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县图书馆
武义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武义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桃溪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浙江省武义县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1077
颗粒名称:
桃溪区
分类号:
K925.5
页数:
34
页码:
203-23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武义县桃溪区地理位置和辖桃溪、坦洪、云华、泽村、登云四乡一镇,共51个行政村,223个自然村的具体内容介绍。
关键词:
武义县
桃溪区
地名
内容
桃溪区 位于县城西南部,东邻新宅区,西南紧依柳城区,西界金华县,北连下杨区,总面积179、4平方公里。辖桃溪、坦洪、云华、泽村、登云四乡一镇,共51个行政村,223个自然村,8684户,3.27万人,其中畲族2466人。区公所驻地陶村。
1949年解放建桃溪区,原属宣平县,辖现在的桃溪、泽村、登云、西联四个乡。1956年撒区并乡,桃溪与上坦两区合并为桃溪区,辖现在的俞源、宣武、明山、坦洪、云华、大源、泽村、西联、登云、桃溪十个乡。1958年5月宣平县并入武义县后,桃溪区并入宣平区,同年10月建立胜利人民公社,辖现在的桃溪、登云、坦洪、云华、泽村五个乡,1961年10月贯彻调整方针,建立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撤销大公社释为现在乡规模的公社,恢复桃溪区。
该区山峦重叠,峙耸蜿蜒,一个乡属山区,其余都是半山区。河流有桃溪、坦溪、大河源溪等,属瓯江水系。主要水利工程有东垄、百丈泄、大院后、松溪等水库81座,蓄水量1020万立方米,电灌站18座,装机253千瓦,水电站30座,装机1631千瓦,全区除登云乡外,乡乡已通公路,都有客车直达县城。
全区耕地面积2.28万亩,其中水田2.09万亩,占耕地92%。山林地20.07万亩,占全区面积75%。经营农林并举,林业有木材、毛竹等,农业主产水稻和山地杂粮。特产苎麻、蘑菇等。1984年粮食总产量4053万斤;经济作物,茶叶3857担,油莱籽2848担,油茶籽2530担,生猪饲养量3.34万头;乡镇企业总产值152.7万元,从业人员620人。1984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1404万元,人均净收入256元。
教育事业,初中5所,33个班级,学生1209人,教职员工75人,代课教师34人;小学51所,116个班级,学生2880人,教职员工121人,代课教师35人。
桃溪镇
桃溪镇 位于县城西南部,武宣公路两侧。东与坦洪、云华乡为邻,南与泽村乡毗连,西与登云、西联乡交界,北和俞源乡接壤。面积22.3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23个自然村,2033户,7577人,其中畲族270人,余系汉族。镇政府驻地陶村,海拔230米,距县城29公里。
桃溪,古时溪边多种桃树而得名。解放前称桃溪镇,解放初建立桃溪镇人民政府,1958年10月成立桃溪大公社,1961年10月,桃溪大公社释为5个公社,成立桃溪人民公社,因与桃溪滩公社名称相近,邮电通讯等容易混淆,于1982年3月更名陶村公社,1983年7月建立陶村乡,1985年11月建制为桃溪镇。
该镇地处半山区,峦峰重叠,亘绵起伏,溪流纵横。主要河流有两条,一条龙溪发源于境内东垄源和百丈泄,从北向南流经陶村与无名小溪汇合成桃溪;另一条无名小溪发源于登云乡子坑,由西向东流经陶村与龙溪汇合成桃溪,从东南出境。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区,年平均温度16℃左右,无霜期236天,年降雨量1450毫米,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适宜农业生产。主要经营水稻,兼营茶叶、蚕桑、油茶、油菜籽、糖梗、苎麻、蘑菇、苹果等。特产有宣莲。
解放后建有百丈泄、东垄等水库和石眠床电站,装机895千瓦。此外尚建有里下源等水库15座,蓄水量282万立方米,电灌站4座,灌溉面积570亩。
交通、运输方便,车辆来往频繁,有客车直达县城、宣平、松阳、金华等处。
全镇耕地4683亩,其中水田4309亩,山林地3.7万亩,占全境总面积73%,非林地1.4万亩,占27%。粮食生产,1949年亩产400斤左右,1969年跨钢要,1971年超千斤,1980年亩产达1439斤,总产673万斤,1984年亩产1642斤,总产846万斤,创历史最高水平。经济作物,1984年产茶叶493担,蚕茧75担,油菜籽773担,油茶籽515担,红糖185担,水果720担,生猪饲养量7752头,养蜂39箱,养鱼面积96亩。
乡镇企业有水电站、萤石开采、被服厂、砖瓦厂、巧普食品厂等24家,从业人员218人,产值79.17万元。
1984年工农业总产值320万元,人均净收入达315元。
文卫事业有初中1所,学生310人,教职工22人。有小学8所,学生716人,教职工24人。还设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影剧院各1个。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7人,大村有医疗站。1984年人口出生率8.76‰,自然增长率2.53‰。
离驻地1里远的延福寺,建于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现在的正殿,系元朝延祐四年(公元1317年)所建,木结构斗拱,完整地保留古建筑特征和艺术风格,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镇驻地陶村,1981年开始,每逢农历三、八为集市贸易日,附近一带的农副产品、山地杂货、手工业品均在此交流。
革命烈士王湘出生于西坞村,1927年加入共产党,1930年秋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宣平挺进队,曾任红军西营、北营军事联络员,南营红军军事委员。同年10月由于叛徒出卖而被捕,被杀害在宣平县城北门,年仅二十一岁。
桃溪镇2033户,7577人,驻陶村。
陶村行政村,1036户,3497人,驻陶村。
以驻地陶村得名。解放初属桃溪镇一至五行政村,1955年合作化时成立跃进(陶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桃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陶村大队,1985年建立陶村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有耕地2231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茶叶、苎麻、蚕桑,特产有宣莲、苹果、蘑菇。
陶村803户,2633人,区、镇、村驻地。
该村东西两面靠山,村中有二溪环流。民国《宣平县志》载:“环溪多陶姓,旧有桃千树”,取名桃溪。村民多姓陶,解放前改为陶村。位于县城西南29公里,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交通运输便利,武宣公路穿境而过,建有汽车站、影剧院、银行营业所、供销社、区卫生院等。该村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
西山下183户,632人。
村坐落西山脚,故名西山下。与陶村相隔一条小溪,总的叫陶村。清朝中期祖先从缙云县迁此定居。村西南依山,东北旁小溪。
下库王50户,232人。
村坐落桃溪下游,地形象仓库,原名下库。因是王姓居住,民国后期改名下库王。地处丘陵,北靠山,南旁溪,东西是垄田。
东垄源行政村,38户,137人,驻内铺。
原名内外铺大队,早时居住的是草铺,2个自然村,名内铺、外铺。解放初属东垄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龙溪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桃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内外铺大队,1982年3月更名为东垄源大队,因此地有条山垄叫东垄,溪流发源于内外铺,故名东垄源。1985年建立东垄源村委会。耕地58亩,山林基地40亩,以种山地杂粮为主,兼营林业、茶叶、畜牧业等。
内铺21户,68人,东垄源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内铺地名。村坐落山坞,旧社会生活贫困,住的是草铺,村位于外铺的里面,故名内铺。村呈长条形,东南面各有一条溪流,距镇驻地北5公里,交通不便。
外铺17户,69人。
东垄源行政村分内、外铺两个自然村,过去没有瓦房,都是茅铺,村名就叫外铺。邵姓祖先从福建迁此定居。村坐落山峡中,南旁小溪。
玉堂源行政村,75户,284人,驻玉堂源。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桃溪镇东垄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龙溪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桃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玉堂源大队,1985年建立玉堂源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42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菜籽等,养有奶牛6头。
玉堂源75户,284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滥塘源。村前田畈叫鱼畈,状似水塘,村呈圆形,畈名“鱼塘圆”,后雅称玉堂源。距镇驻地北3.4公里,坐落山脚,东临武宣公路。
东垄行政村,173户,708人,驻东垄。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桃溪镇,1950年建立东垄行政村,合作化时成立龙溪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桃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东垄大队,1985年建立东垄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420亩,山地800余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林业、茶叶、畜牧业,特产有蘑菇。
