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洪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浙江省武义县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1079
颗粒名称: 坦洪乡
分类号: K925.5
页数: 6
页码: 214-21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武义县桃溪区坦洪乡的地理情况和辖区自然村简介的具体内容介绍。
关键词: 桃溪区 武义县 坦洪乡

内容

坦洪乡 位于县城西南部,东邻宣武乡,南靠云华乡,西接桃溪镇,北界俞源乡。总面积36.6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65个自然村,有2227户,8149人,其中畲族780人,余系汉族。乡政府驻地上坦,距县城26公里,海拔295米。交通便利,武义客车直达驻地。
  解放初成立乡人民政府,取上坦、洪村两村各一字得名坦洪。解放前称振武乡,建国初属坦洪、上村、上溪三个乡,1956年三乡合并为坦洪乡。公社化时属桃溪人民公社为坦洪管理区,1961年10月建立坦洪公社,1983年7月政社分设,建立坦洪乡。
  该乡地处半山区,山峦绵亘重叠,小溪纵横交错。主要河流坦溪,起源于龙头眼睛,从北向南流经白岩、陈村、上坦,注入大院后水库;另一条溪流发源于宣武乡安村,从黄家坑口入境,由东向西流经白庙畈、坑下,注入大院后水库。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区,年均温度16℃左右,年降水量约1500毫米。空气湿润,阳光充足,适宜农、林业的发展。农业以产粮为主,兼营茶叶、油茶、蚕桑、蘑菇等经济作物。
  解放后,建有南源、章坑下、东坑岭头等水库27座,蓄水量192万立方米;电灌站6处,装机83千瓦;小水电7处,装机166千瓦。
  全乡有耕地5954亩,其中水田5486亩,占耕地面积的92.1%,山林地3.7万亩,占总面积66.9%,非林地1.8万亩,占33.1%。粮食,解放初亩产不到400斤,1971年跨纲要,1973年亩产超千斤,1980年亩产1222斤,总产755万斤,1984年亩产1308斤,总产957万斤,创历史最高水平。经济作物:1984年产茶叶666担,油菜籽636担,油茶籽1287担,蘑菇1620担,生猪饲养量8517头,养蜂73箱。
  乡镇企业有萤石开采、塑料袋、锯板、砖瓦厂等25家,从业人员97人,产值共12.19万元。1985年新增塑料包装厂,产值约85万元。
  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322万元,人均净收入271元。
  全乡有初中1所,学生236人,教职工13人;小学13所,学生699人,教职工3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7.62%。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影剧院、卫生院等文化卫生设施。1984年人口出生率9.14‰,自然增长率2.56‰。全乡百分之六十的人口已饮用自来水。
  革命烈士潘漠华、邱金隆、陈祖训出生于该乡。
  潘漠华烈士,学名潘训,乳名恺尧,上坦村人,1920年考取浙江一师,在校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与冯雪峰、应修人、汪静之等在杭州组织《湖畔》诗社。1924年考入北京大学,参加共产党,1926年离开北大到武汉参加北伐军,1927年7月回杭州,10月被捕入狱,后营救出狱,省委派他回故乡从事农民运动,1928年在宣平一带领导农民武装斗争,1933年任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长,1934年2月第五次被捕,同年12月24日被杀害。
  邱金隆烈士,又名邱满满,1903年出生于该乡叶坑村,1930年任宣平北营红军指挥,后被捕入狱,临刑前大义凛然,英勇不屈,高呼革命口号。
  陈祖训烈士,1888年出生于该乡周村,1928年参加共产党,1930年任宣平东营红军指挥,后被叛徒告密,1931年4月7日被捕入狱,同年8月6日被杀害。
  坦洪乡2227户,8149人,驻上坦。
  上坦行政村,436户,1551人,驻上坦。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坦洪乡第一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成立上坦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坦洪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坦大队,1985年建立上坦村委会,辖10个自然村。汉畲两族居住。有耕地1215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茶叶、油茶、蚕桑、蘑菇。
  上坦338户,1202人,乡及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上坦地名。据传,在唐末宋初,黄巢起义时期,有潘姓迁居横塘村。潘有六子,后分居竹洲、前湾、溪口、上坦等地,长兄住在上首,较平坦,故名上坦。位于县城西南26公里,村呈长方形,东西面靠山,坦溪穿村流过,交通便利,有客车直达县城。革命烈士潘漠华出生于该村。
  竹叶山12户,50人。
  该村附近过去毛竹较多,原名竹沿山,后改为竹叶山。清朝中期形成村庄,祖先姓钟。村坐落山腰,三面环山,东是田畈,山脚有武坦公路通过。
  车前1户,2人。
  江望19户,72人。
  村坐落两条江(小溪)的汇合口,取村名江望。明朝初期形成村庄,潘姓祖先从上坦村迁此。村北依山,西南旁溪,三面有田。
  西山头23户,77人。
  村地处山头,坐落上坦村西,故名西山头。清朝中期形成村庄,祖先姓吴。东西依山,南北有田。
  前田28户,92人。
  该村位于上坦前面仅一溪之隔,前面都是田,村庄形成后,遂名前田。清朝晚期,潘姓从上坦迁此建村,现已与上坦村连接一起。东旁溪,南靠粮站,西依乡政府,北是田。
  后山弄6户,21人。
  后山凸3户,11人。
  大坞3户,13人。
  作马坞3户,11人。
  上陶行政村,337户,1287人,驻上陶。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上溪乡,1950年建立上陶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成立上陶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坦洪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陶大队,1985年建立上陶村委会,辖8个自然村。畲、汉两族居住,畲族占多数。有耕地1101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茶、蘑菇等。
  上陶272户,1051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上陶地名。陶姓祖先垒公,从丽水桃山迁居到下荷畈的横山边,有二子,后一子住原地,名上陶,一子居山脚,称下陶,该村为上陶。距乡驻地西北3.8公里,村呈葫芦形,有小溪穿村流过。
  马卜岭头3户,13人。
  毛山头2户,8人。
  章坑19户,72人。
  该村位于上陶至鲍山头的坑垄里,因章姓居住,取村名章坑,清朝晚期形成村庄。东邻鲍山头村,西是山,南北有垄田,山脚有小溪。
  鲍山头28户,102人。
  村坐落山头,鲍姓始居,遂取村名鲍山头。清道光年间,鲍姓祖先从本地赵村迁此定居。村处山头,四周是梯田,南山脚有小溪。
  铺头岗3户,7人。
  大弄5户,19人。
  小弄5户,15人。
