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编 扶贫与脱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0820
颗粒名称: 第三十编 扶贫与脱贫
分类号: F127.55
页数: 26
页码: 985-101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武义县的扶贫与脱贫、其中包括了贫困状况与治贫决策、就地扶贫、下山脱贫等情况。
关键词: 扶贫 脱贫 武义县

内容

武义县的扶贫工作始于80年代初。1991年6月,省委、省政府确认武义县为全省8个贫困县之一。是年8月,县政府建立专职扶贫机构,加大扶贫力度。1993年起,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开始引导、组织县内高山深山农民下山脱贫。1996年年底,广大山区农民的生存命运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身处困境的山民终于看到小康的曙光,武义成为全省8个贫困县中首批脱贫的4个县之一。武义县下山脱贫的成功经验曾于2002年在南非召开的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地球峰会”和于2004年在上海召开的“全球扶贫大会”上推介给与会人员。
  第一章 贫困状况与治贫决策
  第一节 贫困状况
  武义县是一个革命老根据地县、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又地处金华市南部边缘山区,是典型的“老、少、边”地区。全县34个乡镇,有20个是贫困乡镇。据1986年统计,全县农村人均年纯收入502元,贫困乡镇仅300余元。人均年纯收入远不及300元的88个村中,革命老根据地村竟有87个。
  80年代初至1991年8月,全县的扶贫工作由县民政局负责。通过拨付资金、实物(包括无偿与有偿)等政策倾斜的运作,帮扶贫困乡、镇、村结合实际广开门路,创办实业,发展生产,实现增收。据1986年、1988年、1989年、1990年、1991等5个年份统计,下拨资金1024.41万元,平均每年204.88万元;据1987年、1988年、1989年、1990年、1991等5个年份统计,下拨化肥135吨,平均每年27吨。分批确定重点户,做到扶贫扶到重点户。据1983年、1984年、1988年、1989年等4个年份统计,合计扶贫2613户、10345人,平均每年扶持653户2586人。作为革命老区工作的改革措施,于1991年由县民政局、老区办和保险公司为全县16个贫困山区、革命老区乡镇的每个农户实行家庭财产保险,预防因突发灾难而至贫,每户的1000元保费由民政局和老区办付款。同年,老区办还拨付扶持革命老区乡、镇、村发展集体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资金3.7万元,其中无偿拨付1.6万元。民政扶贫阶段,武义县做了大量工作。1991年,全县农村人均年纯收入提高到773元,20个老、少、边贫困乡镇的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提高到418元。
  然而由于特殊地理、环境条件的原因,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施了一系列重视“民生”的政策和措施,全国商品经济随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与周边的县、市、区相比,尤其是与省内发达的县、市、区相比,武义县山区农民、尤其是高山、深山区的农民,其生产、生活条件的差距,相对来说不仅没有缩小,而且在日渐增大。产业收入,平原地区、尤其是省内的发达地区,农民平均收入成倍或数倍、十几倍地增长。但是山区、半山区的武义县随着大规模封山育林的实施,山外人富起来以后又普遍用上液化气,用电量也大为增加,开始使用空调、电暖气以及太阳能,对柴薪及木炭的需求急剧萎缩,除个别特殊用途外基本上不再需要。结果原先砍柴卖和砍柴烧炭卖这两项山区农民主要的传统产业也就基本上被放弃。由于用材林法规、制度建设的不断加强和完善,山民们也逐步认识到滥砍滥伐会危及山林养育及生态建设而带来灾难,建筑、装潢市场上经过最初阶段的本地货交易阶段以后,外地的、包括进口的各种合成、复合板材方料开始涌入,且质量上乘、价格合理、货源充足,原先山区、尤其是深山区的木材交易收入、特别是黑市木材交易收入降到了新的低点,山民的收入又失去了一个传统的大项。武义县20个贫困乡镇12.4万人口,除低山区能兴办极少量加工业以外,办工厂基本上没有门路。兴办其他实业方面,12.4万人口又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居住在海拔比较低的地区的农民,在80年代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通过建设茶业、蚕桑、毛竹、板栗、低山四季豆和瓜果等特色农业产业带,开始得到了实惠或者是看到了脱贫的希望;但是另一部分居住在高山区、深山区、石山区的山民,因山地坡度比较大,难以进行农业开发,而且一般不允许开发,否则会严重损坏水土保持甚至带来灾难,相对来说便更为贫困。副业收入,随着商品经济随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价格一直来以较快的速度在提升。山民们当然也明白,出外打工的确能增加收入。然而在这一方面,现实的规律也很明显,由于交通、见识、门路、文化水平和能力诸方面的因素在起作用,收入的多少与居住地的高低基本上是成反比的。生活条件方面,当平原地区,尤其是省内发达地区的人民群众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地享受到党的富民政策所带来的现代化成果之时,武义县贫困山区,尤其是高山、深山区的人民群众,进出山依然靠两条腿走羊肠小道,搞运输还是离不开肩挑背扛。群众自己所总结出来的出门行路难、青年娶妻难、儿童上学难、生病就医难、用水用电难、邮电通讯难、发展经济难的“七大难”问题,基本上还是得不到改变。王宅镇紫溪村老支部书记的儿子,因在地里施用农药不慎中毒,村民们急忙抬着他往山下医院送,只因山高路远,刚抬到半山腰人便停止了呼吸。坐落在海拔1041米的龙头眼睛大山边的俞源乡九龙山村,因为穷,几十位大龄青年娶不到媳妇,已连续数年没有出生过婴儿。1991年6月,浙江省委、省政府确认武义县为全省8个贫困县之一。
  第二节 治贫决策
  省委、省政府确定武义县为贫困县后,县委、县政府经过认真研究,认为原先以县民政局牵头的民政扶贫方式已经不适应现实形势的需要。为了迅速改变现状,加快贫困地区的发展,从而尽快地摘去贫困县的帽子,决心切实加强领导,把扶贫列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重大战略决策来抓,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其中主要的有:
  组建并不断发展专职扶贫机构
  1991年8月21日,建立县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经济办公室(简称扶贫办),设主任1人,副主任5人。1993年6月25日,为加强领导力量,又专门成立县扶持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由常务副县长方恩信兼任组长;副组长2人,第一副组长由副县长张祖衡兼任,第二副组长调任原土管局局长董春法担任。该领导小组所属的办公室为常设机构,也就是扶贫办,由第二副组长兼任办公室专职主任。自那以后,领导小组及其所属办公室的名称曾两次变动,然扶贫办一直沿用。其中,1994年1月,复名县扶持贫困地区开发经济办公室,归口县政府管理,设办公室主任1人;2002年2月,专职机构更名为武义县人民政府扶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1名副主任兼任,又设专职副主任1人,办公室内设综合科,行政编制3名。县扶贫办曾于1992年6月8日创办武义县富民公司,至1998年9月停办。专职机构县扶贫办的职能:一是深入调查研究,努力做到下情上达,为县委、县政府决策起参谋作用;二是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作出以后,通过大力宣传和日常工作,组织、指导政府各部门和乡、镇、村开展工作,使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有计划地、切实地得到落实。
  从实际出发实施就地扶贫和下山脱贫双管齐下
  1993年6月扶贫办机构调整中,领导小组第二副组长兼扶贫办主任上任后,带领工作人员用了3个多月时间,对贫困乡镇村进行了一次比较深入的调研。到过的贫困自然村200多个,其中自然村最分散的,一个建制村分16个自然村,他们也坚持不漏过一个自然村。调查后向县委、县政府汇报时,将贫困乡镇中的高山深山贫困村分成了两大类型。一是类似于新宅乡库坑村的类型。库坑村,全村54户、167个人口,有耕地10亩、山林2700亩,其中毛竹园1200亩,资源比较丰富。县里的扶贫公路已经做到和阳坑村,距库坑村还有相当长的距离。由于全县丘陵地带和低山区的毛竹产业带快速发展,毛竹产量剧增,每百斤毛竹售价已下降到7元多一点,但因劳动力价格节节攀升,山民们将村里毛竹背到和阳坑公路边,每百斤毛竹运费比售价还要高1倍。因此造成资源积压而贫困。让人留有希望的是,和阳坑村该村的地势已高,只要加大就地扶贫的力度,重点把扶贫公路延伸过去,脱贫致富还是有希望的。二是类似于王宅镇紫溪村的类型。贫困的根源在于居住地的相对高度高,环境过于恶劣。正如紫溪村的村民们自己说:如若花几十万元、上百万元修一条路到山上来,还不如用这笔钱把整个村子搬下山去为好。县扶贫办主任董春法认为,实际紫溪村真要修公路,百把万元还是远远不够的。他建议,对于这一类不搬迁就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的村,应该实行“下山脱贫,易地开发”,想办法把这种村子搬迁到山下来。
