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机构与单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0965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机构与单位
分类号: G249.27
页数: 3
页码: 1129-113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武义县机构与单位的情况。其中包括行政机构、事业单位等。
关键词: 武义县 文化 机构 单位

内容

第一节 行政机构
  县文广局
  1981年2月,撤文教局,建立武义县文化局。1996年6月,文化局与教育局合并,成立武义县教育与文化委员会,由一名副主任分管文化,内设文化业务科,管理全县文化行政业务。2002年1月,文化与教育又分开,文化与原县风景旅游管理局组建成武义县文化旅游局,设一名副局长分管文化,职能科室为文化科。2005年8月,文化与旅游分开,与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主管部门统一组建为武义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组建后的机构设局长1名,副局长2名,设有办公室、文化科、广电科、文化市场管理科4个职能科室,主要职能是制定并组织实施全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事业发展规划,负责全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业的管理、行政许可及行政执法。2005年年底,配有干部9名,均大专以上学历。
  基层文化站
  武义县基层文化机构是乡(镇)文化站,其性质是民办公助;行政上受县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和政府双重领导同时行使上级委托的行政管理职能,业务上由县文化馆负责指导和辅导。1986年,全县34个乡(镇)均建有文化站,有职员35人,其中17名是国家正式干部;1992年6月,又有7名接收为招聘干部;1995年5月,仍在岗的10名全部接收为招聘干部。乡镇文化站主要业务活动是运用文艺手段开展宣传教育;组织文娱体育活动,开办书刊阅览和群众读书活动,举办文艺讲习班(讲座),辅导和培训群众文艺骨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传递经济信息,搜集、整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开展文物保护宣传;指导村和社区文化室(俱乐部)工作,管理文化市场。
  1992年“撤区、扩镇、并乡”中,乡镇文化站划归乡镇管理。到2005年年底,全县18个乡镇(街道)均建有文化站(三港、大溪口2个文化站干部空缺)。计编制30人,在职在岗24人。
  1991年,桐琴镇文化站站长李美芳被文化部授予全国优秀文化站站长称号。
  文化市场执法大队
  1989年4月,武义县成立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是县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直接领导下具有行政管理(执法)职能的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1994年9月,建立县文化市场稽查队,与文化市场办公室合署办公。2002年9月,撤销文化市场稽查队,建立文化旅游稽查队,仍与文化市场办公室合署办公,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2005年11月16日,撤销武义县文化市场办公室和武义县文化旅游稽查队,建立县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同时挂武义县文物监察大队牌子,核定编制10人。
  2003年,县文化旅游稽查队被浙江省文化厅授予“行政执法优秀单位”称号。
  第二节 事业单位
  县文化馆
  县文化馆是县政府设立的文化事业机构和群众文化活动场所。位于解放中街72号,90年代后期原地重新拆建,2000年12月竣工,总投资500余万元,占地面积1696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3574平方米。第一层店面出让(所得款项用于支付工程款),文化馆实际自有面积2900平方米,2001年5月1日开始使用。
  县文化馆派出机构——柳城文化分馆,坐落于柳城畲族镇,也于同期进行了改造(2000年12月22日竣工),建筑面积1280平方米,是武义县南部地区的文化活动中心。
  县文化馆系全额拨款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2005年年底编制为15人。
  县图书馆
  1985年3月,图书馆从文化馆正式分开,独立建制,并于次年建成1305平方米的新图书馆(解放南街),总投资32万元。1987年6月29日开放。1998年再行迁建至2002年8月主楼竣工,新馆坐落于县城武川中路18号,占地面积49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90平方米,总投资924万余元。2003年12月16日正式开馆。武义县图书馆是一家集公共图书馆、名人艺术馆、展览馆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现代化的图书馆;全额拨款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有编制14人。2005年6月评定为国家一级图书馆。
  县博物馆
