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杨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浙江省武义县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1070
颗粒名称: 下杨区
分类号: K295.5
页数: 48
页码: 157-204
摘要: 本节记述了武义县下杨区的地理位置、耕地、教育事业、水利工程等情况的简介。
关键词: 武义县 行政区 下杨区

内容

下杨区 位于县城西南部,东南紧依壶山镇、新宅区,西北与金华县交界,面积277.7平方公里。辖王宅、俞源、白姆、陶宅、要巨和后树1镇5乡,94个行政村,316个自然村,共有12845户,50264人,其中畲族1130人,满族1人,其余都是汉族。区公所驻地王宅,距县城14公里。解放前和解放初称下杨区,辖双岩、乌溪两个乡。1950年设下杨、陶宅、大岭、王宅、白姆、麻阳6个乡。1956年撤区并乡建立樊川、双溪、红旗、胜利4个乡。1958年成立下杨公社,设吴宅、俞源、下杨、陶宅、大岭、王宅、白姆、麻阳、后树、要巨、四八店、后舍12个管理区,1961年复建下杨区时,后舍划归桃溪滩公社。
  该区西南多山,峰峦重叠,蜿蜒起伏,最高林坑尖,海拔1451米,由登云乡逶迤入境,是与登云乡的分水岭;东北平坦,阡陌纵横,多为桑地粮田。河流有乌溪,发源于俞源乡阳铺坪;高溪起源于新宅区宣武乡陈弄;麻阳港发源登云乡碧水坛,流经王宅镇李兰桥汇合流入熟溪,注入武义江,属钱塘江水系。
  该区已乡乡通公路,都有客车直达县城。上(茭道)松(阳)公路经过区驻地,交通、运输方便。
  全区有耕地51967亩,水田占耕地面积96.17%。山林地30.2万亩,占总面积72.32%。1984年粮食总产量7851万斤,经济作物有油菜籽7986担,油茶籽2920担,茶叶8423担,蜜梨7280担,养鱼990亩,萤石开采10554吨,乡镇企业产值达688.48万元,从业人员2101人。1984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2878万元,人均净收入352元。
  解放后,教育事业有很大的发展,设有完中1所,10个班,学生542人,初中40个班级,学生1961人,教职员工118人,代课教师41人,小学学令儿童入学率达98.28%。
  全县最大的水利工程,蓄水量2360万立方米的源口水库,和以麻阳水电站为中心的小水电,装机42台,容量9167千瓦,都建在该区。
  生产誉驰遐迩的双龙剪刀、不锈钢菜刀的武义剪刀厂也设在该区王宅镇。
  王宅镇
  王宅镇位于县城西部,麻阳江畔,周围环山,形似驼峰。东与大田乡相接,南与陶宅、俞源两乡毗邻,西与白姆乡接壤,北与要巨乡交界。面积25.8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40个自然村,有1918户,7854人,其中满族1人,畲族155人,其余是汉族。镇政府驻地王宅,海拔121米,距县城14公里。解放前是港源镇、横鹭乡的辖地,1945年合并为双岩乡。1950年冬建政时成立王宅乡,属下杨区。1956年撤区并乡,建立红旗乡,1958年并乡建社,成立下杨人民公社,为王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王宅公社,1983年7月政社分设成立王宅乡,1985年11月建制王宅镇。
  该镇四周丘陵起伏,崇峦远峰,苍郁荟翠,中间平坡延展,水田平坦,土地肥沃。溪流纵横,形成主要水系有发源于登云乡的麻阳港,流经本镇在李兰桥和发源于俞源乡的乌溪汇合成熟溪,注入武义江。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450毫米,平均温度16.7℃,无霜期约240天。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适宜发展农业生产。主要经营有水稻、茶叶、油菜籽、梨、桔等。地下有丰富的萤石矿藏。
  水利条件良好,建有双岩里、菜坞垄、额头垄等处水库。电灌2座,装机35瓩;小水电5座,装机1230瓩。县属源口水库总渠自流注入该镇。基本实现自流灌溉。
  交通、运输方便。松阳、宣平、麻阳至武义的公路都经过镇驻地,机动车辆往来十分频繁。
  全镇有耕地11253亩,占总面积29.09%,其中水田11235亩,占耕地面积99.84%,山林地约20167亩,占总面积47.2%。解放前,粮食亩产不到300斤,农民生活十分贫苦。建国后,进行兴修水利,推广科学种田,机耕、排灌、脱粒和农副产品加工基本实现半机电化,粮食产量迅速提高。1979年总产量1199万斤,1980年总产量1114万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1984年粮食亩产1520斤,总产量1634万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同年经济作物有茶叶1754担,蚕茧258担,红糖569担,油菜籽1556担,鲜梨1500担,养蜂185箱,养鱼43亩,养猪9728头,平均每人1.24头。特产杭州蜜梨。
  乡镇企业有电站、萤石开采、农机、水泥制品、造纸、制茶、灯炮、棒冰、福利厂等30家,从业人员552人,其中镇办8家,共有产值377.2万元。1984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816万元,人均净收入436元,为全县之首。
  文教卫生事业。初中一所,学生322人,小学10所,学生790人,入学率98.88%,教职员工41人,代课教师8人。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8人。设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等。全镇有80%以上的人口已饮用自来水,1984年人口出生率12.38‰,自然增长率5.75‰。
  区、镇驻地王宅,是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又位在武义至宣平、松阳等地的交通枢纽。近年已建集市,为三日一市,市场活跃,贸易兴旺。
  名胜,全县闻名双岩洞就在该镇北面。
  王宅镇1918户,7854人,驻王宅。
  王宅行政村,312户,1175人,驻王宅。
  以驻地王宅故名。解放初属王宅乡第四行政村,1956年成立民生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为王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王宅大队,1985年成立王宅村委会,辖7个自然村。耕地1736亩,主要经营水稻等粮食作物。
  王宅145户,547人,村、镇、区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王宅,建有王富三祠。先祖王姓,从东阳迁此,发展成村,取名王宅。位于县西13.5公里,武宣公路北侧,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马地头26户,91人。
  清光绪年间,畲族兰樟旺从上坦迁此定居,后发展成村,全村都是畲族。解放前马地头叫余处,村里都种植苎麻,俗称“麻地头”,“麻”与“马”谐音,故名马地头。村四周是农田。
  新店77户,277人。
  抗日战争前,王宅王源茂到此开设王义生商店,继有王姓到此做买卖,村得名新店。东南是农田,北是公路。
  王船头20户,89人。
  王船头和王宅原是兄弟村,与王宅同祖,两村都沿麻阳港而建。过去麻阳港常发洪水,淹没农田村庄,而王船头村地势较高,不易被淹,远看象船一样浮在洪水中,说王宅是船身,王船头是船头,故名王船头。村处在王宅大桥下首,西临麻阳港,西北靠公路。
  杨林22户,90人。
  杨林村民因建新安江水库,1962年从淳安杨林村迁来,新建村庄,仍保留杨林原名。村处在王宅大桥南面,西面是山。
  长岗11户,42人。
  瓦灶弄11户,39人。
  杜畈行政村,75户,308人,驻杜畈。
  以驻地杜畈故名。解放初属王宅乡第二行政村,1956年成立群乐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王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杜畈大队,1985年成立杜畈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542亩,主要经营水稻等粮食作物。
  杜畈71户,298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杜畈。最早是杜姓居住,坐落在田畈后面,得名杜畈。村呈一字形,地势平坦,居住集中,距镇驻地2.5公里。
  七百塘4户,10人。
  清道光年间,本区俞源财主到此买田400把,挖塘300把(注:60把为1亩),约共700把,得名七百塘。并在此建造三厅三堂楼房一座,太平军将领陈进曾把此屋作监狱,监押过土豪劣绅,此屋现保留完整。村三面环山,南为农田。
  马府下行政村,289户,1203人,驻马府下。
  以驻地马府下故名。解放初属王宅乡第二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胜利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属王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马府下大队,1985年成立马府下村委会,辖8个自然村。耕地1971亩,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梨、桔等。
  马府下169户,686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马府下。村上首先居有马姓,叫马府。该村在马府下首,得名马府下。村呈棱形,地势平坦,居住集中,北靠小溪,距镇驻地1.4公里。
  申塘弄12户,54人。
  抗日战争初期,陶宅乡谢坑方增道迁此定居,继有上坦乡上陶村陶生堂迁来,遂发展成村,因村处在一口名叫申塘的后边,故名申塘后。东、西、北是山,南有垄田。
  火腊沿9户,42人。
  清朝,有汤春喜一家三口到此为财主看守山林,这座山叫火腊形,在山脚结铺而居,后发展成村,得名火腊沿。村东、西、北是山,南有垄田。
  叶处51户,207人。
  清道光21年(1841年),有叶金益从桃溪滩乡清塘下店到此定居,因当时村内都姓叶,故名叶处。四周都是农田。
  叶墙头15户,55人。
  清朝末年,叶姓太公兄弟分居后,到石井里守山结铺居住,后发展成村,得名叶墙头。东、南是山,西与上汤为邻,北是农田。
  新塘沿17户,59人。
  新塘沿原是处小墩头,是何姓太公备葬的坟地,墩边有口小水塘,故名新塘沿。村四周都是农田。
  下徐14户,57人。
  该村徐姓祖先,原从武义城里西徐到马府下定居,后有子孙到此发族,故名下徐。村四周都是农田。
  空岩寺前11户,43人。
  山碧张行政村,101户,435人,驻山碧张。
  以驻地山碧张故名。解放初属王宅乡第二行政村,1956年成立双合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王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山碧张大队,1985年成立山碧张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712亩,以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为主。
  山碧张97户,414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山碧张地名。先祖张姓从金华迁此,房屋建在山沿的两条小溪汇合处,依山傍水,隐约在青山绿水之间,风景十分幽雅,遂名山碧张。村呈马蹄形,离镇驻地1.5公里。
  王仓4户,21人。
  1895年,山碧张村的张桂林迁此。传说张桂林因反对摊派戏金不公,被山碧张村赶出,在财主黄谷仓旁建房居住,发展成村,故名黄仓,现写为王仓。四周都是农田。
  胡家行政村,100户,421人,驻胡家。
  以驻地胡家故名。1962年由淳安县风水公社胡家大队集体迁来武义,沿用淳安老家旧名。1985年成立胡家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426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胡家72户,350人,村驻地。
  1962年由淳安集体迁来武义,在淳安村名胡家,来武义后仍沿用。距镇驻地1.6公里,村呈长方形,北靠武宣公路,地势平坦,交通方便。
  上叶墙头18户,71人。
  上叶墙头初由汤处的汤天水迁此,继有下杨的杨春德因家遭火灾也迁此定居,后有胡家移民到此建立新村,村处在叶墙头上首,故名上叶墙头。东南是茶山,西北是农田。
  桥亭行政村,87户,346人,驻桥亭。
  以驻地桥亭故名。解放初为王宅乡第二行政村,1956年成立桥亭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王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桥亭大队,1967年改为朝阳大队,1982年复名桥亭大队,1985年成立桥亭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耕地470亩,主要种植水稻。
  桥亭59户,239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桥亭。相传古时村庄前有座亭,亭前有小石桥,入村前须通过石桥,故名桥亭。村呈长形,离镇驻地1.3公里,地势平坦。
  前金22户,88人。
  元朝元统年间(1333年),始祖王宣义从金华驮五塘村到此定居,王姓以前村里多姓金,故村名为前金。四面环山,南靠麻阳港。
  双岩洞 1户,1人。
  陈宅 4户,17人。
  湾弄 1户,1人。
  马昂 行政村,390户,1524人,驻马昂。
  以驻地马昂故名。解放初为王宅乡第三行政村,1956年成立马昂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属王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马昂大队,1985年成立马昂村委会,辖6个自然村。耕地2488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蚕桑等。
  马昂311户,1218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马昂,建有王祠。马昂原名溪滩头,在清朝中叶改为马昂。因村前有座马肚岗,村在马肚岗旁边,得名马昂。村呈长方形,南靠熟溪,武宣公路支线通过本村,离镇驻地4.6公里。
  蝴蝶山头 27户,93人。
  1972年马昂王法和到此定居,后陆续有人迁来,遂成村庄。村处在蝴蝶山边,故名蝴蝶山头。东北是山,南溪,西农田。
  颠倒畈 16户,52人。
  公元1825年,马昂王金登迁此定居成村。村处在溪流的转弯处,溪水本向东流,因回旋造成反向流水,故名颠倒畈。村东北是山,南临干渠,西是农田。
  金华铺 14户,65人。
  公元1813年金华小埠头张恒山流落此地,结铺种地后形成村庄,因张姓是金华人,住的是草铺,故名金华铺。村东北是小山,南临干渠,西面是农田。
  许坞坑 19户,85人。
