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成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0832
颗粒名称: 第五节 成效
分类号: F323.8
页数: 8
页码: 999-100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武义县的成效、其中包括了生存环境、人的素质、迁入地的乡镇村、迁入地的乡镇村等情况。
关键词: 贫困乡镇 武义县 脱贫

内容

1992年5月,在县内行政区划调整中,原34个乡镇调整为23个乡镇,其中的20个贫困乡镇调整为13个贫困乡镇。然而,贫困地区所指的范围和人口数是基本不变的。1996年,武义县累计有17493人搬迁下山。这一年,贫困乡镇工农业总产值已经从1990年的1.2亿元上升到9亿元,全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1991年的418元上升到1188元。省委、省政府于这一年的12月24日宣布武义县为全省8个贫困县中首批提前脱贫的4个县之一。自这时起,武义县的原13个贫困乡镇,改称为13个欠发达乡镇。至2000年底止,累计搬迁下山10233户、30765人,其中建制村32个、自然村232个;全县下山脱贫村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220元,比1993年增长297%。至2005年年底,全县累计下山脱贫14315户43729人,328个自然村,下山后建制村47个;下山脱贫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八分之一。这一年全县欠发达乡镇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414元。其中下山脱贫村农民人均年纯收入,无论是增收的速度,还是增收的幅度,都要快于和高于欠发达乡镇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的平均数。其中整村下山脱贫的,人均年纯收入4080多元。下山脱贫后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概括起来可分为如下四个方面:
  (一)生存环境,从“糠箩”跳到了“米缸”。高山深山农民搬迁下山后,“七大难”问题得到解决,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善。下山脱贫给贫困山区农民彻底改变了命运。全县第一个搬迁下山的王宅镇紫溪村,原先村民们每天背毛竹沿着唯一的羊肠小道下山,卖掉毛竹后又饿着肚皮挑着粮食上山,几乎成了紫溪人当年生活的全部内容。搬迁下山以后,紫溪人脱贫了。村中铺设了水泥路,建起了砖瓦房,还办起了茶场。村民说:如今是“公路通到家门口,电话摆到桌上头,电视打开有看头”。
  (二)人的素质,实现了从“山民”到“市民”的跨越。过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收入门路单一,且极其低微。搬迁下山后,观念变了,信息灵了,离城镇、工厂近了,经济发展环境得到了优化,致富门路不断拓宽。坦洪乡软朝村下山后更名为金桥村,重点发展大棚蔬菜,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从下山前的370元提高到2005年的7000元。又如大岭头村下山后更名为金阳村,张大山村下山以后更名为要巨二村。这两个村90%以上的劳动力在附近工厂务工,人均年纯收入分别达到4000多元和3680元。到2005年年底为止,类似于以上搬迁下山后改了新村名的村,全县共计有20多个。
  (三)迁入地的乡镇村,因增加下山脱贫人口而得到快速发展。如西联乡马口村,1994年接纳下山脱贫村之前人口仅有830人,通过接纳下山脱贫农民,到了2005年人口增至3616人,马口村的面积已是下山脱贫前的4.5倍,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已成为武义县南部山区一个新兴的小集镇。
  (四)生态环境,因为从源头上杜绝了林木的乱砍滥伐,得到了有效保护,同时,下山群众通过退耕、退宅还林,回老村发展经济林,反过来又促进了生态建设。至2005年年底止,下山脱贫村已实施退耕还林2000公顷,47个村中,按下山前的328个自然村计算,其中有190个自然村已经完成了宅基地复垦约92公顷,发展经济林27万公顷,封山育林975万公顷。
  武义县下山脱贫的成效,从各村下山后的变化中,可以看得更清楚、具体。下面,先记述部分高山深山村下山前后变化的实例:
  例一为俞源乡九龙村。下山前因为穷,全村有40多位大龄青年娶不到媳妇,而且,此前已连续6年全村没出生过一个婴儿。1996年经县人民政府批准下山脱贫,家家建起了新房,另有办公楼坐落在村中央。全村道路硬化,路灯亮化,饮水洁化,污水净化,房前屋后绿化,垃圾无害化,村庄花园化。自1996年~2005年,全村有28位男青年娶妻结婚(其中1998年农历12月,村里还为6对新人举办集体婚礼)。村民们下山后历年所写的春联,常看到如下的内容:千好万好下山脱贫最好,爹亲娘亲党和政府最亲;蜗居高山五百年,不如下山三五年;山上五百年贫穷,下山三五年致富等等。该村从全乡原来最穷的村变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村(该村以及后文各村,下山前后的年人均纯收入,均见表30-3)。
  例二为饭甑村,由饭甑、半丘、高舒3个自然村组成。1982年村里砍掉一座山的树木卖了14万元,再向农户摊派劳动力,用了8年时间建成4.5千米机耕路。但由于山高路陡,拖拉机开在路上直冒烟,上不去,机耕路修了又塌,塌了又修,吃尽了苦头。1996年,为了让饭甑村的3个自然村下山脱贫,县扶贫办工作人员进村28次,到西联乡乡政府43次。最后经县政府批准,在村两委的带领下饭甑村举村搬迁,迁居在西联乡乡政府旁。村名改为景阳村。村内道路、自来水、有线电视、程控电话、调频广播通到家家户户。老村全部退宅还耕、还林。而下山脱贫的变化中,最大的变化是观念变化,2005年,全村167户517人口,其中经商的58户,在家搞种养108户,挣钱门路宽了。其中买进的汽车8辆、摩托车118辆。山区的贫困村变成了全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村。