  县委、县政府听取汇报后通过反复研究分析,决定在扶贫工作中分别采取就地扶贫和搬迁下山的决策,实行双管齐下。只是预计到后一种做法,遇到的政策及具体问题会更多,所以又指示扶贫办一定要坚持先试点,制订出相应的政策和规划,然后再逐步完善、推广。
  边实践边总结坚持走创新之路
  武义县委、县政府的决策和部署,最先来自群众的需求与提议。而在自1991年至2005年的15年工作实践中,上级党和政府领导的肯定、支持、推动与引导,是全县扶贫工作能够取得业绩的又一根本原因。据统计,15年间,亲临过武义县对扶贫工作进行过视察与调研,进行过面对面指导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有2位,省、部级正职领导人(含现职和曾任)有14位,其余副省级、副部级以及地厅级和处级正、副职领导人则更多。他们的亲临,既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贫困山区人民群众的深切关怀,又对武义县的扶贫工作发表了见解,作出了多方面的指示,其中指出最多、最一致的是要求武义县要边实践,边总结经验,做到不断创新。县委、县政府根据各级领导的指示,牢牢把住方向,使全县的扶贫工作沿着创新之路不断向前发展,政府、部门、全社会全方位地开展扶贫,这是规模与力度上的创新;从单项扶贫向综合开发扶贫方向发展,即从“输血式”向“换血式”和“造血式”方向发展,是根本解决问题的总方法上的创新;挂钩结对扶贫,是扶贫方式、方法上的创新。“下山脱贫”这一大创新,
  从试点到具体政策的制订与实施,更有着一系列的创新。各级党、政领导人的视察与调研,本志将专门安排在编末专记中记述。
  第二章 就地扶贫
  第一节 政府扶贫
  县委县政府加大领导力度
  政府扶贫,由县委、县政府向乡镇党委、政府布置任务并加强检查督促,乡镇又将任务分解到村,做到一级抓一级,加强领导。具体工作由县扶贫办组织实施。内容包括思想发动以及科技培训,兴办适合贫困地区发展的乡、镇、村及个体企业,农、林、水的开发,养殖业的发展,以及高山蔬菜的种植等等。同时,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在资金上给予适当补助。开始阶段,县财政还比较困难,所拨补助经费有限。1991年以后省财政加大了扶贫力度,给武义县下拨的扶贫资金不断地、大幅度增加。1991年至1994年,科技培训与工业贴息两项,补助资金计185.14万元,年平均补助46.29万元。1995年至1998年,增加农业开发项目补助以后,补助资金计488万元,年平均补助122万元。1999年至2003年的5年,又增加高山蔬菜种植补助项目,补助资金计1278.5万元,年平均补助255.7万元。至此,武义县面上的扶贫已确实收到了效果。针对这一实际情况,2004年至2005年的2年,县政府减少了工业贴息补助项目,补助资金计220.6万元,年平均补助资金下降至110.3万元。
  15年来,政府扶贫工作中还通过各级人民银行及所属的各商业银行,对贫困乡、镇、村提供享受扶贫政策的无息或低息贷款(贷款的利息已全部或部分由政府负担,不包括各行自行考察项目和自行收贷项目)。自1991年起至2001年,合计提供无息、低息贷款4238万元。此后,随着扶贫工作逐步取得成果,自2002年起不再专设。
  乡镇村协力实施综合开发
  1991年前,桃溪镇破田坑村人均收入一直在一两百元之间,是个典型的“贫困村”。1992年,村民在乡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的带领下开始实施综合脱贫工程,计划用几年时间摆脱贫困。1992年冬至1994年的3年时间,破田坑村在洋山岗头、潘响岭等山地上集体连片开发近33公顷荒山,种上板栗。1998年投产,该年收入1.7万元,丰产后年收入达10万元,人均年增收300元。为改善基础交通运输条件,1994年开始修建了6.4千米机耕路。1998年又在县政协、交通局、扶贫办等部门支持下,投资36万元浇筑1千米长的村水泥路。1996年,为改善灌溉用水条件,修复扩建了2座水库,增加蓄水量14000立方米。同时新浇筑渠道2000多米,增加灌溉良田8公顷,使全村70%以上的靠天田旱涝保收。1995年,又修建全村自来水。1994年、1995年又安装了有线电视。该村通过5年综合扶贫,人均收入提高到2215元,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至2005年年底,全村人均年纯收入4000多元。
  柳城镇橄榄源村123户,423个人口。1996年人均收入775元。是年,由金华市水利水电局挂钩结对帮扶,1997年扶持修建长3.5千米的通村公路,安排100多名村民到三港水库务工,还为小学生捐赠3000元的学习用品。1998年在继续安排简易公路建设、开展劳务输出的同时,赠送学校电视机1台,还有VCD机及VCD片等,进一步改善学生、校园的学习、教学条件。1999年补助自来水塑管,扶持建设饮用水工程,又补助资金购买种植850多株从日本引进的香蜜梨,培育蜜梨基地。该村通过挂钩单位帮扶牵头,采取交通扶贫、信息扶贫,打通与外界联系,拓宽信息获取渠道,改善教育条件,发展经济林,安装改善村民用水条件等综合措施,全村人均收入1999年达到1280元,比1996年增加505元。
  新塘乡原有“武义西藏”之称。开展综合开发扶贫以后,省、市委及时为该乡安排挂钩扶贫结对的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和金华市工商局两个单位,在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乡在结对单位的帮助支持下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到1999年全乡成为全县贫困乡镇中最早实现村村通公路、通电、通自来水、通程控电话、通有线电视、通有线广播的乡镇。后又发展猕猴桃基地、药材基地、高山蔬菜,同时鼓励山区农民外出经商打工,实施零星下山脱贫迁移到县城周边,减少在乡人口,集约经营原有土地,提高劳动效率。到2001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达到了2000多元。
  县委、县政府及其扶贫办,针对贫困乡镇山地广阔和水力资源丰富等优势,通过综合开发扶贫,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第一步,到1996年,武义县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第二步,到2000年年底止,进行农业综合开发8000公顷,全县的经济特产基地达到14333公顷,人均0.74亩,户均2.4亩,全县初步形成了以茶、桑、果、菌、笋、高山蔬菜为主的六大系列基地,从而为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建立了绿色小康工程;山区小水电,采取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式,累计发展到104座,装机容量达到5.03万千瓦。第三步,经过“十五”期间的努力,经济特产基地累计数达到13333公顷,小水电累计数增加到135座,总装机达5.4万千瓦,经营、管理水平比前有了更大提高。贫困地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1991年418元提高到2000年的1492元,2005年又提高到2414元;而贫困地区总人口数,1991年为12.4万人,至2000年减到0.7万人,2005年又减到0.5万人。
  民政扶贫
  1991年8月县扶贫办建立以后,县民政局作为重要部门之一,继续开展扶贫工作。1991年至1996年,通过县民政局、县扶贫办提供的平价化肥为4045吨,拨各贫困乡镇村购买化肥款194.45万元。这一扶贫方式,因武义县成为全省8个贫困县中首批脱贫县,自1997年起不再进行。
  1991年专职扶贫机构县扶贫办建立后,民政局开展的民政扶贫,一是结合自身老区工作的业务开展工作;二是结合自身社会救济工作,担负了原先“扶贫扶到户”的工作。结合老区工作方面,到1996年12月省委、省政府宣布武义县光荣脱贫时,民政部门累计下拨革命老区乡镇建设基金4次合计41.3万元,并编写出版了《革命老根据地县——武义》一书。老区办的机构不存在后,“扶贫扶到户”则通过两方面的渠道来体现:一是对农村贫困户(又称困难户)的临时补助。1991年至1995年补助了86万元,1996年至2000年补助了205.26万元,2001年至2005年补助的农村困难户与城镇困难户合计数为506.78万元。二是自1996年7月开始,逐步建立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此项工作先由县民政局实施,后划归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主管(详见第二十八编第五章第九节《最低生活保障》)。
  交通扶贫