  许坞坑始建于明朝,福建林昌龙到此定居成村,村处在山坞中,又有一条水坑,故名水坞坑,现写成许坞坑。四周环山。
  钟山头 2户,7人。
  大斗山脚 1户,4人。
  郭浦朱 行政村,229户,895人,驻郭浦朱。
  以驻地郭浦朱故名。解放初属王宅乡第三行政村,1956年成立民主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王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郭浦朱大队,1985年成立郭浦朱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087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郭浦朱 229户,895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郭浦朱,建有朱俊六祠。郭浦朱分上、下两村,郭姓住上郭浦,朱姓住下郭浦,后成一村,才称郭浦朱。距镇驻地0.6公里,村呈长方形,地势平坦,交通方便。
  汤处 行政村,212户,902人,驻汤处。
  以驻地汤处故名。解放初为王宅乡第三行政村,1956年成立裕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王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汤处大队,1985年成立汤处村委会,辖6个自然村。耕地128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汤处 68户,304人,村驻地。
  汤处是上汤、下汤两村的总称,村以汤处故名。位于麻阳港北侧,距镇驻地2.5公里,村呈一字形,地势平坦,交通方便。
  下汤 26户,108人。
  明万历辛卯年(1573年),汤祖福荣有二子分居,长子能仁从汤处迁移到此,村处在汤处的下首,故名下汤。坐落麻阳港畔,村北是山,东南西是农田。
  下郭浦 33户,132人。
  下汤能仁之弟能良分家到此定居,村坐落在汤处与郭浦朱中间,故名下郭浦。四周是农田,临麻阳港。
  彭宅 20户,84人。
  清康熙年间(1662年),彭姓始祖从江苏省苏州市迁此买地建宅,成彭家大院,故名彭宅。四周是农田,濒临麻阳港。
  李兰桥 59户,252人。
  清顺治年间(1644年),有邱姓从江苏省朝昌府到此定居,后在汤处麻阳港口建桥,因资金不足,中途被迫停工。这时有个乞婆名叫李兰,捐献饭干1500斤,大桥方能造成,为纪念李兰之功,命名李兰桥,村也名之。处于麻阳港、乌溪港汇合处,南有大洛山,西是田畈。
  六百型头 6户,22人。
  森草坞坑 行政村,24户,99人,驻森草坞坑。
  以驻地森草坞坑故名。解放初属王宅乡第三行政村,1956年成立森草坞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王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森草坞坑大队,1985年成立森草坞坑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2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森草坞坑 24户,66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森草坞坑,亦名青坑。村坐落在山坑中,借用王宅的“森草殿”的“森草”两字,故名森草坞坑。村呈长方形,有小溪从村中流过,距镇驻地2.2公里。
  俞源乡
  俞源乡位于县城西部,三面环山,东为宽谷,紧连陶宅乡,南靠坦洪乡和桃溪镇,西倚登云乡,北与白姆乡、王宅镇交界。面积66.4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93个自然村,有3130户,11659人,其中畲族715人,其余都是汉族。乡政府驻地俞源村,海拔170米,距县城20公里。解放前为武义县的马溪镇和宣平县的樊溪乡辖地。解放初建政俞源乡,属上坦区,1950年冬为樊川乡,属宣平县管辖。1958年并入武义县,属下杨大公社为俞源管理区,1961年10月建立俞源公社,1983年7月政社分设成立俞源乡。
  该乡地处半山区,群山起伏,峙耸绵延。南有龙头眼睛,海拔1041米,西有顶头岗,北有奎龙底,海拔都约1000米,由登云、白姆两乡逶迤入境,形成南屏,西隅,北嶂。河流循山而下,纵横交错,主要有樊溪(即乌溪)发源于本乡杨铺坪,流经凡岭脚,宋村入陶宅乡乌溪,汇入熟溪,注入武义江。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春夏多雨,常年降雨量1450毫米,年平均温度16.7℃,最高温度(7月)35~40℃,最低温度(1月)-6~-8℃。气候温和,空气湿润,光照东部充足,西部短缺,宜发展农、林、牧业,主要经营有水稻、油菜籽、油茶籽、蜜梨等。
  水利条件良好,县属源口水库的南干渠流入本乡灌溉;乡内建有双源口、寺垄、大丘垄、黄家里等处水库23座,蓄水量287万立方米;电灌1座,装机容量44瓩;水电站10座,装机容量918瓩。
  交通方便,武义到宣平公路通过境内,有客车直达县城。运输也较便利。
  全乡有耕地9077亩,占总面积的9.11%,水田8218亩,占耕地面积90.54%。山地6.99万亩,非林地2.54万亩。解放前,粮食亩产不到300斤,农民生活十分贫苦。建国后,大力进行水利和农田建设,推行科学种田,农业生产迅速提高,粮食亩产1972年超千斤,1980年亩产1205斤,总产量1110万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1984年粮食亩产提高到1608斤,总产量1561万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同年经济作物茶叶1214担,油菜籽1243担,蚕茧148担,油茶籽2199担,居全县首位。蜜梨360担,养鱼114亩,养猪13555头,养蜂120箱。
  乡镇企业有电站、萤石开采、塑料、印刷、榨油、砖瓦、饴糖、纸板箱、淀粉丝等34家,从业人员452人,其中乡办5家,共产值98.36万元。1984年工农业总产值546万元,人均净收入336元。
  文教卫生事业。初中三所,学生451人,小学20所,学生1020人,入学率达98.81%,有教职员工54人,代课教师16人。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7人。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有影剧院5座,座位4840座。
  1984年人口出生率8.85‰,自然增长率-0.68‰。
  俞源乡 3130户,11659人,驻俞源。
  俞源 行政村,581户,2049人,驻俞源。
  以驻地俞源故名。解放初建立俞源行政村,1956年成立俞源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俞源管理区,1961年建立俞源大队,1985年成立俞源村委会,辖12个自然村。耕地115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等。
  俞源 521户,1828人,村、乡驻地。
  以前俞源分朱村、岩村。相传宋时有个姓俞的在丽水为官,亲眷病故,行灵返故里余杭安葬。夜宿俞源,次日起来,见灵柩被长藤缠住,甚为惊异,就买地安葬于此,并派家人在此守墓,后成家立业,赫然一村,衍成分支,取名俞源。村呈烟斗形,中间有溪通过,属半山区。
  慈姑堂 25户,103人。
  明朝末叶,林姓始祖文广由福建流落到此定居,当时村内有座寺观,名叫慈姑堂,故村名也叫慈姑堂。村四周环山,处在山腰小岗上。
  书堂屋 2户,6人。
  明朝末年,雷姓始祖从宣平内潘到此定居。传说村上首有座经堂,此地原叫书堂基,后改为书堂屋。畲族集居,村四周环山,处在半山腰。
  白杜元 5户,23人。
  太平天国期间,俞姓祖先从俞源迁此定居,当时也叫白杜元,村坐落一座白杜元山的山坞中,村因山而得名。东西北是山,南水库。
  黄尖山 14户,41人。
  内山头 3户,14人。
  竹元脚 3户,7人。
  于坑口 2户,7人。
  圩坑 2户,5人。
  阳盘弄 2户,9人。
  滴水坛 1户,1人。
  前宅大坞 1户,5人。
  岩坑 行政村,94户,382人,驻岩坑。
  以驻地岩坑故名。解放初属下杨乡第九行政村,1956年成立岩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为下杨管理区,1961年建立岩坑大队,1985年成立岩坑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338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等。
  岩坑 87户,354人,村委会驻地。
  村庄附近多岩石坑(即溪涧),故名岩坑。位于宣武公路北侧,村呈三角形,村中有小溪,属半山区,距乡驻地2.7公里。
  金银坛 7户,28人。
  太平天国后期,有兰姓(畲族)迁居到此,村前有山叫金银坛,村因山得名。村处在山坳里,四周环山。
  刘秀 行政村,104户,369人,驻马石下。
  村处在一条山垄中,垄里有个大岩洞,据传汉刘秀曾在此避难过,后人就叫刘秀洞,山垄也叫刘秀垄。合作化时以刘秀垄11个自然村组成农业社,命名刘秀社。解放初属下杨第九行政村,1958年公社化为下杨管理区,1961年建立刘秀大队,1985年成立刘秀村委会。耕地301亩,以种植水稻、杂粮为主。
  马石下 6户,18人,村委会驻地。
  村旁山上有块岩石形似弓,称马石,故名马石下。村呈长方形,离乡驻地3.7公里,属半山区。
  洞前 21户,84人。
  清朝中期,江西李老四流落到此,后入赘王家,发展成村。相传汉光武帝刘秀逃难到此,曾躲在村边山腰一个岩洞里,这洞后叫刘秀洞,村在洞前面,故名洞前。东南山垄田,西北是山。
  白火墙 28户,104人。
  明朝开国年间,周姓始祖从下杨后田迁居到此,村处在山坞中,原名慈姑弄,后在清朝中期有人用石灰粉刷墙壁,遂称白火墙,村也改名白火墙。北面是农田,其余是山。
  支坞 8户,29人。
  明朝后期,周姓从下杨后田迁居到此成村,后又有刘姓从马山村迁入,因村处在山坞,早先常有麂(黄羊)出没,故叫麂坞,因“麂”与“支”宣平土音近,写为支坞。村南是田,其余三面是山,山高且陡,悬崖突兀。
  刘秀垄口 13户,42人。
  1926年有畲族兰樟余,从岩坑岭脚的雷古墙迁此定居,因村坐落在刘秀垄口边,故名刘秀垄口。东、西是山,南公路,北农田。
  南坑 4户,11人。
  塘坞垄 8户,27人。
  马鞍坛脚 5户,17人。
  大桥头 2户,6人。
  王古垄 2户,7人。
  岭脚 7户,24人。
  刘秀垄 片村,包括马石下等11个小村。
  下杨一 行政村,288户,1158人,驻下杨。
  下杨分下杨一、下杨二两个行政村。1956年成立和平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为下杨管理区,1961年建立下杨一大队,1985年成立下杨一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523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菜籽等。
  下杨二 行政村,335户,1139人,驻下杨。
  下杨二解放初为第八行政村,1956年成立栗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下杨管理区,1961年建立下杨二大队,1985年成立下杨二村委会,辖8个自然村。耕地1459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及茶叶、油菜籽等。
  下杨 555户,2054人。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下杨,建有杨祠。杨姓祖先原住在刘岩下(现岩坑岭脚),后迁居到刘岩下下首,故名下杨。位于乌溪南畔,村呈长方形,距乡驻地4.1公里,属平原地区。
  百岭旺 2户,5人。
  清道光年间,钟姓(畲族)祖先从吴宅上山头迁居到此。村后山名叫百岭旺山,村因山得名。东临寺垄水库,三面是山,坐落在百岭旺的山坳中。
  后田 54户,195人。
  明朝永乐年间(1403年),松阳周万山迁居于此,前有个前田村,村故名后田。东农田,南有乌溪及公路,北环山,依山傍水,风景秀丽。
  双岩脚 2户,6人。
  铜鼓石脚 1户,4人。
  百步梯 1户,5人。
  王毛坑 2户,7人。
  麻车 2户,8人。
  下杨岭后猫形4户,13人。
  破岗山 行政村,30户,102人,驻破岗山。
  以驻地破岗山得名。解放初属下杨乡第十行政村,1956年成立破岗山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俞源管理区,1961年建立破岗山大队,1985年成立破岗山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58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破岗山 30户,102人,村委会驻地。
  武义与宣平并县前以破岗山为县界,东属武义,西属宣平。该村坐落在东山腰,方言分界为“破界”,故名破岗山。位于武宣公路北侧,村呈三角形,距乡驻地3.4公里。
  小后陶 行政村,86户,310人,驻小后陶。
  以驻地小后陶故名。解放初属下杨乡第十行政村,1956年成立小后陶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俞源管理区,1961年建立小后陶大队,1985年成立小后陶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166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小后陶 82户,281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小后陶。据传后陶村有兄弟两人分居,其弟迁居后陶下首,发展成村,取名小后陶。位于武宣公路北侧,村呈菜刀形,离乡驻地2.7公里,属半山区。
  六里山 7户,29人。
  祝洪 行政村,72户,271人,驻后陈。
  原名后陈,因重名改为祝洪,村内大多数是祝、洪两姓。解放初建立后陈、后陶行政村,1956年成立后陈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吴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后陈大队,1985年成立祝洪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1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后陈 72户,271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后陈。据传清乾隆年间村里还是陈姓居多,后祝、洪两姓迁入,人丁发展快,超过陈姓,村又坐落在陶村后面,故名后陈。位于武宣公路北侧,村呈圆形,离乡驻地3.6公里,地处半山区。
  后陶 行政村,109户,461人,驻后陶。
