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源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浙江省武义县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1072
颗粒名称: 俞源乡
分类号: K295.5
页数: 10
页码: 165-174
摘要: 本段介绍了下杨区俞源乡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交通、水利、乡镇企业、文教卫生事业等情况的概况。
关键词: 下杨区 乡镇 俞源乡

内容

俞源乡位于县城西部,三面环山,东为宽谷,紧连陶宅乡,南靠坦洪乡和桃溪镇,西倚登云乡,北与白姆乡、王宅镇交界。面积66.4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93个自然村,有3130户,11659人,其中畲族715人,其余都是汉族。乡政府驻地俞源村,海拔170米,距县城20公里。解放前为武义县的马溪镇和宣平县的樊溪乡辖地。解放初建政俞源乡,属上坦区,1950年冬为樊川乡,属宣平县管辖。1958年并入武义县,属下杨大公社为俞源管理区,1961年10月建立俞源公社,1983年7月政社分设成立俞源乡。
  该乡地处半山区,群山起伏,峙耸绵延。南有龙头眼睛,海拔1041米,西有顶头岗,北有奎龙底,海拔都约1000米,由登云、白姆两乡逶迤入境,形成南屏,西隅,北嶂。河流循山而下,纵横交错,主要有樊溪(即乌溪)发源于本乡杨铺坪,流经凡岭脚,宋村入陶宅乡乌溪,汇入熟溪,注入武义江。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春夏多雨,常年降雨量1450毫米,年平均温度16.7℃,最高温度(7月)35~40℃,最低温度(1月)-6~-8℃。气候温和,空气湿润,光照东部充足,西部短缺,宜发展农、林、牧业,主要经营有水稻、油菜籽、油茶籽、蜜梨等。
  水利条件良好,县属源口水库的南干渠流入本乡灌溉;乡内建有双源口、寺垄、大丘垄、黄家里等处水库23座,蓄水量287万立方米;电灌1座,装机容量44瓩;水电站10座,装机容量918瓩。
  交通方便,武义到宣平公路通过境内,有客车直达县城。运输也较便利。
  全乡有耕地9077亩,占总面积的9.11%,水田8218亩,占耕地面积90.54%。山地6.99万亩,非林地2.54万亩。解放前,粮食亩产不到300斤,农民生活十分贫苦。建国后,大力进行水利和农田建设,推行科学种田,农业生产迅速提高,粮食亩产1972年超千斤,1980年亩产1205斤,总产量1110万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1984年粮食亩产提高到1608斤,总产量1561万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同年经济作物茶叶1214担,油菜籽1243担,蚕茧148担,油茶籽2199担,居全县首位。蜜梨360担,养鱼114亩,养猪13555头,养蜂120箱。
  乡镇企业有电站、萤石开采、塑料、印刷、榨油、砖瓦、饴糖、纸板箱、淀粉丝等34家,从业人员452人,其中乡办5家,共产值98.36万元。1984年工农业总产值546万元,人均净收入336元。
  文教卫生事业。初中三所,学生451人,小学20所,学生1020人,入学率达98.81%,有教职员工54人,代课教师16人。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7人。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有影剧院5座,座位4840座。
  1984年人口出生率8.85‰,自然增长率-0.68‰。
  俞源乡 3130户,11659人,驻俞源。
  俞源 行政村,581户,2049人,驻俞源。
  以驻地俞源故名。解放初建立俞源行政村,1956年成立俞源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俞源管理区,1961年建立俞源大队,1985年成立俞源村委会,辖12个自然村。耕地115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等。
  俞源 521户,1828人,村、乡驻地。
  以前俞源分朱村、岩村。相传宋时有个姓俞的在丽水为官,亲眷病故,行灵返故里余杭安葬。夜宿俞源,次日起来,见灵柩被长藤缠住,甚为惊异,就买地安葬于此,并派家人在此守墓,后成家立业,赫然一村,衍成分支,取名俞源。村呈烟斗形,中间有溪通过,属半山区。
  慈姑堂 25户,103人。
  明朝末叶,林姓始祖文广由福建流落到此定居,当时村内有座寺观,名叫慈姑堂,故村名也叫慈姑堂。村四周环山,处在山腰小岗上。
  书堂屋 2户,6人。
  明朝末年,雷姓始祖从宣平内潘到此定居。传说村上首有座经堂,此地原叫书堂基,后改为书堂屋。畲族集居,村四周环山,处在半山腰。
