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琴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浙江省武义县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1060
颗粒名称: 桐琴区
分类号: K925.5
页数: 36
页码: 83-12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武义县桐琴区的基本情况和各个地名介绍。
关键词: 浙江省 地理 桐琴区

内容

桐琴区 位于县城东南部,东与永康、南与缙云两县交界,面积134.16平方公里。辖桐琴、芦北、项店、泉溪1镇3乡,91个行政村,149个自然村,有10460户,39356人,其中畲族6人,其余都是汉族。区公所驻地东皋,距县城10.2公里。桐琴区解放前称清溪区,建国初仍沿用,驻地泉溪,辖白峰、清溪、南峰、回川、曲湖、古义6个乡,后迁驻东皋。桐琴于1956年2月从永康划归该区。同年古义乡划给新宅区,不久撤区并乡,成立团结、大峰、华贤3个乡。1958年成立桐琴大公社,也称国庆公社,设瑶村、项店、芦北、乌石头、水韩上、桐琴、东皋、叶墙头、泉溪9个管理区,1961年复建区公所时更名桐琴区。
  西南多丘陵,山峦远峰,苍郁荟萃,环若屏障,最高白革山海拔795米。东北部地势平缓遂向北延展,阡陌纵横,土地肥沃。河流主要有清溪、武义江两条,属钱塘江水系。
  交通运输方便。武义至永康公路横贯该区,尚有通向芦北、瑶村公路,乡乡都有客车直达县城。
  全区耕地39857亩,占总面积19.8%,水田38352亩,占耕地面积96.23%。山林地12.3万亩,占总面积61.3%,1984年全区粮食总产量5601万斤。经济作物有茶叶3887担,油菜籽6133担,蚕茧2997担,红糖1420担,黄花菜居全县首位,养猪42000头,养蜂2597箱,养鱼1462亩。乡镇企业281家,从业人员1320人,1984年工农业总产值2176万元,人均净收入377元。
  桐琴区俗称大南,是本县的经济、文化较发达地区,集市贸易兴旺,初等教育普及率高,设有东皋完中1所,学生564名,初中43个班级,学生2056名,小学入学率达99.01%。
  桐琴果园,是杭州蜜梨的主要产地,远销港澳地区。
  桐琴镇
  桐琴镇 位于县城东部,武义江两岸。东与永康交界,南与芦北乡相连,西与泉溪乡接壤,北与白溪乡毗邻。面积18.9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18个自然村,有2572户,9729人,均系汉族。镇驻地桐琴,海拔73米,距县城12.26公里,坐落在武义江畔,南靠大湖山,俗语云“山为琴,水为川”,故有桐川之称,亦称桐琴。桐琴原属永康管辖,于1956年2月划归武义县。清嘉庆《武义县志》中载有桐琴地名,划为永康年月无从考证。1956年2月与赵宅一起建立和平镇,1957年与回丰乡合并成立团结乡,1958年公社化建立国庆人民公社为桐琴管理区。1961年成立桐琴公社,1983年7月政社分设建立桐琴乡,1986年2月改为建制镇。
  该乡东部丘陵起伏,山壑跌宕,西南部地势平坦,平坡延展。溪流循山而下,合流成主要水系有武义江,发源于永康县,纵贯本乡东西,哺育两岸的桑地粮田。自然条件良好,属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常年平均降雨量约1450毫米,年平均温度16.9℃,最高温度7月36~40℃,最低温度1月-6~-8℃,无霜期约240天。水田平坦,土地肥沃,适宜粮食生产和其它种植业、水产养殖等。地下蕴有萤石矿藏。
  解放以后,建有乌牛山、下映泉、牛拉泉等处水库26座,蓄水量达154万立方米,电灌18座,装机353瓩,灌注7600亩,此外,尚有区属清溪口水库受注本乡大部份农田。
  境内交通运输十分方便,村村都有机耕路直达乡驻地。武永公路横贯本乡,都有客车直达武义和永康县城。尚有武义江水运可利用,航运可直接到达金华江转钱塘江。
  全乡有耕地9107亩,其中水田8811亩,占96.74%。山林地12914亩,占总面积44.7%,非林地15980亩,占总面积55.3%。解放前,虽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有宽阔的良田沃土,但旱涝频繁,三年两灾,农民生活十分贫苦。建国以来,进行兴修水利,农田建设,耕作,排灌,脱粒和农副产品加工基本实现半机电化,农业生产迅速提高。粮食亩产,1967年跨纲要,1972年超千斤,1980年1131斤,总产量达1037万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粮食生产更上一层楼,1984年亩产猛增1737斤,总产量达1348万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同年经济作物棉花1348担,茶叶643担,蚕茧491担,红糖287担,油菜籽1447担,养鱼299亩,生猪饲养10065头,人均达1.03头。乡镇企业有萤石开采、农机、塑料、水泥预制、砖瓦、五金炊事等厂68家,其中乡办五家,从业人员有426人,年产值105万元。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484万元,人均净收入400元。
  文教卫生事业。全乡有初中2所,学生789人,小学7所,学生876人,入学率达98.42%,有教职员工79人。卫生院1所,有医务人员9人。尚有电影放映队、文化中心、广播站、影剧院等设施,1984年人口出生率8.66‰,自然增长率3.51‰。
  桐琴,是武义与永康两县交界处的集市贸易之地,每逢集市日,附近一带的农副产品、山地货、粮食、手工业品都云集到此,进行相互交流,调济有无。
  桐琴镇2572户,9729人,驻地桐琴。
  桐联行政村,258户,950人,驻桐琴。
  桐琴为大村,划分和平、桐联、桐三3个行政村。桐联原名桐二农业社桐二大队,1961年与邻村孙宅、隔溪、姚产联合成立桐联大队,属桐琴管理区,1970年释出孙宅、隔溪、姚产自然村单独建立桐联大队,1985年建立桐联村委会。耕地941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柑桔、油菜籽、蚕桑等。
  和平行政村,243户,822人,驻桐琴。
  解放初建立桐琴第一行政村,1957年桐琴镇改名和平镇,当年成立平和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称桐一大队,属桐琴管理区,1961年仍为桐一大队,1970年更名为和平大队,1985年建立和平村委会。耕地689亩,种水稻为主,兼种棉花、柑桔、蚕桑、红糖、油菜籽等。
  桐三行政村,158户,593人,驻桐琴。
  解放初建立桐三行政村,1956年成立桐三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桐琴管理区,1961年建立桐三大队,1985年建立桐三村委会。耕地597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蚕桑、油菜籽、柑桔、红糖等。
  桐琴659户,2365人,乡政府、桐联、和平、桐三村委会驻地。
  桐琴,1956年前属永康县管辖,是年2月划入武义县,在清嘉庆《武义县志》中载有桐琴地名。清康熙《永康县志》载有桐擎渡,至道光《永康县志》才载桐琴市。据传,金氏祖先在宋代由仙居迁来定居,后发展成村,曾名金宅。坐落武义江畔,古语云:山为琴,水为川,故有桐川之称。位于县城东面12.6公里,村呈梭形,居住集中,武永公路穿境而过,村口有客车停靠站,交通十分便利。
  塔塘行政村,12户,50人,驻塔塘。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属石仓岩行政村,1956年属石仓岩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桐琴管理区,1961年建立塔塘大队,1985年建立塔塘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8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茶叶、油菜籽等经济作物。
  塔塘12户,50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原载獭塘。清乾隆年间,有叶姓先居,因村边有座大岩塔山,山下有口大塘,故村名塔塘。 “塔”与“獭”同音,故前有“獭塘”之称。离镇驻地西北3.2公里,村呈方形,东临水坑,地处山垄之中。
  湖干畈行政村,96户,407人,驻湖干畈。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湖干畈行政村,1956年成立湖干畈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东皋管理区,1961年建立湖干畈大队,1985年建立湖干畈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521亩,以种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棉花、蚕桑、油菜籽、红糖等。
  湖干畈96户,407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中载湖高畈。传说,古时村边有湖,湖边有旱地,逐渐垦田成畈,故名湖高畈,后因湖水干涸得名湖干畈。离镇驻地西3.8公里,村呈长方形,地势平坦,居住集中。
  石仓岩行政村,40户,166人,驻石仓岩。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石仓岩行政村,1956年成立石仓岩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桐琴管理区,1961年建立石仓岩大队,1985年建立石仓岩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47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地处丘陵。
  石仓岩40户,166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中有石仓岩村记载。据传,始祖周廷光由永康山后周迁此定居,因村庄坐落在岩石山前,山不高,形似仓库,故名石仓岩。村呈方形,离镇驻地西1.8公里。
  塘岩金行政村,55户,201人,驻塘岩金。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属石仓岩行政村,1956年属石仓岩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桐琴管理区,1961年建立塘岩金生产大队,1985年建立塘岩金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03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桑蚕、棉花、红糖、茶叶、油菜籽等。
  塘岩金55户,201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中记载塘下金地名,现为塘岩金。因村庄前面有口塘,塘边有座岩石山,村人姓金,故名塘岩金。离镇驻地西北1.7公里,村呈圆形,南临武义江,地处低山丘陵。
  姚产行政村,28户,126人,驻姚产。
  以驻地得名。原属永康,于1956年与桐琴一起划归武义县管辖,1958年公社化时属桐琴管理区,1961年属桐联大队,1970年建立姚产大队,1985年建立姚产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42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姚产28户,126人,村驻地。
  据传,距今二百年前,此地建有一只大窑,窑废遂成村落,得名窑散村,后人嫌此名不雅,改为姚产。离镇驻地北1.1公里,村呈方形,居住集中,地处低山丘陵。
  孙宅行政村,49户,168人,驻孙宅。
  以驻地得名,于桐琴一起从永康划归武义,属石仓岩农业社,1658年公社化时属桐琴管理区,1961年属桐联大队,1970年建立孙宅大队,1985年建立孙宅村委会,2个自然村。耕地193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油菜籽等经济作物。
  孙宅32户,107人,村驻地。
  据《孙氏宗谱》记载:宋朝初期,先祖孙绅公从严州迁入此地,发展成村,故名孙宅。距镇驻地0.8公里,村庄呈散列状,南临武义江。
  隔溪17户,61人。
  隔溪自然村,原属永康县,1956年2月与桐琴一起划归武义,属桐联农业社,于1961年释出孙宅、隔溪、姚产成立孙宅大队。先祖金姓由桐琴迁入建村,至今有26代。村在十余户时,被太平天国的兵火烧光,村民无家可归,散落各地,现存十余户。东小溪,南武义江,北依孙宅。
  金丝村行政村,103户,378人,驻金丝村。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金丝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回一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东皋管理区,1961年建立金丝村大队,1985年建立金丝村村委会,一个自然村。耕地492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蚕桑、红糖、油菜籽等经济作物。