东垄162户,658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东弄地名。村坐落的山垄叫东垄,村以此得名,后为书写方便写成东弄,1982年3月复名东垄。距镇驻地北3公里,村呈长方形,小溪穿境流过,村北建有东垄水库,系混凝土重力坝,是桃溪区的骨干水利工程。
后阳11户,50人。
大路山行政村,60户,237人,驻大路山。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上江乡后茶园行政村,合作化时成立大路山初级社,1958年公社化属桃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大路山大队,1985年建立大路山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149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山地杂粮。
大路山33户,148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大路山地名。据传,一百多年前,村后有座山称“大闹山”,村以山得名。以后村民认为此名不吉利,改名大路山,含义兴旺发达。村呈半圆形,距镇驻地北3公里。系少数民族地区,除1户汉族外,其余畲族。
陶七弄27户,86人。
原名日头山脚,太阳从后山升起,取村名日头山脚。后因村旁有桃树,从大路山到该村经过七条山弄,故改名桃七弄,现写成陶七弄。明末有涂姓住此,清咸丰年间在兵荒中灭绝。后畲族兰姓迁此定居,现均是畲族。村坐落半山腰,四周是山地与梯田。
后茶园行政村,78户,290人,驻后茶园。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上江乡,1950年建立后茶园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成立后茶园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桃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后茶园大队,1985年建立后茶园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161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茶籽等。
后茶园68户,252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后茶园地名。古代后山是片油茶园,遂名后茶园。距镇驻地北2.3公里,村呈长方形,有两条小溪穿境流过。
温州铺10户,38人。
清朝雍正年间,有户杨姓从温州迁此定居,取名杨华村,表示杨姓会荣华富贵。当时他们搭的是草铺,当地人就叫温州铺。坐落山垄,东旁小溪。
泉丰行政村,194户,722人,驻泉畈。
解放初属上江乡西坞行政村,1957年办农业社,以泉畈的“泉”字与前面雪峰山的“峰”字联称为泉峰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桃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泉峰大队,为书写方便,1966年改称泉丰大队,1985年建立泉丰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有耕地569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茶叶等,特产有宣莲。
泉畈79户,265人,泉丰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村名前畈。村前有畈田,村庄得名前畈,以后写成泉畈。距镇驻地北2公里,村呈半圆形,居住集中,是文明村。
西坞106户,422人。
村坐落西坞口,以山坞故名,叫西坞。王姓祖先从福建迁此定居。东邻泉畈村,南依雪峰山,西靠坞口,北是田畈。革命烈士王湘出生于该村。
庆恩寺5户,20人。
汤弄4户,15人。
西塘行政村,183户,706人,驻西塘。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上江乡,1950年建立西塘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成立西塘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桃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西塘大队,1985年建立西塘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有耕地517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蚕桑、苎麻,特产有宣莲、蘑菇。
西塘168户,651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西塘地名。古时村西有一塘,遂取村名西塘。距镇驻地东北1.8公里,村呈长方形,东临小溪,北靠雪峰山。
水头山8户,33人。
此地原有一户徐姓人在此开山种地,取名徐头山。后来徐姓迁走,郑姓于清朝中期迁入此地,改名水头山。该村坐落山坳,三面环山,西靠水库。
龙泉畈7户,22人。
破田坑行政村,74户,275人,驻破田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桃溪镇第六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跃进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桃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破田坑大队,1985年建立破田坑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202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菜籽等。
破田坑54户,196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破田坑地名。村坐落山坑,古时村头有座破殿,后破殿重新修建,村庄改名破田坑。距镇驻地2.7公里,村庄散列,呈长条形,有一小溪穿村流过,居住分散,新建公路通到村口。
华山20户,79人。
清朝中期,邱姓祖先从福建迁此定居,房屋建在山坳中,取村名华山,含义荣华富贵,兴旺发达。该村四周群山环抱,出门就翻山越岭,交通不便。
里九畈行政村,44户,181人,驻里九畈。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桃溪镇第六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跃进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桃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里九畈大队,1985年建立里九畈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168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菜籽、山地杂粮。
里九畈36户,144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里九畈地名。村坐落山区,一里内就有九条山垄,认为垄不雅气,取名里九畈。距镇驻地西3.4公里,村庄散列,呈长方形,交通不便。
坛头舒8户,37人。
据《赖氏宗谱》记载,福建上杭县赖长余在破田坑种靛青为业,清光绪年间移居此地,在坛头背地方建村,取村名为坛头舒。三面环山,北面较宽阔,下面是悬崖石壁。
坦洪乡
坦洪乡 位于县城西南部,东邻宣武乡,南靠云华乡,西接桃溪镇,北界俞源乡。总面积36.6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65个自然村,有2227户,8149人,其中畲族780人,余系汉族。乡政府驻地上坦,距县城26公里,海拔295米。交通便利,武义客车直达驻地。
解放初成立乡人民政府,取上坦、洪村两村各一字得名坦洪。解放前称振武乡,建国初属坦洪、上村、上溪三个乡,1956年三乡合并为坦洪乡。公社化时属桃溪人民公社为坦洪管理区,1961年10月建立坦洪公社,1983年7月政社分设,建立坦洪乡。
该乡地处半山区,山峦绵亘重叠,小溪纵横交错。主要河流坦溪,起源于龙头眼睛,从北向南流经白岩、陈村、上坦,注入大院后水库;另一条溪流发源于宣武乡安村,从黄家坑口入境,由东向西流经白庙畈、坑下,注入大院后水库。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区,年均温度16℃左右,年降水量约1500毫米。空气湿润,阳光充足,适宜农、林业的发展。农业以产粮为主,兼营茶叶、油茶、蚕桑、蘑菇等经济作物。
解放后,建有南源、章坑下、东坑岭头等水库27座,蓄水量192万立方米;电灌站6处,装机83千瓦;小水电7处,装机166千瓦。
全乡有耕地5954亩,其中水田5486亩,占耕地面积的92.1%,山林地3.7万亩,占总面积66.9%,非林地1.8万亩,占33.1%。粮食,解放初亩产不到400斤,1971年跨纲要,1973年亩产超千斤,1980年亩产1222斤,总产755万斤,1984年亩产1308斤,总产957万斤,创历史最高水平。经济作物:1984年产茶叶666担,油菜籽636担,油茶籽1287担,蘑菇1620担,生猪饲养量8517头,养蜂73箱。
乡镇企业有萤石开采、塑料袋、锯板、砖瓦厂等25家,从业人员97人,产值共12.19万元。1985年新增塑料包装厂,产值约85万元。
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322万元,人均净收入271元。
全乡有初中1所,学生236人,教职工13人;小学13所,学生699人,教职工3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7.62%。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影剧院、卫生院等文化卫生设施。1984年人口出生率9.14‰,自然增长率2.56‰。全乡百分之六十的人口已饮用自来水。
