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巨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浙江省武义县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1075
颗粒名称: 要巨乡
分类号: K295.5
页数: 6
页码: 193-198
摘要: 本段介绍了下杨区要巨乡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交通运输、水利条件、耕地、乡镇企业、文教卫生事业等情况的概况。
关键词: 下杨区 乡镇 要巨乡

内容

要巨乡位于县城西部,武宣公路两侧,东倚大田、桃溪滩两乡,南临王宅镇,西与后树乡接壤,北与桃溪滩乡交界。面积31.5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46个自然村,有1905户,7617人,有畲族27人,其余都是汉族。乡政府驻地要巨村,海拔110米,离县城11公里。据传从前要巨水源奇缺,经常受旱,故名杳渠。解放后进行了水利建设,解决严重缺水的困难,1964年改名“要巨”,乡以村为名。解放前为中枢镇,家山乡,解放后建政为中枢乡,属履坦区。1956年撤区并乡,建立胜利乡,1958年属下杨大公社,为要巨管理区,1961年10月建立要巨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成立要巨乡。主要经营水稻、茶叶、红糖、蜜梨等。
  该乡东南为低坡平原,地势平坦,西北是峡谷丘陵,蜿蜓起伏。最高大岗岩,海拔645米,由后树乡逶迤入境,成为西部屏嶂。境内溪涧纵横,合流成一条河流,起源于白姆乡伍家坞村,流经本乡仁村,注入白鹭溪。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区,常年降雨量1450毫米,年平均温度16.9℃,无霜期约250天。春夏多雨,阳光充足,适宜发展种植业。地下蕴有丰富的萤石矿藏。
  水利件条较好。县属源口水库的北干渠经过该乡,能自流灌溉。乡建有要巨、尾巴塘、石陈弄、树叶坑等水库21处,蓄水量377万立方米,电灌1座,装机10瓩,小水电4座,装机68瓩。
  交通运输方便。境内有武宣公路通过,客车可直达县城。
  全乡有耕地10996亩,占总面积的23.27%,水田10835亩,占耕地面积98.54%。山林地29832亩,占总面积的59.5%。解放前,粮食亩产不到300斤。建国后,开塘筑库,开渠导流,进行农田水利建设,机耕、排灌、脱粒和农副产品加工基本实现半机电化,农业生产迅速提高。粮食1972年跨纲要,1980年亩产1018斤,总产量1120万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1984年粮食亩产就达1445斤,总产量1552万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同年经济作物茶叶1805担,油菜籽1140担,红糖132担,养蜂81箱,养鱼708亩,珍珠15斤,生猪饲养8072头,尚有蜜梨、柑桔、三角蚌等出口。
  乡镇企业有萤石开采、造纸、砖瓦等23家,其中乡办3家,共产值91.19万元。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470万元,人均净收入407元。
  文教卫生事业。初中2所,学生303人,普及率91.19%;小学9所,学生793人,入学率达98.42%。全乡有周岗、要巨两村已实现无盲村。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9人,设有广播站、文化站、电影放映队,影院2座,有座位2400座。有47%以上人口已饮用自来水。
  1984年人口出生率10.36‰,自然增长率为4.01‰。
  要巨乡1905户,7617人,驻要巨。
  要巨行政村,386户,1516人,驻要巨。
  以驻地要巨故名。解放初建立要巨行政村,1956年成立要巨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为要巨管理区,1961年建立要巨大队,1985年成立要巨村委会,辖2个自然。耕地2451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蜜梨、柑桔等。已实现无盲村。
  要巨359户,1411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杳渠。据传这里缺水,经常受灾,故名杳渠。解放初建起了3座水库,缺水问题基本解决,1964年改名为要渠,后简化为要巨。位于县城西部10.4公里。
  屋基塔27户,105人。
  清朝,有邵姓从邵宅迁此落户,据说村址原是一块坐北朝南的塔基,是建房的好基地,村发展后,故名屋基塔(塔方言指地)。南公路,西农田,北是山。
  岩坞行政村,193户,837人,驻岩坞。
  以驻地岩坞故名。解放初建立岩坞行政村,1956年成立岩坞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要巨管理区,1961年建立岩坞大队,1985年成立岩坞村委会,辖7个自然村。耕地944亩,主要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柑桔等。
  岩坞105户,491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岩坞。村建于清道光年间,在四面环山的大岗岩的山坞之中,故名岩坞。村呈三角形,小溪从村中流过,距乡驻地1.9公里,地处多山。
  里坞60户,283人。
  清道光年间,福建上杭古田里、大拉背等地的邹姓和张姓到此落户,村处在三面环山的山坞里,村中央有株柳树,得名柳坞,因“柳”与“里”方言近音,写成里坞。
  西坑12户,43人。
  清道光年间,顾姓从仙居南塘迁此,又在咸丰年间,有陈姓从磐安壮基到此落户,后发展成村,村坐落在岩坞西首的山坑里,得名西坑。四周环山。
  唐葛周2户,8人。
  唐葛周原是庙名。1958年有范姓从金华孝顺区历唐范迁此,在庙里居住,村以庙得名。四周环山。
  竹坑4户,16人。
  平坑2户,6人。
  姓张8户,2S人。
  周岗行政村,81户,321人,驻周岗。
  以驻地周岗故名。解放初属山里行政村,1956年成立联众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要巨管理区,1961年建立周岗大队,1985年成立周岗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49亩,以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木材等。
  周岗81户,321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周岗地名。相传,周岗原属要巨村,是周姓财主的属地,后管辖权还给村民,为了表示感谢,取名周岗。村呈半弧形,距乡驻地2.1公里,属山区,已实现无盲村。
  山里行政村,159户,682人,驻下山里。
  驻地下山里,名为山里行政村。解放初建立山里行政村,1956年成立健力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要巨管理区,1961年建立山里大队,1985年成立山里村委会,辖13个自然村。耕地66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木材等。
  下山里50户,244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山里地名。村处在山岙中,故名山里,上首叫上山里,下首叫下山里,总称山里。村呈长方形,坐落在两条小溪汇合处,属半山区,距乡驻地1.8公里。
  上山里26户,128人。
  村形成年代不详,有王姓从江西迁此定居,后发展成村。村口有座岩石形似锁形,得村名锁里,因“锁”字笔划多,而村坐落在四周环山之中,就改写为山里,相邻有两个自然村,分为上山里、下山里。四周是山,南面有小溪。
  山园里5户,23人。
