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城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浙江省武义县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1083
颗粒名称: 柳城区
分类号: K925.5
页数: 38
页码: 239-276
摘要: 本节记述了武义县柳城区的五个乡,该区五个乡属山区,包括大源乡、西联乡、新塘乡、竹客乡、三港乡、大溪口乡的各个村庄介绍。
关键词: 武义县 柳城区 地名

内容

柳城区位于县城西南部,东靠丽水,南依松阳,西接遂昌,北邻桃溪镇,面积346.8平方公里。辖大源、西联、新塘、竹客、三港、大溪口六个乡,共72个行政村,218个自然村,7407户,2.94万人,其中畲族有1835人。区公所驻地柳城镇。
  1949年解放建立柳城区,驻地三港村,辖现在的柳城、新塘、三港、大溪口、竹客五个乡。1958年5月宣平县并入武义县,建立宣平区,驻地柳城镇,辖现在的柳城、桃溪两个区。公社化时释为卫星、上游、胜利三个人民公社。卫星公社即大源、柳城、西联、新塘、竹客五个乡;上游公社即三港、大溪口两个乡;胜利公社即泽村、云华、坦洪、桃溪、登云五个乡。1960年12月卫星、上游合并为柳城大公社。1961年10月建立三级所有队为基础,调整为现在乡规模的公社时,复建柳城区,辖现在的大源、西联、新塘、竹客、三港、大溪口、柳城七个乡。
  该区五个乡属山区,一个乡属半山区,崇山叠峰,峙耸亘绵。西与遂昌为隅的牛头山,海拨1560米。河流有东溪、西溪、竹客溪、午溪(宣平溪)等,都属瓯江水系。
  全区有耕地面积2.29万亩,其中水田1.99万亩,占耕地86.9%。山林地44.68万亩,占全区面积97.2%。农业主要经营水稻和山地杂粮,林业木材、毛竹为主。特产有宣莲、猕猴桃、水菖花、棕绷等。1984年粮食总产为4421万斤;经济作物茶叶3512担,油菜籽2093担,
  油茶籽4894担,生猪饲养量3.89万头;乡镇企业产值75.7万元,从业人员410人。1984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1520万元,人均净收入262元。
  教育事业:小学101所,172个班级,学生3865人,教职员工155人,代课教师54人;初中7所,29个班级,学生1294人,教职员工62人,代课教师18人。
  大源乡大源乡
  大源乡位于县城西南部,东与大溪口乡为邻,西南与柳城镇毗连,北和泽村、云华乡接壤。总面积13.3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37个自然村,有894户,3575人,其中畲族448人,余系汉族。乡政府驻地全塘口,距县城35公里,海拔200米。
  解放初建乡时取大岭头、乌溪源两个村名的首尾各1字,得名大源乡。解放前是上坦区保华乡辖地,1950年建政大源乡,属上坦区。公社化时属柳城(卫星)公社为大源管理区。1961年10月建立大源人民公社,1983年7月政社分设,建立大源乡。
  该乡属半山区,东北部多系山丘,西南部分平原。气候四季分明,春夏多雨,无霜期较长,适宜农业生产。河流有东溪从云华乡入境,沿该乡与泽村乡界西流,从西叶桥折南出柳城镇,汇入宣平溪;乌溪,发源于大岭头,流经乌溪源、上河、溪滩铺,在柳城汇入东溪。建有乌溪源、后塘畈等水库8座,蓄水量57万立方米,电灌站3处,装机40千瓦。农业以产粮为主,兼营茶叶、油茶、蚕桑等经济作物,特产有宣莲。
  全乡耕地3397亩,其中水田3094亩,占耕地面积91%。山林地1.86万亩,非林地0.8万亩。粮食生产:1972年亩产超千斤,1980年总产522万斤,1984年总产575万斤,亩产1771斤,创历史最高水平。经济作物:1984年产茶叶257担,蚕茧196担,油菜籽402担,油茶籽525担,生猪饲养量4222头,养蜂14箱,养鱼面积116亩。
  乡镇企业有农机修理、砖瓦、制茶、陶器、服装厂等12家,从业人员140人,年产值9.5万元。
  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168万元,人均净收入292元。
  文卫事业:有初中1所,学生193人,教职员工10人;小学8所,学生364人,教职工19人。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等设施。有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5人,大村有医疗站。1984年人口出生率10.38‰,自然增长率5.33‰。
  文物“宣阳观铜钟”。唐朝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为道士叶法善铸造。现保存在延福寺;“冲真观石碑”,唐开元年间(公元713至741年)为李赞所书,碑文记述了当时宣平地区的有关资料,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现也保存在延福寺内。
  大源乡894户,3575人,驻全塘口。
  全塘口行政村,114户,421人,驻地全塘口。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郑回行政村,1955年合作化时与观后村成立新民初级农业社,1956年属先锋高级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大源管理区,1961年建立全塘口大队,1967年称为新民大队,1972年,复名全塘口大队,1985年建立全塘口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380亩,以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蚕茧、油菜籽等,特产有宣莲、药材、桔梗。
  全塘口81户,303人,乡及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全塘口地名。祖先全喜生在清朝乾隆年间,从永嘉县迁此定居,村后原有一口塘,村坐落塘口,故名全塘口。位于县城西南31.5公里,村呈梯形,西临东溪,后靠山。
  观后33户,118人。
  该村地处冲真观的后面,约二百年前王姓祖先从东阳迁此定居,发展成村,取村名观后。村庄四周均是农田,交通便利。
  后塘畈行政村,94户,378人驻后塘畈。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青坑岭脚行政村,合作化时属先锋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大源管理区,1961年建立后塘畈大队,1985年建立后塘畈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有耕地388亩,以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宣莲、蘑菇、蚕茧等。
  后塘畈43户,169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后塘畈地名。夏姓云发兄弟三人,于清乾隆年间从福建迁此定居,村前原有一口莲塘,并有一畈田,故取村名后塘畈。该村外面有几个小村,后塘畈在里面,又称内铺。距乡驻地1.6公里,村呈直角形,西北靠山。
  江山坳23户,95人。
  村庄坐落山坳,对面的江山村,有人在朝里做官,较有名气,遂取村名江山坳。祖先姓夏,从江西迁来,已近二百年。东北是山,南有农田,西有路。
  章平院16户,62人。
  相传,此地原先地平,人多,土质好,与柳城争建县址,曾称章平县。约150年前陈氏从恒村迁来,离“章平县”址约100米左右的地方建村,故取村名章平院。村后靠山,三面是田。
  弄口12户,52人。
  大源畜牧场行政村,11户,45人。
  畜牧场11户,45人。
  青坑行政村,152户,533人,驻青坑岭脚。
  因驻地在青坑岭脚,简称青坑村委会。1950年建立青坑岭脚行政村,合作化时属先锋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大源管理区,1961年建立青坑大队,1985年建立青坑村委会,辖6个自然村。有耕地540亩,以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蚕茧、毛竹,特产有宣莲,药材有贝母、元胡。
  青坑岭脚77户,291人,村委会驻地。
  村后有座青坑山,村庄坐落岭脚,故名青坑岭脚。距乡驻地东1.1公里,村呈弧形,南临小溪。
  内潘28户,97人。
  六百年前,兰姓人从江东迁此定居,因地处山垄,垄里面曾住有潘姓,遂取村名内潘。三面环山,南面是田。
  苎麻片10户,40人。
  下青坑19户,74人。
  郑姓祖先于二百多年前,从浦江迁入,
  上首有青坑村,故取村名下青坑。坐落山脚,前旁小溪,南北是田,村呈长方形。
  八里坑2户,9人。
  高舒16户,72人。
  二百年前傅姓祖先从福建迁此定居。据传高姓住此时,生活非常安逸,祈求今后生活都象高姓那样舒服,遂取村名高舒。村呈圆形,四面环山。
  郑回行政村,206户,824人,驻郑回。
  以村得名。解放初属柳城镇,1950年建立郑回行政村,1955年合作化时属县后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大源管理区,1961年建立郑回大队,1967年改名政红大队,1972年复名郑回大队,1985年建立郑回村委会,辖6个自然村。有耕地687亩,以种水稻为主,特产有“宣莲”,经济作物有茶叶、蚕茧。
  郑回151户,593人,村委会社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郑回地名。明朝初期郑姓祖先在此定居,村庄地处东溪西侧,溪水迂回曲折,绕村而过,故名郑迴,而简写郑回。距乡驻地西南0.6公里,村呈船形,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宣武公路从村西通过,村距宣平车站仅一公里。
  郑回后山5户,21人。
  西叶桥16户,75人。
  此处有座西叶桥,桥头建有凉亭。林姓从柳城迁入凉亭定居,发展成村,以桥得名。村庄坐落山脚,村东是宣武公路。
  火烧地17户,67人。
  此处原叫上原地,有一年大旱,地里颗粒无收,又遭火焚,全村被毁,二百多年前,金、李两家从义乌迁此定居,得村名火烧地。坐落山垄,东南朝向,村呈圆形。
  上水碓4户,16人。
  火烧地口13户,52人。
  下圩行政村,77户,331人,驻下圩。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柳城镇县后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大源乡先锋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大源管理区,1961年建立下圩大队,1985年建立下圩村委会,辖6个自然村。有耕地349亩,以种水稻为主,兼产麦类、茶叶、蘑菇、柑桔、蚕茧、宣莲等。
  下圩29户,112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下圩地名。村前有一坛,村坐落坛下,坛后有一片圩田(“圩”即低田),故取村名下圩。距乡驻地南1.4公里,村呈弧形,西临东溪,与柳城一溪相隔。
  郑草弄28户,137人。
  村坐落郑姓山下,五百年前,有雷姓从江东来此为郑姓守山,房屋是草铺,地处山垄,发展成村后,起名郑草垄,后写成郑草弄。三面环山,南西是田。
  溪滩铺7户,34人。
  弄头5户,19人。
  周山坳7户,23人。
  村庄坐落半山坳,一百年前,钟姓祖先从江东迁此定居周姓土地上,每年要交纳租金,故村名周山坳。村庄坐东朝西,三面环山,西面是田。
  周山脚1户,6人。
  上河行政村,63户,293人,驻上河。
  因驻地得名。1950年建立上河行政村,合作化时属先锋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大源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河大队,1985年建立上河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329亩,以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蚕茧、鱼苗、宣莲、蘑菇、贝母、元胡。
