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县图书馆
武义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武义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芦北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浙江省武义县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1063
颗粒名称:
芦北乡
分类号:
K925.5
页数:
10
页码:
92-9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武义县芦北乡的基本情况和各个地名介绍。
关键词:
浙江省
地名
武义县
内容
位于县城东部,武永公路南首,东与永康为邻,南与缙云交界,西与项店乡相连,北与桐琴镇接壤。面积28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42个自然村,有2922户,10741人,均是汉族。乡驻地管湖,海拔95米,距县城13公里。乡政府原驻地芦北村,清嘉庆《武义县志》载为“芦碧”。过去芦北村旁的小溪两岸,种植芦苇。秋天,芦花盛开,溪水映衬,风光十分旖旎,故名“芦碧”,后写成“芦北”,乡随村名故为芦北乡。后曾迁驻过上扬,1968年又迁驻管湖,乡名一直沿用。1949年建政时为白峰、南峰两个乡,属清溪区(即桐琴区)。1956年撤区并乡属大峰乡,1958年公社化属桐琴大公社,为芦北、乌石头、水韩上3个管理区,1959年并入水韩上管理区,1960年水韩上归属芦北管理区,1961年成立芦北公社,1983年7月政社分设成立芦北乡。主要经营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黄花菜等,林业有木材、毛竹。
该乡地处丘陵、山峦重叠、绵亘起伏。地势东南高峻,峡谷溪流;西北低斜,平坡延展。河流有两条,1条发源于陈思湾,流经上新屋,入桐琴乡赵宅至倪桥,和另一条发源于上夫岭下,流经芦北入桐琴乡倪桥汇合,注入武义江。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区,年平均温度16.9℃,最高温度为(7月)36~40℃,最低温度为(1月)-6~-8℃。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约246天,年平均降雨量1450毫米,适宜农业、林业生产。地下蕴有萤石矿藏。
解放后水利条件有所改善。1968年来建有陈思湾、金山岭、桃清、荒塘等水库51处,蓄水量达188万立方米。电灌站9座,装机158瓩,此外,尚有区属清溪口水库可入注灌溉。
交通运输方便。乡驻地有客车直达县城,每个行政村都有机耕路通达乡驻地。
全乡有耕地10002亩,占总面积23.83%,其中水田9440亩,占耕地的94.38%;山林地20714亩,占总面积54.9%。解放前,粮食亩产不到300斤。解放后,进行筑库开沟,引水灌溉,同时进行农田建设,机耕、排溉、脱粒、农副产品加工基本实现半机械化,农业生产迅速提高。粮食,1967年亩产跨纲要,1972年超千斤,1980年亩产1071斤,总产量达1081万斤。1684年亩产1552斤,总产量达1347万斤。同年经济作物有茶叶907担,红糖237担,油菜子1700担,干黄花菜500担(居全县首位),养鱼273亩,养猪11291头。
乡镇企业有萤石开采、农机厂、服装、印刷、火炮、制茶等17家,从业人员181人,其中乡办3家,产值26万元。农民家庭副业有扫帚、瓦棚、竹椅、竹几、蛋篓等运销外地,年收入达35万元。全乡1984年工农业总产值514万元,人均净收入380元。
文教卫生事业。有初中1所,学生399人,小学20所,学生960人,入学率达98.93%,有教职员工56人,代课教师17人。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7人。尚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影剧院1座,座位1200个等设施。1985年人口出生率11.5‰,自然增长率5.30‰。
芦北乡2922户,10741人,驻管湖。
管湖行政村,136户,471人,驻管湖。
以驻地管湖故名。解放初建立管湖行政村,1956年成立管湖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水韩上管理区,1961年建立管湖大队,1985年成立管湖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594亩,是种植水稻为主的产粮村。
管湖60户,201人,村、乡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管湖地名。清初,程姓祖先由永康方岩下程村分居到此。程姓原系方岩胡公领地中的子民,为了精神上受胡公的庇荫和管辖,而村中又多湖塘,“湖”与“胡”谐音,故名管湖。离县城13.5公里,村呈方形,居住集中,交通方便,有客车直达县城。
后金28户,87人。
先祖姓金,从本乡上夫岭下迁来住在田畈中的灰铺里,后发展成村,故名后金。村东、北田畈,南机耕路,西小溪。
何仓48户,183人。
何姓先祖从武义城里到此种田,这里原是财主的两座仓屋,相隔里许,何姓住在下首仓屋,后发展成村,故名何仓。东是山,南农田,西临机耕路。
敕令桥行政村,177户,630人,驻敕令桥。
以驻地敕令桥故名。解放初建立敕令桥行政村,1956年成立敕令桥农业社,1953年成立公社化属水韩上管理区,1961年建立敕令桥大队,1966年更名红旗大队,1982年3月复名敕令桥大队,1985年成立敕令桥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699亩,是种植水稻的产粮村。
敕令桥177户,630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中载有敕令桥地名。相传汉代刘秀逃难列此,躲在村边桥下避过搜捕,后刘秀登基做了皇帝,敕令修建过此桥,故名敕令桥,村以桥得名。距乡政府驻地1.6公里。村呈长方形,东、西两边都有小溪。
楼王行政村,149户。523人,驻楼下王
以驻地楼下王而取名楼王大队。解放初建立楼下王行政村,1956年成立楼下王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水韩上管理区,1961年建立楼下王大队,1985年成立楼王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耕地568亩,是种植水稻为主的产粮村,经济作物有棉花、红糖、油菜子等。