  90年代以后,“若要富、先修路”成了武义县扶贫工作中扶助方和受助方的共识。1990年至2000年,全县共投入筑路建桥资金2.12亿元,其中上级有关部门捐助5700万元,县财政拨款1000万元,乡(镇)村集体出资7500万元,农民自筹(包括劳动力投资,下同)7000万元。建成水泥路95.09千米,沥青路154.89千米,沙石路255.72千米,简易公路380.8千米,合计886.5千米。其中1996年,省政府奖励50万元扶贫款全部投入村级公路建设。项山头村与陈弄村联合修建的4千米公路到1996年12月25日全线竣工。公路通村后的1999年陈弄村被县政府命名为“高山蔬菜专业村”,人均收入从1998年的715元提高到该年的1329元。项山头村的人均收入也有了较大的提高。桃溪镇锦源村由14个自然村组成,全村416户、1301人,于1999年11月新建了通村公路,先后共建了17座桥,铺了300多个涵管。
  2001至2005年,全县农村公路共投入筑路建桥资金3.5亿元,其中上级有关部门补助1.6亿元,县财政拨款3000万元,农民自筹1.6亿元。完成新建、改建水泥路834.86千米,沥青路71.01千米,沙石路52.63千米,简易公路58.49千米,合计1016.99千米。至2005年年底,全县18个乡镇(街道)、544个建制村中已有512个建制村通等级公路,公路路面硬化率达94.1%。
  教育扶贫
  扶贫工作的实践使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经济贫困的实质是智力贫困、人才贫困。治贫应重在治愚,治愚必先兴教。鉴于现实生活中,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做了大量的动员工作,筹集经费进行扶贫建校,并称之为“教育扶贫”,本目仅记政府扶贫建校,捐资助学则列入下一节记述。
  自1991年至2005年,武义县实施的单位扶贫建校项目有28个,个人扶贫建校项目12个(其中单位捐资与个人捐资重叠的1处)。1995年2月15日省长万学远在省城的扶贫建校动员大会上作动员报告以后,总投资1409万元(其中501万元由省、市挂钩结对扶贫单位捐资)的金穗民族中学建设工程上马。柳城畲族镇组织了两次社会捐赠,捐款数59万元。武义县南部山区的第二镇——桃溪镇,在由省、市级挂钩结对扶贫单位开展的桃溪中学和泽村初中扶贫建校中,镇干部和全镇教职工每人捐款都在100元以上。
  科技扶贫
  科技扶贫工作由县科委(后称科技局)、科协和县扶贫办共同主抓,互相配合进行。
  1994年~1998年,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先后派出6位处、科级干部到武义县政府和农行任职,加强扶贫的指导。科技扶贫的方式:第一种形式是科技培训、技术引进和产业基地开发相结合,第二种形式是科技培训与转移就业相结合。
  1996年县扶贫办聘请省农科院专家陈学选对山区猕猴桃基地进行指导,全县猕猴桃达800公顷。1997年5月至1998年,金华市商品进出口检验检疫局帮助柳城镇聘请磐安县林业专家和食用菌专家为村技术顾问,帮助做好粮、果、菇、畜、蚕、茶、林发展规划,发展香菇16万袋,引进元胡、橘梗品种及种植技术,发展药材种植。1997年至1999年的3年中,金华市科技协会为柳城镇后坪山举办香菇种植培训班多次,放养香菇5万袋,还指导帮助40户农户饲养404只灰鹅(武义县以李明焱为代表的食用菌生产、加工、销售工作者在科技扶贫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详见第八编第三章第七节)。
  1998年省农行帮助宣武乡少妃村发展板栗10公顷。1999年9月30日,省农行行长蒋克华亲自了解情况,成了科技联姻的牵线人。1999年初,在省扶贫基金会的支持下,引导山区农民发展高山蔬菜2000公顷,收入在6000万元左右。2000年3月,武义县政府成立武义县有机茶发展办公室和武义县高山蔬菜发展办公室,把原有优势条件的茶园按有机茶环境和生产技术要求进行改造和转换。到2005年全县有机茶发展到了1400公顷。高山蔬菜发展办公室与扶贫办合署办公,开展技术引进和指导,在全县山区600米以上的耕地发展四季豆等高山蔬菜和名贵药材。400米至600米发展高山西瓜。3年之内武义高山蔬菜成为全省的重点县。
  在技术培训与农业产业基地发展相结合的同时,又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与劳动力转移相结合的扶贫方式。1994年2月18日,扶贫办第一批组织武义劳务输出18人,赴上海华申船舶修造厂务工。以后陆续又有人赴该厂务工,先后合计共50人。1996年6月~7月,县扶贫办分别组织140人和300人,分头赴中美合资杭州特拉斯皮件有限公司和中翠橡胶厂务工。1997年11月,又组织120余人赴日本独资企业杭州亚细亚旅游服饰有限公司务工。2003年,县政府对贫困地区农民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给予300至800元的补助。每年县财政核发资金,2003年150万元,2004年、2005年各为300万元。
  第二节 社会扶贫
  社会扶贫,主要包括社会捐赠和单位挂钩结对扶贫两种形式。
  社会捐资扶贫
  1993年至1996年8月18日,武义县团县委主导实施的向全县3000名贫困生捐赠的109万元希望工程助学经费中,80%以上系个人捐款。宁波港务局驳轮公司募集捐款1万余元建立向宣武乡贫困生助学的专项基金。杭州国际大厦与桃溪镇泽村小学、章岸小学的25名学生结对,杭州大华饭店与宣武乡14名学生结对,金华市审计局与三港乡的33名学生结对,武义县教育局干部职工则为贫困少年儿童捐款13000元和图书数千册。实物捐赠方面,至1996年8月18日止,浙江省人大办公厅向武义县新宅、塘头、乌门3所小学各捐赠一个“希望书库”,合计价值9000元。杭州市铁路分局团委向新宅初中捐赠了1个“希望书库”,价值3000元。据统计,全县接受捐赠的图书总数已达13万余册。
  1995年1月,浙江印刷集团公司患癌症的退休职工魏银辉临终前留下嘱托,要公司将她遗产中的全部现金3600元赠送给革命老区有困难的学生。同年2月23日,集团公司把这笔钱捐给了武义县柳城小学。同年4月,集团公司又发动干部职工捐款6.3万元,公司又拨出3.7万元凑成10万元的整数,帮助柳城小学建立起了扶贫助学基金会。另外,自1995年以后,集团公司每年捐资助学6000元,帮助柳城小学120名贫困生交学杂费和5至8位特困生的大部分学习费用,直至学杂费免收为止。期间的1999年4月,该集团公司又发动干部职工为柳城小学捐资助学4万元。
  1996年3月,浙江印刷集团公司还捐赠柳城小学2台印刷机、1台切纸机,送货上门并安装调试好,帮柳城小学建立起校办工厂。至同年秋天,该校办工厂印刷的学生练习本和教师备课笔记本就已经能够满足柳城学区5乡、1镇的需求,并为柳城小学增加了一项稳定的收入。11月1日,桐乡市政府扶贫建校的新宅初中“桐乡楼”建成之时,桐乡市政府又送来价值5000元的投影仪、收录机、图书和体育器材。同年开始,与金穗民族中学结对的义乌中学,相继为金穗民族中学捐赠了一套军乐鼓、一架钢琴,并为学校装备电脑教室,捐款数为4.5万元。
  浙江大学是武义县贫困乡镇新宅镇2000年至2005年的挂钩结对扶贫单位,捐资金额310万元,有数项捐资助学项目。浙江师范大学与贫困乡镇大田乡结对。他们结对时间较迟,但扶贫建校和捐资助学力度很大,在捐资130万元扶贫建校的同时,还支付40.9万元开展了14次不同形式的捐资助学活动。省农发行和省丝稠公司,也分别支付5.9万元和1.5万元,向三港乡、三港小学捐赠电脑和体育用品等。
  有的单位和个人,捐资做了好事却不愿留名。1994年夏,一名化名“无鸣”的好人仅署址“金华”寄给武义县希望工程办公室4000元人民币,并用仿宋字写出自己救助贫困儿童的心愿。1996年4月,又一名化名“武一民”的好人,向县教育基金会寄来一笔6188元的捐款。
  挂钩结对扶贫
  1991年浙江省委13号文件公布省轻工业厅、地矿厅、水利厅和桐乡县4个单位,分别与武义县政府挂钩结对,开展挂钩结对扶贫工作。1994年至1996年,省政府公布第二期省农行、省邮电局、省丝绸公司、桐乡市政府、杭州大学、省环保局、省机关事务管理局7个单位与武义县政府挂钩结对,其中省农行为该批挂钩扶贫单位的牵头单位。1997年开始,省政府公布的单位,明确与武义县的贫困乡镇直接结对。
  第三期挂钩结对,时间为1997年至1999年。具体结对情况如下:省农行、省委党校、省改革月报社、杭州船舶工业学校与宣武乡结对,省财政厅、省计经委、省邮电局、杭州天鸿饭店、浙江贸易学校、省邮电医院、巨化集团与坦洪乡结对,省丝绸公司与竹客乡结对,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与新塘乡结对,省计经委、省农经委、省环保局、浙江贸易学校与大溪口乡结对,省国防工办、浙江中大集团、中信实业银行杭州分行与桃溪镇结对,省国防工办、省计经委与三港乡结对,浙江耀江集团、省民航局、德国布来梅海外研究发展协会、省计经委与柳城畲族镇结对,省政府办公厅、省计经委与俞源乡结对,桐乡市继续与武义县政府结对继续支持新宅初中桐乡楼建设。其中省农业银行是本期挂钩结对的牵头单位。
  第四期挂钩结对,时间为2000年至2002年,省民政厅、省农行与西联乡结对,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省中大集团与桃溪镇结对,省丝绸集团、省农发行与三港乡结对,省民航局、浙江财经学院与柳城畲族镇结对,杭州卷烟厂与竹客乡结对,浙江大学与宣武乡结对,余杭区与明山乡、云华乡2个乡结对,永康市与大溪口乡结对,东阳市与坦洪乡结对。其中省民政厅为本期挂钩结对牵头单位。