  上河52户,248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上河地名。村庄坐落于一条小河的上面,故名上河。距乡驻地南0.9公里,村呈三角形,南靠乌溪。
  上河溪11户,45人。
  乌溪源行政村,91户,341人,驻乌溪源。
  因驻地得名。1950年建立乌溪源行政村,合作化时属先锋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大源管理区,1961年建立乌溪源大队,1985年建立乌溪源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有耕地338亩,以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油茶籽、蘑菇、宣莲、蚕茧。
  乌溪源27户,114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欧溪源。村庄坐落乌溪的发源地,故名乌溪源。距乡驻地东南1.8公里,村呈长条形,前有乌溪,南北两面靠山。
  乌溪畈40户,130人。
  从前乌溪在此流过,现已改道,一百年前兰姓人从福建迁此定居,取村名乌溪畈。村庄坐落山脚,三面都是山垄田。
  做木凹1户,3人。
  内铺13户,49人。
  岩背10户,45人。
  大岭头行政村,71户,303人。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乌溪源行政村,合作化时属先锋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大源管理区,1961年建立大岭头大队,1967年改名朝阳大队,1972年复名大岭头大队,1985年建立大岭头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耕地235亩,以种水稻为主,兼产山地杂粮,并产茶叶、木材、毛竹、水菖花。
  大岭头42户,182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大岭头地名。村庄坐落大岭顶上,故名大岭头。距乡驻地东4.3公里,村呈长方形,四面环山。
  仙路3户,12人。
  蓑凹1户,5人。
  大处1户,7人。
  大坑25户,97人。
  郑姓祖先于一百五十年前,从福建移居大岭头村,后迁居此地,因地处较宽阔,故称大坑。三面环山,北旁小溪。
  下圩村幼儿园——孩子们在赛跑西联乡西联乡
  西联乡位于县城西部,三面环山,东邻泽村乡,南接新塘乡和柳城镇,西界遂昌县,北连登云乡与金华县。总面积122.3平方公里,是全县面积最大的一个乡。辖24个行政村,61个自然村,有1952户,7781人,其中畲族44人,余均汉族。乡政府驻地马口,海拔215米,距县城36公里,有客车通达县城,因处山区,山高路陡,交通不便。
  解放前分河西乡、西联乡,解放初两乡合并建立西联乡,属桃溪区。公社化时,属柳城(卫星)人民公社为西联管理区,1961年10月建立西联公社,1983年7月建立西联乡。
  该乡属山区,面积辽阔,西北部地势高峻,崇山重叠,峙耸蜿蜓。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9座,南有铜锣尖、西有狮子岩、牛头山,海拔都在1500米左右,由丽水逶迤入境构成西障南屏。东南部多丘陵,梯田层叠,溪涧纵横。主要溪流有西溪,发源于牛头山北麓,流经马口等地向东入柳城祝村,汇入宣平溪。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降雨量1500毫米,年均温度15.5℃,无霜期约230天,属亚热带季风区。空气湿润,雨量充沛,适宜农、林业生产,主要经营以林业为主,兼种水稻、山地杂粮。特产有宣莲、香菇、药材、猕猴桃、水菖花等,地下蕴有萤石、金、银矿藏。
  解放后建有水库6座,总蓄水量20万立米。
  全乡耕地5483亩,其中水田4656亩,山林地14万亩,占总面积91%,非林地1.4万亩,占9%。粮食,1979年总产625万斤,1980年总产600万斤,1984年总产815万斤,亩产1229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同年产茶叶986担,油菜籽489担,油茶籽1024担。生猪饲养量8131头,养蜂119箱。林业:木材年产量4000立方米,1984年向国家提供1690立方米。特产猕猴桃,年产量最高有10万多斤。
  乡镇企业有水电站7座,装机300千瓦,并有萤石开采、农具厂、砖瓦厂等19家,从业人员99人,产值14.01万元。
  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297万元,人均净收入255元。
  文卫事业:有初中1所,学生312人,教职工12人;有小学24所,学生813人,教职工3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7.01%,尚建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影剧院等文化设施。有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5人,大村有医疗站。1984年人口出生率10.66‰,自然增长率4.24‰。
  该乡水力资源丰富,为我县建设小水电提供良好条件。西溪水力发电工程正在建设,计划在马口建造一座装机容量为6400千瓦的水电站。
  该乡是革命老区,解放前建有22个地下党支部,有共产党员186人。革命烈士吴谦出生于马口村,1927年入党,曾任宣平县委委员,宣平西营红军党代表等职,1930年9月3日赴杭购买枪支,被叛徒出卖,在兰溪被捕,9月6日被杀害在兰溪南门外沙滩上。
  西联乡1952户,7781人,驻马口。
  马口行政村,276户,1085人。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马口行政村,1956年成立马口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西联管理区,1961年建立马口大队,1985年建立马口村委会,辖10个自然村。有耕地783亩,以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油菜籽等,特产有宣莲。
  马口130户,462人,乡及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马口地名。马口地形象马,村庄坐落“马头下”,故名马口。位于县城西南36公里,村呈长方形,南靠西溪,交通便利,柳城至下田公路穿境而过,有停靠站。
  陈宅16户,68人。
  何宅17户,74人。
  隔溪33户,92人。
  明末,周姓祖先从本县新塘迁此定居,因对面有马口村,与该村相隔一条溪,故取村名隔溪。地势平坦,依山旁溪,左右是田。
  八百岭头17户,76人。
  约在四百多年前柳姓祖先从浦江移居此地,附近有丘大田叫八百田,故村名八百田,因村庄坐落山腰,后又改称八百岭头。三面环山,村前是田。
  外八百4户,18人。
  树坑34户,145人。
  明正德年间,傅姓祖先从福建迁此定居,因地处山坑又有许多大树,就起村名树坑。村庄坐落山脚,三面环山,村前是田。
  柿树坪18户,63人。
  树坑弄12户,55人。
  下铺4户,18人。
  田坪行政村,38户,139人,驻田坪。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东坑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东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章五里管理区,1961年建立田坪大队,1985年建立田坪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36亩,是以林业为主的山区,产松杉、杂木,兼产香菇、中药材、水菖花、猕猴桃等。
  田坪21户,78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田坪地名。高处有田,村前田畈较平,故名田坪。距乡驻地西北12.5公里,村呈长方形,地处高山,交通不便。
  荷花地14户,52人。
  村庄坐落山坳,地形象荷花,遂取村名荷花地,凌姓人于1976年从山水村迁此定居。四面环山。
  石柱源行政村,40户,156人,驻石柱源。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东坑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东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章五里管理区,1961年建立石柱源大队,1985年建立石柱源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40亩,是以林业为主的山区,产松、杉、杂木,兼产香菇、水菖花、厚朴等。
  石柱源25户,92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石柱源地名。村口有两座岩石,形似石柱,村庄是章溪发源地,故名石柱源。距乡驻地西北10.7公里,村呈长方形,西南靠小溪,地处山坞,交通不便。
  水口15户,64人。
  水碓坑行政村,37户,151人,驻下水碓坑。
  该村委会辖上、下水碓坑二村,总称水碓坑。解放初属章五里行政村,1956年属西
  源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章五里管理区,1961年建立水碓坑大队,1985年建立水碓坑村委会。有耕地25亩,以种山地杂粮为主,兼营林业,特产有香菇、猕猴桃。
  下水碓坑15户,70人,水碓坑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下水碓坑地名。村内有小溪,上首溪边建有水碓,故村名为下水碓坑。距乡驻地西北8.5公里,村呈长方形,地处高山,交通不便。
  上水碓坑22户,81人。
  该地山坑建有水碓,村建在水碓上首,故名上水碓坑。坐落山坞,有两条涧水在村口汇合,四面环山,交通不便。
  东坑行政村,67户,275人,驻东坑。
  因驻地得名。1950年建立东坑行政村,1956年成立东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章五里管理区,1961年建立东坑大队,1985年建立东坑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有耕地109亩,以种山地杂粮为主,兼营林业,特产有水菖花、香菇、猕猴桃等。
  东坑36户,151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东坑地名。村坐落坑(小溪)的东面,遂取村名东坑。距乡驻地西北10.8公里,村庄散列呈三角形,地处山区,交通不便。
  和尚田9户,33人。
  旧处3户,12人。
  马栏12户,52人。
  村庄形成已将近二百年,祖先姓徐,从山东迁此定居。据传早先在遂昌大平田一带打仗时,曾在此地养过马,故名马栏。坐落山腰,四面环山。
  大坑下7户,27人。
  田铺行政村,23户,102人,驻田铺。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东坑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东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章五里管理区,1961年建立田铺大队,1985年建立田铺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1亩,是以林业为主的山区、产松、杉、杂木,特产有香菇、厚朴等。
  田铺23户,102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田铺地名。祖先是马口人,到此掘山粉(淀粉),在田后坎定居形成村,取名田铺。距乡驻地西北10公里,村呈圆形,地处山区,交通不便。
