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教育改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0848
颗粒名称: 第四章 教育改革
分类号: G471
页数: 7
页码: 1026-1032
摘要: 本章记述了1986年~2005年浙江省武义县教育改革发展情况。
关键词: 教育工作 教育改革 武义县

内容

第一节 办学体制改革
  1986年1月,县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下发《关于教育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试行意见》,对各级各类学校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及县属初中、小学由县人民政府(县教育行政部门)主办和管理;乡镇初中和中心小学由乡镇政府主办和管理,联办小学由乡镇政府牵头,以学校所在村为主联办;村小由村办;乡村小学一律由乡镇人民政府统一管理。
  新体制对县、乡(镇)两级在教育经费投入、学校布局调整、改善办学条件、适龄儿童入学、学校环境安全、教师队伍管理和教育质量等方面的责任作了明确划分。其中,教师考核、晋级、跨乡镇调配和校长任免等专门业务以县为主。原由县财政负担的教师基本工资和其他教育事业费以1985年的财政教育经费为基数,由县财政下拨到乡镇,对学校基建和危房改造等项目由县财政按统一标准进行补助或奖励;学校基建经费、公用经费和教师工资中的一些地方政策性补贴等由乡镇通过征收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财政投入、集资和捐款等渠道解决。
  1990年实行中小学布局调整后,中小学数量逐年锐减,村办学校逐步消失,乡镇初中也渐次撤并。根据2001年5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2002年,武义县开始实行基础教育以县为主的办学体制。是年起,教师基本工资由县财政统一发放。2005年1月,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的同城待遇等地方政策性工资也由县财政支付。是年8月,初中全部收回县教育局管理,结束了乡镇办初中的历史;次年起中小学教师工资(含地方政策性待遇)、基建经费均纳入县财政预算。形成了中学由县办、县管,小学以县为主的办学体制。
  第二节 中小学布局调整
  80年代起小学、初中适龄儿童随人口出生率的降低而逐年减少。一些村办小学、初中因生源难以为继而停办。至1989年,小学已从70年代高峰期的650所缩减为481所,且53.8%的小学学额在20人以下,小学班级总数的40.3%为复式班;中学从70年代高峰期的105所缩减为48所,34.1%的初中在5个班级以下。规模偏小,设施简陋的状况浪费了有限的教育资源,制约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1990年,以云华乡皮子源村创办寄宿制小学(合并6所初小为1所完小)为典型,召开全县学校布局调整会议,中小学布局调整开始启动。1991年11月,县政府批转县教育局《关于学校布局调整的若干意见》。是年,小学缩减为330所,初中缩减为33所,并打破了分乡办初中的格局。1991年,武义县调整中小学布局的做法在金华市推广,理论成果在浙江省办学效益学术研讨会上交流。
  1998年11月,县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县政府《武义县中小学1998年~2010年布局调整规划》,开始实施以撤并乡以下小学创办寄宿制小学和撤并乡镇初中创办规模化初中为重点的新一轮布局调整。2004年3月,武义县跨乡镇调整初中布局改革被评为金华市新世纪十大教育创新之一。至2005年止,全县撤销小学446所,初中39所。是年,全县保留8所初中;38所小学。(高中布局调整见第七章第一节)
  中小学布局调整实现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质量与效益之目标。同时也带来部分农村学生食宿、交通安全及乡村废弃校产处置等问题。
  第三节 端正办学思想
  80年代,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90年代又有择名校上学的现象,使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为此,武义县进行了规范办学行为,推行素质教育的探索,并取得了进展。
  规范办学行为
  早在1982年,县教育局即已规定,中小学除招生考试外,不再组织全县统一考试,学校只举行期中、期末考试。1990年,县教育局再次要求各校,必须减少考试次数,不搞分数排队。1993年,全县取消初中招生升学考试和择优录取,全部依法就近入学。2004年,县教育局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若干规定》,对学校办学的10项行为作出限制性规定。同时,对违反教学计划,擅自增加语文、数学等升学考试科目的课时,减少音乐、美术、劳动技术课课时的错误做法予以纠正。1986年至2005年,全县有5名教师因体罚学生受到行政处分和通报批评,学校违规办学行为和教师违规教育行为基本上得到遏制。
