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溪滩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浙江省武义县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1056
颗粒名称: 桃溪滩乡
分类号: K925.5
页数: 8
页码: 59-6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武义县桃溪滩乡的基本情况和各个地名介绍。
关键词: 武义县 桃溪滩乡 地名

内容

桃溪滩乡
  桃溪滩乡 位于县城西部,东与壶山镇毗连,南与要巨乡为邻,西与后树乡接壤,北与寺前乡、金华县交界。地形东西宽,北侧狭长,状似鸭掌。总面积54.6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68个自然村,有2350户,9949人,其中畲族28人,余系汉族。乡政府驻地三角店村,海拔83米,距县城5.3公里。交通方便,有客车通达县城。
  乡政府原驻地在桃溪滩,于1962年8月迁驻三角店。解放初,建政桃溪乡,属履坦区。1956年撤区并乡,撤销桃溪乡,分别划给胜利、幸福两乡。1958年公社化时属壶山(东风)大公社为桃溪滩管理区,1961年10月建立桃溪滩人民公社,1983年7月建立桃溪滩乡。
  该乡地处丘陵,低山起伏,小溪纵横交错。主要溪流白鹭溪,发源于要巨乡,流经本乡及寺前、履坦两乡,注入武义江。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春夏多雨,年均降水量约1450毫米。最高温度为七月,36至40℃,最低温度为一月,零下6至8℃,无霜期240天,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适宜农业生产。水利条件较好,建有教隆寺、翻身塘、老虎口、群山等水库25座,蓄水量达369万立方米,并有县属源口水库的中、北两条干渠入该乡自流灌溉,还建有电灌站12座,装机150瓩,旱涝保收田面积9500亩,占水田面积的65.4%。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蚕桑、糖梗、油菜、油菜籽等经济作物,尚有部分竹木资源以及蜜梨、柑桔等水果。
  该乡为武义县主要产粮区之一,耕地面积15005亩,其中水田14685亩,占耕地面积97.87%。山林地4.9万亩,非林地2.5万亩。粮食生产,解放初亩产300斤左右,1972年超千斤,1980年亩产943斤,1984年亩产1432斤,总产达2075万斤,创历史最高水平。经济作物,1984年产叶茶2979担,居全县首位。蚕茧82担,油茶籽130担,油菜籽1486担,红糖155担,蜜梨2400担。生猪饲养量1.19万头,养蜂94箱,养鱼面积743亩。
  乡镇企业有萤石开采、水电站、服装、砖瓦、玻纤配件厂等36家,从业人员219人,产值达61.9万元。
  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569万元,人均净收入为351元。
  文卫事业有初中1所,学生431人,小学18所,学生1042人,教职员工53名。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7人,大村有医疗站。尚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影剧院等。全乡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口已饮用自来水。1984年人口出生率为11.38‰,自然增长率5.54‰。
  桃溪滩乡2350户,9949人,驻三角店。
  三角店行政村,189户,802人,驻地三角店。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三角店行政村,1955年成立三角店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桃溪滩管理区,1961年建立三角店大队,1985年建立三角店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1426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茶叶、棉花、蚕桑、油菜子、糖梗等。
  三角店180户,762人,乡、村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三角店地名。南宋时建村,此地是后树通往县城的要道,设有有酒店、药店、肉店三爿店,店址呈三角形,故名三角店。位于县城西5.4公里,村呈长形,居住集中,交通便利,村口有武清公路停靠站。
  许村9户,40人。
  三百年前,祖先顾、何两姓从武义下王宅迁入,始居上许,因缺乏生活用水,移居下许。村四周有水塘,取村名为水村,后演写为许村。地处丘陵,东有山,西有田,村北有通往县城的公路。
  两头门行政村,129户,605人,驻地两头门。
  解放初建立两头门行政村,1956年成立两头门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桃溪滩管理区,1960年12月曾划归金华县,1961年10月复回武义,建立两头门大队,1985年建立两头门村委会,辖7个自然村。有耕地450亩,以种水稻、小麦为主,兼营茶叶及各种花卉苗木。
  两头门44户,216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两头门地名。古时此地是宣平通往金华的大路,上下两头有石门,故名两头门。距乡驻地北8.5公里,村呈三角形,居住较分散,有小溪绕村而过。已实现电视村,并被评为文明村。
  天师庙18户,94人。
  该村址是古代的天师庙。邓氏从罗方桥迁入后,发展成村,以庙得名。三面环山,东旁小溪。
  斋塘7户,35人。
  上朱村6户,30人。
  岭后33户,138人。
  清朝中期,王氏祖先从金华城内迁入,村建在通往金华方向的山岭后面,故名岭后。地处山区,三面环山,东有小溪。
  义坞垄14户,64人。
  清朝中期,何姓祖先从金华城内迁入该地,在山垄口旁的小山坞上建村,村民团结,讲信义,故名义坞垄。三面环山,东有良田。