  白杜元 5户,23人。
  太平天国期间,俞姓祖先从俞源迁此定居,当时也叫白杜元,村坐落一座白杜元山的山坞中,村因山而得名。东西北是山,南水库。
  黄尖山 14户,41人。
  内山头 3户,14人。
  竹元脚 3户,7人。
  于坑口 2户,7人。
  圩坑 2户,5人。
  阳盘弄 2户,9人。
  滴水坛 1户,1人。
  前宅大坞 1户,5人。
  岩坑 行政村,94户,382人,驻岩坑。
  以驻地岩坑故名。解放初属下杨乡第九行政村,1956年成立岩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为下杨管理区,1961年建立岩坑大队,1985年成立岩坑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338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等。
  岩坑 87户,354人,村委会驻地。
  村庄附近多岩石坑(即溪涧),故名岩坑。位于宣武公路北侧,村呈三角形,村中有小溪,属半山区,距乡驻地2.7公里。
  金银坛 7户,28人。
  太平天国后期,有兰姓(畲族)迁居到此,村前有山叫金银坛,村因山得名。村处在山坳里,四周环山。
  刘秀 行政村,104户,369人,驻马石下。
  村处在一条山垄中,垄里有个大岩洞,据传汉刘秀曾在此避难过,后人就叫刘秀洞,山垄也叫刘秀垄。合作化时以刘秀垄11个自然村组成农业社,命名刘秀社。解放初属下杨第九行政村,1958年公社化为下杨管理区,1961年建立刘秀大队,1985年成立刘秀村委会。耕地301亩,以种植水稻、杂粮为主。
  马石下 6户,18人,村委会驻地。
  村旁山上有块岩石形似弓,称马石,故名马石下。村呈长方形,离乡驻地3.7公里,属半山区。
  洞前 21户,84人。
  清朝中期,江西李老四流落到此,后入赘王家,发展成村。相传汉光武帝刘秀逃难到此,曾躲在村边山腰一个岩洞里,这洞后叫刘秀洞,村在洞前面,故名洞前。东南山垄田,西北是山。
  白火墙 28户,104人。
  明朝开国年间,周姓始祖从下杨后田迁居到此,村处在山坞中,原名慈姑弄,后在清朝中期有人用石灰粉刷墙壁,遂称白火墙,村也改名白火墙。北面是农田,其余是山。
  支坞 8户,29人。
  明朝后期,周姓从下杨后田迁居到此成村,后又有刘姓从马山村迁入,因村处在山坞,早先常有麂(黄羊)出没,故叫麂坞,因“麂”与“支”宣平土音近,写为支坞。村南是田,其余三面是山,山高且陡,悬崖突兀。
  刘秀垄口 13户,42人。
  1926年有畲族兰樟余,从岩坑岭脚的雷古墙迁此定居,因村坐落在刘秀垄口边,故名刘秀垄口。东、西是山,南公路,北农田。
  南坑 4户,11人。
  塘坞垄 8户,27人。
  马鞍坛脚 5户,17人。
  大桥头 2户,6人。
  王古垄 2户,7人。
  岭脚 7户,24人。
  刘秀垄 片村,包括马石下等11个小村。
  下杨一 行政村,288户,1158人,驻下杨。
  下杨分下杨一、下杨二两个行政村。1956年成立和平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为下杨管理区,1961年建立下杨一大队,1985年成立下杨一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523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菜籽等。
  下杨二 行政村,335户,1139人,驻下杨。
  下杨二解放初为第八行政村,1956年成立栗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下杨管理区,1961年建立下杨二大队,1985年成立下杨二村委会,辖8个自然村。耕地1459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及茶叶、油菜籽等。
  下杨 555户,2054人。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下杨,建有杨祠。杨姓祖先原住在刘岩下(现岩坑岭脚),后迁居到刘岩下下首,故名下杨。位于乌溪南畔,村呈长方形,距乡驻地4.1公里,属平原地区。
  百岭旺 2户,5人。
  清道光年间,钟姓(畲族)祖先从吴宅上山头迁居到此。村后山名叫百岭旺山,村因山得名。东临寺垄水库,三面是山,坐落在百岭旺的山坳中。
  后田 54户,195人。
  明朝永乐年间(1403年),松阳周万山迁居于此,前有个前田村,村故名后田。东农田,南有乌溪及公路,北环山,依山傍水,风景秀丽。
  双岩脚 2户,6人。
  铜鼓石脚 1户,4人。
  百步梯 1户,5人。
  王毛坑 2户,7人。
  麻车 2户,8人。
  下杨岭后猫形4户,13人。
  破岗山 行政村,30户,102人,驻破岗山。