  清乾隆年间,钟姓从福建迁此定居,村处在四周环山,当中有块圆形平坦的地段,故名山园里。
  陈弄13户,61人。
  清乾隆年间,邹姓祖先从福建到此定居,村原名陈龙,因谐音写成陈弄,村名不详。东西是山,南北农田,南有机耕路。
  马抢槽30户,128人。
  清乾隆年间,邹姓祖先从凡岭脚迁此定居,后发展成村。过去村形似马槽,四周有五个山头如马头般伸向村里,象在槽里抢吃的马匹,故得名马抢槽。四周都是山。
  金堂基5户,17人。
  解放初,方姓从下山里迁此定居,村址原是倒塌的寺庙经堂的屋基,得名经堂基,因谐音写成金堂基。三面靠山,南是田。
  徐村2户,10人。
  徐村是徐姓居地意思,后绝,仍沿用,现在徐村是后来人定居发展成村的。
  山里庙2户,8人。
  上沙田2户,7人。
  下沙田3户,13人。
  叶坞坑1户,5人。
  西坞宅坑2户,7人。
  瓦灶9户,31人。
  红卫行政村,39户,,160人,驻红卫。
  1966年因建新安江水库从淳安县迁来武义,原名奎星大队,后改为红卫大队,1985年成立红卫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0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产茶叶。
  红卫39户,160人,村驻地。
  因新安江水电站的建设,从淳安奎星大队迁来武义,更名为红卫。村呈长方形,在白鹭溪西侧,离乡驻地3公里,地势平坦。
  宅山行政村,45户,184人,驻宅山。
  1962年由淳安县迁来武义,仍用原名宅山大队。1985年成立宅山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5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等。
  宅山45户,184人,村驻地
  宅山村名是沿用在淳安时村名。村呈方形,离乡驻地1.8公里。
  四八店行政村,193户,746人,驻四八店。
  以驻地四八店故名。解放初建立四八店行政村,1956年成立四八店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四八店管理区,1961年建立四八店大队,1985年成立四八店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114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柑桔、茶叶等。
  四八店141户,535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四八店地名。据传明朝有徐四八祖先到此定居,接着陈姓也迁入此地,四八祖先曾开店经商,村庄遂名四八店。距乡驻地3公里,村呈八角形,宣武公路北侧。
  桐村18户,82人。
  桐村形成历史已久,原有童姓居住,得名童村,后童姓绝。清朝末年徐姓从武义城里迁此定居,继有陈姓到此落户,遂以谐音改为桐村。东山,北农田。
  古马山34户,129人。
  明朝年间,祖先徐姓从武义城内迁此定居,因村边有座山形状象马,村以山得名古马山。东南田,西山,北武宣公路。
  红星行政村,66户,129人,驻红星。
  1962年从淳安县风山公社迁到此地,原名五星大队。来武义后分两地居住,这里取名红星大队,1985年成立红星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39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红星66户,268人,村驻地。
  红星原是淳安时村名,后迁武又仍沿用。村呈圆形,武宣公路西侧,距乡驻地3公里。
  大路洪行政村,123户,508人,驻大路洪。
  因驻地大路洪故名。解放初建立大路洪行政村,1956年成立大路洪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四八店管理区,1961年建立大路洪大队,1985年成立大路洪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耕地90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柑桔、茶叶等。
  大路洪36户,142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大路洪地名。相传洪姓开始定居,村边有一条宣平至金华的大路,故名大路洪。村呈长方形,距乡驻地2公里。
  下坟头16户,62人。
  下雪34户,138人。
  明朝年间,徐姓从武义县城迁此建村,后遭火灾,归回武义,继有刘姓到此落户,现刘姓居多。村名下雪来历不详。东、南、北三面是农田,西是溪。
  上雪20户,76人。
  清朝年间,陈姓从陈宅到此定居建村,村名不详。东、南、北三面是田,西边溪。
  江窑畈17户,90人。
  东升行政村,42户,166人,驻东升。
  1961年永康建造太平水库时迁来武义,取名东升大队,1985年成立东升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5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柑桔等。
  东升42户,166人,村驻地。
  1961年从永康迁来武义,取名东升,含有旭日东升,朝气蓬勃之意。村呈直角形,距乡驻地1.8公里,武宣公路两侧。
  孙里坞行政村,195户,693人。
  以驻地孙里坞故名。解放初建立孙里坞行政村,1956年成立孙里坞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四八店管理区,1961年建立孙里坞大队,1985年成立孙里坞村委会,辖6个自然村。耕地109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柑桔、茶叶等。
  孙里坞131户,474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孙里坞地名。村坐落在群山环抱的山坞里,村民多姓孙,故名孙里坞。距乡驻地3.5公里,村呈长条形,属半山区。
  高沿塘26户,100人。
  清朝年间,徐姓从武义县城迁此定居成村,村东有座东山,村前有口大塘,村以山、塘得名高燕塘,后因“燕”与“沿”方言谐音,写成高沿塘。四面环山。
  四央头11户,30人。
  清朝年间,谢姓祖先从沿朱岭到此定居,在此以前有过施姓居住,村名施央头,后来写成四央头。北山,其余三面是农田。
  伍仙亭24户,77人。
  清咸丰年间,吴姓从湖北武昌迁此定居成村。村边有座凉亭,相传是姓杜人造的,得名杜仙亭,后写成伍仙亭,原因不详。北是山,其余三面是农田。
  石屋2户,7人。
  后塘1户,5人。
  仁村行政村,356户,1381人,驻前新屋。
  本行政村由5个自然村组成。仁村最大,遂名仁村。解放初建立仁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仁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要巨管理区,1961年建立仁村大队,1985年成立仁村村委会。耕地2147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柑桔等。
  前新屋72户,290人,村委会驻地。
  该村由仁村释出,当时这里只有存放犁耙等农具的平屋。兄弟分家后,徐四房太公在此建造一幢新屋,故名前新屋。村呈方形,距乡驻地1.7公里,武宣公路通过村中,地势平坦。
  罗桥47户,193人。
  清朝年间,徐姓从武义县城迁此定居,村名来历不详。四周是农田,南有小溪。
  仁村128户,487人。
  仁村历史已久,原先是宁姓居住,故名宁村,后毁于火灾,约在北宋嘉祐年间,徐姓从马府下迁此定居,重建宁村,改名仁村。四周是农田,南武宣公路。
  和山头26户,108人。
  清朝年间,贺姓从溪里迁此定居,村处在丘陵高处,得名贺山头,“和”与“贺”谐音,写成和山头。东北是农田,南有小溪,北靠山。
  靖山83户,303人。
  明天启年间,韩姓祖先从水阁塘到此定居,后发展成村。村东有座靖山,村以山得名。东南是山,西农田,北是武宣公路。

