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编 新闻传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0999
颗粒名称: 第三十六编 新闻传媒
分类号: G229.275.5
页数: 18
页码: 1173-1190
摘要: 本编记述了武义县新闻传媒的情况,其中包括了广播、电视、广播电视管理、报刊、网络等。
关键词: 武义县 新闻传媒

内容

1986年,武义境内大众新闻传播媒体有广播、电视和报纸,时广播农村入户率为83.9%,电视通过众多的城乡差转台信号覆盖人口已达85%。其后至2005年,随设备、技术不断更新换代,实现了广播、电视共缆传输并朝多功能开发方向发展。至2005年,全县广播、电视覆盖率均达到100%,有线电视网通村率77.7%,联网用户61000户。
  报纸,经由《武义农科报》、《武义科技报》、《武义报》、《武义日报》、《新武义》、《武义传媒》最终于2004年4月确定为县委、县政府的工作简报《今日武义》。
  21世纪初,网络崛起。2003年7月由县政府主办的“中国武义”政府门户网站建立。2004年9月,县新闻传媒中心主办的武义新闻网站开通。后网络迅速进入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成为人们广泛采用的信息平台。
  第一章 广播
  第一节 内容与形式
  节目内容
  广播曾是受众最为广泛的宣传工具。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是广播宣传的主要内容与政治任务。
  1989年春夏之交北京出现政治风波,县广播站在用普通话播出的同时,还特地用武义话、宣平话等方言播出党中央和国家的重要精神,以后又连续播出了全县各地贯彻中共中央精神的稿件20余篇,迅速稳定了民心和社会,广播(电视)宣传单位受到群众赞许和领导多次表扬。
  1997年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要一年。在悼念邓小平逝世期间,除大容量转播中央台节目之外,迅速组织力量,连续采编播送全县人民缅怀邓小平丰功伟绩和人民群众悼念邓小平的活动。香港回归前后,专门制作录放了“迎回归、庆六一”活动和“武义人民庆祝回归大会暨万人踩街活动实况”,使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生动具体而又高质量的爱国主义教育。
  广播宣传还非常重视宣讲武义的事,为武义的发展服务。
  1988年播出《农民厂长金年祥谈苦衷》一稿,披露了社会上利用职权,向乡镇企业伸手捞好处的不正之风;次年播出了西联乡某村支书新屋落成请酒70桌,而竹客乡东西村叶儒哲建房不择日子不请客的组稿,它们为整肃党风政纪起到不同寻常的作用。1990年进而与县纪委联合举办《党风党纪》专题讲座,因属省内首创而得到省市纪委领导肯定。1994年的通讯《被告的村支书和告状的村民》播出后,先后被《浙江日报》、《华东信息报》、《民主与法制》等报刊采用。
  1992年“私营米厂的风波”系列报道,以生动事例和百姓语言引导人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走向经济大市场。同年的《山沟沟花木专业闯京城》被省电台采用播出。1993年的《股份合作到山头、村民争相当股东》获金华市好新闻一等奖、浙江省有线广播好新闻奖。1998年,开设了《个私经济巡礼》专题,采访县内个体企业23家,同时还到遂昌、义乌、温州、丽水等县市进行异地采访,发稿80余篇,为大力发展个私经济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2002年以后,先后开设《工业园地建设》、《打造信用武义》、《走进牛头山》等专栏,向全县群众介绍了工业园区、12条农业特色产业带、招商引资情况。2004年,开设《877农村服务台》,每天播出3次,为农民提供农民政策咨询和致富信息。
  1999年3月,武义广播电台采制的录音报道《俞源——神秘的太极、八卦星象村》在美国洛杉矶双语电台播出,为武义广播新闻作品首次在境外电台播出。2005年,配合浙江卫视台完成《八八战略在基层——武义篇》,配合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对后陈村在全国范围内首创“村务监督制度”作了采访报道,武义的声音和形象逐渐走出县境、走出国门。
  从1981年广播好稿送评开始,武义县广播稿获省级奖20余篇、市级奖40多篇。武义人民广播电台连续6年(1996~2001)被授予“全省广播电台(站)信息网先进集体”和全省广播电台新闻协作先进集体优胜奖。
  节目形式
  武义广播站建站初期,每天仅一次——晚上播音2小时;1968年之后,增至每天3次、7小时~8小时;2003年6月,改为全天一次播音,时间扩展到15小时。播放形式初期是转播上级台节目与自办节目两种形式,后即逐步向多样化发展。
  转播节目自建站至1961年,县广播站基本任务是准时、安全优质转播中央台、浙江台每晚2小时的新闻等节目,后时间有所增加,2003年改为全天播音后,转播节目占6小时(40%)。转播内容除中央台和省台的几档重要新闻节目外,先后选播了群众喜闻乐见的中央台《新闻纵横》、《小喇叭》、《对农村广播》、《今晚八点半》、《中国民族歌曲榜》、《音乐快餐车》和浙江台的《农村大市场》、《相声与说唱》、《海楠说农村》等节目。
  自办节目建站初期,采编播力量薄弱,自办节目每天只有10分钟左右的《新闻》和不固定的文艺节目,后增加了《专题》节目;1979年增设10分钟的《百花园地》,包括《戏曲与电影》、《生活与健康》、《百事通》、《勤俭嫂拉家常》、《武义风貌》、《俱乐部》6个子栏目。1994年下半年,县广播站向全社会发出征求意见书,搜集办好广播的《金点子》,后改《百花园地》为《北岭风》,内设《听众信箱》、《农家话》、《生活百科》、《武义大地》、《耳听八方》5个专题,独立设置“勤俭嫂拉家常”专题。
  《勤俭嫂拉家常》是1979年4月12日开播以后历20多年长盛不衰的武义名牌节目,它以城乡百姓——尤其是农民朋友为主要听众群,讲述百姓身边事,从鲜活的事例中以小见大,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规,展示城乡建设新风貌、倡导群众生活新风尚。它通过“勤俭嫂”和“惠香”两个妇女,用武义方言一问一答的对话形式,道出平民百姓的喜怒哀乐,开释千万群众的忧愁和疑虑。节目以其贴近人心,通俗易懂而深受听众青睐。
  现场直播在1988年之前,“实况转播”是最具真实性的宣传方式。1988年上半年,召开县人代会、政协全会,县人民广播站首次采用播音员现场直播的方式播出了“两会”开幕式实况。其后每年的“两会”开幕式、主要工作报告、闭幕式和代表、委员活动情况都进行了现场直播或实况转播,既增加了透明度,也活跃了民主气氛。1995年温泉节,县广播电台和电视台首次联合进行庆典大会广播和电视的现场直播,并获成功,从此广播电视直播广泛应用于县内大型活动,使全县人民在同一时间感知活动实况。
  广播会县委、县政府利用广播召开广播大会、内部广播会和发表广播讲话,是发动和组织群众参与并完成中心工作所普遍采用的方式,仅1990年,就换届选举、春耕动员、计划生育等内部以广播会的形式播出20多次,计1263分钟;还播出人口普查、土地法宣传、交通治理等广播讲话21次,计870分钟。后来广播会内容拓宽。1994年,仅农业知识录音讲座就播出了6次,计360分钟。
