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电视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100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电视发展
分类号: G229.275.5
页数: 4
页码: 1178-1181
摘要: 本节记述了武义县电视发展的情况,其中包括了无线电视和武义电视台、有线电视和有线电视台、广播电视共缆传输至HFC广播电视宽带网等。
关键词: 武义县 电视 电视发展

内容

武义县的电视事业是从1978年下半年建设位于壶山顶的壶山电视差转台开始起步,其发展经历了地面电视差转到卫星电视收转、无线电视到有线电视,单一传输电视的电缆网络到具有多功能应用的HFC广播电视宽带网的过程,武义电视台建制也在其发展过程中相应跟进。
  无线电视和武义电视台
  1978年~1986年是武义电视差转台发展时期,1987年,县政府把在3年内新建25座农村电视差转台作为十件大事之一,要求到1989年年底电视覆盖率争取达到95%以上人口,同时还决定对建台单位实行“民办公助”,每年拨款2万元,作为公助专款,支持农村电视事业发展。经3年努力,在明山、新塘、云华、三港、坦洪、俞源及山区一些建制村新建电视差转台25座(其中陶村差转台属扩建),电视覆盖人口扩大到96%。其后,在仍未能收视的山区村,如俞源凡岑脚、桃溪东弄、破田坑等又陆续建起电视差转台,武义县的电视差转台前后建过42座。
  1987年,县政府投资35万元,在壶山顶建起卫星电视地面收转站;1988年元旦正式转播发射,同时增开了中国教育台和中央台2套电视节目。该年11月,在柳城镇又建成第二座卫星电视地面收转站。为适应卫星电视地面接收后全县的电视发展,1987年和1988年县广电局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制订了全县米波及分米波规划。由于卫星电视质量高,图像稳定,卫星电视地面收转站备受欢迎,1988年以后,区、镇乡、村相继建起卫星电视地面收转站,到2004年底止,全县共建过卫星电视收转站46座(其中因联网或其他原因拆除17座),个人卫星电视收转点45个。
  在无线电视产生、发展过程中,于1984年初建立了武义电视台,设备比较简陋。1987年,县政府专项拨款20万元,新增添三管摄像机Z31AE/K一套,编辑系统VO-5850/5800.RM400一套,字幕添加器一台,播放机VO-5630二台。1992年11月,武义台电视发射设备从城内迁移壶山顶,发射效果明显改善,覆盖人口从9万扩大到18万。
  1989年至1995年间,电视台前后添置(包括省台赠送)了摄像机6台,编辑机2套,还添置了采访车、电脑设备等。1995年,县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楼落成,县电视台装备了电视演播室、节目制作室、播出控制机房,办台条件彻底改善。1996年,经省广电厅检查验收,武义电视台为达标合格台。
  1998年,广播电视台年检时,电视台已有摄像机9台、播放机4台、发射机2台。此后,县电视台继续增添设备,电视质量不断提高。
  到2005年年底武义电视台已拥有各型摄像机14台、编辑线6条、播放机6台,发射8频道武义台发射机2台、转发中央电视台第1、第2频道发射机2台。转发浙江台6频道发射机2台及软盘1套,有编辑机2台、编辑遥控器1台、数字特切机1台、题词器1套、录像机4台,声艺调音台4台,光盘刻录机1台,直播多路微波传输系统1套和导播通讯系统1套。基本实现县级电视台的标准化建设。
  有线电视和有线电视台
  1988年年初,县有机化西门头宿舍和县人民医院建立起共用天线接收系统。此后,县广播站相继在原机电公司、卫生局牙防所宿舍、建行溪南宿舍楼、武阳楼,县电视台在消防队宿舍、财税局宿舍楼、武棉宿舍、供电局宿舍、江山一路居民楼等地建立了共用天线电视接收系统。东风莹石公司杨家矿区也在1989年利用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建立了有线电视系统。武义的共用天线电视接收系统设计以小型系统为多,设施配置比较简单:多副电视接收天线—频道混合器—CATV放大器—功率分配器—同轴馈线—分支器—用户分馈线—终端用户接口。共用天线技术指标符合国家现行《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标准参数要求GB11318.1-89。可接收中央台电视台第1和第2频道、中国教育台、浙江台、武义台等套电视节目,后随有线电视的发展共用天线接收系统因陆续并入县有线电视网而自然消亡。