  第五期挂钩结对,时间为2003年至2005年,省民政厅与西联乡结对,省中大集团、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温州直属房产公司与桃溪镇结对,省丝绸公司、省农发行与坦洪乡结对,浙江大学、省中保公司2个单位与新宅镇结对,杭州卷烟厂、浙江省财政学院与柳城畲族镇结对,东阳市政府与坦洪乡结对,浙江师范大学与大田乡结对。其中,省民政厅是本期挂钩结对牵头单位。
  金华市人民政府下文公布市级所属单位与武义县及其所属贫困乡镇的挂钩结对,起自1997年9月。然而,市级机关、单位与武义县的挂钩结对扶贫,实际上在那之前已经开始了。1994年至1996年,省农行与武义县开展挂钩结对,拿出135万元用于新建武义县金穗民族中学。实际上,135万元捐赠款中,80万元是省分行直接捐赠的,另外55万元是由省分行组织金华、萧山、桐乡、绍兴、余姚、义乌等市、县分行捐赠的。而且类似的单位还不少,市交通局、中共金华市委办公室、市商业银行、市纪委、市矿管局、市水利局、金华城市合作银行等单位,或是与本系统的省级单位一起,或是由自己直接组织,先后都对武义县及其贫困乡镇提供过有力的支持与帮助。
  鉴于市级公布的挂钩结对扶贫,在时间上是与省级公布的单位第三期至第五期的挂钩结对扶贫相一致的,但帮扶的对象,则是具体到贫困村。现套用省级挂钩结对的“期次”,分别记载如下:
  “第三期”(时间1997年至1999年),市水电局与柳城镇橄榄源村结对,市商检局与柳城镇梁家山村结对,市委组织部和市建设银行同时与桃溪镇陶村结对,市邮电局与新宅乡沿溪村结对,市房管局与新宅乡溪下村结对,市人大办、市林业局和市农行与宣武乡上少妃村结对,市技术监督局与宣武乡吉祥寺村结对,市外经贸局与明山乡板坑村结对,市国资局与明山乡叶山头村结对,市地矿局与俞源乡九龙村结对,市纪委和市粮食局与坦洪乡上陶村结对,市委办和市商业银行与坦洪乡软朝村结对,市环保局与云华乡民丰村结对,市物价局与西联乡石柱源村结对,市工商局与新塘乡上黄村结对,市教委与竹客乡六葱湖村结对,市交通局与三港乡三港村结对,市公安局与大溪口乡内圩村和山下鲍村两个村结对,市科协与柳城镇后坪山村结对,东阳花园集团与竹客乡江坑村、坦洪乡上陶村两个村结对,市烟草局与坦洪乡上陶村结对,市团委与宣武乡希望小学结对。还有,义乌市工商局、东阳市工商局、永康市工商局、宁波市工商局、义乌市农行、萧山市农行、桐乡市农行继续与武义县金穗民族中学结对。
  “第四期”(时间2000年至2002年),市审计局与竹客乡西舒村结对,市扶贫办与俞源乡九龙村结对,市建设银行与桃溪镇陶村结对,市宗教局和市寿险公司与柳城镇橄榄源村结对,市商检局与柳城镇梁家山村结对,市邮政局和市房管局与新宅乡后林畈村结对,市人大办和市农办与宣武乡大莱村结对,市经贸局和市国资局与明山乡东巨村结对,市地矿局与俞源乡九龙村结对,市纪委和市粮食局两个单位与坦洪乡上坦村结对,市环保局与云华乡清湖村结对,市工商局与新塘乡上黄村结对,市技术监督局与大溪口乡水头村结对,市人民银行与三港乡三港村结对,市科协和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两个单位与西联乡河涧村结对,市交通局与白姆乡沿朱岭村结对,市劳动局与桃溪滩乡金阳村结对。
  “第五期”(时间2003年至2005年),市国土资源局与泉溪镇上潘新村结对,市民政局和市协作办与柳城镇云溪村结对,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和市外事与侨务办与桃溪镇陶村结对,市政法委和市中保公司与新宅镇后林畈村结对,市政协和市联通公司与坦洪乡上坦村结对,市检验检疫局和市团委与西联乡河涧村结对,市审计局与市体改局和市行政执法局与三港乡三港村结对,市农业局和市农行与大溪口乡沿溪岭脚村结对,市妇联和市广电局(台)与大田乡瓦窑头村结对,市卫生局与西联乡景阳村结对。
  自1997年的第三期开始,挂钩结对单位,经常由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带队,带领干部或技术人员到受助贫困乡镇或贫困村调查研究,进行面对面指导。合计到过武义的有639批计2875人次,其中省级单位的275批计1362人次,市级单位的364批计1513人次。
  第三章 下山脱贫
  第一节 试点
  要将4万多就地脱贫无望的贫困山区农民搬迁下山实行异地开发,是一项社会性、综合性的大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不但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而且工作量大、牵涉面广,要克服众多的困难。遵照县委、县政府“下山脱贫”先进行试点的指示,县扶贫办经过与王宅镇、柳城镇、西联乡的党委、政府反复协商,于1993年的8月开始,在王宅镇的紫溪村,还有西联乡金山村杨梅岗自然村和柳城镇麻济村的上天苍、下天苍两个自然村进行下山脱贫的试点。其中,王宅镇的紫溪村,属于建制村下山脱贫;而西联乡和柳城镇的3个自然村,则是属于该村范围内高山自然村向平地中心村搬迁的试点。
  王宅镇的紫溪村,居住地在王宅镇的大山深处,山名大法尖,海拔917米。村庄建在离大法尖不远的山窝里,建村已310年。1992年时,全村46户、176人,山地面积120公顷折合1800亩,村民年人均纯收入不到300元。异地开发能脱贫致富、增产增收的期望,还有该村老支书的儿子施用农药中毒人未抬下山便停止了呼吸的事,成了正、反两个方面促进该村村民搬迁下山的动力。得知县扶贫办和镇党委、政府来该村进行引导下山脱贫的试点工作,村两委和村民们非常拥护,积极行动。而西联乡金山村的杨梅岗自然村和柳城镇麻济村的上天苍、下天苍两个自然村,原本就有一部分土地是在山下的中心村的,解决建房的宅基地和生产、生活用地,只需在该村范围内进行调整。两个类型三个地点的试点工作,在县扶贫办的统一指导下,分别由王宅镇和西联乡、柳城镇政府的领导下进行。
  整个下山脱贫试点工作过程中,坚持政府引导、支持的方式;坚持群众自愿、自拆、自建的原则;高山自然村的农户迁移到山下的中心村所在地的,由该村村委会处理解决好建房宅基地和生产、生活用地;建制村整村迁移的,在县扶贫办的主持下,由迁出的乡镇村和接纳地的乡镇村反复沟通、协商的基础上,由迁出地的村向接纳地的村付给土地补偿经费,做到有偿使用,不搞一平二调;双方协商同意以后,由乡镇政府编制好规划,然后报县政府批准,没有经过规划或未经县政府批准,均不得擅自搬迁;县级的计划(发改)、规划、国土、财政、林业、供电、交通、广播电视、民政、建筑设计等部门,则对高山深山农民迁移下山给予大力支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所审批的项目一律实行优惠收费,有条件的还做到免费服务。到了该年年底,紫溪村成了全县的第一个下山脱贫村。西联乡金山村的杨梅岗自然村和柳城镇麻济村的上天苍、下天苍自然村,也基本完成了由高山村向山下中心村的搬迁。两个类型三处地点的试点都取得了成功。
  在1993年下半年1个建制村2个自然村下山脱贫的试点过程中,在俞源乡和西联乡这2个乡,由于贫困山区的穷山民下山搬迁的要求非常强烈,俞源乡的尖坑村,还有西联乡的三笋坑、弄坑、四百田、下田等建制村以及金山村下属的小溪下自然村,也纷纷提出了下山脱贫的请求。后经县扶贫办和俞源、西联二乡党委、政府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认为俞源乡的尖坑村,他们要求从海拔500米的烟铺山的山上迁移到老尖坑脚下来,土地系该村在山下的土地,处理起来也比较方便,于是在1993年下半年便批准了他们的要求,纳入了试点的范围。然而,西联乡的三笋坑、弄坑、四百田、下田4个建制村以及金山村下属的小溪下自然村,这些村原是因为要修建宣平溪水库的需要而搬迁的,他们的要求是享受水库移民政策的同时,在选址等方面也像下山脱贫的山民一样,有更多的自主性。经研究,县委、县政府也顺应民心,同意了他们的要求,允许他们自1994年起纳入下山脱贫的范畴继续往下搬迁,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
  第二节 政策
  武义县委、县政府在引导、组织和指导武义县高山、深山贫困山民下山脱贫工作中,经过审慎决策,先后下达了两个县人民政府令。
  1994年5月8日,县长蒋岩金签发了县人民政府第6号政府令,公布了《武义县高山深山农民居住迁移试行办法》(简称《试行办法》)。这个政府令,成了全浙江省、也是全国第一个专门鼓励高山、深山农民下山脱贫的政府令。考虑到王宅镇紫溪村的下山脱贫,是在该镇范围内进行的,而在整个武义县,要将4万多就地脱贫无望的高山深山贫困农民搬迁下山实行异地开发,势必要尽可能从全县范围考虑将他们迁往土地较多、较为适宜接纳的乡、镇、村去,不再受该乡镇的局限,因而增加了迁出地和接纳地双方乡镇人民政府、村委会沟通、协商、规划、动员等工作,要求接纳地发扬奉献精神,在有偿提供土地时以优惠价格收费;以及迁移户自建房用地批准之日起在规定时间之内,拆除原有的房屋复垦还耕或还林,不得空闲抛荒,困难户可以适当延长拆房时间等等内容。同时,县扶贫办经过反复研究,并及时将武义县下山脱贫规划报经县委、县政府批准。第一步,从1993年至2000年底,规划用8年时间搬迁3万山民下山脱贫;第二步,从2001年至2010年,再把1万最困难的贫困人口分批搬迁下山。后来,这一规划提前到2005年前就已超额完成。