  金丝村103户,378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金丝村地名。该村在清乾隆年间,有金、何等姓居住,后金姓发展,遂以金姓取名金丝村。村呈方形,东临清溪,南靠武永公路,距镇驻地3.5公里。
  东皋行政村,488户,1739人,驻东皋。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东皋行政村,1956年成立东皋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东皋管理区,1961年建立东皋大队,1985年建立东皋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921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蚕桑、柑桔、红糖、油菜籽、茶叶等经济作物。
  东皋488户,1739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东皋。村坐落在清溪东畔的高地上,又在县城的东面,皋:谓水边之高地也,故名东皋。距镇驻地西2.6公里,村呈船形,地势平坦,居住集中,交通便利,武永、武瑶、武管三条公路均通过境内,有客车停靠站。
  东皋是区公所的驻地,区属企事业单位均设此地,故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倪桥行政村,108户,382人,驻倪桥。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倪桥行政村,1956年成立倪桥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东皋管理区,1961年建立倪桥大队,1985年建立倪桥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51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蚕桑、棉花、油菜籽等。
  倪桥91户,326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倪桥村名。明初倪姓先祖从金华石门迁来,在石门也称倪桥,迁入武义仍用倪桥村名,以作纪念。离镇驻地1.8公里,村呈三角形散列状,北临武义江,东靠上马坞坑小溪,南临武永公路,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青芹17户,56人。
  青芹自然村,在1959年由倪桥、东皋、青岗三村共有的马黄坤小山上建立桐琴区猪场,1964年因建新安江水库有淳安青芹村集体迁移到此,建立新村,仍以青芹为村名。1974年整村迁往江西省定居,下半年由倪桥大队第四生产队有14户社员移居此地,分徐、倪两姓,村名未改。南茶山,东、西、北田畈。
  赵宅行政村,338户,1219人,驻赵宅。
  以驻地赵宅得名。解放初建立赵宅行政村,1956年成立赵宅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桐琴管理区,1961年建立赵宅大队,1985年成立赵宅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042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蚕桑、柑桔、油菜籽等经济作物。
  赵宅339户,1219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赵宅,也载有“桐琴——赵即赵宅”。赵宅与桐琴仅一湖之隔,近在咫尺。相传:赵宅原名桐琴,现桐琴叫金宅,也叫桐川。两村均以赵姓和金姓定名,为便于区分而释出。赵宅村呈长方形,地势平坦,居住集中,南有山,北有湖,永武公路在村口通过。
  石上青行政村,206户,731人,驻石井头。
  村委会由石井头、上村、青岗等三个自然村组成,故名“石上青”。解放初建立石上青行政村,1956年成立石上青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东皋管理区,1961年建立石上青大队,1985年建立石上青村委会。耕地781亩,种植水稻,低山种有茶叶,并营蚕桑、柑桔等。
  石井头120户,428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石井头村名。据传,早年村头有一眼石井,故得名石井头。离镇驻地3.4公里,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
  青岗46户,154人。
  据传青岗是府郡驻地,府内有18口井,6个货郎担入府叫卖一天,都不会碰头,形容青岗府规模很大,后废,遂名青岗村。约在15代前有王姓先祖从东阳迁此居住,后又有沈姓从义乌佛堂迁此落户,故该村主要有王、姓沈两姓。村坐落在田畈,南有梨园。
  上村40户,149人。
  相传在200年前,此地非常荒凉,有很多坟墓。应姓祖先从永康塘头迁此住坟庵,在坟庵下首有小村叫蒋村,后有陈姓也到此落户,遂发展成村,因在蒋村之上,故名上村。四周都是田畈。
  桐四行政村,56户,225人,驻上宅。
  原名上宅,以驻地得名。因重名,故更名桐四大队。1958年公社化时属桐琴管理区,1961年属桐三大队,1970年从桐三释出建立上宅大队,1982年3月更名为桐四大队,1985年建立桐四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09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蚕桑、柑桔等经济作物。
  上宅56户,225人,村驻地。
  村座落在桐琴村的上首,故名上宅。离镇驻地0.5公里,村呈圆形,北临武义江,村口有武永公路大桥,东北与永康交界。
  东湖行政村,61户,241人,驻东湖。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属王端头行政村,1956年成立东湖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桐琴管理区,1961年建立东湖大队,1985年建立东湖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14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东湖61户,241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东湖地名。村坐落在小山脚下,村前西面入口处地势低洼,一遇大雨就要积水成湖,村又是处在全镇的东端,故名东湖。离镇驻地2.1公里,村呈圆形,东面越过小山即进入永康县境。
  项店乡
  项店乡 位于县城的东南部,三面环山,地势南高北低,呈长条形。东与芦北乡为邻,南与缙云县交界,西与溪里乡毗连,北与泉溪乡接壤。面积47.8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43个自然村,有2073户,7418人,其中畲族6人,其余都是汉族。乡驻地西陈,海拔105米,离县城11公里。乡驻地原在项店村,故名项店乡,1975年迁驻西陈。建国初为清溪乡和白峰乡的茆角、王园、项店、兰芝、白革五个行政村,属清溪区。1950年撤区并乡时建立大峰乡,1958年公社化属桐琴大公社,项店和瑶村两个管理区,1961年10月建立项店公社,1983年7月政社分设成立项店乡。
  该乡地处半山区,东有白革山,南有老鹰窝尖,西有牛毛尖,海拔都在800米以上,峰峦叠嶂,亘绵跌宕,地势遂向北低斜延展,梯田层叠,溪流交错。汇合成主要水系有清溪,发源于黄坛,大王岭,流经章村汇合为清溪,经瑶村入清溪口水库,下游流经泉溪乡杨村,刘宅,桐琴镇东皋注入武义江。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热亚带季风区,年降雨量1450毫米,平均温度16.5℃,最高温度(7月)36~39℃,最低温度(1月)—6~-9℃,无霜期约250天,适宜农、林业的生产。农业主要经营水稻、杂粮、茶叶等,林业有毛竹、木材。
  水利条件较好。建有大坟坑、清溪口等水库18座,蓄水量达1680万立方米,其中清水口水库蓄水量达1600万立方米,是桐琴区的骨干水利工程。电灌5座,装机11瓩,小水电8座,装机225瓩。
  交通运输方便。武义至瑶村公路从该乡驻地通过,客车直达县城。
  全乡有耕地5704亩,占总面积7.34%。水田5318亩,占耕地面积93.23%。山林地1.3万亩。解放前,农民生活十分贫苦,只得在山靠山,但童山濯濯,粮食亩产不到250斤。建国后,进行封山育林,兴修水利,农田建设,在排灌、机耕、脱粒和农副产品加工基本实现半机电化,粮食产量迅速提高。1969年产量跨纲要,1972年亩产超千斤,1980年亩产1219斤,总产量693万斤,1934年亩产1471斤,总产量达818.3万斤。同年经济作物茶叶1971担,蚕茧106担,红糖126担,油菜子921担,养蜂1809箱,养鱼46亩,养猪6942头,年产木材约500立方米,毛竹制品收入约60万元。
  乡镇企业有化工、农机、砖瓦、制茶等42家,从业人员129人,其中乡办3家,共产值15万元。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入471万元,人均净收入323元。
  文教卫生事业。初中1所,学生260人。小学16所,学生611人,入学率99.13%,教职员工42人,代课教师11人。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4人,尚设广播站、电影放映队、文化站等。1984年人口出生率9.18‰,自然增长率为1.33‰。
  该乡夏家畈于1937年冬曾建立过党支部组织。是我县沈、柳宅、童庐、下王宅、城里等五个支部之一。
  项店乡2073户,7418人,驻西陈。
  西陈行政村,46户,230人,驻西陈。
  以驻地西陈故名。解放初属项店行政村,1956年属项西农业社,1858年公社化属项店管理区,1961年建立西陈大队,1985年成立西陈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77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西陈64户,230人,村、乡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西陈地名。先祖陈姓,古时房屋均向西而建,故名西陈。村呈长方形,位于县城东南10.5公里,居住集中,交通方便,武义至瑶村公路从村内通过,设有停靠站。
  茆角行政村,186户,654人,驻茆角。
  因驻地茆角故名。解放初建立茆角行政村,1956年成立茆角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项店管理区,1961年建立茆角大队,1985年成立茆角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17亩,以经营水稻为主。
  茆角186户,654人,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名马阁。宋朝进士李沼从青田迁此定居。古时这里只有几户人家,后来人口发展,饮水发生困难,就在新塘边挖井,这时有位“风水先生”路过看到进行劝阻,说,这井不能再挖深了。可是有位急性的就是不听,反而拼命挖。突然,“嘭”的一声巨响,井内跃出两匹金马,一匹跃西,一匹跃东,分别化成“姆山岗”和“马鞍山”。在马跑过的岩石上,至今还留有蹄痕,故村名为马阁。后人回忆建村时都是茅庐,又改为茆角。村呈圆形,距乡驻地1.1公里,西靠武瑶公路,交通方便,有清溪口水的水渠灌注入村,用水十分方便。
  姆山前行政村,54户,201人,驻姆山前。
  以驻地姆山前故名,解放初属茆角行政村,1956年属茆角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项店管理区,1961年建立姆山前大队,1985年成立姆山前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00亩,主要种植水稻,兼营茶叶。
  姆山前54户,201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姆山前村名。村后有座姆山岗,故名姆山前。村呈方形,距乡驻地0.8公里,西临清溪。
  王元行政村,111户,380人,驻下王元。
  王元是上王元、下王元、王宅塘三个自然村的总称,因都带有“王”字,又有两个“元”字,故定名为王元。解放初建立王元行政村,1956年成立白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项店管理区,1961年建立王元大队,1985年成立王元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422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等。
  下王元47户,157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下王园地名。现简为下王元。该村以王姓始居,取王姓的家园之意,故名为王园。后子孙繁衍,发展成上王元、下王元两个村,总称为王元。距乡驻地0.9公里,下王元村呈方形,坐落在上王元下首。
  上王元48户,166人。
