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县图书馆
武义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武义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白溪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浙江省武义县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1058
颗粒名称:
白溪乡
分类号:
K925.5
页数:
8
页码:
75-8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武义县白溪乡的基本情况和各个地名介绍。
关键词:
武义县
白溪乡
地名
内容
白溪乡
白溪乡 位于县城东北部,白阳山麓南隅,武义江东畔。东界永康县,南接泉溪乡,西依壶山镇,北连邵宅、茭道两乡。面积43.6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33个自然村,有2123户,8217人,均系汉族。乡政府驻地童庐村,海拔69米,距县城3.7公里。日寇侵占武义时,童庐是日军驻武义最高指挥机关的驻地,到处建营设卡,碉堡扼守,茅舍为墟,烧杀惨重,深受日寇铁蹄蹂躏之苦。
白溪乡以原驻地白溪得名,于1964年迁驻童庐,现仍沿用白溪乡。解放前称明招乡(境内有明招寺而得名),建国初分龙山、白溪、明招三个乡,属白阳区。1956年撤区并乡建立红星乡,1958年成立白阳公社,为白溪、明招、宅园三个管理区。1959年1月建立白溪公社,同年10月并入壶山公社,1961年10复建白溪公社。1958年武义与永康合并时,深塘、万石院两大队划给永康大屋公社,到1961年8月恢复武义县回归白溪公社。1966年宅园、大塘口、江山、阳丰4个大队和冷水坑的羊角弯村划归泉溪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成立白溪乡。
该乡地处丘陵,东部山峦蜿蜒,耸峙起伏,西部宽谷延展,阡陌纵横。主要河流有小白溪,发源于永康三十里坑龙潭里,流经茭道乡南仑、朱王、内白注入该乡,横贯东西,将该乡切成南北两半,经白溪汇入武义江;武义江发源于永康,经桐琴、泉溪流入本乡冷水坑、九里、丁前与壶山镇熟溪汇合,沿白阳山麓缓缓北去汇入婺江。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区,年平均温度16.7℃,年降雨量1450毫米,无霜期约240天,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宜于农业生产。
水利条件良好,建有阔口垄、大否塘、万石院等水库57座,蓄水量达300万立方米,电灌14座,装机289瓩,基本实现旱涝保收。
交通运输方便,村村有机耕路直达乡驻地。近年在童庐渡头建成一座成长110米,宽5米,石拱5孔武东大桥,横架武义江东西,与县城连成一片。
全乡有耕地12705亩,占总面积19.43%,水田11983亩,占耕地面积94.32%。山林地3.4万亩,非林地2.2万亩。解放前,粮食亩产不到300斤,农民生活贫苦。建国后,进行兴修水利,农田建设,排灌、机耕、脱粒和农副产品加工基本实现半机电化,生产有很大的发展。粮食,1974年跨纲要,1980年亩产821斤,总产量达1035万斤,1984年亩产1304斤,总产量1542万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同年经济作物茶叶620担,蚕茧353担,油菜籽1347担,生猪饲养9922头,养鱼507亩,养蜂528箱。
乡镇企业有制刷厂、木锉厂、服装厂、汽酒厂、电子工艺厂、萤石开采等36家,从业人员378人,其中乡办6家,产值共61万元。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452万元,人均净收入325元。
文教卫生事业:初中1所,学生298人,小学14所,学生863人,入学率98.48%。有教职员工52人。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10人。尚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影剧院等设施。全乡92%人口已饮用自来水。1984年人口出生率7.36‰,自然增长率1.47‰。
该乡沈宅村于1937年曾建立共产党地下组织,有党员17人,是我县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同年童庐村也建立过地下党支部组织。
万石院毓英塔,高约25米,六面七级,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溪乡2123户,8217人,驻童庐。
童庐行政村,174户,646人,驻童庐。
以驻地童庐故名。解放初建立童庐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成立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白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童庐大队,1985年成立童庐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963亩,主要经营水稻,兼营蚕桑、油菜籽等。