  联办节目1986年7月,为加快金华市辖区相互之间信息传递,共同开办《金华市各县(市)广播站联办节目》,每周向各其他县(市)站发稿2篇,于星期天早上6∶05新闻节目中播出,中午11∶15和晚上7∶00重播。是年武义县站向其他县(市)站发稿26组,播出各县(市)来稿362篇。此后武义站发稿每年均在800篇以上,该档节目突破了广播新闻只报道本地消息的封闭状态,促进了毗邻县(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相互了解。历12年,各县(市)特别是金华市本级广播信号覆盖功率增强,相互收听不成障碍,县(市)联办节目于1998年6月终止。
  1988年起,县人民广播站开始与浙江人民广播电台联办《希望的田野》节目,该年《武义农村的年青人》获省台优秀节目奖,1989年的联办稿《富翁的心愿》获省台联办稿评选一等奖,1991年的节目“擂台摆在田野上”获省台联办好节目三等奖。1997年2月13日和1999年9月28日,县、省广播电台联合举办了“农村大市场”现场直播,现场设在武义县委书记蒋岩金办公室。其中第二次即9月28日11∶30~12∶00播出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特别节目“幸福村庄”获金华市广播电视奖一等奖、浙江省广播电视新闻奖二等奖。与省电台联办节目一直持续至2005年。
  第二节 事业发展
  县广播站(台)建设
  1985年,县广播站以专线传输的有线广播和无线调频广播两种手段播出,有线广播已遍布城乡。调频广播覆盖17个乡镇(1989年1月停播)。
  1986年6月,武义县有线广播四个单项“县站设备”、“信号线质量”、“信号线传输”、“乡站设备技术”全部达标。达标进度在金华市范围排名第一,全省第三名。至1990年,县广播站已全面更新设备,广播质量继续显著提高。
  1991年开始试验广播线“一线多用(双向广播)”技术,并于该年在竹客、俞源两乡取得成功(乡至村内部双向广播)。次年7月,在全县建立双向广播系统,为县委、县政府组织内部广播会提供了领导讲话和基层发言可双向互动的交流平台;1993年重新建立无线调频广播台,无线与有线广播同时传输。
  1994年7月,县人民广播站改为武义人民广播电台,有线电视台(筹)把广播电台节目信号通过调频调制器送入有线电视系统,使有线电视用户,可通过有线电视终端用户盒调频输出插孔,用调频广播音箱收听县人民广播站(电台)的广播节目。
  1995年,位于北岭四路占地3102平方米建筑面积2689平方米的县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楼以及附楼竣工投入使用,并完成了电台、电视台、有线电视站、台(筹)的机房、播控、导播、制作等设备的安装调试,县广播站(台)播出系统全部达到甲级指标,信号线传输达乙级以上质量。县调频电台通过有线电视网络的97兆赫调频信号到乡镇广电站再变换为102兆赫信号送至农户,广播节目增加了一套95兆赫的浙江人民广播电台节目。
  1999年开始又对广播播控设备进行全面更新换代。新建XW-200数字音频工作站自动联网播出系统,实现录音、制作、播出数字信号一体化操作。将广播音频信号经调制后的调频波送入全县有线电视网络系统,实现广播与电视同时覆盖。
  乡村广播网发展
  1986年,全县34个乡(镇)均设有广播放大站,合计有扩音机65台,收录机50台,乡站设备技术达标进度在金华市范围已属一流。431个建制村有广播室;全县共有喇叭63646只,农村广播入户率为83.9%。
  “八五”开始,乡村广播网建设以提高广播入户率、改造更新广播网设备、提高系统质量为中心。1992年,架设了县城至柳城46对千米的甲级质量的铝包钢线信号线,柳城片广播音质大为提高。“撤区扩镇并乡”后,乡(镇)广播站由原来34个随之调整为23个,乡(镇)站设备全部更新改造,质量指标均达乙级。至1995年底,全县广播喇叭总数达到85895只,其中音箱广播达40652只,农村广播入户率89.7%。
  乡村广播网硬件建设基本到位后,“九五”、“十五”期间城乡群众即随县广播电视台建设发展而提高方便程度和视听质量。1997年,实现无线与有线广播同时传输。1999年乡(镇)广播电视站管理体制改“以块为主,条块结合”为“以条为主、条块结合”。实现广播电视同时覆盖。至“十·五”期末,全县建制村广播通村率达99%,在用户中无线和有线调频广播逐渐取代音频有线广播,凡是联网用户,既能收录电视节目,同时还能接收广播节目。2005年起因广播不再是独立系统而不再专门统计。
  第二章 电视
  第一节 电视节目
  武义县的电视,始于1984年6月23日(电视台试播),电视宣传内容由县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广播电视台实行统一操作和把关,稿件由同一个编委会审定。1984年至2005年,武义新闻稿件被中央台采用的有24篇,在省级台播出的有1461篇;电视台先后获省、市优秀作品奖86件,其中市一等、省二等、国家三等奖级别的21件。其中,消息《特殊的寿礼》于1999获浙江省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1997年至1999年,武义电视台连续3年被省广电学会和省有线电视台授予省有线电视新闻组织奖。
  武义新闻
  武义电视台在开办之初即设置《武义新闻》。时为每周一档,1985年增至每周二档,1993年增至每周三档。1996年增加到每周五档。从2000年起,每年对整套节目进行改版。2003年将《武义新闻》首播时间从原来的每晚20:00调整为19:40播出,套播节目播出时间已从1984年的每天5小时增加到15小时左右。其中新闻节目时间从建台之初每档约10分钟增到每档约15分钟。据不完全统计,自1984年至2005年,共播出电视新闻26320条。及时报道了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中取得的新进展、新成就和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
  专题性新闻
  武义电视台在创办《武义新闻》的同时,推出阶段性的专题性新闻小栏目。2001年就有《走下山脱贫之路》、《两会报道》、《回顾‘九五’,展望‘十五’》、《实践‘三个代表’》、《严打整治》、《来自重点工程的报道》、《效益农业》、《飘扬的党旗》;2003年《贯彻十六大精神,迎接党代会召开》、《五年成就展》、《党代表风采》、《乡镇领导谈发展》、《来自重点工程的报道》、《奋力抗旱》等。它们均以形式新颖、内容丰富、主题集中而充实了《武义新闻》,有效地服务于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
  专题栏目
  武义电视台从1996年起,根据武义的社情民意开设了名称、时间相对固定的专题栏目。
  1996年就设了《莹乡广角》、《武义经济信息》(后被广告栏目替代)、《武义TV周末版》;2001年又开办《七彩生活》(武义TV周末版改版)、《走近农家》(2003年7月停办,内容融入《莹乡广角》与《七彩生活》),以及专题节目“武义党建”、“红盾连线”、“法庭内外”等。此外,还开设了服务性节目《点歌台》、《武义气象》、《节目预告》等。
  专题片
  1984年电视试播之后,电视台即已注重采编电视专题片,是年就有16篇,尔后从未间断并有递增,“七五”期间有66片,“八五”期间244片,“九五”期间上升到416片,“十五”期间达到749片,至2005年年底止,共计采集专题片1497片。
  现场直播
