和军事理论等内容进行了严格的训练。12月,顺利完成了部首长机关战术作业,受到上级的好评。
  2004年,县人部部长张锦良于6月20日至30日参加省军区组织的全省县人武部长集训,是次集训以“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强化素质”为指导,以提高人武部长组织领导民兵预备役工作的能力素质为重点,进行了业务培训。借鉴省军区集训做法,加强对县人武部机关干部和专武干部的培训。是年,采取在职培训、函授学习、岗位练兵、自学提高和挂靠培训等形式,对全县专武干部进行相关专业和技能的培训。县人武部加大对各乡镇(街道)人武部帮带的力度,采取分片包干的方法,每人结对帮教3至5名专武干部,实行面对面指导处理解决棘手和疑难问题,提高解决实际工作能力;并鼓励通过自学考试、党校学习等途径,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知识水平,由于专武干部素质不断得到提高,在乡镇中的作用发挥非常明显。壶山街道办事处专武部长被军分区司令部、政治部评为优秀专武预任)干部。白洋街道民兵营被评为优秀民兵连(营)长。受到通报表彰。
  2005年,围绕应急作战抓人才建设,以提高干部队伍能力素质为重要环节,严格落实按纲施训的要求。紧紧围绕打赢能力和信息化作战主题的训练,注重在组织演习、军事活动、应付突发事件、完成重大任务的实践中锻炼提高。2月,组织了首长机关训练,有计划地进行了现代军事理论、信息化作战理论的学习,重点在首长机关室内战术作业重难点课题训练上加强研究和探索。组织全县专武干部进行集训,通过学习军事理论、科技知识、业务技能和军事训练,提高了专武干部的整体水平。
  训练保障
  20世纪70年代前,县人民武装部没有固定的训练场地,多采用在办公楼前空闲场地进行一些操练活动。
  80年代,1980年在壶山镇(今属熟溪街道)溪南街236号建造了人武部干部三层宿舍楼一幢,占地面积3624.45平方米,建筑面积2608.30平方米,设有篮球场一处,可供操练。于1985年改作民兵训练基地。
  90年代,1995年新建民兵训练基地,位于王宅镇要巨村以东100米处,原系要巨乡政府所在地,距上松线3千米,离县城11千米,占地面积为3960平方米,围墙269.63米,内有值班室两间,计35平方米,三层宿舍楼30间计有1660平方米,二层教学楼和饭厅有234.67平方米,水电、卫生设施齐全。射击场建于基地西北侧1.5千米的高塘坞,投资24万元共征用土地8000平方米,是集射击、战术训练于一体的理想场地。基地实现当年选址、当年规划、当年施工、当年搬迁、当年训练的目标。
  武警武义县中队军事训练
  武警中队军事训练以《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为依据,严格按纲施训,科学施训,按纲组训,注重结合勤务特点,贴近任务开展练兵,强化专勤专训,提高哨兵的执勤能力,做到训练有计划、教学有分工、期间有会操、结束有考核、成绩有登记,突出抓好干部骨干的组训能力,做到课目训全、人员训强,确保了训练质量。
  武义县中队始建于1949年的公安警备队,1950年改为军队建制。中队组建时间,军事训练比较薄弱,公安局采取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的教学方法,抓基础训练。60年代,结合战备工作,增加防空袭等训练内容。1976年以后,以执勤为主要任务,完成了射击、投弹、擒敌、格斗等军事训练,并从实际出发,抓好训练工作。80年代,坚持“两严”方针,突出射击、擒敌等重点课目的训练。90年代,认真贯彻江泽民“军事过硬”总要求,紧紧围绕执勤和处置突发事件为中心任务,严格训练、严格要求,使中队的训练水平得到提高。进入21世纪,中队始终贯彻落实依法从严治警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训练。主要开展射击、擒敌、战术、反恐等训练,一次次完成了上级赋予的执勤、训练等各项任务。
  1949年,中队刚组建,条件差,任务差,加之缺乏器材,军事训练主要是练队列动作和普及军事常识。
  1950年,根据省公安厅武装科印发的《公安武装军事教材提要》,主要开展了立正、稍息、整齐法、四步转法、步伐及军人姿态等内容训练。
  1951年,由参加华东军区学习回来的干部在中队进行军事业务训练教学。
  1954年,军事训练由以基本动作训练为主逐步转向技术、战术训练和公安业务训练为主。
  1955年,县中队大部分官兵学会了徒手体操第1、2教程。
  1958~1961年上半年并入永康县。
  1961年10月,从实战需要出发,以业务技术为主,战术为辅的原则,因地制宜地采取边执勤边训练。
  1964年,大力开展和推广“郭兴福教学法”的群众运动,从难从严、苦练过硬本质,完成了训练计划,训练质量比往年提高。
  1966年7月,县中队改编归入为武义县人民武装部领导,原执行任务不变,军事训练以执勤训练为主。
  1976年,军事训练是参照上级军事训练计划,结合中队特点进行。课目有射击1至2练习、投弹以投准为主、刺杀基本动作、擒拿格斗等业务训练。
  1978年,主要抓好射击、刺杀、投弹等训练,结合执勤特点进行捆绑押解、“公判执勤训练”、夺凶器和戒具使用。
  1979年,中队党支部把军事训练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军政干部齐心协力抓训练,和战士一起摸爬滚打,中队司务长不仅以身作则抓训练,而且在考核中取得了好成绩(中队训练出优秀射手14人,占战士总数的三分之一,特等射手7人)。
  1980年,坚持“两严”方针,突出射击、擒敌等重点课目。在射击训练中总结了“重点要重、分步细嚼、责任到班、多开诸葛亮会”的训练方法,并在全区推广试行。
  1981年,支队在东阳县中队召开训练工作现场会,通过对分编分训的探讨、交流,坚定了训练改革信心,为指导中队训练起到了积极作用。
  1983年,重点进行看守、押解、逮捕、处决和戒具使用训练,部队的执勤业务能力得到了提高。
  1984年,军事训练工作坚持训练为执勤服务的思想,切实加强中队的执勤业务、技术训练。7月参加支队举行的首届军事业务比赛。