童庐174户,646人,村、乡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童庐村名。明景泰年间,先祖童斗见由兰溪香头迁居武义白阳山左麓,造了一幢房子休养生息,故名童庐,意是姓童之屋。村呈长方形,西依武义江,离县城东北3.7公里。
抗日战争时(1942~1945),武义沦陷,童庐为日侵占武义的最高指挥机关驻地。设有杀人场,抗日胜利后,一次收集被害者遗骸就达26担,遍野漫山,白骨累累,惨不忍睹。现存有杀人洞、杀人树,仍历历在目。
寺后张行政村,51户,192人,驻寺后张。
以寺后张驻地故名。解放初属乾口垄行政村,1956年属乾口垄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明招管理区,1961年建立寺后张大队,1985年成立寺后张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77亩,主要经营有水稻、茶叶、油菜籽等。
寺后张51户,192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寺后张地名。据传白阳山东南隅有座东寺,该村坐落在东寺的后面,村人多姓张,故名寺后张。村呈长方形,地处丘陵,距乡驻地6公里。
乾口垄行政村,69户,287人,驻乾口垅。
以乾口垄驻地故名。解放初建立乾口垄行政村,1956年成立乾口垄农业社,1058年公社化属明招管理区。1961年建立乾口垄大队,1985年成立乾口垄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46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产油菜籽、茶叶等作物。
乾口垄69户,287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乾口垄地名。在清乾隆年间形成村居,位于山间垄口,故名乾口垄。村呈长方形,地处多山,距乡驻地5.7公里。
柳宅行政村,104户,416人,驻柳宅。
以驻地柳宅故名。解放初建立柳宅行政村(当时为白阳区公所驻地),1956年成立柳宅农业社,1958年公社属明招管理区,1961年建立柳宅大队,1985年成立柳宅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76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油菜籽等作物。
柳宅104户,416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柳宅地名。始祖勤联于清初从永康八字墙大门里村迁来此地,咸丰元年建祠,柳姓曾出过抱皇登基官,故称柳宅。村呈长方形,坐落在白阳山东麓,地势平坦,距乡驻地北3.5公里。
沈宅行政村,201户,806人,驻沈宅。
以驻地沈宅故名。解放初建立沈宅行政村,1953年成立沈宅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明招管理区,1961年建立沈宅大队,1985
年成立沈宅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76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油菜籽、茶叶、水果、药材等。
沈宅201户,806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沈宅地名。沈姓祖先原系义乌,有子孙曾出任过尚书,住地称沈宅,迁入武义后为缅怀故土仍沿用沈宅村名,明初建祠。村呈长方形,距乡驻地东北4公里。
沈宅1937年就已建立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有正式党员17人,是我县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
下石畈行政村,27户,118人,驻下石畈。
以驻地下石畈故名。解放初属下陈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三八”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明招管理区,1961年建立下石畈大队,1985年成立下石畈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7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油菜籽等。
下石畈27户,118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下石畈地名。据传下石畈原名下马畈,是上石畈的马房,因上石畈村民不服王化,有抗上情绪,被皇上下旨全庄抄灭,留下马房无人管理。清康熙年间有徐姓自泉溪叶墙头迁入此地,认为下马畈地名不雅,改为下石畈。村呈长方形,坐落在小白溪东畔,地势平坦。
下陈行政村,229户,.941人,驻下陈。
以驻地下陈得名。解放初建立下陈行政村,1956年成立“三八”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明招管理区,1961年建立下陈大队,1985年成立下陈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有耕地158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蚕桑、油菜籽、茶叶等。
下陈155户,636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下陈地名。据传一千多年前陈姓始祖从永康三十里坑迁此,当时濒依小白溪畔分几处居住,上为上陈,下为下陈,遂名下陈。村呈梯形,东南紧靠小白溪,距乡驻地东4.1公里。