  1995年11月18日武义首届温泉节,武义电视台首次现场直播并取得成功。嗣后每年都有全县大型活动的现场直播。较为重大的有:1996年8月18日,“八一八希望行动——托起明天的太阳”大型广场文艺活动;1998年12月19日,在武义一中新校园举行的“武义一中新校园落成暨建校60周年庆典活动”。1999年有4次,5月4日,“五四”运动80周年群众歌咏大赛;5月7日,“庆祝武义解放50周年大会”;9月28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暨颁奖大会”;9月30日,在县体育广场现场直播了武义县各界人士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盛况。2000年2月14日,对“建设新武义、迎接新世纪”全县干部动员大会进行现场直播;6月16日、22日,现场直播了武义机床杯全国第29届青年女排育星赛实况,这是武义电视台首次现场直播体育比赛节目。2001年,现场直播了武义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大会和金华市“蔡卢经验”宣讲团巡回宣讲。2004年,组织了县“七一”报告会和县机关效能建设表彰报告会现场直播等。
  第二节 电视发展
  武义县的电视事业是从1978年下半年建设位于壶山顶的壶山电视差转台开始起步,其发展经历了地面电视差转到卫星电视收转、无线电视到有线电视,单一传输电视的电缆网络到具有多功能应用的HFC广播电视宽带网的过程,武义电视台建制也在其发展过程中相应跟进。
  无线电视和武义电视台
  1978年~1986年是武义电视差转台发展时期,1987年,县政府把在3年内新建25座农村电视差转台作为十件大事之一,要求到1989年年底电视覆盖率争取达到95%以上人口,同时还决定对建台单位实行“民办公助”,每年拨款2万元,作为公助专款,支持农村电视事业发展。经3年努力,在明山、新塘、云华、三港、坦洪、俞源及山区一些建制村新建电视差转台25座(其中陶村差转台属扩建),电视覆盖人口扩大到96%。其后,在仍未能收视的山区村,如俞源凡岑脚、桃溪东弄、破田坑等又陆续建起电视差转台,武义县的电视差转台前后建过42座。
  1987年,县政府投资35万元,在壶山顶建起卫星电视地面收转站;1988年元旦正式转播发射,同时增开了中国教育台和中央台2套电视节目。该年11月,在柳城镇又建成第二座卫星电视地面收转站。为适应卫星电视地面接收后全县的电视发展,1987年和1988年县广电局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制订了全县米波及分米波规划。由于卫星电视质量高,图像稳定,卫星电视地面收转站备受欢迎,1988年以后,区、镇乡、村相继建起卫星电视地面收转站,到2004年底止,全县共建过卫星电视收转站46座(其中因联网或其他原因拆除17座),个人卫星电视收转点45个。
  在无线电视产生、发展过程中,于1984年初建立了武义电视台,设备比较简陋。1987年,县政府专项拨款20万元,新增添三管摄像机Z31AE/K一套,编辑系统VO-5850/5800.RM400一套,字幕添加器一台,播放机VO-5630二台。1992年11月,武义台电视发射设备从城内迁移壶山顶,发射效果明显改善,覆盖人口从9万扩大到18万。
  1989年至1995年间,电视台前后添置(包括省台赠送)了摄像机6台,编辑机2套,还添置了采访车、电脑设备等。1995年,县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楼落成,县电视台装备了电视演播室、节目制作室、播出控制机房,办台条件彻底改善。1996年,经省广电厅检查验收,武义电视台为达标合格台。
  1998年,广播电视台年检时,电视台已有摄像机9台、播放机4台、发射机2台。此后,县电视台继续增添设备,电视质量不断提高。
  到2005年年底武义电视台已拥有各型摄像机14台、编辑线6条、播放机6台,发射8频道武义台发射机2台、转发中央电视台第1、第2频道发射机2台。转发浙江台6频道发射机2台及软盘1套,有编辑机2台、编辑遥控器1台、数字特切机1台、题词器1套、录像机4台,声艺调音台4台,光盘刻录机1台,直播多路微波传输系统1套和导播通讯系统1套。基本实现县级电视台的标准化建设。
  有线电视和有线电视台
  1988年年初,县有机化西门头宿舍和县人民医院建立起共用天线接收系统。此后,县广播站相继在原机电公司、卫生局牙防所宿舍、建行溪南宿舍楼、武阳楼,县电视台在消防队宿舍、财税局宿舍楼、武棉宿舍、供电局宿舍、江山一路居民楼等地建立了共用天线电视接收系统。东风莹石公司杨家矿区也在1989年利用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建立了有线电视系统。武义的共用天线电视接收系统设计以小型系统为多,设施配置比较简单:多副电视接收天线—频道混合器—CATV放大器—功率分配器—同轴馈线—分支器—用户分馈线—终端用户接口。共用天线技术指标符合国家现行《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标准参数要求GB11318.1-89。可接收中央台电视台第1和第2频道、中国教育台、浙江台、武义台等套电视节目,后随有线电视的发展共用天线接收系统因陆续并入县有线电视网而自然消亡。
  1992年5月,武义县城开始筹建有线电视。6月建立由县政府领导和20多个部门主要领导参加的建设有线电视协调小组,广电局设立有线电视工程筹建小组,相继完成方案确定,设计计算、规划论证、资金筹措和设备采购。9月进入设备的安装调试,10月20日对县公安局宿舍40户用户进行有线电视试开通。12月1日县城有线电视正式开通。到1992年底,县城有线电视建成两条主杆线和众多支线,其中主线6千米,支线15千米,有线电视用户达700多户。1993年4月,金华市广电局组织全部有线电视工程质量检查评比,武义县有线电视工程质量获第一名。9月编制“武义县有线电视总体规划和技术方案”。1994年1月经省广电厅组织专家组在金华市首家通过论证;2月县政府发文批准实施。
  县城有线电视开通以后,各乡镇及建制村、自然村利用卫星电视地面收转站,建立独立前端的有线电视(小)系统发展农村电视事业成为时尚。1993年11月履坦镇双塘村建立了全县第一个卫星电视地面收转的独立前端有线电视小系统,该系统实行广播音频和电视共缆传输,终端用户47个。接着又在原云华乡的云溪村,建立了第二个。在短短几年中,建立此类电视(小)系统的乡镇有原云华乡、西联乡、坦洪乡、桐琴镇、桃溪镇、王宅镇、柳城镇、新宅镇等13个乡镇、30个村。1999年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2001年~2003年的广播电视农村入户工程建设,更促进了农村有线电视(小)系统的建立和发展。根据统计,全县曾建立过有线电视(小)系统93个。到2004年年底,除去部分因联网而拆除,全县尚有独立前端有线电视(小)系统58个。
  在有线电线建设过程中,同时筹建了武义有线电视台。1993年6月,撤销有线电视工程筹建小组,成立武义有线电视站;9月筹建“武义有线电视台”,隶属县广播电视局,为自收自支的全民事业单位。1994年4月,国家广播电视部正式批准筹建“武义有线电视台”(1998年统一为广播电视台)。1995年,武义有线电视台机房迁移新落成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楼播出。有线电视台筹建时传送电视节目7套;1995年迁入新大楼后传送电视节目12套、广播调频节目2套(一套浙江台、一套武义电台)。
  1995年年底,城区有线电视用户则超过万户。
  广播电视共缆传输至HFC广播电视宽带网
  1994年6月,县有线电视台安装了调频调制器,把有线广播节目送入有线电视网络,实现广播与电视共缆传输。
  1995年开始,武义县城有线电视向乡镇农村扩展。7月与金华市光纤联网开通。8月,架设武义第一条县城至泉溪光缆线路,11月架设武义至履坦光缆线路,泉溪镇、履坦镇与县有线电视联网,安装联网用户1025户。1996年5月,架通泉溪至东皋、桐琴的光缆线路,联网桐琴片1547户。该年有线电视还向原邵宅乡及县城附近农村城东塘头片、城西草马湖等地发展,安装用户2900多户。同时筹资120余万元,建成与金华市有线电视光缆联网工程,8月1日开通中央加密频道和省、市电视节目,使电视节目从12套增加到20套。1997年安装联网用户3323户。