  以驻地破岗山得名。解放初属下杨乡第十行政村,1956年成立破岗山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俞源管理区,1961年建立破岗山大队,1985年成立破岗山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58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破岗山 30户,102人,村委会驻地。
  武义与宣平并县前以破岗山为县界,东属武义,西属宣平。该村坐落在东山腰,方言分界为“破界”,故名破岗山。位于武宣公路北侧,村呈三角形,距乡驻地3.4公里。
  小后陶 行政村,86户,310人,驻小后陶。
  以驻地小后陶故名。解放初属下杨乡第十行政村,1956年成立小后陶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俞源管理区,1961年建立小后陶大队,1985年成立小后陶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166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小后陶 82户,281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小后陶。据传后陶村有兄弟两人分居,其弟迁居后陶下首,发展成村,取名小后陶。位于武宣公路北侧,村呈菜刀形,离乡驻地2.7公里,属半山区。
  六里山 7户,29人。
  祝洪 行政村,72户,271人,驻后陈。
  原名后陈,因重名改为祝洪,村内大多数是祝、洪两姓。解放初建立后陈、后陶行政村,1956年成立后陈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吴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后陈大队,1985年成立祝洪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1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后陈 72户,271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后陈。据传清乾隆年间村里还是陈姓居多,后祝、洪两姓迁入,人丁发展快,超过陈姓,村又坐落在陶村后面,故名后陈。位于武宣公路北侧,村呈圆形,离乡驻地3.6公里,地处半山区。
  后陶 行政村,109户,461人,驻后陶。
  以驻地后陶故名。解放初与后陈同行政村,1956年成立后陶农业社,1961年建立后陶大队,1985年成立后陶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33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后陶 109户,461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后陶。据族谱记载,宋时祖先陶仁六公从筠川迁居此地,因姓陶,村坐落在破岗山后面,故名后陶。村呈方形,位于武宣公路北侧,属半山区,距乡驻地3.3公里。
  阳畈 行政村,48户,210人,驻地阳畈。
  以驻地阳畈故名。解放初属下杨乡第十行政村,1956年成立阳畈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俞源管理区,1961年建立阳畈大队,1985年成立阳畈村委会,辖8个自然村。耕地103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阳畈 10户,45人,村委会驻地。
  村坐落在向阳坡地,前是田畈,故名阳畈。村呈长方形,位于武俞公路西侧,属半山区,距乡驻地1.4公里。
  铁店 6户,30人。
  清朝后期,兰姓(畲族)祖先从宣平迁居到此,传说此地有个打铁铺,出售铁器,后来就叫铁店。村东南是农田,西北是山。
  里塘弄 8户,36人。
  先前此处有雷姓居住,后在清朝末期,有兰水元(畲族),从宣平李埠迁此定居,村后山是陈弄李姓的山,故名李堂弄,后改写为里塘弄。东、南、北是山,西是山垄田。
  东坑 11户,42人。
  清康熙年间,饶姓先祖文明,从福建汀州府上杭县卖艺到此定居,因村处在宋村之东,村前有小坑,故名东坑。东、北是山,西南是农田。
  坞石垄 7户,33人。
  马山顶 3户,11人。
  前山脚 1户,7人。
  东坑里 1户,6人。
  宋村行政村,73户,312人,驻宋村。
  以驻地宋村故名。解放初为下杨乡第十行政村,1956年成立宋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俞源管理区,1961年建立宋村大队,1985年成立宋村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耕地131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宋村26户,118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宋村。祖先姓宋,故名宋村。相传宋时已有此村,据族谱记载,清乾隆二十年间,鼎千百七十五公从永康太平迁居到此,已名宋村。村呈长条形,位于公路的交叉口,离乡驻地1.7公里。