革命烈士潘漠华、邱金隆、陈祖训出生于该乡。
潘漠华烈士,学名潘训,乳名恺尧,上坦村人,1920年考取浙江一师,在校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与冯雪峰、应修人、汪静之等在杭州组织《湖畔》诗社。1924年考入北京大学,参加共产党,1926年离开北大到武汉参加北伐军,1927年7月回杭州,10月被捕入狱,后营救出狱,省委派他回故乡从事农民运动,1928年在宣平一带领导农民武装斗争,1933年任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长,1934年2月第五次被捕,同年12月24日被杀害。
邱金隆烈士,又名邱满满,1903年出生于该乡叶坑村,1930年任宣平北营红军指挥,后被捕入狱,临刑前大义凛然,英勇不屈,高呼革命口号。
陈祖训烈士,1888年出生于该乡周村,1928年参加共产党,1930年任宣平东营红军指挥,后被叛徒告密,1931年4月7日被捕入狱,同年8月6日被杀害。
坦洪乡2227户,8149人,驻上坦。
上坦行政村,436户,1551人,驻上坦。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坦洪乡第一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成立上坦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坦洪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坦大队,1985年建立上坦村委会,辖10个自然村。汉畲两族居住。有耕地1215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茶叶、油茶、蚕桑、蘑菇。
上坦338户,1202人,乡及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上坦地名。据传,在唐末宋初,黄巢起义时期,有潘姓迁居横塘村。潘有六子,后分居竹洲、前湾、溪口、上坦等地,长兄住在上首,较平坦,故名上坦。位于县城西南26公里,村呈长方形,东西面靠山,坦溪穿村流过,交通便利,有客车直达县城。革命烈士潘漠华出生于该村。
竹叶山12户,50人。
该村附近过去毛竹较多,原名竹沿山,后改为竹叶山。清朝中期形成村庄,祖先姓钟。村坐落山腰,三面环山,东是田畈,山脚有武坦公路通过。
车前1户,2人。
江望19户,72人。
村坐落两条江(小溪)的汇合口,取村名江望。明朝初期形成村庄,潘姓祖先从上坦村迁此。村北依山,西南旁溪,三面有田。
西山头23户,77人。
村地处山头,坐落上坦村西,故名西山头。清朝中期形成村庄,祖先姓吴。东西依山,南北有田。
前田28户,92人。
该村位于上坦前面仅一溪之隔,前面都是田,村庄形成后,遂名前田。清朝晚期,潘姓从上坦迁此建村,现已与上坦村连接一起。东旁溪,南靠粮站,西依乡政府,北是田。
后山弄6户,21人。
后山凸3户,11人。
大坞3户,13人。
作马坞3户,11人。
上陶行政村,337户,1287人,驻上陶。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上溪乡,1950年建立上陶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成立上陶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坦洪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陶大队,1985年建立上陶村委会,辖8个自然村。畲、汉两族居住,畲族占多数。有耕地1101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茶、蘑菇等。
上陶272户,1051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上陶地名。陶姓祖先垒公,从丽水桃山迁居到下荷畈的横山边,有二子,后一子住原地,名上陶,一子居山脚,称下陶,该村为上陶。距乡驻地西北3.8公里,村呈葫芦形,有小溪穿村流过。
马卜岭头3户,13人。
毛山头2户,8人。
章坑19户,72人。
该村位于上陶至鲍山头的坑垄里,因章姓居住,取村名章坑,清朝晚期形成村庄。东邻鲍山头村,西是山,南北有垄田,山脚有小溪。
鲍山头28户,102人。
村坐落山头,鲍姓始居,遂取村名鲍山头。清道光年间,鲍姓祖先从本地赵村迁此定居。村处山头,四周是梯田,南山脚有小溪。
铺头岗3户,7人。
大弄5户,19人。
小弄5户,15人。
陈村行政村,111户,376人,驻陈村。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陈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陈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坦洪管理区,1961年建立陈村大队,1985年建立陈村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26亩,以种山地杂粮为主,兼营茶叶、油茶籽。
陈村111户,376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陈村地名。村坐落在山坞,日照少,较阴沉,原先叫沉村,后人嫌沉字不雅,改名陈村。距乡驻地北2.8公里,村呈三角形,有一小溪穿村流过,居住集中,交通不便。
白岩行政村,76户,230人,驻白岩。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上村乡,1950年建立白岩行政村,1956年成立白岩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坦洪管理区,1961年建立白岩大队,1985年建立白岩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77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茶籽等。
白岩76户,230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白岩地名。村前山上有一块白色岩石,遂取村名白岩。距乡驻地北3.2公里,村呈长条形,南临小溪。
软朝行政村,44户,165人,驻软朝。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上村乡白岩行政村,1956年成立软朝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坦洪管理区,1961年建立软朝大队,1985年建立软朝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00亩,以种山地杂粮为主,兼营茶叶、油茶等。
软朝44户,165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软桥地名。该村至上周的地形,象半个月亮,中间有一座小桥,遂取村名月桥。后人改为软桥,现为软朝(方言桥与朝同音)。距乡驻地北3.8公里,村呈方形,交通不便。
西畈行政村,92户,371人,驻西畈。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上溪乡上陶行政村,1956年成立西畈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坦洪管理区,1961年建立西畈大队,1985年建立西畈村委会,辖7个自然村。有耕地216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茶、蘑菇、蚕桑等。
西畈59户,236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西畈地名。村前有片田畈,村庄坐落在西面,故名西畈。距乡驻地北3公里,村呈丁字形,东临小溪,村口有武坦公路通过。
陈村岭6户,25人。
大西畈9户,40人。
村西有大片田畈,遂取村名大西畈。祖先畲族有雷、兰两姓居住。地处丘陵,东靠山,三面有田,西旁小溪。
悟正寺10户,34人。
古时此地建有悟正寺,土地改革时,无房户分到该寺居住,后形成村庄,以寺故名,叫悟正寺村。地处丘陵,东南是田,西北依山。
水源岗2户,4人。
麻车山5户,27人。
羊坞1户,5人。
南源行政村,95户,356人,驻南源。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上村乡白岩行政村,1956年成立南源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坦洪管理区,1961年建立南源大队,1985年建立南源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12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茶、蘑菇等。
南源95户,356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名南园。先祖潘亮公在清康熙年间从软桥村迁居此地,村位于软桥南面的溪水发源地,故名南源。距乡驻地北2.5公里,村呈弧形,有一小溪穿境流过。
黄千山行政村,75户,258人,驻黄干山。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上村乡陈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黄干山农业社,1958年属坦洪管理区,1961年建立黄干山大队,1985年建立黄干山村委会,辖8个自然村,汉、畲两族居住。有耕地233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茶等。
黄千山32户,98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黄干山地名。据传,过去是黄家的山,原名黄家山,后改称黄干山。距乡驻地北1.7公里,村庄散列,呈长方形,交通不便。
三百12户,48人。
村坐落半山腰,古时村脚下有田三百(即三亩),遂取名三百村。清朝晚期形成村庄,雷姓祖先从本地大西畈村迁入。属半山区,四周有垄田,西靠公路。
麻圩岭10户,41人。
此地种植苎麻历史已久,村庄位于上坦与西畈的半岭之中,遂取村名麻圩岭。清朝中期形成村庄,祖先是畲族雷姓。该村东靠公路,西依山,南北是田。