  1998年4月建成武义—茭道光缆线路,安装联网用户781户。该年投资200余万元,建成县1998年十大重点工程之一的武义—柳城光缆线路(全长47千米),8月8日竣工,使南部地区柳城、桃溪及沿途俞源、王宅等地有线电视得到联网,扩大了有线电视网络及武义电视台覆盖。1999年,投资100余万元架设武义—新宅光缆线路,继之架通新宅至原宣武乡光缆线路,联网原新宅、宣武的有线电视。又架设苦枝蓬—原云华乡、柳城—西联光缆线路,全年共架设光缆线路82.775千米。
  2000年又是个高潮年,3月架设王宅—白姆,云华—坦洪乡,西联—内河洋,大田碗铺—下弄的光缆线路。4月开工建设县社会事业十二项实事之一的柳城—大溪口—三港的光缆线路,全长13.843千米,总投资100余万元,同时还完成光缆支干线9.59千米,安装大溪口乡5个建制村,三港乡2个建制村有线电视用户782户。完成原武阳镇、柳城镇、王宅镇、泉溪镇、履坦镇、西联乡、大田乡等39个村与县城有线电视联网,新发展用户3585户。2000年还完成了金—武交界至武—永交界市广联光缆线路34千米。全年共架设光缆线路74千米,光缆干线26千米。
  2001年5月,借用电信部门光缆线路,开通了原明山乡、新塘乡、竹客乡的有线电视与县城有线电视联网,实现了有线电视全县乡乡联网。这一年还架设桐琴—上新屋、管湖、敕令桥、湖干畈,泉溪—叶墙头、王山头、茆角,西联—汤山,三港—洪潭等光缆线路70.899千米,架设东皋—后金、要巨—山岗、后林畈—西山、明山—东巨、后茶园—陶七弄等地电缆干线11.592千米,发展联网用户3672户。此后,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继续向各乡镇、村、自然村延伸,到2005年年底,广播电视网络总长1129千米,其中市级光缆干线和县至乡镇光缆合计746千米,电缆383千米。
  HFC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建设于2002年4月开始,2004年完成。
  1992年筹建时有线电视系统设计带宽为300兆赫纯同轴电缆星树型结构,仅能传输20余套电视节目。广电事业的飞速发展,该网络已不能满足要求,必须改造成750兆赫的HFC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2002年4月,县广电局制定《武义县县城有线广播电视HFC网络改造方案》。此方案以总前端为核心、设立2个分前端、建立两级光缆链路。
  整个《HFC网络改造方案》分两期实施。
  第一期投资600万元,建好各前端机房和主要道路地埋管道,架设好光缆线路,完成各机房光收发设备安装和光纤熔接,提高有线电视传输质量,增加节目套数。该期工程2003年内告竣,网络传输带宽从300兆赫提升到750兆赫,建立了两个分前端机房和自愈保护光缆环网,实现了光缆到住宅小区。传输干线全部从空中转移到地下。电视节目套数从20套增加到30套。
  第二期投资亦为600多万元。主要是建好交互式综合业务平台,打开上、下行传输通道,并依次对接入网进行750兆赫改造,改造一个、割接一个、开通一个,开展综合业务;同时对建于1998年前的乡镇300兆赫有线电视网络进行了整改,整改后的网络传输带宽达到550兆赫。二期工程于2004年完成。此时的有线电视用户均可收看到30多套电视节目。2005年年底,有线电视用户达61000户。
  2002年下半年,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已陆续为建行、中行、工行、农发行开通了数据业务,为县政府、财税开通有关业务,因特网业务也已接入使用。
  县城有线广播电视HFC网络改造的完成,又为利用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开展增值业务、扩展业务和开通数字电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增加部分相应的设备,即又可以开展远程教育、医疗、会议电视、电子商务、“IP”电话、视频点播及因特网接入等更多业务。
  第三章 广播电视管理
  第一节 管理机构沿革
  县广播电视局
  1984年3月,县广播事业局改为广播电视局,行使政府对全县广播、电视事业管理。内设机构有编辑部、事业股、行政股,后沿袭至90年代。
  1994年、1995年又先后建立了“武义有线广播电视台(筹)”和“武义人民广播电台”,出现“三台并列”局面。为便于统一领导和管理,1998年1月,将“武义人民广播电台”、“武义电视台”、武义有线广播电视台(筹)合并,建立武义县广播电视台(通称“三台合一”),同时于1998年6月实施县广播电视局与县广播电视台“局台合一”的管理体制。内设办公室、总工室、总编室、广播节目中心、电视节目中心、网络中心和广告中心,音像市场管理职能则移交县文化主管部门。
  2005年8月,根据县委《关于深化完善县级机构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政事分开”、“管办分离”要求,武义广播电视台(即电台与电视台)与县广播电视局分离(保留武义人民广播电台、武义电视台的称号),分开后的广播电视台为县委、县政府直属的正科级事业单位,行业管理职能由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负责。同时,武义广播电视台与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分别建立党组,以加强党对广播电视事业的领导。
  广播电视系统内部,严格遵循行业特定的条例、守则和规章、规定,建有相应审稿制度、广播电视节目监听监督制度。同时根据地方党委、政府统一部署,干部中实行了责、权、利统一的“岗位责任制”、“目标管理责任制”。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除挖掘本地人才外,主动吸纳外地人才,该系统先后向全国公开招聘电视节目主持人6名,从青岛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昌大学招聘记者4名。完善的制度和合格的队伍保障了广播电视管理的质量。80年代至2005年年底,局、站、台先后被授予省级集体荣誉称号18项〔省委宣传部颁发1项,省广播电视厅(局)颁发13项,省广播电视集团及省人民广播电台颁发4项〕。个人历年被授予省级先进工作者或先进个人20人(次),1人被评为2000年金华市十大杰出青年之一。
  乡(镇)管理单位
  1986年时,乡(镇)一级设广播站,性质为县属集体事业单位。1994年改为乡(镇)广播电视站,性质为全民事业单位。建制数随乡、镇数变动而更改。其基本职责是传输县台(站)节目,建设维护本乡(镇)传输网络和为党委、政府和用户服务。行政上由县广播电视局和乡(镇)政府对其实施双重管理,“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工作人员按县属集体所有制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规定管理。1995年,乡(镇)广播电视站61名职工,择优招聘23名为干部,余38名转制为全民事业单位职工。
  1999年4月,由县编委下文,对乡(镇)广播电视站管理体制进行调整,改“以块为主,条块结合”为“以条为主,条块结合”,广播电视站的人事档案、财务、机器设备等则相应由乡镇移交给广电部门。
  2005年,县广播电视台与县广播电视局分离后,乡(镇)广播电视站也随之统一划归广播电视台管理,管理制度仍沿袭广播电视台、乡(镇、街道)双重管理,以广播电视台为主的原则,时全县8个镇、7个乡、3个街道均建有广播电视站,3个街道广播电视站合署办公,名称与公章分别保留。