  寨头25户,98人。
  清朝中期,徐姓祖先从履坦迁此定居,村口有条小岭,岭头建有凉亭,过往行人都要在此歇一下,方言叫“坐”一下,“坐”与“寨”近音,后村名传为寨头。东北是山,西南是公路。
  竹园蓬19户,81人。
  清同治年间(1862年),宋村吕章水迁此定居,因村后有茂密的毛竹园,郁郁葱葱,故得名竹园蓬。东南是农田,西北是山。
  麻铺3户,15人。
  尖坑行政村,33户,129人,驻地尖坑。
  以驻地尖坑故名。解放初属下杨乡第十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麻阳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俞源管理区,1961年建立尖坑大队,1985年成立尖坑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08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尖坑33户,129人,村委会驻地。
  村坐落在小山尖,下面有一条小坑(溪),叫尖坑,村以尖坑故名。村呈长方形,距乡驻地1.6公里。
  黄皮坑行政村,35户,127人,驻黄皮坑。
  以驻地黄皮坑故名。解放初属下杨乡第一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宋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俞源管理区,1961年建立黄皮坑大队,1985年成立黄皮坑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2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黄皮坑35户,127人,村委会驻地。
  祖先兰华亮公,由福建上杭县经商到此,见此山水秀丽可鞠,于清康熙三十年间携眷定居,定名黄皮坑。近来做水库挖出一块石碑,刻有“黄皮坞”三字。据考,方言“坞”与“坑”同系山岙之意,地处黄色粘土,而山坑又长,仍名黄皮坑。村呈圆形,西濒小溪,属半山区,距乡驻地2.4公里。
  力丰行政村,104户,384人,驻地马山。
  村内有座青立岗,“岗”即山峰之意,故取名栗峰,为书写方便,改为力丰。解放初属下杨乡第八行政村,1956年属栗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下杨管理区,1961年建立力丰大队,1985年建立力丰村委会,辖9个自然村。耕地203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马山51户,182人,村委会驻地。
  据族谱记载,先祖十一公,于宋朝宝庆年间,从丽水库川路湾迁此,那时已叫马山,沿用至今,地处丘陵,村呈长方形,距乡驻地4公里。
  塘里23户,92人。
  清朝中期,龙游费老五逃难到此定居,因村口有一口塘,故名塘里。东、南、西三面是山坡,北是农田。
  金盘坪2户,7人。
  清朝中期,马姓祖先从麻阳口五里亭迁此,据说过去村形象盘子,盘子下面埋有金,村故名金盘坪。村四周是山。
  照阳中2户,10人。
  1960年何宝余家从马动口迁此定居,西边有山垄,名叫照阳中,村得名照阳中。东北农田,西南是山。
  西坟头11户,41人。
  毛坞2户,9人。
  毛山2户,4人。
  塘凹岙1户,3人。
  上锭3户,8人。
  畚千山7户,28人。
  阳铺坪行政村,40户,156人,驻阳铺坪。
  以驻地阳铺坪故名。解放初属凡岭脚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凡岭脚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吴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阳铺坪大队,1985年成立阳铺坪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8亩,以种水稻为主。
  阳铺坪40户,156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有洋虎坪地名。据传,因百姓贫苦,造不起瓦房,以结草铺居住,地处阳坡地,故名阳铺坪。村呈长方形,中间有溪流,离乡驻地8.6公里。
  吴宅行政村,356户,1359人,驻吴宅。
  以驻地吴宅故名。解放初建立吴宅行政村,1956年成立吴宅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为吴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吴宅大队,1985年成立吴宅村委会,辖8个自然村。耕地912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
