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国民经济发展纪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059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国民经济发展纪略
分类号: D625.55
页数: 8
页码: 778-785
摘要: 本节记述了1986年~2005年浙江省武义县人民政府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国民经济 政府工作 武义县

内容

农业经济
  粮食生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义县一直是为城市居民提供商品粮的生产基地。农村实行联产承包第一步改革之后,武义县粮食合同订购的任务仍然每年为4250万千克,每年粮食总产必须保持在18.5亿千克左右,才能保证城镇居民、种子和农民口粮。因此,大抓粮食生产,是每届政府大抓农业的“重中之重”。中共中央〔1985〕一号文件提出的十项政策,把农村和农业生产转到商品经济轨道上来,这是农村打破“大锅饭”以后的又一场大变革。武义县政府为适应这场变革,稳定粮食生产,一是坚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基础上,逐步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巩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同时,不断完善大田承包经营,承包期延长30年不变,使其投入产出长期全面安全。二是狠抓“种子革命”,提高单产总产。1991年,武义县杂交早稻种植面积就达8573公顷,占早稻面积71%,杂交晚稻12600公顷,占晚稻面积的88.2%。以后逐年不断推广新品种和优良品种,品质和亩产不断提高,成为杂交稻之父袁隆平试种两系杂交稻的生产基地,产出“寿仙谷”等一批名优大米。三是大抓吨粮工程建设。1991年试建3个吨粮乡镇,6个吨粮畈、8个吨粮村、36个吨粮方,总面积1880.73公顷。1992年全县规划建立5个吨粮乡镇、27个吨粮村、20000个亩片、5000个亩方、31个纲片、8条低产垅改造和1万亩旱地二改三套种春玉米,吨粮田建设面积6253公顷,复种面积达35467公顷。四是加强领导。要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问题,必须走“靠政策、靠科技、靠投入”的路子,而关键是靠领导。所以各级政府必须把农业放在主要位子上来抓,县区镇乡的党政一把手都要关心农业,分工的一把手亲自抓农业,县建立农业顾问委员会,加强县区乡村的协调和政策研究、制定农业发展规划,执行和完善粮食生产考核制度。
  由于历届政府认真推行上述策略,武义县粮食生产基本稳定。1999年,粮食总产15.26万吨,试种两系杂交早稻1333公顷,承办了全国和全省两系法优质杂交早稻现场会。武义县的农业综合开发、红壤开发、粮食自给工程、商品粮基地4个大项目进展顺利,成效显著。
  多种经营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县政府把多种经营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突破口。首先,狠抓以茶、桑、果为主的经济特产的发展,“八五”期末在原有的基础上,经济特产达到13333公顷以上,把深度开发与广泛开发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种养加一条龙、产供销一体化”的开发路子。其二,积极探索农业股份合作制,实行综合开发。工作中坚持“积极发展,正确引导,逐步规范,不断完善”的方针,充分调动单位、集体、个人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调动了农民发展多种经营的积极性,仅1993年就新开发经济特产3600公顷。1997年,股份合作开发的百亩以上经济特产基地218块,面积2944公顷。其三,建立有规模化、区域化的特色农业产业带。“十五”期间,重点培育优质米、畜禽养殖、名优茶、有机茶、优质蜜梨、蚕桑、高山蔬菜、茭白、笋竹两用林、瓜果蔬菜、花卉苗木、食用菌等12条效益农业产业带,涌现一批诸如名茶公司、田歌实业、成长乳业、新洲制茶等农业龙头企业和一批种养大户。有7只农业产品被认定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武阳春雨进入浙江十大名茶行列。
  兴修水利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夯实农业基础,保障农业增收增效,是历届政府常抓不懈的大事。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形成了以粮食项目为龙头,渠系配套、除险加固、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的指导思想。1990年,投入民工287万工,完成土石方284万方,新增和改善农田水利灌溉面积2760公顷,被列为省自力更生治水县。“十五”期末,源口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项目工作进展顺利,“千库保安”、“农田水利、农村饮水、河道整治以及城防工作都取得明显成效”。
