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宅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浙江省武义县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1065
颗粒名称: 新宅区
分类号: K925.5
页数: 32
页码: 125-15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武义县新宅区的基本情况和各个地名的介绍。
关键词: 新宅区 武义县 地理

内容

新宅区 位于县城南部,东邻缙云,南界丽水,西接下杨、柳城两区,北连壶山镇,总面积228、9平方公里。辖大田、新宅、宣武、明山四个乡,62个行政村,182个自然村,共9295户,36405人,其中畲族398人,余均汉族。
  区公所驻地岭下汤。解放初辖双港、菊岩两个乡,后扩为岭上、菊水、李村、塘头、岭下、徐村、双港、双坑、南郊等乡,1956年撤区,隶为县直属,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新宅人民公社,下建徐村、新宅、三坑口、少妃四个管理区,1961年10月改建为徐村、新宅、宣武、明山四个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成立乡人民政府。
  该区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多山,海拔1000米以上的有马背尖、李山头、龙头眼睛等。主要溪流有菊溪、双港溪,菊溪发源于桑坑头,自东向西流经大殿,在溪下出境,注入丽水雅溪水库,属瓯江水系;双港溪发源于大殿岭和少妃岭,流经古竹注入熟溪,汇入武义江,属钱塘江水系。因地处山区,往来交通要翻山越岭,主要干道有大殿岭已建成公路;红桐岭也凿通300米长的隧道,筑成机耕路。
  境内较大水库有建坑、水碓坑、瓦窑头等。国营大田水电厂建在大田乡(即徐村乡)虎头弄,装机4台,容量1000千瓦。
  全区耕地面积23666亩,占总面积6.88%,其中水田面积21003亩,占耕地面积88.7%,山林地面积320034亩,占总面积93%。1984年产粮3568.25万斤,茶叶73.41万斤,油菜籽20.77万斤,特产有板
  栗、香榧、药材等,同年为国家提供木材1571立方米。载止1984年底,全区工农业总产值1470万元,人均净收入273元。
  有完全中学1所,初中4所,中心小学4所。区属医院1所,乡卫生院4所。
  大田乡
  大田乡 位于县城南部,南北长,东西狭,呈长条形。东与溪里乡相接,南与新宅乡毗邻,西与陶宅乡交界,北与壶山镇接壤。面积47.7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61个自然村,有2874户,11003人,其中畲族216人,其余都是汉族。乡政府驻地徐村,海拔142米,距县城11公里,乡以村为名,故名徐村公社。因金华地区内有公社重名,以附近大田水电厂为名,于1982年改为大田公社。解放前称岭下镇,1950年建政时划为双港、岭下两个乡,属新宅区,1956年撤区并乡时,建立徐村乡,1958年公社化属新宅大公社为徐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徐村公社,1983年7月政社分设成立大田乡。
  该乡处丘陵地带,山峦重叠,连绵起伏,最高九峰山,海拔725米,地势南高北低。河流主要有双港溪,发源于小妃岭和大殿岭,由南向北,流经岭下汤、弄口、徐村、古竹等地,注入熟溪。气候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区,雨量充沛,常年降雨量1450毫米,平均温度16.7℃,最高温度(7月)为35~40℃,最低温度(1月)—5~8℃,无霜期约240天。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适宜农业生产,主要经营以水稻为主,兼营蚕桑、茶叶、油菜籽、油茶籽、柑桔,山林有毛竹、木材等。地下蕴有萤石矿藏。
  水利条件较好,建有创塘、寺垄、长塘、瓦窑头等水库21座,蓄水量达169万立方米,电灌站4座,装机容量83瓩。尚有源口水库的南干渠入注。
  交通运输方便,境内有武义到宣武和明山公路,都有客车直达县城。
  全乡有耕地10958亩,其中水田10150亩,占92.63%。山林地50862亩,占总面积的71.9%,非林地19830亩,占总面积28.1%。解放前粮食亩产不到300斤,建国后进行兴修水利,农田建设,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排灌、脱粒、机耕和农副产品加工基本实现半机电化,粮食产量有很大的提高。1972年跨纲要,1978年超千斤,1980年亩产1058斤,总产量1157万斤,1984年亩产达1472斤,总产量为1590万斤,创历史最高水平。1984年产茶叶2979担(居全县首位),蚕茧245担,油菜籽1018担,油茶籽291担,红糖114担,柑桔200亩,生猪饲养1.23万头,人均1.12头,养鱼214亩,养蜂161箱,每年生产毛竹约8万株,尚有少量木材出口。
  乡镇企业有水电站、萤石开采、丝绸被面厂、化纤丝织厂、服装、制茶等厂36家,从业人员162人,其中乡办6家。1984年工农业总产值571万元,人均净收入333元。
  文教卫生事业。初中1所,学生331人;小学13所,学生1080人,入学率达99.2%,有教职员工55人。卫生院1所,有医务人员15人;设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等。1984年人口出生率11.9‰,自然增长率4.85‰。
  古竹行政村,设古历一、四、七为集市日,促进了农村的济经繁荣。
  文物古迹。石梁架屋,即岭下汤石祠,建自宋朝(县志注)。整座建筑的檀子、柱子、梁架均用石块凿制而成,雕梁画栋,花纹细致,建筑面积132平方米,共三开间。
  太平天国标语(1858~1860)。《长毛杀妖多多杀!》七个大字,是用地痞汤献书等一伙的污血写成的。
  大田乡2874户,11003人,驻地徐村。
  徐村行政村,225户,863人,驻徐村。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徐村行政村,1956年由王村、徐村、上下仓、白衣坑组成解放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徐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徐村大队,1985年成立徐村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732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
  徐村223户,855人,乡、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中有徐村地名。明宣德年间始祖徐坚从金华石南塘迁此定居,后发展成村,取名徐村。村呈方形,位于县城南11.5公里,南面靠溪,村口有武莱公路客车停靠站,客车直达县城。
  毛弄2户,8人。
  代石行政村,203户,852人,驻代石。
  以驻地代石得名。解放初建立代石行政村,1956年属群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徐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代石大队,1985年成立代石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耕地1422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
  代石141户,596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中有代石地名。明朝中期此地原属郭山沿地方,因附近燕山岭中有灰色岩石,明朝未叶改名黛石,解放后为书写方便改为代石。距乡驻地北7.2公里,村呈船形,地势平坦,居住集中,东临熟溪。近年来建有简便公路。
  胡公庙4户,15人。
  郭山沿8户,41人。
  该村为郭姓创建,村址在山沿,故名郭山沿,郭姓无后,明末金绞湾村惨遭水灾,郑姓移来居住,逐渐发展成村。南有大路,东通代石,西通要巨乡。
  王山后26户,105人。
  据传,村南面小山头出过一个小王,故名王山,村建在小山后面,取名王山后。先祖邵其兴在清朝初期从本县邵宅迁此。村处平原,四周是水田,有大路西通代石,东通溪里乡下苏埠。
  舒宅24户,95人。
  该村先祖舒旺成,原住金绞湾,在明末房屋被洪水冲毁,移居此地,建村在山脚。坐北朝南,东临熟溪。
  大公山行政村,100户,381人,驻地大公山。
  以驻地大公山得名。解放初属代石行政村,1956年属群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徐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大公山大队,1985年成立大公山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498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蚕桑。
  大公山83户,322人,村委会驻地。
  村东有一座山,为下苏埠、南湖及本地三村共有的公山,周围以此山最高大,村庄遂名大公山。距乡驻地北6公里,村呈散列状长形,坐落熟溪东南面。
  徐家17户,59人。
  先祖徐子金在清朝末期从江西迁来,村以为徐姓之家,故名徐家。地处丘陵,西南临熟溪,东北依畈田,有小路西通大公山。
  古竹行政村,370户,1354人,驻古竹。
  以驻地古竹得名。解放初建立古竹行政村,1956年成立群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徐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古竹大队,1985年建立古竹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1732亩,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蚕桑。
  古竹311户,1110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古竹地名。据
  传,约600年前,祖先叶周玉从福建迁此定居,当时村中是一片石竹林,石竹味苦,俗称苦竹,村名叫古竹。至今群众俗称仍是苦竹。村呈方形,坐落在熟溪东侧,距乡驻地北4.3公里,村口有武莱公路,客车可直达县城,交通运输方便。
  小王船头 38户,155人。