  陈村行政村,111户,376人,驻陈村。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陈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陈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坦洪管理区,1961年建立陈村大队,1985年建立陈村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26亩,以种山地杂粮为主,兼营茶叶、油茶籽。
  陈村111户,376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陈村地名。村坐落在山坞,日照少,较阴沉,原先叫沉村,后人嫌沉字不雅,改名陈村。距乡驻地北2.8公里,村呈三角形,有一小溪穿村流过,居住集中,交通不便。
  白岩行政村,76户,230人,驻白岩。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上村乡,1950年建立白岩行政村,1956年成立白岩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坦洪管理区,1961年建立白岩大队,1985年建立白岩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77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茶籽等。
  白岩76户,230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白岩地名。村前山上有一块白色岩石,遂取村名白岩。距乡驻地北3.2公里,村呈长条形,南临小溪。
  软朝行政村,44户,165人,驻软朝。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上村乡白岩行政村,1956年成立软朝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坦洪管理区,1961年建立软朝大队,1985年建立软朝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00亩,以种山地杂粮为主,兼营茶叶、油茶等。
  软朝44户,165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软桥地名。该村至上周的地形,象半个月亮,中间有一座小桥,遂取村名月桥。后人改为软桥,现为软朝(方言桥与朝同音)。距乡驻地北3.8公里,村呈方形,交通不便。
  西畈行政村,92户,371人,驻西畈。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上溪乡上陶行政村,1956年成立西畈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坦洪管理区,1961年建立西畈大队,1985年建立西畈村委会,辖7个自然村。有耕地216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茶、蘑菇、蚕桑等。
  西畈59户,236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西畈地名。村前有片田畈,村庄坐落在西面,故名西畈。距乡驻地北3公里,村呈丁字形,东临小溪,村口有武坦公路通过。
  陈村岭6户,25人。
  大西畈9户,40人。
  村西有大片田畈,遂取村名大西畈。祖先畲族有雷、兰两姓居住。地处丘陵,东靠山,三面有田,西旁小溪。
  悟正寺10户,34人。
  古时此地建有悟正寺,土地改革时,无房户分到该寺居住,后形成村庄,以寺故名,叫悟正寺村。地处丘陵,东南是田,西北依山。
  水源岗2户,4人。
  麻车山5户,27人。
  羊坞1户,5人。
  南源行政村,95户,356人,驻南源。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上村乡白岩行政村,1956年成立南源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坦洪管理区,1961年建立南源大队,1985年建立南源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12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茶、蘑菇等。
  南源95户,356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名南园。先祖潘亮公在清康熙年间从软桥村迁居此地,村位于软桥南面的溪水发源地,故名南源。距乡驻地北2.5公里,村呈弧形,有一小溪穿境流过。
  黄千山行政村,75户,258人,驻黄干山。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上村乡陈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黄干山农业社,1958年属坦洪管理区,1961年建立黄干山大队,1985年建立黄干山村委会,辖8个自然村,汉、畲两族居住。有耕地233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茶等。
  黄千山32户,98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黄干山地名。据传,过去是黄家的山,原名黄家山,后改称黄干山。距乡驻地北1.7公里,村庄散列,呈长方形,交通不便。
  三百12户,48人。
  村坐落半山腰,古时村脚下有田三百(即三亩),遂取名三百村。清朝晚期形成村庄,雷姓祖先从本地大西畈村迁入。属半山区,四周有垄田,西靠公路。
  麻圩岭10户,41人。
  此地种植苎麻历史已久,村庄位于上坦与西畈的半岭之中,遂取村名麻圩岭。清朝中期形成村庄,祖先是畲族雷姓。该村东靠公路,西依山,南北是田。
  黄大山8户,25人。
  三百垄头3户,12人。
  新田弄5户,15人。
  栗树坑1户,5人。
  下章前山4户,14人。
  上周行政村,217户,725人,驻上周。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上村乡,1950年建立上周行政村,1956年成立上周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坦洪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周大队,1985年建立上周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汉、畲两族居住。耕地573亩,以种水稻杂粮为主,兼营茶叶、油茶等。
  上周204户,679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上周地名。古时村人多姓周,村口有两块岩石如狮象把门,取名象周,为书写方便,于民国初期改为上周。距乡驻地北3.1公里,村呈燕形,地处山头,交通不便。
  小竹蓬5户,16人。
  建村前,此地有紫竹、三月竹等,清道光年间形成村庄,取名小竹蓬。该村地处山坞,四面环山,交通不便。
  和尚湾3户,14人。
  两头弄4户,14人。
  清朝初期形成村庄,原名弄源,祖先雷茂兴从丽水迁此定居,民国初改名两头弄。村坐落山垄,三面环山,西有垄田。
  樟树脚1户,2人。
  上坦岭头行政村,68户,224人,驻上坦岭头。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坦洪乡第二行政村,1956年成立上坦岭头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坦洪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坦岭头大队,1985年建立上坦岭头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汉、畲两族居住。有耕地205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茶、蘑菇等。
