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重大活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1020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重大活动
分类号: K89
页数: 3
页码: 1192-119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民风与民俗精神文明建设中重大活动的介绍,包含了“双拆”专项治理,村庄整治工程,“双建设、双整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双百结对”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武义县 精神文明建设 重大活动

内容

“双拆”专项治理
  1996年3月13日开始,根据省、市的统一部署,开展制止非法建造寺观教堂、滥建坟墓专项治理工作,简称“双拆”,即拆除非法建造的寺庙,拆除主要交通要道两旁100米以内影响雅观的坟墓。整个工作到5月15日告一段落:全县522座寺庙经过整治后,至2005年年底登记发证有20处,其他予以拆除;7024穴不符合要求的坟墓拆迁,基本达到“一迁二清三平四绿”。一迁,即不符合要求的坟墓迁移;二清,即坟内清理干净;三平,即把坟穴填平;四绿,即种树绿化。
  村庄整治工程
  2003年起,全县广泛深入地开展“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并把村庄整治与农村康庄工程、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到2005年,共完成乡村康庄工程建设项目339个,920千米;累计有124个村开展了村庄整治工作,其中重点整治71个村,一般整治53个村;有76个村通过了县级考核验收,其中杨岸村、桐一村、界首村被命名为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杨岸村还被评为金华市首批十大“魅力村庄”之一,官田等12个村被命名为市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郭洞村、俞源村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古生态村。生态县建设扎实推进,建成市级生态乡镇12个,省级1个;对69个村实施生态村建设,初步建成58个。2003年至2005年,县财政用于村庄整治和生态村建设资金达4100万元。
  “双建设、双整治”
  2004年上半年开始,根据省委的部署开展了“双建设、双整治”活动(思想道德建设、文化阵地建设,整治文化市场、整治社会风气),为营造活动氛围,广播、电视、报纸都开辟了公民道德教育专栏宣传和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的“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了百场宣传公民道德的戏曲到农村演出活动,百场电影到农村放映活动,丰富了农民文化生活。还利用围墙、黑板报、巨型广告宣传精神文明创建。全县500多个村,都在醒目位置或墙上,写上村规民约和标语,宣传讲卫生、讲文明,宣传公民道德建设方针,开展村民道德评议活动。
  加强文化市场整治活动。从2002年至2005年年底,全县组织有关部门先后对网吧、演出市场、音像市场、出版物市场开展了8次集中整治,在打击非法出版物专项整治工作中,采取了“三联动一打击”,即有关部门举报联动、检查联动、办案联动,实施有效打击。文化部门检查文化经营单位898余次,查扣VCD碟片5799张,磁带1425盒,书刊699册,查获违规经营单位42家,立案查处21起,受理举报29件,有力地打击了文化市场违法违规经营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农村“四个一”工程(即一个阅报栏、一个广播室、一个活动室、一块黑板报)建设取得较好成效。2002年至2005年,18个乡镇、街道共建立阅报栏497个。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的文件精神,2004年9月,县委办下发〔2004〕93号文件《武义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方案》。2005年4月,教育系统召开全县德育工作会议,贯彻落实2004年中央8号文件精神,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有效机制。开展“德育漫画”、“小鬼当家”、“阳光少年”、格言教育、诚信教育等多种模式和方法的活动,取得较好成效。县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发挥“五老”人员(老战士、老干部、老模范、老教师、老科技)的优势,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共青团武义县委进一步深化“中国少年雏鹰行动”相关内容;县妇联进一步办好家长学校、妇女学校;宣传部组织未成年人到徐英、潘漠华纪念馆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加强对网吧管理和整顿,与公安、电信等部门的交流协作,互通信息,开展联合检查,严厉查处互联网服务营业场所接纳未成年人案件;推行执法部门、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社会监督机制;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介,向广大师生和家长宣传互联网安全监管知识,教育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远离黄毒侵害,不沉迷网络游戏。
  “双百结对”
  2005年10月9日,县委、县政府专门召开了“双百结对”(即一百个文明单位同一百个村结对共建文明)动员大会,对做好“双百结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全县共有84个文明单位与84个建制村结对共建文明。在具体落实结对村及结对工作中,注重把握“三个结合”,即文明共建结对与县“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即全县确定十个村为村庄整治示范村,一百个村为村庄整治村)工作相结合,与文明单位下派指导员驻村相结合,与文明单位联系村相结合,充分发挥文明单位在文化、人才、信息、技术、管理、物资等方面的优势,充分调动农村基层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结对以后,各级文明单位积极到结对村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分析问题,共订创建文明发展思路,同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如帮助结对村建设老年活动室,建造村级文化活动场所,为老年活动室送去电视机,为60岁以上老年人拍照片,为村民免费体检,开展健康咨询等。春节前许多文明单位对结对村的“三老一保人员”,即老支书、老干部、老党员、五保户进行慰问。全县84个省、市级文明单位为结对村共支持资金100多万元,并为结对村开展讲座、调研、制订发展规划等。
  从1989年开始,武义县广泛开展了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街道(乡镇)、文明村、文明社区、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到2005年12月止,全县拥有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1家,省级文明单位13个,市级文明单位74个,县级文明单位192个,市级文明村5个,县级文明村71个,市级文明镇、街道2个,县级文明镇、街道2个,县级文明行业9个;市级文明社区2个,县级文明社区11个;县级文明家庭270户;街道级文明家庭占街道、乡镇总户数的30%以上。

知识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武义县志(1986-2005)》

出版者:方志岀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武义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等方面的诸多重大变化。前有概述、大事记,中列38编200余章,后有附录、索引。主要内容有:建置、自然环境、土地与矿产、城乡建设、环保与生态、居民、经济要述、农业、林业、水利、工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