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军事要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义县军事志》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1157
颗粒名称: 第六章 军事要地
分类号: E289.55
页数: 3
页码: 63-65
摘要: 本章记述武义县军事要地,其中包括了战场、武场、军事重镇、关隘、城墙、机场。
关键词: 武义县 军事要地 军事

内容

第一节 战场 武场
  战场
  武义县和原宣平县城历为兵家争夺的重要战场。近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曾在宣平的紫坑、武义的大公山等地建立过根据地,并在宣平吴宅、武义后树等地进行过战斗,至今留存遗址。
  武场
  宋代初年,武义县设武场于县城西一里许儒学文兴桥之南,后改为射圃。明正德十年(1515),武场移至县东二里塔石潭岸,建有厅堂三间,南西建旗竿石台一座,并建练习所一处,周围150步,直径50步。后被洪水冲毁。到清代,武场改建在县城南下水门外。
  原宣平县操练场设在县城北门外霜降坛。
  建国后,县人武部在王宅镇要巨村建有民兵训练基地。
  第二节 军事重镇
  武阳镇(现组建为壶山、熟溪、白洋街道) 为武义县城区,金华市南部,3街道总面积272.4平方千米,人口10.8万。1950年,称壶山镇;1958年后,称人民公社,同年9月,随武义县并永康县;1961年,复置武义县称壶山镇;1992年,溪里、白溪两乡并入后称武阳镇;2001年12月,撤销武阳镇和桃溪滩乡,建壶山街道办事处。以境内有壶山得名。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有汉、回、苗、满、侗、壮、白、畲8个民族聚居在镇内。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县城区分属壶山、白洋、熟溪3个街道。地势低山丘陵区,中南部为低岗浅丘与溪谷平原相间地形,与婺城区界上的无名高地海拔598米为境内最高点。白鹭溪自西南向东北流贯境东,沿途接纳诸支流后入履坦镇。建有小型水库8座,总库容406万立方米,水电站2座,装机容量105千瓦。境内富藏莹石矿。农业除种植粮食作物外,有蔬菜、瓜果、禽蛋、花卉等农特产,是“武阳春”、“郁清香”、“鹅翠”等名茶的主要产地。工业以制茶、文具、印刷、制伞、建材、焊管为支柱产业,建有二个设施完善的工业园区。
  金丽温高速公路和省道上松线等斜贯境内,金温铁路贯穿而过。
  柳城镇位于武义县西南部,为武义县西南主要集镇。镇政府驻地柳城,距县城37千米,面积170.8平方千米,人口2.60万,其中畲族占12%。清康熙55年(1716),知县张延祐号召民众在城四周植柳,数年后柳自成围,遂名柳城;1935年,红军挺进师曾在这一带进行游击战争;1949年,称柳城镇,为原宣平县政府驻地;1958年,随宣平县并入武义县,改称人民公社;1966年,复称柳城镇;1992年,大源畲族乡并入,改称柳城畲族镇;2001年12月,云华、新圹、竹客3乡并入,仍称柳城畲族镇。地处低山丘陵区,中北部为溪谷盆地,地势平缓,西南部与遂昌县、松阳县界上多千米山峰,其中与松阳县界上的包山头,海拔1180米为境内最高点。西溪和朱溪在麻济会合后称宣平溪,自北向南流贯全境。建有小型水库40座,总库容657万立方米,水电站7座,装机容量2378千瓦,有莹石等矿产资源。农业除种粮食棉花外,盛产宣莲、香菇、茶叶等,特产宣莲和棕绷,被誉称"宣平二绝"省道上松线纵贯镇镜,客车通往金华、松阳、武义等地。
  第三节 关隘 城墙 机场
  关隘
  武义县从宋代开始,在县境要地段设立五处辅司,共配驻兵丁23名,以加强地方防守,并在茭道建立驿馆。
  县前铺:在县城仪门西,配兵丁5名;
  内白铺:在县城东南四十五里,配兵丁5名;
  茭道铺:在县城东五十里,配兵丁5名;
  会同铺:在县城东四十五里,配兵丁5名;
  接腰铺:在县城东二十里,配兵丁3名。
  茭道驿馆:明洪武十四年(1381)建,初名道山驿,隆庆元年(1567),改设茭道馆。
  原宣平县明代至清代,全县分设要隘八处,共配驻兵丁36名。
  三港塘:离县城二十里,配兵丁2名;
  曳岭塘:离县城四十里,配兵丁5名;
  周坦塘:离县城六十里,配兵丁5名;
  竹客汛:离县城三十里,配兵丁5名;
  玉岩汛:离县城五十里,配兵丁5名;
  陶村汛:离县城二十五里,配兵丁5名;
  和尚田汛:离县城六十里,配兵丁4名;
  河头汛:离县城六十里,配兵丁5名。
  建国后,经兵要地志调查,县境内现有重要关隘有如下两处:
  (一)上茭道隘口:位于武义、永康、金华交界处,离武义城15千米,离金华城27千米。坐标N29.18.49Z119.50.56(1∶5万)。高程150米。周围多山、公路可分别至武义、永康、金华。左侧山海拔266米,右侧山311米,山坡约20度,有密集松木林、山势狭窄长达0.2千米。可控制谷中公路,切断内外交通使金、温公路处于瘫痪。
  (二)凡岭脚隘口:位于俞源乡凡岭村一段公路,离武义县城28.5千米。坐标N28.44.9Z119.36.18(1∶5万)高程295米。周围多山,山峰连绵,是上茭道至松阳的主要通道。左侧山海拔625米,其海拔325米处有一小山头,右侧山海拔677米,其海拔402米处有一小山头,山坡约30度,有密集松木林,山谷狭窄,可控制谷中山路,切断内外交通,使上松线公路处于瘫痪。
  城墙
  武义县于五代吴越时期,始筑简易城墙,当时仅长一里一百八十步。至明崇祯十三年(1640),知县冯王平为防御倭寇侵袭,率领义民用石块砌筑城墙,周围长十里零八步,高二丈余,宽一丈五尺许,并建有大小九个城门。
  四个大城门为:东镇东门,南来远门,西接龙门,北迎恩门。
  五个小城门为:上南文兴门(亦称小南门),下南上水门、下水门,西永丰门,北水洞门。
  大小每个门洞顶上都建有城楼。
  清代末年,城墙周围九门改为六门,即东门、西门、北门、大南门、小南门、永丰门。
  原宣平县于清康熙十四年(1675),由镇守参将王有成下令居民拾取砖石,开始在县治四周建筑简易城墙,并以树木作栅建东、南、西、北四门。康熙五十五年(1716),知县张廷祜发动居民环城栽种柳树,数年后成荫,故名柳城,这对县城也有一定防护作用。
  建国后,随着旧城改造和城市化建设的需要,武义与宣平两县的旧城墙已基本拆除,但仍保留一些旧名称。
  机场
  民国期间,曾在武义县城东门外白溪口建有简易飞机场,后被日军飞机炸毁。建国后未予修复而废弃,现已成经济开发区。

知识出处

武义县军事志

《武义县军事志》

本志设概述、大事记、军事环境、军事组织、军事工作、政治工作、后方勤务、兵役、民众武装、国防动员、战事、军事人物等十篇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