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农业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089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农业类
分类号: G322.75.5
页数: 3
页码: 1067-1069
摘要: 本节记述了1987年至2003年武义县科技活动成果农业类的情况。
关键词: 武义县 科技活动成果 农业类

内容

储粮新技术应用与推广1987年,武义县粮食局自行引进研究和应用推广储粮新技术,1988年通过鉴定,认为其“机械通风”、“微机测温测湿”新技术和仓储管理深度、广度处于省内领先地位,据此制成的保粮科教片《在改革中前进》,在国际粮农组织会议上播放并获专家肯定(县一等奖)。
  汕优64的选配和加速推广由省种子公司牵头武义县种子公司参与承担的“汕优64”(珍汕97/测64)选配,1985年完成了多点试种、示范,掌握了品种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研究,1986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从1985年列入农业部推广项目至1995年,全国累计推广面积约1120万公顷,成为全国推广面积仅次于汕优63居第二位的杂交水稻组合,10年累计增加稻谷840万吨,增收84亿元。
  双季杂交稻模式栽培技术推广由县农业局组织实施的“双季杂交稻模式栽培技术推广”项目,于1988年12月通过鉴定。鉴定认为:武义县两年来实施粮食高产模式栽培成效显著,把推广杂交早稻列为模式栽培的重要内容,实现灾年夺丰收,基本上摸索到粮食生产高产更高产的配套技术,把粮食生产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值得相似类型地区借鉴。
  “改灶节柴试点县”实施1987年,县农村能源办公室负责省人民政府下达县人民政府“改灶节柴试点县”项目实施(为县政府十件大事之一),1989年7月通过验收。全县推广省柴灶59266户,占总农户77.7%(到年底占91%)。省验收组随机抽测30户,平均热效率32.85%,合格率100%,武义II型水箱省柴灶被评为省级优秀省柴灶,一年可节柴14万吨,直接经济效益达1683万元,为武义生态恢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县一等奖)。
  调整水稻品种布局、优化组合、夺取全年丰收1989年~1990年,武义县农业局承担了《调整水稻品种布局、优化组合、夺取全年丰收》项目课题;1990年12月通过鉴定。该课题以推广杂交早稻为突破口,调整品种布局、优化组合,以培育早晚稻多蘖壮秧为中心,推广多秧配套,改进施肥技术加强病虫害防治等一整套高产配套技术,使双杂水稻比其他搭配方式增产8.1%,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课题在水稻地区具有普遍推广意义,尤其是杂交早稻种植比例和优化栽培居省内先进水平。
  木本植物资源调查1990年与1997年,县林业局两次立项开展武义县木本植物资源调查(县科研计划),先后历时6年,于1997年年底调查完结,经整理鉴定,全县共有木本植物93科308属820种,初步摸清了县域木本植物的种类与分布,这次调查还发现一个新分类群和3个浙江分布新纪录,调查成果与林业部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合作编写了《浙江省武义县木本植物资源研究》,该资料除对境内木本植物作综合分析研究外,还对野生观赏树种、野生果树、珍稀濒危树种、古树名木、野生木本中草药资源分门别类作了调查记述。鉴定认为:植物区系研究有新发现。在植物资源调查方面填补了浙江中部地区的空白,为山区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牛头山自然保护区的创建,奠定了基础。
  “武香1号”香菇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1991年至1997年,县真菌研究所、县食用菌研究所、福建省三明市真菌研究所共同承担该项目(市科研计划),经菌株分离选育、出菇试验、中间示范推广成功后,又进行了配套栽培技术研究,1997年通过项目评审委员会鉴定。1998年,经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通过“武香1号”为浙江省农作物“新品种(组合)”。“武香1号”香菇新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填补了中国低海拔地区高温季节大规模栽培香菇品种及技术上的空白,在国内达到领先水平。该品种与相应栽培技术为县域山区、丘陵地区农民新开了一条脱贫致富的途径,尔后为全国20多个省、直辖市所推广应用。