  原为楼后山的上铺,为王姓始建,后来朱姓从本乡华山迁入,发展成村。南有大路上通西陈,东通芦北乡,西有清溪,北靠山岗。
  王宅塘16户,57人。
  先祖王姓,从县城下王宅迁此,发展成村。村旁有水塘,人称王宅塘,村以塘得名,沿用至今。四周是农田,有小路东通芦北乡,西通西陈,南通下王元。
  仓部圳行政村,38户,110人,驻仓部圳。
  以驻地仓部圳故名。放解初属清溪口行政村,1956年属永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项店管理区,1961年成立仓部圳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84亩,山地15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杂粮,并产茶叶、油菜籽等。
  仓部圳38户,110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记载: “唐末昭宗年间(公元889~904年)公徐镃,以才识徵授仓部员外郎,升侍郎,甚著风格,转兵部侍郎。乞归晋,国子祭酒,加食邑五百户,赐九旒紫金鱼袋,御诗赠别”。
  御诗
  “解组归田履为轻,天将五福畀康宁。四朝人物推耆旧,万古清风在典型。郊野亦能知有道,朝庭久欲访遗径。帝城以后瞻依近,长傍南孤望极星。”
  公归后,见本地农田经常受旱,乃出资造堰引清溪水灌田。县志载: “当时凿石屑一斗者,酧钱一升。费力钜烦,以迄成功,乡人德之,堰旁有庙祀焉。至今扬村以下等处俱蒙其利。”
  据传说,仓部公当时建有地下瀛(堰)六处,被讹传为招兵买马欲待造反,奸佞诬陷,遭剥皮惨害。后人念公恩德,乃画像供奉传祀,村亦以公职名之。 (现存东皋、杨村等地堰数条)
  珠门行政村,27户,126人,驻珠门。
  珠门原属清溪大队,于1974年扩建清溪口水库时,迁移到茆角山背,1984年2月6日县人民政府(1984)7号文件批准建立珠门大队。1985年成立珠门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69亩,以经营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菜子等。
  珠门27户,126人,村驻地。
  约在二百多年前有位马志成,又名志慎,从东阳南马到此做木营生,在清溪畔选地造宅,取名朱明,后子孙兴旺,村落扩大,改为朱门。因村坐落在园珠形小山前边,象屏风一样护卫着,故又改名珠门。村迁移茆角山背,仍沿用此名。地势平坦,房舍整齐,村呈方形,离乡驻地南0.5公里,武瑶公路东侧。
  项店行政村113户,419人,驻项店。
  以驻地项店故名。解放初建立项店行政村,1956年成立项西农业社,1658年,公社化属项店管理区,1951年建立项店大队,1985年成立项店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498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项店111户,412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项店村名。项姓始居后发展成村,开了一爿商店,故得名项店。村呈方形,离乡驻地南0.6公里,位于武瑶公路东侧。
  下项2户,7人。
  先祖李姓,从本乡夏家畈迁来,在项店店下首建房居住,得村名为下项,地处平坦,前有大路。
  兰芝行政村,138户,509人,驻兰芝。
  以驻地兰芝故名。解放初建立兰芝行政村,1956年成立兰芝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项店管理区,1961年建立兰芝大队,1685年成立兰芝村委会,一个自然村。耕地521亩,种植水稻为主。
  兰芝138户,509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兰芝。传说,古时兰芝村坐落在狮子开口的山脚下,离现在村庄一里多远。一日有个做官的路过该地,见这座山崖,好象一只奔狮,形态十分逼真,甚叹为奇,就建议移村,把奔狮拦住,村名也改为“拦住”。许多年后,嫌村名不雅,取“芝兰入室”之意,又与原名谐音,改村名为兰芝。村呈方形散列,离乡驻地1.5公里,坐落在两条小溪的汇合处。
  清溪行政村,71户,279人,驻麻坞口。
  村委会所辖的自然村都散落在清溪江畔。明时建有崇教寺,以寺带名,俗称“清溪寺坑”。故行政村名曾定为清溪寺坑,现删简为清溪。解放初属麻田行政村,1656年属迎丰农业社,1658年公社化属瑶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清溪寺大队,1966年改为清溪大队,1958年成立清溪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耕地222亩,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林业等。
  麻坞口32户,114人,村驻地。
  村后有条麻坞坑,村建在坑口,故名麻坞口。村呈长方形散列,距乡驻地3.3公里,有两条小溪在村中汇合流过。
  横路12户49人。
  清咸丰年间,朱姓先祖从本乡白革迁此定居,历已六代。因出入该村一条路叫横路,故名横路。东有小溪,村坐西朝东。
  古井20户,82人。
  清乾隆年间,先祖王姓从桐琴区王端头迁此定居,继有朱姓也迁来落户。此地原有口古井,村以古井为名。四周环山,村西有溪坑。
  姓沈8户,35人。
  清乾隆年间,沈姓祖先从湖州迁此,于今已有十多代,村以姓氏为名,故名姓沈。坐北朝南,南有山坑,东有小溪,四周环山。
  华山行政村,271户,953人,驻华山。
  以驻地华山故名。解放初建立白革行政村,1956年成立白革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项店管理区,1961年建立白革大队,1966年“文革”时改为华山大队,1958年成立华山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718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华山271户,953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白革地名。宋朝朱辉三迁此发族。村坐落在半山腰用中,相传祖先在此定居时,请过风水先生用革盘(罗盘)革向(测定方位),未收过红包(工钱),俗称白革,村遂以白革得名。文化革命破四旧时,认为革命白革,故废,立“华山”为村名。村呈长方形散列状,距乡驻地3公里。
  麻田行政村,176户,636人,驻麻田。
  以驻地麻田故名。解放初建立麻田行政村,1956年成立迎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瑶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麻田大队,1985年成立麻田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414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木材、毛竹等。
  麻田121户,450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麻田地名。清初祖先罗春二由福建迁来,在一片麻地上建村,故名麻田。村呈长方形,距乡驻地南3.8公里,位于清溪的西侧,武瑶公路在村边通过,村口有停靠站,交通方便。
  温草坑18户,55人。
  祖先胡氏70年前从缙云黄碧迁来。朱姓相继从芦塘、华山两地迁入。温草是生长在水底的一种水草,该地水坑都长有这种水草,故名温草坑。坐落在山脚,四周环山。
  狮子岩37户,131人。
  祖先余姓于1670年从福建邵武地区建阳县到此定居建村,村下首有奇岩,形如狮子,昂首而坐,栩栩如生,名狮子岩,村亦名狮子岩。坐西朝东,旁山依水,武瑶卫路通过村前。
  瑶村行政村,161户,536人,驻瑶村。
  以驻地瑶村故名。解放初建立瑶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青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瑶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瑶村大队,1985年成立瑶村村委会,辖6个自然村。耕地271亩,山1600余亩,以经营水稻为主,兼产茶叶、木材、毛竹等。
  瑶村127户,411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为姚村。古时有姚姓在此建窑烧炭,后定居成村,起名姚村。又因多姓杂居,相互发展,遂改名瑶村。村呈长方形,离乡驻地4.7公里,东西高山峻岭,村边清溪长流,是武瑶公路终点站,交通方便,风景优美。
  王竹园 2户,8人。
  王竹园坑 1户,2人。
  崇敬园 7户,28人。
  上革溪 16户,59人。
  黄金泥洞 8户,28人。
  盛岭下 行政村,192户,646人,驻盛岭下。
  以驻地盛岭下故名。解放初建立盛岭下行政村,1957年成立盛岭下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瑶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盛岭下大队,1985年成立盛岭下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462亩,山600余亩,以种植水稻为主,产茶叶、木材、毛竹等。
  盛岭下 191户,643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名沈岭下。方言“沈”与“盛”谐音,写成“盛岭下”,意为兴盛。村呈方形,距乡驻地南5公里,南有小溪在瑶村上首注入清溪。
  岭下坑1户,3人。
  家丰行政村,96户,394人,驻夏家畈家丰。
  解放初建立夏家畈行政村,1657年成立嘉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瑶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夏家畈大队,1985年7月县人民政府发文定村名为“家丰”,同时建立家丰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65亩,种水稻和杂粮。产有茶叶、毛竹、木材等。
  家丰106户,394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中载名下家畈。夏家畈是武义和缙云两县共辖的大村,上丰村武义管辖,下丰村缙云管辖,已有八百多年历史。传说现在村址是古时的田畈,前面有座高山名嘉山,后有福建人迁此,以田造宅,因村坐落在山脚下,故名下嘉畈,后写成夏家畈。武义管辖的上丰,现名家丰。距乡驻地5.8公里,村南有小溪,东有上夫山支流,把村切成直角形。
  里念坑行政村,29户,119人,驻里念坑。
  以驻地里念坑故名。解放初属章村行政村,1957年属团结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瑶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里念坑大队,1985年成立里念坑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49亩,种植水稻和杂粮,产茶叶等。
  里念坑28户,114人,村驻地。
  村前有小溪,里外相通,故名里念坑。村呈半月形,距乡驻能南6.4公里,坐落在清溪支流的汇合处。
  中山1户,5人。
  黄坛行政村,72户,246人,驻黄坛。
  以驻地黄坛故名。解放初建立黄坛行政村,1957年成立黄坛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瑶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黄坛大队,1985年成立黄坛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73亩,种植水稻和山地杂粮,兼产茶叶、木材、毛竹等。
  黄坛 72户,246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中原名王坛。二百年前名黄潭村,以溪潭取名,沧海桑田,溪潭成平坛,故改名黄坛。村呈一字形,距乡驻地7公里,有小溪从村中流过。
  丰溪行政村,93户,316人,驻章村。
  原名章村,因童名改为丰溪。解放初建立章村行政村,1957年成立团结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瑶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章村大队,1982年3月更名丰溪大队,1985年建立丰溪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108亩,种植水稻和杂粮,兼产茶叶、木材。
  章村85户,284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中原名张村。村汤姓始居,后迁徙别处,继有徐姓从永康花园迁居到此。村前有株大樟树,得名章村。村呈长方形,距乡驻地南6.6公里,坐落在清溪西边。
  里念坑尖 6户,27人。
