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普通话推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0855
颗粒名称: 第七节 普通话推广
分类号: G471
页数: 2
页码: 1031-1032
摘要: 本节记述了1986年~2005年浙江省武义县普通话推广发展情况。
关键词: 普通话 教育改革 武义县

内容

武义县从流行“土话”到开始普及普通话,历经50余年。先在中小学中的推广普及,改革开放中在商品潮流的推动下,21世纪初普通话走向社会化。
  中小学“推普”进程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就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后国务院又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公布《汉语拼音方案(修正草案)》并设立“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普通话推广根据“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的方针有序地进行。
  武义县从1954年开始,提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普通话,不用方言。至80年代教师在课堂使用普通话已经普遍化,90年代后,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逐年递增,教师普通话整体水平自然提高。
  1999年开始实行的教师普通话等级证书制度,设置了三等(一、二、三等)六级(每等分甲、乙)的普通话等级制度。同时,对教师不同岗位限定了普通话等级要求,语文教师应达到二级甲等以上,其他学科教师应达二级乙等以上,教学辅助人员应在三级甲等以上。凡1955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教师,参加高一级职务评审、特级教师、县级以上优秀教师评选,要求普通话必须达到相应标准。从2000年6月至2005年9月,共组织了教师普通话水平测试21次,参加者5090人次,其中获一乙证书2006人,获二甲证书597人,至2005年年底,全县2852名公办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中:91.3%人员持有与岗位相应的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实现了教师的普通话水平从“普遍化”过渡为“标准化”。
  在中小学生中,90年代尚属“大力提倡”阶段,要求在课堂上使用普通话。
  1991年成立教育系统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进入“重点推行,逐步普及”阶段。是年,确定壶山小学、实验小学(武阳小学)为全县“双推”工作示范小学,泽村小学为“双推”试点小学,制定了小学普及普通话规划,提出1996年全县所有小学完成推广普通话目标。
  壶山小学为此专门建立从校到班的推广网络,设推普员54人,并将使用普通话列为小学生行为规范评分考核内容。实验小学专门为此设立醒目校训“普通话是我们的校园语言”。在校园内师生全部使用普通话。地处农村的泽村小学也作出师生在校时间必须讲普通话的规定。1994年,武义县又制定了职业中学普及普通话的规划和措施。此后,全县中小学普通话推广从示范、试点走向普及。
  从1991年“双推”启动后组织了经常性的全县中小学生普通话比赛和普通话宣传周活动。1996年,武义县对全县186所小学普及普通话进行第一阶段达标评估,认定73所小学为首批普通话达标学校,占小学总数的39.2%。1998年,武义一中被确认为金华市普通话第一阶段达标学校。1999年,武义县参加金华市第二届中小学生普通话比赛,实验中学获初中组一等奖,东皋中学、王宅初中获三等奖;壶山小学、实验小学获小学组二等奖;武义一中获高中组三等奖。
  普通话的社会化进程
  武义地处农村,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和封闭的生活环境给方言沿袭提供了稳固的基础。外出谋生,用不上家乡话,还是入乡随俗,学客地土话。武义流行的“土话”,除“武义话”、“宣平话”外,畲族聚居地保持着“畲客话”,清朝福建、南京移民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新安江、永康太平水库移民则保留着“福建话”、“南京话”、“淳安话”、“永康话”,在县境周边乡村,县与县之间居民日常交往中,语言相互交融演变出独具韵味的语调,形成了“一乡(乃至一村)一腔”的语言氛围。外地干部分派武义工作,不是群众跟其学普通话,而是干部向群众学“土话”。
  80年代之前,以普通话作为语言交流工具的,多在教师、医师、干部等群体和课堂、办公室、社交等场合。群众场合还是乡音未改。90年代小学将普通话列为“校园语言”后,由于学生家长的配合又成为学生的“家庭语言”。改革开放以后,武义人外出、外地人来武,天南地北的人生活在一起,现实生活的需求冲破了旧有的语言区域樊篱,使普通话在平民百姓中得以迅速推广。同时,广播、电视、电脑、手机等的普及,潜移默化中提高了社会公众的普通话水准。
  至2005年,普通话已经成为武义县的学校、机关事业单位、厂矿企业和公共社交场合的主流语言。义务教育的普及过程,也是普通话的社会化过程。从国家推广普通话开始至2005年,全县接受过正规的普通话、汉语拼音教育对象计有20.05万人,加上校生20424人,全县已有67.4%以上的人已基本学会并使用普通话,其余32.65%的人群中除了部分老年人和幼儿外,听普通话可达无障碍水平。
  普通话实现社会化也带来新问题,21世纪出生的新生代,从小到大,从家庭、学校到社会,都置身于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因而出现了不会说、甚至听不懂武义土话的现象。方言作为地方特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普及普通话的同时如何使之在新生代中得到传承,已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知识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武义县志(1986-2005)》

出版者:方志岀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武义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等方面的诸多重大变化。前有概述、大事记,中列38编200余章,后有附录、索引。主要内容有:建置、自然环境、土地与矿产、城乡建设、环保与生态、居民、经济要述、农业、林业、水利、工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