  章五里行政村,62户,240人,驻章五里。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章五里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西源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为章五里管理区,1961年建立章五里大队,1985年建立章五里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135亩,以种水稻和山地杂粮为主,兼产茶叶、毛竹、木材、竹箬等。
  章五里61户,237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章五里地名。明朝万历年间,浦江钱永强来林重坑居住。附近有章溪村,为章、卢、郑三姓聚居,后因败落,钱永强第二代孙移居此地,与林重坑相距五里,改章溪为章五里。距乡驻地北6.8公里,村呈长方形,东北靠溪,交通不便。
  东山背1户,3人。
  殿下畈行政村,73户,286人,驻殿下畈。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章五里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联源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章五管理区,1961年建立殿下畈大队,1985年建立殿下畈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47亩,以种水稻、山地杂粮为主,兼产茶叶、油茶籽、猕猴桃。
  殿下畈73户,286人,
  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殿下畈地名。章五里水口原有一座穆西殿,殿下首有田畈,称殿下畈。清朝嘉庆年间,朱世海从溪口迁此定居,将殿下畈定为村名。距乡驻地北6.4公里,村庄散列,呈长方形,西南靠小溪,交通不便。
  双溪口行政村,60户,251人,驻溪口。
  原名溪口大队,因重名、更名双溪口大队。解放初属章五里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联源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章五里管理区,1961年建立溪口大队,1982年3月改名双溪口大队,1985年建立双溪口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44亩,以种水稻、杂粮为主的半山区,兼营林业,特产有猕猴桃。
  溪口60户,251人,双溪口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溪口地名。村庄坐落两条溪的汇合口,故名溪口。距乡驻地北5.1公里,村呈三角形,地处山坞,交通不便。
  上田行政村,23户,100人,驻上田。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四百田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弄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西联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田大队,1985年建立上田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4亩,是以林业为主的山区,产松、杉、杂木、毛竹等,特产有香菇、猕猴桃。
  上田23户,100人,村委会驻地。
  该村位于下田、四百田两村的上面,故名上田。距乡驻地西8.7公里,村呈圆形,西南靠小溪。
  四百田行政村,84户,328人,驻四百由。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四首田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弄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西联管理区,1961年建立四百田大队,1935年建立四百田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100亩,是以林业为主的山区,产松、杉、毛竹,特产有竹箬、猕猴桃。
  四百田68户,267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四百田地名。古代村前有四亩田(一百把为一亩),故村名四百田。距乡驻地西北6.2公里,西南靠小溪,交通方便,邻村下田有客车通达。
  老鼠岩16户,61人。
  下田行政村,57户,219人,驻地下田。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四百田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弄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西联管理区,1961年建立下田大队,1985年建立下田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83亩,是以林业为主的山区,产茶叶、木材、毛竹、猕猴桃等。
  下田49户,191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下田地名。以四百田为中心,上首的村叫上田,该村坐落下首,故名下田。距乡驻地西北5.8公里,村呈长方形,南靠小溪,交通方便,县城客车直达该村。
  金竹坑8户,28人。
  金山行政村,90户,369人,驻金鸡山背。
  驻地在金鸡山背,为书写方便删去“鸡、背”两字,合作化时取名金山农业社。解放初属内河洋行政村,1956年成立金山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章五里管理区,1961年建立金山大队,1985年建立金山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有耕地216亩,以种水稻、杂粮为主,兼产茶叶、油茶籽。
  金鸡山背37户,150人,金山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金鸡山背地名。
  清嘉庆年间,杨姓祖先从溪口迁此定居时,村庄山脚曾开过金银矿。据传:矿中曾开出一块形似金鸡的矿石,山就取名金鸡山,村庄建在山背上,故名金鸡山背。距乡驻地北4公里,村呈直角形,属半山区。
  杨梅岗25户,98人。
  三百年前,陶姓祖先从本乡汤山迁居于此,村庄坐落山岗上,当时该地杨梅树很多,故取村名杨梅岗。四周环山。
  小溪下16户,61人。
  黄宝舒12户,60人。
  五百年前蒋姓祖先从东阳迁居于此,村名来历不详。村坐落山腰,村前是田,三面环山。
  汤山行政村,70户,273人,驻汤山。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汤山行政村,1956年成立汤山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章五里管理区,1961年建立汤山大队,1985年建立汤山村委会,辖1个自然村。耕地267亩,以种水稻杂粮为主,兼产茶叶、油茶籽。
  汤山70户,273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汤山地名。相传:此地原是汤姓居住,后来汤姓绝,陶姓祖先于明朝年间从本县东垄迁此定居,因汤姓先居,取村名汤山。距乡驻地北4.2公里,村呈圆形,居住尚集中,交通不便。
  弄坑行政村,49户,207人,驻弄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四百田行政村,1956年建立弄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西联管理区,1961年建立弄坑大队,1985年建立弄坑村委会,辖1个自然村。耕地72亩,是以林业为主的山区,产松、杉、杂木、毛竹、猕猴桃、竹箬等。
  弄坑49户,207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原名砻坑。村前有一条山垄,一条坑(小溪),取村名垄坑,后写成弄坑。距乡驻地西北4.8公里,村呈长条形,南靠小溪,交通方便,柳城至下田公路从村前通过,有停靠站。
  河涧行政村,83户,335人,驻河涧。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河涧行政村,1956年建立河涧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西联管理区,1961年建立河涧大队,1985年建立河涧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216亩,以种水稻、杂粮为主,兼产茶叶、油茶籽。
  河涧79户,326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河涧地名。该村是缺水之地,古人想得到水,取名河涧村。距乡驻地北2.2公里,村呈长方形,居住尚集中。
  黄岭头4户,8人。
  内河洋行政村,236户,986人,驻内河洋。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内河洋行政村,1956年成立内河洋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西联管理区,1961年建立内河洋大队,1985年建立内河洋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750亩,是以种水稻、杂粮为主的半山区,兼产茶叶、油茶籽,特产有宣莲。
  内河洋236户,986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名河洋。何姓祖先尚—于明朝正德年间,从丽水西乡游览到此,“见此地山明水秀,平坦可居,遂卜筑而家,其地名为河洋,表示宣邑西河,何氏盛大”,后因武义有下杨,桃溪镇有荷样,方言与河洋同音,改名内河洋。距乡驻地北2.2公里,村呈方形,有一小溪穿村流过。
  雪坑行政村,58户,215人,驻雪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河涧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河涧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西联管理区,1961年建立雪坑大队,1985年建立雪坑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耕地114亩,以种水稻、杂粮为主,兼营茶叶、油茶籽。
  雪坑6户,20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雪坑地名。据传,清朝道光年间,章、黄两姓祖先从福建迁此定居,后太平军造反到此,清政府镇压农民革命,杀人无数,血流成坑,取名血坑。咸丰以后,村遭火焚,成为白地一片,改名雪坑。距乡驻地东北2公里,村呈方形,南靠小溪,属半山区。
  大坪5户,19人。
  大屋23户,88人。
  此地原有一幢21间的房子,年久而废。二百多年前,黄姓祖先从福建迁此以种麻为生,后发展成村,叫大屋。村庄坐落山脚,前是田,三面环山。
  黄沙岗17户,64人。
  三百年前,谢姓祖先从温州平阳迁此定居,因此处全是黄沙地,故取村名黄沙岗。三面环山,村前依田。
  樟树脚7户,24人。
  三笋坑行政村,44户,175人,驻三笋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大溪口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弄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西联管理区,1961年建立三笋坑大队,1985年建立三笋坑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90亩,是以种水稻和山地杂粮为主的山区,兼产松、杉、杂木。