  先祖章姓,约在二百年前从缙云东南村迁来定居,后有罗、马、应等姓相继来此落户。因该地有一山坑,名念坑。村坐落在坑的高处,故名里念坑尖。
  双港湾 2户,5人。
  董源坑 行政村,90户,345人,驻龙潭下。
  董源坑是龙潭下、龙潭背、石猪栏等四个自然村的总称,大队也以董源坑命名。解放初建立董源坑行政村,1957年成立新潮农业社,1358年公社化属瑶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董源坑大队,1985年成立董源坑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耕地170亩,种植水稻和杂粮,产茶叶、木材、毛竹等。
  龙潭下 33户,122人,村驻地。
  村上首有龙潭,故名龙潭下。约在一百五十年前,李姓祖先李金从夏家畈迁来,迄今有七代。有小溪从村边流过,南通龙潭背,北通寺前畈。距乡驻地7.2公里。
  寺前畈 10户,40人。
  先祖赖姓从福建上杭古田迁此定居,村建在古寺前畈。南通龙潭下,北通盛岭下。
  龙潭背 22户,88人。
  村处在龙潭瀑布上首,得名龙潭背。先祖杨姓在此搭铺定居,名杨家铺,后有李姓在一百年前由缙云九岭村到此落户,遂成村庄。东有小溪,西靠高山。
  石猪烂 25户,95人。
  太平天国时,为了躲避兵乱,有人把猪赶到此地饲养,用石块砌成猪栏。先祖邹姓到此定居,就取名石猪栏。村前有小溪,南有山岭,可通缙云。
  黄长岗 行政村,35户,122人,驻黄长岗。
  以驻地黄长岗故名。解放初属章村行政村,1957年成立丰林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瑶村管理区,1961年成立黄长岗大队,1985年成立黄长岗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62亩,种植山地杂粮,产木材、毛竹等。
  黄长岗 30户,107人,村驻地。
  村处在似黄鳝形的半山腰,故名黄长岗。村呈长条形散列状,距乡驻地南8.8公里,村口有瀑布,蔚为壮观。
  沙场 2户,7人。
  该地为洪水冲积而成的滩地,故名沙场。先祖李姓从温州来此定居。西有小溪,溪旁建有纸铺。
  白岩下 3户,8人。
  大王岭 行政村,26户,94人,驻上铺。
  该村地处深山冷坞,由上铺、下铺两个自然村组成。大王岭是通向雪峰的一条峻岭。古时常有强人占山为王,故得名大王岭。解放初属章村行政村,1657年成立高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瑶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大王岭大队,1985年成立大王岭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44亩,种植水稻和杂粮,产木材、毛竹。
  上铺 18户,57人,村驻地。
  村位在大王岭西侧山口,地势险要。相传古代有三个绿林好汉,占山称王,故以大王岭得名,后来好汉离去,张姓到此垦荒,建宅定居后,发展上、下铺两村。村呈圆形,距乡驻地9.5公里。
  下铺 11户,37人。
  该村先祖张姓,三百年前从缙云双川乡石臼坑迁来,在此开荒种粮,由上铺分居到岭旁建村,故称下铺。有山岭南通缙云,村西有小溪,是清溪的发源地之一。
  芦北乡
  芦北乡 位于县城东部,武永公路南首,东与永康为邻,南与缙云交界,西与项店乡相连,北与桐琴镇接壤。面积28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42个自然村,有2922户,10741人,均是汉族。乡驻地管湖,海拔95米,距县城13公里。乡政府原驻地芦北村,清嘉庆《武义县志》载为“芦碧”。过去芦北村旁的小溪两岸,种植芦苇。秋天,芦花盛开,溪水映衬,风光十分旖旎,故名“芦碧”,后写成“芦北”,乡随村名故为芦北乡。后曾迁驻过上扬,1968年又迁驻管湖,乡名一直沿用。1949年建政时为白峰、南峰两个乡,属清溪区(即桐琴区)。1956年撤区并乡属大峰乡,1958年公社化属桐琴大公社,为芦北、乌石头、水韩上3个管理区,1959年并入水韩上管理区,1960年水韩上归属芦北管理区,1961年成立芦北公社,1983年7月政社分设成立芦北乡。主要经营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黄花菜等,林业有木材、毛竹。
  该乡地处丘陵、山峦重叠、绵亘起伏。地势东南高峻,峡谷溪流;西北低斜,平坡延展。河流有两条,1条发源于陈思湾,流经上新屋,入桐琴乡赵宅至倪桥,和另一条发源于上夫岭下,流经芦北入桐琴乡倪桥汇合,注入武义江。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区,年平均温度16.9℃,最高温度为(7月)36~40℃,最低温度为(1月)-6~-8℃。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约246天,年平均降雨量1450毫米,适宜农业、林业生产。地下蕴有萤石矿藏。
  解放后水利条件有所改善。1968年来建有陈思湾、金山岭、桃清、荒塘等水库51处,蓄水量达188万立方米。电灌站9座,装机158瓩,此外,尚有区属清溪口水库可入注灌溉。
  交通运输方便。乡驻地有客车直达县城,每个行政村都有机耕路通达乡驻地。
  全乡有耕地10002亩,占总面积23.83%,其中水田9440亩,占耕地的94.38%;山林地20714亩,占总面积54.9%。解放前,粮食亩产不到300斤。解放后,进行筑库开沟,引水灌溉,同时进行农田建设,机耕、排溉、脱粒、农副产品加工基本实现半机械化,农业生产迅速提高。粮食,1967年亩产跨纲要,1972年超千斤,1980年亩产1071斤,总产量达1081万斤。1684年亩产1552斤,总产量达1347万斤。同年经济作物有茶叶907担,红糖237担,油菜子1700担,干黄花菜500担(居全县首位),养鱼273亩,养猪11291头。
  乡镇企业有萤石开采、农机厂、服装、印刷、火炮、制茶等17家,从业人员181人,其中乡办3家,产值26万元。农民家庭副业有扫帚、瓦棚、竹椅、竹几、蛋篓等运销外地,年收入达35万元。全乡1984年工农业总产值514万元,人均净收入380元。
  文教卫生事业。有初中1所,学生399人,小学20所,学生960人,入学率达98.93%,有教职员工56人,代课教师17人。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7人。尚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影剧院1座,座位1200个等设施。1985年人口出生率11.5‰,自然增长率5.30‰。
  芦北乡2922户,10741人,驻管湖。
  管湖行政村,136户,471人,驻管湖。
  以驻地管湖故名。解放初建立管湖行政村,1956年成立管湖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水韩上管理区,1961年建立管湖大队,1985年成立管湖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594亩,是种植水稻为主的产粮村。
  管湖60户,201人,村、乡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管湖地名。清初,程姓祖先由永康方岩下程村分居到此。程姓原系方岩胡公领地中的子民,为了精神上受胡公的庇荫和管辖,而村中又多湖塘,“湖”与“胡”谐音,故名管湖。离县城13.5公里,村呈方形,居住集中,交通方便,有客车直达县城。
  后金28户,87人。
  先祖姓金,从本乡上夫岭下迁来住在田畈中的灰铺里,后发展成村,故名后金。村东、北田畈,南机耕路,西小溪。
  何仓48户,183人。
  何姓先祖从武义城里到此种田,这里原是财主的两座仓屋,相隔里许,何姓住在下首仓屋,后发展成村,故名何仓。东是山,南农田,西临机耕路。
  敕令桥行政村,177户,630人,驻敕令桥。
  以驻地敕令桥故名。解放初建立敕令桥行政村,1956年成立敕令桥农业社,1953年成立公社化属水韩上管理区,1961年建立敕令桥大队,1966年更名红旗大队,1982年3月复名敕令桥大队,1985年成立敕令桥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699亩,是种植水稻的产粮村。
  敕令桥177户,630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中载有敕令桥地名。相传汉代刘秀逃难列此,躲在村边桥下避过搜捕,后刘秀登基做了皇帝,敕令修建过此桥,故名敕令桥,村以桥得名。距乡政府驻地1.6公里。村呈长方形,东、西两边都有小溪。
  楼王行政村,149户。523人,驻楼下王
  以驻地楼下王而取名楼王大队。解放初建立楼下王行政村,1956年成立楼下王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水韩上管理区,1961年建立楼下王大队,1985年成立楼王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耕地568亩,是种植水稻为主的产粮村,经济作物有棉花、红糖、油菜子等。
  楼下王105户,348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楼下王地名。相传四百多年前,有个姓王的人从绍兴逃难到此,给房东做长工,后成了家,房东移居到楼上。因房东无后,不久谢世,房屋就归王姓居住,遂名楼下王。距乡驻地1.2公里,村呈长方形,西有管湖至县城的公路,交通方便。
  横街吕28户,116人。
  清顺治年间,吕姓祖先从永康太平到此定居成村,过去有条大路直通到楼下王,象条街路,故名横街吕。东西是塘,南田畈,西依楼下王,北靠杨宅。
  杨宅12户,44人。
  清乾隆年间,祖先朱姓从项店乡白革村到此入赘,遂发展杨、朱两姓,杨宅原是杨姓居处得名,沿用至今。东、西、北是农田,南靠楼下王。
  姓李4户,12人。
  上新屋行政村,72户,303人,驻新屋。
  行政村原名新屋,有重名改为上新屋。解放初建立新屋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巩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水韩上管理区,1961年建立新屋大队,1982年3月更名上新屋大队,1985年成立上新屋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35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红糖、棉花、油茶子等。
  新屋70户,272人,村驻地。
  百多年前,村民多姓巩,村庄新建立,名为塘头巩。清光绪年间称新屋,距乡驻地1公里,村呈长方形,北临小溪。
  下塘头9户,31人。
  祖先姓金,从桐琴迁入仁房前(村名),因兄弟三人分居,一人移居到此,村原名塘头,因村前有口大塘,上首是巩宅村,故名下塘头。四周都是农田。
  东山行政村,90户,364人,驻东山。
  原名巩宅,因有重名改为东山。村驻地东南有座五东山,故名。解放初建立巩宅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巩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水韩上管理区,1961年建立巩宅大队,1982年3月改名为东山大队,1985年成立东山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7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茶叶、红糖、油菜子等经济作物。
  东山90户,364人,村驻地。
  原名巩宅。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巩二芳廿三祠,在南十二庄塘头,祀祖巩庭芝。”追朔其宗支,系曲湖之滨巩宅分族到此,为了纪念宗祖,亦名巩宅,因重名在1982年3月改名东山村。村呈工字形,距乡政府驻地1.8公里。
  水韩上行政村,151户,564人,驻水阁塘。
  行政村由水阁塘、韩宅、上杨三个自然村组成,村名取每个自然村名的头一个字组成:“水韩上”。解放初建立水韩上行政村1956年成立水韩上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水韩上管理区,1961年建立水韩上大队,1985年成立水韩上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55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棉花、红糖、油茶子等经济作物。
  水阁塘78户,295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水阁塘地名。因村边有口塘,塘边有庙阁,故名水阁塘。村以塘得名。呈三角形,距乡驻地0.8公里,村边有武义至管湖公路,交通方便。
  韩宅34户,119人。
  韩宅与水阁塘的祖先是兄弟,分居后发展两个村,韩氏宗初建在两村的中间,建村历史相同。现两村发展几乎已联成一村,因韩姓故居名为韩宅。
  上杨39户,150人。
  明万历年间,先祖卢科信从永康徐塘头村到此种田,遂发展成村,原名武杨村,据说武义已有下杨村,改名为上杨。村坐落田畈中央,西边有机耕路。
  叶村行政村,43户,159人,驻叶村。
