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档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099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档案
分类号: G275
页数: 3
页码: 1165-116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武义县档案的情况。其中包括档案机构沿革、馆室建设、馆藏档案、档案信息化、档案利用等。
关键词: 武义县 档案

内容

档案机构沿革
  1986年11月,改档案科建县档案局,直属县政府。局、馆分行政、事业两种编制,定编9人,分别承担全县档案管理工作行政、事业两大职能。1992年9月,档案馆内设综合科、监督指导科、建设科3个职能科室(1997年3月,档案馆综合科改为局、馆办公室)。1996年6月机构改革,档案局与档案馆合并,保留档案局牌子,局、馆均属事业编制,为归口县委办公室管理的正科级事业单位。1997年12月机构改革,县档案局、馆全体干部均过渡为国家公务员,依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单位性质、归口管理单位不变。2002年机构改革沿袭不变。2003年2月县党政文件服务中心成立,设在县档案馆内,“中心”承担向社会公开现行非涉密党政文件职能。2005年年末县档案局馆有在职干部9人,其中中共党员8人,大专以上学历8人。
  武义县档案局、馆原设在县政府机关大院内,2002年9月迁入县城花园殿巷97号办公。档案馆建筑面积由原来的1249平方米增加到3000平方米。2005年年底,县档案馆有两幢库房,南三层楼库房根据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要求进行了重点改造,密闭墙体、门窗,屋顶防漏隔热,一楼墙体及地面采取防潮措施,基本符合档案存放要求。
  1986年~2005年间,从“六五”至“九五”连续被评为全省档案馆工作先进集体;1999年,县档案局局长徐爱华被国家人事部、国家档案局授予全国档案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享受省(部)级劳动模范待遇。
  1987年开始评聘档案专业技术职务,2005年年末全县共评定副研究馆员1人,馆员21人,助理馆员66人,管理员58人。
  1994年4月武义县档案学会成立,有会员98人,团体会员59个。学会每年召开会员大会暨学术论文交流会,开展档案业务研讨、交流等活动。县档案局承担完成了《综合档案馆在“世纪档案收集年”活动中收集地方特色档案问题研究》科研项目,2000年获得浙江省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乙类三等奖。
  馆室建设
  1986年,开展科技档案巩固提高工作,同时带动农艺、教学、艺术等多种专业档案的建立。1986年年底,武义县档案馆馆藏档案26567卷,资料5916册。
  1987年9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颁布,县档案局为《档案法》行政执法主体。是年始,档案局通过新闻媒体、档案培训、档案展览等途径开展《档案法》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档案意识。执行《档案法》及其实施办法以及国家、省有关档案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开展档案年检和重点工程、工业区、改制企业、学校等档案执法大检查活动,以落实依法治档、以法管档。
  1988年~1991年,开展企业档案管理升级工作,全县先后有51家企业通过企业档案管理升级考评验收(其中国二级1家、省级7家、市级43家)。
  1989年起,全县机关、乡镇(街道)、县属企事业单位等相继建立了综合档案室,各单位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基本实现了集中统一管理,保障了档案的安全保管和开发利用。至2005年年底止,全县共有185个单位通过省、市、县级档案目标管理认定(其中省级50个、市级17个、县级118个):
  1998年起,开展改制企业档案的处置。县档案局介入改制企业,指导、督促做好档案的整理、清点、移交等工作,采取接收、寄存、委托主管部门及新企业管理等多种办法对企业档案进行了有效的处置。从1998年到2005年先后对武义无线电厂等63家原经委、二轻、商业、物资等系统的国有、集体企业的档案以寄存方式接收进馆,维护了改制企业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1999年,武义县在金华市率先开展农村的建制村建档工作,制定了村级档案整理规范要求,先在履坦镇进行村级建档试点,尔后全面推开。至1999年年底止,全县建制村建档率已在95%以上,整理完善案卷10多万卷。
  2002年,开展了文书立卷制度改革的试点,采用一文一件归档方法;2003年全县有近20家单位采用新法。
  县档案馆于1992年12月定为省三级综合档案馆,1996年10月升为省二级综合档案馆,1998年12月升为省一级综合档案馆。2004年11月30日通过省一级馆复查评估。根据“集中统一管理档案”的要求和“要把县一级档案馆建设成为综合性档案馆”的精神,县档案馆分期分批地接收机关、区、乡、镇等一级单位档案和部分二、三级单位档案,并先后印发《武义县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的规定》、《武义县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等文件,规范档案资料的收集和征集。
