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道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浙江省武义县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1059
颗粒名称: 茭道乡
分类号: K925.5
页数: 6
页码: 83-8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武义县茭道乡的基本情况和各个地名介绍。
关键词: 武义县 茭道乡 地名

内容

茭道乡
  茭道乡 位于县城东北部,金温公路两侧,东西狭,南北长,状似亚铃。东与永康县交界,南与白溪乡接壤,西与邵宅乡为邻,北与金华、义乌县相连。面积57.9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36个自然村,有3036户,13311人,其中畲族8人,苗族4人,其余都是汉族。乡政府驻地上茭道,海拔149米,距县城13.9公里。茭道分为上茭道、下茭道两个村,相距2.5公里,茭道古称茭稻,后因书写方便改成茭道。解放后,建立茭道乡,1956年撤区并乡与艮山乡合并为先锋乡,1958年公社化属白阳大公社,设茭道、艮山两个管理区,1961年管理区合并建立茭道公社,1983年7月政社分设成立茭道乡。
  1958年9月武义与永康合并,茭道生产大队8个生产队归属永康倪宅公社,释出南仓生产队并入八字墙生产大队。1961年8月恢复武义县,复回茭道生产大队,建立茭道人民公社,原属永康的董村生产队同时划归茭道公社。
  该乡地处半山区,东北部丘陵连绵,山峦起伏,西南部低丘宽谷,地势平坦,沿小白溪延展。主要水系有八仙溪,发源于龙潭,流经沈家、下茭道、王路头,注入金华江;小白溪,发源于永康八字墙乡龙潭里坑,由八字墙流经南仓、朱王、内白,注入白溪乡,汇入武义江。全乡属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16.7℃,最高温度(7月)36~40℃,最低温度(1月)-6~-8℃,无霜期约240天。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适宜农业、林业和养殖业生产。地下有丰富的萤石矿藏。
  水利条件较好,建有下叶塘、真山弄、方坑等水库29处,蓄水量达527万立方米。其中方坑水库系双曲拱坝,高76米,是省内少有的水利工程。电灌3座,装机容量36瓩,基本实现旱涝保收。
  交通运输方便。金温公路干线直贯本乡南北,是至金华、武义、永康三县的公路交叉口要道,日夜有几千辆车辆通过,来往十分频繁。
  全乡有耕地10368亩,其中水田10156亩,占93.45%。山林地60848亩,占总面积74.4%,非林地20937亩,占总面积25.6%。解放前,虽地处丘陵,却童山濯濯,土地破碎,无力整修,粮食亩产不到300斤,农民生活贫苦。建国后,进行封山育林,兴修水利,农田建设,耕种、排灌、脱粒及农副产品加工基本实现半机电化,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发展。粮食生产,1972年跨纲要,1980年亩产802斤,总产量达892万斤,1984年亩产1270斤,总产量达1237万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同年经济作物棉花289担,茶叶338担,油菜籽751担,油茶籽85担,红糖181担。生猪饲养9787头,养蜂473箱,养鱼286亩,养殖蘑菇等。
  乡镇企业有方坑水电站、农机厂、冲击电钻厂、砖瓦厂、水泥预制、火炮、塑料拉丝、萤石开采等41家,其中乡办5家,从业人员共179人,产值62万元。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453万元,人均净收入315元。
  文教卫生事业:初中1所,学生450人,小学18所,学生1054人,入学率98.59%,共有教职工55人。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10人。尚有文化站、广播站、影剧院1所。全乡有
  96%以上人口饮用自来水。1984年人口出生率为10.39‰,自然增长率为4.30‰。
  该乡是驰誉世界的萤石产地,全国最大一家萤石生产单位——东风萤石公司的驻地。
  茭道乡3036户,13311人,驻上茭道。
  上茭道行政村,250户,974人,村、乡驻地。
  以驻地上茭道故名。解放初建立上茭道行政村。1956年成立红星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茭道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茭道大队,1985年成立上茭道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009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油菜籽等。