  下长垄7户,28人。
  清塘行政村,93户,342人,驻地清塘。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清塘行政村,1956年成立清塘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桃溪滩管理区,1961年建立清塘大队,1985年改建为清塘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522亩,产稻谷、麦类、茶叶、棉花、油菜籽等。
  清塘93户,342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原名青塘。古时此地山青林茂,溪水流清,附近有一清水塘,遂改名清塘。距乡驻地北5.5公里,有一小溪绕村而过。村呈长形,居住集中,交通便利,县城客车直达该村。
  下店行政村,218户,920人,驻地下店。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清塘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清塘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桃溪滩管理区,1961年建立下店大队,
  1985年改建下店村委会,辖10个自然村。有耕地1011亩,产稻谷、麦类、茶叶、油菜籽等。
  下店20户,85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下店地名。在清塘下首,坐落万安岭脚,古时有一店,叫下店,村以此得名。距乡驻地北4.5公里,村呈长方形,坐落于两条小溪的汇合处,村口有武清公路停靠站。
  青草坞坑26户,105人。
  该地是山坑,坑两旁遍长青草,名青草坞坑,村以坑得名。清道光年间,胡姓祖先从东阳县迁入建村,坐落山脚,四面环山,有小路北通石岭水库,南通青草坞,东达清塘。
  茶山坑30户,125人。
  以前该地多茶山,村坐落山坑,故名茶山坑。祖先姓周,清道光年间迁入建村,东西两面依山,有小溪穿村而过,有小路南通万安岭,北出县境可达金华喻斯。
  青草坞5户,25人。
  万安岭脚72户,319人。
  该村后山有万安岭,村建在岭脚,故名万安岭脚。清道光年间,有胡、傅两姓相继从缙云及本县麻阳迁入,逐渐形成村庄。地处三面环山,有小溪穿村流过,东连农田,并有小路通往青草坞,北有万安岭,南面小路过三叉口凉亭直通插花岭。
  借手坑23户,82人。
  该地有山坑,村位在桃溪滩至清塘大路的左边,俗语称左手为“借手”,故名借手坑,村以坑得名。清咸丰年间,王姓祖先从缙云迁入建村,坐落山坑。村呈“U”字形,北面依山,南有小路通往水碓坑,东过垄田可达邵宅山。
  邵宅山4户,13人。
  插花岭1户,6人。
  水碓坑8户,33
  后腊29户,127人。人。
  古时该村后山有腊梅,遂取村名为后腊。明朝中期,朱、方两姓从浦江迁入形成村庄。地处丘陵,沿村有武清公路相通,有客车停靠站,北依山,东南西三面均是农田。
  王尖行政村,79户,330人,驻地王尖。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车里行政村,1956年成立王尖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桃溪滩管理区,1961年建立王尖大队,1985年改建为王尖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321亩,以产杂粮为主,兼营林业、茶叶、油茶籽等。并产白术、贝母等中药材。
  王尖46户,197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原名王占。王尖地处山尖,古代村人姓王,故名王尖。距乡驻地西北6.3公里,村呈长方形,四面环山,有一小溪穿境而过。
  徐山33户,133人。
  清朝中期,徐姓祖先从金华迁入该地,在王坞山脚建村,故名徐山,四面环山。
  车里行政村,197户,835人,驻地车里。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车里行政村,1956年成立车里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后舍管理区,1961年建立车里大队,1985年改建车里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有耕地1098亩,主产稻谷、小麦,兼营茶叶、柑桔、油茶等。
  车里86户,395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车里地名。村
  处后树岭脚,三面环山,后山有三条山岗,形似车桶,村在山里面,故名车里。距乡驻地西5.1公里,村呈船形,北临小溪。相传,宋朝时村庄很大,有六百多户,遭兵灾全村烧毁,现墙基尚存,何时重建无考。
  岭脚26户,99人。
  清朝中期,祖先周氏从武义城内迁入该地,在山岭脚下建村,故名岭脚。地处山区、西、北均有山岭,东靠山,南面有少量农田。
  桥头19户,69人。
  清朝时期,有张姓在此小溪上造桥,并在桥头建宅,逐渐发展成村,故名桥头。三面环山,东有农田。
  白屋4户,18人。
  王公里62户,254人。
  该村在一千年前,温氏从福建迁入始建。村处在“王公鸡”山后,故名王公里。三面环山,东有小溪。
  新村行政村,33户,153人,驻地新村。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后舍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后舍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后舍管理区,1961年建立教隆寺大队,1962年因做水库迁移此地,取名新村大队,1985年改建新村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有耕地143亩,产稻谷、小麦、茶叶、油茶籽等。
  新村20户,80人,村委会驻地。
  1962年教隆寺后建了水库,村迁移到此,新建村庄,遂名新村。距乡驻地西3.4公里,村呈长形,居住集中。