  县政府6号令和下山脱贫总体规划发布以后,武义县的下山脱贫工作加大了力度。至1996年下半年,全县有14个村委会115个自然村5889户17493人搬迁下山。是年县人民政府对第6号政府令公布的《试行办法》进行了修订,修改后设总则、新村规划、建设用地、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土地复垦、下山脱贫与造田造地相结合、部门任务、罚则等八章,具体条文也从原先的19条增加到了40条。1996年11月25日由县长郑可风签发了县人民政府第22号政府令,发布了《武义县高山深山农民下山脱贫办法(修正案)》(简称《下山脱贫办法》),并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再后来,随着下山脱贫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1999年又相继出台《武义县下山脱贫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和《武义县下山脱贫有关问题补充处理意见》等文件。武义县贫困村、户的土地安置和资金筹措等问题,正是在这一系列的政策、意见指导下,通过认真而又过细的工作,逐个进行解决的。工作中遵照上级领导“边实践、边总结”的指示精神,还先后制订出了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主要措施:
  着眼于“贫困山民下得来”,优化服务。规定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和下山农民共同努力,建立由扶贫办牵头的下山脱贫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下山脱贫中的具体问题,列入乡镇和各部门的年终考核;在项目立项、新村规划、建房用地审批等方面实行乡镇全程代理、部门限时办结制度,提高办事效率;妥善解决好下山脱贫村行政管辖权归属、村级群众自治组织体系建设、户口迁移、资产转移等问题。
  着眼于“下山后的农民稳得住”,注重三个转变。其一,2000年以前,以整村迁移为主,迁移的多为海拔高度800米以上的村和自然村。2001年开始,注重向整村迁移和零星迁移双轨制转变。其二,注重零星搬迁中的安置地点由分散安置向集中安置转变。其做法是以接纳地的乡镇、街道为实施主体,实行“统一征用土地、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收费标准、统一基础设施建设”。2001年11月起,还在县城城北兴建了“零星下山,集中建设”的思源小区。其三,政府资金投向由分散扶持为主向统分结合转变。2005年9月15日以后起,政府集中有限财力,加大对脱贫小区基础设施投入,重点搞好脱贫小区的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功能。鼓励零星下山群众进城购房,对符合下山脱贫条件的群众购买城镇商品房的,政府给予一定的补助。
  着眼于“下山后的山民富得快”,实施“五个结合”。一是下山脱贫与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相结合。转移山民、减少山民、提高山民、富裕山民,实现下山脱贫与工业化、城市化的互促互动、共进共赢。为下山农民提供更多的非农就业岗位和新的生活空间;通过引导下山人口向城镇迁移,为企业提供劳动力资源,促进工业化、城市化。武义县在经济开发区设立扶贫工业小区,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欠发达乡镇发展工业。组织规模工业企业与下山脱贫村开展一帮一扶贫结对活动,动员企业帮助下山群众进行新村建设,优先录用下山农民工,为下山群众解决具体困难。二是下山脱贫与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工程相结合。为下山农民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815期,受训农民达28914人次。2004年和2005年,县财政连续2年,每年筹措1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劳动力培训。三是下山脱贫与劳务输出相结合。加大对大中城市劳务需求的信息收集、发布,为农民外出创业提供必要的培训、信贷等扶持,提升劳务输出水平,引导和鼓励山区群众由打工者转变为创业者。自1995年至2005年,每年县和乡镇帮助联系劳务输出均在11000人左右。至2005年年底止,累计有近万名武义人在省外的昆山、苏州、常州等地开办超市5000余家,年总计纯收入达2亿元左右。大量的农民外出到上海、北京、大连、南京、广州等城市近郊及县外从事畜业种养业。四是下山脱贫与发展来料加工相结合。2004年全县来料加工从业人员已达1.2万余人,实现加工收入7800余万元。2005年,武义县有计划地组织下山脱贫农民在新村发展来料加工点,从业人员上升到1.4万人,实现加工收入1.2亿元。五是下山脱贫与退宅还耕、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鼓励下山村民利用原有老村空宅基地、耕地退宅退耕还林,发展经济林、高山蔬菜等。对旧村退宅复垦还耕的村每亩耕地补助人民币8000元~15000元。西联乡用了10年时间迁移下山脱贫30多个自然村,开发国家级牛头山森林公园。俞源乡的清风寨和柳城畲族镇的小黄山2处,将下山脱贫以后的村庄旧址开发成绿色生态旅游产品发展旅游业。
  第三节 安置
  贫困山村要从山上迁移下来,碰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要有新的土地去安置他们。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不论是用到国有土地,还是向接纳地征用的土地;在土地的用途方面,不论是宅基地、口粮田、责任田或菜地、山地,第一个政策原则是有偿使用、不搞一平二调。征用时,由使用者向被征用者付钱,决不无偿划拨。同时,在进行下山脱贫村规划之时,还要做到如下三点:第一,事前作好调查研究,选择好土地比较宽裕的村,并做好领导者和群众的思想工作,以便能够拿出足够的土地来安置下山脱贫村。如果一个村拿出来的土地数量不够,也可以由几个村共同协作,凑出足够数量的土地来。第二,按照沿城、沿路、沿镇、沿中心村工业区或在城郊选址的原则,实行异地开发。这样做,利于下山脱贫村下来以后,稳得住,富得快。第三,做好接纳地领导和群众的思想工作,既不搞一平二调,实行土地的有偿使用,又发扬奉献精神,大力支援,以优惠价格收费。方法是土地先由政府征用,最低价位每亩仅付征用费2000元,然后政府将征用的土地用于下山脱贫村的安置,由下山村自负有偿土地的部分经费,不足部分由政府补助和社会捐助的经费给予解决。工作中,县扶贫办和有关乡镇、街道曾先后组织十多批接纳地的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两委人员到未下山的村、自然村、户访贫问苦,让他们切身体会高山深山农民的艰难,动之以情,使他们乐于伸出援助之手。上山访问过的乡、村干部回到接纳地后常这样对村民们说:在革命战争年代,老根据地村的人民群众当红军、打游击,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如今,党的政策这样好,平原地区的人生活好起来了,不能眼看着他们再在山上受苦,平原地区的人们一定要支援他们。让他们下得来,留得住,大家一起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因此,自1993年王宅镇的紫溪村于全县第一个实现在本镇下山脱贫算起,武义县各接纳地的干部和群众,的的确确对下山脱贫工作是大力支援,以实际行动作奉献的。西联乡马口村先后拿出土地223亩,陆续接纳了本乡6个建制村29个自然村,计1072户3699个人口下山脱贫。
  1996年邵宅乡(今白洋街道)王大路村接纳了明山乡大初坑自然村。1998年,丁前村(今属白洋街道)接纳了白姆乡张坑、茶山改名的城东新村,下厅前接纳了新宅乡沿溪村的黄山自然村。1999年金畈村(今属白洋街道)接纳了大田乡高村自然村。
  1997年以后,原桃溪滩乡接纳了8个下山脱贫村。
  1997年,履坦镇的后桑园村接纳了坦洪乡软朝村,到1998年改名为金桥村。
  王宅镇的要巨村,1998年接纳了三港乡的张大山村(后改名为要巨二村)。1999年,该镇的王宅村接纳了俞源乡的何处、塘岗、井岗山3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的通阳村,同年又接纳了俞源乡的羊虎坪村和慈姑堂村;2002年又接纳了西联乡原地质灾害村石柱源和水碓坑村合并而成的新兴村。
  1998年明山乡上潘等5个自然村迁移泉溪镇组建一个新的村。因为户数多、人口多,一个村接受有困难,泉溪镇党委、政府组织王山头、新屋、叶墙头、车苏等4个村共同协作,由王山头提供口粮田,由叶墙头和新屋村解决宅基地、蔬菜地,由车苏村提供山地(公墓山)。泉溪镇的巩宅村,则接纳了明山乡茶曹、宣武乡的炳坑二个自然村。2000年~2001年,熟溪街道南湖村、陈宅村为接纳下山脱贫山民,拿出了好地12公顷多,接纳了白姆乡小同村和龙潭村、新宅镇谢山村、桃溪镇齐腰村及南部山区乡镇的零星户共295户1300多人口,形成了一个较大的下山脱贫小区。
  2001年,为建设前文已经提及的“思源小区”,从壶山街道的国有土地中划出7公顷土地安置200户、计700人口。
  2002年,桐琴镇东皋村接纳了董源坑、上夫山和后定垅3个村下山脱贫。
  第四节 资金
  凡是要搬迁下山的村、自然村、户,都是贫困村和贫困户,资金都比较困难。因此,在提倡搬迁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愿搬迁和接纳地尽可能低价收取土地有偿使用费,及县各职能部门在提供服务时尽可能做到免费或优惠收费的同时,帮助筹集搬迁经费自然成了重中之重的工作。资金来源主要是三大方面:第一渠道是政府补助。一是1994年起,省、市、县开始专列下拨下山脱贫补助专款2831万元,全部用于下山脱贫补助,其中1994年补助25万元、1995年150万元、1996年250万元、1997年150万元、1998年190万元、1999年210万元、2000年340万元、2001年270万元、2002年330万元、2003年260万元、2004年和2005年两年合计656万元。二是自2000年起,省、市、县政府开始下拨危房改造专款310万元,其中该年下拨80万元,2001年和2002年每年各下拨80万元,2003年下拨70万元。三是自2001年起,省、市、县政府开始下拨奔小康补助款372万元,其中该年下拨112万元,2002年24万元,2003年30万元,2004年91万元,2005年115万元。以上第二项和第三项合计682万元部分用于搬迁下山补助,部分用于贫困村、贫困自然村的贫困农民就地扶贫。