  香菇周年栽培技术开发与推广1999年,武义县真菌研究所与丽水市食用菌研究开发中心等六单位承担该项目(省星火计划),次年取得成功。筛选出高温型、低温中温和中低温型香菇品种14个,摸索出不同季节,不同方法组合的9种生产模式和4个培养基配方,改进了生产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并通过对上述技术的配套组装,形成了具有浙江特色的香菇周年栽培模式,为周年栽培提供了技术依据。该项目实施至2000年年底,金华、丽水的8个县(市、区)推广香菇计13.06亿袋,创产值33.94亿元,菇农增加收入21.57亿元,创汇1.98亿美元。
  “双季稻—香菇”吨粮万元工程基地建设1998年,县科委、县农业局、柳城镇政府,与丽水地区食用菌办公室共同承担了该项目(金华市星火项目)。从1995年先期实施到1998年年底终结,重点对“双季稻—香菇”茬口衔接及稻菇品种筛选,缩短香菇生产周期技术,菇稻高产栽培技术等进行了试验研究,改革香菇棚架栽培模式,提出香菇地沟中棚栽培方法和废菌筒还田标准,解决了吨粮万元工程的关键技术。这是一项粮经复合型高效种植技术的创新,其栽培技术和覆盖率居省市领先水平。四年实施面积计217多公顷,折3260亩,据1998年统计,县域基地粮食平均亩产987.96千克,吨粮以上占34%,每亩年产值达2.07万元。
  有机茶高产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武义有机茶开发始于1995年,由武义金山茶业有限公司技术依托中茶所共同完成。2001年武义县农业局先后组织了县星火计划《有机茶高产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省星火计划《武义县有机茶产业化技术开发》项目;2003年12月通过评审。评审认为:该项目针对本地区生产实际,开展了有机茶生产实用技术的系统研究,总结提出的不同类型有机茶园施肥、修剪、采摘、病虫草害控制、种养结合技术和“荒芜茶园、新开发茶园、常规茶园”三种有机茶高产高效生产模式,实用性强,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并制定了武义县有机茶地方标准和有机茶管理办法、有机茶生产技术培训、发放技术资料,普及有机茶理念和知识,保证有机茶生产技术的有效实施,成为全国第一个“中国有机茶之乡”。在有机茶高产高效生产技术推广应用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
  田歌立体种养加工贸易一条龙综合开发武义田歌实业有限公司系浙江省农科院畜牧兽医所的研究推广基地,曾承担农业部“九五”重点科技项目——“绍兴鸭”配套系选育和全程开发技术研究。1999年与浙江大学动物科学院共同承担省科研计划《田歌立体种养加工贸易一条龙综合开发》项目,2000年完成并通过鉴定,其良种鸭的选用推广、高产蛋鸭饲养管理技术的研究应用、立体生态种植养殖的合理安排、鸭蛋加工技术和系列产品开发研究、“公司+农户”合作模式的实施和发展均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提高了生产过程和产品的科技含量,既带动了武义及周边地区养鸭产业发展,也创立了“田歌”知名品牌。在同类研究中居省内领先水平。
  巴西蘑菇产业化技术合作开发2002年~2003年,金星食用菌有限公司、真菌研究所和磐安、松阳食药用菌研究所(协作)承担《巴西蘑菇产业化技术合作开发》项目(省重点科技项目),并如期通过鉴定。本项目通过国际合作方式,引进巴西品种进行产业化研究,根据浙江省自然条件,对巴西蘑菇种植、加工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提出配套的技术措施,解决了春季低温地区栽培巴西蘑菇发酵温度上升难、“冒菌”和既要保温又要通气等难题。为浙江省新菇种的开发做出了贡献,巴西蘑菇的废料制作有机肥研究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项目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知识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武义县志(1986-2005)》

出版者:方志岀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武义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等方面的诸多重大变化。前有概述、大事记,中列38编200余章,后有附录、索引。主要内容有:建置、自然环境、土地与矿产、城乡建设、环保与生态、居民、经济要述、农业、林业、水利、工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