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科技服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0893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科技服务
分类号: G322.75.5
页数: 4
页码: 1063-1066
摘要: 本节记述了武义县科技服务的情况,其中包括了食用菌全程服务体系、“科技兴茶”全程服务体系、科技特派员等。
关键词: 武义县 科技活动 科技服务

内容

1986年起,国家科委组织实施旨在把先进的实用技术引向农村,促进农业和乡镇企业进步,引导农民脱贫致富的科技开发计划——“星火计划”,并开展“青年星火带头人”活动。武义县实施星火计划,重点是建立两个全程服务体系,培育“菌”、“茶”两大支柱产业。2003年起,省委、省政府又向武义7个乡镇(全省100个)派遣科技特派员参加扶贫服务。
  食用菌全程服务体系
  1984年,武义境内已有袋料代替段木(简称代料)栽培香菇试验。1987年,“香菇代料野外栽培技术开发与推广”项目被省科委列入星火计划,县科委确定青年食用菌技术员李明焱所在车苏村为首批示范点、县星火项目实施单位。是年,该村28户农民,栽培代料香菇10万余袋,并在壶山、陶宅、柳城、桃溪滩等乡镇推广成功。1989年,武义县被省科委、团省委列为“青年星火技术致富带头人”试点县。李明焱以其业绩显著被评为省青年星火带头人标兵和全国青年星火带头人。11月,省科委选送其为1990年国家星火总公司组织的首批赴日本研修生,专修食药用菌育种、生产、加工、储贮技术;是年回国后,县科委聘其任县食用菌研究所所长。1994年,李明焱独立经营“金星食用菌公司”与“真菌研究所”,以其技术特长和科研成果,继续引领武义菇农发展食用菌产业。
  1991年,县科委把代料香菇列为重点星火产业开发,并组织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该年全县规模为400万袋。产值600多万元,菇农净收益300余万元。1992年4月,科委落实专人,自筹资金建立“食用菌技术服务公司”和“食用菌研究所”,组织产、供、销,保护收购价格。该年秋冬菇发展到800万袋,同时试推广研究所选育的高温菇200万袋,产值达490万元。是年全县菇农净收益达1000万元,贫困山区出现了一批万元户。同年,食用菌公司首次出口鲜菇50吨,创汇25万美元。1993年,高温菇发展到400万袋,菇农净收益1700多万元,明山乡人均增收330元。食用菌公司出口180多吨,创汇50多万美元。
  1994年,县委、县政府将农业局所属食用菌推广站划归科委管理,同时将茶叶开发移交农业局,以集中精力做大两块产业。1995年2月,建立武义县食用菌生产领导小组和食用菌生产办公室,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分别颁发制订了鼓励食用菌的发展政策和规范了菌种生产与供应、原材料组织与销售、产品收购等制度。
  1995年,食用菌生产办公室组织乡镇领导赴庆元、景宁及福建寿宁考察后,决定引进花菇,次年西联乡试养350万袋获得成功。该年,食用菌被列为县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县食用菌技术服务公司被省政府命名为先进农业龙头企业。1997年,全县放养香菇总量为3650万袋(冬菇2100万袋、花菇800万袋、高温菇750万袋),产值超亿元,占全县农业产值的四分之一,是农业经济的主要增长点。菇农净收益近7000万元,产量、产值、菇农收益均达历史最高水平。
  1998年后,产业已趋成熟,服务方式由全程服务改为宏观调控。2000年,县食用菌公司随全民企业改制注销,积累资产上缴;2002年,县科技局与质量技术监督局制定《武义香菇地方标准》,规范监控生产全过程,产业经济增长方式亦由外延扩张转为扩大内涵,以与生态保护相协调。2004年,正式确定“控制香菇生产总量,提高品质,优化品种结构,发展节木珍稀食用菌,增加农民收入”的发展思路。2005年,全县常规香菇1657万袋(秋冬菇1309万袋、花菇313万袋、高温菇35万袋),节木珍稀菌杏鲍菇、秀珍菇229万袋。总产值8506万元,其中出口交货值2500万元。
  1986年至2005年,围绕食用菌课题,武义的科研单位、农林气象部门、乡镇政府或食用菌企业组织了“高温季节栽培”、“周年栽培”、“节木栽培”等33项成功的试验与研究,培育引进品种10余个,部分技术已居国内领先地位。近20年的产业发展,使武义数万农户从贫困走向富裕,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后,菇农陆续出县、出省择业发展。境内亦形成了“金星”、“海兴”、“辰谷”三家规模化、工厂化生产的食药用菌生产加工企业,涌现了全国劳动模范李明焱(2005年授予)、全国青年星火带头人标兵陶金友(1995年授予)等先进模范人物。
  “科技兴茶”全程服务体系
  茶叶素为武义主要经济特产,且有相当规模(1982年4212公顷)。由于产品多为烘青,市场价位不高,1990年茶叶产量有3325吨,产值仅为1482万元。1984年农业局开始组织“龙井”茶生产,但因技术力量不足未及大面积推广,至1990年,年产量为10.5吨,产值87.8万元。