  筹集资金的第二渠道,是发动社会捐赠。1994年7月,由县扶贫办具体组织“献爱心、送温暖”活动,本期收到捐款捐物计100多万元。1997年冬,四川省绵阳卷烟厂厂长陈德良带着全厂一千多名职工的深情厚谊,向九龙山村捐赠10万元人民币。下山后的九龙村人将资金用于通往村口的康庄大道建设,并命名为绵阳路。2001年至2003年县委组织部、机关党委发动各机关单位支部捐款137万元,帮助特困户下山建房。2004年,由圣奇公司向三井坑村捐资12万元;茭道镇党委、茭道镇方坑电站党支部、茭道总校党支部3个单位向王宅镇的下山脱贫村阳光村各捐赠3000元;杨家水泥厂则向阳光村捐赠水泥12吨用于下山脱贫基础设施建设。
  筹集资金的第三渠道,是前面已经作了记载的省、市挂钩结对扶贫总资金4411.2151万元中,省、市挂钩扶贫单位用于下山村的搬迁补助。初始阶段,省、市挂钩结对扶贫资金是落实到县,由县往下分配的;而后期,省级单位将资金落实到乡、镇,由乡镇往下分配的。
  第五节 成效
  1992年5月,在县内行政区划调整中,原34个乡镇调整为23个乡镇,其中的20个贫困乡镇调整为13个贫困乡镇。然而,贫困地区所指的范围和人口数是基本不变的。1996年,武义县累计有17493人搬迁下山。这一年,贫困乡镇工农业总产值已经从1990年的1.2亿元上升到9亿元,全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1991年的418元上升到1188元。省委、省政府于这一年的12月24日宣布武义县为全省8个贫困县中首批提前脱贫的4个县之一。自这时起,武义县的原13个贫困乡镇,改称为13个欠发达乡镇。至2000年底止,累计搬迁下山10233户、30765人,其中建制村32个、自然村232个;全县下山脱贫村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220元,比1993年增长297%。至2005年年底,全县累计下山脱贫14315户43729人,328个自然村,下山后建制村47个;下山脱贫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八分之一。这一年全县欠发达乡镇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414元。其中下山脱贫村农民人均年纯收入,无论是增收的速度,还是增收的幅度,都要快于和高于欠发达乡镇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的平均数。其中整村下山脱贫的,人均年纯收入4080多元。下山脱贫后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概括起来可分为如下四个方面:
  (一)生存环境,从“糠箩”跳到了“米缸”。高山深山农民搬迁下山后,“七大难”问题得到解决,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善。下山脱贫给贫困山区农民彻底改变了命运。全县第一个搬迁下山的王宅镇紫溪村,原先村民们每天背毛竹沿着唯一的羊肠小道下山,卖掉毛竹后又饿着肚皮挑着粮食上山,几乎成了紫溪人当年生活的全部内容。搬迁下山以后,紫溪人脱贫了。村中铺设了水泥路,建起了砖瓦房,还办起了茶场。村民说:如今是“公路通到家门口,电话摆到桌上头,电视打开有看头”。
  (二)人的素质,实现了从“山民”到“市民”的跨越。过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收入门路单一,且极其低微。搬迁下山后,观念变了,信息灵了,离城镇、工厂近了,经济发展环境得到了优化,致富门路不断拓宽。坦洪乡软朝村下山后更名为金桥村,重点发展大棚蔬菜,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从下山前的370元提高到2005年的7000元。又如大岭头村下山后更名为金阳村,张大山村下山以后更名为要巨二村。这两个村90%以上的劳动力在附近工厂务工,人均年纯收入分别达到4000多元和3680元。到2005年年底为止,类似于以上搬迁下山后改了新村名的村,全县共计有20多个。
  (三)迁入地的乡镇村,因增加下山脱贫人口而得到快速发展。如西联乡马口村,1994年接纳下山脱贫村之前人口仅有830人,通过接纳下山脱贫农民,到了2005年人口增至3616人,马口村的面积已是下山脱贫前的4.5倍,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已成为武义县南部山区一个新兴的小集镇。
  (四)生态环境,因为从源头上杜绝了林木的乱砍滥伐,得到了有效保护,同时,下山群众通过退耕、退宅还林,回老村发展经济林,反过来又促进了生态建设。至2005年年底止,下山脱贫村已实施退耕还林2000公顷,47个村中,按下山前的328个自然村计算,其中有190个自然村已经完成了宅基地复垦约92公顷,发展经济林27万公顷,封山育林975万公顷。
  武义县下山脱贫的成效,从各村下山后的变化中,可以看得更清楚、具体。下面,先记述部分高山深山村下山前后变化的实例:
  例一为俞源乡九龙村。下山前因为穷,全村有40多位大龄青年娶不到媳妇,而且,此前已连续6年全村没出生过一个婴儿。1996年经县人民政府批准下山脱贫,家家建起了新房,另有办公楼坐落在村中央。全村道路硬化,路灯亮化,饮水洁化,污水净化,房前屋后绿化,垃圾无害化,村庄花园化。自1996年~2005年,全村有28位男青年娶妻结婚(其中1998年农历12月,村里还为6对新人举办集体婚礼)。村民们下山后历年所写的春联,常看到如下的内容:千好万好下山脱贫最好,爹亲娘亲党和政府最亲;蜗居高山五百年,不如下山三五年;山上五百年贫穷,下山三五年致富等等。该村从全乡原来最穷的村变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村(该村以及后文各村,下山前后的年人均纯收入,均见表30-3)。
  例二为饭甑村,由饭甑、半丘、高舒3个自然村组成。1982年村里砍掉一座山的树木卖了14万元,再向农户摊派劳动力,用了8年时间建成4.5千米机耕路。但由于山高路陡,拖拉机开在路上直冒烟,上不去,机耕路修了又塌,塌了又修,吃尽了苦头。1996年,为了让饭甑村的3个自然村下山脱贫,县扶贫办工作人员进村28次,到西联乡乡政府43次。最后经县政府批准,在村两委的带领下饭甑村举村搬迁,迁居在西联乡乡政府旁。村名改为景阳村。村内道路、自来水、有线电视、程控电话、调频广播通到家家户户。老村全部退宅还耕、还林。而下山脱贫的变化中,最大的变化是观念变化,2005年,全村167户517人口,其中经商的58户,在家搞种养108户,挣钱门路宽了。其中买进的汽车8辆、摩托车118辆。山区的贫困村变成了全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村。
  例三是革命老区村的大初坑自然村,位于原明山乡的大山深处,山名金坑岭,海拔900多米。至1995年已建村150年。在明山乡和接纳地邵宅乡领导及王大路村的大力支持帮助下,1996年10月,经县政府批准下山脱贫,迁居到王大路村(浙江省武义经济开发区、44省道旁)。搬迁下山后的大初坑村,群众反映“家家有楼房,户户有店面,人人有活干,月月有钱赚,天天有福享”。村民们开发“房东经济”,做起出租房小老板、小快餐店老板、小超市老板。
  例四是羊虎坪村,60年代叫过阳铺坪村。位于俞源乡一个偏僻的山区,1996年山地面积326公顷,山上只有少量旱地,山外有水稻田2公顷多,下山种田要爬14里陡峭山路。该村是革命老根据地村,栗裕将军率领红军曾经在这里开展与敌斗争。搬迁下山前,已经10年没有新媳妇进村,连续9年没有一个小孩出生。1996年冬天,县扶贫办人员第一次上山宣传下山脱贫。接着又和乡领导多次上山动员搬迁。1998年,羊虎坪人看到不少兄弟村下山脱贫,建起新农村,过上好日子。于是村两委决定,举村搬迁,选址王宅镇王宅村。下山后,更名阳光村。
  例五是上潘村,位于明山乡海拔千米的高山上。至1997年已建村300多年,山地面积267公顷。1998年2月21日县扶贫办工作人员上山宣传引导。同年武义县人民政府批准上潘村下山脱贫,被安置到泉溪镇新屋,改名上潘新村。其中邱舍林靠种蔬菜实现人均年纯收入4万元,是下山前的100多倍。今天的上潘新村,楼房林立,道路宽畅,自来水、程控电话、有线电视、村办公楼样样齐全。
  例六是思源小区,村民来自武义南部的高山区、深山区和少数民族偏远地区。属零星下山集中建设的一个下山脱贫新村。于2001年7月选址县城北郊,占地面积100亩,安排200户700人,设有公园、绿地、运动场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由县政府统一征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打好基础及地梁,然后分户建房、外墙饰面统一颜色。划归壶山街道管理。思源小区宅基安排,每户规划占地面积120平方米,其中建筑占地82平方米,庭院38平方米,房高3层半,建筑面积300平方米,造价11万元左右。思源村建成后,200户人家,来自全县82个贫困建制村。它已成为武义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样板村。人均年纯收入8000元。有这样一副春联,上联:山上救济户,下联:下山纳税人,横批是:下山脱贫好。武义县下山脱贫展览馆修建于此。