  1985年,军事训练突出重点。完成了队列、射击、擒敌、战术、军体执勤业务等课目的训练。
  1986年,军事训练工作重点突出,普及提高,打牢基础,训练为执勤服务的思想明确,中队的军事业务素质有了进一步加强。
  1987年,军事训练以执勤业务、射击、擒敌和捕歼战术为重点,狠抓了部队的基础训练和综合应用训练。中队建立“拳头班”,突出抓好“拳头班”训练,重视基础体能应用训练和各种条件下的适应性训练,在“拳头班”考核中,均取得了较好成绩。
  1988年,军事训练紧紧围绕执勤,深化改革,突出了执勤业务、技术和战术训练,增加了应用射击、徒手对抗等内容的训练,努力提高中队的军事业务综合技能。
  1989年9月,支队党委下发了《关于加强部队军事训练工作的决定》,强调主官必须端正训练指导思想,纠正“训练位置次要”的片面认识,纠正了训练“争时间、人员、经费”的不良倾向,确立训练是执勤工作主旋律的观念。
  1990年,狠抓了应急训练。训练了实用性较强的警棍术、盾牌警棍等攻防套路;进行了学习头盔、盾牌、警棍的携带方法,攻防基本功、基本动作、集团应用动作和战术运用的训练。
  1991年,军事训练工作坚持以战斗力为标准,狠抓全员训练和基础训练,使部队的军事训练工作有了进一步提高。队列、擒敌技术、战术、军体等主要训练课目评成绩均在良好以上。9月,支队举行了第四届军事业务比赛。武义中队获团体第名。
  1992年,军事训练工作狠抓全员训练,注重质量建设,中队的军事训练工作有了明显提高。经考核,各课目的训练成绩均在良好以上。
  1993年,军事训练工作坚持以执勤和处置突发事件为中心,警官训练,突出基础,强化训练保障。
  1994年,军事训练工作严格按纲施训,依法治训。10月22日至11月6日,支队对射击、越野、队列、擒敌技术、器材体操、单兵战术六个年度主要课目进行了严格、公正的考核竞赛。武义中队获团体总分第一名。
  1995年,坚持以训练质量为核心,重基础,抓全面,狠抓落实。11月初,支队举行了为期6天的全员军事业务比赛,金华、永康、武义分获单位团体前三名。
  1996年4月份,支队组织了一期由中队长、排长、班长为主要对象的“三长”教学法比赛,提高了基层警官、骨干的任教组训能力。
  1997年年初,支队党委明确提出:要使部队训练上质量、上台阶,就必须加强警官的训练,要把警官的训练作为提高部队整体训练水平的重点和突破口来抓,较好地解决了基层警官中存在的不会做、不会教、组训能力弱等问题。9月下旬,支队举行了基层警官军事业务比赛,有10名基层警官所有课目取得总评优秀成绩。武义县中队排长颜祥和与金华市中队副中队长宗裕尧、浦江县中队排长王军辉分获个人全能前三名。
  1998年,狠抓了基础训练和执勤业务训练,较好地完成了年度训练任务。全年中队平均完成训练日80个。
  1999年6月份,支队在永康市中队召开了正规化建设现场会,对《训练场管理规定》标牌的设置、训练(防暴)器材库物品的放置、训练场标牌的制作、训练成绩的登记都作出了规范和统一。10月底支队组织了防暴尖子比武。武义中队袁仁岱、孔令剑,直属中队傅玉祥获得了个人全能前三名,荣记三等功一次。军事考核较好的单位是:直属中队、东阳市队、武义县队、永康市中队和磐安县中队。
  2000年2月,县中队在训练中注重实效,增强防护能力和打击能力。8月份,在武警支队组织防暴小分队比武中,县中队获得团体第二名。
  2001年,军事训练工作注重基础训练,突出防暴小分队训练,加强战备演练训练,练与战紧密结合,中队在全支队作为突出地完成了年度训练任务单位受表彰。
  2002年,以落实《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为主线,严格按纲施训,大力开展科技练兵。10月,中队部分防暴队员参加支队为期20天的反恐集训。
  2003年,增加按纲施训意识,统一标准,健全制度,抓全面提高执勤和处置能力。
  2004年9月,武警金华市支队组织防暴小分队比武,县中队获团体第二名,八一式自动步枪射击团体第一名,战士陈建峰个人第一名的好成绩。
  2005年,中队班长蓝高贡参加武警金华市支队教导队四哨教员集训;班长陈建锋参加武警浙江总队刺杀集训,被中队评为训练标兵。
  县消防大队训练
  消防大队牢固树立爱军习武思想,始终坚持走精兵、强兵之路,遵循“练为战”原则,严格训练,严格要求,努力掌握现代消防业务知识、灭火和抢险救援技能。在屡次参与各种重、特大火灾扑救和社会抢险救援任务中,官兵们沉着战斗,机智勇敢,熟练运用高科技消防技术装备,出色完成各种“急、难、险、重”任务,成为一支让驻地政府放心、群众满意的队伍。
  2000年,全市消防部队全员岗位大练兵开始后,武义消防大队进一步增强官兵岗位业务素质,掀起训练热潮。在训练场上,官兵们头顶烈日,全面展开消防技、战术训练,特别是在集体操项目的训练上,干部以身作则,带头训练,继续发扬跟班训练的作风,极大地调动了官兵的训练积极性、主动性。
  2001年,老兵退伍后,武义消防大队十分重视执勤备战和冬训工作,布置训练内容并成立冬训工作领导小组。大队将训练内容及时间作出合理安排,在训练项目上紧紧围绕体能、应用性技、战术训练、业务理论和装备器材的动用、熟悉展开训练,进一步激发官兵参训的积极性。
  2002年,为巩固和提高条令条例教育训练月取得的成绩,检验官兵的学习效果,大队在3月29日晚上举行了条令条例“教育训练月”知识竞赛。
  2003年,武义消防大队根据省消防总队关于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的文件精神,扎实开展各项训练,特别重视班长特勤人员的训练,大队除对省消防总队下达的科目进行训练外,为提高班长特勤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挑战自我的能力,开展了高空跳气垫训练项目,分别在塔三楼,四楼进行练习,这项训练的展开,使队员们提高了处置危险事故的能力,锻炼了队员的胆识。
  2004年,为了备战市供电局安排义务消防队来消防大队受训,大队也专门派出业务强的班干对其进行指导,辅导他们开展一人两带、二人五带业务训练、佩戴空气呼吸器、双人推火火器等项目的训练。通过训练,这些“消防员”都感到业务能力提高了很多,还学到了一些平时学不到的消防常识,了解了一些消防法规,掌握了更多的逃生技能,他们坚信一定能在供电部门第三届消防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不辜负武义县消防大队所有人员的期望。