  三笋坑44户,175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三笋坑地名。村旁龙潭边有三座岩石象石笋,得村名三笋坑(坑即小溪)。距乡驻地西3.9公里,村呈长方形,柳城至下田公路从村北通过,有停靠站。
  大溪口行政村,1C2户,368人,驻大溪口。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大溪口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成立大溪口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西联管理区,1961年建立大溪口大队,1985年建立大溪口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有耕地200亩,是以种水稻、杂粮为主的半山区,兼产茶叶、木材、毛竹等。
  大溪口71户,255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大溪口地名。西有大溪与小溪在村西汇合,村庄得名大溪口。距乡驻地西1.9公里,村呈长方形,柳城至下田公路从村前通过,有停靠站。
  中央畈14户,47人。
  内庵17户,66人。
  早先此地有个尼姑庵,在大溪口里面,三百年前,邹姓祖先从福建迁此定居,发展成村,就取村名内庵。村庄坐落山脚,三面环山,村前依田旁溪。
  乌坛下行政村,46户,155人,驻乌坛下。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饭甑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饭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西联管理区,1961年建立乌坛下大队,1985年建立乌坛下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97亩,以种山地杂粮、水稻为主,兼产茶叶、油茶籽等。
  乌坛下46户,155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乌坛下地名。村庄坐落于一块乌黑的大岩石下面,故名乌坛下。距乡驻地西2.3公里,村呈三角形,属半山区。
  饭甑行政村,137户,
  531人,驻饭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饭甑行政村,1956年成立饭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西联管理区,1961年建立饭甑大队,1985年建立饭甑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有耕地384亩,以种水稻、杂粮为主,兼产茶叶,油茶籽、毛竹。
  饭甑86户,319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饭甑岭头地名。村庄坐落小山头,此山头地形象家用饭甑,故山名饭甑岭头,村以山得名,后简称饭甑。距乡驻地西2.5公里,村呈圆形,居住尚集中。
  半丘36户,142人。
  三百多年前,周姓祖先从本县新塘后迁此定居,发展成村。因村庄坐落山腰,村前有几亩田,村周围大树成荫,太阳只能照到半丘田,故取村名半丘。三面环山。
  高舒15户,70人。
  直坑行政村,27户,117人,驻直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饭甑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饭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西联管理区,1961年建立直坑大队,1985年建立直坑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76亩,是以种水稻、杂粮为主的半山区。
  直坑23户,101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直坑地名。村北有一条坑(小溪)很直,故取村名直坑。距乡驻地西3.6公里,村呈三角形。
  荔枝铺4户,16人。
  壶源行政村,157户,616人,驻壶源。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壶源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成立壶源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西联管理区,1961年建立壶源大队,1985年建立壶源村委会,辖6个自然村。有耕地580亩,以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油茶籽,特产有宣莲。
  壶源60户,223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名湖源。地形象茶壶,村旁有溪源,故名壶源。《县志》载:有泉自岩隙出,可灌田四百亩,四时不竭,冬暖夏凉,亦名水源泉”。距乡驻地南1.8公里,村呈圆形。
  下塘23户,86人。
  古时,此地原是一座和尚寺,寺边有口塘,五百年前,祝姓祖先从浦江迁此定居,取村名下塘。村庄坐落山脚,前依田,三面环山。
  后昌外2户,8人。
  上村41户,182人。
  因地处壶源村上首,故名上村。五百年前郑姓祖先从新塘乡乌坛村迁此,后发展成村。村庄坐落山脚,村前旁田,三面环山。
  李章后30户,11人。
  始祖姓李,从新塘乡内周迁此定居,取村名李家后,至今已传宗十一代,因方言家与章近音,后演写为李章后。村庄坐落山脚,四面环山。
  李塘坑1户,3人。
  新塘乡新塘乡
  新塘乡位于县城西南部,四面环山。东邻柳城镇,南接竹客乡、松阳县,西连遂昌县,北界西联乡。总面积32.3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9个自然村,有568户,2170人,其中畲族3人,余均汉族。乡政府驻地新塘后,距县城43公里,海拔600米,柳城至新塘公路盘山而上,县城客车直达驻地。
  解放前称崇仁乡,属桃溪区。解放后于1950年建政新塘乡,属柳城区,公社化时属柳城(卫星)人民公社,为新塘管理区,1961年10月建立新塘公社,1983年7月改名新塘乡。
  该乡属山区,山峦起伏,蜿蜓峙耸。主要溪流发源于山水岗,流经新塘后、半塘,出境后,在竹客乡龙门洞与竹客溪汇合,注入宣平溪。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空气湿润,最高温度(七月)35至37℃,最低温度(一月)零下8至10℃,年均温15.5℃,年均降雨量约1500毫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但光照短缺。农业以种植山地杂粮为主,特产有水菖花、茶叶、药材等。该乡是县林业基地之一,产松、杉树为主,1984年向国家提供木材209立方米。
  全乡耕地1931亩,其中水田1756亩,山林地2.9万亩,占全境总面积89.8%,非林地0.32万亩,占10.2%。粮食,1961年亩产326斤,1970年亩产463斤,1980年亩产759斤,总产146万斤,1984年亩产880斤,总产189万斤,创历史最高水平。1984年产茶叶138担,油菜籽83担,生猪饲养量1717头,年产木材700至1000立方米。
  乡镇企业有染纸、棕绷、木材加工厂等8家,从业人员21人,产值5.94万元。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72万元,人均净收入238元。
  文卫事业有初中1所,学生103人,教职工6人。有小学5所,学生252人,教职工1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67.37%。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各1个。卫生院1所,卫生工作人员5人。1984年人口出生率12.01‰,自然增长率0.92‰。
  新塘乡568户,2170人,驻新塘后。
  新塘行政村,262户,981人,驻新塘后。
  取驻地前两字得名新塘。解放初建立新塘行政村,1956年成立新塘后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塘管理区,1961年建立新塘大队,1985年建立新塘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有耕地779亩,以种水稻、山地杂粮为主,兼产茶叶、油菜籽、松木。
  新塘后180户,684人,乡及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新塘后地名。相传,古时村庄前面有座神庙,后来有人从内周村迁此,以“神庙”的“神”和村庄地形象口圆塘形的“塘”字,加上方位的“后”字,取名神塘后,民国时期改为新塘后。位于县城西南42.8公里,村呈圆形,县城有客车直达村里。
  洪山头17户,63人。
  明末,洪姓祖先从福建古田县迁此定居,村庄坐落山头,故名洪山头。后洪姓绝,全姓迁此发族成村。村南有小溪,南北有梯田,东面是山。
  苏宅34户,125人。
  明洪武初年,苏姓祖先从遂昌县破洞坑迁此定居,故名苏宅。村庄坐落山腰,南有小溪,西邻内周村,四周有梯田。
  内周31户,109人。
  清朝初期,周姓祖先从新塘后迁此地定居,新塘后又名外周,该村位于外周的里面,故名内周。村庄坐落山腰,东邻苏宅村,有小溪,四周有少数梯田。
  半塘行政村,112户,42人,驻半塘。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半塘行政村,1956年成立半塘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塘管理区,1961年建立半塘大队,1985年建立半塘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294亩,以种水稻和山地杂粮为主,兼产茶叶、松木、杉木。
  半塘109户,408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半塘地名。村坐落山坳,地处水边,呈半圆形,状似半口塘,故名半塘。距乡驻地东2.3公里,武义至新塘公路从村口通过,有停靠站。
  竹古岭头3户,16人。
  清末,周姓祖先从新塘后迁此定居,村边有山,名竹古岭头,村随山名。三面环山,南面是田。
  乌坛行政村,36户,127人,驻乌坛。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上黄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上黄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塘管理区,1961年建立乌坛大队,1985年建立乌坛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51亩,以种水稻和杂粮为主,兼产茶叶、松木、杉木。
  乌坛36户,127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乌坛地名。村庄处在山坳,附近坛岩多,呈黑色,故名乌坛。距乡驻地南3.3公里,村呈方形,有一小溪穿村而过,交通不便。
  上黄行政村,111户,442人,驻上黄。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上黄行政村,1956年成立上黄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塘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黄大队,1985年建立上黄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453亩,以种水稻和杂粮为主,兼产茶叶、松木。