  以驻地后陶故名。解放初与后陈同行政村,1956年成立后陶农业社,1961年建立后陶大队,1985年成立后陶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33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后陶 109户,461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后陶。据族谱记载,宋时祖先陶仁六公从筠川迁居此地,因姓陶,村坐落在破岗山后面,故名后陶。村呈方形,位于武宣公路北侧,属半山区,距乡驻地3.3公里。
  阳畈 行政村,48户,210人,驻地阳畈。
  以驻地阳畈故名。解放初属下杨乡第十行政村,1956年成立阳畈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俞源管理区,1961年建立阳畈大队,1985年成立阳畈村委会,辖8个自然村。耕地103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阳畈 10户,45人,村委会驻地。
  村坐落在向阳坡地,前是田畈,故名阳畈。村呈长方形,位于武俞公路西侧,属半山区,距乡驻地1.4公里。
  铁店 6户,30人。
  清朝后期,兰姓(畲族)祖先从宣平迁居到此,传说此地有个打铁铺,出售铁器,后来就叫铁店。村东南是农田,西北是山。
  里塘弄 8户,36人。
  先前此处有雷姓居住,后在清朝末期,有兰水元(畲族),从宣平李埠迁此定居,村后山是陈弄李姓的山,故名李堂弄,后改写为里塘弄。东、南、北是山,西是山垄田。
  东坑 11户,42人。
  清康熙年间,饶姓先祖文明,从福建汀州府上杭县卖艺到此定居,因村处在宋村之东,村前有小坑,故名东坑。东、北是山,西南是农田。
  坞石垄 7户,33人。
  马山顶 3户,11人。
  前山脚 1户,7人。
  东坑里 1户,6人。
  宋村行政村,73户,312人,驻宋村。
  以驻地宋村故名。解放初为下杨乡第十行政村,1956年成立宋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俞源管理区,1961年建立宋村大队,1985年成立宋村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耕地131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宋村26户,118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宋村。祖先姓宋,故名宋村。相传宋时已有此村,据族谱记载,清乾隆二十年间,鼎千百七十五公从永康太平迁居到此,已名宋村。村呈长条形,位于公路的交叉口,离乡驻地1.7公里。
  寨头25户,98人。
  清朝中期,徐姓祖先从履坦迁此定居,村口有条小岭,岭头建有凉亭,过往行人都要在此歇一下,方言叫“坐”一下,“坐”与“寨”近音,后村名传为寨头。东北是山,西南是公路。
  竹园蓬19户,81人。
  清同治年间(1862年),宋村吕章水迁此定居,因村后有茂密的毛竹园,郁郁葱葱,故得名竹园蓬。东南是农田,西北是山。
  麻铺3户,15人。
  尖坑行政村,33户,129人,驻地尖坑。
  以驻地尖坑故名。解放初属下杨乡第十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麻阳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俞源管理区,1961年建立尖坑大队,1985年成立尖坑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08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尖坑33户,129人,村委会驻地。
  村坐落在小山尖,下面有一条小坑(溪),叫尖坑,村以尖坑故名。村呈长方形,距乡驻地1.6公里。
  黄皮坑行政村,35户,127人,驻黄皮坑。
  以驻地黄皮坑故名。解放初属下杨乡第一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宋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俞源管理区,1961年建立黄皮坑大队,1985年成立黄皮坑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2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黄皮坑35户,127人,村委会驻地。
  祖先兰华亮公,由福建上杭县经商到此,见此山水秀丽可鞠,于清康熙三十年间携眷定居,定名黄皮坑。近来做水库挖出一块石碑,刻有“黄皮坞”三字。据考,方言“坞”与“坑”同系山岙之意,地处黄色粘土,而山坑又长,仍名黄皮坑。村呈圆形,西濒小溪,属半山区,距乡驻地2.4公里。
  力丰行政村,104户,384人,驻地马山。
  村内有座青立岗,“岗”即山峰之意,故取名栗峰,为书写方便,改为力丰。解放初属下杨乡第八行政村,1956年属栗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下杨管理区,1961年建立力丰大队,1985年建立力丰村委会,辖9个自然村。耕地203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马山51户,182人,村委会驻地。
  据族谱记载,先祖十一公,于宋朝宝庆年间,从丽水库川路湾迁此,那时已叫马山,沿用至今,地处丘陵,村呈长方形,距乡驻地4公里。
  塘里23户,92人。
  清朝中期,龙游费老五逃难到此定居,因村口有一口塘,故名塘里。东、南、西三面是山坡,北是农田。
  金盘坪2户,7人。
  清朝中期,马姓祖先从麻阳口五里亭迁此,据说过去村形象盘子,盘子下面埋有金,村故名金盘坪。村四周是山。
  照阳中2户,10人。
  1960年何宝余家从马动口迁此定居,西边有山垄,名叫照阳中,村得名照阳中。东北农田,西南是山。
  西坟头11户,41人。
  毛坞2户,9人。
  毛山2户,4人。
  塘凹岙1户,3人。
  上锭3户,8人。
  畚千山7户,28人。
  阳铺坪行政村,40户,156人,驻阳铺坪。
  以驻地阳铺坪故名。解放初属凡岭脚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凡岭脚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吴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阳铺坪大队,1985年成立阳铺坪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8亩,以种水稻为主。
  阳铺坪40户,156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有洋虎坪地名。据传,因百姓贫苦,造不起瓦房,以结草铺居住,地处阳坡地,故名阳铺坪。村呈长方形,中间有溪流,离乡驻地8.6公里。
  吴宅行政村,356户,1359人,驻吴宅。
  以驻地吴宅故名。解放初建立吴宅行政村,1956年成立吴宅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为吴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吴宅大队,1985年成立吴宅村委会,辖8个自然村。耕地912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
  吴宅304户,1118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有吴宅。宋时,先祖吴贤一公从丽水迁居坦溪,嘉祐六年又从坦溪迁居此地,先祖姓吴,故名吴宅。村呈长方形,距乡驻地3.7公里。
  井岗山8户,34人。
  清雍正年间,雷姓祖先从云和县逃难到此定居,村东山岗上有一口井,故名井岗山,全村均是畲族。东南西都是山,北是农田。
  板埠8户,31人。
  清康熙年间,祝姓祖先从凡岭脚迁此定居,山里的竹木或成材的木板,大部份放在溪里运出,这里是水运的埠头,故名板埠。东、南、西是农田,北是武宣公路。
  徐弄15户,59人。
  清朝末年,雷宝财由上山头迁居到此,雷姓是畲族,全村以畲族为主,村处在山垄畈中,得名徐弄。西南是农田,东北是山,村在徐弄岗山脚。
  上山头21户,84人。
  清雍正年间,畲族钟小有从丽水长坑迁此,村处在吴宅上首的小山头上,故名上山头。现在村内有20户是畲族。东西北三面是山,南农田。
  野山后2户,5人。
  金山5户,20人。
  山后坑2户,8人。
  凡岭脚行政村,393户,1060人,驻凡岭脚。
  以驻地凡岭脚故名。解放初建立凡岭脚行政村,1956年成立凡岭脚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吴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凡岭脚大队,1935年成立凡岭脚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536亩,主要经营水稻。
  凡岭脚287户,1033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樊岭脚。据传村庄坐落在樊岭脚下,故名樊岭脚,为书写方便改成凡岭脚。村呈圆形,属半山区,武宣公路北侧,离乡驻地5.8公里。
  尖赤岭6户,27人。
  清乾隆末年,畲族钟姓祖先从凡岭脚迁居到此,原村边有很多古枫树,一到秋天枫叶红似火,因而得名朱赤岭,现写成尖赤岭。东南是垄田,西北是山,村坐落在半山腰的小山岙中。
  马卜行政村,113户,406人,驻地马卜。
  以驻地马卜故名。解放初建立马卜行政村,1956年成立马卜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吴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马卜大队,1985年成立马卜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119亩,主要经营水稻。
  马卜105户,383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马卜。据族谱记载为马溪,相传有匹马路过村前,不慎掉进河里淹死,被人们剥皮食用,从此改为“马卜”,当地方言“剥”与“卜”同音。村呈船形,位于武宣公路边,距乡驻地4公里。
  大坞8户,26人。
  钟蓬行政村,93户,362人,驻钟蓬。
  以驻地钟蓬故名。解放初属马卜行政村,1956年成立钟蓬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吴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钟蓬大队,1985年改建钟蓬村委会,辖13个自然村。耕地24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等。
  钟蓬28户,108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钟蓬。村边有个山头象钟形,山头上灌木丛生,故名钟蓬。村呈圆形,东临小溪,地处半山区,距乡驻地3.3公里。
  坛背12户,60人。
  清道光年间,董姓祖先从大黄岭头迁此,村处在土层很浅的岩石上,俗称坛岩背,故名坛背。村四周都是山头田。
  塘岗10户,41人。
  清道光年间,邱姓从福建逃难到此定居,后相继有罗姓、郑姓迁居此地,因村庄上首坡岗上有口塘,故取村名为塘岗。东是山,南、西、北是农田,村坐落在山岗上。
  陈温1户,4人。
  清道光年间,董姓祖先从大黄岭头迁此定居,解放前此地是我地下游击队经常活动之地。据传村后山坞中有村庄,一次山洪瀑发被冲没,方言叫沉温,后因“沉”不雅改成“陈”,故名陈温。村四周都是农田,坐落在山岗上。
  马面山9户,30人。
  清光绪年间,有塘岗的邓兰伟迁此定居,村后有山似马头,村以山得名马面山。东是农田,南、西、北是山,坐落山坞中。
  何处15户,45人。
  明崇祯年间,畲族兰姓祖先由云和逃难到此定居。解放前此地是游击队活动地区。有畲族7户,33人,村前有座小山象荷花,故名荷处,后写成何处。村东西是山,西南是田,坐落在山坞中。
  八百头6户,31人。
  山底1户,1人。
  山后垄4户,16人。
  大坟前2户,8人。
  岩坑弄2户,7人。
  五丘头1户,3人。
  坳头2户,8人。
  黄家里行政村,99户,360人,驻黄家里。
  以驻地黄家里故名。解放初建立黄家里行政村,1956年成立黄家里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吴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黄家里大队,1985年成立黄家里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39亩,主要经营水稻。
  黄家里99户,360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黄家里。村呈方形,位于武坦公路东侧,属半山区,离乡驻地3.7公里。
  大黄岭头行政村,50户,191人,驻大黄岭头。
  以驻地大黄岭头故名。解放初建立大黄岭头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黄家里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吴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大黄岭头大队,1985年成立大黄岭头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23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等。
  大黄岭头50户,191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大黄岭头。村坐落在大黄岭头故名。村呈散点状,距乡驻地2.1公里,属山区。
  九龙山行政村,62户,231人,驻九龙山。
  以驻地九龙山故名。解放初建立九龙山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俞源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俞源管理区,1961年建立九龙山大队,1985年成立九龙山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98亩,种植水稻和山地杂粮等。
  九龙山59户,216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九龙山。又载云:“四山蜿蜒起伏,中捧一珠,谓九龙抢珠”,故得名九龙山。村呈方形,属山区,距乡驻地2.7公里。
  下铺3户,15人。
  陶宅乡
  陶宅乡位于县城西南部,南北长于东西,呈椭圆形。东与大田乡为邻,南与宣武乡相连,西与俞源乡接壤,北与王宅镇交界。面积44.4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71个自然村,有2657户,10296人,其中畲族26人,其余均是汉族。乡政府驻地陶宅,以陶姓居多,遂名陶宅,乡以村得名,海拔119米,距县城14公里。解放前称乌溪乡,1950年建立陶宅、大岭两个乡,属下杨区,1956年撤区并乡建立双溪乡,1958年改乡设社,属下杨人民公社陶宅管理区,1961年10月建立陶宅公社,1983年7月政社分设成立陶宅乡。