  绿化造林武义县山地占县域面积的十分之八,林业和山林作物是农民的主要生活来源之一。发展林业,消灭荒山,绿化美化高山,建成绿色银行,改善人民生活和居住环境,是历届政府常抓的工作。在发动群众绿化造林基础上,各地涌现出一批创办集体林场的典型,武义县被评为全省股份合作造林先进县。1997年被林业部列入全国100个经济林示范基地县之一。
  政策扶持政策扶持和增加有效投入,是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强大动力,历届政府对“三农”工作,都进行十分慎重的研究,不断出台新的扶持政策,地方财政安排资金上优先确保农业投入。2004年,按照中共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完善二轮承包,免除了全部农业税,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三农”方面的政府性投入全年就达2.3亿元。
  工业经济
  武义县原来工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大潮流初期,许多先进地区以及与武义县相邻县市,在完成农村土地承包改革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工业经济的主力军,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税源。而武义县乡镇企业起步较晚,经济差距就不断拉大。20年间,历届政府把加快发展工业作为振兴武义经济的主攻方向,从县情实际出发,充分运用地域广阔,土地、劳力和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制定一系列促工兴县的优惠政策,促进该地企业特别是个私企业迅猛发展,吸引外地资金、人才、产业向武义县转移,工业经济迅速发展。
  瞄准主攻方向,主要采取以下决策:
  国营、集体企业改制武义县企业机制和体制的改革为加快私营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武义县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大体分为3个阶段推进。
  第一阶段,扩大企业自主权,放开搞活企业。由于长期在计划经济的框架下运转,国有和县属集体企业的思想观念、经营管理、利益分配、组织机制都受到约束,企业活力不强,发展速度缓慢。所以,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扩大企业自主权,把生产经营的自主权真正放给企业,使企业能够运用改革所带来的各种有利条件,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努力开拓生产门路,改善经营管理,千方百计挖掘企业潜力,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为此,着重抓好“三项改革,一个管理”,即改革分配制度、改革领导体制、改革劳动制度和加强企业管理。改革分配制度,重点是调整职工内部分配,在企业与主管部门签订产值、利税、资产增长承包合同的前提下,把合同指标层层分解到车间、科室、班组,实行大包套小包,划小核算单位,执行“满负荷工作法”和利税增长与工资总额挂钩浮动的办法,凡是能够实行计件工资的工种和岗位均实行按件计酬,有的实行班组、科室计分考核,彻底打破“大锅饭”,奖勤罚懒,多劳多得。改革企业领导体制,确立厂长的中心地位和中心作用。规模较大的建立党委的企业,棉纺织厂、有机化工厂、化肥厂、水泥厂、犁耙厂、造纸厂的厂长仍由政府任免,其他企业的厂长及党委建制的企业副厂长下放给企业主管部门任免。非党委建制的企业副厂长,由厂长提名,厂职代会通过任免。同时,全面实行厂长、经理经济责任制和任期目标制,一般任期目标为3年,可以连任,一年一度由主管部门会同财税、劳动、工会等部门进行全面考核,并由企业职代会审核,按承包合同进行奖罚。改革劳动用工制度,全面执行合同制。企业职工全面改革固定工制度,提倡聘任制和实行负责、定岗、定额的优化劳动组合,积极引导和支持人才流动,打破“铁饭碗”和终身制。加强企业管理,主要是从“双轨制”,即计划生产销售,逐步转到商品经济,即自主生产、多渠道经营的轨道上来,紧紧围绕“质量、品种、效益”为主题,做到“五抓五上”,即抓目标管理,上新台阶;抓基础管理,上新水平;抓产品质量,上新档次;抓网络管理,上速度;抓安全管理,上安全水准。这一时期的企业改革,强调“三个推进”和“一个提高”,即推进技术进步,推进横向经济技术协作联合,推进出口创汇和提高经济效益为工作重心,促进企业上水平、上品种、上质量,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在这企业改制初期,扩大企业自主权,放手搞活企业,围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成效明显。在治理、整顿,抽紧银根等制约因素面前,坚定信心,知难而上,有所作为。棉纺织厂2万纱锭技改项目和水泥厂5万吨生产线,化肥厂年产3000吨化纤项目相继投产。特别是一批二轻集体企业规模不断扩张,成为县重点税收单位和创汇大户。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和县属集体工业企业的产权制度和经营机制已不相适应,影响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有必要使改革深化。