  上黄111户,442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上黄地名。村庄上面大都是黄茅草山,故名上黄。距乡驻地南4公里,村呈梯形,四面环山,交通不便。
  界村37户,160人,驻李村。
  原名李村大队,因重名,根据本村所处:武义、遂昌、松阳三县交界地,更名为界村大队,解放初属上黄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上黄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塘管理区,1961年建立李村大队。1982年3月,更名界村大队,1985年建立界村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74亩,以种水稻和山地杂粮为主,兼产茶叶、松木、杉木、毛竹。
  李村37户,160人,界村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李村地名。八百年前有李姓住此,取名李村。距乡驻地南4.8公里,村呈长条形,坐落两条小溪的汇合口,交通不便。
  竹客乡竹客乡
  竹客乡位于县城西南,上(茭道)松(阳)公路两侧。东邻三港乡,南界松阳县,西接新塘乡,北连柳城镇,总面积40.4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19个自然村,共976户,4105人,其中汉族4098人,畲族7人。乡政府驻地竹客村,得名竹客乡,距县城45公里,海拔305米。交通方便,有县城客车直达,并有金华至松阳的班车来往。
  解放前称阳和乡,建国初建政竹客乡,公社化时属柳城(曾名卫星)人民公社为竹客管理区,1961年10月建立竹客公社,1983年7月恢复竹客乡。
  该乡属山区,全境山峦重叠,连绵起伏,盛产竹木。山麓涧边有梯田和少数垄田。主要河流竹客溪,从松阳县入境,与新塘乡的小溪合流,至柳城镇江下注入宣平溪。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短缺,无霜期较长,7月最高温39℃,1月最低温—8℃,水利条件较差,近年建有水库3座,蓄水7万立方米。
  全乡有耕地3652亩,其中水田3336亩,占耕地面积91.3%。山林地5万亩,其中林业基地4974亩,占总面积84.7%,非林地0.9万亩,占总面积的15.3%。粮食生产,1949年亩产约350斤,1980年总产338万斤,1984年亩产1047斤,总产434万斤,创历史最高水平。1984年产茶叶306担,油菜籽156担,油茶籽390担,生猪饲养3498头。每年投售国家木材574立方米。
  乡镇企业有棉纸制造厂、算盘厂、家具厂等14家,其中乡办8家,从业人员32人,产值8.95万元。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150万元,人均净收入228元。
  文教卫生事业有初中1所,教职员工8人,在校生198人。小学11所,教职员工18人,在校生423人,学令儿童入学率84.53%,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各1个。卫生院1所,有医务人员4人,大村有医疗保健站。
  1984年人口出生率16.04‰,自然增长率为8.86‰。
  1935年至1937年间,红军挺进师曾在该乡进行过革命活动。
  竹客乡976户,4105人,驻地竹客。
  竹客行政村,157户,605人,驻地竹客。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竹客行政村,1956年建立竹客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柳城(曾名卫星)公社竹客管理区,1961年建立竹客大队,1985年建立竹客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449亩,山5000亩,农林并举,出产木材、毛竹等。
  竹客157户,605人,村委会及乡政府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竹客地名。古时村内多姓陈,曾名陈宅。
  相传,此地原来只有一爿“新庄店”,某日有一位卖小猪的住此宿夜,在店旁烧了一堆火,又栽了一根小竹,翌日离店时留言说,明年再来时如火种还在,此地就取名火村,若竹子成活那取名竹客。第二年小猪客回来,见火种已灭,小竹居然长出嫩叶了,于是定名竹客村。距县城西南45.5公里,村呈长方形,有小溪穿村而过,为武(义)竹(客)、松(阳)竹(客)公路的交接点,交通方便。盛产竹木。
  乌漱行政村,133户,515人,驻地乌漱。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乌漱行政村,属新塘乡,1956年成立乌漱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柳城(曾名卫星)公社新塘管理区,1961年建立乌漱大队,划归竹客公社管辖,1985年建立乌漱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421亩,种杂粮和水稻,有山林4000亩,主产木材。
  乌漱133户,515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乌漱地名。明朝正德年间,有位吴姓人,从遂昌梧桐口迁此定居。此处四面环山,古木蔽天,光照短缺,使人有晨乌早黑之感;树上百鸟栖聚,地下野兽群集,骚鸣吼啸,昼夜灌耳,因起村名“乌哨”。民国十九年吴绍良路过乌漱岭,在凉亭里歇息时,看见亭柱的对联上有“乌漱岭”三字,联想到村名,建议村从岭名,改“乌哨”为乌漱。距乡驻地3.3公里,村呈长方形,柳城至新塘公路从村脚通过,有客车停靠站。
  丁鸟行政村,77户,336人,驻地丁鸟。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丁鸟行政村,1956年建立丁鸟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柳城(曾名卫星)公社竹客管理区,1961年建立丁鸟大队,1985年建立丁鸟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300亩,种水稻和杂粮,山林地3000亩,盛产木材。
  丁鸟70户,305人户,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丁鸟地名。村内多数姓丁,村下首有座山,形似大鸟,故名丁鸟。距乡驻地西北3.3公里,村呈长方形。
  下屋7户,31人。
  石门洲行政村,91户,403人,驻地石门洲。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石门洲行政村,1956年建立石门洲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柳城(曾名卫星)公社竹客管理区,1961年建立石门洲大队,1985年立建石门洲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300亩,水稻和杂粮并种,产有木材、毛竹、茶叶等。
  石门洲68户,307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石门洲地名。村入口处有座巨岩,状似大门,村坐落在“石门”里面,故名石门洲。距乡驻地东北3.2公里,村呈圆形,柳(城)竹(客)公路穿村而过,有客车停靠站,交通便利。
  龙门洞23户,96人。
  村后龙岗山有石洞,名龙门洞。村以洞名得名。清朝晚期,鲍姓祖先从遂昌县濂竹
  乡越家田村迁入此地,至今已有五代。村四面环山,坐落两条小溪的汇合处与两条公路的交叉口。
  江坑行政村,58户,233人,驻地江坑。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属丁鸟行政村,1956年建立江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柳城(曾名卫星)公社竹客管理区,1961年建立江坑大队,1985年建立江坑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216亩,种植水稻和杂粮,非耕地200亩,护养林木,盛产木材。
  江坑58户,233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江坑地名。元朝延祐年间,曾姓从茭湖迁住此地。村坐落垄葱山脚,村后村中都有山岗,村前有水坑,故起名“岗坑”。当地人“岗”、“江”读音相同,后简写为江坑。距乡驻地西北3.7公里,村呈船形,南有小溪沿村流过。
  顶头行政村,82户,336人,驻地顶头。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顶头行政村,1956年建立顶头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柳城(曾名卫星)公社竹客管理区,1961年建立顶头大队,1985年建立顶头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262亩,种植水稻和杂粮,有山林基地500亩,盛产木料。
  顶头50户,204人,村会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名鼎头,即现名顶头。村建在山头顶,地势突兀,象只巨鼎,故起名“鼎头”,后简写为顶头。距乡驻地西北1.9公里,村呈方形。
  樟头32户,167人。
  从前,村四周多樟树,又属顶头村管辖,取村名樟头,又名外顶头。清朝中期,吴姓祖先从本县乌漱村迁来。村坐落山头,四面环山。
  叶坑行政村,42户,167人,驻地叶坑。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属石门洲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石门洲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柳城(曾名卫星)公社竹客管理区,1961年建立叶坑大队,1985年建立叶坑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132亩,种水稻和杂粮,非耕地1500亩,护养林木,盛产木材、毛竹,并产有茶叶、油茶等。
  叶坑42户,167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叶坑地名。早年村人姓叶,村前后均是山坑,故名叶坑。距乡驻地东北2.1公里,村呈三角形,坐落柳竹公路南侧,有两条小溪在村口汇合。
  六葱湖行村政,83户,393人,驻地六葱湖。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六葱湖行政村,1956年建立六葱湖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柳城公社竹客管理区,1961年建立六葱湖大队,1985年建立六葱湖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有耕地397亩,种水稻和山地杂粮,产有木材、茶叶等。
  六葱湖53户,247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名绿葱湖。古时村前有泥糊潭,终年积水,四周长遍绿色水葱,故名绿葱湖。发展成村后,村亦名绿葱湖,现简化六葱湖。距乡驻地东2.8公里,村呈方形,坐落小溪西侧,溪水沿村流过三港,汇入宣平溪。
  向后9户,45人。
  六葱湖村,人口发展较快,住房拥挤,又缺乏宅基造屋。清朝晚期,有陈、曾两户在宗祠后面建宅,另成一村,因向后面发展成村,故名向后。四周环山,交通欠便。
  高坑21户,101人。
  原名田铺垄。明朝时期有廖姓,石门洲人,在此田垄塔铺居住,种田为生,因该地山岗较高,岗下有山坑小溪,故改名高坑。
  四面环山。