  该乡地处半山区,地势南部高峻,怪石嶙峋,峰峦岭谷,山水明秀。最高的大拔山海拔917米。北部平缓,溪湖泉瀑,水木清华,风光十分旖旎。境内主要水系有高溪、乌溪两条。高溪发源于本乡项山头、深坑、大岭脚流经东阳门汇合,至陶宅流入乌溪。乌溪发源于俞源乡,流入陶宅与高溪汇合,入王宅镇李兰桥,与麻阳港合流注入熟溪。全乡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常年降雨量1450毫米,无霜期约245天,年平均温度16.7℃,属亚热带季风区,春夏多雨,光照充足,适宜农、林各业的发展。主要经营有水稻、茶叶、毛竹、木材等。地下蕴有萤石矿藏。
  水利条件良好。建有上四保、大泥塘、雪里、破塘弄等处水库12座,蓄水量457万立方米。电灌4座,装机46瓩,水电站9座,装机483瓩,县属源口水库的南干渠入注灌溉。
  交通、运输方便,有石井里、上四保两处公路直达县城。上四保公路把县城和下杨区、新宅区三处联成一片。
  全乡耕地10468亩,占总面积15.72%,其中水田10099亩,占耕地面积96.47%。山林地4.4万亩,占总面积的67%。解放前,粮食亩产不到300斤,农民生活十分贫苦。建国后,大力进行水利、农田建设,推行科学种田。排灌、机耕、脱粒和农副产品加工基本实现半机电操作,粮食产量迅速提高,1969年跨纲要,1980年粮食总产量1129万斤。三中全会后,落实农业责任制,1984年粮食亩产达1538斤,总产1606万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同年经济作物有茶叶1700担,油茶籽244担,油菜籽2075担,养鱼700亩,养猪1.11万头,蘑菇菌种30万瓶。林业,是全县万亩毛竹乡之一,年产毛竹4.6万株,木材300立方米,收入达184万元。
  乡镇企业有农具、水泥制品、锯板、砖瓦、制茶、榨油、萤石开采、电站等厂55家,从业人员339人,产值88.49万元。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471万元,人均净收入315元。
  文教卫生事业。初中1所,学生435人,小学19所,学生1079人,普及率98.1%,教职员工51人。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7人。尚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电影院2座,2000个座位。1984年人口出生率10.96‰,自然增长率3.56‰。全乡有58%的人口已饮用自来水。
  该乡上四保村仰天垄,是中国工农红军武义农民起义军的根据地之一。1929年1月遭到省防军的围剿,红军西营营长马章荣率部浴血奋战,壮烈牺牲。
  名胜。该乡处在山清水秀、风景优美之地,大莱口、东阳门、石井里一带景色十分旖旎。
  陶宅乡2657户,10296人,驻陶宅。
  陶宅行政村,259户,1032人,驻陶宅。
  以驻地陶宅故名。解放初建立陶宅行政村,1956年成立陶宅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陶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陶宅大队,1985年成立陶宅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耕地1226亩,主要经营水稻、茶叶、油菜籽等。
  陶宅217户,900人,乡、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中载有陶宅地名。先祖陶仁三十四公,于明嘉靖年间从后陶迁居到此,以姓氏为首故名陶宅。村呈圆形,乌溪与高溪汇合处,地势平坦。
  夏新屋36户,112人。
  明天启年间,夏姓祖先从永康世雅迁入履坦,后迁入此地。约在清嘉庆年间,夏姓在此造了一座新屋,由孙夏法顺所居,故名夏新屋。东临高溪,南依陶宅,西濒乌溪,北邻乌溪桥头。
  井潭弄2户,7人。
  清光绪年间,先祖钟良法从丽水到此给郭浦朱人看守山林,兼营船筏运输过活,村南有五华里长的山弄,弄中有沼泽地,低陷田终年积水,象井和潭一样,故名为井潭弄。村坐落在山脚,东面沼泽田,南农田,西北是山。
  狗头山3户,11人。
  乌溪1户,2人。
  梁宅行政村,198户,791人,驻梁宅。
  以驻地梁宅故名。解放初建立梁宅行政村,1956年成立梁宅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陶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梁宅大队,1985年成立梁宅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耕地1008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菜籽、蚕桑等。
  梁宅117户,454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梁宅村名。宋永康进士晟十一世孙绅迁武邑,廿三孙应耆始迁梁宅。乾隆丙申年间建方祠,故村名沿称梁宅。村呈荷叶形,地势平坦,东面有高溪流过,距乡驻地0.5公里。
  新屋桥头47户,196人。
  明天启年间,夏姓祖先从履坦迁此定居,后建造一座堂楼花厅(太平天国时被焚)。东边是溪,建有石拱桥,村以新屋和桥得名新屋桥头。东濒小溪,南邻梁宅,西北是农田。
  下叶头17户,75人,
  明崇祯年间,先祖夏君四从新屋桥头迁此定居。村在高宅下首,原名夏底头,后因“夏”与“下”和“底”与“叶”谐音,遂写成“下叶头”。东、南、北是农田,西靠高溪和公路。
  高宅14户,57人。
  明朝天启年间,倪姓始祖从武义城里迁入此地。高宅和下叶头两村紧联,该村在上首,故名高宅。东田畈,西临高溪,北邻下叶头和田畈。
  高溪桥头3户,8人。
  杨店行政村,302户,1209人,驻杨店。
  原名坎头,因重名更名杨店。解放初建立坎头大队,1956年成立南溪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陶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坎头大队,1982年3月更名杨店大队,1985年成立杨店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耕地1738亩,是经营以水稻为主的产粮村。
  杨店83户,333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杨店地名。传说以前杨店有店铺,附近村庄都要到这里购买物品,而村里又多数姓杨,故名杨店。村呈方形,南有乌溪,距乡驻地0.6公里。
  田铺39户,177人。
  清道光年间,先祖徐平湖从武义县城到此为别人看守山林,在山坡编结茅铺居住,后发展成村。村四周是农田,故名为田铺。现在已发展成相邻的上、下两个田铺村。东、南是农田,西临公路,北是丘山。
  坎头90户,367人。
  明朝成化年间,程姓祖先从永康迁此定居。清雍正年间,邵姓又从邵宅迁移到此,遂成村庄。古时杨店、坎头和村头三个村统称为南溪。南溪西边路下有一条与杨店相接的溪坎,村得名坎头。东邻陶宅,南接杨店,西靠小溪,北临乌溪。
  广福观1户,1人。
  相传广福观建于北宋乾德年间,迄今有1000余年。在清朝建国初,观内道士不满清朝廷统治,联络坦洪清修寺和尚一起反清,后被镇压,寺庙抄毁。大约在光绪年间,群众仍纪念反清被杀害的道士而重建广福观,但寺观的规模比以前小。寺四周是农田。
  村头89户,328人。
  村头始建于明朝,先有简姓居住,后绝。继有履坦施仁殿人迁入,以烧瓦为业,于顺治乙酉年(1645年),建屋成村,该村位在南溪最南首,故取名村头。东临高溪,南是农田,西是道士岗,北大路。
  岩宅行政村,100户,384人。驻岩宅。
  以驻地岩宅故名。解放初建立岩宅行政村,1954年县搞点成立岩宅农业社,1956年为九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陶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岩宅大队,1985年成立岩宅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463亩,是经营水稻为主的产粮村。
  岩宅100户,384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颜宅村名。据传从前村内多姓颜,故名颜宅。解放后为书写方便,改为岩宅。距乡驻地1.1公里,村呈方形,东临高溪。
  两端头行政村,66户,237人,驻两端头。
  以驻地两端头故名。解放初属上四保行政村,1956年与吴山下成立团结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陶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两端头大队,1685年成立两端头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61亩,是经营以水稻为主的产粮村。
  两端头66户,237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中载有炼端头,建有徐氏宗祠。清康熙年间,先祖徐康清从履坦迁到九峰山下炼端敦居住,故名炼端头。后迁移到现在村址,借音更为“两端头”。村呈长方形,地处丘陵,距乡驻地1.5公里。
  上四保行政村,327户,1210人,驻上四保。
  以驻地上四保故名。解放初建立上四保行政村,1956年成立联盟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陶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四保大队,1985年成立上四保村委会,辖9个自然村。耕地1035亩,主要产粮食,林业有毛竹、木材。
  上四保243户,889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中载颜宅、曹宅、张家、石谷闸四村。据传有四个姓氏分别居住在四个小村,汤姓居石谷闸,黄姓居曹宅,张姓居张家,江姓居江村,后并联成一个大村,故得名上四堡,为了书写方便将“堡”简化为“保”。村呈三角形,地处丘陵,离乡驻地1.5公里。
  舍庙14户,48人。
  1945年下杨何章金迁入定居,又在1958年有黄泥坑人移居到此,发展成村。传说500年前新宅建造大庙,这里群众跟着募捐建造一座小庙,俗称舍庙,方言“小”与“舍”同音,村以庙故名。东农田,南靠公路,西依舍庙,北是山。
  口坑8户,31人。
  西山45户,181人。
  清乾隆年间(约1785年),祖先祝时哲从吴山下的历山村迁此定居,山脚西边有座寺,村以寺为名西山村。
  仰天垄1户,4人。
  清乾隆年间,俞源财主俞作风雇佣高山头农民叶三梅为他看守山林,在此结起三间茅铺居住。现在是孙婿汪建德所居。仰天垄是一条山脉形似仰天的巨龙,故名仰天垄。
  大门山下10户,32人。
  石塘1户,3人。
  黄泥岗2户,6人。
  连塘角3户,16人。
  吴山下行政村,206户,783人,驻吴山下。
  以驻地吴山下故名。解放初属上四保行政村,1956年与两端头成立团结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陶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吴山下大队,1935年成立吴山下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耕地962亩,以种植水稻为主的产粮村。
  吴山下118户,433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吴山下村名。因从前村民多姓吴,村坐落在山脚下,故名吴山下。村呈长方形,地处丘陵,有小溪通过村中,距乡驻地1.9公里。
  历山66户,268人。
  明朝万历年间,汤姓始祖从岭下汤村移居到此,又在清朝康熙年间,祝姓祖先从本乡祝宅到此定居,发展成村。村处在小山坡上,这山名叫历山,村因山得名。东、南溪,西面山,北面荒山。
  岭脚21户,80人。
  民国初期,里仁店的葛李明到此落户,继有邹丙旺,葛开明也先后到此定居,遂成村庄。村处在吴山下的东山脚,东山有条大岭,故名岭脚。东南是山和岭,西北是小溪和农田。
  里仁店1户,2人。
  清康熙年间,有邹麟英从福建上杭移居到此。传说里仁店早先有大皇、本保、金堂三座庙宇,外边围有一条石头城,故名里城庙,因“城”、“仁”方言同音,把“庙”写成“店”,村遂名“里仁店”。东山,南西竹园,北水库。
  平头行政村,89户,353人,驻黄坛口。
  本行政村由5个自然村组成,其中平头建村最早,地势平坦,遂以平头为名。解放初属下巨口行政村,1956年成立旗明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大岭管理区,1961年建立平头大队,1985年成立平头村委会。耕地270亩,主要经营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作物。
  黄坛口38户,145人,村驻地。
  村后有座山,叫黄坛山,村坐落在垄口,遂名黄坛口。村呈半月形,西有小溪,地处丘陵。
  平头5户,26人。
  清乾隆末叶,有紫溪邹志和看到此处有块平坦地,可以建屋,后在此建房成家。因地处平坦,故村名为平头。村四周环山,处在山坡上。
  新屋20户,78人。
  民国初期,邹姓从平头分居到此落户,新建一坐新屋,故名为新屋。四周环山,村处在山坡上。
  滴水驮21户,85人。
  清雍正年间,马姓先祖从福建迁来定居,因村后有块几丈高的岩石,常年不断地有水从岩石上滴下来,故名滴水驮。东面山,南邻平头,西是农田,北有仙姑庙。
  仙姑庙5户,19人。
  下渠口行政村,108户,400人,驻下渠口。
  以驻地下渠口故名。解放初建立下渠口行政村,1956年成立下渠口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大岭管理区,1961年建立下渠口大队,1985年成立下渠口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72亩,主要经营以水稻为主的作物。
  下渠口108户,400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为后渠口。村坐落在坑口,村中有小溪,故名下渠口(渠即小溪)。村呈长方形,地处丘陵,距乡驻地2.4公里。
  大莱口行政村,144户,485人,驻大莱口。
  以驻地大莱口故名。解放初建立大莱口行政村,1956年成立大莱口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大岭管理区,1961年建立大莱口大队,1985年成立大莱口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耕地341亩,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兼产毛竹等。
  大莱口100户,336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大莱口。大莱口地处山区,过去交通不便,一般山地货外运必须经过此地出口,故名大莱口。村呈船形,高溪北侧,距乡驻地2.4公里,有客车直达县城。