  第二阶段,实行产权制度改革,推行股份合作制改造企业。这一阶段的产权制度改革,在全县国有工商企业、城镇集体企业、乡镇企业3个不同层面全面铺开,通过多样的资产经营形式和组织形式,使企业真正成为“产权明晰、责权分明、政企分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独立法人和市场竞争主体。产权制度改革,强调在组织形式和资产经营方式选择上,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一切从企业实际出发,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因企制宜、灵活多样”的原则确立,对不同企业可以实行股份合作制等各种形式改制,也可以实行租赁、拍卖、兼并、破产、承包等。经过几年的努力,产权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1994年年底全县已有183家各类工业企业进行各种形式转制,占应转企业60%。其中实行股份合作制、责任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改造企业56家,拍卖企业32家,破产兼并企业6家。吸收职工个人入股资金1500余万元。股份合作制企业,还经历了由股权过于分散,到股权向厂长、经理和经营管理层集中的转移,从股东大会控股决策到董事、董事长控股决策,国有、集体资产委托经营者控股,与其签订责任制奖罚合同。这个时期改制,也是颇有成效的,涌现了一批骨干企业如万鹏集团有限公司、郁金香轻纺集团等武义小“航空母舰”企业。
  第三阶段,推进深化企业改制,实现国有、集体企业战略性改造。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和《关于切实搞好改制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工作的意见》,实行:①因企制宜,一厂一策,进一步明晰产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②加大拍卖、兼并力度,鼓励、支持外来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整体收购国有、集体企业;③加大破产力度,对确已资不抵债、扭亏无望难以实现改制的企业,要下定决心破产;④盘活企业存量资产,坚持“不讲成分讲质量,不求所有求所在”的原则,打破区域、行业、所有制的界限,鼓励外地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经济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制,促进资产流动和重组;⑤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使买断职工身份和买断工龄的职工,重新就业和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同时,主管部门和财税部门认真落实改制企业的资产核销、提留、剥离政策,对潜亏挂账、吊账死账、担保风险等遗留问题,一律挤干水分,一步到位、不留尾巴,使改制企业轻装上阵。对职工转换身份的补偿金,也采取3种办法:一是拍卖、兼并变现资产;二是通过投资托管有限公司变现资产;三是财政适度调剂部分资金用于补偿。按照“整体推进、逆向操作、资产托管、市场运作”的思路,集中力量打好企业改制攻坚战,到2001年6月底基本完成了非垄断国有企业与城镇集体企业的改制任务。到2002年年底,全县124家国有、集体企业经改制改造,累计转换职工身份13173人,实现了非垄断国有和城镇集体企业从竞争行业退出的改革目标。
  县属国有和集体企业改制形式为:公开整体拍卖棉纺织厂、机引犁耙厂、机床厂、锅炉厂、印刷厂、卫生用品厂、化纤厂、球墨铸铁厂、纺织机械厂、双龙剪刀厂、打字机厂、轻工机械厂等企业;实行破产和资产托管水泥厂、造纸厂、有机化工厂、陶器厂、发宝酒业公司、矿业公司、浮选厂、行风公司、万鹏集团有限公司(包括组建的文教用品厂和已由文教用品厂兼并的化肥厂)、郁金香轻纺集团(即伞厂、布厂)、茶机厂、皮件厂等企业。无线电厂是全县第一个破产企业,由锅炉厂集体购买。
  经过改制和改造,盘活资产存量,个私经济迅速发展,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扶优扶强政策成效明显,2004年年末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已达293家实现工业产值70.4亿元,比上年增长74.7%。工业产值超亿元企业14家,形成五金工具、旅游休闲用品、文教用品、汽摩配件、印刷包装产业群。
  发展乡镇、个私企业乡镇企业发展的起步阶段,正是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转轨,实行“双轨制”运行的初期。为转变思想观念,一是组织区、社领导到绍兴、义乌、东阳、永康和上海嘉定等先进地区学习、取经,促使各级领导干部转变思想、转变作风,由“粮棉型”转变为“商品经济型”,“稳妥型”转变为“开拓型”,“政治型”转变为“经济型”,“跑田头”转变为“跑码头”,努力学会生产经营本领,加强与改善对乡镇工业的服务与领导,为乡镇企业腾飞尽职尽责。二是加强对乡镇企业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县建立乡镇企业局,作为县政府的指挥和参谋机关,对全县区、乡镇和村的乡镇企业规划发展、技术信息、指标考核、物资分配提供有效管理和服务。