  以驻地叶村故名。解放初属王端头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王端头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乌石头管理区,1961年建立叶村大队,1985年成立叶村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6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红糖、茶叶、油菜子等。
  叶村43户,159人,村驻地。
  叶村原是叶姓集居而得名,后有朱姓从永康来此定居,不久叶姓衰绝,而村名不改。村呈散列状,距乡地驻2.1公里。
  王端头行政村,132户,445人,驻王端头。
  以驻地王端头得名。解放初建立王端头行政村,1956年成立王端头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乌石头管理区,1961年建立王端头大队,1985年成立王端头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516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菜子、黄花菜等作物。
  王端头132户,445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王端头地名。清朝,有王姓兄弟两人从东阳王克头到此定居,后发展成村,村坐落在小山头之端,故名王端头。村呈直角形,居住集中,距乡驻地1.5公里。
  梅坞塘行政村,21户,101人,驻梅坞塘。
  以驻地梅坞塘故名。解放初属王端头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王端头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乌石头管理区,1961年建立梅坞塘大队,1985年成立梅坞端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09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茶叶、油菜子等经济作物。
  梅坞塘21户,101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有梅坞塘地名。祖先姓梅,村坐落在山坞中,村边有口塘,故名梅坞塘。又传,汉朝刘秀逃难到过这里,刘秀做了皇帝后,在梅坞塘封了个梅娘娘,建过“寰升门亭”,现无遗址。梅坞塘离乡驻地1.5公里,村呈长方形。
  蒲祥行政村,70户,277人,驻蒲祥。
  以驻地蒲祥故名。解放初属郭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友爱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芦北管理区,1961年建立蒲祥大队,1985年成立蒲祥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322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菜子、黄花菜等。
  蒲祥59户,232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有蒲祥地名。古时村边池塘中,多养植菖蒲,村名取吉祥之意为“蒲祥”。文革时简写成甫上。村呈方形,距乡政府驻地1.6公里,居住集中。
  竹园头11户,45人。1978年11月因蒲祥村遭火灾,有刘、朱两姓的受灾户到此新建家园,此地原是块种有毛竹的小坡地,故名竹园头。村四周是农田。
  黄塘行政村,79户,322人,驻黄塘。
  以驻地黄塘故名。解放初建立黄塘行政村,1956年成立和平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乌石头管理区,1961年建立黄塘大队,1985年成立黄塘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79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黄花菜、油菜子等经济作物。
  黄塘79户,322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黄塘地名。先祖舒姓从永康永祥迁入此地,至今已16代。村东有山,名老黄塘,村以山故名。距乡政府驻地南1.1公里,村呈方形,西临小溪。
  车门头行政村,32户,133人,驻车门头。
  以驻地车门头故名。解放初属黄塘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和平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乌石头管理区,1961年建立车门头大队,1985年成立车门头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0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油菜子、黄花菜等经济作物。
  车门头32户,133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车门头地名。原名“阊门头”,是天门的第一个门口之意,方言“阊”与“车”同音,为了书写方便,改为车门头。村呈半月形,距乡驻地南1.5公里。
  沈村行政村,39户,133人,驻沈村。
  因驻地沈村得名。解放初建立沈村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和平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乌石头管理区,1961年建立沈村大队,1985年成立沈村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99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黄花菜、油菜子,茶叶等经济作物。
  沈村39户,133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沈村地名。过去村四周多种植竹笋,名笋村。方言“笋”与“沈”谐音,后改为沈村。村呈三角形,距乡政府驻地1.5公里。
  杨排行政村,71户,270人,驻杨排。
  因驻地杨排故名。解放初建立杨排行政村,1956年成立杨排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水韩上管理区,1961年建立杨排大队,1985年成立杨排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1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盛产黄花菜,兼营茶叶、油菜子等。
  杨排71户,270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杨排地名。为杨姓始居,地处山岗,呈长方形似竹排,故名杨排。距乡驻地西南1.5公里,居住集中。
  横路行政村,100户,346人,驻横路。
  以驻地横路故名。解放初属芦北行政村,1956年成立横路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芦北管理区,1961年建立横路大队,1985年成立横路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03亩,地处丘陵,以种植水亩为主,盛产黄花菜,兼产茶叶、油菜子等。
  横路100户,346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横路。是这一带武义到永康的大路,而横向通过村中,遂名横路。村呈长方形散列状,距乡驻地南1.2公里。
  郭村行政村,123户,426人,驻郭村。
  以驻地郭村得名。解放初建立郭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郭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芦北管理区,1961年建立郭村大队,1985年成立郭村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59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红糖、油菜子、黄花菜等。
  郭村123户,426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郭村地名。村原为郭姓集居,故名郭村。后来朱姓从白革迁入,发展较快,郭姓弃村迁走,朱姓仍保留郭村原名。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距乡驻地西南2公里。
  芦北行政村,103户,404人,驻芦北。
  以驻地芦北故名。解放初建立芦北行政村,1956年成立芦北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芦北管理区,1961年建立芦北大队,1985年成立芦北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62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红糖、油菜子、黄花菜、茶叶等经济作物。
  芦北103户,404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芦碧。因村边有小溪,终年碧水盈盈,当时两岸栽种芦苇,一到秋天,芦花盛开,茫茫一片, 两相间映,风景十分绚丽,故名芦碧。后为书写方便写成芦北。村呈方形散列状,西临小溪,距乡驻地南1.5公里。
  兰山行政村,23户,87人,驻兰山。
  以驻地兰山故名。解放初属郭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兰山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芦北管理区,1961年建立兰山大队,1985年成立兰山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69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油菜子、红糖、黄花菜等经济作物。
  兰山23户,87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拔兰山。该村坐落在山脚,山上过去盛产兰花,常有人上山拔花,故名拔兰山,后简化为兰山。村呈三角形散列状,距乡驻地西南2.5公里。
  上芦行政村,191户,604人,驻上芦。
  以驻地上芦故名。解放初建立上芦行政村,1956年成立元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芦北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芦大队,1985年成立上芦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620亩,是种植水稻为主的产粮村,兼产红糖、油菜籽、茶叶、黄花菜等。
  上芦191户,604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上芦村名。芦氏宗谱记载:“芦姓祖先是缙云白竹人,到此玩游览山,六胜风土之饶,而遂上此基。”芦姓自乾隆元年迁此安居,因下首是芦北村,故名上芦。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西临小溪,距乡驻地南1.9公里。
  上苍行政村,61户,231人,驻上苍。
  以驻地上苍故名。解放初属郭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光明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芦北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苍大队,1985年建立上苍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72亩,是种植水稻的产粮村,兼营茶叶、油菜籽、黄花菜等。
  上苍61户,233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上苍地名。先祖朱七二于清康熙年间从白革迁居于此,当时村名叫祥昌,含义是吉祥昌盛之意,后因书写方便,写成上苍。村呈三角形散列状,西靠山,距乡驻地南1.8公里。
  乌石头行政村,189户,692人,驻郭宅。
  该行政村由郭宅、周宅、上新屋3个自然村组成,驻地郭宅。因行政村境内有一块乌黑的大石头,取村名为乌石头。解放初建立乌石头行政村,1956年成立乌石头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为乌石头管理区,1961年建立乌石头大队,1985年成立乌石头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59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菜籽、黄花菜等。
