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精神文明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1018
颗粒名称: 第一章 精神文明建设
分类号: B824
页数: 6
页码: 1191-119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民风与民俗中精神文明建设的介绍,包含了机构与教育内容,重大活动,文明城市创建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武义县 民风 民俗 精神文明建设

内容

第一节 机构与教育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县政治思想工作一直都由县委宣传部主管,改革开放后为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于1989年6月10日建立了武义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简称文明委)。下设县文明办公室(简称文明办),于1990年10月开始办公。自此至2005年年底,县委对文明委多次进行调整充实。1998年之后,县委书记都兼任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第一主任。1998年,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第一主任:县委书记蒋岩金。主任:县委副书记、县长金中梁。常务副主任:县委副书记钟明祥。副主任:县有关领导8人。委员由有关部门负责人30人组成。2003年后,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第一主任由县委书记兼;主任由县长兼;常务副主任由县委副书记兼;副主任由县有关领导12人兼;委员由各有关部门25名负责人组成。
  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凡重大事项都由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进行部署,各文明委成员单位分工负责,日常事务由文明办处理。各主要部门都有分管领导,大单位设有相应机构。基层单位一般由主要领导人亲自负责宣传、教育和组织实施。
  1995年,为了加强市民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制订了武义县《市民守则》(简称“十要十不”):要热爱祖国,要诚实劳动;要遵纪守法,要团结互助;要敬老爱幼,要礼貌待人;要爱护公物,要讲究卫生;要维护秩序,要美化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乱倒;不乱贴乱画,不乱摆摊位;不攀折花木,不妨碍交通;不聚众哄闹,不谩骂斗殴;不赌博迷信,不损人利己。是年开展区域共建工作。把县城分为8个共建区,县四套班子领导联系共建区,指导共建区工作,共建活动以“五联五建”为主要内容,即:思想工作联做,共育文明市民;社会治安联防,共创社会稳定;环境卫生联做,共创优美环境;文明单位联创,共争文明单位;经济工作联抓,共同发展区域经济。
  1996年制定《武义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意见(1996年~2010年)》,提出开展三个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三颂:祖国颂、社会主义颂、改革开放颂;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三讲: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党性党风教育。1999年,全县开展“一教三改四提倡”为主要内容的文明镇(乡)村创建活动。“一教”,即现代化主题教育;“三改”,即改善镇容村貌,改善文化设施,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四提倡”,即提倡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反对陈规陋习,提倡艰苦奋斗反对婚丧事大操大办,提倡科学进步反对封建迷信,提倡健康文化反对聚众赌博。
  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省委印发《浙江省公民道德规范》,提出了公民道德建设20字方针,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武义县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从政道德教育;在工商企业中,开展“诚实立身、信誉兴业”教育;在青少年中,开展“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在全社会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中,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
  2003年,广泛深入开展“武义新精神”大讨论活动,大力弘扬“开放、创新、实干、自强”的武义新精神。2004年,全县开展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和“诚信武义”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学武义新精神、当武义新公民”思想教育活动。年底评出了30名“创新、实干、自强”先进个人。2005年开展了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以社会礼仪、职业礼仪、生活礼仪为主要内容,大力弘扬文明驾车、文明乘车、文明行道、文明游览、文明就餐,引导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懂礼仪规矩、讲文明言语、守公共秩序的好公民。
  第二节 重大活动
  “双拆”专项治理
  1996年3月13日开始,根据省、市的统一部署,开展制止非法建造寺观教堂、滥建坟墓专项治理工作,简称“双拆”,即拆除非法建造的寺庙,拆除主要交通要道两旁100米以内影响雅观的坟墓。整个工作到5月15日告一段落:全县522座寺庙经过整治后,至2005年年底登记发证有20处,其他予以拆除;7024穴不符合要求的坟墓拆迁,基本达到“一迁二清三平四绿”。一迁,即不符合要求的坟墓迁移;二清,即坟内清理干净;三平,即把坟穴填平;四绿,即种树绿化。
  村庄整治工程
  2003年起,全县广泛深入地开展“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并把村庄整治与农村康庄工程、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到2005年,共完成乡村康庄工程建设项目339个,920千米;累计有124个村开展了村庄整治工作,其中重点整治71个村,一般整治53个村;有76个村通过了县级考核验收,其中杨岸村、桐一村、界首村被命名为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杨岸村还被评为金华市首批十大“魅力村庄”之一,官田等12个村被命名为市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郭洞村、俞源村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古生态村。生态县建设扎实推进,建成市级生态乡镇12个,省级1个;对69个村实施生态村建设,初步建成58个。2003年至2005年,县财政用于村庄整治和生态村建设资金达4100万元。