  2005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红军长征70周年和迎接第5个全民国防教育日的来临,9月22日上午,县消防大队组织开展了一次“军事日”活动,组织全体官兵到王宅镇要巨民兵训练基地开展一次实弹射击训练。这让一直扛水枪的消防战士们个个兴奋不已,有的战士只在当兵的时候摸过一回,好几年没碰钢枪了;有的战士当兵好几年了连钢枪都没碰过,甚至都没亲眼见过,今天终于能够过把“真枪”瘾了。
  大家怀着激动的心情驱车来到要巨民兵打靶训练场,在人武部教官的指导示范下,大队的战士们掌握了打靶的基本动作要领,一个个摆好姿势,瞄准靶心,每人打了10发子弹,让战士们好好体验了一回钢枪的感觉。有的官兵可谓“神枪手”,打出了4发9环、4发8环、2发7环的好成绩。
  第二章 县人武部管理
  部队管理是按军队建设的要求和条令、条例及规章制度。结合日常生活和勤务活动进行的管理工作。并随着时代的变化和部队建设的需要,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义县人武部坚持依法管理,从严治军,用条令、条例规范军人的一切行动,促进部队正规化建设。
  第一节 管理工作
  20世纪50年代初,县人武部成立。根据上级关于“加强部队的训练和建设,肃清匪特,巩固后方”的总任务,加强部队管理。针对部队刚进入城市后出现的作风松弛、纪律涣散等苗头,普遍进行入城纪律教育,开展作风整顿,使部队保持和发扬了革命战争年代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当时,匪特活动极为频繁,散潜匪特出没不定,暗中组织反革命分子散布谣言,煸动群众,破坏社会治安。县人武部组织干部不断研究敌情、社情,加强部队人员管理。1954年,县兵役局加强机关建设,建立机关工作制度、会议制度、汇报制度、学习制度、办公制度、科长值星制度、请假制度、保密制度。1955年,部队实行军衔制。兵役局把条令学习作为经常性管理教育的一个重点。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层层贯彻,不断克服游击习气。1956年,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队列条令》、《纪律条令》颁布实施,县兵役局以三大条令为依据,开展以整顿军容风纪为主要内容的军人作风养成规范活动,针对部队建设中存在的游击习气严重等突出问题,在人武部的统一部署下,着重整顿军人生活秩序,规范起居作息、早操、晚点名以及请销假制度的落实。通过教育整顿,初步转变兵役局(人武部)初建时期的无组织、无纪律状况,保证各项任务的完成。1957年后,政治运动频繁。兵役局强调把条令学习贯彻到日常生活中,重视整顿礼节礼貌问题,促进部队精神面貌健康发展。1958年,在全国“大跃进”形势下,县兵役局开展了“双反”(反浪费、反保守)运动,部队的经常性管理教育也成为整风的一个内容。同时,根据军分区和武义县委指示精神,兵役局重心工作转向支援农村工作。当年,每人每年下乡劳动不少于25个工作日,全县90%的兵役干部(专武干部)学种试验田。
  1960年,人武部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业问题和有关国民经济调整的一系列指示》精神,进行发扬艰苦奋斗、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优良传统教育。学习贯彻总政治部关于培养“三八”作风和中共中央关于反对官僚主义的指示精神,进行发扬优良传统教育。在增强组织纪律观念的同时,切实改进对部队的教育方法,严禁干部采用训斥、辱骂、体罚和乱整乱斗等错误做法,形成尊干爱兵的氛围。1962年,响应军委号召,继续贯彻执行军委扩大会议决议,开展“思想好、作风好、工作好、生活好”的四好活动。1963年,人武部机关坚持每周一、三、五晚上政治学习,每周二、四两个晚上学习条令。8月,以各区人武部为单位,开展创“四好单位”政治思想好、参谋作用好、工作作风好、完成任务好)和“五好人武干部”(政治思想好、工作作风好、参谋作用好、完成任务好、生活安排好)的活动。部机关干部分别组成蹲点组、检查跑面组、地方中心工作组,分工负责,把管理工作贯穿全过程。1965年,部党委成员深入基层,蹲点调查,以点带面,采取了县、区、公社三级专武干部共同蹲点,总结先进经验。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县人武部党委机关干部排除各种的干扰,坚守岗位,保持了机关的稳定。同时,根据省军区党委指示,在部机关和民兵中广泛开展学习蔡永祥同志活动。8月,县中队划归为县人武部管理。人武部严格按照条令条例,加大中队管理力度。1967年1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军委、中央文革小组下发《关于人民解放军坚决支持革命左派群众的决定》。3月,根据《决定》要求,县人武部执行“三支两军”(支左、支工、支农、军管、军训)任务,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武义县人民武装部生产办公室,作为全县“抓革命,促生产”的领导机构。这在当时对稳定局势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受社会上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影响,机关的正常秩序遭到干扰破坏。1968年,遵照金华军分区党委关于《坚决执行省军区(临临时)党委“两个决定”的决定》,广泛开展“三忠于”活动,掀起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群众运动的新高潮。