  祖先王朝五,清乾隆年间从王宅镇马昂村迁来,村建在原是通往金华的要道边,南有熟溪阻隔,双港溪又在此处汇合,江面较宽,行人往来要坐船过渡,因没有渡船埠头,就以姓氏冠之为王船头,但王宅附近有村同名,村又比该地小,故为小王船头。村坐北朝南,沿熟溪北岸有大路通往代石,以前也是武义到新宅的唯一大路。
  王宅山21户,89人。
  该村址是王宅人的山,先有王姓塔铺守山,王姓无后,于清雍正年间才有何万候从福建上杭迁此定居,发展成村,因山主是王宅人,称王宅山,村随山名。村西畈田,三面均山。
  三峰行政村,65户,298人,驻三峰。
  系淳安移民集居。于1962年从淳安县姜家公社三峰大队集体迁入武义,1985年成立三峰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96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三峰65户,298人,村委会驻地。
  村民于1962年由淳安县姜家公社集体移居武义后,仍沿用三峰为村名。三峰,系在淳安县时由罗峰、青峰、梅峰三个自然村组成三峰农业社,沿用旧名兹以缅念。村呈方形,居住集中,地势平坦。村民爱整洁卫生,是全县典型的卫生村,坐落熟溪南侧,距乡驻地北4.1公里。
  宏阁行政村,397户,1423人,驻宏阁。
  以驻地宏阁得名。解放初建立宏阁行政村,1956年成立先锋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徐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宏阁大队,1985年成立宏阁村委会,辖7个自然村。耕地202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柑桔。
  宏阁314户,1124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中有宏阁地名。据传,建村时这里是偏僻冷角之地,需从古竹方向通过山腰的一条横路才能进村,称村为横角。现在群众中仍称横角。后人口发展,村庄扩大,为使村名雅听,遂改名“宏阁”。村呈燕窝形,地势平坦,离乡驻地3.9公里。
  小宏阁62户,213人。
  先祖钟军刚,从宏阁分支在此建村,因村址在熟溪边沿,故名宏阁溪沿。在民国时期进行村镇绘图改为小宏阁。北熟溪,有小路东通古竹,南通宏阁。
  金阁椅2户,9人。
  该村坐落山坳间,周围地形象一把坐椅,故美其名曰金阁椅。解放初土改后,邵品芳从大坑移此修屋居住,村名也叫金阁椅。东通宏阁,西与王宅镇交界。
  老鼠形11户,42人。
  该村建在山头上,山形似老鼠,故名老鼠形。清乾隆年间先祖胡德澡从谢坑迁来定居,村随山名。北有小路通往宏阁,四周是山。
  大垄1户,3人。
  四田岗5户,23人。
  鱼垄2户,9人。
  白依坑行政村,77户,311人,驻地白衣坑。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宏阁行政村,1956年属解放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徐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白衣坑大队,1985年成立白衣坑村委会,辖14个自然村。耕地383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茶叶。
  白依坑14户,50人,村委会驻地。
  据说,早年本地山上生长成片梓树,当地叫白衣树,村庄坐落在山坑,因得名白衣坑。村呈长蛇形,距乡驻地北2.5公里。该地多山,为汉、畲两族聚居。
  铺余山11户,41人。
  该村先祖雷石子,在清咸丰年间从宣平迁来,村址上首有铺余山,村座落山脚,故村亦名铺余山。有小路东通宏阁,南通茶塘岭。
  茶塘岭2户,9人。
  龟形7户,35人。
  托盘坪8户,31人。
  该村先祖兰仕林,在清道光年间从宣平下湖源迁来,在山坪上建宅定居,其坪园似托盘,故取名为托盘坪。村四周都是山,有山路北通白衣坑,东通青塘里,西通老鼠形。
  寺坪11户,38人。
  该村先祖夏施松,在清光绪年间从南京迁来,村建在山坡一块平整的地面上,山下有清照寺,故村名为寺坪。村处在群山环抱中,西可通上四保,东可通上下仓。
  青塘里4户,20人。
  冷水孔3户,12人。
  小四百5户,23人。
  该村先祖雷水才,在清光绪年间从宣平迁来,建村位在名为“小四百”的田旁,村以此田得名。坐落山脚,东有寺垄水库。
  麦磨龙钩2户,10人。
  该村先祖钟李春,在清光绪年间从宣平下湖源迁来,建村在山脚下,后山形成丁字形,似家用麦磨龙钩,山名为麦磨龙钩,村以山得名。三面环山,东有水田。
  汤坑1户,6人。
  寺后塘4户,16人。
  新建寺2户,10人。
  枇杷坪3户,10人。
  上下仓行政村,121户,467人,驻上下仓。
  以驻地上下仓得名。解放初建立上下仓行政村,1956年属群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徐村管理区,1961年成立上下仓大队,1985年成立上下仓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533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蚕桑、油菜籽等。
  上下仓96户,352人,村委会驻地。
  从前有个叫常田的人,在此建有两座仓房,取名上仓、下仓,后分别发展成村庄,解放后,统称上下仓。距乡驻地北2.3公里,村呈长方形,武义至大莱公路从本村通过,有客车直达县城,
  落弄塘23户,106人。
  该村先祖陈永忠,在清光绪年间从下关龙迁此,建村在山脚水塘旁,塘名为落弄塘,村以塘得名。三面环山,西面有水田。
  牛栏里2户,9人。
  五登行政村,210户,738人,驻地王村。
  原名王村大队,因重名改为五登大队。村庄前面有月形、落见、老鸦、下山、南山等五座小山,形似“五子登科”,取名五登山。王村也称“五登古里”,故改名五登,寓意“五谷丰登”。
  解放初建立王村行政村,1956年属解放农业社,1958年大公社时属徐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王村大队,1982年3月改为五登大队,1985年成立五登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720亩,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蚕桑、油菜籽、红糖等经济作物。
  王村187户,663人,五登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王村地名。据
  传,原名罗宅。宋元祐年间,始祖吴开元由建宁迁居于此,建有吴氏宗祠。后王姓居多,将罗宅改为王村。村呈长方形,离乡驻地北0.6公里,武明公路在村边通过,各种车辆来往不绝,交通方便。
  安青20户,64人。
  该村祖先吴成造,本乡王村人,驻此给人守山,觉此地平安清静,后就定居在此,取村名安青。村坐落山脚,四周群山环抱。
  上宅坑3户,13人。
  派塘行政村,95户,371人,驻地派塘。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派塘行政村,1956年成立红星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徐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派塘大队,1985年成立派塘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178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蚕桑、油菜籽等济经作物。
  派塘89户,353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中载有派塘地名。清乾隆五十年建孙祠,始祖从闽上杭来武,到孙世兴才定居于此。村址地形象口水塘,由于四周地形低,水源很差,虽村中也挖有水塘,但终年不能储满水,似破漏一样,故名“破塘”。“破”义贬,且有不详之意,后又改为“派塘”。村呈长方形,距乡驻地西2.1公里,地处多山。
  纸槽5户,16人。
  梅山1户,4人。
  下弄行政村,71户,304人,驻下弄。
  以驻地下弄故名。解放初属派塘行政村,1956年属红星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徐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下弄大队,1985年成立下弄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204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菜籽、蚕桑等济经作物。
  下弄45户,198人,村委会驻地。
  村庄坐落在一条很长的山垄中,始由夏姓人定居,故名夏垄。后夏姓绝,改名下弄。村呈三角形,距乡政府驻地西3.1公里,村东有小溪,地处多山,岭下汤至陶宅的公路在村口通过。
  高山头22户,91人。
  该村建在山坳间,地形很高,且为高姓始建,故为高山头。清咸丰年间,有王姓从南京仙山县马家冲迁此定居,现村民均为王姓。村前后都是百丈高山,有山涧小溪自西向东下流,村口有上岭公路相通。
  派塘岭4户,15人。
  碗铺行政村,42户,179人,驻碗铺。
  以驻地碗铺故名。解放初建立碗铺行政村,1956年属高潮农业社,1958年大公社时属徐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碗铺大队,1985年成立碗铺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3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菜籽等济经作物。
  碗铺42户,179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中载有碗铺村名。据传,古时此地建碗窑,后发展成村,取名碗铺。村呈锤形,距乡驻地南2.1公里,村前有双港溪流过,溪畔北侧有武明公路相通。
  瓦窑头行政村,282户,1100人,驻瓦窑头。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瓦窑头行政村,1956年成立红光农业社,1958年大公社时属徐村管理区,1961年成立瓦窑头大队。1985年建立瓦窑头村委会,辖10个自然村。耕地562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蚕桑、油菜籽等经济作物。林业产毛竹。