  郭宅37户,139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乌石头地名。郭宅原洪姓始居,郭姓从东阳高宅迁来,至今已十七代,因洪姓不发,村名改为郭宅。东靠山,西有小溪,北是田畈。
  周宅48户,196人。
  约在南宋淳熙年间,先祖周姓一九公从绍兴迁此建立村庄,相传已有800余年,村以周姓为名,故名周宅。东靠塔山,南依郭宅,西临小溪,北是田畈。
  上新屋104户,357人。
  周姓先祖茂清、金凤兄弟两人从邻村周宅分居到此,建立新村,因坐落在周宅南首的高地上,故名上新屋。东环塔山,南是田畈,西靠小溪,北邻郭宅。
  上马坞行政村,196户,746人,驻上马坞。
  因驻地上马坞故名。解放初建立上马坞行政村。1956年成立上马坞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为芦北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马坞大队,1985年成立上马坞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692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菜籽等。
  上马坞169户,746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上马坞村名。村下有座马山,村坐落在马山坞的上首,故名上马坞。村呈三角形,距乡驻地南2.2公里,东靠山,西濒小溪。
  仙溪行政村,144户,492人,驻仙溪。
  以驻地仙溪故名。解放初建立仙溪行政村,1956年成立“五一”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芦北管理区,1961年建立仙溪大队,1985年成立仙溪村委会,1个自然村。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等。
  仙溪144户,492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中载有西溪地名。相传古时叫仙溪,有位神仙在东山峰与西山峰之间进行搭桥,有个货郎担得知后,不等桥搭好,半夜学装鸡啼,神仙听到后以为天巳亮,匆匆地走了,桥就从两峰间塌下来,刚巧下了一场暴雨,洪水冲出一条溪坑,就名为神仙溪,简称仙溪。村呈长方形,小溪从村中流过,距乡驻地西南2公里。
  上丰 行政村134户,511人,驻上王店。
  该村由上王店、陈思湾2个自然村组成,原名联丰大队。解放初建立上王店行政村。1958年成立联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乌石头管理区,1961年建立联丰大队,1982年3月因重名改为上丰大队,1985年成立上丰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391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黄花菜等。
  上王店91户,340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中载有上王店村名。据宗谱记载,明洪武年间,王仁七从缙云坦址游玩到此,见山水迥环,林木荫翳,后定居于此。因下首有个下王殿村(废殁),故取名上王殿,清咸丰六年宗谱上定名上王店。村呈三角形,距乡驻地3公里。
  陈思湾43户,171人。
  陈姓先祖于永康和东阳交界之地的塘溪坞迁入此地,于今约有9代,陈姓祖先常思念故地,而故地是建在山岙的弯曲之处,恰似现在住地一样,故名陈思弯。东机耕路,南靠山,西、北田畈。
  善教行政村,123户,466人,驻善教。
  以驻地善教故名。解放初建立善教行政村,1956年成立善教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乌石头管理区,1961年建立善教大队,1985年成立善教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413亩,种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油菜籽、黄花菜等经济作物。
  善教123户,466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中原名“小角”。相传缙云有个叫小角的猎人,常来此打猎除害,后定居此地发展成村,为了纪念猎人,村得名“小角”。清末该村曾出过秀才,在1931年由秀才改名为“善教”。村呈船形,坐落在山坞中,距乡驻地3.7公里。
  上夫岭下行政村,126户,452人,驻上夫岭下。
  以驻地上夫岭下故名。解放初建立上夫岭下行政村,1956年成立上夫岭下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芦北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夫岭下大队,1985年成立上夫岭下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98亩,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黄花菜等。
  上夫岭下126户,452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上阜岭下。相传某人路过这里的山湾中,被盗贼杀害,其妻子为了不再给盗贼有藏身之处,出资筑造一条通向山顶宽敞的大路,以防止盗贼再次害人。后来人们就称为“丈夫岭”,村坐落在岭下,后写成“上夫岭下”。村呈长方形,小溪从村中流过,距乡驻地396公里。
  后定垄行政村,49户,198人,驻后定垄。
  以驻地后定垄村而得名。解放初建立后定垄行政村,1956年成立后定垄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芦北管理区,1971年建立后定垄大队,1985年成立后定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107亩,茶山33亩,是以农、副并举定的产粮村。
  后定垄46户,183人,村驻地。
  先祖由福建迁来,原不打算久住,暂名叫“福建铺”,结果还是定居下来。因村前是山垄,就定名后定垄,意思是永远定居在此。村呈三角形,四周环山,离乡驻地南1.8公里。
  五公山3户,15人。
  先祖朱姓从后定垄迁来,已有61年。村建在后定垄村的第五太公山的旁边,故名五公山。
  上夫山行政村,82户,311人,驻岗头。
  上夫山是片村名,行政村以片村定名。解放初属后定垄行政村,1956年成立云山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芦北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夫山大队,1985年成立上夫山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181亩,是农、林并举的山村,产茶叶、毛竹。
  岗头62户,247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原名上阜山。村庄坐落在上夫山的山顶上,故名岗头。村呈船形,距乡政府驻地2.5公里。
  祖处20户,64人。
  先祖朱姓兄弟三人由丽水库头村迁此。老大老二迁居于项店乡白革和本乡兰山两村。老三即迁居现在祖处,后又分建岗头村,祖处故而得名。村四周都是山。
  泉溪乡
  泉溪乡 位于县城东南部,武义江两岸,东西狭,南北长,状似〓叶形。东与桐琴镇为邻,南与项店、溪里两乡相连,西与壶山镇接壤,北与白溪乡交界。面积39.46平方公里,辖27个行政村,46个自然村,有2893户,11468人,均系汉族。乡政府驻地泉溪村,海拔73米,离县城6.5公里。据清嘉庆《武义县志》载:“该地有泉水,清流绕村,春夏不竭。”故名泉溪,乡以村故名。解放初建政时为曲湖乡,属清溪区。1956年撤区并乡,建立华贤乡,1958年公社化属桐琴大公社,释设泉溪、叶墙头两个管理区,1961年管理区合并建立泉溪公社,1966年原白溪公社的宅园,大塘口、江山、阳峰四个大队,和冷水坑大队的羊角湾村划归该乡,1983年7月政社分设成立泉溪乡。
  该乡南北丘陵绵亘,山峦层叠,环若屏嶂;东西平坡延展,湖塘棋布,阡陌纵横。主要河流有武义江,发源于永康,流经桐琴镇注入该乡,直经壶山镇,白溪乡北去流入金华江;清溪,发源于项店乡大王岭,流经该乡杨村、刘宅、王山头,经桐琴镇东皋注入武义江。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区,年平均温度16.7℃,常年降雨量1450毫米,无霜期245天。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适宜农业生产。主要经营有水稻、蚕桑等,产量为全县前茅。地下有丰富的萤石矿藏。
  水利条件良好。建有七家塘、定坑、陈潘塘等处水库42座,蓄水量达215万立方米,电灌站23座,装机270瓩。此外,区属清溪口水库入注该乡,基本实现渠道自流灌溉。
  交通、运输方便,村村有机耕路通到乡,武永公路在本乡沿村通过,车辆往来频繁。1985年后宅口渡口建成111.4米长,6.5米宽,5孔有栏杆的石拱桥一座,被武义江所阻的江山片四个行政村,15个自然村联成一片。
  全乡有耕地15044亩,占总面积25.73%,其中水田14707亩,占耕地面积97.78%。山林地8.74万亩,非林地2.87万亩。解放前,灾情频繁,武义江沿岸一带,一遇上汛期,洪水倾泻,水土流失,平地变成泽国,因此农田破碎,村落损毁,农民生活十分贫苦。建国后,进行筑堤导流,整建农田,推行科学种田,耕作、排灌、脱粒、农副产品加工基本实现机电化和半机电化,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成为全县的主要产粮区。粮食,1969年跨纲要,1972年亩产超千斤,1980年亩产1149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1984年亩产跃到1718斤,总产量达2087万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同年经济作物有茶叶366担,油菜籽2965担,红糖770担,蚕茧2779担,后两项居全县首位。养鱼884亩,养蜂382箱,养猪14301头,人均达1.25头。
  乡镇企业有萤石开采、农机、缫丝、织绸、造纸、服装、榨糖、汽酒等51家,从业人员584人,总产值123万元。特点是从种桑养蚕到缫丝织绸,已成配套。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707万元,人均净收入400元。
  文教卫生事业。初中1所,学生608人,小学22所,学生1199人,入学率达99.45%,教职员工74人。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10人,设有电影放映队、影剧院、文化站、广播站等。
  全乡有90%以上人口已饮用自来水。1984年人口出出率9.25‰,自然增长率2.68‰。
  集市贸易。泉溪是全乡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又是武永公路的交通要冲,随着农村生产的需要,设古历五、十为集市日。建市以来,方便群众生活,活跃农村经济,促进生产进一步展发。
  泉溪乡2893户,11468人,驻泉溪。
  泉二行政村,156户,617人,驻泉溪。
  泉溪是个大村,划分为泉二、泉三两个行政村。本村为第二村委会,故名泉二。解放初属泉溪行政村,1956年属朝阳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泉溪管理区,1961年释为二个大队,成立泉二大队,1985年建立泉二村委会。耕地846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的油菜籽、糖梗、蚕桑等。
  泉三行政村,158户,589人,驻泉溪。
  泉三村委会从泉溪行政村于1961释出,与泉二村同。
  泉溪314户,1206人,乡政府及泉二、泉三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泉溪地名。该村有泉水,清流绕村,春夏不竭,故名泉溪。村呈长方形,位于县城东部6.8公里,武永公路北面,地势平坦,交通方便。
  阳丰行政村,171户,730人,驻馒头山里。
  阳丰是合作化时定名。解放初建立馒头山里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由杨宅、赵宅、馒头山里、水碓周四个自然村组成阳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宅园管理区,1961年成立阳丰大队,1985年建立阳丰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有耕地107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蚕桑、红糖、油菜籽等作物。
  馒头山里60户,247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馒头山里地名。西面有座山,形似馒头,名馒头山,村坐落在山的里面,故名馒头山里。村呈圆形,南有山涧,离乡驻地北4.3公里。
  杨宅28户,133人。
  杨宅祖先杨姓从义乌赤岸迁居于此,年代不明,建有杨氏宗祠、花厅各一座,后花厅被焚,现留有废墟,因杨姓始居,故名杨宅。东、西、北三面环山,南有通往永康大路。