  第二节 事业管理与市场管理
  事业管理
  1987年制定实施了《武义县1988年~1990年提高农村广播系统质量三年规划》,其后又分期制订了武义县发展广播电视事业的“八五”、“九五”、“十五”3个“五年计划”,为广播电视事业有序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嗣后基本如期实现。
  1988年9月,完成全县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的布局规划》;1992年5月开始筹建有线电视,9月即编制完成《武义县有线电视发展总体规划和技术方案》;1994年1月形成正式稿报批,并在当月通过省广播电视厅组织的专家评审;1997年3月,编制完成《武义县有线广播电视光缆干线系统工程技术方案》,次月通过市广播电视局组织的专家论证;2002年4月,编制完成《武义县县城有线广播电视HFC网络改造方案》,同月通过市广播电视局组织的专家论证,嗣后均付诸实施。为加强广播电视领域科学技术的推广和管理,1994年起,专门建立了县广播电视局技术委员会,为行政领导提供参谋与咨询。各工程类规划(方案)科学决策与规范管理保证了广播电视系统工程和单项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舆论工具维系国家安危,播音与播映的安全与否是广播电视事业管理的严肃任务。1986年~2005年间,沿袭完善与新订了一系列保证“安全播出”的规章制度。①领导责任制:局(台)党组书记(台长)负总责,分管领导对分管科室与业务分负领导责任,并与各科室(中心)乡、镇(街道)广播电视站签订安全运行(生产、施工)责任书;实行局(台)领导值周、行政值班制度。②岗位责任制:先后制订了《广播节目中心值机制度》、《维护值班人员守则》、《电视节目工作机房值班人员制度》、《台安全播出值班工作有关事项》、《武义县广播电视局(台)关于节目安全播出的有关规定》及《门卫制度》等制度。③重点部位防范警戒措施:对壶山广播电视发射中心、广播电视机房、电台、电视台播控室、仓库等重点防区配备安全保卫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之外,重要部位安装防盗门,敷设无线探测、探索异常信号装置。对全县所有的放大器进行编号,野外放大器能上锁的均上锁。④巡检制度:组织技术人员对广播电视机房、网络进行常规和随机检修。配备摩托车对城镇网络进行巡逻检查,各乡、镇(街道)站落实巡线人员。
  1999年之后,为进一步确保“安全播出”,先后专门成立了“安全播出应急指挥部”、“网络安全播出领导小组”等组织,启动安全播出预案。同时加强了播出监控,除内部严密监控实行安全播出期间“零报告”制度外,从社会各界特聘了一批监听、监看员,保证广播电视安全畅通。
  纵横交错的防范管理措施,确保了重要节目、重大活动、重要时段的“安全播出”,实现20年的“年年安全无事故”。
  市场管理
  1989年武义县建立社会文化管理委员会,1994年广播电视局成立音像管理组,1997年又建立了由县委书记兼任组长的县“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广播电视局领导为成员之一。1998年广播电视局专门成立广播电视稽查队,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与清理。广播电视局参与了音像的制片、供应、管理制度的制订和录像队(点)的审批、整顿年检年审;稽查队会同文化、公安、工商等单位出动稽查1837人次。2001年11月起,根据省文化、广播电视主管部门通知,文化市场管理职能逐步移交文化主管部门。
  1994年9月成立局音像管理组,其第一条职责就是按有关规定做好全县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登记、申报、发证、年报、收费及日常检查工作。是年完成了43个单位、32户个人的登记造册和上报工作。1995年10月,根据国务院第129号令和广电部第11号令,武义县制订了《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规定》并付诸实施。据1996年的再次调查,全县有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单位增至60个,个人增至41家。经上报审批合格的,发放了“接收卫星传送的境内电视节目许可证”、收取管理费。同年,对缙云县夏家畈一村民私自在武义县地域的两个山区村擅自承建卫星电视广播地面设施和有线电视系统的事件,依照法规进行了严肃的查处。
  1998年建立县广播电视稽查队之后,依法拆除并查扣接收境外卫星电视(俗称“小耳朵”)40套,勒令自行拆除18套,查处有线电视偷接1339起。在堵住境外卫星非法渗透,净化舆论环境的同时,挽回经济损失约59.8万元。
  第四章 报刊
  第一节 县报
  武义农科报——武义科技报
  1986年时,武义的报纸是由县科委、县农业局联合创办面向全县农村发行的《武义农科报》。
  1987年1月1日,《武义农科报》改名为《武义科技报》,县科委主办,武义县人民政府主管。国内统一刊号为CN33-0045,旬报(10日刊),4开4版。1988年7月,社址从县政府大院搬入科技大楼。1989年1月改旬报为周报,逢周一出版,年出版45期,继续保持面向农村,为农服务的办报方针。着重报道经济、科技信息和政策资讯,推广新品种、传授新技术、介绍新产品和乡镇工业发展等内容,以地方色彩浓厚、文章短小精悍、语言通俗易懂、版面设计新颖、及通讯发行便捷为特征。期发行数3.2万份,年出版30期,县印刷厂承印。发行采取由县邮电局直接邮寄到各村,再由村农技员发送到户。1992年4月20日采用激光照排。工作人员由1982年创办初期的3人发展到9人。从1982年创刊至1992年9月21日止,共出版336期,有25篇作品获全国和省市级科技好新闻(论文)一、二、三等奖。农科报编辑室曾先后被评为浙江省农村科普先进集体和全国农村科普先进集体。
  武义报——武义日报
  1992年4月,中共武义县委成立《武义报》筹备领导小组。同年7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武义科技报》更名为《武义报》。刊号为CN33-0045,是中共武义县委主办、中共金华市委主管的党委机关报。社址租用位于县城环城南路的县供销社招待所。9月28日试刊,1993年1月1日正式刊出。周二刊,每星期一、四出版,4开4版,武义县印刷厂承印。1994年8月,社址租用武义经济开发区星光北岭大厦3楼办公。1997年1月经浙江省新闻出版局批准改为周三刊,每星期一、三、五出版。
  1997年6月,建筑面积1329.2平方米的报社综合楼建成并投入使用。添置了新华社电讯稿接收设备、新闻采访车等。1998年9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更名为《武义日报》,周五刊,1999年元旦正式出版,主管单位变更为中共武义县委。2003年,经浙江省新闻出版局批准,改为周六刊,报社硬件设施也日趋完善。