  1971年,加强党委的团结和“三支两军”工作。同时抽出人员深入基层蹲点跑面开展与贫下中农同学习、同批判、同劳动、同生活。1972年12月,金华地区党委发出《关于加强民兵工作的意见》,规定人武部从集中力量抓“三支两军”调整为不少于二分之一回人武部抓民兵工作。1975年4月,武义县人武部与安徽省界首县人武部进行对调防务,人武部加大部队管理力度。12月,人武部根据《公安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关于县市中队交由公安机关建制领导有关问题的报告》有关规定,加强部队的安全稳定教育,确保县中队顺利移交公安局建制改称县武装警察中队。
  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1977年,部党委召开党委扩大会议,揭发江青反革命集团阴谋篡党夺权和破坏党的建设的罪行,初步肃清“四人帮”的流毒和影响,逐步恢复正常工作生活秩序。1979年,组织部机关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文件和中央工作会议精神,提高思想认识和业务水平,机关作风和领导作风有了很大程度地改变。
  1981年初,人武部机关集中学习三大条令和管理教育的有关材料,对照检查,制定各项规章制度。5月,学习南京军区《贯彻共同条令检查标准》并以此为依据,以三大条令和法律、法令为主要学习内容,开展“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四有”(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三讲”(讲文明、讲道德、讲科学)“二不怕”(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学习活动,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同时,根据县人武部工作分散、人员下乡多的特点,重点抓外出人员的思想教育,做到对探家的干部、战士离队前有交代、有要求;严格上、下班制度;抓好安全防事故和卫生工作。1982年,根据省军区“关于精简整编命令”,县人武部编制缩减。针对缩编时部队出现的人员思想波动,人武部加大部队管理力度,确保缩编过程中部队的稳定。1983年,为使工作更加适应战备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开展机关整顿,出台印发“文明办公守则”、“值班制度”等规章制度,促进了机关秩序的改善。1984年,重点抓好部机关正规化建设,坚持集体交接班制度,开展创建“文明家庭”、“文明大院”、“合格武器室”、“安全无事故”等活动,进一步推行以岗位责任制优劣为依据的干部能上能下制度。
  1985年,组织部机关人员学习党的十二届四中、五中全会文件和军委扩大会议精神,统一对部队精简整编、体制改革的思想认识,端正干部战士对人武部归建地方的态度。
  1986年人武部归建地方建制至1996年的10年间,人武部机关参照军队条令条例,实行军地双重管理。1986年,重点抓好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工作。7月1日人武部归建地方后,其性质和任务不变,仍保持军事工作的相对特性,人武部由地方、军队共同管理。为适应转变,开拓前进,开展军事工作向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的作风转变;继续抓好民兵、预备役工作改革;搞好民兵武器管理,加强安全防事故工作。同时,进一步修改完善了《上下班制度》、《值班制度》、《请销假制度》及《武器库安全制度》等。
  1987年4月,金华军分区在武义进行人武部目标管理试点工作。人武部通过正面教育、加强激励引导、实行职能逐级控制、强化制度管理、落实奖惩措施等管理手段。
  1988年,根据省人民政府、省军区《人武部管理暂行规定》,参照军队条令条例,进一步修订完善人武部各类人员的职责及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正规的工作、生活、战备、训练秩序。
  1989~1990年,人武部的管理重点抓机关纪律作风整顿,强化人武部干部、职工的组织观念和命令意识。突出建立正规化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为重点,认真研究解决人武部归建地方建制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正确处理武装工作和其他工作的关系。1990年7月,人武部机关开展《查找问题思根源激励斗志鼓实劲》的思想作风纪律整顿,对归建四年以来机关人员的思想、作风、纪律和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深刻地回顾反思,对存在问题根据个人情况制定了限期整改的措施,切实改变机关作风。
  1992~1995年,参照《内务条令》,人武部出台对机关的战备、生活、工作秩序等一系列工作进行规范。1995年3月,人武部机关开展革命人生观教育,增强做好武装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下半年,部机关开展了以“勤政、守纪、实干、高效”为主题的思想作风建设。
  1996年4月人武部收归军队建制后,新组建的党委班子及时组织机关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条令、条例及有关规章制度的学习,强化“战备、训练、工作、生活”四个秩序的落实。部机关坚持实施目标管理措施,制订出台《《武义县人民武装部日常规章制度》,规范每月办公会议、重大问题集体研究,战备值班、每天集体交班,考勤和请销假制度等各项制度的有效落实;促进机关干部职工思想和工作作风建设,以及命令意识的养成,严格一日生活秩序,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1997年,人武部坚持以军队“三大”条令为依据,继续强化机关人员的正规化建设,严格一日生活秩序和命令意识的养成。根据军分区《关于转发总参、总政全军作风纪律教育整顿情况通报和巩固扩大教育整顿成果的意见》精神,并就上级从事第二职业、参与炒股、违反规定请客送礼、私自到地方娱乐场所活动等问题进行专项清查。1998年,建立和实施封闭式管理制度,规定军官不准直接或间接从事炒股、经商等活动;不准介绍亲友到驻地打工和经商;不准介入亲友的劳务纠纷;不准为地方单位和个人追款讨债;不得进行赌博或变相赌博;不得传看渲染色情、迷信和低级庸俗的书刊、音像制品;不得到酒吧、按摩室、录像厅、电子游戏室等娱乐场所消费;不得参加地方群众性组织等活动。1999年,武义县人武部进行“整军容、严军纪、抓安全”教育整顿。教育整顿针对性强,对个别人员实事求是地进行批评帮助,在每个干部职工的思想上打下深刻的烙印,全机关干部职工精神更振奋,工作更扎实,关系更融洽。