  上坦岭头56户,178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上坦岭头地名。村坐落上坦上首,有一条岭,故名上坦岭头。距乡驻地北1.8公里,村呈燕形。
  木栾7户,30人。
  此地过去生长栾树较多,遂取村名木栾。清朝晚期形成村庄,祖先是畲族雷姓。该村坐落山腰,东依山,三面是梯田、垄田。
  塘下1户,1人。
  螺丝后4户,15人。
  赵村行政村,176户,622人,驻赵村。
  以村得名。解放初属上村乡,1950年建立赵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赵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坦洪管理区,1961年建立赵村大队,1985年建立赵村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565亩,以种水稻山地杂粮为主,兼营茶叶、油茶,中药材有元胡。
  赵村168户,587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赵村地名。赵姓始居,故名赵村。后赵姓绝,鲍姓从徽州逃荒到此定居,地形是半月形,曾改名月川,后复名赵村。距乡驻地东北2.9公里,村呈长方形,坐落两条小溪的汇合口,属山区,交通不便。
  周山头8户,35人。
  村坐落山头,祖先姓周,遂名周山头。清光绪年间周氏从马岭迁此定居。该村三面环山,北靠潘家寺,并有梯田。
  杨柳源行政村,48户,197人,驻杨柳源。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坦洪乡洪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杨柳源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坦洪管理区,1961年建立杨柳源大队,1985年建立杨柳源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04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蚕桑、蘑菇等。
  杨柳源48户,197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杨柳源地名。据传,过去村中杨柳多,村旁小溪流水,故名杨柳源。距乡驻地西2公里,村呈长条形。
  洪村行政村,193户,708人,驻洪村。
  以村得名。解放初属坦洪乡,1950年建立洪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洪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坦洪管理区,1961年建立洪村大队,1985年建立洪村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有耕地516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蚕桑、蘑菇,中药材有元胡。
  洪村173户,634人,村委会驻地。
  据传此地最早是翁姓居住,故名翁村,后为书写方便,改名洪村。距乡驻地西1.6公里,村呈船形,有一小溪穿境流过。
  乌焦塘18户,68人。
  此地原名“燕子窝”,人口较多。据传,祖先夫妇生过十八个儿子,后听信谣言,在水口造了一座桥,在屋后挖了七口塘,不久,十八个儿子在一夜里都死光,葬在屋后大坞。故村里有坞、有桥、有塘,遂称坞桥塘。民国时称胡椒塘,解放后写成乌焦塘。祖先姓陈,清道光年间从后塘畈迁入。
  上岭头2户,6人。
  塘齐行政村,68户,261人,驻塘齐。
  以村得名。解放初属上村乡赵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塘齐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坦洪管理区,1961年建立塘齐大队,1985年建立塘齐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汉畲两族居住。有耕地200亩,以种水稻杂粮为主,兼营茶叶、油茶、蘑菇。
  塘齐53户,200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塘齐地名。据传周朝此地就有塘齐村,附近有二座庵,三座经堂,还有座观花楼,后毁于水灾,全村俱废。据陈氏宗谱记载,明万历年间,祖先陈金公从丽水梅山迁居上周村,明崇祯十六年陈母亡,家中失火,房舍俱毁。后二子分居,长子陈大富迁居塘齐田圩铺定居,才逐渐恢复村庄。该村距乡驻地东2.1公里,村呈长方形,西临小溪,是文明村。
  黄畈9户,36人。
  村前一横都是畈,名横畈,后改名黄畈。清末,雷姓祖先从章坑迁居此地。村坐落山上,东有垄田,三面环山。
  塘齐畈4户,15人。
  赤沙岗2户,10人。
  潘家里行政村,116户,443人,驻潘家里。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坦洪乡洪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潘家里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坦洪管理区,1961年建立潘家里大队,1985年建立潘家里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有耕地245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蚕桑、苎麻、油茶等。
  潘家里103户331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潘家里地名。此地原是潘姓的山,叫潘家岭。清康熙年间,曾姓祖先从福建迁居此地,清末改名潘家里。距乡驻地西南1.7公里,村呈圆形,居住集中。
  下河畈8户,30人。
  以畈得名。该村的上首洪村,有三个畈,分上畈、下畈和下下畈,当地方言“下”与“河”近音,后称下河畈。清乾隆年间,翁氏从江西迁入。村东依山,西旁小溪,南北是田畈。
  下陶2户,6人。
  宁家6户,26人。
  阳坑塘行政村,21户,98人,驻阳坑塘。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坦洪乡第二行政村,1956年成立阳坑塘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坦洪管理区,1961年建立阳坑塘大队,1985年建立阳坑塘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有耕地121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茶等。
  阳坑塘 10户,46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名洋坑塘。村中有口塘,叫阳坑塘,村以塘故名。距乡驻地南1.8公里,村呈圆形,村民均系畲族。
  坑下1户,7人。
  增溪8户,39人。
  村前有增溪,村以溪得名。清朝中期形成村庄,祖先兰姓是畲族。东旁溪,西依山,南北是田畈。
  冷水坞2户,6人。
  金隆行政村,36户,137人,驻叶坑。
  原名叶坑大队,因重名,1982年3月更名为金隆大队。解放前村里有位名叫邱金隆的烈士,生前曾担任宣平县红军北营总指挥,后遭国民党杀害。为纪念烈士改名金隆大队。1985年建立金隆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23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茶等。
  叶坑36户,137人,金隆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叶坑地名。村庄坐落山坑,据传古代是叶姓人居住,故名叶坑。距乡驻地南2.5公里,村呈长条形,有一小溪穿境流过。革命烈士邱金隆出生在这里。