楼下王105户,348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楼下王地名。相传四百多年前,有个姓王的人从绍兴逃难到此,给房东做长工,后成了家,房东移居到楼上。因房东无后,不久谢世,房屋就归王姓居住,遂名楼下王。距乡驻地1.2公里,村呈长方形,西有管湖至县城的公路,交通方便。
横街吕28户,116人。
清顺治年间,吕姓祖先从永康太平到此定居成村,过去有条大路直通到楼下王,象条街路,故名横街吕。东西是塘,南田畈,西依楼下王,北靠杨宅。
杨宅12户,44人。
清乾隆年间,祖先朱姓从项店乡白革村到此入赘,遂发展杨、朱两姓,杨宅原是杨姓居处得名,沿用至今。东、西、北是农田,南靠楼下王。
姓李4户,12人。
上新屋行政村,72户,303人,驻新屋。
行政村原名新屋,有重名改为上新屋。解放初建立新屋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巩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水韩上管理区,1961年建立新屋大队,1982年3月更名上新屋大队,1985年成立上新屋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35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红糖、棉花、油茶子等。
新屋70户,272人,村驻地。
百多年前,村民多姓巩,村庄新建立,名为塘头巩。清光绪年间称新屋,距乡驻地1公里,村呈长方形,北临小溪。
下塘头9户,31人。
祖先姓金,从桐琴迁入仁房前(村名),因兄弟三人分居,一人移居到此,村原名塘头,因村前有口大塘,上首是巩宅村,故名下塘头。四周都是农田。
东山行政村,90户,364人,驻东山。
原名巩宅,因有重名改为东山。村驻地东南有座五东山,故名。解放初建立巩宅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巩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水韩上管理区,1961年建立巩宅大队,1982年3月改名为东山大队,1985年成立东山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7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茶叶、红糖、油菜子等经济作物。
东山90户,364人,村驻地。
原名巩宅。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巩二芳廿三祠,在南十二庄塘头,祀祖巩庭芝。”追朔其宗支,系曲湖之滨巩宅分族到此,为了纪念宗祖,亦名巩宅,因重名在1982年3月改名东山村。村呈工字形,距乡政府驻地1.8公里。
水韩上行政村,151户,564人,驻水阁塘。
行政村由水阁塘、韩宅、上杨三个自然村组成,村名取每个自然村名的头一个字组成:“水韩上”。解放初建立水韩上行政村1956年成立水韩上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水韩上管理区,1961年建立水韩上大队,1985年成立水韩上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55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棉花、红糖、油茶子等经济作物。
水阁塘78户,295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水阁塘地名。因村边有口塘,塘边有庙阁,故名水阁塘。村以塘得名。呈三角形,距乡驻地0.8公里,村边有武义至管湖公路,交通方便。
韩宅34户,119人。
韩宅与水阁塘的祖先是兄弟,分居后发展两个村,韩氏宗初建在两村的中间,建村历史相同。现两村发展几乎已联成一村,因韩姓故居名为韩宅。
上杨39户,150人。
明万历年间,先祖卢科信从永康徐塘头村到此种田,遂发展成村,原名武杨村,据说武义已有下杨村,改名为上杨。村坐落田畈中央,西边有机耕路。
叶村行政村,43户,159人,驻叶村。
以驻地叶村故名。解放初属王端头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王端头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乌石头管理区,1961年建立叶村大队,1985年成立叶村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6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红糖、茶叶、油菜子等。
叶村43户,159人,村驻地。
叶村原是叶姓集居而得名,后有朱姓从永康来此定居,不久叶姓衰绝,而村名不改。村呈散列状,距乡地驻2.1公里。
王端头行政村,132户,445人,驻王端头。
以驻地王端头得名。解放初建立王端头行政村,1956年成立王端头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乌石头管理区,1961年建立王端头大队,1985年成立王端头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516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菜子、黄花菜等作物。
王端头132户,445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王端头地名。清朝,有王姓兄弟两人从东阳王克头到此定居,后发展成村,村坐落在小山头之端,故名王端头。村呈直角形,居住集中,距乡驻地1.5公里。
梅坞塘行政村,21户,101人,驻梅坞塘。
以驻地梅坞塘故名。解放初属王端头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王端头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乌石头管理区,1961年建立梅坞塘大队,1985年成立梅坞端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09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茶叶、油菜子等经济作物。