  新屋20户,65人。
  清乾隆年间,大莱口何茂春二子何仁生分居到此,新建房屋居住,故名为新屋,一直沿用至今。南是路,其余三面是农田。
  谢坑20户,66人。
  清乾隆年间,谢姓祖先从福建汀州流落到此,为俞源财主在紫溪至谢坑一带看守山林,故名谢坑。后姓谢的迁移到紫溪居住,而谢坑又有方姓从永康花川到此看管山林,遂发展成村,村名一直沿用至今。东有小溪,南和西是山,北是路。
  叶青坑4户,18人。
  叶青坑是条山坑,约长3公里,两旁山上长满竹木,绿叶繁茂,青青郁郁,故名叶青坑。解放后有王新溪户从老鸦叶到此看山种田,遂成村落。村处在山中,东西有小坑通过,南北是山林。
  马公塘行政村,77户,295人。
  以驻地马公塘故名。解放初属下渠口行政村,1956年成立马公塘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大岭管理区,1961年建立马公塘大队,1985年成立马公塘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108亩,农业主要经营水稻和山地杂粮等。
  马公塘61户,208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马山”。村坐落在高山坞地,对面山岩似马形,附近有石笋象牵马人,俗称马公,山脚有塘,得名马公塘。村呈多边形,距乡驻地4.7公里。
  雪里15户,86人。
  雪里相传原是李姓居住,专营种植靛青,规模较大,有108口靛青塘,后遭瘟疫,全村灭绝。约在清乾隆年间,有谢姓从紫溪到此定居,村因李姓始居而灭,故名“绝李”,“绝李”与“雪里”方言谐音,写成“雪里”,得名雪里。东是山,南水库,西农田,北邻水口村。
  相国1户,1人。
  紫溪行政村,48户,201人。
  以驻地紫溪故名。解放初建立紫溪行政村,1956年成立紫溪农业社,1958年公社属大岭管理区,1961年建立紫溪大队,1985年成立紫溪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23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紫溪47户,199人。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紫溪地名。村中有溪名紫溪,村以溪故名。呈长方形,距乡驻地4.1公里,地处山区。
  紫溪岭脚1户,2人。
  石井里行政村,90户,339人,驻石井里。
  以驻地石井里故名。解放初属东阳门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朝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大岭管理区,1961年建立石井里大队,辖3个自然村。耕地216亩,种植水稻为主,兼产毛竹等。
  石井里82户,311人。
  村边有座大岩石凹深似井,故名石井里。村呈长条形,沿高溪畔集居,武石公路终点。此处水清山秀,风景十分优美。
  西山6户,25人。
  清同治年间,王姓祖先从马昂到此看守山林,后发展成村。因村处在石井里西边山上,故名西山。村坐落在半山腰,四周环山。
  宅用2户,3人。
  东阳门行政村,89户,336人,驻东阳门。
  以驻地东阳门故名。解放初建立东阳门行政村,1956年成立彩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大岭管理区,1961年建立东阳门大队,1985年成立东阳门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247亩,主要经营水稻,兼产毛竹、茶叶等。
  东阳门68户,259人,村驻地。
  村前临溪,村后靠山,地形狭长,造屋为了方便出入,门口都要朝东,早晨阳光直射门口,故名东阳门。村呈船形,距乡驻地4.8公里。
  葡萄17户,68人。
  清光绪年间,李姓祖先从永康到此打铁为业,后定居于此,四周山上有成片的野葡萄,村以葡萄为名,沿用至今。村中间有小溪,东农田,南北是山,西临小溪。
  大坑口4户,9人。
  深坑行政村,28户,119人,驻深坑。
  以驻地深坑故名。解放初属东阳门行政村,1956年属彩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大峰管理区,1961年建立深坑大队,1985年成立深坑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98亩,主要经营水稻、毛竹。
  深坑23户,103人。
  村处在一条狭长的山坑中,俗称长为深,故名深坑。村呈长方形,村边有小溪,距乡驻地5.9公里。
  灯盏坞4户,12人。
  清乾隆年间,叶姓祖先从桃溪区昌坑到此看管山林,清宣统年间郑姓到此入赘,后发展成村。村处在山坞之中,形似灯盏,故名灯盏坞。四周环山,村中有小坑通过。
  深坑岭头1户,4人。
  内新屋行政村,49户,210人,驻内新屋。
  原名新屋,因重名改为内新屋。解放初属东阳门行政村,1956年属彩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大岭管理区,1961年建立新屋大队,1982年3月改名内新屋大队,1985年成立内新屋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耕地130亩,主要经营水稻、茶叶、毛竹等。
  内新屋8户,37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为夏新屋。始祖珪,宋咸淳甲戍进士,由会嵇移居履坦,后迁于此,建有夏祠,现更名内新屋。村呈圆形,位于乡驻地5.4公里,处半山区。
  上纸糟24户,106人。
  清乾隆年间,祖先钟开中从本乡里驮坑到此定居,后发展成村。过去这一带都以做纸为业,纸糟很多,村以纸糟为名。处在山脚,东南是山,西有水坑和公路,北是水坑。
  油皂树下14户,57人。
  清顺治年间,赖姓祖先从福建上杭县白沙里流落到此定居,因村上首长着一株很大的油皂树,村故名油皂树下。东边有水坑和公路,南、西、北三面是山。
  洪桥头3户,10人。
  石彭头行政村,41户,191人,驻石彭头。
  以驻地彭石头故名。解放初属东阳门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彩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大岭管理区,1961年建立石彭头大队,1985年成立石彭头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17亩,农业主要经营是水稻,兼产毛竹、木材。
  石彭头41户,191人。
  清嘉庆《武义县志》有石彭头地名,因村坐落在一座石彭山的上首,故名石彭头。村呈丁字形,东临小溪,处在半山区,距乡驻地5.6公里。
  大岭脚行政村,93户,336人,驻大岭脚。
  以驻地大岭脚故名。解放初属大莱口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成立大岭脚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大岭管理区,1961年建立大岭脚大队,1985年成立大岭脚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150亩,主要经营水稻和山地杂粮。
  大岭脚92户,334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大岭脚地名。大岭脚至项山头有五华里的山岭,村坐落在岭脚,得名大岭脚。村呈三角形,距乡驻地5.9公里。
  麻蓬1户,2人。
  里大坑行政村,141户,561人,驻里大坑。
  以驻地里大坑故名。解放初属项山头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成立茶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大岭管理区,1961年建立里大坑大队,1985年成立里大坑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耕地461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毛竹。
  里大坑94户,374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里大坑地名。祖先从福建迁此,后取邻村里大坑口女为妻,为了与大坑口区别,外叫大坑口,内叫里大坑。村呈梯形,西临小溪,距乡驻地5.8公里。
  芋坑5户,15人。
  清康熙年间,先祖肖居义从福建汀州上杭李家坑避乱到此,垦荒过活,后发展成村。因村处在山坑,取名峪坑。“峪”与“芋”同音,写成芋坑。村坐落在山坡上,四周是高山。
  桐水芋33户,131人。
  清咸丰年间,先祖钟开龙从里大坑到此种田,后定居于此发展成村,村名来历不详。坐落在山顶上,东有溪坑。
  豆腐驮4户,22人。
  里驮坑岭当5户,19人。
  项山头行政村,183户,716人,驻项山头。
  以驻地项山头故名。解放初建立项山头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成立高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大岭管理区,1961年建立项山头大队,1985年成立项山头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641亩,农业经营主要水稻,和山地杂粮。
  项山头168户,564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项山头地名。祖先姓项,村坐落在山头,故名项山头。村呈扇形,南临小溪,距乡驻地7.3公里。
  过路四百6户,24人。
  清道光年间,先祖陈姓从宣武乡少妃村到此定居,村坐落在与宣平交界处的山岙路边,路旁有丘小四百(即农田,约5亩),故村得名过路四百。东南是山,西北是梯田。
  前山9户,38人。
  清道光年间,李姓祖先从永康迁入此地,以打铁为业,后定居成村,村处在项山头前山上,故名前山。坐落在山坡上,四周是梯田。
  白姆乡
  白姆乡位于县城西部麻阳港两岸,地势西高趋向东低斜。东倚王宅镇,南靠俞源乡,西与金华县交界,北与后树乡、金华县接壤。面积83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53个自然村,有2232户,8874人,其中畲族207人,其余是汉族。乡驻地白姆村。据传,从前白姆有座新妇庙,门前匾上题有“白水灵宫”四字,故得名白姆,乡以村故名,海拔170米,距县城17公里。解放前称港源镇,1949年5月建政时称双岩乡,1950年冬分建白姆、麻阳两个乡,1956年撤区并乡建立红旗乡,1958年公社化属下杨人民公社白姆管理区,1961年10月建立白姆公社,1983年7月政社分设成立白姆乡。
  该乡群山叠嶂、蜿蜓耸峙,从金华县逶迤入境,最高雄鸡坛,海拔1139米,三面环山,趋向东斜坡延展,山地面积占94%。溪流平坡合流成两条水系,一条起源于本乡小同村,一条起源子登云乡碧水坛,流经麻阳港,至王宅李兰桥汇入熟溪,注入武义江。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春夏多雨,年平均温度16.7℃,无霜期约240天,年降雨量1450毫米,东南平坡阳充足光,西北多山日照短缺。地下蕴有萤石矿藏。
  水利条件较好,建有湾塘、芬山垄等水库8座,蓄水量2447万立方米,电灌机埠12座,装机208.5瓩、灌溉面积达2420亩。建有水电站7座,装机280瓩,是我县小水电重点乡。
  交通方便,武义至麻阳,武义至董处的客车都经过乡驻地。
  全乡耕地7415亩,占总面积的5.96%,其中水田面积7036亩,占耕地面积94.89%,山林地10290亩,占总面积85.5%。解放前山区人民吃饭难,行路难,疲于奔命,童山濯濯,农田失养,粮食亩产不到300斤,农民生活十分贫苦。建国后,大力进行封山育林,和农田水利建设,排灌、耕作、脱粒和农副产品加工基本实现半机电化,生产有很大提高。1972年粮食亩产超千斤,1980年亩产1066斤,总产量791万斤,1984年亩产1496斤,总产量达1108万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同年济经作物有茶叶1367担,油菜籽1446担,油茶籽297担,红糖207担,养鱼85亩,养蜂142箱,养猪8144头。家庭副业有芒杆、箬片,特产弥猴桃等。林业有木材、毛竹大宗出口。乡镇企业有电站、萤石开采、农机、竹编、仪件、染纸、制茶、造漆等42家,从业人员285人,产值43.11万元。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399万元,人均净收入299元。
  文教卫生业。初中1所,学生303人,普及率90.48%,小学17所、学生1188人,入学率97.03%,教职员工39人。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7人。设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影剧院2座。全乡有57%以上的人饮用自来水。1984年人口出生率10.35‰,自然增长率2.23‰。
  全县最大的水利工程——源口水库,最大的水电厂——麻阳电厂,都建在该乡。
  白姆乡2232户,8874人,驻白姆。
  白姆行政村,210户,800人,驻白姆。
  因驻地白姆故名。1954年县搞点成立周桂章农业社,1956年合作化成立旗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白姆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宅大队,1985年成立白姆村委会,辖1个自然村。耕地867亩,主要种植水稻,产茶叶。
  岭外13户,48人。
  清道光年间,梅姓祖先从邻村梅岗头迁此,后发展成村。解放初属梅岗头行政村,因与白姆便路,1960年并入白姆大队。白姆到梅岗头要经过一条山岭,村坐落在岭外,故名岭外村。三面环山,前有塘。
  中宅行政村,187户,759人,驻白姆。
  中宅在白姆与下宅之间。解放初建立白姆乡第五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成立为中、下宅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白姆管理区,1961年建立中宅大队,1985年建立中宅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647亩,种植水稻为主。
  下宅行政村,112户,448人,驻白姆。
  村驻地下首,取名下宅。解放初建立白姆乡第五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成立中、下宅农业社,1958年属白姆管理区,1961年建立下宅大队,1985年改建下宅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43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白姆485户,1923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白姆地名。据传古代有座新妇庙,新妇姓白,门前匾上题有“白水灵宫”四字,遂名白姆。有溪从村中流过,村口设有武麻公路停靠站,地处丘陵,是全乡的政治、济经、文化的中心。