  武义报社为正科(局)级全额拨款的全民事业单位。报社建有党支部。1995年建立编务委员会。1996年,编辑部机构调整,改采、编合一为采、编分开。内设机构为办公室、编辑部、记者部、广告部、出版发行部。2002年内设机构调整为办公室、群工部、记者部、新闻部、专副刊部、广告部、出版发行部。核定报社编制15名,到1998名增至33名。采编人员报社始初为7人,自1995年开始,报社采编人员分组分工与各乡镇和部门建立联系制度。1996年、1998年向社会招考采编人员13人。1997年有发证通讯员69名。2001年聘任特约记者8名。2002年12月实施首轮聘用制,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员工双向选择上岗。2003年,省新闻出版局举办新闻采编人员从业资格培训班,武义日报采编人员分期分批参加培训,通过考试全部取得合格证书。该年年底,报社有员工47人。其中事业编制29人,采编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20人,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8人,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13人。
  《武义日报》版面安排,第一版为要闻版,除摘发国内外要闻外,主要报道县委、县政府和全县的重大活动,辟有《今日视点》、《武川论坛》、《百姓热线》等专栏;第二版为综合新闻版,以经济新闻为主,辟有《经济观察》、《致富经》、《新闻快餐》、《农技110咨询台》等专栏;第三版为专版,轮流刊出《教卫体》、《社会》、《文化》、《生活》、《理论与实践》、《武阳川》等;第四版为时事、广告专版,时事新闻采用新华社电讯为主。每周周一,第二、三版通版开设《武川特刊》。
  图216:《武义日报》报社员工向市民赠送《新世纪特刊》(摄于2000年)
  《武义日报》配合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策划和组织系列的重大典型和深度报道,以及围绕“开发农业”、“效益农业”、“下山脱贫”专题文章,均取得较好社会效果。1993年,全省首届县(市)党报质量抽查获第一名。1997年全省公开发行县市报质量考评中名列第8名。2001年,被中宣部、国家计生委授予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先后有《劳模和院士的“超级稻”情缘》、《武义万余农民下山脱贫》等40余篇作品获全国、省、市级各类评比一、二、三等奖。12人被评为市级先进新闻工作者。
  出刊时报纸期发行量13300份,委托县邮电局发行。1994年开始自办发行,委托金华日报武义发行站发行。2003年期发行量14000份,全年印发420万份。从1993年开始,报社向在外地工作的部分武义籍科技人员、现役军人免费赠送《武义日报》,每年赠阅300至400份。
  根据中央治理整顿报刊的精神,《武义日报》于2004年元旦停刊,武义日报社同时撤销。原报社一班人马先后通过开办《新武义》、《武义传媒》等方式继续履行正常的宣传报道职责。
  武义县新闻传媒中心
  2004年4月15日,县委决定建立武义县新闻传媒中心,出版县委、县政府工作简报《今日武义》。4月19日创刊,四开四版,周五刊,主要刊登县委、县政府工作信息、政策资讯和社会信息。
  《今日武义》在版面安排上,一版为重要信息版。主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报道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及县内发生的重要新闻,辟有《要闻简报》、《今日视点》、《百姓热线》等专栏;二版以综合信息、农业信息、服务信息为主,辟有《社会新闻》、《半月农事》、《农产品市场信息》、《读者来信》等专栏;三版为专版,轮流刊出《武阳川》、《理论园地》、《社会生活》、《教育在线》、《文化娱乐》、《卫生保健》、《法制经纬》等;四版为《学生园地》、《互联信息》、《摄影天地》、《周游世界》、《视点新闻》以及广告专版。每周五的武川特刊版面,辟有《武川写真》、《武川人物》、《华夏写真》和《法制经纬(法制纪实文章)》等。
  2004年和2005年先后有《上访挑头人成了信访骨干》、《“神舟六号”武义籍遥测指挥官》等10余篇作品获省县市区域报新闻奖二、三等奖。1人被评为市级先进新闻工作者。
  经县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武义县新闻传媒中心为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经费由县财政全额拨款,核定编制20名,内设办公室、网络部(挂武义新闻网站牌子),编辑部、采访部、广告部、发行部等6个科室。建有中共武义县新闻传媒中心党组。
  《今日武义》在全县范围内赠阅。全年出版247期。期赠阅量为1万余份,委托《金华日报》武义发行站投递。
  第二节 报业经营
  1992年前广告收入甚微,办报资金与报社营运资金概由县财政预算开支。
  1993年起,报社先后建过“新闻实业公司”、“武义通源实业公司”;1996年变更为“武义报业广告有限公司”。同年“武义日报社印刷厂”挂牌营业,至此报业经营开始正常运作。2004年8月,武义报业广告有限公司实行改制,14名职工转换身份,建立起市场化的新型劳动关系。公司以经济效益为核心开展以报纸广告为主的经营活动,走“以报养报”道路。广告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收入逐年增加。从1993年的28万元起步,经过10年的努力,到2003年全年广告经营额突破400万元。11年累计广告收入1558万元,上缴国家税收140余万元,也为报业发展创造了物质基础。
  1994年投资67万元,购置了电脑激光照排设备,实现了自行排版出片。1997年6月,创办武义报社印刷厂,新招员工4人。购进4开3色胶印轮转印刷机1台。7月报纸正式自行印刷,从此结束报纸委托印刷的历史。2001年6月,更新了1台激光照排机,1台晒版机和激光照版系统软件1套。2003年6月,印刷厂启用永康日报社无偿转让的小高速轮转印刷机以及辅助设备。印刷设备的更新,为报纸广告经营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2004年1月1日《武义日报》停刊、报社撤销后,广告业务由报业广告有限公司创办的《武义传媒》承接,广告经营曾历低谷,之后经营办法不断改善,至2005年年底止年广告收入额恢复到220万元左右(含新闻网的15万/年的广告收入),既弥补了财政拨款之不足,也减轻了单位资金匮乏的压力。
  第三节 通讯报道
  1962年起武义县委即建有通讯报道组。1996年党政机构改革,确定县委报道组归口县委办公室管理,编制2名。2002年县委报道组挂靠县委办公室,编制1名。
  县委报道组负责宣传报道全县经济社会建设中的新举措、新做法、新成就,承担与上级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络,并参与县委有关材料和典型的组织采写。同时对各乡镇、部门通讯员进行业务培训与指导,1986年以后,接受培训、指导的通讯员达1000余人次。
  1986年~2005年,县委报道组对“股份制开发农业”、“下山脱贫工程”和“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等武义县开创性工作,均进行大篇幅、多角度、多层次、多阶段的宣传报道,引起中央、省、市各级新闻媒体的关注,在全国曾产生重大影响。武义下山脱贫工程报导引起联合国官员的重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尤其是中西部地区行政部门领导纷纷到武义考察、访问,累计近2万人次。2005年,《浙江日报》刊发《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的实践》(共同采访)一文,报道了武义县以白洋街道后陈村为试点在全县推行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介绍了武义县农村完善村民自治这一新的社会实践的内容、形式、运行机制和取得的初步成效。报道以大量生动的实例说明,村监委会为村民提供了一个民主监督的平台,体现了为民掌权和取信于民,村监委会制度的建立和运行使农村基层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有了新的拓展,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2001年,《浙江日报》头版头条刊发《武义走出欠发达地区城市化新路》稿件,报道了武义鼓励扶持山区农民下山脱贫,把扶贫开发与城市化建设结合进行的做法,这条新路子还受到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的表扬。2002年,《浙江日报》2版头条刊发《武义“勒紧裤带”增加教育投入》稿件后,时任浙江省省长柴松岳充分肯定了武义县节省其他支出、多方筹集教育资金的做法。