  瓦窑头113户,426人,村委会驻地。
  四百年前,先祖“洪三十九”从履坦迁
  此,建窑烧瓦,后发展成村,取名瓦窑头。位于乡驻地南2.8公里,村呈丁字形,三面环山,有小溪从村中流过。风景优美。
  虎头弄12户,43人。
  该村建在山弄,旁有巨岩,形似虎头,故名虎头弄。祖先李长泽在民国时期从福建新化莆田县东张迁来。村东靠山,西临双港溪,北有大田电厂。
  下叶山43户,190人。
  先祖张永香在清光绪年间从弄口迁移该地山脚建村,村边有瓦窑,取村名为瓦窑山,后演写为下叶山。背山面水,北有大田电厂,南通弄口。
  弄口25户,102人。
  该村先祖张和祥在清道光年间,从后树乡园明寺迁来,建村在两条溪的汇合口,故名双溪口,村逐渐向瓦窑头山弄一方发展,又改为弄口。内通瓦窑头,外通公路凉亭,弄口有汽车停靠站。
  皮山8户,29人。
  塔脚4户,17人。
  石桥下47户,173人。
  该村祖先陈三太,在清咸丰年间从宣武少妃迁来,村建在一石桥的下首,故名石桥下。西靠瓦窑头公路,南有山坑小溪。
  平塔 16户,61人。
  祖先王李成,四百年前从马昂到此给人看守山林,扎铺在一块平整的地塔上居住,故名平塔。王姓人丁兴旺,在铺基下首造屋发展成村,仍沿用平塔村名。村坐落山腰,北临瓦窑头水库。
  何店10户,46人。
  该地有何驮岭,古时为通丽水的要道,清光绪年间,祖先陶仙仪从明山茶坑迁此开店经商,逐渐发展成村,因店、村均在何驮岭下,故名何店。东有瓦窑头公路,南有瓦窑头水库。
  高坑4户,13人。
  下村行政村,154户,567人,驻岭下汤。
  岭下汤是个大村,分上、中、下三个村委会。驻地都在岭下汤。解放初建立下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爱国农业社,1958年大公社时属徐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下村大队,1985年建立下村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379亩,以种水稻为主,兼种杂粮、茶叶、油菜等。
  高村3户,10人。
  平头3户,9人。
  中村行政村,178户,617人,驻岭下汤。
  解放初建立岭下汤中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光明农业社,1958年大公社时属徐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中村大队,1985年建立中村村委会。耕地35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并产茶叶。
  上村行政村,227户,789人,驻岭下汤。
  解放初建立上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徐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村大队,1985年建立上村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419亩,以种水稻为主,也种杂粮,兼营茶叶。
  岭下汤559户,1949人,上、中、下三个村委会驻地,新宅区公所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岭下汤地名。宋时建有汤氏石祠。村处在少妃岭和大殿岭的脚下,汤姓始祖在此择地发族,取村名岭下汤。村呈长形,距乡驻地南3.5公里。双港溪从村中流过,从武义到新宅乡、明山乡、宣武乡的公路在村口通过,各种车辆穿梭往来,交通运输比较方便。
  少妃岭脚1户,5人。
  宏阁蜜桔新宅乡新宅乡
  新宅乡 位于县城正南,东界缙云、丽水两县,南连明山乡,西邻宣武乡,北接大田乡。总面积84.7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58个自然村,共2952户,11745人,其中畲族3人,余均汉族。乡政府驻地大殿,距县城17公里,海拔370米。
  乡驻地原在新宅,以村得名,1969年迁驻大殿,仍沿用原名。建国初曾建岭上、菊水、李村等乡,属新宅区,1956年撤区并乡,建立菊溪乡,1985年改乡设社,属新宅大公社为新宅管理区,1961年10月建立新宅人民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建立新宅乡。
  该乡属山区,东南部地势高峻,山峦重叠,海拔千米以上高山有雪峰山、马背尖等。主要溪流菊溪,属瓯江水系,发源于桑坑头,自东向西流,经大殿折转南下,过塘头、乌门,从溪下村出境,注入丽水雅溪水库。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降雨量约1500毫米,年均温度16.5℃,无霜期较长。
  解放后建有后鲍等水电站12座,装机容量340千瓦;水库8座,蓄水量100万立方米;电灌站9座,装机容量358千瓦。
  全乡耕地5535亩,其中水稻田4731亩,占耕地面积85.5%。山林地10.5万亩,占总面积的90%。非林地1.2万亩,占10%。农林并举,农业经营水稻为主,兼营小麦、油菜和杂粮。林业有杉木、松木、毛竹等,1984年向国家提供木材325立方米,是全县主要林业基地之一。其它有茶叶、板栗、香榧。手工业特产有“库坑纸帘”。粮食生产,1949年亩产约200斤,1966年跨纲要,1972年超千斤,1980年总产670万斤,亩产1233斤,1982年总产达838万斤,亩产1542斤,创历史最高水平。1984年总产790万斤,亩产1036斤。产茶叶2222担,油茶籽659担,生猪饲养量1.07万头,养蜂82箱。
  乡镇企业有电站、萤石开采、水泥预制、采石、农具制造、制刷、食品、土纸制造、制茶、锯板、榨油等厂场61家,其中乡办12家,从业人员298人,产值25.77万元。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421万元,人均净收入225元。
  文卫事业有初中1所,教职员工20人,学生365人,入学率94.84%。小学23所,有教职员工47人,学生1270人,入学率99.31%。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各1个。卫生院1所,有医务人员9名,大村有保健站。1984年人口出生率8.33‰,自然增长率1.28‰。
  交通便利,有通向本乡和阳坑、明山乡、东巨、宣武乡、大莱等公路。乡驻地大殿,设有车站。近年新开辟集市贸易场所,主要交易木材。
  革命烈士李桂生,该乡李村人,1947年入党,历任新宅区武工队长、区长、指导员等职,1949年8月在下杨剿匪战斗中壮烈牺牲。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县政府曾迁驻新宅。
  新宅乡 2952户,11745人,驻地大殿。
  新宅 行政村,472户,1934人,驻地新宅。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岭上乡,建立新宅行政村,1956年建立新宅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新宅大队,1985年建立新宅村委会,辖9个自然村。有耕地1004亩,以种水稻为主,兼种茶叶,年产茶叶500余担。
  大殿 25户,110人,乡政府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大殿后地名,即现大殿。村原建在大殿庙宇后面,故名大殿后。解放后改名大殿,位于县城南16.8公里,村呈三角形,面对菊溪,背靠大殿岭。
  乡政府1969年由新宅迁移该村,村逐步扩大,成为全乡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
  新宅212户,889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新宅地名。明朝时期村在内大坟,嫌子孙不发,加上阳光不足,就在村外新造住宅,故名新宅。距乡驻地南1.4公里,村呈圆形,东西靠山,西临菊溪。抗战时,国民党县政府主要机关设在该村。
  泄上8户,27人。
  约在公元1794年间,祖先曾氏从江西南昌安凤县迁此定居,村建在泄水之上,故名泄上。由村北上“百步梯”后,东通大殿,西通少妃,南首两山相夹,地势险要。
  乌梯畈27户,88人。
  该村始建于1815年,祖先周氏从周弄村迁来,在山坳开垦种粮度日。此地山高,岩石重叠,拾级而上如上高梯,村边垦成田畈,故起名乌梯畈。北面山腰有小路分别通向大殿和少妃。
  谢弄17户,77人。
  该村建在山坳间,三面靠山,东西是一条又窄又小的山弄。方音“小”“谢”相同,故为谢弄。祖先姓陈,在1836年从宣武乡少妃村迁来。有山间小路通少妃和大殿。
  大殿口60户,226人。
  清雍正年间,先祖吴文焕,因妯娌纠纷,赌气分居,从新宅迁出,另行建宅。因村址在大殿至新宅的出口处,故名大殿口。坐落菊溪东侧,有小路南通新宅,北通大殿。
  大山脚26户,125人。
  邹姓祖先,在1908年从福建迁来,建村在大山脚下,故名大山脚。村后有高山,村前有水塘,南北山弄间有少量梯田。
  许里90户,365人。
  始祖姓许名琬,在明成化年间,从兰溪樟树脚迁来,后有郑姓迁入,因许姓先居,故以姓氏为村名,定名许里。北有茶叶山,南有菊溪,武义至大莱公路在村后通过。
  回龙殿6户,27人。
  后林畈行政村,405户,1627人,驻地后鲍。
  因所辖自然村以后林畈最有名,故名。解放初属岭上乡,建立后林畈行政村,1956年建立后林畈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后林畈大队,1985年成立后林畈村委会,辖10个自然村。有耕地711亩,种水稻为主,兼种杂粮,产有茶叶、毛竹、木材。
  后鲍 57户,236人,为后林畈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下抱地名,即现后鲍。祖先姓鲍,先住在隔溪,因虎狼经常出没伤害人畜,在清乾隆年间移居现址,故名后鲍。距乡驻地东2.1公里,村呈长方形,位于菊溪南侧,面对武和公路,交通方便。
  后弄 2户,7人。
  陈弄 8户,36人。
  和尚弄 84户,367
  人。
  明末,有何姓在此建村,村南有高山名金塘平,山顶有和尚寺,从村庄到寺要经过何姓住宅的墙弄,人称何墙弄,年久成为村名,后演写为和尚弄。有菊溪穿村流过,村上首有堰栏水进洞,绕流山腰,是大田电厂的水源。
  湖内29户,123人。
  一百七十年前,有徐姓兄弟来到菊溪上游,见气候凉爽,山青水秀,环境优美,就从武义壶山迁移该地溪旁建宅。村外溪水拍岩回旋,形成又大又深的水潭,象一口湖塘,故起村名湖内。坐落山脚,依山傍水,东进后林畈,西出和尚弄,对面有武(义)和(阳坑)公路,交通便利。
  后林畈116户,433人。
  该村明朝时为林姓始建,后徐姓迁入,建宅在林姓房前,村址又在田畈中,故名后林畈。南有菊溪,北有武(义)和(阳坑)公路,村口有停靠站。