  武义县博物馆的前身是1976年1月成立的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址在县城溪南诰山之北,1985年2月县政府批准成立武义县博物馆,并于1987年1月经浙江省文物局验收核准,报国家文物局备案。90年代中后期又行扩建,2005年占地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036平方米。馆藏文物4352件,其中一级文物13件,二级文物34件,三级文物103件。该博物馆为全额拨款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编制7人。
  县影剧院
  县影剧院系1982年由剧院改称而成。1991年~1998年年间,先后增设电影环绕立体声、水冷中央空调,大屏幕投影放映设备和装修改造,基本跟上电影放映技术进步。武义县影剧院系全民所有制的文化事业单位,财政关系上属差额补助。进入21世纪后,家庭电视普及,影剧行业萧条,影剧院收支困难。2005年12月,转换职工身份,终止劳动合同的方法进行改制。在职职工予以安置(办理提前退养5人,一次性发给安置补助费1人)。人事关系转入县人才交流中心,依县社保处规定交付托管费用。
  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武义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成立于1980年11月。下属单位有县电影院、柳城35毫米电影放映队。负责全县电影发行、放映和农村电影队的管理工作。
  1986年,武义县农村、乡镇集体办电影放映队48个;县城常常排队买电影票。在专业剧场改成影剧院后,1990年在第一百货大楼开设“激光电影厅”。1991年,电影增设环绕立体声。1998年建造武阳小影城,90年代中后期,电影业迅速衰落。至2005年电影业则难以为继。
  2005年12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文化部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之际,向从事电影工作50年以上的老一代电影工作者颁发荣誉证书,武义县周祥龙、韩永辉、徐小惠、潘炳法4人得此殊荣。
  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原为自收自支的全民所有制文化事业单位。2005年12月进行改制。原有职工买断工龄转换身份7人,办理提前退养5人,26名离、退休人员办理托管。
  县婺剧团
  武义县婺剧团由原武义县昆剧团(即并县前的宣平昆剧团)和原武义县婺剧团合并而成。属差额补助全民所有制文化事业单位。
  县婺剧团是县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1984年3月,金华地区文化局还在武义召开了专业剧团体制改革现场会,并有7省17个市的文化主管部门、艺术团体到武义交流改革经验,文化部《文化工作通讯》刊载过武义县文化局的《改革越是深入,剧团越有生气》文章。此后至2002年间,先后编演了《双狮图》、《长乐宫》(1985)、《讨饭国舅》《梨园情话》(1987)、《白鲞娘》(1989)、《羊角湾的喜事》(1991)、《鹰之歌》(1992)、《胡公大帝》(1996)、《双忠义》(2001)等优秀剧目,1991年,团长周竹芳被文化部授予全国先进文化工作者称号。2000年后,戏剧行业不景气,婺剧团入不敷出。2003年2月,实行体制改革,安置在职职工42人,其中提前退养7人,买断工龄转换身份35人。对5名已退休人员和8名享受固定生活补助的定补人员向县社保处一次性办理了托管手续。改制后保留“武义县婺剧团”牌子,组建成“自愿结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民间职业剧团。以股份制形式成立了“武义县婺剧团经营有限公司”。
  县新华书店
  县新华书店为国有独资图书发行单位,除发行外也直接销售图书,下设中心门市部、教材门市部和柳城门市部3个经营单位,新华书店是自收自支全民所有制文化事业单位。1986年,新华书店址在五圣堂弄解放街与壶山上街交叉口。2002年,移至温泉路经营。2005年,定址俞源街,占地1056平方米,建筑面积4994平方米。新卖场面积1500平方米。1986年~2005年间,前期试行经理负责制和岗位责任制的改革,其后实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承包经营。
  2000年10月,根据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各县(市、区)新华书店实行改制报告的批复》,武义县新华书店变更为浙江武义县新华书店有限公司,成为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2001年7月办理了交接事宜,由省集团公司统一管理,时有正式干部、职工16人。新华书店1987年、1989年获省新华书店“图书发行先进集体”称号;1995年及2000年~2002年,分获省新华书店“教材发行三等奖”。

知识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武义县志(1986-2005)》

出版者:方志岀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武义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等方面的诸多重大变化。前有概述、大事记,中列38编200余章,后有附录、索引。主要内容有:建置、自然环境、土地与矿产、城乡建设、环保与生态、居民、经济要述、农业、林业、水利、工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