黄大山8户,25人。
三百垄头3户,12人。
新田弄5户,15人。
栗树坑1户,5人。
下章前山4户,14人。
上周行政村,217户,725人,驻上周。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上村乡,1950年建立上周行政村,1956年成立上周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坦洪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周大队,1985年建立上周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汉、畲两族居住。耕地573亩,以种水稻杂粮为主,兼营茶叶、油茶等。
上周204户,679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上周地名。古时村人多姓周,村口有两块岩石如狮象把门,取名象周,为书写方便,于民国初期改为上周。距乡驻地北3.1公里,村呈燕形,地处山头,交通不便。
小竹蓬5户,16人。
建村前,此地有紫竹、三月竹等,清道光年间形成村庄,取名小竹蓬。该村地处山坞,四面环山,交通不便。
和尚湾3户,14人。
两头弄4户,14人。
清朝初期形成村庄,原名弄源,祖先雷茂兴从丽水迁此定居,民国初改名两头弄。村坐落山垄,三面环山,西有垄田。
樟树脚1户,2人。
上坦岭头行政村,68户,224人,驻上坦岭头。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坦洪乡第二行政村,1956年成立上坦岭头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坦洪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坦岭头大队,1985年建立上坦岭头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汉、畲两族居住。有耕地205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茶、蘑菇等。
上坦岭头56户,178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上坦岭头地名。村坐落上坦上首,有一条岭,故名上坦岭头。距乡驻地北1.8公里,村呈燕形。
木栾7户,30人。
此地过去生长栾树较多,遂取村名木栾。清朝晚期形成村庄,祖先是畲族雷姓。该村坐落山腰,东依山,三面是梯田、垄田。
塘下1户,1人。
螺丝后4户,15人。
赵村行政村,176户,622人,驻赵村。
以村得名。解放初属上村乡,1950年建立赵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赵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坦洪管理区,1961年建立赵村大队,1985年建立赵村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565亩,以种水稻山地杂粮为主,兼营茶叶、油茶,中药材有元胡。
赵村168户,587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赵村地名。赵姓始居,故名赵村。后赵姓绝,鲍姓从徽州逃荒到此定居,地形是半月形,曾改名月川,后复名赵村。距乡驻地东北2.9公里,村呈长方形,坐落两条小溪的汇合口,属山区,交通不便。
周山头8户,35人。
村坐落山头,祖先姓周,遂名周山头。清光绪年间周氏从马岭迁此定居。该村三面环山,北靠潘家寺,并有梯田。
杨柳源行政村,48户,197人,驻杨柳源。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坦洪乡洪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杨柳源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坦洪管理区,1961年建立杨柳源大队,1985年建立杨柳源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04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蚕桑、蘑菇等。
杨柳源48户,197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杨柳源地名。据传,过去村中杨柳多,村旁小溪流水,故名杨柳源。距乡驻地西2公里,村呈长条形。
洪村行政村,193户,708人,驻洪村。
以村得名。解放初属坦洪乡,1950年建立洪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洪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坦洪管理区,1961年建立洪村大队,1985年建立洪村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有耕地516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蚕桑、蘑菇,中药材有元胡。
洪村173户,634人,村委会驻地。
据传此地最早是翁姓居住,故名翁村,后为书写方便,改名洪村。距乡驻地西1.6公里,村呈船形,有一小溪穿境流过。
乌焦塘18户,68人。
此地原名“燕子窝”,人口较多。据传,祖先夫妇生过十八个儿子,后听信谣言,在水口造了一座桥,在屋后挖了七口塘,不久,十八个儿子在一夜里都死光,葬在屋后大坞。故村里有坞、有桥、有塘,遂称坞桥塘。民国时称胡椒塘,解放后写成乌焦塘。祖先姓陈,清道光年间从后塘畈迁入。
上岭头2户,6人。
塘齐行政村,68户,261人,驻塘齐。
以村得名。解放初属上村乡赵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塘齐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坦洪管理区,1961年建立塘齐大队,1985年建立塘齐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汉畲两族居住。有耕地200亩,以种水稻杂粮为主,兼营茶叶、油茶、蘑菇。
塘齐53户,200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塘齐地名。据传周朝此地就有塘齐村,附近有二座庵,三座经堂,还有座观花楼,后毁于水灾,全村俱废。据陈氏宗谱记载,明万历年间,祖先陈金公从丽水梅山迁居上周村,明崇祯十六年陈母亡,家中失火,房舍俱毁。后二子分居,长子陈大富迁居塘齐田圩铺定居,才逐渐恢复村庄。该村距乡驻地东2.1公里,村呈长方形,西临小溪,是文明村。
黄畈9户,36人。
村前一横都是畈,名横畈,后改名黄畈。清末,雷姓祖先从章坑迁居此地。村坐落山上,东有垄田,三面环山。
塘齐畈4户,15人。
赤沙岗2户,10人。
潘家里行政村,116户,443人,驻潘家里。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坦洪乡洪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潘家里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坦洪管理区,1961年建立潘家里大队,1985年建立潘家里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有耕地245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蚕桑、苎麻、油茶等。
潘家里103户331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潘家里地名。此地原是潘姓的山,叫潘家岭。清康熙年间,曾姓祖先从福建迁居此地,清末改名潘家里。距乡驻地西南1.7公里,村呈圆形,居住集中。
下河畈8户,30人。
以畈得名。该村的上首洪村,有三个畈,分上畈、下畈和下下畈,当地方言“下”与“河”近音,后称下河畈。清乾隆年间,翁氏从江西迁入。村东依山,西旁小溪,南北是田畈。
下陶2户,6人。
宁家6户,26人。
阳坑塘行政村,21户,98人,驻阳坑塘。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坦洪乡第二行政村,1956年成立阳坑塘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坦洪管理区,1961年建立阳坑塘大队,1985年建立阳坑塘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有耕地121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茶等。
阳坑塘 10户,46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名洋坑塘。村中有口塘,叫阳坑塘,村以塘故名。距乡驻地南1.8公里,村呈圆形,村民均系畲族。
坑下1户,7人。
增溪8户,39人。
村前有增溪,村以溪得名。清朝中期形成村庄,祖先兰姓是畲族。东旁溪,西依山,南北是田畈。
冷水坞2户,6人。
金隆行政村,36户,137人,驻叶坑。
原名叶坑大队,因重名,1982年3月更名为金隆大队。解放前村里有位名叫邱金隆的烈士,生前曾担任宣平县红军北营总指挥,后遭国民党杀害。为纪念烈士改名金隆大队。1985年建立金隆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23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茶等。
叶坑36户,137人,金隆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叶坑地名。村庄坐落山坑,据传古代是叶姓人居住,故名叶坑。距乡驻地南2.5公里,村呈长条形,有一小溪穿境流过。革命烈士邱金隆出生在这里。
云华乡
云华乡 位于县城西南部,东与明山、大溪口乡为邻,南和大源乡毗连,西与泽村乡交界,北与坦洪乡、桃溪镇接壤。面积41.2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54个自然村,有1941户,7251人,其中畲族414人,余系汉族。乡政府驻地溪口,距县城29公里,海拔225米。交通便利,武义客车直达驻地。