  1996年5月,县教育局下发通知,就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问题作出规定:小学一年级不留书面课外作业;二、三年级每天课外作业量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五年级不超过1小时,初中不超过1.5小时。不得布置机械重复的大量抄写的练习,不准以做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保证每天小学生10小时、初中学生9小时、高中学生8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
  2000年3月,县教育部门对8所中小学的学生课业负担状况进行了专门调查。调查显示,各校虽然在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仍普遍存在着教学资料多,考试多,课外作业多,节假日补课多,学生在校时间过长,睡眠时间少,心理负担重和身体素质下降等问题。为此,县教育行政部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管理的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进一步落实“减负”措施。2005年4月,县教育局统一制发中小学作息时间表。2005年,中小学开展了“减负年”活动。
  推进素质教育
  1985年前后,教育局组织了以端正教育思想为目标的教育思想大讨论,中小学开始出现了从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从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既重视基础知识又注重培养智能;从以学业成绩好和听话作为好学生的标准转变为以德智体全面发展和具有创新精神作为好学生的标准;从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变为既重视课堂教学又重视开展课外活动等一系列转变。
  1987年12月,县教育局要求各中学开展初中每学年1周,高中每学年2周的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1992年,县教育局、农业局、科委联合发文,要求各初中在初中毕业会考后,对毕业生进行不少于100课时的思想政治、就业指导、实用技术、劳动实践等毕业前教育培训,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1990年,县教育局要求有条件的学校和有能力的教师开展教改实验活动。
  1996年12月,县教学工作会议向全县中小学提出学习湖南汩罗经验,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1997年9月,县教育学会发起素质教育征文比赛。
  1997年12月,县政府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学校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推行素质教育成为政府行为。是年底,举办了全县中小学素质教育成果展。
  1999年,县教育局将1993年2月设立的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定标准的“教学质量奖”改革为“教育教学质量奖”,突出了素质教育的主题,成为一项全面衡量学校办学成果的综合性评奖活动。
  2004年秋,全县小学、初中从起始年级起实行国家颁布的新课程改革方案。
  在探索素质教育中,一大批教改实验课题被列为省、市级教育科研规划课题。1990年,实验小学开始进行教育教学全面性、整体性的教改实验,成为县内首所开展素质教育实验研究的学校。1993年起,又开展了小学活动课程实验研究,将活动教学引入课堂。1996年10月30日,全国活动课程成果鉴定会暨活动教学现场观摩会在武义县实验小学举行。来自全国28个省、直辖市的450余名教育专家、学者和校长参加了会议。1997年7月壶山小学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浙江省创新教育首批试点学校。1998年1月,实验小学被中央电教馆命名为全国首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1999年,熟溪小学开展了小学生特长形成的动力机制和培养途径研究。2000年11月,浙江省首届创新教育研讨会暨现场会在壶山小学召开,200余名来自上海、重庆、天津、江西及浙江省各地的专家学者、教育科研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会议推广了该校1999年以后开展创新教育的经验。
  第四节 中小学招生改革
  1986年以后,小学沿袭以户口所在地为依据实行划片招生。
  1986年至1992年,初中招生沿袭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小学毕业生按考试成绩分别进入临近的县、区中学或户口所在地的乡镇初中。1993年,取消初中招生升学考试和择优录取,依法就近入学。其中,城区小学毕业生,以本人志愿为基础,由县招生办组织城内各初中录取。农村小学毕业生,在乡镇政府的协调下组织入学。1997年起,武阳中学单独向全县招收一个少体班。1999年起,实验中学、武阳中学实行郊区划片、城内分档的招生办法。2003年8月由履坦初中、邵宅初中合并组建的武义五中,其招生范围即以原学区为主。