  吴宅304户,1118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有吴宅。宋时,先祖吴贤一公从丽水迁居坦溪,嘉祐六年又从坦溪迁居此地,先祖姓吴,故名吴宅。村呈长方形,距乡驻地3.7公里。
  井岗山8户,34人。
  清雍正年间,雷姓祖先从云和县逃难到此定居,村东山岗上有一口井,故名井岗山,全村均是畲族。东南西都是山,北是农田。
  板埠8户,31人。
  清康熙年间,祝姓祖先从凡岭脚迁此定居,山里的竹木或成材的木板,大部份放在溪里运出,这里是水运的埠头,故名板埠。东、南、西是农田,北是武宣公路。
  徐弄15户,59人。
  清朝末年,雷宝财由上山头迁居到此,雷姓是畲族,全村以畲族为主,村处在山垄畈中,得名徐弄。西南是农田,东北是山,村在徐弄岗山脚。
  上山头21户,84人。
  清雍正年间,畲族钟小有从丽水长坑迁此,村处在吴宅上首的小山头上,故名上山头。现在村内有20户是畲族。东西北三面是山,南农田。
  野山后2户,5人。
  金山5户,20人。
  山后坑2户,8人。
  凡岭脚行政村,393户,1060人,驻凡岭脚。
  以驻地凡岭脚故名。解放初建立凡岭脚行政村,1956年成立凡岭脚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吴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凡岭脚大队,1935年成立凡岭脚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536亩,主要经营水稻。
  凡岭脚287户,1033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樊岭脚。据传村庄坐落在樊岭脚下,故名樊岭脚,为书写方便改成凡岭脚。村呈圆形,属半山区,武宣公路北侧,离乡驻地5.8公里。
  尖赤岭6户,27人。
  清乾隆末年,畲族钟姓祖先从凡岭脚迁居到此,原村边有很多古枫树,一到秋天枫叶红似火,因而得名朱赤岭,现写成尖赤岭。东南是垄田,西北是山,村坐落在半山腰的小山岙中。
  马卜行政村,113户,406人,驻地马卜。
  以驻地马卜故名。解放初建立马卜行政村,1956年成立马卜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吴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马卜大队,1985年成立马卜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119亩,主要经营水稻。
  马卜105户,383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马卜。据族谱记载为马溪,相传有匹马路过村前,不慎掉进河里淹死,被人们剥皮食用,从此改为“马卜”,当地方言“剥”与“卜”同音。村呈船形,位于武宣公路边,距乡驻地4公里。
  大坞8户,26人。
  钟蓬行政村,93户,362人,驻钟蓬。
  以驻地钟蓬故名。解放初属马卜行政村,1956年成立钟蓬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吴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钟蓬大队,1985年改建钟蓬村委会,辖13个自然村。耕地24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等。
  钟蓬28户,108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钟蓬。村边有个山头象钟形,山头上灌木丛生,故名钟蓬。村呈圆形,东临小溪,地处半山区,距乡驻地3.3公里。
  坛背12户,60人。
  清道光年间,董姓祖先从大黄岭头迁此,村处在土层很浅的岩石上,俗称坛岩背,故名坛背。村四周都是山头田。
  塘岗10户,41人。
  清道光年间,邱姓从福建逃难到此定居,后相继有罗姓、郑姓迁居此地,因村庄上首坡岗上有口塘,故取村名为塘岗。东是山,南、西、北是农田,村坐落在山岗上。
  陈温1户,4人。
  清道光年间,董姓祖先从大黄岭头迁此定居,解放前此地是我地下游击队经常活动之地。据传村后山坞中有村庄,一次山洪瀑发被冲没,方言叫沉温,后因“沉”不雅改成“陈”,故名陈温。村四周都是农田,坐落在山岗上。
  马面山9户,30人。
  清光绪年间,有塘岗的邓兰伟迁此定居,村后有山似马头,村以山得名马面山。东是农田,南、西、北是山,坐落山坞中。
  何处15户,45人。
  明崇祯年间,畲族兰姓祖先由云和逃难到此定居。解放前此地是游击队活动地区。有畲族7户,33人,村前有座小山象荷花,故名荷处,后写成何处。村东西是山,西南是田,坐落在山坞中。
  八百头6户,31人。
  山底1户,1人。