三是坚持集体与个体一齐上,乡办、村办、联办和户办四个轮子一起驱动的发展方针。强调在发展的指导方针上,既要重视乡镇办工业,也要重视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对农民发展家庭工业和联办工业,在政策上要与乡镇集体企业一视同仁,从扶持发展生产的观点出发,实行信贷、税收优惠,简化开业手绩,优先提供各种服务。四是运用灵活管理机制,实施优惠税收政策。乡镇企业承包经营,不但可以搞承包、租赁、抵押经营,也可以搞集股经营。在税收上试行和推广定额、定期征税以及超额完成定额减税办法,新办企业和技改项目,可实行低息或贴息扶持。自筹资金扩大再生产可视同贷款给予税前还贷。科技人员到乡镇企业参与技术工作,可实行8小时以外的有偿服务。通过上述有效的工作和全县人民共同努力,乡镇企业成为武义县农村的带头产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镇工业,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在全县工业生产总产值所占有比重中,先争“三分天下有其一”,再占“半壁江山”,直至成为统领全县工业经济的主力军。1990年,在取得“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基础上,1991年向“半壁江山”推进,要求工业总产值确保完成4亿元,力争达到4.4亿元。指导思想上坚持大发展与大提高并重,在发展中求提高,以提高求发展,大的要上规模上水平,小的要积极鼓励发展,同时,在工作要求上以战略的眼光不断提出奋斗目标,自我加压,打破常规,负重拼搏,每年跃上一个新台阶。1994年,乡镇工业总产值就达到14.46亿元,比1993年递增80.6%,全年新办企业1349家,武阳镇等8个乡镇工业产值实现比上年翻番,金星村率先实现工业产值超亿元村。1995年和1996年乡镇企业发展迅速,超额完成政府报告的预定目标。
  中共十五大之后,在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指导下,出台了大力发展私营经济一系列扶持政策。并以国有、城镇集体企业、乡镇集体企业改制为契机,以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小区建设为突破口,以重点区域、重点行业为着力点,大力发展个私经济。各级政府注重处理好3个关系:一是处理好量的扩张与质的提高的关系,既要把做大规模、扩大总量作为重要任务来抓,也要注重经济质量的提高;二是处理好发展个私经济与企业改制的关系,充分利用改制企业闲置厂房及原有技术人才、市场资源,加快个私经济发展,增强改制企业资产变现,舒缓就业压力,增加就业机会;三是处理好发展该地企业和引进外地企业的关系,一方面,大力发展该地企业,另一方面,主动接受周边发达地区的辐射,抓住机遇做好引进企业工作。经过上下齐心努力,个私经济发展如大潮涌动,滚滚向前,形成了三美化工、恒友机电、钓鱼扑克、正点蚊香、张氏包装、隆达休闲等一批上规模、上水平的个私骨干企业,同时永康等地一批个私企业先后在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小区落户,到2002年年底,全县个私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县工业产值的比重达96.5%,个私经济成为武义县第一经济。
  创建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1992年在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鼓舞下,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以改变武义贫困县面貌,加快“造血”功能,挖掘和发挥土地、资源为由,精心设计,作好规划,写出可行性报告,向省人民政府提出创办经济开发区。省政府旋即批准武义县创办金华市除市区外首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县经济开发区规划为城西到白洋渡。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第一期北岭小区以土地公开有偿出售,集中民间财力,迅速建成商业小区。同时,到1994年底,武阳路主体工程和白洋渡工业小区道路、供电、通讯设施建成使用。根据省政府给予省级经济开发区的优惠政策,结合武义实际,制定进区企业的优惠政策,使一大批投资者到区内经商办厂,1994年一年就引进企业109家,外资企业5家,引进外资267.6万美元,人民币投资6693万元,开始成为武义县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县经济开发区,以其特有的特区政策和工作效率,建设发展成效显著,到1997年年底,5年累计引进资金5.4亿元,创办“三资”企业10家。同时,全县已设立10个乡镇工业小区,规划面积201公顷(折3018亩),1997年年底,引进企业84家,年工业产值实现1.24亿元。