  高中招生几经变革。1986年以后,武义一中和武义二中沿袭在北部(武义片)和南部(宣平片)按志愿择优录取的办法,其他高中则在相应的学区范围内按志愿择优录取。1992年高中招生改革,为保证省重点高中的生源,先由武义一中在全县范围内择优录取200名,再划定其他学校的录取分数线。1999年起,武义一中首次向农村初中招收50名定向生。此后,随着武义一中招生规模的扩大,定向生指标也相应增加。2004年,武义一中指令性招生计划560名,先按考试成绩录取280名后,再按招生计划的18%与报考人数挂钩,27%与中考成绩优良人数挂钩,5%与中考成绩倒数10%的人数挂钩的“四挂钩”的办法录取。其他高中招生按考生志愿同批次择优录取。
  1993年前,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招收农业户口考生为主,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招收居民户口考生为主。1993年起,由于市场经济和人们重普高轻职高观念的影响,职高招生滑坡,遂进行了按市场需求设置专业、与企业合作、免试入学等改革。
  80年代中期后,部分条件优越的中小学开始招收借读生、择校生,并收取教育费用。1993年起,高中择校生列入调节性招生计划。
  第五节 学校管理改革
  校长负责制
  1986年至1993年,中小学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988年,建立了校长负责德育工作的体制。1994年9月,县教育局在武义一中、实验中学和实验小学进行校长负责制试点,实行校长全面负责、中共支部保证监督、教职工参与管理的学校领导管理体制。1996年3月,全县有18所县教育局直属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1998年秋,校长负责制范围扩大到乡镇6个班级以上的初中和乡镇所在地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后,学校党支部对学校实行政治思想领导,发挥政治保证与监督作用,同时实行财务公开和校务公开等制度。
  校长的选拔和任用也作了相应改革,实行校长述职、教职工民主测评、组织考核等制度。2002年,首次公开选拔部分县直属中学的校级领导干部,通过自荐、推荐、考试、考核等程序,有7名优秀中青年教师走上学校领导岗位。2005年,县教育局制发《校长工作手记》,规范校长的工作行为。此做法被评为金华市次年十大教育创新成果之一。
  教职工聘任制
  1998年,县教育与文化委员会首次下发教职工年度考核实施意见,于每年暑期从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工作实绩四个方面,以量化评分方式对教职工进行年度考核,分优秀、称职和不称职三个等次,作为教职工聘任、评比先进和职务晋升的主要依据;各校也积极改革教职工管理办法,建立考勤、岗位(课时)补贴、奖励、低职高聘等制度,使考核与待遇挂钩。
  2000年8月,教育部门首次在武义一中、壶山小学、泉溪初中和邵宅总校进行教职工岗位聘任制试点。次年8月起推广到全县中小学,是年,全县有95名教师试聘,5名教师待聘。对部分待聘教师进行校际交流。自实施聘任制至2005年,尚未有教职工因工作不称职而被解聘。
  教师调配也作了改革。从1994年起,县教育局对中小学教师调离本系统实行总量控制,每年不超过在职教师总数的5‰。1997年后,教师进城调动按“公开、公平、竞争”的原则,进行业务考试和业绩考核,择优调配。
  第六节 德育改革
  德育目标与内容
  1981年~1986年,初中开设青少年修养、法律常识和社会发展简史,高中开设政治经济常识和辩证唯物主义常识,小学增设思想品德课。1987年秋,初中一年级开设公民课。小学侧重品德、行为习惯启蒙,初中侧重法制、公德教育,高中以初步培养科学人生观、价值观为主。2000年起,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进入中小学德育序列。
  1988年8月,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小学德育大纲》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1991年9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与训练成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
  1988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下发,提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好公民,并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90年代以后,金华市教委编写的宣传金华历代志士仁人事迹的《婺州魂》、武义县委宣传部编写的反映本地风情、改革风貌的《可爱的武义》、县教研室编写的介绍武义地理、历史、革命烈士、风景、特产的小学乡土教材也相继进入中小学课堂,以加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德育方式