梅坞塘21户,101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有梅坞塘地名。祖先姓梅,村坐落在山坞中,村边有口塘,故名梅坞塘。又传,汉朝刘秀逃难到过这里,刘秀做了皇帝后,在梅坞塘封了个梅娘娘,建过“寰升门亭”,现无遗址。梅坞塘离乡驻地1.5公里,村呈长方形。
蒲祥行政村,70户,277人,驻蒲祥。
以驻地蒲祥故名。解放初属郭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友爱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芦北管理区,1961年建立蒲祥大队,1985年成立蒲祥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322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菜子、黄花菜等。
蒲祥59户,232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有蒲祥地名。古时村边池塘中,多养植菖蒲,村名取吉祥之意为“蒲祥”。文革时简写成甫上。村呈方形,距乡政府驻地1.6公里,居住集中。
竹园头11户,45人。1978年11月因蒲祥村遭火灾,有刘、朱两姓的受灾户到此新建家园,此地原是块种有毛竹的小坡地,故名竹园头。村四周是农田。
黄塘行政村,79户,322人,驻黄塘。
以驻地黄塘故名。解放初建立黄塘行政村,1956年成立和平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乌石头管理区,1961年建立黄塘大队,1985年成立黄塘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79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黄花菜、油菜子等经济作物。
黄塘79户,322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黄塘地名。先祖舒姓从永康永祥迁入此地,至今已16代。村东有山,名老黄塘,村以山故名。距乡政府驻地南1.1公里,村呈方形,西临小溪。
车门头行政村,32户,133人,驻车门头。
以驻地车门头故名。解放初属黄塘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和平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乌石头管理区,1961年建立车门头大队,1985年成立车门头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0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油菜子、黄花菜等经济作物。
车门头32户,133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车门头地名。原名“阊门头”,是天门的第一个门口之意,方言“阊”与“车”同音,为了书写方便,改为车门头。村呈半月形,距乡驻地南1.5公里。
沈村行政村,39户,133人,驻沈村。
因驻地沈村得名。解放初建立沈村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和平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乌石头管理区,1961年建立沈村大队,1985年成立沈村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99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黄花菜、油菜子,茶叶等经济作物。
沈村39户,133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沈村地名。过去村四周多种植竹笋,名笋村。方言“笋”与“沈”谐音,后改为沈村。村呈三角形,距乡政府驻地1.5公里。
杨排行政村,71户,270人,驻杨排。
因驻地杨排故名。解放初建立杨排行政村,1956年成立杨排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水韩上管理区,1961年建立杨排大队,1985年成立杨排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1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盛产黄花菜,兼营茶叶、油菜子等。
杨排71户,270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杨排地名。为杨姓始居,地处山岗,呈长方形似竹排,故名杨排。距乡驻地西南1.5公里,居住集中。
横路行政村,100户,346人,驻横路。
以驻地横路故名。解放初属芦北行政村,1956年成立横路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芦北管理区,1961年建立横路大队,1985年成立横路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03亩,地处丘陵,以种植水亩为主,盛产黄花菜,兼产茶叶、油菜子等。
横路100户,346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横路。是这一带武义到永康的大路,而横向通过村中,遂名横路。村呈长方形散列状,距乡驻地南1.2公里。
郭村行政村,123户,426人,驻郭村。
以驻地郭村得名。解放初建立郭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郭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芦北管理区,1961年建立郭村大队,1985年成立郭村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59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红糖、油菜子、黄花菜等。
郭村123户,426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郭村地名。村原为郭姓集居,故名郭村。后来朱姓从白革迁入,发展较快,郭姓弃村迁走,朱姓仍保留郭村原名。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距乡驻地西南2公里。