  赵宅23户,104人。
  清初,祖先赵姓建立村庄,故名赵宅。后赵姓衰落,邻村馒头山里朱姓分居到此。现朱姓为主,村名仍沿用赵宅。东、西、北三面环山,村前有大塘。
  水碓周60户,246人。
  水碓周最早是周姓居住,村东有小溪,建有水碓,故名水碓周。约400年前徐姓从武义县城迁此定居,200年后又有白革朱姓也到此落户,故该村徐、朱两姓集居。东沿小溪,南大路,西北靠山。
  大塘口行政村,80户,358人,驻大口塘。
  以驻地大口塘故名。解放初建立大塘口行政村,1956年属和平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宅园管理区,1961年成立大塘口大队,1985年建立为大塘口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551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棉花、蚕桑、油菜籽等。
  大塘口22户,88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大塘口村。因有四口大塘,村坐落在大塘的外面,故名大塘口。呈长条形,北靠山,南频武义江。
  羊角湾32户,154人。
  相传240年前,先祖朱子林从永康永祥迁此居住,后发展上处、下处两村。1943年日寇侵占武义时,在该村后山构筑炮台,被拆毁民房数座,现在上处基本上是解放后重建的。因村坐落在武义江转弯处,村边有山形似羊角,故名羊角湾。东、西、北三面环山,南濒武义江。
  白峰26户,116人。
  约在400年前,有壶山镇下王宅洪姓入赘该村,后是洪姓发展成村。传说洪姓曾出过进士,很有才华,皇上封他很高的官职,未到任就得病身亡,说他没福气消受,遂取村名“白封”,后代认为不雅,改名“白峰”,“文革”前改为“红峰”,现复名白峰。东西北三面田畈,南临武义江。
  宅园行政村,106户,442人,驻宅园。
  以驻地宅园故名。解放初建立宅园行政村,1956年成立和平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为宅园管理区,1961年建立宅园大队,1985年成立宅园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486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油菜籽、蚕桑、红糖等经济作物。
  宅园106户,442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宅园地名。该村始为周姓居住,后由下宅口徐姓迁此发展成村。位在北有龙山环抱,南濒武义江、龙山湖围绕之处。解放前村西南边筑有围墙、洞门,墙内有两口大塘,中间有石砌塘堤,两边载有垂柳。村边青山郁郁,绿水盈盈,莺树山花,流水断桥,风景十分优美,是宅犹园,故得名宅园。因有龙山湖绕村,亦名环湖宅园。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交通方便,是鱼米之地。村呈三角形,距乡驻地北1.7里公里。
  江山行政村,337户,1367人,驻新仓庙。
  江山是片村名,1956年合作化时,由新仓等7个自然村联合成立农业社时,恰是解放一江山岛的胜利之日,故特命名“江山农业社”兹作纪念。1950年曾建藕荷塘行政村,1958年公社化属宅园管理区,1961年建立江山大队,1985年成立江山村委会,辖7个自然村。耕地1679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蚕桑、油菜籽、红糖、茶叶等经济作物。
  新仓80户,310人。
  先祖朱姓从白溪乡万石院迁来,后有壶山镇溪南汤汤姓也到此落户,遂成村庄,现汤姓居多。传说新仓是万石院财主的庄院,专放粮食之处,故名新仓。村四周是农田,东南濒临新仓湖和武义江。
  废村倪店,离新仓约200米南首,靠近新仓湖边,是废村倪店的原址。倪店原有40多户的村庄,多姓倪,大多数是砖墙瓦房,尚有花厅,柱粗合抱,异常坚固。于国民11年(1922年)春,武义江洪水瀑发,全村被冲毁变成泽地,有倪洪海一家三口连母舅四人都被这次洪水吞没,葬身鱼腹。现该村遗址已成旱地种植作物。
  黄泥岗18户,63人,
  传说从前有一寡妇,居住在村前的纱帽形山脚的路边,有万石院朱姓财主经常路过此地,看到寡妇貌美,就娶为外室,财主分家后也移居到此,故村内多为朱姓。因村处在黄泥土的山坡地上,遂名黄泥岗。东靠山,南北是农田,西有大塘。
  藕荷塘55户,206人。
  先祖徐姓原藉江西,清雍正年间从邵宅乡仙洞村分支到此,已有13代,藕荷塘原村名为“渡村”,因村貌似渡船形故名,后有人在村两口大塘中栽养莲藕,改名藕荷塘。东南是农田,西北是山坡。
  水埠头53户,253人。
  清乾隆年间,周姓祖先由福建先迁移到武义周宅,后迁入本地,建有周氏宗祠。约在240年前左右,水埠头村还在武义江畔,是船、排停泊之处,故名水埠头。沧海桑田,河流改道,现村南有新仓湖,后溪湖,接着有龙山湖,都是旧河道的遗址。村四周是农田。
  蜡烛山26户,99人。
  蜡烛山村形成在清康熙年间,距现在约有300年。祖先杨姓从杨宅村迁来,继有朱姓也到此定居,后杨姓衰败,朱姓发族成村,村边有山名叫蜡烛山,村以山取名。坐落在田畈的中央。
  项宅75户,308人。
  项姓先祖原籍是处州府龙泉县人,在外做官获罪,身穿紫袍头戴箬帽逃难到此定居,后发展成村,因项姓得名项宅。村南临武义江,东、西、北三面是农田。
  宅口陈32户,128人。
  湖沿行政村,96户,379人,驻湖沿。
  以驻地湖沿故名。解放初建立湖沿行政村,1956年成立民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泉溪管理区,1961年与上滩村联合成立上湖大队,1962年分出,建立湖沿大队,1985年成立湖沿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57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棉花、蚕桑、油菜籽、红糖等经济作物。
  湖沿75户,302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湖沿。村濒依武义江畔,由于日积月累,沧海桑田,有些地方积水成湖,村沿湖而建,故名湖沿。村呈长方形,地势平坦,距乡驻地北1.6公里。
  瓦灶21户,77人。
  1937年有桐琴镇赵宅村泥瓦匠到此建窑烧瓦,后发展成村。1957年在此曾办过农中,该村因专营砖瓦,得名瓦灶。东南靠山,西是田畈,北是武义江。
  上滩行政村,95户,391人,驻上滩。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属湖沿行政村,1956年成立和平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泉溪管理区,1961年与湖沿合并为上湖大队,1962年释出建立上滩大队,1985年成立上滩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693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蚕桑、糖梗、梨、油菜籽等经济作物。
  上滩45户,192人,村驻地。
  村址原是武义江边的溪滩地,建在邻村湖沿的上首,故名上滩。距乡驻地北1.5公里,村呈长方形,北靠武义江,地势平坦。
  刘家 26户,96人。
  明朝,先祖刘姓从福建迁此定居,后发展成村,因村内大多数是刘姓,故名刘家。村四周是农田。
  朱家24户,103人。
  明朝,朱姓先祖从履坦迁此,发展成村,故名朱家。后有何姓入赘,现何姓居多,村名仍沿用。四周都是农田。
  麻蓬行政村,126户,447人,驻麻蓬。
  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属湖沿行政村,1956年成立麻蓬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泉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麻蓬大队,1985年成立麻蓬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693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糖梗、蚕桑、油菜籽等经济作物。
  麻蓬93户,341人;村驻地。
  清朝中期,先祖从江西逃荒到此定居,以种植络麻为生,故名麻蓬。离乡驻地北1.6公里,村呈三角形,北依武义江,地势平坦。
  湖南33户,106人。
  先祖姓倪,从金华倪店迁此定居,后发展成村。村边有一口小泽潭,俗称小湖南,遂以湖南为村名。村四周都是农田。
  下宅口行政村,110户,451人,驻下宅口。
  以驻地下宅口故名。解放初建立下宅口行政村,1956年成立下宅口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泉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下宅口大队,1985年成立下宅口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516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蚕桑、红糖、油菜籽等经济作物。
  下宅口110户,451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下宅口村名。村坐落在武义江南岸,靠近村后有一渡口,遂名后宅口,为书写方便,写为下宅口。离乡驻地北0.5公里,村呈长方形,地势平坦,居住集中。
  巩宅行政村,145户,538人,驻巩宅。
  以驻地巩宅故名。解放初建立巩宅行政村,1956年属后宅口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泉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巩宅大队,1985年成立巩宅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743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蚕桑、棉花、油菜籽、红糖等经济作物。
  巩宅137户,515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巩宅。宋朝先祖巩庭芝(注)迁居到此,当时称武曲湖之滨,后发展成村,遂名巩宅。距乡驻地东1.5公里,村呈长方形,地势平坦,居住集中,北靠武义江。
  注:巩庭芝,字德秀,原东平府须城人(今山东平县)。宋建炎(公元1127—1130年)迁居武义,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授建德主薄,后调诸暨县主管崇道观升太平州录事参军,著书一百余卷,65岁卒。
  子巩湘,进士,任永康县尉和临安府录事参军。
  孙巩丰,字仲至,号栗斋,宋淳熙进士,任临安知县,着书二十七卷,诗三千余首。
  汪宅8户,23人。
  清源行政村,30户,143人,驻何村。
  原名何村大队,因重名改为清原大队。解放初属客塘行政村,1956年成立何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泉溪管理区,1961年成立何村大队,1982年改为清源大队,1985年建立清源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76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蚕桑、红糖、油菜籽等经济作物。
  何村30户,143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何村。先祖何姓,从郭洞迁居到此,发展成村,故名何村。离乡驻地南1.6公里,村呈长方形,南有小溪。
  西项行政村,53户,202人,驻西项。
  以驻地西项得名。解放初建立西项行政村,1956年属朝阳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泉溪管理区,1961年成立泉溪一大队,1962年释出建立西项大队,1985年建立西项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22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油菜、红糖、蚕桑等经济作物。
  西项53户,202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前项。村以项姓始居,位在泉溪的前面,故名前项,后改叫西项。距乡驻地0.6公里,村呈长方形,在武永公路南侧。
  郑宅行政村,34户,155人,驻郑宅。
  以驻地郑宅故名。解放初属西项行政村,1956年建立朝阳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泉溪管理区,1961年与西项同建泉一大队,1962年释出成立郑宅大队。1985年建立郑宅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84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蚕桑、红糖、油菜籽等经济作物。