  上茭道250户,974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上茭道地名。据章氏宗谱记载,明洪武年间祖先从永康里溪迁此定居,选村址时在下茭道村的上首,故名上茭道。村呈椭园形,距县城14公里,武、永、金、温公路干线的交叉处,交通、运输方便。
  沈家行政村,127户,527人,驻沈家。
  以驻地沈家故名。解放初建立沈家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下茭道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茭道管理区,1961年建立沈家大队,1985年改建沈家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耕地320亩,主要种植水稻和山地杂粮,兼产茶叶、油菜籽等。
  沈家111户,449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沈家地名。先祖忠二公于宋朝末年时从义乌沈家迁此,后发展成村,故名沈家。村呈三角形,坐落在两条溪的汇合处,地处多山,距乡驻地5.5公里。
  方坑12户,60人。
  清道光年间,陈姓从磐安新宅到此种山,住在山顶,这里原名大山坑,也叫大方坑,村以坑得名方坑。四周环山。
  山条弄3户,16人。
  大辽基12户,60人。
  下茭道行政村,325户,1373人,驻下茭道。
  以驻地下茭道故名。解放初建立下茭道行政村,1956年成立红旗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茭道管理区,1961年建立下茭道大队,1985年成立下茭道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耕地118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油菜籽等经济作物。
  下茭道134户,547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下茭道地名。先祖项宣十八,原驻金华雅畈,一夜,梦中有人相告:“雅畈不是发族之地。要发,须寻茭笋丛中三分地。”后择地到此居住。原名“茭稻”,后改写为“茭道”。村呈方形,北临八仙溪,紧沿金温公路两旁集居,距乡驻地2.3公里。
  内八仙行政村,53户,223人。
  明正德初期,徐姓从武义县城到此定居建村。传说秦朝有八人素衣素服到此隐居,称八仙。又说有8个苍郁叠翠的山峰,下有水潭称八仙潭,故得名八仙村,分内、外两个村,都同宗。东山,南西北是八仙溪。
  外八仙52户,242人(与内八仙村同)
  王路头76户,323人。
  明嘉靖年间,王姓从永康象珠到此定居建村。村原名王陇头,位在马腰岗陇头,现紧依金温公路,故名王路头。东西农田,北八仙溪,南金温公路。
  何坑10户,38人。
  董村行政村,390户,
  1475人,驻董村。
  因驻地董村故名。董村于1961年10月从永康县划归武义管辖,旧名一直沿用。1985年成立董村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耕地1466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棉花、油菜籽等经济作物。
  董村304户,1119人,村驻地。
  据董氏宗谱记载:南宋淳熙年间,董清隐第十二代,从仙居县迁居眉山下(现村址),以姓氏取名董村。村呈三角形,村后有眉山高耸,村前小山起伏,靠近金温公路,有客车直达永康三十里坑,交通运输方便。
  黄金岭30户,104人。
  1911年宋明直从仙居到此定居,1913年又有周树法也从仙居到此落户,后有陈、李、丁等姓相继迁来形成村庄。因村处在黄土丘陵地带,故得名黄金岭。东是垄田,南有溪流入董村,西梯田与青山脚相联。
  青山脚10户,40人。
  清光绪末年,刘姓从温州永嘉到此定居,三年后林振海也从永嘉县迁此,相继有陈、张等姓陆续迁来,村位在青山脚,得名青山脚。村后靠山,其余三面为垄田、梯田。
  大山脚46户,212人。
  1843年林进桥从温州永嘉县迁此,1887年陈木厚从永康到此落户,1902年又有永嘉县陈绍羊来此定居,继有徐、胡等姓迁入。村坐落在山脚,得名大山脚。北是山,南、西农田,村前有古樟一株。
  罗山行政村,179户,819人,驻何村。
  原名何村大队,因重名于1982年3月更名为罗山。解放初建立何村行政村,1956年成立红光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茭道管理区,1961年建立何村大队,1985年成立罗山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1061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菜籽等。
  何村116户,521人,村驻地。