  西山 8户,31人。
  桃树坑 54户,214人。
  祖先廖姓,在清初从福建上阳里桃花村迁来,廖氏排辈“桃”字行,村建在山明水秀、林木荫翳的山坑中,故名桃树坑。有小溪穿村流过,南通曹村里,北达和尚弄。
  曹村里31户,113人。
  该村在三百年前为曹氏祖先所建。五十年后,有廖氏从福建上杭古田迁入,种靛青为生,因曹氏建宅在先,故名曹村里。坐落山垄间,村前有小溪,北通桃树坑。
  三百16户,67人。
  南黄山行政村,76户,301人,驻地黄山头。
  解放初属岭上乡,建立黄山头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李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黄山头大队,因重名,于1982年3月更名南黄山大队,1985年建立南黄山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118亩,种水稻为主,兼种杂粮,产有木材、板栗。
  黄山头76户,301人,南黄山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王山头地名,现名黄山头。村坐落在岭山腰, 土质黄色,故名黄山头。距乡驻地东4.5公里,村呈鹊窝形,四面环山,南有石级山岭直下公路,上到李村,下通大殿。产水稻为主,兼营木材、茶叶、板栗。
  李村行政村,143户,519人,驻地李村。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岭上乡,建立李村行政村,1956年建立李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李村大队,1985年建立李村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230亩,以种水稻为主,兼种杂粮,特产有茶叶、木材、毛竹等。
  李村143户,519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李村地名。村名来历有二说:其一,宋朝硕水县泉溪村有户姓李的人迁居此地,取名李村;其二,明朝洪武元年,刘伯温国师,忠心爱民,上疏谏君,要求减轻皇粮,皇帝朱元璋不纳忠言,反要杀他,刘被迫从京城逃回祖籍,路过此地,见村口有座龙门,上书“龙门一曲,安宅正路”,定名龙门李村,后简称李村。距乡驻地东北4.75公里,位于菊溪北侧,村口有武和公路,有客车停靠站。
  李桂生烈士,1923年生于该村。
  上甫行政村,63户,.248人,驻地桑坑头。
  因驻地在桑坑头上首故名。解放初属岭上乡桑坑头行政村,1956年成立高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甫大队,1985年建立上甫村委会。有耕地52亩,种山地杂粮为主,种有少量水稻,出产木材、毛竹等。
  下甫行政村,96户,372人,驻地桑坑头。
  因驻地在桑坑头下首故名。解放初属岭上乡桑坑头行政村,1956年属高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下甫大队,1985年建立下甫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113亩,以种山地杂粮为主,产有木材、茶叶、毛竹等。
  桑坑头158户,617人,为上、下甫的总称和村委会驻地。
  祖先邹坦,从福建上杭县迁居此地,定村名山坑头,后雅化为桑坑头,意为织绸产缎之地。距乡驻地东7.2公里,村呈蜈蚣形,有小溪自东往西穿村而下,是菊溪的发源地。
  箬岭脚1户,3人。
  和阳坑行政村,84户,311人,驻地和阳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岭上乡,建立和阳坑行政村,1956年建立青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和阳坑大队;1985年建立和阳坑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有耕地160亩,种水稻和山地杂粮,产有木材、毛竹等。
  和阳坑49户,180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和阳坑地名。三百年前,祖先邹上文从福建上杭迁此定居,取村名和阳,含义向阳暖和,宜人居住,后加上坑字,意为小山坑没有富户,得名和阳坑。距乡驻地东5.2公里,村呈长条形,坐落两条小溪的汇合处,是武和公路的终点,日有客车来往。
  桑坑口1户,1人。
  百年兰3户, 15人。
  和申垵27户,98人。
  该村坐落山坳间,中有小山形似猢狲,故名猢狲坳。当地方言叫猢狲为“和申”,山坳叫垵,故写和申垵。
  清乾隆年间,祖先李承孝从福建汀州上杭石壁迁来,初名南黄秧坑,因村口金竹茂盛,又名金竹坞,李姓传子宝兰时,才以山形定为现名。村南有山路,里通沿溪,北直下和阳坑。
  高坑4户,17人。
  库坑行政村,44户,184人,驻地库坑。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岭上乡和阳坑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青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库坑大队,1985年建立库坑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27亩,种杂粮为主,产有木材、毛竹,有名产“库坑纸帘”。
  库坑44户,184人,村委会驻地。
  三百年前,始祖从福建上杭迁居于此。该地有两条小溪在此汇合,形似裤子,因此名裤坑,现简化为库坑。距乡驻地东7.5公里,村呈船形,坐落高山坞里。
  麻铺行政村,71户,262人,驻地麻铺。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菊水乡,建立麻铺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群力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麻铺大队,1985年建立麻铺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181亩,以种水稻为主,兼种杂粮。
  麻铺71户,262人,村委会驻地。
  相传此处原是一片麻地,一百多年前,从江西来了一位渔民,在此捕鱼,他带的一条狗卧在麻地不肯离开,渔民认为是块好地,就搭茅铺定居,人称麻铺,后发展成村,不另起名。距乡南1.9公里,村呈长方形,西临菊溪,地势平坦,村侧有武(义)东(巨)公路相通。
  麻竹园行政村,111户,467人,驻地麻竹园。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属菊水乡铁铺行政
  村,1956年合作化属群力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麻竹园大队,1967年改为毛竹园大队,1971年复名,1985年建立麻竹园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204亩,种水稻为主,产有少量竹木。
  麻竹园93户,393人,村委会驻地。
  清朝末年叫麻村,后改名麻竹园。1967年曾改为毛竹园,1971年复名麻竹园。距乡南3.2公里,村呈扫帚形,南有小溪流往菊溪。
  八百后坎18户,74人。
  祖先傅鸭子,原住太傅,因见离村三里处,地界开阔,阳光充足,土壤肥沃,就移居该地在一高坎下安宅,夫妻两人经过几年辛劳,开垦了八百把田,故称此村为八百后坎。村东有小溪。
  太傅行政村,61户,242人,驻地太傅。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菊水乡,建立铁铺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群力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太傅大队,1985年建立太傅村委会,一个自然村。有耕地190亩,以种水稻为主,兼种杂粮、油菜,产有木材、毛竹等。
  太傅61户,242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名碗铺,即现太傅。清乾隆年间,祖先傅昌文从福建上杭县移居此地,以种靛青为生,原住现在村庄对面,村名里铺,因子孙不发,传到傅永荣时迁居到此,新起村名太傅。 “太”意指太阳,姓傅的要象太阳一样,子孙可以兴旺发达。距乡南3.3公里,村呈半圆形,有小溪穿村流过。
  南塘头行政村,286户,1062人,驻地塘头。
  原名塘头大队,因重名,于1982年更名南塘头大队。解放初属菊水乡塘头行政村,1956年建立群力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塘头大队,1982年更名南塘头大队,1985年建立南塘头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有耕地550亩,以种水稻为主,产有茶叶、香榧等。
  塘头270户,1002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塘头地名。古时建村塘边,即名塘头,已延用一千多年。距乡驻地南2.8公里,位于菊溪东侧,村口有武(义)明(山)公路的客车停靠站。
  谷村16户,60人。
  该村始祖姓谷,公元1889年前从温州迁来,因人口不发,认为那里不宜住人,迁回原籍。不久有傅姓从福建迁来定居,因村是谷姓始建,故名谷村。村在小山岭旁,武明公路在村前通过,有客车停靠站。
  白明坑1户,6人。
  于1984年迁住谷村,现成废村。
  沿溪行政村,364户,1517人,驻地沿溪。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沿溪行政村,1956年建立沿溪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沿溪大队,1985年建立沿溪村委会,辖10个自然村。有耕地704亩,种水稻和山地杂粮,产木材、茶叶,特产有香榧、板栗。
  沿溪102户,398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名入溪,即今沿溪。祖先吴荣二,于清乾隆已卯(1758)年从东阳南门里迁来,在小溪东侧建宅定居,取村名入溪,以示迁入溪边安居。不久又有郑盛一从遂昌十六都迁住该地,在小溪西侧造屋定居,因右侧有山崖石壁,取村名石溪。直至民国时期,各废旧名,统一为“沿溪”,表示两姓均沿小溪居住。距乡南6公里,村呈长方形,有大路南通亦犁坑,北通
  沿溪岭脚。
  舍岭经堂2户,5人。