  例三是革命老区村的大初坑自然村,位于原明山乡的大山深处,山名金坑岭,海拔900多米。至1995年已建村150年。在明山乡和接纳地邵宅乡领导及王大路村的大力支持帮助下,1996年10月,经县政府批准下山脱贫,迁居到王大路村(浙江省武义经济开发区、44省道旁)。搬迁下山后的大初坑村,群众反映“家家有楼房,户户有店面,人人有活干,月月有钱赚,天天有福享”。村民们开发“房东经济”,做起出租房小老板、小快餐店老板、小超市老板。
  例四是羊虎坪村,60年代叫过阳铺坪村。位于俞源乡一个偏僻的山区,1996年山地面积326公顷,山上只有少量旱地,山外有水稻田2公顷多,下山种田要爬14里陡峭山路。该村是革命老根据地村,栗裕将军率领红军曾经在这里开展与敌斗争。搬迁下山前,已经10年没有新媳妇进村,连续9年没有一个小孩出生。1996年冬天,县扶贫办人员第一次上山宣传下山脱贫。接着又和乡领导多次上山动员搬迁。1998年,羊虎坪人看到不少兄弟村下山脱贫,建起新农村,过上好日子。于是村两委决定,举村搬迁,选址王宅镇王宅村。下山后,更名阳光村。
  例五是上潘村,位于明山乡海拔千米的高山上。至1997年已建村300多年,山地面积267公顷。1998年2月21日县扶贫办工作人员上山宣传引导。同年武义县人民政府批准上潘村下山脱贫,被安置到泉溪镇新屋,改名上潘新村。其中邱舍林靠种蔬菜实现人均年纯收入4万元,是下山前的100多倍。今天的上潘新村,楼房林立,道路宽畅,自来水、程控电话、有线电视、村办公楼样样齐全。
  例六是思源小区,村民来自武义南部的高山区、深山区和少数民族偏远地区。属零星下山集中建设的一个下山脱贫新村。于2001年7月选址县城北郊,占地面积100亩,安排200户700人,设有公园、绿地、运动场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由县政府统一征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打好基础及地梁,然后分户建房、外墙饰面统一颜色。划归壶山街道管理。思源小区宅基安排,每户规划占地面积120平方米,其中建筑占地82平方米,庭院38平方米,房高3层半,建筑面积300平方米,造价11万元左右。思源村建成后,200户人家,来自全县82个贫困建制村。它已成为武义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样板村。人均年纯收入8000元。有这样一副春联,上联:山上救济户,下联:下山纳税人,横批是:下山脱贫好。武义县下山脱贫展览馆修建于此。
  例七是新兴村——原是位于西联乡牛头山大山深处的石柱源村和水碓坑村。山名牛背山尖,海拔1084米,其中水碓坑村在山坑边,地势稍低。1976年,石柱源村由于在农业学大寨、绿化造林、劈山造地等方面成绩显著,县委、县政府奖给村里一台中型拖拉机。拖拉机开到西联乡政府后,再也无法开到村里。从乡政府到石柱源还有20多千米的山路。80年代,公路做到了章五里村,从章五里村到石柱源村还有10千米的山路。该村从1990年11月至1999年又花去10年时间,用掉炸药11吨,雷管268万只,全村投义务工3万多工,打石方16万多方,终于完成了10千米机耕路路基。但是到了2002年8月15日,一场泥石流地质灾害,致使石柱源村死亡2人,山坑边的水碓坑村受害更严重,死亡4人,两村伤15人,受灾户108户;紧急转移安置277人,其中无家可归234人,倒塌房屋495间,损坏房屋25间,农作物受灾27公顷,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93万元。县委、县政府研究后,在采取应急救灾措施的同时,批准石柱源、水碓坑2个村于2002年迁居到王宅镇王宅村,两村合并迁移后改名为新兴村。至2005年年底,实际迁移91户263人,安置房屋75幢,已迁移下山的人口人均年纯收入2800元。
  例八是董源坑村——位于武义的中东部,东南紧连缙云、东北临接永康,是武义、缙云、永康三县市的交界处。村庄坐落在一座名叫千丈岩的大山深处。村民进出山要跨越永康、缙云、武义三县市。董源坑村辖寺前畈、龙潭下、龙潭背、石猪栏4个自然村,全村有山地面积200公顷折合3000亩,耕地8公顷多折合124亩,其中一半在山外,离村30多里路。2003年,武义县政府批准董源坑村迁居到桐琴镇东皋村凤凰山工业园区边沿。仅用了2年多时间建成董源坑下山脱贫新村,成为凤凰山工业园区最好最新最整齐的一条街。全村所有房屋一层全部用作店面屋,住房安排在二、三、四层;基础设施齐全,通水、通电、排水、排污、有线电视、程控电话、调频广播、垃圾清运等应有尽有,且路面硬化、路灯亮化。至2005年,该村有私营企业10多家。
  武义县的下山脱贫,分整村搬迁和零星下山两大类,整村搬迁又分建制村搬迁和自然村搬迁两个类别。整个建制村的搬迁,从户数来说仅占下山脱贫户数的25%,以人口数来说仅占下山脱贫人口数的23.8%,然而由于统计方面的原因,能较好地体现出下山前后的变化。为了更具体地反映出这一变化,特制作如下表格一份。

知识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武义县志(1986-2005)》

出版者:方志岀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武义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等方面的诸多重大变化。前有概述、大事记,中列38编200余章,后有附录、索引。主要内容有:建置、自然环境、土地与矿产、城乡建设、环保与生态、居民、经济要述、农业、林业、水利、工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