  例七是新兴村——原是位于西联乡牛头山大山深处的石柱源村和水碓坑村。山名牛背山尖,海拔1084米,其中水碓坑村在山坑边,地势稍低。1976年,石柱源村由于在农业学大寨、绿化造林、劈山造地等方面成绩显著,县委、县政府奖给村里一台中型拖拉机。拖拉机开到西联乡政府后,再也无法开到村里。从乡政府到石柱源还有20多千米的山路。80年代,公路做到了章五里村,从章五里村到石柱源村还有10千米的山路。该村从1990年11月至1999年又花去10年时间,用掉炸药11吨,雷管268万只,全村投义务工3万多工,打石方16万多方,终于完成了10千米机耕路路基。但是到了2002年8月15日,一场泥石流地质灾害,致使石柱源村死亡2人,山坑边的水碓坑村受害更严重,死亡4人,两村伤15人,受灾户108户;紧急转移安置277人,其中无家可归234人,倒塌房屋495间,损坏房屋25间,农作物受灾27公顷,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93万元。县委、县政府研究后,在采取应急救灾措施的同时,批准石柱源、水碓坑2个村于2002年迁居到王宅镇王宅村,两村合并迁移后改名为新兴村。至2005年年底,实际迁移91户263人,安置房屋75幢,已迁移下山的人口人均年纯收入2800元。
  例八是董源坑村——位于武义的中东部,东南紧连缙云、东北临接永康,是武义、缙云、永康三县市的交界处。村庄坐落在一座名叫千丈岩的大山深处。村民进出山要跨越永康、缙云、武义三县市。董源坑村辖寺前畈、龙潭下、龙潭背、石猪栏4个自然村,全村有山地面积200公顷折合3000亩,耕地8公顷多折合124亩,其中一半在山外,离村30多里路。2003年,武义县政府批准董源坑村迁居到桐琴镇东皋村凤凰山工业园区边沿。仅用了2年多时间建成董源坑下山脱贫新村,成为凤凰山工业园区最好最新最整齐的一条街。全村所有房屋一层全部用作店面屋,住房安排在二、三、四层;基础设施齐全,通水、通电、排水、排污、有线电视、程控电话、调频广播、垃圾清运等应有尽有,且路面硬化、路灯亮化。至2005年,该村有私营企业10多家。
  武义县的下山脱贫,分整村搬迁和零星下山两大类,整村搬迁又分建制村搬迁和自然村搬迁两个类别。整个建制村的搬迁,从户数来说仅占下山脱贫户数的25%,以人口数来说仅占下山脱贫人口数的23.8%,然而由于统计方面的原因,能较好地体现出下山前后的变化。为了更具体地反映出这一变化,特制作如下表格一份。
  附:专记
  治创举举世瞩目
  治理贫困,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依然是全球关注的重大课题。武义县委、县政府自1993年开始引导组织和扶持帮助居住在县内高山、深山、石山区的贫困山区农民下山迁移、异地开发以实现脱贫致富,被老百姓简称为下山脱贫。2004年6月17日,联合国驻巴黎国际扶贫援助联盟考察团团长邵玲女士认为武义的下山脱贫是一种全新的扶贫方式,是一个创举。至2005年年底止,武义县有328个自然村(其中47个建制村)的14315户、43729人实现了迁移下山,人均年纯收入普遍提高了十多倍至几十倍。此事引起国内外巨大反响,成为漂洋过海的典型经验。
  媒体争相报道
  1994年9月1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抛弃旧思想、力求自我发展——武义县开发式扶贫取得成效》。《联谊报》、《文汇报》、《解放日报》、《农民日报》等相继刊发新闻、通讯报道武义下山脱贫消息。中央电视台金土地栏目,浙江电视台黄金时间、教育台、周末版、娱乐台、健康版等对武义县下山脱贫内容常有播报。
  1996年9月27日,《信息参考报》一版刊登《走上致富路——浙江省武义县下山脱贫摄影》。《人民日报》1996年10月1日刊登《喜圆下山富裕梦》。《浙江日报》1996年10月15日刊登《告别穷山走
  村名与编号 原址 安置地新址 搬迁前简况 搬迁后简况
  丁鸟村编号:43 柳城畲族镇海拔922米的黄力袋尖边的深山坳里,辖丁鸟、下屋2个自然村 该镇镇政府所在地柳城,土地由丰产村提供 2003年全村109户355人,人均年纯收入500元 2004年搬迁下山。至2005年全村100户335人,人均年纯收入1230元
  东坑村(见编号31,故不再编号) 西联乡牛头山的深山坳里,辖东坑、旧处、马栏、和尚田、大坑下5个自然村 柳城畲族镇郑回,土地由郑回村提供 2003年全村33户94人,人均年纯收入500元 2004年搬迁下山。至2005年全村33户91人,人均年纯收入2100元(迁壶山街道宏阳村的29户户口迁移手续已办理。但迁柳城畲族镇郑回的户口未办理,仍在西联乡)
  龙潭村编号:44 白姆乡海拔848米的四面头深山坳里,本身为1个自然村 熟溪街道南湖、壶山街道三角店,土地由南湖、三角店2村提供 2003年全村74户175人,人均年纯收入500元 2004年搬迁下山。至2005年据县扶贫办提供全村74户175人,人均年纯收入3400元(户口手续未办)
  谢山村编号:45 新宅镇新宅山区 熟溪街道南湖,土地由南湖村、陈宅村提供 2003年全村67户178人,人均年纯收入500元 2004年搬迁下山。至2005年全村65户161人,人均年纯收入3400元(户口手续未办)
  三井坑村编号:46 新宅镇新宅山区 壶山街道横塘,土地由横塘村、高坞村提供 2003年全村17户58人,人均年纯收入500元 2004年搬迁下山。至2005年全村20户60人,人均年纯收入3400元(户口手续未办)
  上陈村编号:47 桃溪镇海拔1018米的岗西坪的深山坳里,辖上陈、内陈2个自然村 王宅镇王宅,土地由王宅村提供 2004年全村52户147人,人均年纯收入1042元 2005年搬迁下山,年底全村49户151人,人均年纯收入1042元(户口手续全部未办,尚有3户未迁,另有零星户的数人在搬迁时并入)富路》。《中国财经报》1996年10月16日一版刊登《武义紫溪村下山脱贫》组照。《浙江法制报》1997年2月7日刊登《武义县山农告别深山老岭,搬迁下山脱贫》组照。《农村信息报》1997年2月14日刊登《脱贫农家笑声朗》。1998年1月4日,《人民日报》在报眼位置刊登武义县有关扶贫工作的照片和文章。这是党中央机关报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次在报眼位置刊登武义县的图文报道。1999年2月9日,从海拔1041米的原居住地搬迁下山的九龙村,2年时间里累计有10多个大龄青年娶到了媳妇。是日,村委会为村里6对新人举行集体婚礼。浙江电视台、金华电视台,浙江日报、金华日报等电视台和报社记者,前来采拍、采写集体婚礼新闻。2001年2月26日,《浙江日报》在头版刊登《山外世界很精彩——武义下山脱贫纪实》。
  2000年12月,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出版18.5万字、内容反映武义下山脱贫的报告文学集《攻坚纪实》。2002年7月14日,中国作协副主席、浙江省作协党组书记黄亚洲一行应中央电视台之约,到武义创作以武义下山脱贫为题材的电视连续剧脚本《武川山纪事》。该剧后于该年10月16日至11月17日由中央电视台来武义拍摄完成。导演张东东、编导张伟克、主要演员牛犇(国家一级演员)扮演老村长、杨金龙扮演村长、刘跃军扮演县委书记、高菲扮演书记的对象、阳光扮演扶贫办主任。
  2002年9月2日,《浙江日报》在一版刊登《武义农民下山脱贫成果“亮相”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峰会》,《青年时报》刊登《武义农民“走进”世界首脑会议》。9月5日,《农村信息报》头版头条刊登《武义下山农民“走进”世界首脑会议》。
  2002年9月20日,《浙江日报》头版刊登浙江省武义县下山脱贫农民廖春飞《下山才几年、跨越几百年》的文章。同年9月24日,人民网全文转发了该文。2003年1月14日,《浙江日报》刊登《从羊虎坪到阳光村的跨越》。2003年9月6日,新华社刊发《巨变中的中国》摄影,内有武义县柳城镇农民郑陈旺下山搬家照片一组。《农村信息报》2003年11月1日一版头条刊登《武义下山脱贫经验在江西开花》。《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5月23日报道:武义,一个普通的县,在过去的10年里,创造了世界扶贫史上的奇迹。《浙江日报》2004年5月27日刊登《武义农民结婚照风光全球扶贫大会》。
  2004年12月13日,由浙江省戏剧家协会、浙江省作家协会、戏剧文学创委会联合派出国家一级编剧吕建华、顾天高、胡小孩、钱林森、包朝赞和金华戏曲协会副主席文捷、浙江婺剧团书记王亦平组成“三农”采访团在武义采访、创作下山脱贫戏剧。其成果《山妹下山》荣获全国优秀剧目奖。2005年9月12日~17日,国家发改委、中宣部、农业部联合摄制以武义下山脱贫为题材的大型系列片《倾注三农》。
  领导支持关注
  武义县下山脱贫工作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与重视。
  1993年10月8日,浙江省扶贫办主任章德义、副主任邢最荣一行到武义视察指导扶贫工作。章德义指出这是扶贫工作中的创新,勉励武义县扶贫办边进行下山脱贫实践,边总结经验。自1993年以后,章德义主任曾十多次到武义视察指导扶贫、下山脱贫工作。