  1992年5月,武义县城开始筹建有线电视。6月建立由县政府领导和20多个部门主要领导参加的建设有线电视协调小组,广电局设立有线电视工程筹建小组,相继完成方案确定,设计计算、规划论证、资金筹措和设备采购。9月进入设备的安装调试,10月20日对县公安局宿舍40户用户进行有线电视试开通。12月1日县城有线电视正式开通。到1992年底,县城有线电视建成两条主杆线和众多支线,其中主线6千米,支线15千米,有线电视用户达700多户。1993年4月,金华市广电局组织全部有线电视工程质量检查评比,武义县有线电视工程质量获第一名。9月编制“武义县有线电视总体规划和技术方案”。1994年1月经省广电厅组织专家组在金华市首家通过论证;2月县政府发文批准实施。
  县城有线电视开通以后,各乡镇及建制村、自然村利用卫星电视地面收转站,建立独立前端的有线电视(小)系统发展农村电视事业成为时尚。1993年11月履坦镇双塘村建立了全县第一个卫星电视地面收转的独立前端有线电视小系统,该系统实行广播音频和电视共缆传输,终端用户47个。接着又在原云华乡的云溪村,建立了第二个。在短短几年中,建立此类电视(小)系统的乡镇有原云华乡、西联乡、坦洪乡、桐琴镇、桃溪镇、王宅镇、柳城镇、新宅镇等13个乡镇、30个村。1999年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2001年~2003年的广播电视农村入户工程建设,更促进了农村有线电视(小)系统的建立和发展。根据统计,全县曾建立过有线电视(小)系统93个。到2004年年底,除去部分因联网而拆除,全县尚有独立前端有线电视(小)系统58个。
  在有线电线建设过程中,同时筹建了武义有线电视台。1993年6月,撤销有线电视工程筹建小组,成立武义有线电视站;9月筹建“武义有线电视台”,隶属县广播电视局,为自收自支的全民事业单位。1994年4月,国家广播电视部正式批准筹建“武义有线电视台”(1998年统一为广播电视台)。1995年,武义有线电视台机房迁移新落成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楼播出。有线电视台筹建时传送电视节目7套;1995年迁入新大楼后传送电视节目12套、广播调频节目2套(一套浙江台、一套武义电台)。
  1995年年底,城区有线电视用户则超过万户。
  广播电视共缆传输至HFC广播电视宽带网
  1994年6月,县有线电视台安装了调频调制器,把有线广播节目送入有线电视网络,实现广播与电视共缆传输。
  1995年开始,武义县城有线电视向乡镇农村扩展。7月与金华市光纤联网开通。8月,架设武义第一条县城至泉溪光缆线路,11月架设武义至履坦光缆线路,泉溪镇、履坦镇与县有线电视联网,安装联网用户1025户。1996年5月,架通泉溪至东皋、桐琴的光缆线路,联网桐琴片1547户。该年有线电视还向原邵宅乡及县城附近农村城东塘头片、城西草马湖等地发展,安装用户2900多户。同时筹资120余万元,建成与金华市有线电视光缆联网工程,8月1日开通中央加密频道和省、市电视节目,使电视节目从12套增加到20套。1997年安装联网用户3323户。
  1998年4月建成武义—茭道光缆线路,安装联网用户781户。该年投资200余万元,建成县1998年十大重点工程之一的武义—柳城光缆线路(全长47千米),8月8日竣工,使南部地区柳城、桃溪及沿途俞源、王宅等地有线电视得到联网,扩大了有线电视网络及武义电视台覆盖。1999年,投资100余万元架设武义—新宅光缆线路,继之架通新宅至原宣武乡光缆线路,联网原新宅、宣武的有线电视。又架设苦枝蓬—原云华乡、柳城—西联光缆线路,全年共架设光缆线路82.775千米。