  何村原是何姓集居,故名何村。据章氏宗谱记载,明洪武年间,章斌一公从永康里溪迁入,历今21代,现在全村几乎是章姓,何姓只剩一家。村呈葫芦形,村后有罗山为隅,位于金温公路西侧,交通运输方便,离乡驻地2公里。
  杨家29户,137人。
  清乾隆年间(1785年),杨姓从义乌赤岸到大山脚开荒种粮,后迁入地名叫杨家坑定居建村,杨家坑与杨姓氏相吻合,得名杨家。东是山,南矿区,西农田,北路。
  杨家是东风萤石公司的驻地。
  麻车岗34户,161人。
  清咸丰年间,太平军起义,徐姓从武义城里避难到大坟山脚,嫌此地是个猫形,俗语说:“猫形,猫形,有财无丁。”故此迁移麻车岗建村,麻车岗是地,村以地故名。东金温公路和杨家矿区,南田,西公路,北是小溪。
  上下坑行政村,77户,326人,驻下坑。
  本村有上坑、下坑2个自然村组成,故名上下坑。解放初建立上下坑行政村,1956年成立联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艮山管理区,1961年建立上下坑大队,1985年成立上下坑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425亩,种植水稻为主,兼产茶叶、油菜籽等。
  下坑54户,225人,村驻地。
  村庄坐落在山垄中,一条小溪从垄中流过,俗名为坑。有两个自然村,上为上坑、下为下坑。驻地下坑村,呈圆形,离乡驻地6公里。
  上坑23户,101人。
  明成化年间,姚姓祖先从邻村古楼(已废)迁此定居,村在永康的三十里坑口,故名上坑。东后山,南、西、北是山垄田。
  南仓行政村,178户,710人,驻南仓。
  以驻地南仓故名。解放初建立南仓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成立联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艮山管理区,1961年建立南仓大队,1985年成立南仓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935亩,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菜籽、红糖等。
  南仓100户,394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南仓地名。据宗谱记载,南宋淳熙年间,郑氏先祖从福建迁来武义后,于清康熙二十七年郑德三子由武义横街迁此定居,因缅怀括苍之地,取名南苍,后写为南仓。村呈长方形,距乡府政5公里,北靠小白溪,东接永康八字墙乡。
  西正22户,96人。
  明朝年间,先祖从履坦到此定居,村沿小白溪西畔而建,故名西正。东后山,南、西农田,北路。
  东正56户,220人。
  清乾隆年间,先祖从武义县城移居到此,村沿小白溪东畔而建,故名东正。东塘,南西山,北农田。
  蒋马洞行政村,170户,719人,驻蒋马洞。
  以驻地蒋马洞故名。解放初建立蒋马洞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益星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艮山管理区,1961年建立蒋马洞大队,1985年成立蒋马洞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103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棉花、油菜籽、茶叶等。
  蒋马洞 92户,383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蒋万洞地名。解放后改为蒋马洞。因“万”与“马”是永康方言谐音。村坐落在三面环山,形似洞门,故名蒋马洞。村呈鸟窝形,西沿金温公路,交通方便,距乡驻地3公里。
  内白73户,313人。
  清同治年间,楼姓从永康西街到此种田,继有东阳汪姓移居到此,后陆续有各姓到此落户,村名不详。东农田,南小白溪,西小溪,北农田。
  千秧角5户,23人。
  千秧角是田畈名。1895年施姓从永康到此种田,村以田畈得名。东南北三面是农田,西是山。
  朱王行政村,165户,683人,驻朱王。
  以驻地朱王故名。解放初建立朱王行政村,是原艮山乡驻地。1956年成立益星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艮山管理区,1961年建立朱王大队,1985年成立朱王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901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菜籽等。
  朱王131户,546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朱王地名。相传汉朝刘秀逃难到过朱王,并在此躲过京兵的追捕,因而叫“追枉”,方言意为空追,后谐音为“朱王”,遂名朱王。村呈船形,南濒小白溪,断桥流水,风光宜人。距乡驻地6里公,西临金温公路,交通运输方便。