  西舒行政村,51户,241人,驻地西舒。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西舒行政村,1956年建立西舒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上游公社三港管理区,1961年建立西舒大队,划归竹客公社,1985年建立西舒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224亩,种植水稻,兼种杂粮,该地山高林密,盛产木材。
  西舒51户,241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西舒地名。相传,古代此地有18户舒姓居住。大都在外做官,有的随官出迁,有的子孙无继,逐渐无人居住。清道光年间,周姓从松阳周山头迁此定居,因以姓舒人先居,村庄坐西朝东,取其两义,定村名为西舒。距乡驻地东4公里,村呈梯形。
  东西行政村,148户,621人,驻地叶宅。
  由东社、叶宅、过路田三个自然村组成。解放初建立东西行政村,1956年建立东西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柳城(曾名卫星)公社竹客管理区,1961年建立东西大队,1985年建立东西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有耕地540亩,种水稻和杂粮,山地面积广阔,是木材的主要产区之一。
  叶宅89户,385人,东西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叶宅地名。元朝有叶姓,从松阳卯山迁来定居,村以姓氏起名,故为叶宅。距乡驻地南0.9公里,村呈圆形,坐落两小溪的汇合处。
  东社50,200人。
  原属叶宅村,因解放初农业社建在此地,又坐落叶宅东西,后命名东社。清朝中期,叶姓从松阳县迁入叶宅,后有曾、陈两姓相继迁来。东北依山,西南有小溪,竹客至松阳公路穿村而过。
  过路田7户,36人。
  从前竹客至松阳要路过此地,村建在田边,遂名过路田。东旁小溪,西依山,南北有垄田。
  石牛山行政村,39户,191人,驻地石牛山。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叶宅行政村,1956年建立石牛山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柳城(曾名卫星)公社竹客管理区,1961年建立石牛山大队,1985年建立石牛山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152亩,种水稻和山地杂粮,主产木材、毛竹。
  石牛山38户,185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石牛山地名。村后山岗有一巨石,其状似牛,传说,是神仙把牛丢弃于此变成的,后人称此山为石牛山,村以山名得名。距乡驻地东1.6公里,村呈椭圆形。
  石牛山原是这里一处风景,属宣平八景之一,名“石牛望月””。现已风化无存,但民间仍流传着有关石牛的故事。
  和坑1户,6人。
  古时,该地小溪边有许多荷叶,故得名荷坑,后演写为和坑。抗日战争时期陈姓从松阳县三都乡迁入建村。四面环山,村旁有小溪。
  农家副业三港乡三港乡
  三港乡位于县城南部,处在宣平溪两侧,地形似葫芦。南西均接丽水县,西连竹客乡,北邻大溪口乡和柳城镇。总面积45.36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39个自然村,1359户,5354人,其中汉族5332人,畲族22人。乡政府驻地三港村,故名三港乡,距县城40公里,海拔170米。乡驻地有县城客车直达。
  解放前称锦鼓乡,建国初曾建三港、曳坑两个乡,1956年合并为三港乡,1958年公社化建立三港(上游)人民公社为三港管理区,1960年为柳城公社三港大队,1961年10月体制下放,释原三港公社为三港、溪口两个公社,1983年7月建立三港乡。
  该乡属山区,山峦重叠,蜿蜓起伏,有天师尖、五福后山,海拔都在800米以上,从松阳、丽水逶迤入境,成为南首之屏。有三条溪流分别汇入宣平溪:曳坑溪发源于大溪口乡里村,由东北入境,流经水头、曳坑,在曳坑口注入宣平溪;周源溪发源于竹客乡大毛岗,从西入境,流经周源、石门岭脚,在三港注入宣平溪;另一条溪发源松阳境内,在与竹客交界处流入,流经内祝、庙下畈等地,在隔溪村入宣平溪。气候四季分明,光照短缺,春夏多雨,年降雨量约1500毫米。7月最高温度39℃,1月最低温度—7℃。
  解放后建有水库一座,蓄水3万立方米,地下水库一处,渠长240米。有电灌站3个,装机容量43千瓦。
  全乡耕地3798亩,其中水田3345亩,占耕地面积88%。山林地6万亩(其中杉木基地1.3万亩),占总面积的87.5%。非林地0.86万亩,占总面积的12.5%。粮食生产,1949年亩产约300斤,1971年跨纲要,1972年超千斤,1980年亩产1230斤,创历史最高水平。林业有松、杉、竹等,每年向国家提供500立方米。1984年产茶叶420担,油菜籽270担,油茶籽737担,养蜂73箱,生猪饲养量5190头
  乡镇企业有锯板、榨油等厂20家,其中乡办2家,从业人员23人,年产值12.06万元。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190万元,人均净收入260元。
  文教卫生事业有初中1所,教职员8人,在校生253人;小学16所,教职员14人,在校生461人,学令儿童入学率97.02%。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各1个,影剧院4座。卫生院1所,有医务人员5名,大村有医疗保健站。全乡有74.43%的人口饮用自来水。1984年人口出生率12.59‰,自然增长率4.7‰。
  三港乡1359户,5354人,驻地三港村。
  三港行政村,160户,667人,驻地三港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三港行政村,1956年建立三港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港管理区,1961年建立三港大队,1985年建立三港村委会,辖9个自然村。有耕地456亩,种水稻为主,兼种山地杂粮。
  三港73户,315人,村委会及乡府政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三港地名。村坐落宣平、周源、石浦三条溪港汇合处,故名三港。距县城西南40.3公里,村呈长方形,是武三公路的终点,有数班客年直达县城。
  黄山头8户,27人。
  蕃薯山11户,44人。
  原名石门岭。村民勤奋,种蕃薯出了名,被誉为“蕃薯山”,久之忘了原名,就以蕃薯山为村名。该村祖先黄家西,原籍温州平阳人,因洪水泛滥遭灾,带着全家五口逃荒在曳坑、章湾一带游住。后租种了三港王姓在石门岭的山,种蕃薯度日,遂在石门岭定居,至今已传孙七代。村四周都是山。
  毛长17户,68人。
  祖先郑岸,从江西南丰田里堡迁来,以贩卖小猪为业,原住鲍山头,后移居此地。村坐落山头上,山脚有机耕路东通三港。
  隔溪26户,108人。
  该村在三港村对面,中间有宣平溪相隔,故名隔溪。祖先范有胜从江西南丰流浪到此,后建宅定居,种麻为生。距今已传孙九代,村坐落山脚下,东靠高山,面对宣平溪,溪面建有石拱大桥,有机耕路与武三公路相接。
  渡船头22户,93人。
  该村由徐氏始建。徐姓从松阳毛源迁此,摆渡为生,至今约有二百年。此地过去是通丽水的必经之道,设有渡船,徐氏在渡头定居,年久“渡船头”成为村名。村后靠山,村南有畈,东对大溪,宣平溪在此折转南流入丽水县境。
  石堂山1户,4人。
  石浦坑口1户,5人。
  石门岭头1户,3人。
  洪潭行政村,134户,570人,驻地洪潭。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洪潭行政村,1956年建立洪潭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柳城公社三港管理区,1961年建立洪潭大队,1985年建立洪潭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种水稻和杂粮,产有少量木材。
  洪潭128户,538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洪潭地名。村里有口大池塘,说是山洪暴发时冲出的水潭,村以潭得名。距乡驻地北1公里,村呈长方形,坐落宣平溪两侧,武三公路从村口通过,有客年停靠站。
  上山6户,32人。
  周源行政村,192户,737人,驻地周源。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周源行政村,1956年建立周源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港管理区,1961年建立周源大队,1985年建立周源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有耕地554亩,种水稻为主,兼种山地杂粮。
  周源131户,513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周源地名。相传,明朝时期,此地曾住着一户姓陈的人家,后在京为官,为显赫家乡名声,称为“里街”。年久陈姓逐绝,继有南京人迁徙此地,见周围群山有似九龙蟠底之势,取村
  名为“九龙底”。清时,又有曹姓从福建迁来定居,借溪流的发源地的“源”表示吉祥,把原名的“九”改为周,以表周祥之意,两字相联,定名周源,沿用至今。距乡驻地西3公里,村呈三角形。
  双源口17户,56人。
  石门岭脚44户,165人。
  村建在双源与周源两村的出口处,曾名双源,后因村建在石门岭脚,更名石门岭脚。祖先曾大流从江西南丰迁来定居,已传孙十代。村后有石门岭,前有小溪,有机耕路从溪边通过,直达三港。
  石吉务行政村,26户,108人,驻地石吉务。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属曳坑乡第二行政村,1956年建立石吉务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三港公社曳坑管理区,1961年建立石吉务大队,1985年建立石吉务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82亩,种水稻为主,兼种山地杂粮,产有木材、茶叶等。
  石吉务26户,108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名石积雾,现名石吉务。清乾隆年间,祖先吴亮富,从本县旧树迁此定居。村后山上有巨石,其形似马。日积月累岩石风化剥落,前人以为此石马是石积而成,故称为“石积马”,村名也取为石积马。以后演化成“石积磨”、“石积雾”,至今又写成“石吉务”。因当地方言“积”与“吉”同音,“马”、“磨”、“务”、“雾”近音,故有此变。距乡驻地东4.3公里,村呈元宝形。
  黄西行政村,34户,138人,驻地黄西。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周源行政村.1956年属周源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港公社三港管理区,1961年建立黄西大队,1985年建立黄西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129亩,以种水稻为主,兼种杂粮。
  黄西34户,138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名黄丝,现名黄西。相传,从前原有一户施姓在黄山田畈居住,后来发展成村,取名“黄施”,方言丝、施、西同音,故演写成“黄西”。距乡驻地西2.9公里,村呈扇形。
  曳坑行政村,225户,810人,驻地曳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曳坑第一行政村,1956年建立曳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港公社曳坑管理区,1961年建立曳坑大队,1985年建立曳坑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有耕地629亩,水稻杂粮兼种,产有木材、毛竹、茶叶等。