  1994年12月1日,浙江省副省长刘锡荣一行到武义视察扶贫工作。刘锡荣对武义县扶贫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尤其对下山脱贫试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1995年1月,武义县委、县政府在杭州召开扶贫工作座谈会,省级7个扶贫挂钩单位以及省政府50多个省级机关领导出席了会议。
  1995年5月7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一行由省委书记李泽民、省长万学远等陪同到武义县茭道乡沈家村视察、访贫问苦。
  1995年5月18日,中共金华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市委书记仇保兴在会上说:武义县下山脱贫工作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工作。
  1996年3月13日,浙江省副省长刘锡荣在武义温泉山庄主持召开全省下山脱贫工作现场会。与会代表参观了武义县第一个下山脱贫村紫溪村。4月15日,浙江省委党校副校长方根雄一行4人到武义县宣武乡安村调研,决定每年向安村小学捐助2万元资金。12月3日至4日,全省扶贫工作会议在武义县温泉山庄召开,全体代表到紫溪村参观。12月24日,全国人大代表、金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洪法一行到武义县紫溪村、马公堂村、九龙村、杨梅岗村、饭甑村视察下山脱贫工作。
  1997年1月7日,浙江省省长万学远在金华市委书记仇保兴和副市长徐增祥等的陪同下到武义视察下山脱贫。1月23日,浙江省前省长沈祖伦参加了在杭州召开的武义县扶贫工作座谈会。5月22日,前中共浙江省委书记铁瑛在金华市政协主席马际堂等陪同下,到武义视察下山脱贫工作。
  1997年8月27日至29日,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汪希宣一行到武义视察下山脱贫、开发农业和笋竹两用林基地建设。9月2日,浙江省计经委主任卢文舸一行到俞源乡九龙村、西联乡饭甑村、金山村、杨梅岗村视察下山脱贫工作。9月11日,省政府副秘书长叶鸿达、副主任马林云到武义视察下山脱贫工作及大莱口猕猴桃基地。
  1998年4月1日,中共浙江省委书记李泽民在金华市委秘书长何文斌等的陪同下到武义县九龙村视察下山脱贫工作。
  1999年1月22日,省政府副秘书长王良仟在杭州召开的武义县扶贫工作座谈会上说:武义扶贫工作这几年取得了很大成绩,下山脱贫很有特色,有创造性。武义下山脱贫下得来,稳得住,富得快。
  2000年12月25日,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孙家贤率在浙江的全国政协委员到武义县九龙村视察下山脱贫工作。
  2001年2月25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在金华市委书记郑尚金和市长汤黎路等的陪同下视察武义县下山脱贫村九龙村等。6月24日,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政协主席刘枫一行到武义县视察下山脱贫工作。9月9日至11日,浙江省省长柴松岳,副省长章猛进,省委副秘书长、省农办主任、省扶贫办主任王良仟一行,在市县领导陪同下,视察羊虎坪村旧址和搬迁新址阳光村、九龙村等地。
  2002年3月15日,新华社浙江分社社长费强和金华市委副秘书长金月奎考察武义下山脱贫工作,视察九龙山旧址、羊虎坪村旧址、阳光村新村。5月14日,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国家农业部、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省农办、省扶贫办、省经贸厅、省中小企业局等领导、专家,考察武义县金桥村、上潘新村、思源小区等下山脱贫村。5月30日,省委常委、副书记乔传秀一行视察下山脱贫村思源小区和金桥村。
  2002年7月13日,浙江省政协主席李金明一行视察武义县下山脱贫等工作。
  2003年1月29日,浙江省省长吕祖善,省扶贫办主任王良仟,省民政厅厅长吴桂英一行,在金华市委领导陪同下,视察武义下山脱贫村阳光村,并与村民共进晚餐欢度春节。2月5日,前浙江省政协主席刘枫一行视察武义县下山脱贫工作。
  2003年2月6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李铁映在金华市领导陪同下,到武义县视察工业开发、旅游开发、下山脱贫等工作。
  2003年6月13日,中共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副书记乔传秀,省委常委秘书长张曦等一行视察武义县下山脱贫村——上潘新村、思源小区等。9月9日,原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张全景在省委组织部金兴盛处长等的陪同下到武义视察下山脱贫等工作。
  2004年4月14日,原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王芳一行到武义视察下山脱贫。5月15日,前中共浙江省委书记薛驹一行到武义视察下山脱贫等工作。
  2004年5月19日至21日,浙江省农办与武义县委、县政府联合在武义县清水湾温泉召开“武义下山脱贫工作10周年座谈会”。武义县委书记金中梁作《下山脱贫工作十周年探索四万山民共奔小康》的汇报。与会代表参观了下山脱贫村。12月底,浙江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时任帮扶武义县大田乡的浙师大帮扶领导小组组长毛华岳等到大田乡实地考察,浙江师范大学与武义县政府签订《帮扶武义县大田乡古竹小学扩建工程协议书》。至2005年年底止,浙江师范大学的帮扶资金已达170.9万元。
  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分别于2003年和2005年两次视察武义下山脱贫工作。
  2005年1月11日、2月24日,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斯鑫良,金华市委书记徐止平等领导视察武义下山脱贫工作。12月22日,中共武义县委、武义县人民政府在杭州召开“武义县扶贫工作座谈会”。省领导肯定了武义县在下山脱贫中所取得的成就。
  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部级正职领导人到武义视察期间,对武义的下山脱贫工作作了充分的肯定,指出这一工作是开创性的,意义十分重大,鼓励并指示武义县边实践、边总结经验,切实把它抓好。
  中外学习借鉴
  2002年7月18日,北京市政府农办领导一行16人,参观考察武义下山脱贫。9月2日,被称为“地球峰会”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120多个国家的元首、65000多名代表出席会议,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大会上发言,并将《求是》杂志社编印的收录了武义县九龙山村农民下山脱贫图片资料的画册《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十年》赠送与会的各国代表。
  2003年4月5日,以肯尼亚中央省省长拉布鲁为团长的代表团一行8人到武义考察下山脱贫工作后,认为武义经验值得肯尼亚借鉴。4月9日,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喇敏智一行5人到武义考察下山脱贫工作(该年甘肃省到过4批共计200多人)。12月14日至18日,联合国有关机构和美国、加拿大以及中科院、国家发改委的专家到武义考察下山脱贫工作。美国加州大学罗思高教授说:“我们这次在武义考察了5天,印象最深的是武义所做的下山移民工作。通过下山移民可以充分证明,中国政府非常尊重人权。把山上的穷百姓移到经济较发达、交通较便捷的地方,给他们又创造了一个很好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这个做法很好,在全球很多地区可以推广武义下山移民经验。”
  2004年5月13日至18日,中共武义县委书记金中梁参加在上海召开的全球扶贫大会,武义县下山脱贫画册被指定作为大会交流材料之一。是年国内外到武义考察下山脱贫工作的有:6月17日,联合国驻巴黎国际扶贫援助联盟考察团;10月22日,农业部和湖南、湖北、甘肃等省共186人;11月8日~10日,福建、黑龙江等省领导、专家114人。
  2005年10月25日,云南省200多名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在金华市委党校学习,听取了武义县扶贫办原主任董春法的介绍,并到武义县九龙村、上潘新村、思源小区考察。

知识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武义县志(1986-2005)》

出版者:方志岀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武义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等方面的诸多重大变化。前有概述、大事记,中列38编200余章,后有附录、索引。主要内容有:建置、自然环境、土地与矿产、城乡建设、环保与生态、居民、经济要述、农业、林业、水利、工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