解放前称保华乡,解放初建政时取云溪的“云”字和乡驻地华塘的“华”字,定名云华乡。1955年分为云华、云溪两个乡,1957年两乡合并仍称云华乡。公社化时属桃溪大公社,为云华管理区,1961年10月建立云华公社,1983年7月政社分设,建立云华乡。
该乡属半山区,境内溪流纵横,主要有三条:坦溪,发源于坦洪乡,从大院后水库入境,自北向南流经溪口,在新田畈南汇入东溪;一条发源于静妙寺坑蓑衣坪,自东北向西南流经静妙寺水库、台山脚,在新田畈南汇入坦溪;第三条,发源于明山乡的双水岭头,由东向西流经内铺、皮子源、湖石下,过金村汇入东溪。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最高温度七月36至38℃,最低温度一月零下6至8℃,年平均温度16℃左右。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年降水量约1500毫米,适宜农业生产。水利条件较好,建有大院后、三江望、静妙寺、李输、西坑等水库16座,蓄水量207万立方米,电灌站3处,装机44千瓦;水电站7处,装机299千瓦。农业以产粮为主,兼营茶叶、蚕桑等。
全乡耕地5276亩,其中水田4995亩,占耕地面积94.7%,山林地4.6万亩,占总面积74.2%,非林地1.6万亩,占25.8%。粮食生产:1949年亩产400斤,1980年亩产1549斤,总产795万斤,1984年亩产1650斤,总产958万斤,创历史最高水平。经济作物,同年茶叶1577担,蚕茧175担,油菜籽588担,油茶籽342担,生猪饲养量8170头,养蜂93箱,养鱼面积277亩。
乡镇企业有水电站、萤石开采、陶器厂、砖瓦厂等24家,从业人员90人,产值10.43万元。1985年新办有手套厂、墙纸厂、五金厂等,增加职工80人。
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293万元,人均净收入为308元。
全乡设有初中1所,学生268人,教职员10人;小学12所,学生654人,教职工31人。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影剧院、卫生院等设施。1984年人口出生率8.10‰,自然增长率1.65‰。
台山寺:离乡政府驻地2.5公里处,建于宋朝乾德年间,有一千多年历史,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寺雄伟轩昂,风景秀丽,现拟开发台山旅游区。
云华乡1941户,7251人,驻溪口。
云溪行政村,521户,1911人,驻溪口。
原名溪口大队,因重名,更名为云溪大队。解放初属云华乡,1950年建立溪口行政村,1956年成立高潮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云华管理区,1961年建立溪口大队,1982年3月更名云溪大队,1985年建立云溪村委会,辖12个自然村。有耕地1184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茶叶、油茶、蚕桑等。
溪口336户,1317人,乡及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溪口地名。该村位于东溪上游,有两条支流在村口汇合,故名溪口。距县城西南28.5公里,村呈方形,地势平坦,居住集中,交通便利,县城有客车直达该村。村北建有大院后水库,蓄水量百万立米以上,是云华乡骨干水利工程。
后塘底28户,96人。
此地原为潘氏山地,据吴氏宗谱记载:“乾隆年间,吴永余同弟从庆元县洋边庄迁居宣平后塘底为潘氏管山种植,经卜卦而居住至今。”该村坐落低山丘陵,东临小溪,南有水田,西北是山地。
盘龙坞6户,24人。
古代步露坞叫外铺,现大树头村是内铺。清乾隆五十年有符长万挑“拔琅鼓”货郎担,从江西建昌府南丰县东门龙池廿一都来此搭铺种麻为生,后形成村庄,取名盘龙坞。村坐落低山丘陵,东靠公路和小溪,西北为山地。
黄塘岗8户,31人。
塘源坑39户,141人。
原名桃源坑,古代此地桃树很多,取名桃源坑,后改为塘源坑。据王氏宗谱记载,乾隆八年祖先王君义、王君球从江西杨家田经商至宣平,见桃源坑有地可种,就迁居至此。村坐落低山丘陵,呈长条形,三面是山地,北有垄田。
后潘25户,88人。
此地为潘姓始居,取名后潘。原村庄毁于黄巢起义年间,后于清初重建。据饶氏宗谱记载:“乾隆年间饶志尚从福建上杭县里司后村来宣平后潘、以种麻为生”。村坐落低山丘陵,三面环山,东临公路。
月松庵28户,120人。
古时此地有一庵堂,庵后有山似半月形,遂名月松庵。清乾隆年间,姜氏从福建省建宁县迁居宣平,初住祝村、荷样,因居住与生产不便,就移居月松庵。村坐落平原,东靠公路,西南是田畈,北依小山。
新田畈 15户,71人。
古时此地是溪滩,后成良田、取名新田畈。据何氏宗谱记载,清康熙后期,何氏祖先从兰溪作小贩到新田畈落户。当时有毛氏住户的残基,据说毛氏骄傲,被人暗算绝代,故由何氏发展成村。
蟠龙1户,5人。
乌山后2户,6人。
后前山1户,5人。
牛栏岭2户,7人。
上江行政村,340户,1206人,驻上江。
以村得名。解放初属上江乡,1950年建立上江行政村,1956年成立上江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德云管理区,1961年属云华公社,建立上江大队,1985年建立上江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828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茶叶、油茶等。
上江340户,1206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原名长江。古代叫云岗村,村边有一小溪,后冲涮成一条江,名长江,村以江故名,解放前改名上江。距乡驻地北2.5公里,村呈弧形,有小溪从北向南穿村流过。
民丰行政村,111户,476人,驻观音寺。
解放初属大树头行政村,1956年由11个村联合成立民丰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德云管理区,1961年属云华公社,建立民丰大队,1985年建立民丰村委会,辖6个自然村。有耕地307亩,以种水稻杂粮为主,兼营茶叶、油茶等。
观音寺21户,86人,民丰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观音寺地名。相传,六百多年前此地有座观音寺,后寺废建起村庄,遂名观音寺村。距乡驻地北1.8公里,村庄散列,呈长方形,有一小溪从村东流过。
天师殿脚31户,122人。
该村后山有一座天师殿,村庄遂名天师殿脚。乾隆末年,祖先连氏从福建迁入宣平上江村居住,因遭暗算,房屋毁灭,就移居天师殿脚种麻为生。村坐落丘陵,东北是山地南有田畈,西靠机耕路。
黄碧坑7户,21人。
村旁有一条较大的坑,取名黄碧坑,村以坑故名。乾隆元年,甘氏从江西迁入此地种麻为生。村坐落丘陵,东北是山地,西旁小溪和水田。
大树头47户,230人。
古时此地有一株数人合抱橡子树,遂取村名大树头。乾隆末年,蒋氏从江西建昌府迁入此地种麻为生。村坐落丘陵,东临小溪,西北靠山,南是水田。
观音寺对面山
1户,6人。
对面山4户,11人。
白岩头行政村,28户,125人,驻白岩头。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云华乡荷样行政村,1956年属建华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坦洪管理区,1961年建立白岩头大队,1985年建立白岩头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96亩,以种水稻杂粮为主,兼营茶叶、油茶籽等。
白岩头28户,125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白岩头地名。此地山上岩石呈白色,村庄坐落在岩石前面,故名白岩头。距乡驻地东2.2公里,村庄散列,呈长方形。
荷丰行政村,248户,881人,驻荷样。
原名荷样大队,因与本县下杨、内河洋近音,故改名荷丰大队。解放初属云华乡,1950年建立荷样行政村,1957年成立云三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属云华管理区,1961年建立荷样大队,1982年3月更名荷丰大队,1985年建立荷丰村委会,辖8个自然村。有耕地723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茶、蚕桑等。
荷样93户,303人,荷丰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荷样地名。村后小山象荷花,故名荷样。距乡驻地南1.3公里,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村西南各有小溪。
上弄源55户,218人。
村下有一条长垄,村坐落垄的上面,故名上垄源,现写成上弄源。清嘉庆年间,阮氏由福建双溪口村迁此捕鱼为生。至今有多姓居住。村坐落丘陵,东为山垄,南是田,西北靠山。
台山脚25户,69人。
该村坐落台山下面,取名台山脚。元朝初年,钟氏从遂昌逃荒迁居古坑源因山脚下有虎出现,后移居台山脚。地处丘陵,三面环山,南临小溪。全村均为畲族居住。
江铺头12户,47人,畲族。
中央铺17户,61人。
该村坐落在江浦头和台山脚中间,取名中央铺。明末,兰氏从遂昌县迁到金村岭山前为地主守山,后移居江浦头,兄弟分家后,弟分居中央铺。地处丘陵,东是山地,南临机耕路和小溪,西北靠山。全村均为畲族居住。
安背7户,33人。
以山形取名安背。明末年间,钟氏从台山脚迁居蓑衣坪,清乾隆年间移居安背。三面环山,南临田。
大溪滩21户,83人。
此地原是一块荒滩,明朝后期严氏从江西迁居下华畈,就在这块荒滩上搭铺种麻为生,逐渐形成村庄,遂名大溪滩。地处平原,三面是田,西旁小溪。
四百塘18户,67人。
金川行政村,94户,346人,驻金村。
原名金村大队,因重名,更名为金川大队。解放初属云华乡,1950年建立金村行政村,1957年成立光华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属云华管理区,1961年建立金村大队,1982年3月更名金川大队,1985年建立金川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274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蚕桑等。
金村90户,330人,金川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金村地名。元朝建村,因是姓金人始居,故名金村。距乡驻地南2公里,村呈圆形,东临小溪。
大桥头4户,16人。
清湖行政村,70户,284人,驻湖石下。