  同治年间,由岭脚和沿溪两村吴姓祖先共建一座经堂,供过往行人歇息避雨和善男信女们的祈拜。至光绪年间,周延来迁此落户,遂名舍岭经堂。村建在山脚,前有小量水田,西北有山岭通往新宅。
  岭脚38户,168人。
  始祖吴姓以打猎为生,原籍青田海溪,一次外出打猎,追踪野猪到此,随带的两条狗卧在竹箬丛中不走,吴姓以为彩兆,可以定居生财,就回家带来妻小建宅定居,因建村舍岭脚下,故名岭脚。三面环山,南有小溪。
  内潘19户,85人。
  傅姓祖先,祖籍福建上四府,先迁本县派塘,后见此地林密葱郁,就派家人来此烧炭营生,当时扎铺山坳下,名下铺,后代子孙又在对面山造宅,名上铺。下铺遭火毁,并居上铺,遂改名内潘。
  周弄97户,372人。
  祖先周必达,在清雍正年间出任武义县令,遂卜居族武城绿野坊。传至后裔桂公,巡游到此,见山势雄伟,风景优美,气候凉爽,土地肥沃,适宜居住,于清乾隆年间从武义城移居此地,逐渐发展成村。因村在山弄中以姓冠村,定名周弄。北通新宅,西穿红桐岭隧洞,有机耕路通往塘头与武义至东巨的公路相接。
  亦犁坑23户,115人。
  始祖邓天六、邓天其两兄弟为谋求活计,在清乾隆年间从福建汀州竹园下到本地谷村,后移居该地,建村在山坑。因地面狭窄似只有一犁之地,故名一犁坑,后改写为亦犁坑。有机耕路东通沿溪,西接周弄。
  黄山7户,30人。
  应青11户,53人。
  该村在清顺治年间由谷姓始建,因遭火灾,移住乌门。继有许姓在此重建定居,又遭火灾焚毁,弃墟而走。后有高姓从丽水泄下到此替人守山,扎铺栖身,生息繁衍,至今不绝。古时村址周围古木参天,十分荫青,故名荫青,后演写为应青。当时新宅、岭下汤等地财主喜欢在应青造屋,为炎热季节避暑,故有“十八楼梯十八井,火腿腊肉上应青”之佳话。
  黄毛山32户,149人。
  始祖刘遗礼,丽水金竹人,经商路过该地,见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是种植靛青的好地方,故从家乡迁此,建宅在大枫树林中,定村名枫树坪。后来,刘姓招故人黄法子来此招亲,因村北是黄茅草山,故改名黄毛山。村前村后都是高山,有小溪自北南流。
  下河坑29户,143人。
  清嘉庆年间,祖先傅乾广,从祖籍福建汀州上杭交阳离家,寻找外出的祖父、伯父,在缙云相遇时,亲人不愿带他同行,他就单身来到此地,见土质好,气温相宜,适合靛青生长,就留下以种靛青为生,只是逢年过节返回故乡,直至成家后才定居。因村建在山坑小溪下面,故名下河坑,亦名野河坑。村旁有小溪,自北南流,到沿溪口注入菊溪。
  青峰岭行政村,37户,133人,驻地青峰岭。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岭上乡和阳坑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青峰农业社,1958年公化属新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青峰岭大队,1985年建立青峰岭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58亩,以林业和种植山地杂粮为主。
  青峰岭37户,133人,村委会驻地。
  二百多年前,始祖傅立明从福建上杭县迁居此地,因村建在高山岭上,极目望去尽
  是青山,故名青峰岭。距乡东7.2公里,村呈三角形,坐落两条山涧流水的汇合处,东南山峰与丽水交界。
  上胡弄行政村,65户,268人,驻地上胡弄。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宣平县宣武乡少妃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道芝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胡弄大队,1985年建立上胡弄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208亩,种水稻和杂粮,非耕地有3900亩,主要护养山林。
  上胡弄65户,286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名卢弄。即现上、下胡弄两村的总称。清康熙年间,陈坑祖先从少妃迁居此地,在山弄间建村,地形似葫芦,故名葫弄。于清乾隆年间在村下首又发展一村,改名上葫弄,现简写为上胡弄。两面靠山,中夹小溪,距乡驻地西南4.9公里,村呈长方形。
  下胡弄行政村,49户,215人,驻地下胡弄。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塘头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塘头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下胡弄大队,1985年建立下胡弄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60亩,种水稻和山地杂粮。
  下胡弄49户,215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名卢弄,是上下胡弄的总称。清乾隆年间邹姓祖先从福建上杭县迁来,建村在卢弄下首,故名下卢弄,现写下胡弄。距乡驻地西南4.8公里,村呈长方形。
  黄呈坑行政村,78户,309人,驻地黄呈坑。
  因驻地定名。解放初属菊溪水乡建立黄呈坑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五星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黄呈坑大队,1985年建立黄呈坑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111亩,种水稻和山地杂粮,产有茶叶、木材等。
  黄呈坑78户,309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黄藤坑驻地名,即现黄呈坑。村建在山坑溪边,沿溪两旁山上长满青藤、黄藤,始居先祖恰恰姓黄,故名黄藤坑,后演化成黄呈坑。距乡驻地南6.4公里,村呈长方形,有两条山涧在此汇成小溪,流入菊溪,东通乌门,西通宣武乡八百后。
  张店行政村,85户,345人,驻地张店。
  因驻地定名。解放初属乌门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五星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张店大队,1985年建立张店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142亩,农林并举,有悠久的产茶历史。
  张店85户,345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乌门地名。乌门是片村,张店属乌门片村。先祖张文荣从福建迁居此地,造了一座较大的房子,人口增多后开了一爿店,以姓氏和店联名,故称张店。距乡驻地南6公里,村呈船形,东临菊溪,西靠大方村,村口有武明公路相通,有客车停靠站。
  大方行政村,121户,467人,驻地大方。
  以驻地定名。解放初属乌门行政村,1956年建立五星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大方大队,1985年建立大方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192亩,农林并举,产茶史长,并产竹木。
  大方121户,467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乌门地名。乌门为片村名,大方属乌门片村。明朝时,祖
  先从福建上杭迁此建村,古时大方村比张店大,村呈方形,故名大方。距乡驻地南6.2公里,坐落小溪旁,西通黄呈坑,东接张店。
  乌门包括张店大方两村。
  相传,古代此处有一寺院,建在和尚峪的山脚,院门用乌漆染成,故唤“乌门”。后人称附近的大方、张店均为“乌门”。这一带自古盛产茶叶,“乌门茶”质量优佳,远近闻名,建有茶庄货栈,方圆几十里,茶叶均在此处交易。
  沿溪口行政村,58户,256人,驻地沿溪口。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菊水乡乌门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五星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沿溪口大队,1985年建立沿溪口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80亩,种植水稻和杂粮,产茶叶、木材。
  沿溪口68户,256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名入溪口,即现名沿溪口。村名随着沿溪村的改变而改,因村建在小溪的出口处故名。坐落菊溪北侧,距乡驻地南6公里,村呈三角形。村口有武明公路相通,有客车停靠站。
  苦竹园行政村,37户,133人,驻地苦竹园。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菊水乡乌门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五星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苦竹园大队,1985年建立苦竹园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78亩,种水稻和山地杂粮,并产有茶叶、木材等。
  苦竹园37户,133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古竹园地名,即今苦竹园。古时此处原有一片苦竹林,人叫苦竹园,建宅成村后,村也叫苦竹园。坐落两条山涧汇合处,距乡驻地南6.3公里,村呈三角形武明公路在村口通过,有客车停靠站。
  岭脚行政村,35户,134人,驻地岭脚。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菊水乡溪下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五星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宅管理区,1961建立岭脚大队,1985年成立岭脚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有耕地45亩,种水稻和杂粮,产有木材、茶叶等。
  岭脚19户,75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葛衣岭脚地名,即现岭脚。村西北有葛衣岭,村建在岭脚,故名。距乡驻地南7.1公里,村呈方形,坐落菊溪北侧。武明公路在村口通过,有客车停靠站。