  曳坑198户,722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曳坑地名。祖先陈万山,于元朝时由缙云梅溪迁此定居。相传,陈游猎到此时,在水坑边烧了一堆篝火,过数月回来仍见火光,周围大雪不积,甚感奇异,以为吉祥之兆,就决心在此定居,把住宅建在水坑边,并取村名为锦溪。清乾隆年间,为纪念祖先建村功绩,追溯篝火闪亮之意,改村名为曳坑。距乡驻地东2.9公里,村呈直角形。
  舍家地4户,15人。
  处上畈23户,72人。
  祖先姓李,从曳坑村移居此地,已传孙九代。村在曳坑上首田畈,故名处上畈。村后有山,村前有溪,西临曳坑村,有机耕路与三港相通。
  毛弄行政村,39户,154人,驻地毛弄。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毛弄行政村,属曳坑乡,1956年建立毛弄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柳城公社曳坑管理区,1961年建立
  毛弄大队,1985年建立毛弄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120亩,水稻、杂粮并种,主产木材。
  毛弄39户,154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原名茅弄,现名毛弄。开始吴姓游猎到此,见土地肥沃,每年从家乡邀集数人来此开荒种植,搭茅铺暂居。因种植面积扩大,往返十余里,甚为不便,清乾隆年间,从祖处旧树移此定居。该地原是一条山弄,当时住的是茅铺,故起村名茅弄,弄后演写成毛弄。距乡驻地东5.2公里,村呈三角形,背山面水,有小路西通处上畈。
  石浦行政村,204户,802人,驻地外曾。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石浦地名。石浦是黄坑、外曾、庙下畈、内祝等六个自然村的总称。解放初建立石浦行政村,1956年建立石浦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港公社三港管理区,1961年建立石浦大队,1985年建立石浦村委会。有耕地675亩,种植水稻和杂粮,并产茶叶、木材、毛竹等。
  外曾20户,85人,石浦村委会驻地,属石浦片村。
  村民姓曾,村处在横坑、内祝、庙下畈之外,故名外曾。距乡驻地东4.3公里,村呈三角形,坐落两小溪的汇合处。盛产茶叶。
  廖过20户,100人。
  古时曾有廖姓造宅住过,故名廖过。廖姓衰落,直至民国时期才由章田、柘坑两村人民资助陶金宝造了三间草铺居住,陶姓一面种田,一面烧茶水供过往行人解渴歇息,夜里也可在此借火照明。村处在十字路口,四周是山,有小溪,东通内祝,西与竹客乡交界。
  章边17户,76人。
  祖先王启祖,原住张大山村,以租种章姓的山地为业,后在山腰建村定居,取村名章边。现已传孙十代。村四周都是山。
  内祝15户,78人。
  庙下畈37户,138人。
  村建在内祝村口的庙下,下首是畈田,故名庙下畈。祖先姓祝,从邻近内祝村迁来。村后靠山,村前有机耕路。
  横坑95户,327人。
  村原名石浦。祖先石矶,青田人,兄弟三人到此打猎,搭石铺暂住。一日在铺内烧一堆火外出打猎,七天后返回,余火未灭,认为是吉祥之兆,就定居于此,并取村名石铺,后演写为石浦。民国时期“石浦”定为行政村名,故改名横坑。村坐落横坑岭脚,有坑水流村口,自东往西,有路北通外曾。
  天师尖(废村)
  祖先周国华,原籍松阳周山头,有田在天师庙脚,为耕种方便,于一百年前迁居此地,原名岗头,后改为天师尖,相传七代,在1971年全部转迁廖过,现成为废村。
  章湾行政村,98户,372人,驻地章湾。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属三港乡,建立章湾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建立章湾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港公社三港管理区,1961年建立章湾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185亩,种水稻和杂粮,产有茶叶、木材。
  章湾84户,322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章湾地名。由章姓始居,村建在宣平溪下游转湾处,故名章湾。距乡驻地南1.3公里,村呈新月形,坐落宣平溪东侧。
  隔溪14户,50人。
  陈上弄行政村,33户,126人,驻地陈上弄。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属曳坑乡毛弄行政村,1956年建立陈上弄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港公社曳坑管理区,1961年建立陈上弄大队,1985年建立陈上弄村委会,1个自
  然村。有耕地88亩,种植水稻和杂粮,产有茶叶、木材等。
  陈上弄33户,126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陈上弄地名。清乾隆年间,有李氏兄弟两人从江西南丰县迁此定居。因大都姓陈,村位于曳坑上首,又是山弄,故名陈上弄。距乡驻地东5.6公里,村呈长条形。
  双村行政村,46户,178人,驻地双村。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属曳坑乡毛弄行政村,1956年建立老鼠窠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港公社曳坑管理区,1961年建立老鼠窠大队,1967年曾改名红卫大队,1972年又复名老鼠窠大队,1932年3月改名双村大队,由二个自然村组成,因两村人民贯来团结互助,故名双村。1985年建立双村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101亩,种植水稻和杂粮,出产木材、茶叶等。
  双村35户,141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原名老鼠窠。现名双村,是原老鼠窠的内窠,曾名金村。因处在深山密林中,时有虎狼出没,也称为老虎窠,后改为老鼠窠。1982年县地名普查时,定新名为双村。距乡驻地东6.3公里,村呈三角形,坐落两小溪的汇合处,是宣平通往丽水的要道。
  外窠14户,37人。
  张大山行政村,76户,310人,驻地张大山。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张大山行政村,1956年建立张大山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港公社曳坑管理区,1961年建立张大山大队,1985年建立张大山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230亩,种水稻和杂粮,盛产木材。
  张大山76户,310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张大山地名。村周围多山,又高又大,又是张姓始居,故定村名张大山。距乡驻地南3.6公里,村呈圆形,有小溪穿村而过,溪水流向丽水注入雅溪水库。
  五福行政村,75户,300人,驻地五福。
  以驻地定名。解放初属曳坑第二行政村,1956年建立五福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港管理区,1961年建立五福大队,1985年建立五福村委会,辖7个自然村。有耕地262亩,种植水稻和杂粮,兼营林业,盛产木材。
  五福46户,171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五福地名。开始由五户人居住,家境平安,生活安定,衣食饱暖,子孙兴旺。人们称赞他们五户人福气好,久之,村名就唤五福。距乡驻地东5.4公里,村呈方形。全境群山纵横,盛产木材。
  上高田2户,8户。
  柳舒3户,15人。
  下垵18户,76人。
  舒姓祖先,原孤山后人,先移居五福,一百年前转居于此,取名野垵。意为“也安”。因方言也、下、野同音,故后人演写为下垵。村坐落半山腰中,南有五福村,东通双村,北通处上畈。
  张山4户,18人。
  西山1户,3人。
  西隔1户,9人。
  大溪口乡大溪口乡
  大溪口乡位于县城南部,东界丽水县,南连三港乡,西靠柳城镇,北接云华、明山两乡,总面积75.28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54个自然村,1707户,6509人,其中畲族102人,余均汉族。乡政府驻地溪口,距县城38公里,海拔200米。
  乡以驻地得名。解放前称白水乡,建国初建溪口、双溪、水头三个乡,1956年双溪乡并入溪口乡,1958年公社化时属三港(曾名上游)人民公社,为溪口管理区,1961年10月建立溪口人民公社,因金华地区有重名,于1982年3月更名为大溪口人民公社,1983年7月建立大溪口乡。
  境内山峦峙耸,蜿蜓连绵,有陆千岗、天狮尖,海拔都在1000米左右,从丽水逶迤入境,成为西南之隅。主要溪流宣平溪,从柳城镇流经大溪口村,折向南流,注入三港乡。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区,因处山区日光短缺,平均温度15.5℃,低于全县平均温度。
  水利设施建有水库2座,蓄水44.5立方米,水电站4个,装机容量128千瓦。
  全乡耕地4646亩,其中水稻田3675亩,占耕地面积79.1%。山林地10.3万亩,占全境总面积91.2%,非林地1万亩,占8.8%。粮食生产,1949年亩产约350斤,1972年跨纲要,1980年亩产超千斤,1984年亩产1022斤,总产达566万斤,创历史最高水平。1984年产茶叶597担,油菜籽225担,油茶籽828担,生猪饲养6070头,养蜂127箱。每年向国家投售木材1000多立方米。
  乡镇企业,有电站、萤石开采、粮油、锯板、制茶厂等22家,其中乡办3家,从业人员63人,年产值10.58万元。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216万元,人均净收入251元。
  文教卫生事业。有初中1所,教职员工10人,在校生176人;小学25所,教职员工26人,在校生589人。学令儿童入学率97.7%。有文化站、广播站各1个,电影放映队2个。有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6人,大村有医疗保健站。1984年人口出生率7.2‰,人口自然增长率—1.23‰。
  1935年至1937年间,红军挺进师曾在车昌等地同国民党军队进行过激烈战斗。
  大溪口乡1707户,6509人,驻地溪口村。
  溪口行政村,310户,1146人,驻地溪口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大溪口行政村,1956年建立团结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港公社溪口管理区,1961年建立溪口大队,1985年建立溪口村委会,辖6个自然村。有耕地487亩,种水稻为主,产有茶叶、木材等。
  溪口85户,319人,村委会驻地和乡政府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原名大溪口。村坐落小溪与宣平溪的交叉口,宣平溪是当地最大的溪流,故名大溪口,也叫溪口。位于县城西南37.5公里,村呈直角形,南有小溪,西有宣平溪,村口有武三公路客年停靠站,交通便利。
  金山前46户,178人。
  该村对面有座金字形的山,故名金山前。祖先梁氏在二百年前,从丽水梁村迁来,已传孙十二代。村前有公路通往三港。
  把背山27户,106人。
  该村坐落山背上,从村庄到大溪口要爬山过岭,十分费力,故称爬背山,后演写为把背山。祖先吴姓,从江西福建两地迁来,已传孙十代。村前有少量水田,村后有高山。
  隔溪16户,64人。
  曾公56户,205人。
  二百年前,祖先曾公从福建迁来,距今传孙十一代,村以人名得名。现已有凃、曹、郑等姓杂居。村坐落山脚,东有公路自北往南通向三港。
  郑岸80户,274人。
  村建在宣平溪岸边,先祖姓郑,故名郑岸。郑姓祖籍江西,二百年前迁此定居,已传孙十代。坐落宣平溪东侧,武三公路在村口通过。