办初级社时以清修寺、湖石下二村定名清湖农业社。解放初属云华乡金村行政村,1955年成立清湖初级社,1957年属光华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属云华管理区,1961年建立清湖大队,1985年建立清湖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有耕地233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茶等。
湖石下48户,206人,清湖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原名乌石下。村后有一小湖,湖中有两块大石头,村坐落湖的下首,故名湖石下。距乡驻地南1.9公里,村庄散列,呈长条形,西临小溪。
清修寺9户,27人。
千丘坞13户,51人。
原名清修寺坞,因宣平话不顺口,后改名春秋坞,现简化为千丘坞。清康熙年间,廖氏从福建古田县来清修寺做长工,后经老僧介绍到清修寺坞种靛青为生,发展成村。地处山坞,东北依小溪,西南靠山。
皮子源行政村,165户,637人,驻皮子源。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云华乡金村行政村,1957年属光华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属云华管理区,1961年建立皮子源大队,1985年建立皮子源村委会,辖9个自然村。有耕地407亩,以种水稻杂粮为主,兼营茶叶、林业。
皮子源37户,139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原名备子源。村后一块小山象篦子形,又是水源的发源地,村庄遂名篦子源。后为书写方便,改为皮子源。距乡驻地东南3.2公里,村呈方形,有一小溪穿村流过。
内铺2户,8人。
大合30户,112人。
因村边有两溪汇合,遂取村名大合。清康熙年间,廖氏兄弟从福建上杭县迁居此地种靛青为生。村地处山坞,四面环山。
十三丘14户,64人。
下昌坑9户,44人。
陈坑35户,120人。
古时,村旁的岩壁上长满藤蔓,可攀藤而上,故名藤坑。清朝中期,叶氏从安徽迁此建村,民国时更名陈坑。坐落山坞,三面环山,北旁小溪。
下马岭22户,81人。
村口岭头上有两块巨岩朝向村中,象蛤蟆,遂称蛤蟆岭,后简化为下马岭。清宣统元年,曾氏从江西迁此开荒种粮。村坐落山岭,四面环山,西有少数良田。
上昌坑6户,30人。
龙潭背10户,39人。
华塘行政村,224户,793人,驻华塘。
以村得名。解放初属云华乡,1950年建立华塘行政村,1957年成立成功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属云华管理区,1961年建立华塘大队,1985年建立华塘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有耕地286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蚕桑等。
华塘171户,597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华塘地名。周围都是山,当中低,象一口塘,元朝叫坳塘,到清朝末年,人口发展,改名华塘。距乡驻地南2.9公里,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坦溪穿村流过。
山后坑33户,125人。
此地有一坑,与华塘一山之隔,村在山后,取村名山后坑。清乾隆年间,林氏始居,因无后代,收吴金锋为义子,吴系福建永定县虎岭里人,故迁居山后坑成村。地处丘陵,四周均是山地。
李水垄12户,37人。
以山垄得名里输垄,后简化为李水垄。清康熙年间,黄氏从广西毛峰坪带二子到此开荒,两年后带全家到此安家。村地处丘陵,东南有垄田,西北靠山。
后齐5户,19人。
该地形象狮子盘踞,村庄坐落在后半部,取村名后狮,因方言“狮”与“齐”近音,后来写成后齐。清初黄曾龙从广西迁居此地种麻为生,咸丰年间,村遭火焚,黄氏重建村庄。东南旁小溪,西有良田,北靠丘陵。
舍弄3户,15人。
周处行政村,125户,458人,驻周处。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云华乡华塘行政村,1957年属成功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属云华管理区,1961年建立周处大队,1985年建立周处村委会,辖7个自然村,汉、畲两族居住。有耕地444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茶、柑桔等。
周处18户,63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周处地名。清朝初,周处是现在的麻铺弄,约在二百七十多年前,周处村住户迁居庵前,同时大坑村一些住户也迁来庵前,故庵前改名周处。距乡驻地南3.8公里,村庄散列,呈三角形,西临小溪。
赵下村33户,108人。
因赵姓始居,故名赵和村,毁于黄巢起义年间。清朝后期,兰氏从本地江铺头迁居此地,改为赵下村。地处平原,东南旁小溪,西北有良田。
麻铺弄19户,64人。
此处原名周处,为郑回周姓始居,后因有犯上嫌疑,被官府查抄,村庄毁灭。清康熙年间,兰氏从景宁、云和两县迁来,在大坑、内潘定居,因人丁发展,后移居庵前,太平天国时再移居麻铺弄。地处丘陵,东南靠山,西有竹园,北临小溪。
大坑 39户,150人。
当时称大川,是由大坑、小坑两条溪流汇合而成,后改名大坑。清康熙年间李氏从内山坑迁居此地。东靠山,西旁小溪。
长蛇凹 8户,34人。
畚箕坛 1户,5人。
坛头脚 8户,34人。
泽村乡
泽村乡 原名德云乡,1982年更名。位于县城西南部,武宣公路两侧,东邻云华乡,南接大源乡,西接西联乡,北连桃溪镇,总面积23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61个自然村,有1959户,7725人,其中畲族1002人,余系汉族。乡政府驻地泽村,距县城31公里,海拔215米,交通便利,武宣公路从村口通过,有停靠站。
乡以驻地泽村得名。解放后建政德云乡,1951年分设锦云、德云两个乡,1956年两乡合并为德云乡,1958年公社化属桃溪人民公社德云管理区,1961年10月建立德云公社。因与相邻登云公社近音,容易混淆,1982年3月更名泽村公社,1983年7月政社分设,建立泽村乡。
该乡地处丘陵,亘绵起伏,有部份平原,土地肥沃。主要河流有桃溪、松溪和一条未名溪。桃溪,从桃溪镇北入注,直贯全乡,至大源乡与东溪汇合;松溪,源起于山朱,流经内铺汇入桃溪;未名溪,发源于西联乡,流经大源乡西叶桥注入东溪。
全乡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春夏多雨,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适宜农业生产,以经营水稻为主,兼营棉花、茶叶、蚕桑、油菜籽等,特产有苎麻、蘑菇,苎麻产量居全县首位。
境内有丰富的萤石和云母矿藏。云母矿蕴藏量大,布遍全乡,正拟开采。
全乡水利条件良好,建有松溪、马岭脚、叶家田、杨子里等处水库23座,其中松溪水库为该乡的骨干水利工程,蓄水量达200万立方米,东西两条渠道长8公里,自流灌溉面积达2507亩,并建有水电站7处,装机111千瓦。
该乡是县主要产粮区之一。有耕地6157亩,其中水田5503亩,占耕地面积89.4%,山林地1.8万亩,占全境总面积51.5%,非林地1.7万亩,占48.5%。粮食,解放初总产量300万斤,1965年总产481万斤,1977年总产737万斤,1980年总产909万斤,1984年总产1172万斤,亩产达1842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同年经济作物,棉花287担,茶叶734担,蚕茧366担,油菜籽783担,苎麻335担,蘑菇885担,油茶籽371担,红糖120担,养蜂52箱,养鱼85亩,生猪饲养量7756头,长毛兔1805只。
乡镇企业有萤石开采、水电站、塑料、锰钢、服装、食品、砖瓦、制茶厂等14家,从业人员150人,产值37.91万元。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381万元,人均净收入358元。
全乡有初中1所,学生264人,教职工11人;小学12所,学生651人,教职工27人。文化卫生设施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影剧院、卫生院等。1984年人口出生率10.71‰,自然增长率4.21‰。全乡有半数以上的人口已饮用自来水。
凤凰山古文化遗址,系周朝晚期至战国晚期的文化遗址(详见文物卷)
革命烈士曾志达,又名曾尚志、曾昕,出生于后溪村,1927年入党,同年10月任宣平县委书记,1929年冬任中央特派员(驻浙江)。1931年12月14日在上海被捕,1932年4月在杭州松木场被杀害。
泽村乡1959户,7725人,驻泽村。
泽村行政村,289户,1025人,驻泽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德云乡,1950年建立泽村行政村,1955年成立明星初级社,1958年公社化属德云管理区,1961年建立明星大队,1982年3月更名泽村大队,11985年建立泽村村委会,辖8个自然村。有耕地932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蚕桑、茶叶、苎麻、宣莲、蘑菇等。
泽村95户,325人,乡及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泽村地名。明朝中期,周若元从丽水板桥迁居附近的麻车源,当时只有一座房子,由周出钱购买定居,逐渐发展成村,因村前有溪,水又好,取名泽村。位于县城西南30.8公里,村呈长方形,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武宣公路穿境而过,有停靠站。
章弄源25户,100人。
祖先姓吴,明末从福建金田村迁来,在一条较长的山弄里建村,取村名长弄源,因长与章近音,后演写为章弄源。左右依山,东有小溪。
外铺14户,46人。
塘头65户,239人。
村建在水塘上首,故名塘头。祖先姓叶,在元朝末年,从松阳武山后村迁来。地处丘陵,三面环山,西有小溪,并有机耕路与武宣公路相接。
下蒋14户,44人。
古时村大人口众多,有一蒋姓在朝任尚书,见村处在松鹤村下首,村民又姓蒋,提议起村名为下蒋。蒋姓无继,清朝晚期有张姓从章岸迁入发族,村名不变。地势平坦,四周均是农田,村后有小溪,东有机耕路与武宣公路相连。
后溪64户,227人。
原名湖溪,因村处在小溪后面,解放后改名后溪。清朝中期,曾姓祖先从江西南丰迁入。村坐落湖溪的山脚,南有公路,北靠山坡。
革命烈士曾志达出生于该村。
下后溪2户,6人。
