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试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082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试点
分类号: F323.8
页数: 2
页码: 995-99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武义县要将4万多就地脱贫无望的贫困山区农民搬迁下山实行异地开发,是一项社会性、综合性的大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不但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而且工作量大、牵涉面广,要克服众多的困难。其中,王宅镇的紫溪村,属于建制村下山脱贫;而西联乡和柳城镇的3个自然村,则是属于该村范围内高山自然村向平地中心村搬迁的试点。
关键词: 开发 贫困山区 武义县

内容

要将4万多就地脱贫无望的贫困山区农民搬迁下山实行异地开发,是一项社会性、综合性的大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不但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而且工作量大、牵涉面广,要克服众多的困难。遵照县委、县政府“下山脱贫”先进行试点的指示,县扶贫办经过与王宅镇、柳城镇、西联乡的党委、政府反复协商,于1993年的8月开始,在王宅镇的紫溪村,还有西联乡金山村杨梅岗自然村和柳城镇麻济村的上天苍、下天苍两个自然村进行下山脱贫的试点。其中,王宅镇的紫溪村,属于建制村下山脱贫;而西联乡和柳城镇的3个自然村,则是属于该村范围内高山自然村向平地中心村搬迁的试点。
  王宅镇的紫溪村,居住地在王宅镇的大山深处,山名大法尖,海拔917米。村庄建在离大法尖不远的山窝里,建村已310年。1992年时,全村46户、176人,山地面积120公顷折合1800亩,村民年人均纯收入不到300元。异地开发能脱贫致富、增产增收的期望,还有该村老支书的儿子施用农药中毒人未抬下山便停止了呼吸的事,成了正、反两个方面促进该村村民搬迁下山的动力。得知县扶贫办和镇党委、政府来该村进行引导下山脱贫的试点工作,村两委和村民们非常拥护,积极行动。而西联乡金山村的杨梅岗自然村和柳城镇麻济村的上天苍、下天苍两个自然村,原本就有一部分土地是在山下的中心村的,解决建房的宅基地和生产、生活用地,只需在该村范围内进行调整。两个类型三个地点的试点工作,在县扶贫办的统一指导下,分别由王宅镇和西联乡、柳城镇政府的领导下进行。
  整个下山脱贫试点工作过程中,坚持政府引导、支持的方式;坚持群众自愿、自拆、自建的原则;高山自然村的农户迁移到山下的中心村所在地的,由该村村委会处理解决好建房宅基地和生产、生活用地;建制村整村迁移的,在县扶贫办的主持下,由迁出的乡镇村和接纳地的乡镇村反复沟通、协商的基础上,由迁出地的村向接纳地的村付给土地补偿经费,做到有偿使用,不搞一平二调;双方协商同意以后,由乡镇政府编制好规划,然后报县政府批准,没有经过规划或未经县政府批准,均不得擅自搬迁;县级的计划(发改)、规划、国土、财政、林业、供电、交通、广播电视、民政、建筑设计等部门,则对高山深山农民迁移下山给予大力支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所审批的项目一律实行优惠收费,有条件的还做到免费服务。到了该年年底,紫溪村成了全县的第一个下山脱贫村。西联乡金山村的杨梅岗自然村和柳城镇麻济村的上天苍、下天苍自然村,也基本完成了由高山村向山下中心村的搬迁。两个类型三处地点的试点都取得了成功。
  在1993年下半年1个建制村2个自然村下山脱贫的试点过程中,在俞源乡和西联乡这2个乡,由于贫困山区的穷山民下山搬迁的要求非常强烈,俞源乡的尖坑村,还有西联乡的三笋坑、弄坑、四百田、下田等建制村以及金山村下属的小溪下自然村,也纷纷提出了下山脱贫的请求。后经县扶贫办和俞源、西联二乡党委、政府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认为俞源乡的尖坑村,他们要求从海拔500米的烟铺山的山上迁移到老尖坑脚下来,土地系该村在山下的土地,处理起来也比较方便,于是在1993年下半年便批准了他们的要求,纳入了试点的范围。然而,西联乡的三笋坑、弄坑、四百田、下田4个建制村以及金山村下属的小溪下自然村,这些村原是因为要修建宣平溪水库的需要而搬迁的,他们的要求是享受水库移民政策的同时,在选址等方面也像下山脱贫的山民一样,有更多的自主性。经研究,县委、县政府也顺应民心,同意了他们的要求,允许他们自1994年起纳入下山脱贫的范畴继续往下搬迁,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

知识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武义县志(1986-2005)》

出版者:方志岀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武义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等方面的诸多重大变化。前有概述、大事记,中列38编200余章,后有附录、索引。主要内容有:建置、自然环境、土地与矿产、城乡建设、环保与生态、居民、经济要述、农业、林业、水利、工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