知识出处

浙江省武义县地名志

《浙江省武义县地名志》

本书主要收录了武义县现行标准地名2900条,内容包括标准名称、汉语拼音、历史名称、沿革概况等作了简要的介绍,并附地图44幅,照片77帧。

阅读

相关地名

坦洪乡
相关地名
上坦
相关地名
竹叶山
相关地名
车前
相关地名
江望
相关地名
西山头
相关地名
前田
相关地名
后山弄
相关地名
后山凸
相关地名
大坞
相关地名
作马坞
相关地名
上陶
相关地名
马卜岭头
相关地名
毛山头
相关地名
章坑
相关地名
鲍山头
相关地名
铺头岗
相关地名
大弄
相关地名
小弄
相关地名
陈村
相关地名
白岩
相关地名
软朝
相关地名
西畈
相关地名
陈村岭
相关地名
大西畈
相关地名
悟正寺
相关地名
水源岗
相关地名
麻车山
相关地名
羊坞
相关地名
南源
相关地名
黄干山
相关地名
三百
相关地名
麻圩岭
相关地名
黄大山
相关地名
三百垄头
相关地名
新田弄
相关地名
栗树坑
相关地名
下章前山
相关地名
上周
相关地名
小竹蓬
相关地名
和尚湾
相关地名
两头弄
相关地名
樟树脚
相关地名
上坦岭头
相关地名
木栾
相关地名
塘下
相关地名
螺丝后
相关地名
赵村
相关地名
周山头
相关地名
杨柳源
相关地名
洪村
相关地名
乌焦塘
相关地名
上岭头
相关地名
塘齐
相关地名
黄畈
相关地名
塘齐畈
相关地名
赤沙岗
相关地名
潘家里
相关地名
下河畈
相关地名
下陶
相关地名
宁家
相关地名
阳坑塘
相关地名
坑下
相关地名
增溪
相关地名
冷水坞
相关地名
金隆
相关地名
叶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