  塘垵10户,28人。
  清嘉庆三年,徐姓人从福建来此,先在苦竹园打长工度日,后受户主之遣到现村址处守山住铺,并租种少量土地。成家后定居,建村在山坳,门前有水塘。“坳”方言为“垵”,故名塘垵。村西有小路与武明公路相接,公路上有塘垵桥横架菊溪。
  青种6户,31人。
  始祖姓高,清嘉庆年间从金珠山迁来,先在明山乡“天鹅孵卵”落户,妻子亡后,移居青种续弦发家。高姓以种靛青为业,靛青以茎留种,故名青种。村位于菊溪东侧,坐落山腰,南有小路通往溪下。
  三井坑行政村,13户,62人,驻地三井坑。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属菊水乡溪下行政村,1956年建立三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三井坑大队,1985年建立三井坑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50亩,以种山地杂粮为主,出产木材。
  三井坑13户,62人,
  村委会驻地。
  该村的山脚下有三口水潭,名三井潭。村坐落潭上山坑里,故名三井坑。距乡地南6.5公里,村呈丁字形。
  溪下行政村,98户,246人,驻地溪下。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溪下行政村,1956年建立溪下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宅管理区,1961年建立溪下大队,1985年建立溪下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106亩,水稻、杂粮并种,产有茶叶、木材、毛竹等。
  溪下68户,246人,村委会驻地。
  该村位于乡南端,菊溪下游最末一个村,故名溪下。1901年正式定名。南与丽水接壤,西连明山乡。武明公路在村口通过,有客车停靠站。距乡驻地南9公里,村呈船形,村前菊溪流水清沏见底,村后茂林修竹,风景优美。
  宣武乡宣武乡
  宣武乡 位于县城南部,武义至大莱公路两侧。东邻新宅乡,南连明山乡,西接坦洪乡,北界陶宅、大田两乡,总面积49.6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41个自然村,共有2508户,9789人,其中畲族218人,余均汉族。乡政府驻地少妃村,距县城18公里,海拔390米,武莱公路沿村通过,有客车直达县城,交通便利。
  乡驻地少妃原是宣平与武义交界处,解放前称少妃镇。1949年解放后建宣武、大陈两个乡,属上坦区,1956年撤销上坦区,归属桃溪区,大陈乡并入宣武乡,1958年10月改乡建社,属友谊人民公社为少妃管理区,1961年10月建立宣武公社,1983年7月成立宣武乡。
  该乡地处山区,群山重叠,蜿蜓起伏,最高峰龙头眼睛,海拔1041.3米。河流有大莱溪,发源于大莱岗背,自西北至东南经三坑口东流入新宅乡,在乌门注入菊溪。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春夏多雨,无霜期约230天,年均温度16.5℃。农业以产粮为主,兼产茶叶、油茶、竹木等。
  近年建有水库6座,蓄水量108万立方米,其中有近百万立方米的水碓坑水库,除少妃受注外,还通过盘山渠道注入大田乡,供岭下汤一带灌溉农田。
  全乡有耕地5185亩,其中水田4645亩,占耕地面积89.6%。山林地5.7万亩,占总面积75.1%。非林地1.9万亩,占总面积24.9%。粮食生产,1961年亩产560斤,1970年跨纲要,1978年超千斤,1980年亩产1323斤,总产达694万斤,1982年总产862万斤,1984年总产857万斤,亩产1177斤。同年产茶叶1357担,油茶籽525担,油菜籽505担,生猪饲养量9516头,养蜂83箱,养鱼55亩,特产大莱大豆。
  乡镇企业,有水电站6座,装机容量120千瓦。有制茶、榨油、锯板、食品、玻璃拉丝厂等20家,从业人员110人,1984年产值5.23万元。矿藏有石煤、铁砂、花岗石等,其中铁砂开采历史较长,解放前后曾在大莱一带淘砂冶铁,供武义、永康等地锻制农具,1958年大办钢铁时,曾大规模淘洗铁砂,运往岭下汤等地冶炼钢铁。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336万元,人均净收入233元。
  文教卫生事业。有初中1所,教职员11人,在校生312人,小学毕业生入学率91.97%。小学13所,教职员32人,在校生840人,学令儿童入学率98.41%。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各1个,影剧院1座。有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6人,大村有医疗保健站。1984年人口出生率11.5‰,自然增长率4.68‰。
  该乡地势险峻,早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工农红军就在大莱、三坑口一带建立过党组织,开展革命斗争。
  宣武乡2508户,9789人。
  上少妃行政村,496户,1861人,驻地少妃。
  因驻地在少妃北上首,故名上少妃。原名上宅大队,因重名,于1982年3月更名上少妃大队。解放初属少妃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少妃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少妃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宅大队,1985年建立上少妃村委会,辖8个自然村。有耕地1029亩,种植水稻和杂粮,产有茶叶、油茶等。
  八哥山 1户,6人。
  西庄 1户,5人。
  泄上岭头 9户,40人。
  祖先曾姓,在一千多年前从江西义门迁来。村坐落少妃岭头,地呈船形,故名船上岭头,后演写为泄上岭头。四面环山,南有少量梯田。
  坟山 3户,15人。
  子垵 1户,7人。
  横角田 14户,53人。
  在二百年前,有宏阁人在此买田二百把,人称为“宏阁田”。少妃村陈姓租种该田,为耕作方便,在田旁搭铺定居,后发展成村。村随田名,本地人“横角”与“宏阁”谐音,故演写为“横角田”。三面环山,南有水田,东通乌梯畈,北通少妃岭头。
  水泄 20户,79人。
  一百多年前,先祖邵思胜从和阳坑迁来建村定居,该地有条山坑,坑水西流,故名水西,后演写为水泄。村坐落半山腰,北邻陶宅乡,东南建有水碓坑水库。
  内坞 2户,15人。
  下少妃 行政村,179户,712人,驻地少妃。
  因驻地在少妃村南下首,故名下少妃。解放初属少妃行政村,1956年属少妃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新宅公社少妃管理区,1961年建立下宅大队。因重名,1982年3月更名为下少妃大队,1985年建立下少妃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269亩,种植水稻为主,兼种山地杂粮,产有茶叶、油茶等。
  少妃594户,2353人,村、乡政府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少妃村名。始祖陈拱登,河北正定县人,于后唐年间来此结庐暂居。有一夜偶见天上一颗微小流星陨坠在近处山上,拱登甚奇,翌日察看了四周地形,决定建宅定居,取村名小微。曾孙陈库,为后周进士,在北征中与赵匡胤相遇,陈积极辅佐赵匡胤建立大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宋太祖授陈为金紫光禄大夫、殿中侍御史(副宰相)。陈库死后,归葬故里。宋末朝廷为纪念陈库,派人从小微选去一个妃子,遂将村名改为小妃,后演化为少妃,沿用至今。位于县城南18公里,村呈长方形,四面环山,有小溪从村中流过,西有水碓坑水库,北通岭下汤,东南有公路通往大莱,村口有客车停靠站,交通方便。
  陈弄行政村,193户,976人,驻地陈弄。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陈弄行政村,1956年建立庆丰农业社,1961年建立陈弄大队,1985年建立陈弄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541亩,种植水稻为主,兼种山地杂粮,产有茶叶、毛竹等。
  陈弄193户,676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陈弄地名。三百年前,有位廖文杰从福建浦田县迁入此地定居。村坐落在长约4华里的山垄里,使人有深沉之感,沉与陈同音,故定村名陈垄,后演写为陈弄。距乡驻地西南4.8公里,村呈长方形,村前有小溪,东通大莱,北通下杨区。
  大莱501户,1858人,驻地大莱。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大莱行政村,1956年建立莱阳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少妃管理区,1961年建立大莱大队,1985年建立大莱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1054亩,以种水稻为主,兼产大豆、玉米。因土层含有丰富铁矿砂,适宜大豆、玉米等杂粮生长。
  大莱479户,1768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大莱地名。约在公元1100年间,村西有座海拔1041.3米高的大山,谓“龙头眼睛”,山洪暴发时,把原村冲成废墟。年久,长出满地藜草。距今三百年前,有位叶姓人到此重建村庄,取藜草之意,定名大藜,因方言“藜”与“莱”同音,故写为大莱。距乡驻地西4.5公里,村呈荷花形,有小溪穿村而过。该村为武义至大莱公路的终点,有夜宿班车。
  炳坑22户,90人。
  陈姓祖先从本乡少妃迁入,距今已有二百余年。村建在山坳里,面对水坑,而取名面坑,因方言“面”“炳”近音,演写为炳坑。西通大莱,东通少妃。
  吉祥寺行政村,57户,250人,驻地吉祥寺。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少妃行政村,1956年建立吉祥寺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少妃管理区,1961年建立吉祥寺大队,1972年改为结墙大队,1980年又改名吉祥大队,1982年复名吉祥寺大队,1985年建立吉祥寺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88亩,种水稻和山地杂粮,产有茶叶、木材等。