  张坑1户,5人。
  连坞12户,68人。
  村民原住教隆寺,因建水库,于六十年代初期集体迁移此地,因地处山区,到处山坞相连,故名连坞。
  正新屋行政村,116户,508人,驻地正新屋。
  原名新屋大队,因重名更名正新屋大队。解放初建立新屋行政村,1956年成立新屋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后舍管理区,1961年建立新屋大队,1982年3月改名正新屋大队,1985年建立正新屋村委会,辖2个自然村。有耕地780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茶叶、蜜梨、柑桔等。
  正新屋100户,433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新屋地名。俗称“坟头新屋”,因先有坟头,后有新屋。相传,坟头村原是一户勤俭创业的住户,后来人口发展,建造新屋另成一村,名新屋村。因本县有四个新屋村,1982年更名正新屋。距乡驻地西3.3公里,村呈方形,居住集中。
  坟头16户,75人。
  后舍行政村,215户,838人。驻地后舍。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后舍行政村,1956年成立后舍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为后舍管理区,1961年建立后舍大队,1985年改建后舍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有耕地1442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茶叶、油菜籽、蜜梨等。
  后舍169户,637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后舍地名。相传,古代此地自称八都府,朝庭不允许,派兵剿掉,好屋全被焚毁,只留下部分破旧房,算是朝庭赦免的,因“赦”与“舍”同音,取名后舍。距乡驻地西2.3公里,村呈长形,居住集中。
  白蓬桥1户,6人。
  金鸡山41户,177人。
  该村建在一座形似金钩的小山上,面对两头门的金鸡笼,故取名金鸡山。明洪武年间,王姓祖先从本县马昂村迁入,地处丘陵,四周均是农田,有小路东通桃溪滩,西通后舍。
  下郭4户,18人。
  榔村行政村,39户,175人,驻地榔村。
  因驻地得名。1966年以前在淳安东丁公社,原名榔村大队,迁入武义后仍沿用原名。1985年建立榔村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18亩,产稻谷、麦类、油菜籽等。
  榔村39户,175人,村委会驻地。
  在淳安县村名榔村,1966年迁居武义仍用榔村原名。距乡驻地西1.5公里,村呈方形,居住集中。
  桃溪滩行政村,244户,1047人,驻地桃溪滩。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桃溪滩行政村,1955年成立静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建立桃溪滩管理区,1961年建立桃溪滩大队,1985年改建桃溪滩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有耕地1950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茶叶、油菜籽、柑桔、糖梗等。
  桃溪滩143户,633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桃溪滩地名。宋朝余姓祖先迁居此地,古代村旁有条小河,上有松树潭,下有八百潭、隔坝潭,因多水潭,村址又是溪滩地,原名潭溪滩,后改为桃溪滩。距乡驻地北1公里,村呈长形,西靠白鹭溪,交通便利,村口有武清公路停靠站。
  殿后垄24户,105人。
  陈堰殿30户,136人。
  溪口2户,3人。
  郭公桥45户,170人。
  古代村边建有石拱桥,名郭公桥,村以桥得名。清朝中期郑姓祖先从茭道乡上下坑迁此建村。地势平坦,东北与农田相接,南有小路通往桃溪滩。
  三板桥行政村,110户,502人,驻地三板桥。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建立三板桥行政村,1956年成立三板桥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桃溪滩管理区,1961年建立三板桥大队,1985年建立三板桥村委会,辖3个自然村。有耕地936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油菜籽、茶叶、糖梗等。
  三板桥84户,385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有三板桥地名。此地原是武义通往金华的大路,村边有座由三块石板铺设的石桥,名三板桥,村以桥得名。距乡驻地东北0.8公里,村呈方形,有一小溪在村口穿过。
  四百墈21户,95人。
  清朝中期,郑氏从武义城内迁入,村旁有田数丘,合计四百把,高低悬殊,高墈甚多,故名四百墈。地处丘陵,村四周均有农田。(注:400把,约折合5市亩)
  后宅5户,22人。
  松源行政村,61户,264人,驻松源。
  因建新安江水库,1965年从淳安东丁公社迁此后,仍沿用松源大队原名。1985年改建松源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308亩,产稻谷、麦类、茶叶、油菜籽等。
  松源61户,264人,村委会驻地。
  在淳安县村名松源,1965年迁移到武义仍沿用松源村名。距乡驻地东北1.8公里,村呈长方形,居住集中。
  余家行政村,31户,141人,驻余家。
  因驻地得名。在淳安县时名余家大队,1966年迁此后,仍沿用余家大队原名。1985年改建余家村委会,1个自然村。有耕地180亩,茶山84亩,以产粮食为主,兼营茶叶、茉莉花等。
  余家31户,141人,村委会驻地。
  因余姓多,在淳安时叫余家,1966年迁入武义仍沿用余家原名。距乡驻地西2.9公里,村呈长形,居住集中。