  1987年~2005年县委报道组在金华市以上新闻单位刊发稿件近5000篇。县委报道组连续多年被《浙江日报》评为先进集体,其中多次被评为最佳报道组。每年均有人被《浙江日报》评为先进报道工作者,其中多人次被评为最佳报道工作者。
  第五章 网络
  第一节 武义政府网
  “中国武义”政府门户网站,是武义县党政机关对外统一发布各类政务信息、提供国内外人士在网上办理有关事务的大型门户网站。“中国武义”政府门户网站由武义县人民政府主办,武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县党政信息中心承办。由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承办的“2004中国优秀政府门户网站”调查评选活动中,“中国武义”政府网站获全国县级网站第26名。
  “中国武义”政府门户网站(英文域名www.zjwuyi.gov.cn)始建于2003年7月,网站子系统“e武义”城市景观系统(英文域名www.ewuyi.com.cn)也同步建设,同年11月18日同时开通运行,这标志着政府上网工程正式起步。2004年8月,为更好地发挥政府网上服务功能,县委、县政府提出全新打造“中国武义”政府门户网站。9月,武义县党政信息中心作为新版“中国武义”政府门户网站的承办单位,在继承和提升原有框架结构和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对网站进行了全面的改版,于2005年12月30日正式开通(启用新英文域名www.zjwy.gov.cn)。
  “中国武义”政府门户网站是以“中国武义”门户为中心,县政府各部门、各乡镇街道以及其他单位网站为子站点的网站集群。门户网站设有200多个栏目,内容涵盖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涵着武义县委、县政府及县直属各部门、各乡镇街道80多个单位的综合信息。向上链接中国政府门户网站、浙江省政府门户网站、金华市政府门户网站;横向与金华市各县市(区)政府网站、浙江省部分市、县政府门户网站链接;向下与20多个县直属部门、乡镇街道子网站组成复式链接。
  “中国武义”政府门户网站的总体构架是,以政府业务流为主线,以用户为中心,从用户需求及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角度出发进行设计,由一个主频道(传统频道)和市民频道、企业频道、投资频道、旅游频道四个个性化用户频道以及“e武义”城市景观系统、武义企事业数据库两个特色子系统组成。网站系统还具有为子网站提供模版生成、虚拟空间等服务功能。
  主频道是网站的核心部分,设有《走进武义》、《阳光政务》、《党政文库》、《网上办事》、《招商引资》、《生态旅游》、《武义实景》、《政民互动》八大主栏目,同时贯穿到4个个性化用户频道。主频道除了《政务要闻》、《视频信息》、《公告公示》、《县长信箱》、《部门信箱》、《采购招投标》、《部门动态》、《政府文件》、《组织机构》、《人事任免》、《服务导航》、《链接导航》、《电子地图》等系列专栏外,还与时俱进推出下山脱贫、后陈经验、创建生态县等一
  图217:武义政府网开通(摄于2005年)
  批具有武义鲜明特色的专题。
  市民频道为武义县群众提供有关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的信息。设有《便民公告》、《服务导航》、《热点话题》、《实用查询》、《社会新闻》、《居民办事》、《政策解答》、《社会帮扶》、《生活资讯》、《生活百价》、《城市搜索》、《英语ABC》、《计算机ABC》、《百姓故事》等栏目,其中居民办事栏目集成了生育收养、婚姻户口、文化教育、工商管理等十八大类的网上办事指南、政策解答等服务事项,还为市民提供“衣、食、住、行、学、科、法、医、游”等多方面的资讯,均为深受市民欢迎的专栏。
  企业频道专为企业服务,为各类企业提供最新的产业、经济、政策信息,其中企业办事专栏集结了涉及企业办事的各类审批和服务事项。此外,光荣榜、行业协会、政策解答、全国看武义、企业实用网址,也是访问者关注的栏目。
  投资频道为投资者提供武义县投资环境、投资政策、投资咨询、投资参考等各方面的信息,投资者也可到网上办事大厅查询各项投资流程、结果等。
  旅游频道向旅游者细述武义秀美的山山水水,悠远的历史文化。设有《旅游概览》、《文物古迹》、《风景一览》、《温泉度假》、《精品路线》、《名优特产》、《旅游动态》、《旅游导航》、《游记选萃》、《我要留言》、《旅游投诉》等栏目。
  两个特色子系统。“e武义”城市景观系统,有独立的域名,嵌入到“中国武义”政府门户网站,既可直接访问,又可通过“中国武义”政府门户网站链接访问。该系统采用远程数码实时视频、360度全景环视、网络视频等先进技术,配合主网站实时展示武义现代化城市生活环境、城市风貌。设有创业环境、生活环境、服务环境、旅游休闲、企业风采、生态农业、漫步武义、实时实景等栏目,全部采用360度全景照片或360度实时视频组成,并配以简洁文字。该系统在全省乃至全国为数不多,是网站体系中的一大亮点。武义企事业数据库,是金华市企事业数据库信息平台的子站,该信息平台是金华市政府为打造“数字金华”、“信用金华”而建设的信息平台,旨在给国内外客户及公众提供查询之便,武义县有150多家企事业单位入库。
  “中国武义”政府门户网站的建立,推进了武义县政府网站体系的形成,发挥了信息资源共享和网上政务公开主渠道的作用,为公众提供了快捷、方便的网上服务。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也加速了网络人才队伍的形成,全县公务员通过三期(300多人次)网站应用培训班的培训,使机关已有上网条件的公务员初步掌握了网络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中国武义”政府门户网站主站点架设在武义县壶山下街128号县政府办公楼内,网站技术支撑先进,系统安全,互联带宽100M。全县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即将全面建成,届时带宽达到1000M。
  第二节 武义新闻网
  武义新闻网(域名www.wynews.cn)始建于2004年6月,同年9月28日正式开通,是县域唯一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批准(浙新办〔2004〕48号)的新闻网站,也是武义县对外宣传的重要阵地和平台。网站设在武义县武阳西路4号县新闻传媒中心大楼内。
  武义新闻网由武义县委宣传部主管,县新闻传媒中心主办,浙江在线提供技术支持。2004年初,县新闻传媒中心为顺应时代发展,扩大宣传领域,积极主动与浙江在线联系,并自筹资金,创办武义新闻网。开通之初,日点击量3000次左右,国际互联网排名为45万名。一年之后,日点击量飙升至30万次以上,国际互联网排名升至6000多名。武义新闻网还被评为2004年度浙江省优秀新闻网页,为全省十家优秀新闻网页之一。