  馆藏档案
  至2005年,馆存档案年代最早的是明弘治十三年(1500)。主要分明清档案、民国档案、革命历史档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档案(包括改制破产企业档案)4个部分。
  明清档案1个全宗,档案9卷,档案内容主要有明弘治十三年(1500)圣旨一帧,清宣统二年(1910)宣平县官立务本两等小学毕业文凭一张,以及明清期间的各种民间买卖契约234件。革命历史档案1个全宗,档案5卷,内容主要有中共武义县委地下组织活动材料,红军游击队活动地图、收款收据、支部会议记录、入党志愿书、招生通告,吴谦、邵李清烈士书信、绝命书以及学习、宣传共产党主张的资料等。民国档案9个全宗,档案8833卷,主要是武义县、宣平县国民党党部、县政府各部门、三青团、警察局、国民兵团、干训所的档案,内容主要有武义县、宣平县国民党党政军机关、社会团体关于党务、政务、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文件材料,日本侵略者侵占武义县的罪行及掠夺武义萤石资源的档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档案183个全宗,档案47307卷,主要有中共武义县委、县人民政府及部、委、办、局、科和区乡镇、群众团体等现行机关档案,部分厂矿、学校、医院等企事业单位档案,建制村档案,原宣平县委、县政府、区乡等撤并机关档案。此外还有改制、破产企业寄存档案98551卷。这些档案比较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武义县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发展情况。除纸质档案外,有照片档案2386张,声像档案72盒,底图1151张,印章档案1563枚。从门类结构看,有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专门档案(包括土地证存根、土地房产清册、农业税清册及人口普查档案、工业普查档案、会计档案、统计档案等)。
  县档案馆除收藏档案外,还收集图书资料10979册,主要是报纸、史志、各种文件汇编、宗谱等。
  2003年6月,在全市率先开放县级党政文件服务中心;至2005年年底,“中心”共收集了县机关、乡镇、街道、部门单位非保密性的各类政策文件7161件,法律法规6209部,各种文件资料72本。
  到2005年年底止,武义县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194个,档案154705卷(册),档案排架总长度2231.26米。
  档案信息化
  1997年购置第一台电脑,是为档案信息化之始;2002年建立了局域网,同年10月依托数字浙江平台开通武义档案网站。2004年年初武义档案网链接到武义县政府网,同年9月开辟网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厅;2004年,通过专题培训,推广应用计算机软件,全县乡镇、街道、县直属各单位基本完成文书立卷制度改革的档案实体整理部分,有近30个单位配备了泰宇等档案管理软件,实现了档案的计算机管理。
  2005年年底止,馆内配有计算机15台,服务器1台,扫描仪2台。档案案卷目录和重要档案文件级目录录入计算机,已录入文件级目录497598条,案卷级目录48170条,馆藏机读目录达545768条。武义县委、县政府文件、山林权证、土地权证、婚姻档案实现计算机检索。党政文件服务中心有部分现行文件经过全文扫描,通过政府网站向社会公布。
  档案利用
  县档案馆为党的中心工作、部门单位相关业务和社会公众提供档案服务。县档案馆除案卷目录外,还编制了文件卡、人物卡和精简下放人员人名索引、全引目录,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义、宣平两县的《县机关组织机构演变情况》、《武义县大事记》等30多种参考资料。198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之日始,县档案馆2600多卷民国档案向社会开放,后分期分批向社会开放档案18859卷。据1984年~2005年统计,共接待利用档案者15210人次,调阅档案69250卷次,复制74591页。为编史修志,县机关各部门、乡镇、企事业单位工作及县内外群众提供合法、可信的档案资料。

知识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武义县志(1986-2005)》

出版者:方志岀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武义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等方面的诸多重大变化。前有概述、大事记,中列38编200余章,后有附录、索引。主要内容有:建置、自然环境、土地与矿产、城乡建设、环保与生态、居民、经济要述、农业、林业、水利、工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