骨头山10户,38人。
锦后行政村,169户,662人,驻乌石后。
“锦”,原锦云乡,“后”,大队驻地乌石后,由此得名“锦后”。解放初属锦云乡,1950年建立乌石后行政村,1956年成立锦后初级社,1958年公社化属德云管理区,1961年建立锦后大队,1985年建立锦后村委会,辖6个自然村。有耕地503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茶、苎麻、蘑菇等。
乌石后81户,337人,锦后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乌石后地名。村后有座大岩石,名饭甑坛,呈乌黑色,村庄遂名乌石后。距乡驻地北2.2公里,村呈方形,地处半山区。
土地堂33户,121人。
舍坑17户,65人。
李庄23户,75人。
松树下14户,60人。
大平岗1户,4人。
项湾行政村,196户,763人,驻项湾。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德云乡,1950年建立项湾行政村,1957年成立利丰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属德云管理区,1961年建立利丰大队,1982年3月更名项湾大队,1985年建立项湾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有耕地540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棉花、苎麻等。
项湾 109户,448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项湾地名。村庄坐落在溪流湾处,为项姓人的土地,故名项湾。距乡驻地北1.2公里,村呈长方形,后靠山,前邻武宣公路,桃溪从村前流过。
金狮弄26户,86人。
该村建在泽村周氏土地旁边的山弄里,故名周氏弄,后雅化为金狮弄。清初有兰氏从云和县迁来,先在大源乡内潘村暂居,后移居泽村乡松树下,几年后再在周氏山弄建宅定居。地处丘陵,四面环山。
枯枝蓬48户,181人。
原名杉树潭。因古时附近溪潭边有大杉树而得名。大杉树被砍伐时留有后山一片梓树丛林,俗语称“丛”为“蓬”,梓树果实似珠,味苦,有“苦珠树”之称,故改村名为“苦珠蓬”,后演写为枯枝蓬。
清初,谢姓祖先从江西景德镇迁来定居建村,地处丘陵,东依山,南北均与农田相连,西靠武宣公路。
方上11户,39人。
多宝寺2户,9人。
锦坪行政村,427户,1675人,驻前吴。
“锦”坪是取锦云乡和荒田坪中两字得名。(办社最早),办高级社时取名锦坪。解放初属锦云乡前吴行政村,1956年成立锦平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属德云管理区,1961年建立锦坪大队,1985年建立锦坪村委会,辖11个自然村。有耕地1067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茶、蘑菇、苎麻等。
前吴49户,220人,锦坪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前吴地名。南宋高宗年间,吴姓祖先从福建迁入该地,村庄坐落山前,故名前吴。距乡驻地北1.8公里,村呈长方形,东靠山,西临小溪。
山朱44户,173人。
朱姓祖先在清朝中期,从福建枫树窝迁此建村。传说,有位名叫金德王,闻说这一带山头有珍珠宝贝,他找了多时,只捡得三块圆形异石,视为珍宝,故取名“山珠”。村四面环山,祖先恰好姓朱,写为山朱。
松溪90户,336人。
南宋高宗年间,吴姓祖先从福建迁来前吴村居住,见松溪一带土地肥沃,山青水秀,又由前吴移居于此。因祖先在小溪旁寻地建村,故名“寻溪”。方言“寻”、“松”近音,又因溪边多长松树,故改名松溪。地处丘陵,西北依山,东旁小溪,南面与农田相连。
山朱岭头14户,58人。
鲍畈34户,130人。
古时该地曾有马口村的鲍姓居住,取村名鲍畈。清朝中期,祖先雷朝发从遂昌迁此,仍以鲍畈为名。村东旁山,西有小溪、农田,有机耕路与泽村相通。
内坞底29户,128人。
村建在山坞里,故名内坞底。清乾隆年间,畲族雷、兰两姓,先后从平阳、青田迁入定居。村西南有垄田,三面环山。
郑山头17户,66人。
牛厄弄10户,40人。
荒田坪48户,184人。
清朝中期,祖先徐氏在荒田成片的地方建村,故名荒田坪。地势平坦,现为马、兰、雷等姓杂居。村东有机耕路与武宣公路相接。
陈弄21户,74人。
清朝晚期,雷、兰两姓祖先从东阳迁往该地建村,取村名陈弄。地处丘陵,三面环山,西有机耕路与泽村相通。
叶村71户,263人。
清朝晚期,叶姓祖先在该地帮人守山,后在叶家田建宅定居,故名叶村。后有陈、鲍、徐、卢等姓相继迁入,现为多姓杂居。村庄散列,呈三角形,四面环山,东有机耕路与武宣公路相接。
锦源行政村,293户,1212人,驻顺源。
取原锦云乡的“锦”和驻地顺源的“源”二字得名锦源。解放初属锦云乡,1950年建立锦源行政村,1956年成立锦源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德云管理区,1961年建立锦源大队,1935年建立锦源村委会,辖13个自然村。有耕地906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苎麻、蘑菇、茶叶等。
顺源56户,246人,锦源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顺源地名。明末,何姓祖先从宣平千家村迁入此地,建村在溪流旁,故名顺源。地势平坦,上为顺早畈,下为顺口畈,两畈相连,前人称为十里畈。距乡驻地西3公里,村呈长方形,北面依山,南旁小溪。
三百下31户,144人。
村坐落一丘名三百田的下坎,故得名三百下。清乾隆年间,曾姓祖先从江西南丰县迁此定居建村。三面环山,西连农田。
齐腰18户,71人。
原名树岙,后称齐腰。清乾隆年间,有章、叶、李三姓相继从江西、福建等地迁入。村坐落山岙中,四面环山。
潘村14户,57人。
该村潘姓始建,故名潘村。在清乾隆年间,有陶、叶两姓从西联乡汤山村迁入定居。三面环山,村前有垄田。
杨子里49户210人。
村原建有道士堂,清雍正年间,周氏祖先从松阳迁入定居,后有郑姓也从陶村迁来,人称这里为“道堂”,认为不雅听,就以附近的杨子里坑为名,定村名为杨子里。四面环山,机耕路与小溪自北向南穿村而过。
齐腰头8户,43人。
马鸟6户,19人。
坞春26户,102人。
原名乌川,坐落山岙,古时该地溪边树木成荫,有乌黑之感,取村名乌川,后演化为坞春。清嘉庆年间,兰姓祖先从丽水迁入建村。三面环山,南有机耕路。
齐源32户,134人。
该村为徐姓始建,北有水源,故名徐源。因当地方言徐与齐近音,演写为齐源。清乾隆年间,有孙、陶两姓分别从孙里坞,陶村迁入。东北依山,西南连接农田。
黄新村23户,85人。
原名黄山头,为畲族兰姓集居。村建在高山顶上,离农田较远,交通不便,在人民政府的帮助下,于1981年至1982年间,集体迁移,在农田附近新建村庄,故改名黄新村。村前有小溪,新建机耕路从村口直向农田伸延。
下里畈19户,64人。
清乾隆年间,李姓祖先从福建迁来,在顺早畈下首的里许处建村,故名里下畈。东北依山,西南连接农田,村口有机耕路通向农田。
风丘凹 7户,28人。
大坟山 4户,15人。
潘家洋 行政村,100户,387人,驻潘家洋。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云华乡,1950年建立潘家洋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成立和平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云华管理区,1961建立潘家洋大队,1985年建立潘家洋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357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蚕桑、宣莲等。
潘家洋 97户,374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潘家洋地名。明朝初期,有潘姓定居此地,取村名潘家。到明朝中期,有王孟冀从上江迁居此地,给村名加一“王”字,改为潘家王。后因村前一畈烂糊田,终年积水,一片汪洋,方言洋与王近音,故改名潘家洋。距乡驻地东南1.2公里,村庄散列,呈长方形。
圆明山 3户,13人。
种子源 行政村,234户,974人,驻地杨公源(无住户)。
该地有烂泥田,不怕天旱,名种子丘,旧社会每逢大旱,远近农民都来该田选留种籽,成了种籽之源,故名种籽源。解放初属德云乡西山下行政村,1957年成立联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德云管理区,1961年建立联丰大队,因重名,1982年3月改名种籽源大队,1985年建立种籽源村委会,辖11个自然村。有耕地851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苎麻、蘑菇、油茶等。
种子源头 3户,11人。
内源 43户,185人。
村口有烂泥田,终年积水,清道光三年大旱,附近一带农田颗粒无收,农民都到该田选留种籽,故称种籽丘。内外两村合称种籽源。该村位于种籽丘内,故名内源。清朝中期,有韩、李两姓祖先从江南迁来建村。地处半山区,四周均有梯田,有小溪穿村而过。
内铺 10户,43人。
黄泥山 17户,73人。
外源 44户,184人。
外源属种籽源的另一村,因处在种籽丘外,故名外源。祖先畲族雷姓,在清朝中期从云和县迁来建村。地处丘陵,后依山,前接田,东有机耕路与武宣公路相接。
西山下 64户,246人。
古时江山村有大财主,西山下一带均为财主的土地。清同治年间,有谢、李两姓先后从江西迁来,向江山财主买地建宅,逐步发展成村。因村建在江山村西首的山脚下,故名西山下。地处丘陵,三面环山,东有小溪,并有机耕路与武宣公路相接。
枫树塘 14户,54人。
坟山脚 5户,22人。
坊塘 26户,125人。
祖先姓梁,在清朝中期从江西省迁来,种麻为生。因村址有四口水塘,排列成方,故村名方塘,后演写为坊塘。村后依山,前连农田,东有机耕路与武宣公路相接。
隔溪 7户,27人。
老斗窝 1户,4人。
章岸 行政村,238户,948人,驻地赤沙坳(无住户)。
以章岸得名。解放初属德云乡,1950年建立章岸行政村,1956年与江山等村成立红星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属德云管理区,1961年建立红星大队,因重名,1982年3月更名章岸大队,1985年建立章岸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有耕地826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棉花、蚕桑、苎麻、宣莲等。