  武义新闻网是以新闻发布为主的综合性门户网站,依托县新闻传媒中心的采编力量,整合全县各类新闻信息资源,日发布武义县新闻在50条以上。同时,转发国际国内重大新闻、焦点新闻,日更新量在100条以上。新闻版块设有《武义要闻》、《今日武义》、《武义城乡动态》、《武义社会新闻》、《武义专题新闻》、《教育在线等专栏》,开通了视频新闻,同时推出了一批具有武义特色的专题聚焦新农村、两会专题等。国际国内新闻版块设有《国际国内焦点》、《国内新闻》、《国际新闻》、《财经新闻》、《体育新闻》、《娱乐新闻》等专栏,每日转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发布的新闻。在强化新闻支撑的同时,武义新闻网也根据群众需要而注重娱乐性,设置了《图秀武义》、《百姓生活》等栏目。武义新闻网拓展的服务功能有《网络调查》、《求职招聘》、《房产信息》、《百姓热线》、《实用资讯》等专栏,为网友提供信息服务。强化新闻性,凸显娱乐性,拓展服务性,是武义新闻网的基本特色。武义新闻网还承担向浙江在线供稿的任务,2005年平均月供稿量65条,年采用量640余条,月供稿量和采用量均居全省县(市)级新闻网站前茅。
  至2005年,武义新闻网硬件条件基本具备,接通了光纤,建了标准机房,更新了部分电脑,为新闻网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对现有4名网站工作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为武义新闻网的壮大提供了人才条件。
  武义新闻网正式开通后,先后举办了武义县首届网络原创征文、武义县首届“小灵通”杯短信大赛等大型活动,既激发了网民的兴趣与热情,也有效地提高了武义新闻网的知名度和点击量。
  第三节 其他网站
  随着武义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政府信息化的不断推进,许多部门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向公众提供更加迅捷、优质的服务。部门网站已经成为“中国武义”政府门户网站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武义农业信息网:www.51ny.net
  主办单位是县农业局,建于2002年10月份。它是武义县传播农业科普知识,发布农业产品信息的专业、权威网站。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农业概况》、《信息中心》、《农业科技》、《资料库》、《产品展厅》、《市场行情》、《农业影视》、《招商引资》、《农机管理》、《政务公开》等。
  武义气象信息网:www.wyqx.gov.cn
  主办单位是县气象局,建于2003年4月。它是武义县发布气象预报、重要性灾害天气预警、传播气象知识的专业性权威网站。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天气预报》、《天气实况》、《农业气象》、《气象法规》、《气象科普》、《防雷管理》、《历史资料》、《政务公开》等。
  武义农网:www.wynw.gov.cn
  武义农网建于2001年4月。是由浙江农网武义信息分中心负责建设的面向农村、农业、农民的政府网站,采取政府支持、气象部门主办、涉农部门协办的方式。办公地点设在武义县气象局。
  武义农网既是一个独立的网站,又是浙江农网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开设栏目主要有:《农业新闻》、《供求信息》、《政策法规》、《企业之窗》、《网上农展》、《当前农事》、《气象服务》、《观光农业》、《农资供应》等内容,建有Oracle数据库,便于查阅搜索。
  武义旅游网:www.wytour.com
  主办单位县旅游局,建于2003年4月。它是武义县对外展示旅游资源的重要窗口,发布旅游动态信息的主要平台。开设的栏目主要有:《旅游概况》、《温泉度假》、《风景名胜》、《旅游交通》、《旅行服务》、《旅游动态》、《旅游知识》、《风景摄影》、《留言》等。
  武义科技信息网:www.wy.zj.cn
  主办单位县科技局,建于2001年9月。它是政府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促进科技合作与交流的网上平台。开设的栏目主要有:《机构职能》、《政策法规》、《科技项目》、《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农业技术》、《乡镇科技》、《科技统计》等。
  武义档案网:www.wyda.zj001.net
  主办单位是县档案局,建于2002年10月。它是介绍武义县档案工作、馆藏指南等的档案信息平台。开设的栏目主要有:《局馆介绍》、《档案图片》、《馆藏全宗》、《工作动态》、《政务公开》、《服务在线》、《政策法规》、《网络摘抄》、《锦绣武义》、《名人长廊》、《兰台学苑》、《档案征集》、《网上展厅》、《武义史话》、《民企档案》、《教育基地》、《业务指导》等。
  武义教育网:www.wyedu.net
  主办单位是县教育局,建于2001年1月。它是武义县发布教育资讯的官方权威网站,是教育网站的门户。开设的栏目主要有:《教育概况》、《新闻中心》、《名师名校》、《政策法规》、《教育人事》、《招生考试》、《基础教育》、《教育工会》和《教育创强》等专栏等。
  武义人力资源网:www.wyrc.org
  主办单位是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建于2004年7月。它是武义县发布人力资源供求信息的官方权威网站。开设的栏目主要有:《最新动态》、《企业招聘》、《个人求职》、《政策法规》、《办事指南》、《就业指导》、《人事代理》、《市场会员》等。
  武义廉政网:www.wylz.gov.cn
  主办单位是县纪委、监察局,建于2004年6月。开设的栏目主要有:《走进纪委》、《廉政教育》、《源头治理》、《监督制约》、《纠风治乱》、《廉洁自律》、《政策法规》、《电子文件》等。
  武义财税网:www.wycs.gov.cn
  主办单位是县财政局,建于2004年9月。开设的栏目主要有:《财税概貌》、《政策法规》、《科室主页》、《财税信息》、《沟通园地》、《网上办税》等。
  其他网站
  2005年前,武义首先投入商用的网络是武义电信网(见邮电通信编),已建公共性网站还有武义图书馆网(www.wylib.com)、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武义分市场(/www.51jishu.com/techmarket/homeHandler/wuyi)等。

知识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武义县志(1986-2005)》

出版者:方志岀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武义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等方面的诸多重大变化。前有概述、大事记,中列38编200余章,后有附录、索引。主要内容有:建置、自然环境、土地与矿产、城乡建设、环保与生态、居民、经济要述、农业、林业、水利、工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