上陈39户,166人。
一千多年前,陈姓始祖从永康三十里坑迁此,因兄弟分居,沿白溪畔建上陈、下陈两村。上陈处在下陈上游,故名上陈。村东北是白溪,西是田,南田和山。
里岩垄坑22户,86人。
里岩垄坑建于明朝年间,有人从石桥下到此定居,现有饶姓、王姓、魏姓等集居。村前有座竹岩山,山高且陡,形似竹笋,气势雄伟险要,日寇曾在山顶上构筑过碉堡,扼守隘口,以防我军攻击,因村处在该山的脚下,故名里岩垄坑。四周是山,垄中有田。
胡家13户,53人。
深塘行政村,193户,734人,驻深塘。
以驻地深塘为名。解放初建立行政村,1956年成立利群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明招管理区,1961年建立深塘大队,1985年成立深塘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1177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油菜籽等作物。
深塘105户,425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为森塘。明初,始祖项国良从永康渎川迁此,因村周围有七口塘,称七塘,方言“七”与“赤”谐音,改为赤塘,后又借名“森”改为“深”,遂名深塘。村呈长方形,距乡驻地7.2公里,东与永康接壤。
后俸57户,202人。
、明朝年间,金华石灰路的朱明久迁此定居,先住上坟头草铺,后建房成村。传说朱
晚年中过解元,由他自己取村名为后俸,意思是老年方得俸禄之意。东南是山,西北是农田。
深塘下垄31户,107人。
清光绪年间,有人在此住坟庵看守山林,1958年大跃进时大队在此建立猪场,后猪场停办,一些住房困难户移此定居,组成自然村,村以原地名深塘下垄故名。东北是农田,南西是山。
西村行政村,248户,894人,驻白溪。
驻地在白溪村的西端,故名。解放初建立白溪行政村,1956年成立白溪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为白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西村大队,1985年成立西村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232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蚕桑等。
东村行政村,173户,609人,驻白溪。
驻地在白溪的东端,故名。解放初建立白溪行政村,1956年成立白溪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为白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东村大队,1985年成立东村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990亩,主要经营水稻,兼营蚕桑等。
蚕桑行政村,18户,60人,驻白溪。
白溪蚕场成立于1962年,原名武义县白溪蚕场,属集体单位。1983年3月10日武义县人民政府1983(50)号文件批示:“撤销武义县白溪蚕场,改为武义县白溪乡蚕桑村委会,隶属白溪乡”。村坐落在东村东首,耕地80亩,主要经营蚕桑,兼营水稻。
白溪421户,1503人,东村、西村、蚕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有白溪地名。村南紧临小白溪,遂得名白溪。村呈长方形,地势平坦,居住集中,距乡驻地0.5公里。
名产:白溪豆腐,遐名全县。具有洁白、鲜嫩、爽甜可口的特点,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许多居民宁愿多2倍的价格去买白溪白腐作菜。
牛背金行政村,85户,317人,驻牛背金。
以驻地牛背金为名。解放初建立牛背金行政村,1956年成立牛背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明招管理区,1961年建立牛背金大队,1985年成立牛背金村委会,1个自然村。主要经营水稻,副业豆腐干。
牛背金85户,317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牛背金地名。据传有位姓金的开始居住在小山背上,小山形似牛背,故名牛背金。村呈长方形,坐落在小白溪西畔,距乡驻地东2.9公里。
西田畈行政村,107户,438人,驻西田畈。
以驻地西田畈故名。解放初属牛背金行政村,1956年成立西田畈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明招管理区,1961年建立西田畈大队,1985年成立西田畈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耕地619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油菜籽等。
西田畈54户,222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西田畈地名。清初从邻村黄圹一户李姓迁此,后发展成村,村庄西边是田畈,故名西田畈。村呈三角形,坐落在小白溪东畔,距乡驻地东2.8公里。
黄塘22户,90人。
黄塘先前原分为前里、后里两个小村,后下加畈李魁明到此定居,将一口黄塘填平造屋,这样把前里和后里联成一村,村故名黄塘。东南溪滩,西北农田。
岩垄坑31户,126人。