  黄山行政村,68户,262人,驻地黄山。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山下鲍第二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建立黄山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港公社桥头管理区,1961年建立黄山大队,1985年建立黄山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有耕地208亩,种水稻和山地杂粮,产有木材、毛竹等。
  黄山39户,154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黄山地名。村后有山,土呈黄色,取名黄山,村以山得名。距乡驻地北6.5公里,村呈梯形。
  孟姜源18户,66人。
  该村地处山区,村南有山似人身,两腿盘坐,中有流水,先祖将此比作孟姜女身形,方言女与源近音,写为孟姜源,村以此得名。祖先有刘、罗两姓,在清嘉庆年间,从福建长汀迁来,约有二百三十五年,村坐落山凹,前有梯田后有山,有小溪从村中流过。
  后源11户,42人。
  山下鲍行政村,203户,706人,驻地山下鲍。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山下鲍第一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建立跃进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港公社桥头管理区,1961年建立山下鲍大队,1985年建立山下鲍村委会,辖8个自然村。有耕地586亩,种水稻和杂粮,产有茶叶、木材等。
  山下鲍178户,619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山下鲍地名。村原名隐浦,因坐落大山脚下,村多鲍姓,故改名山下鲍。距乡驻地东北3.5公里,村呈长方形,有小溪穿境流过。
  对门山19户,73人。
  村建在山下鲍对面,坐落山腰。清朝中
  期,祖先涂、赖两姓相继从山下鲍迁移此地,村在山下鲍的对门山,故名对门山。村中有小溪,溪两边有两株枫树,故曾名枫树坑。
  交椅顶6户,14人。
  桥头行政村,167户,633人,驻地桥头。
  以驻地桥头得名。解放初建立桥头行政村,1956年建立桥头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港桥头管理区,1961年建立桥头大队,1985年建立桥头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有耕地402亩,种水稻为主,产有木材、茶叶等。
  桥头99户,353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桥头地名。村中有座古老木石结构的厢廊式大桥,桥两端建有村庄,都叫桥头,故村名为桥头。距乡驻地东北3.4公里,村呈三角形,坐落两小溪的汇合处。
  三百田29户,114人。
  祖先舒永望,在明初由东阳出迁丽水三村,再由三村分居至三百田定居,现已传孙十九代,此地曾住有下园官。村曾名下园畈,后因畈中有丘三百为最大,最有名,故改为三百田。村西靠山,东有机耕路与柳三公路相接。
  仁坑40户,175人。
  相传,古时此地开采过银矿,故名银坑。因方言银与仁同音,写为仁坑。清康熙年间,先祖鄂姓从江西逃荒到此定居,至今已传孙二十七代。村坐落山脚,东山坑有梯田,仁坑的小溪自北往南流入宣平溪。
  底章行政村,143户,586人,驻地底章。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金山前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建立和平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属柳城公社溪口管理区,1961年建立和平大队,1932年3月更名底章大队,1985年建立底章村委会,辖6个自然村。有耕地468亩,种植水稻和杂粮,盛产油茶、茶叶,并产木材。
  底章19户,80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名底樟,即现名底章。清咸丰前,此地为朱、章等姓杂居,故名朱章村,年久遂废。于咸丰年间,潘姓祖先从潘山头迁居。方言猪与底近音,又把“朱”误为“猪”,以为村名不雅,遂改为“底章”。距乡驻地西北1.5公里,村呈方形,坐落宣平溪北侧。
  龙潭脚53户,221人,
  村东上方一公里许,有一龙潭,故名龙潭脚。祖先姓彦,从福建迁此定居,今已传孙二十五代。南、西两面有水田,东北是小溪。
  塘岗10户,39人。
  东山坑3户,11人。
  王大市45户,174人。
  该村自古产黄柿,柿树成林,柿子又黄又大,故得“黄大柿”为村名,后演写为王大市。先祖从福建长汀迁此定居,以种苎麻为生。建村后已传孙二十五代
  新屋13户,61人。
  溪岭脚行政村,92户,358人。
  解放初属桥头行政村,1956年建立岭脚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港公社桥头管理区,1961年建立岭脚大队,1985年建立溪岭脚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有耕地253亩,种植水稻和杂粮,盛产茶叶、油茶。
  岭脚38户,139人,溪岭脚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岭脚村名。清康熙年间,祖先在潘山头与枫树园两座峻岭下建村,故名岭脚。距乡驻地东北2公里,坐落在两条山坑小溪的汇合处。
  枫树园47户,177人。
  在清朝中期,祖先潘姓从丽水迁此定居,当时村口有七株大枫树,从村外看去,只见枫树不见村庄,故称为枫树园。四周群山环抱,有小溪从村中流过。
  清水坑11户,42人。
  村南有小溪,溪水清澈,终年不竭,全村人都饮用此水,故称为清水坑村,以此得名。清朝中期,吴姓祖先从江西迁此,种苎麻为生。建村后已传孙七代。村东西两面靠山,北有少量梯田。
  内圩行政村,137户,531人,驻地内圩。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内圩行政村,1956年建立内圩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港公社桥头管理区,1961年建立内圩大队,1985年建立内圩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有耕地423田,以种水稻为主,兼种山地杂粮,产有木材、茶叶等。
  内圩56户,216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内圩地名。清顺治年间,先祖陈德礼从少妃村迁居此地。因村口有一水潭,潭内有块平屿,故取村名内屿。民国年间修县志时写为内圩,直传至今。距乡驻地东4.4公里,村呈长方形,坐落两条小溪的汇合处。
  水孔弄15户,60人。
  鲍山头51户,190人。
  该村原为鲍姓始建,村坐落山头上,故名鲍山头。后鲍姓无继。清乾隆年间,有潘姓从潘山头迁入,距今已有九代。四面环山,村旁有少量梯田,有小溪从村中流过。
  外潘14户,65人。
  祖先姓潘,三百年前从本地潘山头迁入,因村建在潘山头之外,故名下潘。村后靠山,村前有小溪。
  竹翠行政村,226户,905人,驻地竹翠。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属水头乡车昌行政村,1956年建立竹翠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港公社水头管理区,1961年建立竹翠大队,1985年建立竹翠村委会,辖12个自然村。有耕地626田,以种山地杂粮为主,有少量梯田种水稻,产木材、毛竹、茶叶等。
  竹翠45户,198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竹翠地名。古时该村广种毛竹,村庄周围葱郁碧翠,故名竹翠。距乡驻地东8.5公里,村呈葫芦形,有小溪穿村流过。
  豆腐坑17户,75人。
  西山头3户,8人。
  枫坑5户,23人。
  七里兰5户,24人。
  村原名七里畈,因与枫坑人发生地界争端,后经政府部门调解,改名七里兰。先祖建村已传孙十一代。地处高山,东与吴坑毗邻,西与枫坑相附。
  吴坑24户,100人。
  该村在二百年前为吴姓始建,因坐落在山坑中,以姓冠村,取名吴坑。吴姓无继,后有江、章、邱、王等姓,相继从老竹、高水、车昌和丽水的矿瑶等地迁入,虽为多姓杂居,仍用原名。村坐落山腰,山坑流水清澈,终年不竭,东有小溪,西邻七里兰村。
  高水45户,184人。
  明朝末年,由章姓祖先建村,当时名高溪。村下首有悬崖瀑布,飞流直下,十分壮观,故改名高水。坐落山腰,山势雄伟,景色宜人。
  里村2户,2人。
  车昌39户,152人。
  清嘉庆癸末年,祖先詹隆昌,从石浦移居在此建村,村址地形象辆年子,取名车昌,以示吉祥昌盛。村处在群山环抱、梯田层叠、山明水秀、风景宜人。
  1935年间,红军挺进师路过该地,曾与国民党军队发生过激烈战斗。
  大上湖24户,72人。
  大上湖是上湖、下湖的总称。祖先程姓在五百五十年前从吴坑迁此定居。村中有烂糊田,深达二米多,称为大上湖。人丁发展后,分为上湖、下湖两个小村。
  下湖9户,38人。
  西坑8户,29人。
  潘山头行政村,179人,驻地潘山头。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大溪口行政村,1956年建立勤俭农业社,1958年属三港公社桥头管理区,1961年建立潘山头大队,1985年建立潘山头村委会,辖8个自然村。有耕地586亩,种水稻和杂粮,盛产油茶、茶叶,并产木材、毛竹。
  潘山头52户,181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潘山头地名。明朝时期,祖先潘姓,从丽水竹舟迁此定居,因村建在山头上,故名潘山头。距乡驻地东3公里,村呈圆形。
  周山头42户,165人。
  明末清初,始祖潘姓,从外潘到周山头一带垦荒种粮,每天往返都要“走山头”,后在山头上建宅定居,起村名“走山头”,演写成周山头。村前梯田层叠,村后峰峦耸峙。
  旧树32户,126人。
  始祖吴姓,原籍江西,因触犯“王法”,逃此定居,在建房时,砍了一株大树,能截取九段木料,称为“九树”,村也名九树,年久演写为旧树。坐落山头,四面环山。
  千秧丘3户,17人。
  枝树坑6户,20人。
  吴家地40户,150人。
  四百年前,祖先吴姓,从旧树迁此垦荒建村,故名吴家地。村坐落山脚,东南有水田,西北靠山,有小溪穿村流过,下首有下钟坑水库。
  上担岗2户,6人。
  下担岗2户,7人。
  水头行政村,171户,607人,驻地水头。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水头行政村,1956年建立水头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港公社水头管理区,1961年建立水头大队,1985年建立水头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有耕地521亩,种山地杂粮为主,有少量水稻。山林面积广阔,盛产木材。
  水头66户,232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水头地名。村建在山岗顶,四周高山耸云,越过村后山岗,即入丽水境内。村下首有悬崖峭壁,地势险峻,有水从崖顶泻下,仰望水似迎头而来,故名水头。距乡驻地东6.3公里,村呈长方形。
  岗头14户,41人。
  油坑40户,148人。
  该村为游姓始建,因坐落溪坑旁,故名游坑,后演写为油坑。
  明末清初有曾、江两姓从福建汀州上杭西福坑和茶园地相继迁入,今已传孙十一代。
  陶舒39户,143人。
  村由陶姓祖先创建,陶妻舒氏,取夫妻两姓为村名,故名陶舒。陶姓无继。明末清初有刘姓、潘姓从福建汀州县迁入,仍沿用旧名。坐落山腰,东南依山,西北傍田。
  陶舒岭脚12户,43人。

知识出处

浙江省武义县地名志

《浙江省武义县地名志》

本书主要收录了武义县现行标准地名2900条,内容包括标准名称、汉语拼音、历史名称、沿革概况等作了简要的介绍,并附地图44幅,照片77帧。

阅读

相关地名

柳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