  2000年,人武部认真抓好战备值班工作的落实,修改完善落实战备值班制度和民兵装备仓库的干部住库值班制度;坚持部领导和机关干部昼夜值班制度,落实仓库主任住库和仓库职工昼三夜四坐岗值班制度,落实部领导每月查库和战备期间住库值班制度。2001年4月,人武部认真贯彻军分区保密工作和“两防”工作会议精神,扎扎实实开展了安全稳定工作治理整顿。整顿工作突出重点抓管理,围绕人员、车辆、财物、武器弹药、保密等重点管控目标,做到常督促、常分析、常检查,责任到人,确保安全稳定。2001年以后,坚持组织开“条令学习月”活动,用条令条例规范人武部机关的办公、生活、训练、学习等四个秩序。2003年,人武部开展安全管理教育整顿,加强了“两个以外”(八小时以外、离开营区以外)的教育管控力度,坚决杜绝“三个不正常”现象,纯洁党员干部的“生活圈”、“社交圈”、“娱乐圈”。同时,人武部严格执行浙江省军区,金华军分区关于防治非典型肺炎(以下简称“非典”)出台的“封闭式管理”规定,牢固确立了“防大疫、抗大疫、战大疫”的思想,做到一手抓“非典”防范,一手抓安全管理,确保了人武部大疫面前的安全稳定。2004年,突出抓管控,切实把从严治军,确保安全稳定作为加强人武部全面建设的“保底工作”,强化干部职工时间观念、军人观念和纪律观念,开展作风纪律教育和五项治理活动,正规一日生活制度,从生活点滴入手,抓好日常养成,从严管控人员。2005年,全面落实《内务条令》和《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形成按职运转,按法规指导,按制度办事的良好工作秩序。紧紧扭住“从严治军”不放松,强化纪律管控,要求每个同志自觉管好自己的工作圈、生活圈、娱乐圈和社交圈。严格落实战备、生活、工作和训练制度,高标准落实行政管理工作规定。
  第二节 教育整顿
  20世纪50年代初,县、区人民武装部科建立初期,执行的是地方管理制度,因而比较松散,为加强部队建设,曾进行精简整编,整顿纪律作风。
  1954年8月,武义(含宣平)县人武部先后改称兵役局,根据中共浙江省委《关于进一步加速部队正规化建设的指示》,初步建立健全了工作、学习、办公制度。
  1956年,为加强组织建设,以解放军总参谋部颁发的《县(市)兵役局工作职责(草案)》为主要内容,开展学习三总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条令,按条令规定管理部队。
  1959年~1961年,武义并入永康县。
  1963年,开展反对现代修正主义,进行“反修”、“防修”思想教育,增强官兵阶级斗争观念。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人武部系统受到冲击,县人武部针对自身特点,坚持开展正面教育,坚守岗位,忠于职守,加强管理,保持了人武部的稳定。
  1971年,遵照中共中央和南京军区党委指示,着手进行清理思想和加强组织建设的整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978年,根据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军队政治工作的决议》的要求,进行思想、作风、纪律和团结等方面的教育整顿,着重解决党委内部团结问题,帮助党委整风,制定整改措施。顺利完成二批转业干部工作。
  1979年,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方法,开展机关作风和纪律整顿,发动官兵出主意、想办法,制订了《加强行政管理搞好机关革命化建设四项措施》,加强对食堂、营房、营具、水电、车辆、电话和印章的管理,保证了机关工作的正常秩序。建立保密小组,健全保密制度,开展经常性的防奸保密教育,促进了行政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
  1983年,认真贯彻全军参谋长会议精神,加强机关的业务建设,搜集整理了“活字典”资料,人手一册,全体干部基本上做到参谋能参,干事会干,管理员能管的要求。是年,机关干部下乡蹲点跑面时间达到1092天,领导干部人均下基层108天。机关干部有26人次,采取三上三下深入基层搞好民兵武器室的建设。
  1986年,着重抓好县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前工作,对营具进行清理,开展公物“还家”活动。同时,进行思想教育,保持军事机关的稳定。
  1987年,针对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后出现松口气的现象,于7月20日集中七天的时间,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思想、作风、纪律整顿,并重新制定和完善了战备、值班、工作、生活等11项规章制度,加强资料室、档案室和作战室的建设,基本上达到了正规化的要求。
  1988年,县人武部本着勇于探索、大胆改革、求实创新的精神,先后在部机关和区、乡(镇)及厂矿、单位人武部推行干部岗位责任制,把上级下达本部门的33项工作任务,列出具体完成的指标和要求,确定考核评分,分解到各科室,由科室落实到人,做到职责分明,要求明确。依据工作任务,每半年和年终进行考核打分,根据得分多少与全年奖金相结合,实行奖勤罚懒,奖罚分明,并作为对干部职工的能、勤、德的内容,个人成绩记录在案,作为干部职务和工资晋升的重要依据,有效调动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仅提高了办事效率,还促进了机关工作作风的转变。为更好地对专职武装干部进行检查监督和考核评比,制订《专职武装干部考核评比内容与标准》,完善了全县专武干部岗位责任制,推动了全县民兵预备役工作。此外,还进行了“十法一条令”和《企业法》的学习,提高干部职工遵纪守法的自觉性。经普法检查验收,县人武部成为首批达到合格单位。