  经堂7户,24人。
  该村原是白姆村边一座庙宇的经堂遗址,土改时分给从金华迁来的戴章文户,后成村落,村故以经堂为名。北有公路,三面都是田畈。
  舍坞坑4户,12人。
  茶丰行政村,49户,244人,驻茶山。
  原名茶山大队,改名茶丰。解放初是白姆乡第六行政村,1956年成立茶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白姆管理区,1961年建立茶山大队,1967年改名为茶丰,1985年成立茶丰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26亩,以林业为主,兼种水稻、杂粮、弥猴桃等。
  茶山23户,95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茶山,村坐落在山上,村边有株白茶叶树,较著名,遂名茶山。村呈长方形,离乡驻地3.7公里,属山区。
  张坑26户,129人。
  先祖张姓从福建迁来,村里原先有林姓居住,坐落在一条水坑沿,名为林坑,后林姓衰落,张姓发展成村,改名为张坑。村处在300米海拔的山岙中,四周环山。
  谢坑行政村,105户,417人,驻雪坑。
  原名雪坑、因重名改为谢坑、解放初属白姆乡第七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建立雪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白姆管理区,1961年建立雪坑大队,1982年3月更名谢坑,1985年成立谢坑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501亩,主要经营水稻,产茶叶、毛竹。
  雪坑92户,363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雪坑。因地处山坳高处,冬天积雪,多日不化,遂名雪坑。村呈三角形,离乡驻地2.4公里。
  黄岗9户,41人。
  清道光年间,缙云陈姓在黄岗山结铺而居,为白姆徐家财主看守山林,后全家从缙云老江乡迁此居住,至今已有七代,村以驻地黄岗故名。三面环山,东有田,下面有通往后树公路。
  过水塘4户,13人。
  顺治寺行政村,45户,170人,驻顺治寺。
  以驻地顺治寺故名。解放初属白姆乡第六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成立顺治寺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白姆管理区,1961年建立顺寺大队,1985年成立顺治寺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247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顺治寺42户,154人,村委会驻地。
  古时村边有座和尚寺,名“顺治寺”。村由此得名。距乡驻地3.4公里,村呈三角形,地处半山区。
  岭脚3户,16人。
  岭脚村始于清道经年间,始祖陈茂才从东阳新屋乡百央迁此,买地建屋,在山上种玉米,芒杆为生,至今有5代,村建在一条三华里长的山岭脚,出入都要经过此岭故名岭脚。
  伍家坞行政村,133户,571人,驻伍家坞。
  以驻地伍家坞故名。解放初为白姆乡第五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成立伍家坞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白姆管理区,1961年建立伍家坞大队,1985年成立伍家坞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耕地830亩,以种植水稻,山地杂粮为主。
  伍家坞107户,449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伍家坞村名。村庄坐落在山坞中,原先伍姓居住,故名伍家坞。村呈三角形,地处半山区,距乡驻地3.3公里。
  平圩13户,61人。
  平圩始于清道光年间,先祖廖姓子亮从福建来到岭头村,在一家农户中看牛,长大后在离岭头一华里的水圩王庙建屋成家,村遂以平圩为名,四周都是高山。
  岭头8户,42人。
  车塘底5户,19人。
  廖姓太公约在一百年前从平圩迁此,后发展成村。村坐落在伍家坞至车塘的路边,看去村庄好象在车塘的底下,故名车塘底。村后环山,村前田畈。
  黄斜行政村,69户,311人,驻黄斜。
  放解初属外麻阳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成立黄斜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麻阳管理区,1961年建立黄斜大队,1985年成立黄斜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65亩,以种水稻、山地杂粮为主,兼营茶叶等经济作物。
  黄斜69户,311人,村委会驻地。
  清乾隆年间,历芝贵公从温州永嘉县迁住此地,已称黄斜。从前村庄分为上、中、下三铺,现已联成一个村。呈半圆形,西濒小溪,地处山区,离乡驻地7公里。
  后金行政村,139户,545人,驻后金。
  以驻地后金故名。解放初为白姆乡第七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成立后金农业社,1968年公社化属白姆管理区,1961年建立后金大队,1985年成立后金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耕地665亩,经营水稻为主,兼产茶叶等。
  后金123户,469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后金。后金与前金两村同祖,兄弟分居,一人迁居村后,后发展成村,遂名后金。村呈三角形,北临小溪,离驻地距2.1公里。
  黄泥弄6户,36人。
  清末年兰氏太公(畲族)从宣平上坦迁入此地,村坐落在山弄中均是黄泥之地,故名黄泥弄。
  马皮伍3户,10人。
  马皮伍早先为伍姓居住,后绝,约在62年前有周姓从新宅区移居王宅,后又迁入本村,村名来历无考,传说原姓伍住此,故名马皮伍。村四周都是山。
  老财山3户,15人。
  对门山4户,15人。
  龙潭行政村,42户,182人,驻龙潭。
  以驻地龙潭故名。解放初属白姆乡内麻阳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成立龙潭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麻阳管理区,1961年建立龙潭大队,1985年成立龙潭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4亩,种植水稻和山地杂粮,主要经营林业,产木材、毛竹、猕猴桃等,副业有各种木、竹制品。
  龙潭42户,182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龙潭地名。村上首山坳中有水潭,水深且清,相传是真龙栖息之处,故名龙潭,村以此得名。村呈长方形,地处山区,距乡驻地28公里,产茶叶、木材等。
  群丰行政村,166户,624人,驻外麻阳。
  群丰是农业社名称的沿用。解放初建立外麻阳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建立群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麻阳管理区,1961年建立群丰大队,1985年成立群丰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423亩,以种植水稻和山地杂粮为主,兼产茶叶、毛竹、猕猴桃等。
  外麻阳164户,614人。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麻阳地名。宋淳熙十四年,祖先郑宣义公从遂昌迁居此地,迄今有八百余年,麻阳是、内、中、外三村的总称,该村处在外面,故名外麻阳。距乡驻地4.5公里,麻阳港北侧,武麻公路在村内通过。
  梨树坑2户,10人。
  先祖何姓,约在一百五十年前从南京迁来,该村原叫女儿坑,后改为梨树坑,来历不明。村四周环山。
  麻阳行政村,232户,872人,驻地内麻阳。
  以村总称得名麻阳。解放初,建立内麻阳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成立红光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为麻阳管理区,1961年建立麻阳大队,1985年成立麻阳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耕地678亩,以种植水稻、山地杂粮为主,兼营茶叶、毛竹、木材等。
  内麻阳154户,562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麻阳地名。麻阳是三个自然村的总称。位于麻阳港北侧,属山区,村呈船形。
  中麻阳55户,218人。
  据郑氏宗谱记载,清康熙年间,先祖郑姓福十五,由外麻阳迁此发展成村。村前有溪,村后环山。
  深塘后21户,86人。
  清道光年间,叶姓延佑太公从壶山镇草马湖迁来,居住在隔溪村对面有口名叫深塘的后面,村故名深塘后。东临麻阳港,其余三面是山。
  下张2户,6人。
  高畈行政村,89人,驻高畈。
  以驻地高畈故名。解放初属白姆乡第六行政村,1956年成立梅岗头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白姆管理区,1961年建立梅岗头大队,1969年因建源口水库迁移到高畈,1978年改称为高畈大队,1985年建立高畈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68亩,以种水稻为主。
  高畈20户,89人,村委会驻地。
  高畈原是大队养猪场,1969年建造源口水库,梅岗头村迁移此地,遂名高畈。村呈三角形,麻阳港西侧,地势平坦,距乡驻地0.9公里。
  白坛下行政村,106户,437人,驻枫树脚。
  村西南有座马山岗,据传岗上岩石原是白色的,得名白坛下。解放初为白姆乡第七行政村,1956年成立白坛下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为白姆管理区,1961年建立白坛下大队,1985年成立白坛下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耕地463亩,以种水稻为主。
  枫树脚72户,289人。村委会驻地。
  枫树脚是解放后新建村庄,村南有株大枫树,故名枫树脚。村呈三角形,位于麻阳港北侧,距乡驻地1.1公里,属平原地区。
  上蓬8户,38人。
  清乾隆年间,上蓬先有陈姓,到光绪年间有周姓迁来,继有罗姓从俞源乡破岗山迁来此地,后只剩罗家一姓。村处于麻阳港上游,故名上蓬。四周是田畈。
  下蓬12户,44人。
  传说朱姓始祖是位星相家,一夜,梦见有人告诉他,只有在白岩石下面居住,才能子孙兴旺。后来找到白坛下,见此处岩石白,就在清乾隆后期从福建携眷到此居住,遂成村庄,村处在白坛下下首,故名下蓬。村北有大溪,三面是农田。
  山脚14户,61人。
  清乾隆年间,朱姓祖先从下蓬分居到此,遂成村庄,村南边近靠高山脚,故名山脚。其余三面是农田。
  横 山行政村,93户,366人,驻塘头。
  村以七个自然村组成,如横排在山下、故片村名为横山。解放初为白姆乡第六行政村,1956年成立横山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白姆管理区,1961年建立横山大队,1985年成立横山村委会。耕地45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塘头22户,84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塘头地名。村边有田叫塘丘,村庄坐落在塘丘的高处,故名塘头。距乡驻地1.2公里,村呈半圆形,属半山区。
  仙岩寺18户,76人。
  清光绪三年,雷氏太母从宣平上坦大西畈到此时,该村原张姓,后来张姓衰后,继有胡姓、兰姓(畲族)迁来,遂成村庄,村里原有座岩寺,故村名仙岩寺。村下有田。
  红驮口4户,7人。
  约在四十年前,张姓从麻阳村迁此居住,后山上有块呈红褐色的岩石,俗叫红驮,村坐落山口,故名红驮口。四周是山。
  湾内16户,54人。
  清乾隆年间,全姓始祖从义乌到此烧炭,后来全家迁居到此,迄今已有十一代。因村坐落在山脚,进出村都要经过一些小路湾头,故村名为湾内。四周环山,村东有小水库。
  梅坞24户,92人。
  梅坞起先是项姓居住,后因人丁不旺废绝。约在清乾隆年间,有梅姓从梅岗头迁此,遂成村庄。村处在山坞中,多种植青梅,杨梅等水果,村民又多姓梅,遂名梅坞。三面环山,东北面平坡是村出入口。
  大麻地8户,38人。
  田口塘1户,5人。
  坞驮畈行政村,118户,421人,驻坞驮畈。
  以驻地坞驮畈得名。解放初建立坞驮畈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成立坞驮畈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麻阳管理区,1961年建立坞驮畈大队,1985年成立坞驮畈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耕地234亩,以种植水稻及山地杂粮为主,兼产茶叶、竹、木等。
  坞驮畈80户,267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坞云畈地名。村四周是山,当中是田畈,象一口湖潭,故名湖潭畈。1950年土地改革时,公章刻成“坞驮畈”,后遂名坞驮畈。村呈长方形,属山区,距乡驻地7.6公里。
  何村15户,57人。
  何村先前有何姓从南京迁来,后绝。约在清道光年间,有仙居何姓到此居住,遂成村庄,于今以有七代,村以姓为冠,故名何村。三面环山,前面有大溪。
  拦路17户,67人。
  在民国年间,廖姓从坞驮畈迁此,发展成村。因村位置离坞驮畈一公里处的路段上,是麻阳到沿朱岭必经的大路,可走陆路,也可涉水,俗称为“拦路”,“拦路”故成村名。三面环山,南临麻阳港。
  发洪坑6户,30人。
  沿朱岭行政村,99户,351人,驻白果树脚。
  村原驻地在沿朱岭。1961年驻地迁往白果树脚,未改名,解放初属坞驮畈行政村,1956年成立坞驮畈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麻阳管理区,1961年建立沿朱岭大队,1985年成立沿朱岭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耕地173亩,以种水稻及山地杂粮为主。
  白果树脚34户,127,村委会驻地。
  据传约在五百年前,祖先从福建来此定居,村上首有棵白树,遂取名白果树脚。村呈三角形,东南面靠溪,地处山区,距乡驻地9.1公里。
  沿朱岭52户,183人。
  清乾隆年间,邓姓祖先由福建迁来,后发展成村。因出入村内需经过两条山岭,遂名沿朱岭。村前有麻阳港,村后东西三面环山。
  白坛(已废)于1984年全村迁入沿朱岭村。
  黄岗头8户,24人。
  平坛(已废)于1985年迁移白果树脚。
  八百行政村,152户,569人,驻八百。