章岸 84户,333人。
明末,章姓从义乌迁来,在溪岸建村,故名章岸。地处丘陵,东靠公路,西旁小溪,南北均是农田。
乌山后 13户,51人。
溪滩铺 17户,88人。
江山 66户,255人。
该地有一山,形似茶壶,故名壶山。祖先王姓,明朝后期曾任处州府尹,路过此地,见风景优美,后携带家眷,迁此建村,前有江,后有山,故名江山。武宣公路在村前通过,有客车停靠站,交通便利。
凡天寺 58户,221人。
唐朝时期,此地建有凡天寺、观音阁。李姓祖先从江西迁入定居,逐渐形成村庄,村以寺得名。“文革”时改为翻身村,1980年复名凡天寺。地处丘陵,东有小溪,其他三面均与农田相连。
登云乡
登云乡 位于县城西南部,四面环山。东邻俞源乡和桃溪镇,南接西联乡,北靠白姆乡,西北与金华县交界。总面积45.3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20个自然村,有524户,2020人,其中畲族3人,余系汉族。乡政府驻地大河源,距县城30公里,海拔400米。
乡名来历。由金华县的瀛头、三坑村(过去属宣平县),地势较高,上山俗称为“登”,取名登瀛乡,后简化为登云乡。解放初建政登瀛乡,公社化时属桃溪大公社为登瀛管理区,1961年10月建立登瀛公社,1966年改名登云公社,1983年7月建政登云乡。
该乡属山区,是全县林业基地之一,经营以林业为主,兼营农业。境内山峦重叠,峙耸蜿蜓,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太阳山、反背山、大坞尖、小坞尖、茶园头、降西坪等9座。主要河流有大河源,向北流入麻阳港,属钱塘江水系。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降水量约1500毫米。最高温度七月,35至37℃,最低温度一月,零下8至10℃,年平均温度15.8℃。
全乡山林地6.29万亩,占总面积97.2%,非林地1791亩,占2.8%。耕地面积780亩,其中水田664亩。农业主要种植山地杂粮。林业有杉木、松木、杂木、毛竹等,每年向国家投售木材600多立方米。粮食生产:1949年亩产300余斤,1973年跨纲要,1979年亩产1562斤,1980年总产99万斤,1984年总产120万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同年产茶叶405担,生猪饲养1122头,养蜂23箱,特产有香菇、猕猴桃。
乡镇企业有水电站、萤石开采、锯板厂等6家,从业人员63人,产值12.77万元,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88万元,人均净收入281元。
文卫事业有初中1所,学生73人,教职员工5人;小学6所,学生160人,教职工9人。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各1个,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3人。1984年人口出生率16.5‰,自然增长率7.28‰。
革命烈士郑汝良出生于该乡吴畈村,1930年6月组建宣平西营红军,任指挥,因叛徒出卖,1932年农历12月被捕,牺牲在杭州。
登云乡524户,2020人,驻大河源。
大河源行政村,147户,555人,驻大河源,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大河源行政村,1957年建立大河源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桃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大河源大队,1985年建立大河源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有水田140亩,山地300亩,山林基地2400亩。
大河源112户,403人,乡及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大河源地名。此地有条较大的溪,俗称大河,是麻阳港的发源地,故名大河源。位于县城西3C公里,两条溪的汇合口,村呈长方形,地处山坞,交通不便。
河头7户,30人。
反背9户,37人。
二百多年前,邵姓和林姓祖先,从福建、南京相继迁此定居,发展成村。村庄坐落山脚,西北依山,东南旁小溪,曾取村名子坑口,因村在另二村的山背后,出村往返要绕道进出,改村名为反背。
直源5户,19人。
深井源14户,66人。
廖姓祖先,从福建上杭清水塘村迁此定居成村,已有二百多年历史,因当时有口较深的井,遂取村名深井源。村庄坐落山脚,东旁小溪,三面环山。
双溪行政村,135户,513人,驻四百田。
原名四百田大队,因重名,更名为双溪大队。解放初建立四百田行政村,1957年合作化属吴畈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桃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四百田大队,1982年3月更名双溪大队,1985年建立双溪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有耕地200亩,山林面积1536亩,是以山林为主的林产区。
四百田37户,145人,双溪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四百田地名。五百年前祖先由福建迁居此地;垦田四百,村庄遂名四百田(旧宣平一百把为一亩)。距乡驻地北2.7公里,村呈长方形,坐落两条小溪的汇合口,地处山坞,交通不便。
和山头41户,151人。
约在二百年前,吴姓祖先在此定居,后张姓、廖姓相继迁入。三姓人同住一村,十分和睦。村庄坐落在山上,故取村名和山头。村东是田,三面环山。
梧桐坑28户,102人。
二百多年前,邵姓、廖姓祖先从福建上杭迁此定居,因村庄坐落山坑间,上首有棵梧桐树,遂取村名梧桐坑。坐落山脚,三面环山,东靠小溪。
大坑口29户,115人。
郑姓祖先,从本县西联乡东山背村迁此定居,发展成村,已有二百多年历史,因村庄坐落一条较大的山坑边,取村名大坑口。三面环山,南面是田。
大坑行政村,66户,251人,驻小坑。
村委会所属的4个自然村,坐落于一条大坑边,遂取名大坑村委会,(方言“坑”即“溪”的意思)。解放初属四百田行政村,1957年属吴畈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桃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大坑大队,1985年建立大坑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有耕地86亩,山林基地10606亩,是以林业为主的林产区。
小坑25户,111人,大坑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小坑地名。村庄坐落在小溪边,故取村名小坑。距乡驻地北2.6公里,村庄散列,呈长条形,地处山坞,交通不便。
杉树地15户,52人。
百五十3户,12人。
阳坑口10户,37人。
竹叶坪13户,39人。
此处早先是片竹林,中间有块小坪地,二百多年前,邵姓祖先从福建迁此定居,发展成村,取名竹叶坪。村庄坐落山脚,东临小溪,三面环山。
吴畈行政村,54户,197人,驻吴畈。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吴畈行政村,1957年成立吴畈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桃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吴畈大队,1985年建立吴畈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126亩,山林基地325亩,是以山林为主的林产区。
吴畈44户,161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吴畈地名。原名河头。明朝,大河源遭火灾,一部份人迁居此地,改名误畈,民国十七年修谱时,又改称吴畈。距乡驻地北1.2公里,村呈长条形,坐落两条小溪的汇合处,地处山坞,交通不便。
革命烈士郑汝良,出生于该村。
殿后10户,36人。
上陈行政村,38户,140人,驻上陈。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子坑行政村,1957年属大河源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桃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陈大队,1985年建立上陈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48亩,山地400亩,山林基地4802亩,是林产区,粮食以种山地杂粮为主,兼种少量水稻。
上陈20户,72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上陈地名。清初徽州陈姓住此,村庄坐落内陈的上面,故名上陈。距乡驻地南3.5公里,村呈圆形,地处山坞,交通不便。
内陈18户,68人。
二百年前,李姓祖先从南京迁此定居,因地处山垄,村处在上陈村里面,取名内陈。坐落山脚,三面依山,东旁小溪。
子坑行政村,79户,332人,驻子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子坑行政村,1957年属大河源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桃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子坑大队,1985年建立子坑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127亩,是以种玉米为主的山区。
子坑53户,232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子坑地名。有条小溪穿过村庄,叫子坑,村以坑得名。距乡驻地南3.4公里,村呈长形,地处山坞,交通不便。
山徐26户,100人。
清初年间,邵姓祖先从福建上杭塘下村迁来,因地处高山,盛暑也很凉爽,就取村名山暑,当地方言“暑”与“徐”近音,后演化为山徐。坐落山岗,四面环山。
知识出处
《浙江省武义县地名志》
本书主要收录了武义县现行标准地名2900条,内容包括标准名称、汉语拼音、历史名称、沿革概况等作了简要的介绍,并附地图44幅,照片77帧。
阅读
相关地名
桃溪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