岩垄坑与下陈村里岩垄坑自然村同,两村相隔一条小山岭,西面是农田,其余三面是
山。
万石院行政村,88户,371人,驻万石院。
以驻地万石院故名。解放后建立万石院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利群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明招管理区,1961年建立万石院大队,1685年成立万石院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510亩,主要经营水稻。
万石院74户,313人,村驻地。
在古代村以“圳”定名,原名“马沙圳”,(方言“圳”读)。至清朝在原音的基础上改为万石院,村三面环山,村北有古塔,七层六面,高约25米,系楼阁式空筒砖砌,建自明朝,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雪白岭14户,58人。
雪白岭祖先李忠溪原从江西迁到永康李店定居,尔后迁来雪白岭落户,发展成村,村处在山坞中,旁边有山岭原名雪白岭,村以岭故名。东南山,西农田,北万石院水库。
丁前行政村,184户,749人,驻丁前。
以驻地丁前故名,解放初建立丁前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白溪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白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丁前大队,1985年成立丁前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有耕地1064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蚕桑、油菜籽等。
丁前95户,369人,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墩前。村庄坐落在紧依武义江,解放前是水路码头,来往船只在此停泊,码头在村后,故名墩前,后为书写方便,于1967年改为丁前。村呈长方形,地势平坦,距乡驻地1.2公里。
项村21户,83人。
清康熙年间,原有项姓始居,后绝,继有福建建宁县程姓卖麻到此,在此定居建村,村以项姓为冠名项村,沿用未改。东南西是农田,北武义江。
下屋24户,105人。
清康熙年间,徐姓祖先从武义城内迁此定居,下屋位在白溪的南畔,传说村上首有个马来村,毁于火灾,在下首建房重整家园,村故名下屋。东南西是农田,北白溪。
九里14户,62人。
清康熙中叶,吴姓先祖从要巨迁来定居成村,因村处在武义江九里潭上侧,村以潭故名九里。东山,南西北是农田。
黄杜30户,130人。
清康熙年间,有黄姓在此居住坟庵,原叫黄埠,是武义江的船筏航运的埠头,后毁于兵火,黄姓在此发展成村,改为黄杜。“埠”与“杜”方言谐音。东山,其余三面是农田。
冷水坑行政村,127户,479人,驻冷水坑。
以驻地冷水坑故名。解放初建立冷水坑行政村,1956年成立冷水坑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宅园管理区,1961年建立冷水坑大队,1985年成立冷水坑村委会,辖7个自然村。有耕地639亩,主要经营水稻、油菜籽、蚕桑等。
冷水坑19户,79人,村驻地。
该村由杂姓先后集居而成。约在二百年前有余姓从桃溪滩迁入,后杂姓陆续迁来,散居四周,没有一个地名。其中一处有一个冷水泉潭,泉水清沏,淳厚甘美,热天有过往来人在此饮水解渴,遂名冷水坑。村呈直角散列状,距乡驻地4.5公里,西濒武义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莲塘口18户,65人。
清光绪末年,下王宅王荣其在本村建一座坟庵,乌石头倪姓到此看守坟墓,后有各姓到此落户,建成村庄,因村沿莲塘入口处而建,故名莲塘口。村前(西)莲塘,三面环山。
上铺30户,107人。
清咸丰初年,有洪姓住此以养鹅为业,兼种田40把,后缙云楼姓迁入,继有他姓到此落户,村原名洪宅坑,因三蓬两铺发展起来,故名上铺。东山,南东风萤石矿冷水坑矿区,西公路,北山。
对门24户,90人。
清咸丰年间,谢姓自大坤头迁此,不久有缙云黄姓到此开荒,后有谢姓寡妇招赘黄姓,遂成村庄,本村与樟树脚余处隔畈相望,得名对门。东路,南山,西北农田。
上蓬21户,85人。
清道光中期时,这里还是荆刺丛生,蒿荑满地之处,后有永康楼明新到此买地耕种,继有仙居、黄岩等县的陈姓、沈姓到此落户,原叫仙居铺,因嫌“铺”字不雅,取吉祥之意为上蓬。村东北是山,西南是农田和武义江。
三家头10户,35人。
余处5户,18人。
横架武义江的武东桥
武东桥碑志
知识出处
《浙江省武义县地名志》
本书主要收录了武义县现行标准地名2900条,内容包括标准名称、汉语拼音、历史名称、沿革概况等作了简要的介绍,并附地图44幅,照片77帧。
阅读
相关地名
白溪乡
相关地名
童庐
相关地名
寺后张
相关地名
乾口垄
相关地名
柳宅
相关地名
沈宅
相关地名
下石畈
相关地名
下陈
相关地名
上陈
相关地名
里岩垄坑
相关地名
胡家
相关地名
深塘
相关地名
后俸
相关地名
深塘下垄
相关地名
西村
相关地名
东村
相关地名
蚕桑
相关地名
白溪
相关地名
牛背金
相关地名
西田畈
相关地名
黄塘
相关地名
岩垄坑
相关地名
万石院
相关地名
雪白岭
相关地名
丁前
相关地名
项村
相关地名
下屋
相关地名
九里
相关地名
黄杜
相关地名
冷水坑
相关地名
莲塘口
相关地名
上铺
相关地名
对门
相关地名
上蓬
相关地名
三家头
相关地名
余处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