  “双建设、双整治”
  2004年上半年开始,根据省委的部署开展了“双建设、双整治”活动(思想道德建设、文化阵地建设,整治文化市场、整治社会风气),为营造活动氛围,广播、电视、报纸都开辟了公民道德教育专栏宣传和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的“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了百场宣传公民道德的戏曲到农村演出活动,百场电影到农村放映活动,丰富了农民文化生活。还利用围墙、黑板报、巨型广告宣传精神文明创建。全县500多个村,都在醒目位置或墙上,写上村规民约和标语,宣传讲卫生、讲文明,宣传公民道德建设方针,开展村民道德评议活动。
  加强文化市场整治活动。从2002年至2005年年底,全县组织有关部门先后对网吧、演出市场、音像市场、出版物市场开展了8次集中整治,在打击非法出版物专项整治工作中,采取了“三联动一打击”,即有关部门举报联动、检查联动、办案联动,实施有效打击。文化部门检查文化经营单位898余次,查扣VCD碟片5799张,磁带1425盒,书刊699册,查获违规经营单位42家,立案查处21起,受理举报29件,有力地打击了文化市场违法违规经营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农村“四个一”工程(即一个阅报栏、一个广播室、一个活动室、一块黑板报)建设取得较好成效。2002年至2005年,18个乡镇、街道共建立阅报栏497个。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的文件精神,2004年9月,县委办下发〔2004〕93号文件《武义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方案》。2005年4月,教育系统召开全县德育工作会议,贯彻落实2004年中央8号文件精神,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有效机制。开展“德育漫画”、“小鬼当家”、“阳光少年”、格言教育、诚信教育等多种模式和方法的活动,取得较好成效。县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发挥“五老”人员(老战士、老干部、老模范、老教师、老科技)的优势,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共青团武义县委进一步深化“中国少年雏鹰行动”相关内容;县妇联进一步办好家长学校、妇女学校;宣传部组织未成年人到徐英、潘漠华纪念馆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加强对网吧管理和整顿,与公安、电信等部门的交流协作,互通信息,开展联合检查,严厉查处互联网服务营业场所接纳未成年人案件;推行执法部门、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社会监督机制;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介,向广大师生和家长宣传互联网安全监管知识,教育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远离黄毒侵害,不沉迷网络游戏。
  “双百结对”
  2005年10月9日,县委、县政府专门召开了“双百结对”(即一百个文明单位同一百个村结对共建文明)动员大会,对做好“双百结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全县共有84个文明单位与84个建制村结对共建文明。在具体落实结对村及结对工作中,注重把握“三个结合”,即文明共建结对与县“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即全县确定十个村为村庄整治示范村,一百个村为村庄整治村)工作相结合,与文明单位下派指导员驻村相结合,与文明单位联系村相结合,充分发挥文明单位在文化、人才、信息、技术、管理、物资等方面的优势,充分调动农村基层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结对以后,各级文明单位积极到结对村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分析问题,共订创建文明发展思路,同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如帮助结对村建设老年活动室,建造村级文化活动场所,为老年活动室送去电视机,为60岁以上老年人拍照片,为村民免费体检,开展健康咨询等。春节前许多文明单位对结对村的“三老一保人员”,即老支书、老干部、老党员、五保户进行慰问。全县84个省、市级文明单位为结对村共支持资金100多万元,并为结对村开展讲座、调研、制订发展规划等。
  从1989年开始,武义县广泛开展了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街道(乡镇)、文明村、文明社区、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到2005年12月止,全县拥有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1家,省级文明单位13个,市级文明单位74个,县级文明单位192个,市级文明村5个,县级文明村71个,市级文明镇、街道2个,县级文明镇、街道2个,县级文明行业9个;市级文明社区2个,县级文明社区11个;县级文明家庭270户;街道级文明家庭占街道、乡镇总户数的30%以上。
  第三节 文明城市创建
  创建机构
  从1993年至2003年年初,武义县创建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与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合为一套班子,创建文明城镇办公室与县“文明办”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负责文明城市、乡镇创建工作。2003年,为加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单独成立创建文明城市领导小组。组长为县委副书记陈增加,副组长为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景荣,副县长应慧英、严庆良、冯兴良。成员由宣传部、文明办等12个单位负责人组成,下设办公室。2005年,调整充实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创建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委书记郭敏担任,常务副组长为县委副书记陈增加,副组长有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方宪文和副县长应慧英、冯兴良。成员由县委办、县政府办、纪委、组织部、宣传部、新闻传媒中心、政法委等30个部门领导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及四个专业组,方宪文任办公室主任。
  创建情况