  以驻地八百得名。解放初为白姆乡第八行政村,1956年成立八百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白姆管理区,1961年建立八百大队,1985年成立八百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542亩,以种水稻及山地杂粮为主,兼产茶叶、竹、木等。
  八百118户,456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八百地名。相传,建村造屋选址在八百,遂名八百。村呈长方形,坐落在两条小溪汇合处,离乡驻地4.1公里,地处半山区。
  外处9户,31人。
  清道光年间,南京叶姓,因家乡洪水泛滥成灾,逃荒到武义横山,不久移居八百村的北山脚定居,因祖籍南京,称“南京铺”。属八百行政村,成为八百外边的一处村庄,遂名外处。村后山,村前梯田。
  水口25户,82人。
  清康熙年间,邹姓始祖从福建汀州上杭塘夏村流落本地,以种植靛青为业,后因兄弟两人分居到现在水口村,村处在八百村口,小地名也称水口,村故得名水口。东有机耕路,南北农田,西为山坡地。
  小同行政村,91户,345人,驻小同。
  以驻地小同故名。解放初为白姆乡第八行政村,1956年成立小同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白姆管理区,1961年建立小同大队,1985年成立小同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28亩,以种水稻及山地杂粮为主,产猕猴桃。
  小同91户,345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小同。原名为仙洞,相传村头有泉水洞,四季不涸,称为仙洞,村以此得名。又传有个官员要到仙洞游玩,村民招待不起,设法谢绝,那官员骂村民小气,把村名改为小洞,后写成小同。村呈长方形,半山区,坐落在两溪汇合处,离乡驻地5.7公里。
  梅岗头(已废)七十年代因做源口水库,全村迁居附近各村。
  要巨乡
  要巨乡位于县城西部,武宣公路两侧,东倚大田、桃溪滩两乡,南临王宅镇,西与后树乡接壤,北与桃溪滩乡交界。面积31.5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46个自然村,有1905户,7617人,有畲族27人,其余都是汉族。乡政府驻地要巨村,海拔110米,离县城11公里。据传从前要巨水源奇缺,经常受旱,故名杳渠。解放后进行了水利建设,解决严重缺水的困难,1964年改名“要巨”,乡以村为名。解放前为中枢镇,家山乡,解放后建政为中枢乡,属履坦区。1956年撤区并乡,建立胜利乡,1958年属下杨大公社,为要巨管理区,1961年10月建立要巨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成立要巨乡。主要经营水稻、茶叶、红糖、蜜梨等。
  该乡东南为低坡平原,地势平坦,西北是峡谷丘陵,蜿蜓起伏。最高大岗岩,海拔645米,由后树乡逶迤入境,成为西部屏嶂。境内溪涧纵横,合流成一条河流,起源于白姆乡伍家坞村,流经本乡仁村,注入白鹭溪。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区,常年降雨量1450毫米,年平均温度16.9℃,无霜期约250天。春夏多雨,阳光充足,适宜发展种植业。地下蕴有丰富的萤石矿藏。
  水利件条较好。县属源口水库的北干渠经过该乡,能自流灌溉。乡建有要巨、尾巴塘、石陈弄、树叶坑等水库21处,蓄水量377万立方米,电灌1座,装机10瓩,小水电4座,装机68瓩。
  交通运输方便。境内有武宣公路通过,客车可直达县城。
  全乡有耕地10996亩,占总面积的23.27%,水田10835亩,占耕地面积98.54%。山林地29832亩,占总面积的59.5%。解放前,粮食亩产不到300斤。建国后,开塘筑库,开渠导流,进行农田水利建设,机耕、排灌、脱粒和农副产品加工基本实现半机电化,农业生产迅速提高。粮食1972年跨纲要,1980年亩产1018斤,总产量1120万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1984年粮食亩产就达1445斤,总产量1552万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同年经济作物茶叶1805担,油菜籽1140担,红糖132担,养蜂81箱,养鱼708亩,珍珠15斤,生猪饲养8072头,尚有蜜梨、柑桔、三角蚌等出口。
  乡镇企业有萤石开采、造纸、砖瓦等23家,其中乡办3家,共产值91.19万元。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470万元,人均净收入407元。
  文教卫生事业。初中2所,学生303人,普及率91.19%;小学9所,学生793人,入学率达98.42%。全乡有周岗、要巨两村已实现无盲村。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9人,设有广播站、文化站、电影放映队,影院2座,有座位2400座。有47%以上人口已饮用自来水。
  1984年人口出生率10.36‰,自然增长率为4.01‰。
  要巨乡1905户,7617人,驻要巨。
  要巨行政村,386户,1516人,驻要巨。
  以驻地要巨故名。解放初建立要巨行政村,1956年成立要巨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为要巨管理区,1961年建立要巨大队,1985年成立要巨村委会,辖2个自然。耕地2451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蜜梨、柑桔等。已实现无盲村。
  要巨359户,1411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杳渠。据传这里缺水,经常受灾,故名杳渠。解放初建起了3座水库,缺水问题基本解决,1964年改名为要渠,后简化为要巨。位于县城西部10.4公里。
  屋基塔27户,105人。
  清朝,有邵姓从邵宅迁此落户,据说村址原是一块坐北朝南的塔基,是建房的好基地,村发展后,故名屋基塔(塔方言指地)。南公路,西农田,北是山。
  岩坞行政村,193户,837人,驻岩坞。
  以驻地岩坞故名。解放初建立岩坞行政村,1956年成立岩坞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要巨管理区,1961年建立岩坞大队,1985年成立岩坞村委会,辖7个自然村。耕地944亩,主要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柑桔等。
  岩坞105户,491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岩坞。村建于清道光年间,在四面环山的大岗岩的山坞之中,故名岩坞。村呈三角形,小溪从村中流过,距乡驻地1.9公里,地处多山。
  里坞60户,283人。
  清道光年间,福建上杭古田里、大拉背等地的邹姓和张姓到此落户,村处在三面环山的山坞里,村中央有株柳树,得名柳坞,因“柳”与“里”方言近音,写成里坞。
  西坑12户,43人。
  清道光年间,顾姓从仙居南塘迁此,又在咸丰年间,有陈姓从磐安壮基到此落户,后发展成村,村坐落在岩坞西首的山坑里,得名西坑。四周环山。
  唐葛周2户,8人。
  唐葛周原是庙名。1958年有范姓从金华孝顺区历唐范迁此,在庙里居住,村以庙得名。四周环山。
  竹坑4户,16人。
  平坑2户,6人。
  姓张8户,2S人。
  周岗行政村,81户,321人,驻周岗。
  以驻地周岗故名。解放初属山里行政村,1956年成立联众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要巨管理区,1961年建立周岗大队,1985年成立周岗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49亩,以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木材等。
  周岗81户,321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周岗地名。相传,周岗原属要巨村,是周姓财主的属地,后管辖权还给村民,为了表示感谢,取名周岗。村呈半弧形,距乡驻地2.1公里,属山区,已实现无盲村。
  山里行政村,159户,682人,驻下山里。
  驻地下山里,名为山里行政村。解放初建立山里行政村,1956年成立健力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要巨管理区,1961年建立山里大队,1985年成立山里村委会,辖13个自然村。耕地66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木材等。
  下山里50户,244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山里地名。村处在山岙中,故名山里,上首叫上山里,下首叫下山里,总称山里。村呈长方形,坐落在两条小溪汇合处,属半山区,距乡驻地1.8公里。
  上山里26户,128人。
  村形成年代不详,有王姓从江西迁此定居,后发展成村。村口有座岩石形似锁形,得村名锁里,因“锁”字笔划多,而村坐落在四周环山之中,就改写为山里,相邻有两个自然村,分为上山里、下山里。四周是山,南面有小溪。
  山园里5户,23人。
  清乾隆年间,钟姓从福建迁此定居,村处在四周环山,当中有块圆形平坦的地段,故名山园里。
  陈弄13户,61人。
  清乾隆年间,邹姓祖先从福建到此定居,村原名陈龙,因谐音写成陈弄,村名不详。东西是山,南北农田,南有机耕路。
  马抢槽30户,128人。
  清乾隆年间,邹姓祖先从凡岭脚迁此定居,后发展成村。过去村形似马槽,四周有五个山头如马头般伸向村里,象在槽里抢吃的马匹,故得名马抢槽。四周都是山。
  金堂基5户,17人。
  解放初,方姓从下山里迁此定居,村址原是倒塌的寺庙经堂的屋基,得名经堂基,因谐音写成金堂基。三面靠山,南是田。
  徐村2户,10人。
  徐村是徐姓居地意思,后绝,仍沿用,现在徐村是后来人定居发展成村的。
  山里庙2户,8人。
  上沙田2户,7人。
  下沙田3户,13人。
  叶坞坑1户,5人。
  西坞宅坑2户,7人。
  瓦灶9户,31人。
  红卫行政村,39户,,160人,驻红卫。
  1966年因建新安江水库从淳安县迁来武义,原名奎星大队,后改为红卫大队,1985年成立红卫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0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产茶叶。
  红卫39户,160人,村驻地。
  因新安江水电站的建设,从淳安奎星大队迁来武义,更名为红卫。村呈长方形,在白鹭溪西侧,离乡驻地3公里,地势平坦。
  宅山行政村,45户,184人,驻宅山。
  1962年由淳安县迁来武义,仍用原名宅山大队。1985年成立宅山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5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等。
  宅山45户,184人,村驻地
  宅山村名是沿用在淳安时村名。村呈方形,离乡驻地1.8公里。
  四八店行政村,193户,746人,驻四八店。
  以驻地四八店故名。解放初建立四八店行政村,1956年成立四八店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四八店管理区,1961年建立四八店大队,1985年成立四八店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114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柑桔、茶叶等。
  四八店141户,535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四八店地名。据传明朝有徐四八祖先到此定居,接着陈姓也迁入此地,四八祖先曾开店经商,村庄遂名四八店。距乡驻地3公里,村呈八角形,宣武公路北侧。
  桐村18户,82人。
  桐村形成历史已久,原有童姓居住,得名童村,后童姓绝。清朝末年徐姓从武义城里迁此定居,继有陈姓到此落户,遂以谐音改为桐村。东山,北农田。
  古马山34户,129人。
  明朝年间,祖先徐姓从武义城内迁此定居,因村边有座山形状象马,村以山得名古马山。东南田,西山,北武宣公路。
  红星行政村,66户,129人,驻红星。
  1962年从淳安县风山公社迁到此地,原名五星大队。来武义后分两地居住,这里取名红星大队,1985年成立红星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39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红星66户,268人,村驻地。
  红星原是淳安时村名,后迁武又仍沿用。村呈圆形,武宣公路西侧,距乡驻地3公里。
  大路洪行政村,123户,508人,驻大路洪。
  因驻地大路洪故名。解放初建立大路洪行政村,1956年成立大路洪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四八店管理区,1961年建立大路洪大队,1985年成立大路洪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耕地90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柑桔、茶叶等。
  大路洪36户,142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大路洪地名。相传洪姓开始定居,村边有一条宣平至金华的大路,故名大路洪。村呈长方形,距乡驻地2公里。
  下坟头16户,62人。
  下雪34户,138人。
  明朝年间,徐姓从武义县城迁此建村,后遭火灾,归回武义,继有刘姓到此落户,现刘姓居多。村名下雪来历不详。东、南、北三面是农田,西是溪。
  上雪20户,76人。
  清朝年间,陈姓从陈宅到此定居建村,村名不详。东、南、北三面是田,西边溪。
  江窑畈17户,90人。
  东升行政村,42户,166人,驻东升。
  1961年永康建造太平水库时迁来武义,取名东升大队,1985年成立东升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5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柑桔等。
  东升42户,166人,村驻地。
  1961年从永康迁来武义,取名东升,含有旭日东升,朝气蓬勃之意。村呈直角形,距乡驻地1.8公里,武宣公路两侧。
  孙里坞行政村,195户,693人。
  以驻地孙里坞故名。解放初建立孙里坞行政村,1956年成立孙里坞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四八店管理区,1961年建立孙里坞大队,1985年成立孙里坞村委会,辖6个自然村。耕地109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柑桔、茶叶等。
  孙里坞131户,474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孙里坞地名。村坐落在群山环抱的山坞里,村民多姓孙,故名孙里坞。距乡驻地3.5公里,村呈长条形,属半山区。