  1990年,根据《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纪要》精神,切实加强政治建设,保证人武、专武干部队伍在政治上合格,对现有在职的13名干部、4名职工进行了认真的政治审查,为确保政治上永远合格打下坚实的基础。
  1992年,根据军分区党委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和县委关于开展机关整顿的要求,对部党委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进行思想作风整顿。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对以前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全面对照检查,修订了《《办公制度》、《值班制度》等15项规章制度,新制订了《保密制度》等3项制度,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委自身建设的几项制度》,使之有章可循。
  1995年,以条令条例为主要内容进行收归军队建制前的思想教育,使干部职工认识到人武部收归军队建制是形势战备的需要,以党员标准的要求,个人利益无条件服从党和国家的利益,自觉遵守纪律,严格执行军分区提出的“12个不准”,做到思想不散、干劲不减、作风不松、标准不降、油水不捞,服从大局促归建,稳定思想保安全,听从安排不谋私,努力工作尽职责,遵纪守法莫越轨,竭尽全力干武装,以实际行动和出色成绩迎接归建。
  1996年,根据中发〈1995〉12号和三总部〈1995〉参动字第115号文件精神,引导干部职工在思想观念上尽快由地方到收归军队的转变,强化命令意识,确保军令畅通。完善规范值班、办公、情况汇报三项制度和战备、训练、工作、生活四个秩序。进行讲军容、守纪律、树形象的军容风纪教育整顿,按照《内务条令》规范言行举止,为有效执行《内务条令》的规定,还制定军容风纪三项制度:检查制度。部每周、科每日对干部的军容风纪进行检查。学习制度。部每月组织干部学习一次《内务条令》,以增强讲军容树形象的意识。评比制度。部每月进行一次军容风纪检查评比,评比结果列入年终评比先进单位与个人的重要条件之一。
  1997年,抓好机关干部的在职训练,上半年除参加军分区训练外还组织机关干部安排十天时间,学习,《三大条令》和新颁发的《司令部条令》,为进一步规范人武部“四个秩序”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加强战备值班,修订完善了各类战备方案,充实“三室、二库”资料。
  1998年1至4月,集中机关干部职工和全体专武干部,举办以“学、训、做、整、改、建”为主要内容的《新条令》集训,增强条令意识,正规“四个秩序”,做好“两防”工作,抓好人员、车辆、武器、经费、保密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并修订完善《干部职工管理规定》,确保人武部安全稳定。
  1999年,2月8日至12日,对干部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整顿,围绕安全防事故主题,分析查找安全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事故隐患,研究解决办法,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增强安全意识,促进安全工作的落实。同时,根据军队住房管理制度,制定《干部住房管理规定》。
  2000年,开展以“五治”(治官、治散、治软、治难、治编)教育活动,重温条令条例、《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和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军队管理教育工作的决定》,开展查思想、找隐患、堵漏洞、订措施重新制定暑期百日安全管理措施,建立健全一日生活制度、早操制度、点名制度、考勤制度和请销假等八个制度。在人员管理上,做到“四个知道,一个跟上”,加强“两个以外”(8小时以外、营区以外)时间的管理,在做好建章立制的同时,狠抓落实。
  2001年,以“条令条例学习月”活动为契机,带动年度管理工作,组织学习《三大条令》,收看《机关办公保密秩序正规化》和《严峻的挑战》光盘录象,分析查找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对部机关办公室、作战值班室、档案室进行彻底的清查,秘密文件和载体全部登记存档。牢固树立安全就是政治、安全就是效益的思想,增强命令意识、条令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
  2002年,根据省军区和军分区的统一部署,结合本部实际,制订一系列部务公开的规定:部务公开实施办法、专职人武干部的调配公开细则、征兵工作公开细则、经费物资管理使用公开细则、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公开细则、领导个人重大事项公开细则、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细则、车辆管理使用规定、财务管理若干规定等。在本部四楼会议室设立公开专栏,聘请有关单位9人为县人武部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