  1993年9月开始,武义县参加金华市委、市政府组织的“百镇创建文明城镇”竞赛活动,通过努力,1994年武义县获市首轮竞赛第一名。1995年8月10日,第二轮创建动员大会提出“治理脏乱差、美化武阳城、再创新特色、卫冕争前茅”的目标。1996年,武义县创建工作通过考核验收,获得市第二轮创建文明县城竞赛第二名和省卫生县城光荣称号。1997年,武义县开展金华市第三轮创建文明县城竞赛活动,打出“保上游、争前茅”的口号。第三轮创建延伸到乡(镇)、村、户,以城带乡,抓乡带村户,把整个农村创建工作扎实开展起来。1998年,武义县获得第三轮第三名。
  从1999年开始,金华市创建文明城镇工作由竞赛制改为申报制,并要求与经济发展同步进行。2003年初,在县十一次党代会和人代会上提出武义县2007年达到省级文明城市的创建目标后,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更是蓬勃、扎实开展。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第一主任,县长为主任,人大、政协领导为副主任的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和创建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分步实施方案,全面启动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力争2005年成为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县城。是年开展了迎接省级卫生县城复查和省级文明城市创建主题月活动,每月一主题一重点开展“武义新精神”大讨论活动,大力培育和弘扬“开放、创新、实干、自强”的武义新精神。以治“六乱”为突破口,整治居住环境卫生死角,建立卫生长效管理机制,主要街道实行18小时保洁,实施“洁、美、绿、亮”“四化”工程,取得初步成效。全民动手开展灭鼠灭蟑活动,2003年11月通过了市爱卫会灭鼠灭蟑先进县考核。2004年武义县开展九大创建活动:一是清除城区“牛皮癣”和整治户外广告活动;二是“健康面对面·乡村行”爱国卫生月活动;三是灭鼠灭蟑活动;四是残疾人专用车、三轮摩托车非法营运整治活动;五是完善基础设施、整治城区“六乱”、实施“洁化工程”活动;六是城区餐饮业环境污染整治活动;七是开展公民思想道德建设——“诚信武义”教育实践活动;八是“双整治、双建设”活动;九是在农村(社区)广泛深入开展“学武义新精神、当武义新公民”思想教育活动。开展学习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活动。年底,评出了30名“创新、实干、自强”先进个人。
  2005年上半年,武义县根据《浙江省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标准逐项自评,并起草了《关于申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县城的报告》,递交给金华市委、市政府。专门制订了《武义县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县城》实施方案,成立了数个专业组——党风廉政小组、综合治理小组、环境整治工作小组等,并明确各个小组的工作职责范围和目标要求。同时根据创建要求,召开动员大会,与各责任单位签订了《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责任书》,全面掀起创建新高潮。2005年投放了近亿元资金用于城市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污水处理一期工程、垃圾填埋一期工程、武川路景观改造工程3项重点项目的建设;投资一千多万元用于108项卫生配套设施项目建设,包括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垃圾果壳箱、垃圾压缩设备以及道路硬化、市政设施维修等。这两批项目建设都于是年10月底前完成。
  2005年10月8日,召开了“全县创建工作迎检动员大会”,县委书记郭敏作重要讲话。10月16日县委、县政府转发了《武义县创建文明城镇办公室关于迎接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县城检查和省级卫生县城复查四大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该通知中明确工作重点:(一)环境卫生整治。由建设局牵头实施,各街道、社区,各部门单位参与,开展以清除“牛皮癣”、卫生死角、占道经营为主要内容的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二)对小餐饮店、小旅馆、小理发美容店、小网吧、小五金店等“五小”单位整治。由县卫生局牵头,宣传、工商、城管、质监、环境、教育、经贸、食品药品监督、文化市场管理、公安等部门各司其职,采取包街道、包路段、包门店的方式,将任务分解到各个责任单位。(三)城市秩序整治。由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牵头,城管办、运管稽征所配合实施。主要是对城区的主要道路和主要路口的交通秩序进行整治,内容包括:①主要路段、路口的乱停放现象;②无证、无牌车辆;③骑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超员乘载等违章现象;④不按导向车道行驶、违章占道作业等;⑤严重超载和遗洒、飘散载运物。(四)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由文明办牵头,组织团县委、老干部局、教育局等单位,以社会礼仪、职业礼仪、生活礼仪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群众性文明礼仪实践活动。着重抓好党政机关、执法部门、服务行业、窗口单位服务态度、服务质量以及仪态规范、服务规范、语言规范;着重宣传尊老爱幼、礼让友好、团结和睦等方面文明礼仪,进一步建立文明和谐人际关系。
  10月到11月,县委书记郭敏和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傅利常等县领导屡次对创建工作进行现场督察、县政协、县人大也先后视察了创建工作。为了加大创建力度,实行文明办、爱卫办、城管办三办合一,人员集中办公,组成创建办综合协调组,并专门从城管、工商、交通、交警、卫生、农机站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创建办督查执法组,加大督查执法力度。10月27日,创建办正式办公。县创建办执法督查组每天上路执勤,对执法情况进行汇报与分析,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督查通知书,各部门单位对督查通知书都高度重视,及时落实。
  2005年四季度,武义县分别通过了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县城和卫生县城的验收和复查。

知识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武义县志(1986-2005)》

出版者:方志岀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武义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等方面的诸多重大变化。前有概述、大事记,中列38编200余章,后有附录、索引。主要内容有:建置、自然环境、土地与矿产、城乡建设、环保与生态、居民、经济要述、农业、林业、水利、工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