知识出处

浙江省武义县地名志

《浙江省武义县地名志》

本书主要收录了武义县现行标准地名2900条,内容包括标准名称、汉语拼音、历史名称、沿革概况等作了简要的介绍,并附地图44幅,照片77帧。

阅读

相关地名

要巨乡
相关地名
要巨
相关地名
屋基塔
相关地名
岩坞
相关地名
里坞
相关地名
西坑
相关地名
唐葛周
相关地名
竹坑
相关地名
平坑
相关地名
姓张
相关地名
周岗
相关地名
山里
相关地名
下山里
相关地名
上山里
相关地名
山园里
相关地名
陈弄
相关地名
马抢槽
相关地名
金堂基
相关地名
徐村
相关地名
山里庙
相关地名
上沙田
相关地名
下沙田
相关地名
叶坞坑
相关地名
西坞宅坑
相关地名
瓦灶
相关地名
红卫
相关地名
宅山
相关地名
四八店
相关地名
桐村
相关地名
古马山
相关地名
红星
相关地名
大路洪
相关地名
下坟头
相关地名
下雪
相关地名
上雪
相关地名
江窑畈
相关地名
东升
相关地名
孙里坞
相关地名
高沿塘
相关地名
四央头
相关地名
伍仙亭
相关地名
石屋
相关地名
后塘
相关地名
仁村
相关地名
前新屋
相关地名
罗桥
相关地名
和山头
相关地名
靖山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