  2000年又是个高潮年,3月架设王宅—白姆,云华—坦洪乡,西联—内河洋,大田碗铺—下弄的光缆线路。4月开工建设县社会事业十二项实事之一的柳城—大溪口—三港的光缆线路,全长13.843千米,总投资100余万元,同时还完成光缆支干线9.59千米,安装大溪口乡5个建制村,三港乡2个建制村有线电视用户782户。完成原武阳镇、柳城镇、王宅镇、泉溪镇、履坦镇、西联乡、大田乡等39个村与县城有线电视联网,新发展用户3585户。2000年还完成了金—武交界至武—永交界市广联光缆线路34千米。全年共架设光缆线路74千米,光缆干线26千米。
  2001年5月,借用电信部门光缆线路,开通了原明山乡、新塘乡、竹客乡的有线电视与县城有线电视联网,实现了有线电视全县乡乡联网。这一年还架设桐琴—上新屋、管湖、敕令桥、湖干畈,泉溪—叶墙头、王山头、茆角,西联—汤山,三港—洪潭等光缆线路70.899千米,架设东皋—后金、要巨—山岗、后林畈—西山、明山—东巨、后茶园—陶七弄等地电缆干线11.592千米,发展联网用户3672户。此后,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继续向各乡镇、村、自然村延伸,到2005年年底,广播电视网络总长1129千米,其中市级光缆干线和县至乡镇光缆合计746千米,电缆383千米。
  HFC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建设于2002年4月开始,2004年完成。
  1992年筹建时有线电视系统设计带宽为300兆赫纯同轴电缆星树型结构,仅能传输20余套电视节目。广电事业的飞速发展,该网络已不能满足要求,必须改造成750兆赫的HFC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2002年4月,县广电局制定《武义县县城有线广播电视HFC网络改造方案》。此方案以总前端为核心、设立2个分前端、建立两级光缆链路。
  整个《HFC网络改造方案》分两期实施。
  第一期投资600万元,建好各前端机房和主要道路地埋管道,架设好光缆线路,完成各机房光收发设备安装和光纤熔接,提高有线电视传输质量,增加节目套数。该期工程2003年内告竣,网络传输带宽从300兆赫提升到750兆赫,建立了两个分前端机房和自愈保护光缆环网,实现了光缆到住宅小区。传输干线全部从空中转移到地下。电视节目套数从20套增加到30套。
  第二期投资亦为600多万元。主要是建好交互式综合业务平台,打开上、下行传输通道,并依次对接入网进行750兆赫改造,改造一个、割接一个、开通一个,开展综合业务;同时对建于1998年前的乡镇300兆赫有线电视网络进行了整改,整改后的网络传输带宽达到550兆赫。二期工程于2004年完成。此时的有线电视用户均可收看到30多套电视节目。2005年年底,有线电视用户达61000户。
  2002年下半年,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已陆续为建行、中行、工行、农发行开通了数据业务,为县政府、财税开通有关业务,因特网业务也已接入使用。
  县城有线广播电视HFC网络改造的完成,又为利用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开展增值业务、扩展业务和开通数字电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增加部分相应的设备,即又可以开展远程教育、医疗、会议电视、电子商务、“IP”电话、视频点播及因特网接入等更多业务。

知识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武义县志(1986-2005)》

出版者:方志岀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武义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等方面的诸多重大变化。前有概述、大事记,中列38编200余章,后有附录、索引。主要内容有:建置、自然环境、土地与矿产、城乡建设、环保与生态、居民、经济要述、农业、林业、水利、工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