  吉祥寺57户,250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吉祥寺地名。古时此地是寺院,名“吉祥寺”。有涂姓居住,发展成村后,村随寺名,寺毁于何时不明。坐落山腰小盆地里,四面环山,古木成荫,风景优美。距乡驻地西南2公里,村呈鹊窝形。
  矿洪行政村,116户,457人,驻地矿洪。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矿洪行政村,1956年建立大洪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少妃管理区,1961年建立矿洪大队,1985年建立矿洪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有耕地306亩,种植水稻和杂粮,产有茶叶、油茶、木材。
  矿洪109户,427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名矿红,即现名矿洪。数百年前,曾有人在此挖掘过铁矿砂,用洪水淘洗铁砂,得村名矿洪。距乡驻地西南4.4公里,村坐落山腰,呈半月形。
  下坑岭5户,23人。
  西坞2户,7人。
  道芝行政村,72户,330人,驻地道芝。
  因驻地皇名。解放初属少妃行政村,1956年建立道芝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少妃管理区,1961年建立道芝大队,1985年建立道芝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有耕地122亩,种植水稻和山地杂粮,产有木材、茶叶、油茶等。
  道芝47户,206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名陶基。明初原名“村头”。传说,有一仙人路过该地,丢下一枝稻穗,遂改村名为“稻枝”。后来村庄扩大,人口增多,期望村里人道德高尚,又改名道芝。距乡驻地南2.1公里,村呈长方形,坐落武莱公路北侧,有停靠站。
  杜源14户,70人。
  祖先方子元,在一百四十年前,从东阳迁来,以木工营生,后在该处买下一片林地,建宅定居,并取村名杜延,后演写为杜源。坐落山坑,南北均为高山,东西头有少量水田,西可通道芝。
  下叶弄4户,19人。
  半山头3户,14人。
  虎岭4户,21人。
  祖先黄万一,二百八十年前从江西南昌迁来,在该小山头上建村,山头形似老虎,有“虎形”之称,村旁有山岭,取名虎岭,村以岭得名。坐落武莱公路东侧。
  柘坑行政村,216户,784人,驻地柘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柘坑行政村,1956年建立柘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少妃管理区,1961年建立柘坑大队,1985年建立柘坑村委会,辖9个自然村。有耕地334亩,种水稻和杂粮。产有木材、毛竹、茶叶、油茶。
  柘坑105户,362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名外柘坑。村坐落山坑小溪边,古时村口有株柘叶树,以树、坑联名,故为柘坑。距乡驻地西南3.9公里,坐落大莱溪北侧,武莱公路从村中穿过,有客车停靠站。
  内柘坑28户,116人。
  派塘17户,63人。
  叶大山7户,25人。
  胡苏岭8户,31人。
  胡苏岭是道芝到三坑口的必经之路,清光绪二十二年,祖先畲族兰氏从宣平西畈迁岭边山坳建村,村随岭名。西有山路通往柘坑、东有路与胡苏岭相接。
  屋背坑5户,21人。
  黄泥丘4户,21人。
  上陈40户,138人。
  祖先雷桃余从丽水老竹郑坑迁来,距今已有二百余年。雷氏原为卖盐小贩,常在三坑口一带挑盐叫卖,后娶妻建宅,在此定居。村建在三坑口村之上,村名叫上面。后演化为上陈。村旁有小溪,溪边大路南通三坑口,北通柘坑。
  安坑2户,7人。
  安村行政村,242户,1030人,驻地安村。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安村行政村,1956年建立安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少妃管理区,1961年建立安村大队,1985年建立安村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有耕地864亩,种植水稻和杂粮,产有木材、毛竹、茶叶、油茶等。
  安村211户,899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安村地名。村四周群山环抱,形成山中小盆地,风速平稳,无洪水为患,故取名安村。距乡驻地6.1公里,村呈圆形。
  赵坑3户,11人。
  白水坑28户,120人。
  先祖赖志来,在二百二十年前从福建水里塘头迁来,在此冶铁为业,生意兴隆,收入颇佳,故称铁路坑。该地山高水急,水流下泻形似白练,又定名白水坑。村坐落山脚,有坑水从村边流过,北上安村,西下坦洪乡。
  三坑口行政村,336户,1292人,驻地三坑口。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三坑口行政村,1956年建立联群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坑口管理区,1961年建立三坑口大队,1985年建立三坑口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有耕地498亩,种植水稻和杂粮,产有木材、茶叶、油茶等。
  三坑口229户,865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三坑口地名。村庄坐落在山坑、力坑、大莱坑三条溪坑的汇合口,故村名为三坑口。距乡驻地南5.4公里,村呈三角形。山环水绕,气候凉爽,风景优美。
  山西17户,65人。
  祖先廖信万,在一百四十年前从福建祖安迁此建村。因村坐西朝东、故村名“坐西”。因方言互混,演写为“山西”。村坐落山腰,南通下高村。
  下高43户,170人。
  祖先高朝远,于六百年前从福建高阳县阳后迁来,因村建在该地小溪下,起名下村,以后与姓氏结合,改名下高。处在八百后与三坑口之间,四周群山环抱,有小溪穿村流过。
  八百后47户,192人。
  祖先张凤英,在一百六十年前从福建上四府迁来,在“八百田”的后面建村,故名八百后。东有小溪通黄呈坑,西通三坑口。
  内三坑行政村,113户,441人,驻地内山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内三坑行政村,1956年属联群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坑口管理区,1961年建立内三坑大队,1985年建立内三坑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有耕地155亩,种植水稻和杂粮,产有木材、茶叶、油茶等。
  内三坑60户,236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内山坑地名,后改为内三坑。村建在三条山坑的交汇处,因外5里许有三坑口村,故名内三坑。距乡驻地南6.3公里,村呈长方形。
  高丘后34户,127人。
  祖先姓潘,一百年前从本地安村迁来,村址地形较高,附近又有田名高丘,村建在此田后面,故名高丘后。三面环山,村南有水坑通三坑口,西与内山坑毗邻。
  上门16户,70人。
  祖先邱上荣,从福建上杭县迁来,村建在山峡中,村口有两座巨岩,相隔约二米,形成石门,唤为“长门”。因方言“长”与“上”谐音,原以“长门”为村名,后演写为上门。南北均是高山,东有小溪流经村庄。
  上潘弄3户8人。
  明山乡明山乡
  明山乡 位于县城南部,四面环山。东界丽水县,南接大溪口乡,西邻云华乡,北连宣武、新宅两乡。总面积达46.9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22个自然村,共961户,3868人,其中畲族6人,余为汉族。乡政府驻地东巨,距县城26公里,海拔380米,有县城客车直达驻地,交通便利。
  境内有大章山,是当地名山,后来把“名山”演写为明山,乡以此得名。解放初建政明山乡,属上坦区,1956年撤销上坦区归属柳城区管辖。1958年改乡建社,属新宅(曾名友谊)人民公社为三坑口管理区,1961年10月建立明山公社,1983年7月建立明山乡。
  该乡属山区,有大章山,海拔1000米以上,群峰巍峨,绵亘重叠,地势西高东低,山峦分南北两边向东延展。东巨溪,发源于双水岭头,上游称高坑源,流经铁铺电站、东巨、上坊,过板坑口出境,在新宅乡溪下村注入菊溪。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短缺,最高温度7月不超过35℃,最低温度1月-10℃。垄间溪旁多系梯田,种有水稻、山地杂粮。
  全乡耕地面积1988亩,其中水田1515亩,山林地6.5万亩,占全境总面积92%,非林地0.6万亩,占8%。主要经营林业,是县重点林业基地之一。1984年木材采伐量为2000余立方米,为国家提供1246立方米。粮食生产,1950年亩产约400斤,1971年跨纲要,1980年总产269万斤,1984年亩产1003斤,总产达331万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同年产茶叶783担,油菜籽297担,油茶籽367担,生猪饲养量3763头,养蜂44箱。近年增加药材生产。
  乡镇企业,有小水电站5座,装机容量157千瓦,竹木制品厂等10家,其中乡办3家,从业人员29人,年产值5.42万元。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152万元,人均净收入301元。该乡田少,有10%的剩余劳力输出,支援省内外建设,年收入达30多万元。
  文教卫生事业,有初中1所,教职员工7人,在校生129人;小学毕业生入学率82.86%。小学14所,教职员工15人,在校生382人,学令儿童入学率97.18%。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各1个。有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6人。1984年人口出生率12.74‰,自然增长率6.88‰。
  该乡在抗日战争和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都是我党进行革命斗争活动地区。
  明山乡961户,3868人,驻地东巨。