  2003年,加强军事斗争准备的同时,投入30余万元,对全县基层武装部、民兵营(连)的“二室一库”、“二机一室”和“一表二图三册四簿五本”等硬软件进行规范化建设,16个基层武装部建有“二室一库”,2个镇(街道)新办公楼正在建设之中,7个行业、企业人武部都单独设立办公室,统一制作各类图表、悬挂职责制度,配备电脑、电话,达到规范化标准。抓好条令学习月活动,正规办公秩序。加强对弹药仓库、车辆管理和机关保密办公等重点部位的检查,进一步规范安全管理工作。
  2004年,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加强对民兵武器仓库安全防护措施,在车辆使用方面,加强对驾驶员的教育管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履行职责,杜绝非公用车,干部不开车、干部职工不骑摩托车,确保车辆使用安全。加强对“两个以外”的人员管理和“三个不正常”的治理,保障机关正常工作的开展和安全稳定。
  2005年,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查找出六个方面18个存在问题,制定44条整改措施,对照八个方面内容进行专项治理,正规战备、训练、工作、生活“四个秩序”,规范行为举止,纯洁和净化干部职工思想。增强安全保密观念,及时清理涉密事项,防止失泄密,确保机关安全稳定。
  第三章 维稳救灾
  第一节 维护社会稳定
  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顺利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重要保证。新中国成立后多年来,武义县人民武装部在中共武义县委、县政府和军分区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加强社会治安工作,组建联防组织,积极参与配合公安部门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守卫各类重要目标,巡逻执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社会主义小康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武义解放初期,县人武部与兄弟部队一起,开展剿匪、肃清潜散匪特,镇压反革命分子,取缔反动道会门,据不完全统计,剿灭土匪529人,俘虏支队长3人,大队长4人,中队长21人,其它人员202人,缴获小炮1门,长短枪89支,弹药一批。维护了新生人民政权,保障了社会秩序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1952年12月9日,1953年4月15日,台湾国民党飞机窜入宣平县上坦区,桃溪区和武义县上空,投放反动传单,县人武部迅即组织发动民兵进行收缴,做宣传教育工作,肃清其影响。7月15日,久晴不雨,旱情严重,明招乡牛背金、西田畈两村七八十个农民接龙求雨,聚集县政府大门口,要求县长“拜雨”。少数人砸县人民政府牌子,鸣枪示威,要冲击县府机关。劝说无效,公安武装部队鸣枪驱散,稳定了局势,平息此事。1956年3月25日,回川乡善教村治安保卫干部陈哲朝赴京参加全国治安模范代表大会,被评为全国治安积极分子。1961年12月,恢复武义县建制,复建武义县人武部。1962年为加强重点山区与周边县联防工作,搞好防空降、防暴乱,制定了联防预案,工作制度,保证边远地区,县与县接合部的安全稳定。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一段时期,县党、政、军机关经常工作受到干扰冲击,县人民武装部遵照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参加支工、支农、支左,军管、军训(简称“三支两军”工作),制止动乱,维护稳定。1967年2月,县人武部生产办公室成立,代理县委县政府的日常工作,作为抓革命促生产的领导机关。广大专武干部和民兵坚持抓革命、促生产,积极做好维护社会的稳定工作。1971年至1974年,在党委的领导下,揭发批判林彪反党叛国罪行,肃清其影响。1979年,加强人武系统民兵政治教育,把人们的思想转移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上来。1982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犯罪的决定》,严厉打击破坏经济犯罪分子成为人武部门的重要工作。1983年,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县人武部积极参加配合有关部门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全县摧毁犯罪团伙37个,抓获违法犯罪分子739人。1984年成立由县长任指挥,人武部部长和公安局局长任副指挥的军警民联防指挥部,开展军警民联防。指挥部下设前指与通信、交通运输、后勤3个保障组。全县划分若干个联防区,主要担负追捕、围歼武装反革命暴徒,预防和制止犯人暴动,平息反革命暴乱,反敌特空(机)降,保卫重要目标等任务。各联防组织建立情况通报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和检查交流制度,并落实保障经费。1989年北京“6.4”动乱期间,人武部组织干部职工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宣传做好稳定工作。1993年,县人武部配合公安部门为维护社会治安出动民兵2904人次,协助破案345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432人,收缴凶器144件,缴获赃款、赃物价值达85.3万元,捣毁流氓盗窃、抢劫团伙4个,破获、查处刑事治安等案件165起,挽回经济损失100多万元。1995年,县举办“95中国武义温泉节”,金温铁路金华至缙云段通车典礼、潘洁兹艺术馆开馆等重大典礼活动中,组织抽调应急分队、基干民兵参与维护秩序,确保典礼活动安全有序。