  简头34户,137人。
  明嘉靖年间,翁姓从永康烈桥到此定居成村,村处在小白溪的U字形弯处中间,故名涧头,后写成简头。东有小白溪,南是农田,西是山,北是溪。
  麻栗畈行政村,101户,385人,驻麻栗畈。
  以驻地麻栗畈故名。解放初建立麻栗畈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益星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艮山管理区,1961年建立麻栗畈大队,1985年成立麻栗畈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耕地43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产
  茶叶、油菜籽等。
  麻栗畈59户,226人,村驻地。
  据传,开始建村时在麻栗树丛中,因地处前后都是山,中间有条小白溪,地形十分狭窄,恐以后发展有困难,取名象征性的宽阔之意为麻栗畈。村呈长形,距乡驻地6.2公里。
  邹里坞42户,159人。
  相传邹姓先祖邹浩在朝中为官,与奸宦相恶,弃官携眷从福建到此深山冷坞里隐居,遂成村庄,故名邹里坞。东南西北是山。
  沙溪行政村,147户,609人,驻外沙溪。
  以驻地沙溪故名。解放初建立沙溪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五星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艮山管理区,1961年属麻栗畈大队,1972年释出建立沙溪大队,1985年成立沙溪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682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菜籽等。
  外沙溪87户,337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为山溪。村上边有小溪,黄沙很多,村以溪故名,得名外沙溪。村呈长方形,距乡驻地7公里。
  内沙溪32户,139人。
  清嘉庆年间,魏姓从杭州钱塘县避难到此。据魏氏宗谱记载:“乐其山谷盘亘,土地肥沃,地灵人杰”。就在此定居。村原名山溪,认为不雅,改为沙溪。(山、沙方言谐音)。东西北三面是山,南路。
  张坑28户,133人。
  明嘉靖年间,张姓从河南开封到此定居。张坑原是条山坑,村以姓故名张坑。四周是山,南、北是路。
  胡宅垄行政村,277户,1080人,驻胡宅垄。
  以驻地胡宅垄故名。解放初建立胡宅垄行政村,1956年成立五星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艮山管理区,1961年建立胡宅垄大队,1985年成立胡宅垄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耕地1348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菜籽等。
  胡宅垄133户,508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胡宅垄村名。村是胡姓集居,坐落在田垄中间,故名胡宅垄。村呈三角形,距乡驻地6.5公里。
  倪家63户,248人。
  清康熙年间,倪姓先祖从金华石门到此定居建村。以倪姓之家名倪家。东西北三面是田,西小溪。
  麻元塘23户,88人。
  明成化年间,何姓从武义县城下河巷迁此定居。村四周有大小八口塘,故名八园塘,后写成麻元塘。东元下塘,南田垄,西后山,北后龙山。
  于斯坑58户,236人。
  金大定初期,扬(提手扬)姓祖先因遭洪水灾害,从义乌白峰逃荒到此定居。因这里是四面环山,取名于斯坑,意思是这里是山坑。东南西三面是山,北垄田。

知识出处

浙江省武义县地名志

《浙江省武义县地名志》

本书主要收录了武义县现行标准地名2900条,内容包括标准名称、汉语拼音、历史名称、沿革概况等作了简要的介绍,并附地图44幅,照片77帧。

阅读

相关地名

茭道乡
相关地名
上茭道
相关地名
沈家
相关地名
方坑
相关地名
山条弄
相关地名
大辽基
相关地名
下茭道
相关地名
内八仙
相关地名
外八仙
相关地名
王路头
相关地名
何坑
相关地名
董村
相关地名
黄金岭
相关地名
青山脚
相关地名
大山脚
相关地名
罗山
相关地名
何村
相关地名
杨家
相关地名
麻车岗
相关地名
上下坑
相关地名
下坑
相关地名
上坑
相关地名
南仓
相关地名
西正
相关地名
东正
相关地名
蒋马洞
相关地名
内白
相关地名
千秧角
相关地名
朱王
相关地名
简头
相关地名
麻栗畈
相关地名
邹里坞
相关地名
沙溪
相关地名
外沙溪
相关地名
内沙溪
相关地名
张坑
相关地名
胡宅垄
相关地名
倪家
相关地名
麻元塘
相关地名
于斯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