  七孔塘行政村,195户,788人,驻七孔塘。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芦处行政村,1956年成立七孔塘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后舍管理区,1961年建立七孔塘大队,1985年建立七孔塘村委会,辖6个自然村。有耕地1473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茶叶、油菜籽、糖梗等。
  七孔塘55户,231人,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名七吼塘。相传,古时有一道土,天旱求龙降雨,路过此地,恰村边有口塘,龙见水就逃,道士下塘捉龙,龙捉不到,把塘底挖成七个孔,故名七孔塘,村随塘名。距乡驻地南1公里,村呈方形,居住集中。
  荷叶塘43户,173人。
  村南有口荷叶塘,村以塘得名。清朝晚期王姓祖先从义乌佛堂到此做缸营生,定居后逐渐形成村庄。地处丘陵,南有简易公路与武宣路相接,县萤石矿山公司设有矿点。
  马郎桥头26户,98人。
  龚氏祖先自马郎桥村分居到此,取名马郎桥头。地处丘陵,南通马郎桥,北通后舍。
  芦处20户,81人。
  村由卢姓始建,故名卢处,后演写为芦处。约在唐朝初期建村,地处丘陵,四周均是农田,有小路西通马郎桥头,东通七孔塘。
  东头17户,72人。
  何宅34户,133人。
  清初,有何姓从武义县城到七孔塘做长工,后在此建宅成家,逐渐形成村庄,以姓冠村,取名何宅。地势平坦,四周均是农田,有小路北通乡驻地三角店,南有粮站,西可达七孔塘。
  富强行政村,33户,162人,驻地富强。
  1966年淳安县芹川大队集体迁来武义,由富西、田兰、姚家等三个自然村组成,1966年新建一村,取名富强,1985年建立富强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98亩,产稻谷、麦类、茶叶、油菜籽等。
  富强33户,162人,村委会驻地。
  因建新安江水库,1966年从淳安迁居武义,新建村庄,取名富强。距乡驻地南1.6公里,村呈长形,居住集中。
  新高行政村,35户,137人,驻地十里岗。
  原是永康县太平公社,下高大队,因建太平水库,于1961年迁入武义桃溪滩公社,新建村庄,更名新高大队,1985年建立新高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02亩,产稻谷、麦类、茶叶、油菜籽等。
  十里岗35户,137人,新高村委会驻地。
  因建太平水库,1961年从永康下高村迁移到此建立村庄,以十里岗为村名。距乡驻地南1.8公里,村呈长形,位于武宣公路北侧。
  五一塘行政村,52户,218人,驻五一塘。
  因驻地得名。解放初属三角店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属三角店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桃溪滩管理区,1961年建立五一塘大队,1985年建立五一塘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57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茶叶、油菜籽、糖梗等。
  五一塘52户,218人,
  村委会驻地。
  清嘉庆《武义县志》载:原名五益塘。相传,此地坟垵里住着娘儿俩,儿子不孝,常虐待老母,娘送饭或迟或早,都要遭打。一天,儿子在劳动时,见喜鹊养儿辛苦,母鹊换毛时,小鹊找虫喂娘,当时他想:我不如鸟,知自己对娘不是,决心改正。不一会见娘送饭来,忘了放掉手中的赶牛棒迎上去接娘,娘见了以为儿又来追打,逃到塘塍投水身亡,从此地名叫忤逆塘,后写成五益塘,现又简写为五一塘。距乡驻地南2.2公里,村呈长方形,北靠武宣公路。该村人民生活较富裕,已实现电视村。
  新建 行政村,26户,125人,驻新建。
  因驻地得名。1966年以前在淳安县属光昌大队,因建新安江水库,于1966年释出迁移本县桃溪滩公社,新建一村,另立大队,取名新建大队。1985年建立新建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183亩,产稻谷、麦类、茶叶、油菜籽等。
  新建 26户,125人,村委会驻地。
  因建新安江水库,1966年从淳安县迁至武义,新建村庄,取名新建。距乡驻地东南1.1公里,村呈长形,武清公路穿境而过。
  光昌 行政村,48户,214人,驻光昌。
  1966年从淳安县溪口公社迁入武义,仍沿用光昌大队原名,1985年改建光昌村委会,1个自然村。耕地277亩,产稻谷、麦类、茶叶等。
  光昌 48户,214人,村委会驻地。
  在淳安县村名光昌,1966年迁入武义,仍沿用光昌原名,距乡驻地西南8公里,村呈圆形,居住集中。
  上端头 行政村,198户,749人,驻上端头。
  原名西畈大队,因重名,更名上端头大队。解放初建立西畈行政村,1956年成立端峰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属后舍管理区,1961年建立西畈大队,1982年3月更名上端头大队,1985年改建上端头村委会,辖10个自然村。有耕地1388亩,以种水稻为主,兼营麦类、油菜籽、茶叶、蜜梨等。
  上端头 32户,115人,村委会驻地。
  村庄在西畈上面的端头上,地势较高,故名上端头。距乡驻地南2.6公里,村庄散列,呈圆形,东靠白鹭溪。
  马郎桥 20户,82人。
  岗头14户,54人。
  舍里村 14户,55人。
  洪宅11户,40人。
  西畈 42户,144人。
  清朝中期,有龚、项两姓从要巨乡山里村移居该地,因四周都是农田,故名西畈。地处丘陵,西有小溪。
  施坞垄 21户,86人。
  该地原称仰天饭甑,清朝中期,由张姓在垄口山脚建村,取名施坞垄。三面环山,东有小路与要巨相通。
  桃弄 22户,79人。
  清朝中期,邹姓祖先从后树迁入建村,因坐落山弄,两旁山上种有桃树,故名桃弄。南北靠山,东西两面与农田相接。
  五塘 21户,88人。
  清朝中期,祖先郑氏从武义城内移居此地,旁山建村,因门前有五口大小不等的水塘,故名五塘。三面靠山,北连农田。
  田畈中央 1户,6人。