芦北行政村,103户,404人,驻芦北。
以驻地芦北故名。解放初建立芦北行政村,1956年成立芦北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芦北管理区,1961年建立芦北大队,1985年成立芦北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62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红糖、油菜子、黄花菜、茶叶等经济作物。
芦北103户,404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芦碧。因村边有小溪,终年碧水盈盈,当时两岸栽种芦苇,一到秋天,芦花盛开,茫茫一片, 两相间映,风景十分绚丽,故名芦碧。后为书写方便写成芦北。村呈方形散列状,西临小溪,距乡驻地南1.5公里。
兰山行政村,23户,87人,驻兰山。
以驻地兰山故名。解放初属郭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兰山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芦北管理区,1961年建立兰山大队,1985年成立兰山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69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油菜子、红糖、黄花菜等经济作物。
兰山23户,87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拔兰山。该村坐落在山脚,山上过去盛产兰花,常有人上山拔花,故名拔兰山,后简化为兰山。村呈三角形散列状,距乡驻地西南2.5公里。
上芦行政村,191户,604人,驻上芦。
以驻地上芦故名。解放初建立上芦行政村,1956年成立元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芦北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芦大队,1985年成立上芦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620亩,是种植水稻为主的产粮村,兼产红糖、油菜籽、茶叶、黄花菜等。
上芦191户,604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上芦村名。芦氏宗谱记载:“芦姓祖先是缙云白竹人,到此玩游览山,六胜风土之饶,而遂上此基。”芦姓自乾隆元年迁此安居,因下首是芦北村,故名上芦。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西临小溪,距乡驻地南1.9公里。
上苍行政村,61户,231人,驻上苍。
以驻地上苍故名。解放初属郭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光明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芦北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苍大队,1985年建立上苍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72亩,是种植水稻的产粮村,兼营茶叶、油菜籽、黄花菜等。
上苍61户,233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上苍地名。先祖朱七二于清康熙年间从白革迁居于此,当时村名叫祥昌,含义是吉祥昌盛之意,后因书写方便,写成上苍。村呈三角形散列状,西靠山,距乡驻地南1.8公里。
乌石头行政村,189户,692人,驻郭宅。
该行政村由郭宅、周宅、上新屋3个自然村组成,驻地郭宅。因行政村境内有一块乌黑的大石头,取村名为乌石头。解放初建立乌石头行政村,1956年成立乌石头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为乌石头管理区,1961年建立乌石头大队,1985年成立乌石头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59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菜籽、黄花菜等。
郭宅37户,139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乌石头地名。郭宅原洪姓始居,郭姓从东阳高宅迁来,至今已十七代,因洪姓不发,村名改为郭宅。东靠山,西有小溪,北是田畈。
周宅48户,196人。
约在南宋淳熙年间,先祖周姓一九公从绍兴迁此建立村庄,相传已有800余年,村以周姓为名,故名周宅。东靠塔山,南依郭宅,西临小溪,北是田畈。
上新屋104户,357人。
周姓先祖茂清、金凤兄弟两人从邻村周宅分居到此,建立新村,因坐落在周宅南首的高地上,故名上新屋。东环塔山,南是田畈,西靠小溪,北邻郭宅。
上马坞行政村,196户,746人,驻上马坞。
因驻地上马坞故名。解放初建立上马坞行政村。1956年成立上马坞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为芦北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马坞大队,1985年成立上马坞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692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菜籽等。
上马坞169户,746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上马坞村名。村下有座马山,村坐落在马山坞的上首,故名上马坞。村呈三角形,距乡驻地南2.2公里,东靠山,西濒小溪。
仙溪行政村,144户,492人,驻仙溪。
以驻地仙溪故名。解放初建立仙溪行政村,1956年成立“五一”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芦北管理区,1961年建立仙溪大队,1985年成立仙溪村委会,1个自然村。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等。