  1988年,各中学改革学生操行评定办法,凡操行等级不及格的非毕业班学生以试读生论处,毕业班学生以肄业论处。1991年暑假,年仅16岁的芦北初中毕业生徐菊青在永康抢救落水少女而光荣献身,县教育局号召全县师生向徐菊青学习。同年9月,召开以“学习堂头中学,坚持德育为首,全面提高质量,培养‘四有’新人”为主题的全县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将德育细化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做到事事有人抓,时时有人管。2000年以后,许多学校以谈心、讲座、“悄悄话信箱”、心理咨询等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走出心理误区,提高心理健康素质。
  德育方式的改革,出现了一批成功的经验。1996年以后,熟溪小学以“寄语式”改革学生品德评语做法,在全县推广;2004年以后,邵宅小学开设诚信教育课程,倡导“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的经验在金华市教育系统诚信教育推进会上介绍。2003年德育年会和2005年3月的全县德育工作会议,先后介绍了武阳中学、一职校、武义一中、下杨中学、东皋中学、壶山小学和后树小学等学校的德育经验。
  德育队伍与制度
  1987年,县中小学思想教育研究会成立(1989年改为中小学德育研究会)。1990年起,各校成立以校长为首的德育领导小组,下设政教处(小学称德育处)和团委(小学为少先队大队部),形成以政治教师、班主任为主体,全体教职工人人参与的德育队伍。2002年4月,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成立,各校相继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教师,成立心理咨询(辅导)室。
  1989年起,各校建立了升国旗制度和国旗下讲话制度。1996年,县教育局对全县中小学生行为规范达标活动实行分级考核,评定学生行为规范达标学校和先进学校。2003年4月,县教育局制定并推行《武义县中小学德育常规》和《武义县中小学行为规范达标评估操作标准》。2005年起,全县小学、初中建立《学生个人成长记录》档案。
  社会化德育网络
  1986年以后,各校普遍建立家校联系制度,有家访、家长会、联系卡、家长学校等形式。1989年5月起,县内中小学普遍成立家长学校,以金华市教委编写的《家长必读》一书为教材,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2002年7月,为沟通“家—校”联系,县教育局组织“千名教师访万户”活动,有2548名教师参加,共走访学生家庭40237户,形成调查报告70多份。
  1989年5月,县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协会(1991年5月改称“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简称关工委)。是年有310名老干部、老教师、老工人参加该组织。关工委通过推荐有名望的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担任校外辅导员、革命传统教育报告员、编写《武义革命斗争史实选编》、宣讲革命烈士事迹、组织节假日活动等形式,广泛开展对青少年的校外辅导活动,在社会化德育网络中发挥了模范作用。2000年5月,武义县关工委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1995年后,县内先后开辟革命烈士纪念碑、徐英烈士墓、潘漠华纪念馆、熟溪桥等14处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小学德育基地)。
  2000年起,中小学普遍聘请法制副校长,进行预防青少年犯罪、未成年人保护、交通法规等法制教育。
  德育实验研究
  1994年起,实验中学开展初中生心理素质教育实践与研究,探索心理品质教育规律。壶山小学进行“小学生漫画故事德育教材教法”实验研究,探究传统美德教育的途径。2000年,柳城小学开展农村小学生心理教育实践与研究,成为省内首批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农村小学。上述3项德育实验研究成果,先后获得浙江省教育科研成果奖。1995年,实验小学进行德育“三三”制改革,倡导人人争做“双好生”,次年6月15日,《浙江教育报》作了专题报道。
  第七节 普通话推广
  武义县从流行“土话”到开始普及普通话,历经50余年。先在中小学中的推广普及,改革开放中在商品潮流的推动下,21世纪初普通话走向社会化。
  中小学“推普”进程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就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后国务院又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公布《汉语拼音方案(修正草案)》并设立“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普通话推广根据“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的方针有序地进行。
  武义县从1954年开始,提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普通话,不用方言。至80年代教师在课堂使用普通话已经普遍化,90年代后,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逐年递增,教师普通话整体水平自然提高。