知识出处

浙江省武义县地名志

《浙江省武义县地名志》

本书主要收录了武义县现行标准地名2900条,内容包括标准名称、汉语拼音、历史名称、沿革概况等作了简要的介绍,并附地图44幅,照片77帧。

阅读

相关地名

桃溪滩乡
相关地名
三角店
相关地名
许村
相关地名
两头门
相关地名
天师庙
相关地名
斋塘
相关地名
上朱村
相关地名
岭后
相关地名
义坞垄
相关地名
下长垄
相关地名
清塘
相关地名
下店
相关地名
青草坞坑
相关地名
茶山坑
相关地名
青草坞
相关地名
万安岭脚7
相关地名
借手坑
相关地名
邵宅山
相关地名
插花岭
相关地名
水碓坑
相关地名
后腊
相关地名
王尖
相关地名
徐山
相关地名
车里
相关地名
岭脚
相关地名
桥头
相关地名
白屋
相关地名
王公里
相关地名
新村
相关地名
张坑
相关地名
连坞
相关地名
正新屋
相关地名
坟头
相关地名
后舍
相关地名
白蓬桥
相关地名
金鸡山
相关地名
下郭
相关地名
榔村
相关地名
桃溪滩
相关地名
殿后垄
相关地名
陈堰殿
相关地名
溪口
相关地名
郭公桥
相关地名
三板桥
相关地名
四百墈
相关地名
后宅
相关地名
松源
相关地名
余家
相关地名
七孔塘
相关地名
荷叶塘
相关地名
马郎桥头
相关地名
芦处
相关地名
东头
相关地名
何宅
相关地名
富强
相关地名
新高
相关地名
十里岗
相关地名
五一塘
相关地名
新建
相关地名
光昌
相关地名
上端头
相关地名
马郎桥
相关地名
岗头
相关地名
舍里村
相关地名
洪宅
相关地名
西畈
相关地名
施坞垄
相关地名
桃弄
相关地名
五塘
相关地名
田畈中央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