  高沿塘26户,100人。
  清朝年间,徐姓从武义县城迁此定居成村,村东有座东山,村前有口大塘,村以山、塘得名高燕塘,后因“燕”与“沿”方言谐音,写成高沿塘。四面环山。
  四央头11户,30人。
  清朝年间,谢姓祖先从沿朱岭到此定居,在此以前有过施姓居住,村名施央头,后来写成四央头。北山,其余三面是农田。
  伍仙亭24户,77人。
  清咸丰年间,吴姓从湖北武昌迁此定居成村。村边有座凉亭,相传是姓杜人造的,得名杜仙亭,后写成伍仙亭,原因不详。北是山,其余三面是农田。
  石屋2户,7人。
  后塘1户,5人。
  仁村行政村,356户,1381人,驻前新屋。
  本行政村由5个自然村组成。仁村最大,遂名仁村。解放初建立仁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仁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要巨管理区,1961年建立仁村大队,1985年成立仁村村委会。耕地2147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柑桔等。
  前新屋72户,290人,村委会驻地。
  该村由仁村释出,当时这里只有存放犁耙等农具的平屋。兄弟分家后,徐四房太公在此建造一幢新屋,故名前新屋。村呈方形,距乡驻地1.7公里,武宣公路通过村中,地势平坦。
  罗桥47户,193人。
  清朝年间,徐姓从武义县城迁此定居,村名来历不详。四周是农田,南有小溪。
  仁村128户,487人。
  仁村历史已久,原先是宁姓居住,故名宁村,后毁于火灾,约在北宋嘉祐年间,徐姓从马府下迁此定居,重建宁村,改名仁村。四周是农田,南武宣公路。
  和山头26户,108人。
  清朝年间,贺姓从溪里迁此定居,村处在丘陵高处,得名贺山头,“和”与“贺”谐音,写成和山头。东北是农田,南有小溪,北靠山。
  靖山83户,303人。
  明天启年间,韩姓祖先从水阁塘到此定居,后发展成村。村东有座靖山,村以山得名。东南是山,西农田,北是武宣公路。
  后树乡
  后树乡位于县城西部,是三面环山、叠峰峡谷之地,东与要巨、桃溪滩两乡为邻,南与白姆乡接壤,西北与金华县交界。面积26.6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21个自然村,有1003户,3964人,均系汉族。乡政府驻地董处,海拔250米,距县城14公里,后树乡名来历:据传从前有位府太爷,外出察访都要坐轿,一次路过杉树塘村时,有棵枸树横拦在路上,坐轿、骑马的都要下来才能过去,这位太爷下轿后说:“此树长得恶,为何没把它砍掉。”以后群众传为“恶树”之地,方言“恶”与“后”谐音,取名后树。解放初为后树乡,属履坦区,1956年撤区并乡属胜利乡,1958年公社化属下杨大公社,为后树管理区,1961年10月建立后树人民公社,1983年7月政社分设成立后树乡。
  该乡属山区。群山耸峙,蜿蜓起伏。溪流交错,合流成主要水系,有起源于上辽、长蛇形、元明寺三处,汇合于蓬桥头,再与河山、老铺垄两处支流合流于新塘岗,流经下舌,注入金华安地。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区,年平均温度16.9℃,最高温度7月35~38℃,最低温度1月—5~8℃,年降雨量1450毫米,无霜期240天左右,适宜发展农、林业,主要经营有水稻、杂粮、木材、毛竹等。地下蕴有萤石矿藏。
  近年建有大小水库13座,蓄水量27万立方米,水利条件有很大改善。此外建有水电站1座,装机80瓩。武义县城到董处已通客车,沿路5个村有停靠站,基本解决山区的行路与照明的困难。
  全乡有耕地2758亩,占总面积6.84%,其中水田2547亩,占耕地92.35%。山林地3.5万亩,非林地3.7万亩。解放前,山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粮食亩产不到300斤,农民生活十分贫苦。建国后,进行植树造林和农田水利建设,在排灌、脱粒、农副产品加工基本使用半机电操作,生产有很大发展,1969年粮食亩产700斤,1980年亩产1073斤,总产量达293万斤。近来农村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1984年粮食亩产1332斤,总产量达390.3万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同年茶叶854担,油菜籽129担,养鱼29亩,养猪2942头,林业有木材、毛竹出口。
  乡镇企业有萤石开采、林场、茶场、电站、工艺、五金、榨油等厂30余家,从业人员有320人,其中乡办7家,年产值40.14万元。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176万元,人均净收入319元。
  文教卫生事业。初中1所,学生147人,普及率达90.35%。小学11所,学生432人,入学率达98.65%,有教职员工16人,代课教师11人。卫生院一所,医务人员6人。敬老院1所,尚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影剧院2座,有座位1500座。全乡有85%以上的人口已饮用自来水。
  1984年人口出生率9.91‰,自然增长率为2.03‰。
  后树乡1003户,3964人,驻董处。
  董处行政村,151户,644人,驻董处。
  以驻地董处故名。解放初建立董处行政村,1956年成立董处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后树管理区,1961年建立董处大队,1985年成立董处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482亩,主要经营水稻和山地杂粮,兼产茶叶。
  董处151户,644人,村、乡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董处。清乾隆15年建董祠。祖先董秉义在此定居发展成村,取名董处。村呈长方形,离乡驻地13.5公里,属半山区。
  上辽行政村,22户,107人,驻上辽。
  以驻地上辽故名。解放初属董处行政村,1956年建立联山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后树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辽大队,1985年成立上辽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83亩,以种植水稻为主,产茶叶。
  上辽22户,107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上犁地名。该村坐落在上辽山边的山坞中,遂名上辽。村呈长方形,距乡驻地2公里,地处半山区。
  河山行政村,71户,263人,驻河山。
  以驻地河山故名。解放后建立河山行政村,1956年成立河山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后树管理区,1961年建立河山大队,1985年成立河山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1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
  河山71户,263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河山地名。最早由何姓住此,四周都是山,遂名何山。后何姓迁去,张姓从福建迁来,将何山改为河山。村呈丁字形,距乡驻地1.2公里,南临小溪,属山区。
  黄泥坑行政村,46户,185人,驻田塘坞口。
  行政村由9个自然村组成,全长5华里,黄泥坑村较大,又较集中,故1961年改称为黄泥坑大队。解放初属水阁行政村,1956年属水阁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后树管理区,1961年建立黄泥坑大队,1985年成立黄泥坑村委会。耕地9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
  田塘坞口4户,19人,村驻地。
  1952年由黄泥坑村移驻到此。村后有一座山,叫“田塘坞山”,村坐落在山脚坑口处,故名田塘坞口。距乡驻地2.1公里,村呈半月形,属山区。
  黄泥坑12户,45人。
  清道光年间,永康三十里坑陈有开到此定居,村原名黄泥坞坑,后改为黄泥坑。东西是山,南北是路。
  老铺基8户,28人。
  1917年本地沙坑村有23户人迁此建村。村址原是一块看山铺的铺基,故名老铺基。东是路,西是山,南北临溪。
  下舌 5户,15人。
  民国年间,缙云徐德辉到此为山主看管竹林,后定居成村。传说先前此地居有舌姓两位财主,后绝,村遂名下舌。东边农田,南西北是竹园。
  大炉 3户,14人。
  1974年陈志有从黄泥坑到此定居,村边有山名叫大炉山,村亦名大炉。东黄泥坑,南路,西北是山。
  沙坑口 2户,12人。
  横坞口 4户,23人。
  新塘岗 4户,17人。
  西坑 4户,12人。
  西田行政村,60户,226人,驻西田。
  以驻地西田故名。解放初属董处行政村,1956年成立永进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后树管理区,1961年建立西田大队,1985年成立西田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19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
  西田34户,123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中称西殿。古时村名叫仙桥,因村边有座石桥,名仙桥(又称西桥),后来村前造了一座殿,改为西殿,近年因书写方便写成西田。村呈蝴蝶形,东临小溪,距乡驻地0.8公里。
  杉树塘26户,106人。
  据传清时有人从本乡河山到此定居,发展成村。过去村边有古松,近处有口小塘,故名松树塘,后写成杉树塘。东有前山,南靠机耕路,西有后山,北农田。
  桑叶坞行政村,71户,237人,驻桑叶坞。
  以驻地桑叶坞故名。解放初属董处行政村,1956年建立永先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后树管理区,1961年建立桑叶坞大队,1985年成立桑叶坞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98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
  桑叶坞71户,237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桑叶坞地名。村庄处在山坞中,形似桑叶,故名桑叶坞。村呈燕窝形,距乡驻地1.4公里,西南濒临小溪,属半山区。
  水阁行政村,136户,522人,驻水阁。
  以驻地水阁故名。解放初建立水阁行政村,1956年成立水阁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后树管理区,1961年建立水阁大队,1985年成立水阁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45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
  水阁136户,522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水阁村名。因坐落四周环山的洼地中,水位低,容易积水,故名水阁。村呈方形,村中有小溪,北靠武后公路,距乡驻地0.7公里,属半山区。
  下徐宅行政村,67户,302人,驻下徐宅。
  以驻地下徐宅故名。解放初建立下徐宅行政村,1956年成立联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后树管理区,1961年建立下徐宅大队,1935年成立下徐宅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72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
  下徐宅67户,302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下徐宅村名。村中多徐姓,故称徐宅。古时附近有个村称上徐宅,本村在下首,遂名下徐宅。村呈散列点状,东临小溪,村口有武后公路通过,距乡驻地1.7公里。
  元明寺行政村,47户,174人,驻元明寺。
  原名茶丰,因重名改为元明寺。解放初属下徐宅行政村,1956年成立高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后树管理区,1961年建立茶丰大队,1982年3月更名元明寺大队,1985年成立元明寺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22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
  元明寺47户,174人,村驻地。
  元末明初建有元明寺,后来寺废村存,仍以寺作村名。村呈长方形,东临小溪,距乡驻地3公里,属半山区。
  松树下行政村,154户,576人,驻松树下。
  以驻地松树下故名。解放初建立松树下行政村,1956年成立金星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后树管理区,1961年建立松树下大队,1985年成立松树下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48亩,以植种水稻为主,产茶叶。
  松树下154户,576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松树下。传说,古时村边大路斜横着一棵大松树,其下首住有几户人家的小村落,取名松树下。村呈散列点状,东濒小溪,武后公路从村中通过,离乡驻地2.3公里。
  长蛇形行政村,165户,604人,驻长蛇形。
  以驻地长蛇形故名。解放初属松树下行政村,1956年成立长蛇形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后树管理区,1961年建立长蛇形大队,1985年成立长蛇形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392亩,以种植水稻为主,产茶叶。
  长蛇形116户,418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长蛇形地名。建有徐祠。据传县城西徐衍分于此,村后山形似长蛇,故名长蛇形。村呈散点状,两条小溪汇合处,武后公路东侧,属半山区,距乡驻地3.3公里。
  西庙下49户,186人。
  清乾隆年间,谢姓始祖从福建迁此定居,后发展成村,村东原有座古庙,村在庙西,故名西庙下。东临小溪,南农田,西靠公路,北环后山。
  山村农户

知识出处

浙江省武义县地名志

《浙江省武义县地名志》

本书主要收录了武义县现行标准地名2900条,内容包括标准名称、汉语拼音、历史名称、沿革概况等作了简要的介绍,并附地图44幅,照片77帧。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下杨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