  1999年开始实行的教师普通话等级证书制度,设置了三等(一、二、三等)六级(每等分甲、乙)的普通话等级制度。同时,对教师不同岗位限定了普通话等级要求,语文教师应达到二级甲等以上,其他学科教师应达二级乙等以上,教学辅助人员应在三级甲等以上。凡1955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教师,参加高一级职务评审、特级教师、县级以上优秀教师评选,要求普通话必须达到相应标准。从2000年6月至2005年9月,共组织了教师普通话水平测试21次,参加者5090人次,其中获一乙证书2006人,获二甲证书597人,至2005年年底,全县2852名公办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中:91.3%人员持有与岗位相应的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实现了教师的普通话水平从“普遍化”过渡为“标准化”。
  在中小学生中,90年代尚属“大力提倡”阶段,要求在课堂上使用普通话。
  1991年成立教育系统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进入“重点推行,逐步普及”阶段。是年,确定壶山小学、实验小学(武阳小学)为全县“双推”工作示范小学,泽村小学为“双推”试点小学,制定了小学普及普通话规划,提出1996年全县所有小学完成推广普通话目标。
  壶山小学为此专门建立从校到班的推广网络,设推普员54人,并将使用普通话列为小学生行为规范评分考核内容。实验小学专门为此设立醒目校训“普通话是我们的校园语言”。在校园内师生全部使用普通话。地处农村的泽村小学也作出师生在校时间必须讲普通话的规定。1994年,武义县又制定了职业中学普及普通话的规划和措施。此后,全县中小学普通话推广从示范、试点走向普及。
  从1991年“双推”启动后组织了经常性的全县中小学生普通话比赛和普通话宣传周活动。1996年,武义县对全县186所小学普及普通话进行第一阶段达标评估,认定73所小学为首批普通话达标学校,占小学总数的39.2%。1998年,武义一中被确认为金华市普通话第一阶段达标学校。1999年,武义县参加金华市第二届中小学生普通话比赛,实验中学获初中组一等奖,东皋中学、王宅初中获三等奖;壶山小学、实验小学获小学组二等奖;武义一中获高中组三等奖。
  普通话的社会化进程
  武义地处农村,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和封闭的生活环境给方言沿袭提供了稳固的基础。外出谋生,用不上家乡话,还是入乡随俗,学客地土话。武义流行的“土话”,除“武义话”、“宣平话”外,畲族聚居地保持着“畲客话”,清朝福建、南京移民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新安江、永康太平水库移民则保留着“福建话”、“南京话”、“淳安话”、“永康话”,在县境周边乡村,县与县之间居民日常交往中,语言相互交融演变出独具韵味的语调,形成了“一乡(乃至一村)一腔”的语言氛围。外地干部分派武义工作,不是群众跟其学普通话,而是干部向群众学“土话”。
  80年代之前,以普通话作为语言交流工具的,多在教师、医师、干部等群体和课堂、办公室、社交等场合。群众场合还是乡音未改。90年代小学将普通话列为“校园语言”后,由于学生家长的配合又成为学生的“家庭语言”。改革开放以后,武义人外出、外地人来武,天南地北的人生活在一起,现实生活的需求冲破了旧有的语言区域樊篱,使普通话在平民百姓中得以迅速推广。同时,广播、电视、电脑、手机等的普及,潜移默化中提高了社会公众的普通话水准。
  至2005年,普通话已经成为武义县的学校、机关事业单位、厂矿企业和公共社交场合的主流语言。义务教育的普及过程,也是普通话的社会化过程。从国家推广普通话开始至2005年,全县接受过正规的普通话、汉语拼音教育对象计有20.05万人,加上校生20424人,全县已有67.4%以上的人已基本学会并使用普通话,其余32.65%的人群中除了部分老年人和幼儿外,听普通话可达无障碍水平。
  普通话实现社会化也带来新问题,21世纪出生的新生代,从小到大,从家庭、学校到社会,都置身于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因而出现了不会说、甚至听不懂武义土话的现象。方言作为地方特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普及普通话的同时如何使之在新生代中得到传承,已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知识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武义县志(1986-2005)》

出版者:方志岀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武义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等方面的诸多重大变化。前有概述、大事记,中列38编200余章,后有附录、索引。主要内容有:建置、自然环境、土地与矿产、城乡建设、环保与生态、居民、经济要述、农业、林业、水利、工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