  山后垄4户,16人。
  大坟前2户,8人。
  岩坑弄2户,7人。
  五丘头1户,3人。
  坳头2户,8人。
  黄家里行政村,99户,360人,驻黄家里。
  以驻地黄家里故名。解放初建立黄家里行政村,1956年成立黄家里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吴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黄家里大队,1985年成立黄家里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39亩,主要经营水稻。
  黄家里99户,360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黄家里。村呈方形,位于武坦公路东侧,属半山区,离乡驻地3.7公里。
  大黄岭头行政村,50户,191人,驻大黄岭头。
  以驻地大黄岭头故名。解放初建立大黄岭头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黄家里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吴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大黄岭头大队,1985年成立大黄岭头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23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等。
  大黄岭头50户,191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大黄岭头。村坐落在大黄岭头故名。村呈散点状,距乡驻地2.1公里,属山区。
  九龙山行政村,62户,231人,驻九龙山。
  以驻地九龙山故名。解放初建立九龙山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俞源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俞源管理区,1961年建立九龙山大队,1985年成立九龙山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98亩,种植水稻和山地杂粮等。
  九龙山59户,216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九龙山。又载云:“四山蜿蜒起伏,中捧一珠,谓九龙抢珠”,故得名九龙山。村呈方形,属山区,距乡驻地2.7公里。
  下铺3户,15人。

知识出处

浙江省武义县地名志

《浙江省武义县地名志》

本书主要收录了武义县现行标准地名2900条,内容包括标准名称、汉语拼音、历史名称、沿革概况等作了简要的介绍,并附地图44幅,照片77帧。

阅读

相关地名

俞源乡
相关地名
俞源
相关地名
慈姑堂
相关地名
书堂屋
相关地名
白杜元
相关地名
黄尖山
相关地名
内山头
相关地名
竹元脚
相关地名
于坑口
相关地名
圩坑
相关地名
阳盘弄
相关地名
滴水坛
相关地名
前宅大坞
相关地名
岩坑
相关地名
金银坛
相关地名
刘秀
相关地名
马石下
相关地名
洞前
相关地名
白火墙
相关地名
支坞
相关地名
刘秀垄口
相关地名
南坑
相关地名
塘坞垄
相关地名
马鞍坛脚
相关地名
大桥头
相关地名
王古垄
相关地名
岭脚
相关地名
刘秀垄
相关地名
下杨一
相关地名
下杨二
相关地名
下杨
相关地名
百岭旺
相关地名
后田
相关地名
双岩脚
相关地名
铜鼓石脚
相关地名
百步梯
相关地名
王毛坑
相关地名
麻车
相关地名
下杨岭后猫形
相关地名
破岗山
相关地名
小后陶
相关地名
六里山
相关地名
祝洪
相关地名
后陈
相关地名
后陶
相关地名
阳畈
相关地名
铁店
相关地名
里塘弄
相关地名
东坑
相关地名
坞石垄
相关地名
马山顶
相关地名
前山脚
相关地名
东坑里
相关地名
宋村
相关地名
寨头
相关地名
竹园蓬
相关地名
麻铺
相关地名
尖坑
相关地名
黄皮坑
相关地名
力丰
相关地名
马山
相关地名
塘里
相关地名
金盘坪
相关地名
照阳中
相关地名
西坟头
相关地名
毛坞
相关地名
毛山
相关地名
塘凹岙
相关地名
上锭
相关地名
畚千山
相关地名
阳铺坪
相关地名
吴宅
相关地名
井岗山
相关地名
板埠
相关地名
徐弄
相关地名
上山头
相关地名
野山后
相关地名
金山
相关地名
山后坑
相关地名
凡岭脚
相关地名
尖赤岭
相关地名
马卜
相关地名
大坞
相关地名
钟蓬
相关地名
坛背
相关地名
塘岗
相关地名
陈温
相关地名
马面山
相关地名
何处
相关地名
八百头
相关地名
山底
相关地名
山后垄
相关地名
大坟前
相关地名
岩坑弄
相关地名
五丘头
相关地名
坳头
相关地名
黄家里
相关地名
大黄岭头
相关地名
九龙山
相关地名
下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