  东巨行政村,109户,427人,驻地东巨。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东渠行政村,1956年建立东渠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坑口管理区,1961年建立东渠大队,1972年把“渠”简写为“巨”,1985年建立东巨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177亩,种水稻和杂粮,产有木材、茶叶、油茶等。
  东巨90户,333人。村、乡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东渠地名。古代有位姓戴的千九公在此定居,后发展成村,因当时属宣平县管辖,村位于县城之东,并有一条小溪象渠道一样从村口向东流去,取两者之义,定村名为东渠。距县城南26.3公里,村呈长方形。武明公路终点,每日有数班客车直达县城。
  朱坑19户,91人。
  在一百年前有李姓迁此定居,种杂粮度日,起村名为庙坑,后改为朱坑。坐落山脚,村前有田,沿小溪有机耕路通往东巨。
  双水行政村,38户,157人,驻地双水。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属茶坑行政村,1956年建立双水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坑口管理区,1961年建立双水大队,1985年建立双水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74亩,种植水稻和杂粮,产木材、茶叶等。
  双水38户,175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双水地名。村座落在两条小溪的汇合口,流水成双,故名双水。离乡驻地西5.7公里,村呈长方形。
  叶山头行政村,155户,603人,驻地叶山头。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属铁铺行政村,1956年建立叶山头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坑口管理区,1961年建立叶山头大队,1985年建立叶山头村委会,辖8个自然村。有耕地328亩,种植水稻和杂粮,产有木材、茶叶、油茶等。
  叶山头48户,169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叶山头地名。村座落高山头上,二百年前为叶姓人先建,故名叶山头。距乡驻地西3.3公里,村呈盆形。
  外上潘41户,166人。
  外上潘亦名外铺。清乾隆三十八年,村民从内潘移居此地,因从内铺向外移来,故名外铺,现改为外上潘。
  内上潘26户,103人。
  内上潘原名内铺。清乾隆三十五年,赖姓从宣平山下鲍迁此定居,发展成村。许多年后部份村民外迁,在许里建村,名外铺,原村即为内铺,后改为内上潘。
  马山头1户,6人。
  双水岭头1户,4人。
  芭蕉5户,21人。
  民国时期,有戴姓从东巨移居此地造宅建村。村建在山腰,该山形似芭蕉,名芭蕉山,村以山得名。四面环山。
  内铁铺12户,41人。
  祖先姓邱,明朝时期在此地结庐打铁营生,遂发展成村,取名铁铺。后有人迁移到一里外,另建一村,名外铁铺,故原村改名内铁铺。村坐落山脚溪边,东通东巨。
  外铁铺21户,93人。
  祖先姓陈,原住内铁铺,因遭火灾,房屋被焚,在村外里许处重建家园,故名外铁铺。坐落山脚小溪旁,西通内铁铺,东通东巨。
  谢山行政村,49户,178
  人,驻地谢山。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金岩村行政村,1956年建立谢山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坑口管理区,1961年建立谢山大队,1985年建立谢山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84亩,种植水稻和杂粮,产有木材、毛竹、茶叶、油茶等。
  谢山49户,178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谢山地名。二百多年前,谢姓祖先在该地山头上建村定居,故名谢山。距乡驻地东3.2公里,村呈圆形。
  上坊行政村,50户,193人,驻坊地上。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属东巨行政村,1956年建立上坊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坑口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坊大队,1985年建立上坊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64亩,种植水稻和杂粮,产有木材、茶叶、油茶。
  上坊44户,172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名上方,现名上坊。古代原名下坊,上面有上坊村。后来上坊人移居下坊,遂改名上坊。坐落两小溪的汇合口,村呈长方形,距乡驻地东1.2公里。武明公路沿村通过,有客车停靠站。
  茶曹6户,21人。
  金岩村行政村,93户,381人,驻地金岩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金岩村行政村,1956年建立金岩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坑口管理区,1961年建立金岩村大队,1985年建立金岩村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152亩,种植水稻和杂粮,产有木材、茶叶、油茶等。
  金岩村82户,331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金岩村地名。小溪从村中穿过,把村分割为二,溪南为金村,溪北为岩村,合称金岩村。距乡驻地东2.3公里,村呈长方形,武明公路沿溪岸通过,村口有客车停靠站。
  板坑口11户,50人。
  太平天国起义前夕,赖姓祖先从福建汀州兰标村迁来,建村在山坑小溪的出口处,进坑三里有板坑村,故名板坑口。村坐落溪边,武明公路在村口通过。
  上仁坑行政村,27户,154人,驻地上仁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茶坑行政村,1956年建立上仁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坑口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仁坑大队,1985年建立上仁坑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81亩,种植水稻和山地杂粮,产有木材、茶叶、油茶、毛竹等。
  上仁坑37户,154人,村委会驻地。
  该地有小溪,名仁坑,六百年前,下首建下仁坑村,后来该村废弃,现村坐落下仁坑之上,故名上仁坑。距乡驻地西6公里,村呈长方形。
  后汤行政村,89户,367人,驻地后汤。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茶坑行政村,1956年建立后汤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坑口管理区,1961年建立后汤大队,1985年建立后汤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165亩,种植水稻和杂粮,主产木材,兼产茶叶、油茶等。
  后汤86户,367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后汤地名。村人姓汤,明朝初期,该村上首有一村,名上汤,现村建在上汤之后,故名后汤。距乡驻地西南4.4公里,村呈圆形,西南有岭通安凤,村东有小溪通东巨。
  茶坑行政村,148户,581人,驻地茶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茶坑行政村,1956年建立茶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坑口管理区,1961年建立茶坑大队,1985年建立茶坑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300亩,种植水稻和杂粮,产有木材、茶叶、油茶、毛竹等。
  茶坑148户,581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有茶坑地名。相传,村本名茶溪,因概念上“溪”大,“坑”小,故改名茶坑,村坐落山岙里,距乡驻地西南3.8公里,村呈长方形。
  安凤行政村,79户,379人,驻地安凤。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茶坑行政村,1956年建立安凤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坑口管理区,1961年建立安凤大队,1985年建立安凤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199亩,种水稻和山地杂粮,以林业为主,产木材、茶叶、油茶等。
  安凤79户,379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安凤地名。相传,古时在千央丘正堂基建造庙宇,地下掘出金凤凰,为了永远留住凤凰,故取村名为“安凤”。村坐落高山腰间,距乡驻地南3.7公里,村呈圆形。
  板坑行政村,103户,397人,驻地板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金岩村行政村,1956年建立板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三坑口管理区,1961年建立板坑大队,1985年建立板坑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197亩,种水稻和山地杂粮,出产木材、茶叶、油茶。
  板坑93户,357人,村委会驻地。
  民国《宣平县志》载有板坑地名。古时村处森林地带,盛产木材,村民以伐木锯板营生,故名板坑。村口有两条小溪汇合,距乡驻地东南3.1公里,村呈长方形。
  大初坑10户,40人。
  清光绪年间,何姓祖先从南京迁此定居,以垦荒种玉米为生,逐渐发展成村。该地有座大初山,村建在山脚坑边,故名大初坑。

知识出处

浙江省武义县地名志

《浙江省武义县地名志》

本书主要收录了武义县现行标准地名2900条,内容包括标准名称、汉语拼音、历史名称、沿革概况等作了简要的介绍,并附地图44幅,照片77帧。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