仙溪144户,492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中载有西溪地名。相传古时叫仙溪,有位神仙在东山峰与西山峰之间进行搭桥,有个货郎担得知后,不等桥搭好,半夜学装鸡啼,神仙听到后以为天巳亮,匆匆地走了,桥就从两峰间塌下来,刚巧下了一场暴雨,洪水冲出一条溪坑,就名为神仙溪,简称仙溪。村呈长方形,小溪从村中流过,距乡驻地西南2公里。
上丰 行政村134户,511人,驻上王店。
该村由上王店、陈思湾2个自然村组成,原名联丰大队。解放初建立上王店行政村。1958年成立联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乌石头管理区,1961年建立联丰大队,1982年3月因重名改为上丰大队,1985年成立上丰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391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黄花菜等。
上王店91户,340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中载有上王店村名。据宗谱记载,明洪武年间,王仁七从缙云坦址游玩到此,见山水迥环,林木荫翳,后定居于此。因下首有个下王殿村(废殁),故取名上王殿,清咸丰六年宗谱上定名上王店。村呈三角形,距乡驻地3公里。
陈思湾43户,171人。
陈姓先祖于永康和东阳交界之地的塘溪坞迁入此地,于今约有9代,陈姓祖先常思念故地,而故地是建在山岙的弯曲之处,恰似现在住地一样,故名陈思弯。东机耕路,南靠山,西、北田畈。
善教行政村,123户,466人,驻善教。
以驻地善教故名。解放初建立善教行政村,1956年成立善教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乌石头管理区,1961年建立善教大队,1985年成立善教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413亩,种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油菜籽、黄花菜等经济作物。
善教123户,466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中原名“小角”。相传缙云有个叫小角的猎人,常来此打猎除害,后定居此地发展成村,为了纪念猎人,村得名“小角”。清末该村曾出过秀才,在1931年由秀才改名为“善教”。村呈船形,坐落在山坞中,距乡驻地3.7公里。
上夫岭下行政村,126户,452人,驻上夫岭下。
以驻地上夫岭下故名。解放初建立上夫岭下行政村,1956年成立上夫岭下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芦北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夫岭下大队,1985年成立上夫岭下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98亩,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黄花菜等。
上夫岭下126户,452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上阜岭下。相传某人路过这里的山湾中,被盗贼杀害,其妻子为了不再给盗贼有藏身之处,出资筑造一条通向山顶宽敞的大路,以防止盗贼再次害人。后来人们就称为“丈夫岭”,村坐落在岭下,后写成“上夫岭下”。村呈长方形,小溪从村中流过,距乡驻地396公里。
后定垄行政村,49户,198人,驻后定垄。
以驻地后定垄村而得名。解放初建立后定垄行政村,1956年成立后定垄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芦北管理区,1971年建立后定垄大队,1985年成立后定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107亩,茶山33亩,是以农、副并举定的产粮村。
后定垄46户,183人,村驻地。
先祖由福建迁来,原不打算久住,暂名叫“福建铺”,结果还是定居下来。因村前是山垄,就定名后定垄,意思是永远定居在此。村呈三角形,四周环山,离乡驻地南1.8公里。
五公山3户,15人。
先祖朱姓从后定垄迁来,已有61年。村建在后定垄村的第五太公山的旁边,故名五公山。
上夫山行政村,82户,311人,驻岗头。
上夫山是片村名,行政村以片村定名。解放初属后定垄行政村,1956年成立云山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芦北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夫山大队,1985年成立上夫山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181亩,是农、林并举的山村,产茶叶、毛竹。
岗头62户,247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原名上阜山。村庄坐落在上夫山的山顶上,故名岗头。村呈船形,距乡政府驻地2.5公里。
祖处20户,64人。
先祖朱姓兄弟三人由丽水库头村迁此。老大老二迁居于项店乡白革和本乡兰山两村。老三即迁居现在祖处,后又分建岗头村,祖处故而得名。村四周都是山。
知识出处
《浙江省武义县地名志》
本书主要收录了武义县现行标准地名2900条,内容包括标准名称、汉语拼音、历史名称、沿革概况等作了简要的介绍,并附地图44幅,照片77帧。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
芦北乡
相关地名
管湖
相关地名
后金
相关地名
何仓
相关地名
敕令桥
相关地名
楼王
相关地名
横街吕
相关地名
杨宅
相关地名
姓李
相关地名
上新屋
相关地名
新屋
相关地名
下塘头
相关地名
东山
相关地名
水韩上
相关地名
水阁塘
相关地名
韩宅
相关地名
上杨
相关地名
叶村
相关地名
黄塘
相关地名
王端头
相关地名
梅坞塘
相关地名
蒲祥
相关地名
竹园头
相关地名
车门头
相关地名
沈村
相关地名
杨排
相关地名
横路
相关地名
郭村
相关地名
芦北
相关地名
兰山
相关地名
上芦
相关地名
上苍
相关地名
乌石头
相关地名
郭宅
相关地名
周宅
相关地名
上马坞
相关地名
仙溪
相关地名
上丰
相关地名
上王店
相关地名
陈思湾
相关地名
善教
相关地名
上夫岭
相关地名
后定垄
相关地名
五公山
相关地名
上夫山
相关地名
岗头
相关地名
祖处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