  郑宅34户,155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郑宅。清初,郑姓从柳城分居到此,因郑姓始居,故名郑宅。距乡驻地0.5公里,村呈三角形,北靠武永公路。
  新屋行政村,95户,392人,驻新屋。
  以驻地新屋故名。解放初建立新屋行政村,1956年成立新屋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叶墙头管理区,1961年成立新屋大队,1985年建立新屋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521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红糖、蚕桑、油菜籽等经济作物。
  新屋95户,392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新屋。明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祖先由王山头分居于此,新建房屋发展成村,故名新屋。距乡驻地东1.2公里,村呈长方形,地势平坦,居住集中,北靠武永公路。
  叶墙头行政村,47户,160人,驻叶墙头。
  以驻地叶墙头得名。解放初建立叶墙头行政村,1956年成立新建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叶墙头管理区,1961年成立叶墙头大队,1985年建立叶墙头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41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红糖、蚕桑、油菜籽等经济作物。
  叶墙头47户,160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叶墙头。清初,有张姓迁此定居,乾隆十七年(1730年)建张氏宗祠。传说在400年前,有位姓吴的知县,要巨人,娶妾住此,建有豪华住宅,生儿育女,故村民有张、吴两姓,叶墙头村名来历不详。距乡驻地东1.2公里,呈长方形,地势平坦,居住集中,武永公路沿村北通过。
  张宅行政村,73户,275人,驻张宅。
  以驻地张宅故名。解放初属叶墙头行政村,1956年属新建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叶墙头管理区,1961年建立张宅大队,1985年成立张宅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94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蚕桑、红糖等经济作物。
  张宅73户,275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张宅。张姓祖先从江西迁白溪,又从白溪分居到此,发展成村,遂名张宅。距乡驻地东1.5公里,村呈长方形,地势平坦,居住集中,村北靠武永公路。
  客塘行政村,85户,328人,驻客塘。
  以驻地客塘故名。解放初建立客塘行政村,1956年成立客塘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泉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客塘大队,1985年成立客塘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96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西瓜。
  客塘85户,328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客塘。相传客塘先祖原从浦江、履坦等地先后迁入定居成村的,多系客姓,村中有口塘,也名客塘,村以塘故名。距乡驻地南1.9公里,村呈长方形,地处丘陵,居住集中,产西瓜闻名。
  山方行政村,53户,224人,驻山方。
  以驻地山方故名。解放初建立山方行政村,1956年成立山方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泉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山方大队,1985年成立山方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81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蚕桑、油菜籽、红糖等经济作物。
  山方53户,224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山方。村附近方圆数里都有山,故名山方。距乡驻地2.3公里,村呈船形,东南靠小溪,地处丘陵。
  丁塘背行政村,49户,214人,驻丁塘背。
  以驻地丁塘背故名。解放初建立丁塘背行政村,1956年成立齐心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泉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丁塘背大队,1985年成立丁塘背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36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油菜、蚕桑、茶叶等经济作物。
  丁塘背49户,214人,村驻地。
  村西有口大塘,名丁塘,村在丁塘的上首,故名丁塘背。距乡驻地2.1公里,村呈长方形,地处丘陵
  官田行政村,48户,179人,驻官田。
  因驻地官田故名。解放初属叶墙头行政村,1956年属新建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泉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官田大队,1966年改名为立新大队,1982年3月复名官田大队,1985年成立官田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6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蚕桑、油菜籽、红糖等经济作物。
  官田48户,179人,村驻地。
  约四百年前,王山头王氏祖先有四子,老大和老四留居王山头,老二迁新屋,老三移居官田,因此地水利很差,土质薄,认为这里的田地象赃官一样坏,故取名官田。距乡驻地东南1.4公里,村呈方形,地势平坦,居住集中
  王山头行政村,273户,1043人,驻王山头。
  以驻地王山头故名。解放初建立王山头行政村,1956年属新建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叶墙头管理区,1961年建立王山头大队,1985年成立王山头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155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蚕桑、油菜籽、红糖等经济作物。
  王山头240户,920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王山头地名。该村形成于明朝,村民多姓王,村靠近一座小山头,故名王山头。离乡驻地2.1公里。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东临清溪。
  章排33户,123人。
  章排祖先徐姓从泉溪迁来,继有芦北乡巩宅巩姓,上茭道章姓陆续到此落户。传说章排早先称“章排府”,来历不详,现仍以章排为名。东靠武永公路,四周都是田畈。
  王毛山行政村,40户,160人,驻王毛山。
  以驻地王毛山故名。解放初属丁塘背行政村,1956年属齐心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泉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王毛山大队,1985年成立王毛山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52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蚕桑、油菜籽、红糖等济经作物。
  王毛山40户,160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王毛山村。古时村民多姓项,村前有小山,故取名项毛山,现因书写方便,写成王毛山。距乡政府2.5公里,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
  刘宅行政村,154户,578人,驻刘宅。
  以驻地刘宅故名。解放初建立刘宅行政村,1956年属新建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叶墙头管理区,1961年建立刘宅大队,1985年成立刘宅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61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蚕桑、茶叶、红糖等济经作物。
  刘宅154户,578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刘宅。明初刘姓祖先从温州永嘉迁此,因刘姓集居,故名刘宅。距乡驻地南2.6公里,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东临清溪。
  石甲口行政村,42户,163人,驻石甲口。
  以驻地石甲口故名。解放初属山方行政村,1956年成立石甲口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泉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石甲口大队,1985年成立石甲口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63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地处丘陵,多产茶叶。
  石甲口42户,163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石甲口。全村以何姓居多,先祖从邻近石间垄到此烧炭,后发展成村,村坐落在两山夹口处,遂名石夹口,后写成石甲口。村呈长方形散列状,有小溪从村中穿过。
  杨村行政村,78户,282人,驻杨村。
  以驻地杨村故名。解放初属刘宅行政村,1956年属新建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泉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杨村大队,1985年成立杨村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79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地处丘陵,产有茶叶、蚕桑、油菜籽等。
  杨村78户,282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杨村。据《杨氏宗谱》记载,杨姓祖先从永康双清桥迁入此地,至今有21代,因杨姓始居,故名杨村。距乡驻地南3.3公里,村呈圆形,东临清溪,地处丘陵。
  车苏行政村,134户,550人,驻车苏。
  以驻地车苏故名。解放初建立车苏行政村,1956年成立车苏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泉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车苏大队,1985年成立车苏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耕地461亩,以种植水稻为主,产有茶叶、毛竹、松木等。
  车苏90户,363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车苏。村旁有山形似金钗须,后写成车苏。距乡驻地南4.4公里,村呈直角散列形,有小溪通过村中,地处半山区。
  杨思岭28户,120人。
  先祖李姓,从江西到此拔山络麻为生,后定居发展成村。村坐落在杨思岭山麓,遂以杨思岭故名。东、南、北三面环山,西边是山涧、梯田。
  和尚塘里 7户,29人。
  清咸丰年间,先祖傅姓从项店乡大王岭到此看管山林,后定居成村,村前有口名叫和尚塘,是附近金举寺的寺产,村在塘后边,故名和尚塘里。四面环山,东北首有和尚塘。
  茶亭 7户,38人。
  这里原是泉溪乡通往郭洞、双坑等地大路上的一座凉亭,亭中设有茶水,供过往行人解渴,故名茶亭。后有看管山林的人在此居住,遂发展成村庄,亦名茶亭。东、南、西三面都是山,村北是至郭洞、双坑的大路。

知识出处

浙江省武义县地名志

《浙江省武义县地名志》

本书主要收录了武义县现行标准地名2900条,内容包括标准名称、汉语拼音、历史名称、沿革概况等作了简要的介绍,并附地图44幅,照片77帧。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