  为开发茶叶资源加速实现茶叶产品结构调整,实现茶农增产增收,1990年县科委和县茶协组建了“武义县‘科技兴茶’全程服务”体系,次年3月即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后简称“中茶所”),签订合作协议,开展产前引进专家技术、产中设点组织培训、产后打通销售渠道的全程服务。1991年在云华乡华塘村首开“龙井茶”培训班,中茶所派出4名专家现场面授,制作清明前龙井茶,边示范、边炒作、边销售,相同茶草,“品牌”和“技术”使价格提高20倍(每千克180元)。茶农纷纷集资请专家继续培训,龙井茶炒制锅从示范班的34只,第二批增加到62只,到结束时增到260只(户均1.1只),仅培训班生产的龙井茶就有300千克,春茶一季达1000多千克,产值6万多元,人均70余元,全村年产值达22万元,户均860元。次年,华塘村形成了龙井茶市场。
  华塘办班吸引了十多个乡镇茶农赶赴学艺,并邀请专家到村办班。1992年、1993年,又在俞源等16个乡镇设点办班计18期,培训1000余人次。在此期间,桃溪滩余家村又延请了江苏无锡茶叶研究所、南京茶叶研究所的专家办班培训,开发了“碧螺春”、“雨花”等名茶。1993年,该村茶叶产值达45万元,亩均3949元,人均2960元。
  1993年,全县茶叶产量4051吨(比1990年仅增726吨),而产值增加近一倍——2880万元。原因在于名茶已达124吨(为1990年的11.8倍),产值960万元。3%的产量创造了33%的产值,效益促进了茶农对茶叶产品结构调整的积极性,全县清明前春茶基本上生产“龙井”茶。武义农贸市场兴起热闹的龙井茶早市,一批批茶叶经纪人坐地收购,进而下伸到产地组织货源,日夜兼程,赶赴杭州茶市交易。经纪人在武义与杭州之间贩销“龙井”,一方面增加了茶农收益,另一方面又造成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政府相关部门临时改设卡检查为源头(按茶园面积档次定额)收税,堵住了税收漏洞。
  1994年,全程服务体系项目结束,引进的10多位专家随之撤回。由于技术力量跟不上产品转型的速度,兼之又未建立有序的监控体系,出现质量失控、标志混杂带来了价格下滑和市场萎缩的现象。
  在产品实现初次转型后的紧要时刻,县农业局组织引导开发地方名茶,继1994年“武阳春雨”开发成功之后,又组织引导开发有机茶。先后由上规模企业研发的“金山翠剑”、“汤记高山茶”、“郁清香”、“乡雨”、“马府翠绿”、“更香”、“茗宇”等名茶相继问世,并有了“武阳春雨”系列品牌商标。自具知识产权的武义名茶逐渐替代了舶来名茶。2004年,“武义茶叶省级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正式获准成立,并开始发挥技术开发和服务功能。
  科技特派员
  2003年3月,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向全省100个列入“百乡扶贫攻坚计划”的乡(镇)派遣科技特派员的决定,作为加快实施“欠发达地区奔小康工程”的重要举措。4月,首批派驻武义的7名特派员入驻乡镇。
  2004年,省农科院选派汪宝根替换郑云林,余作为第二批特派员继续留驻原乡镇。2005年为第三批,浙江省农科院选派水建国替换汪宝根,其余未作轮换,同时增派浙江省医科院刘骅入驻大田乡。该年,金华市向武义派出6名,武义县机关派出1名,入驻其他乡镇。科技特派员会同政府申报实施“珍稀食用菌节木设施化周年生产的研究推广”等省级科技项目16项,市级6项,县级1项;引进了莲子、食用菌、油桃、水稻、蔬菜、蚕桑、生猪、奶牛、山羊、山核桃、瓜果等若干优良品种,并进行示范推广。省特派员在武期间,为县委中心组作了“蔬菜产业现状发展趋势和武义发展蔬菜产业化建设”、“武义蚕丝行业的发展与展望”、“浙江竹业产业发展现状及精深开发”等知识讲座。2003年大旱,蔬菜专家针对旱情为全县干部作了蔬菜抗旱科技讲座,为高山蔬菜挽回损失近千万元。2003年8月,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省科技厅长蒋泰维一行专程到武考察了科技特派员工作,并予充分肯定。2003年度,入驻西联乡、柳城镇、新宅镇的周立平、金梅松、郑云林被评为“省优秀科技特派员”。次年,桃溪镇李国勤、坦洪乡钱建华被评为第二批省优秀特派员。2005年度,柳城镇的金梅松、三港乡的徐坚被评为第三批省优秀特派员。此外,先后有15人(次)被金华市、武义县人民政府授予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并通报表彰。

知识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武义县志(1986-2005)》

出版者:方志岀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武义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等方面的诸多重大变化。前有概述、大事记,中列38编200余章,后有附录、索引。主要内容有:建置、自然环境、土地与矿产、城乡建设、环保与生态、居民、经济要述、农业、林业、水利、工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