1996年党委政府开展“双拆”(寺庙、坟墓)、治理“两乱”(乱建、乱放),人武部门积极支持协助,共出动民兵2000多人次,清除场地2000多平方米,拆除寺庙30多座;组织民兵在放电影,文化演戏时开展护村巡逻以及护林、护竹笋、护厂矿等活动,出动民兵5000余人次,确保了农村、厂矿的安全稳定。2002年,根据省政府、省军区《关于组织民兵预备役部队开展“五项工程”活动的通知》精神,全县开展以维护社会治安为内容的“平安工程”。建立了民兵信息网,乡镇设组,村设点的全方位、全监控的民兵信息网络。2003年县人武部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积极组织专武干部、民兵预备役人员投入到抗非典的战斗中去。白洋、熟溪、壶山街道的民兵应急分队参加了武义火车站昼夜执勤任务,持续3个月时间,共安排600个班次,执勤1200余人次,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宁。县人武部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优势,在地方党委,政府和上级军事机关领导下,组织带领民兵预备役人员在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和维护社会治安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节 抢险救灾
  武义县地处山区半山区,是个小县,历史上以经营农业为主,自然资源丰富,萤石、粮食、山林、茶叶、水电等方面均有一定优势。武义县人武部、驻武的武警县中队、武警消防大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在抢险救灾中,冲锋在前,发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和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武义县先后发生多次自然灾害。1950年6月23-24日,大雨。全县受灾1814户,淹没田地1896亩,冲毁堤坝59处,桥梁3座,房屋35间。邵宅、王宅、泉溪等6个乡,受虫灾面积29550亩。1952年5月,降水量达459.6毫米,被淹成灾农田11.4万亩。7月19日下午至21日,降水218毫米,清溪、白阳、履坦3个区,洪水成灾,交通阻塞,电话中断,受灾2936户,淹没和冲毁良田20932亩,地3801亩,损失粮食1500吨,冲毁大小水利工程260处,房间05间,死亡5人。1955年6月20日,大雨,日降雨量107.5毫米,沿江两岸洪水成灾。淹没良田2.5万亩。损失粮食2000余吨,县人民政府发放救济款2.49万元。1956年6月3日下午5时许,冰雹、暴风雨袭击双溪、红旗、胜利、幸福、履坦等乡镇,倒塌房屋176间,死2人,轻伤20人,重伤4。1961年6月11日-8月31日,无雨,受旱面积15.4万亩。损失粮食1.29万吨。1962年9月5日,第14号台风伴随暴雨袭击27公社644个生产队,自5日上午至6日上午,降雨量124毫米,受灾面积3.46万亩。其中1700余亩被毁,损失粮食1982.65万吨,刮倒房屋111间。政府发放救济款1.1万元,及肥料、棉布、棉花等救济物资。1965年7月全县虫灾严重,受灾面积29000余亩,损失粮食1402.5万吨,1967年7月8日起至11月12日不雨,旱情123天,受旱面积13万亩,其中成灾面积4.96万亩,损失粮食58.30吨。1970年2月16日,县土产公司仓库失火,烧毁物资10万余元。1973年7月10日,县燃料公司马铃地石油库发生漏油起火,烧毁汽油9300多公斤。1975年8月12日,第4号台风袭击24个公社,伴随雷雨、山洪暴发,全县被淹没农田4078亩,其中变成溪滩3718亩。倒塌房屋2309间,死8人,重伤21人。新宅、云华两公社受灾最重。其中新宅公社张店、大方两村被洪水冲毁。县委组织200多名机关干部、人武、专武干部、民兵预备役人员几千人投入重灾区进行抗灾斗争,并拔出救济款26万元救济灾区和修复水利工程。1977年4月12日,强台风夹冰雹猛击县境达1小时之久,雹大如拳,受灾4000多户,损坏房屋1000余间,重伤9人,死1人。牲畜死亡125头,工商物损失40万元。国家拔救济款2.5万元,水泥50吨,平瓦5万片,铅线1吨等物资,组织救灾。1982年7月17日,第1号台风过境,芦北、要巨、王宅、坦洪、云华、大源、项店7个人民公社,遭受暴雨和冰雹袭击,受灾农作物3.26万亩,损失粮食2500吨。倒塌房屋177间,损坏房间4700多间。死亡2人,死耕牛2头。冲毁桥梁9座,山塘水库49处,圳坝27条,公路4.5千米,机耕路15千米,果木、电线、广播线等受损坏。1984年6月27日暴雨倾泻,河水猛涨。全县75000亩农田受淹,损失粮食3000吨。冲毁民房572间,死亡4人,国家发放救济款4.85万元。1987年7月22日夜晚,泉溪乡湖干畈村被洪水淹没,还有数名村民来不及撤离,随时有被洪水卷走危险。县人武部主官接到县委书记电话后,立即带领5名官兵,冒雨摸黑赶到出事地点,同当地民兵一道组织救援,最终把围困的群众安全营救出来。1989年,县桐琴镇人武部组织民兵抢险救灾,受到省人民政府和省军区的表彰。
  2001年,由于长时间的阴雨,熟溪橡皮坝水利工程受到严重的威胁,县人武部及时组织30余名应急分队队员参加围堰,圆满完成了“11.2”抗洪抢险的任务。2002年开展以兴修水利、根治水患为目的的“治水工程”。组织民兵参加抗洪救灾,参加兴修水利活动。
  2004年,鉴于本县地处山区森林覆盖率较高,易发森林火灾的特点,县人武部对应急分队进行了扑火山火抢险救灾的训练,以提高火火的技能确保高效率完成任务。全县共运用应急分队参加森林救火20余批次,其中最多一天出动12批次,出动人员达1000余人次,成为森林防火的一支主力军。

知识出处

武义县军事志

《武义县军事志》

本志设概述、大事记、军事环境、军事组织、军事工作、政治工作、后方勤务、兵役、民众武装、国防动员、战事、军事人物等十篇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