  进入21世纪后,县政府在县经济开发区和乡镇工业小区建设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以下工作举措:1.创办特色工业园区(以后改称工业功能区)。在区域规划上,优先发展以县开发区和武阳镇为中心,以桐琴——泉溪工业走廊和邵宅、杨家工贸区为两翼的工业经济集聚区域,随着上松线的改造,梯度推进,逐步带动中部和南部地区发展;2.对外来企业实行政策倾斜。通过大力营造“人人都是发展环境”、“谁来投资,谁就是这里的主人”的社会氛围,对优势行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继续在税收、信贷、用地、项目审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对社会贡献率高于平均数的企业,在相关政策上给予重点倾斜;3.主动接受周边地区产业转移。通过与周边发达地区的经济合作与交流,营造市场相通、体制相融、资源共享、交通共连、人才互通、产业互补的区域经济新格局,通过三、五年的努力,与永康联手打造国际五金机械制造基地。
  上述三大举措成效显著,到2002年年底已形成了“一区三园六小区”的园区布局。2004年园区企业累计达到905家。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功能区,成为武义县发展经济充满活力的主要基地。
  组织农村来料加工来料加工,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充分发掘,是增加农民特别是妇女的经济收入的有效途径,也是联结工业和促进市场繁荣的有机结合,深受群众欢迎。随着工业经济不断推进,引导千家万户搞来料加工,倡导做好三个结合:一是发展来料加工与接受发达地区辐射和产业转移相结合,主动与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链接轨;二是发展来料加工业集聚发展;三是发展来料加工与规模企业的发展相结合,鼓励规模企业按专业化协作原则改组生产经济形式,积极主动地扩散零部件等加工业务。由于政府大力组织引导,信贷、税收等政策积极扶持,武义县农村来料加工业不断发展,2005年,来料加工收入达1.22亿元。
  实施三大战略根据武义县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日益完善的趋势,为建筑新的发展平台,“十五”期间提出工业强县、开放兴县、生态立县三大战略,努力把武义建设成为有产业发达特色,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的新型城市。
  三大战略的实施,取得明显成效,工业总产值从2000年的52.01亿元增至2005年的132.53亿元;开发区和工业功能区面积从2000年的2.04平方千米扩展至2005年的17.59平方千米,产业集群优势进一步显现,五金机械、文旅休闲用品两大产业工业总产值比重占近三分之二,规模企业从65家增至310家,产值超亿元企业从无到有达23家,其中超5亿元一家;郭洞、俞源被命名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武义温泉度假区被评为浙江省十大旅游休闲胜地。
  商贸经济
  推进商贸系统改革商业、粮食、供销、物资、外贸等商贸系统改革,与城镇工业经济改革同步进行、逐渐推进。改革初期,以建立开放式、多渠道、少环节的流通体制,国有商业企业实行“简政放权”,企业自主经营,“双轨制”运行;小型商业实行“改、转、租、联”的办法。在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并逐步向市场经济转轨变型的一段时期内,利用资金、设备、队伍、网点优势,积极参与市场调节,平仰市场物价,发挥在商品流通中的主渠道作用。同时,坚持以两个市场为导向,围绕“四搞活”和大流通、大市场这个主题,搞活商品流通,强化为生产服务。
  流通是连接工农、城乡、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流通一活,全盘皆活。原先武义县经济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较大,流通不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因此,县政府着力以放活经营为重点,放活价格为手段,放活用工为突破口,放活分配为动力的“四放活”转换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随着改革深化,特别是私营商业的发展,打破了国有商业、物资和供销等流通企业,统购统销独家经营的局面。私营商业灵活的经营优势,从农村到城镇占领一个又一个市场,国营流通企业虽然认真组织实施“连锁经营、品牌经营、多元经营、外向拓展”的策略仍然难以为继,不少企业亏损包袱沉重难以维持经营,必须退出竞争甩掉包袱。为此,流通企业进行全面改制,多数采取破产和拍卖,产权制度改革顺利完成,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建设商业现代化市场历届政府十分重视加强市场建设。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各部门、各单位和乡镇村兴办市场。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采取集贸、贷款等各种融资渠道,先后建成小商品市场和室内蔬菜等市场。1992年年底,据不完全统计,3年投入市场建设资金达400多万元。新建专业和农贸市场9个,改扩建各类市场13个,以农村集贸市场与具有地方特色的各类专业市场相结合的商品交换市场网络逐步形成。1999年土管局等部门组织建成农贸综合市场。经济发展进一步推进市场建设,由乡村投资建设的星光大型蔬菜市场、水果批发市场、建材市场、农产品交易市场、竹木市场、茶叶市场等应运而生。三联、紫金五圣、宏马、福泰隆等大型超市和遍布城乡的便民连锁店频频开设。
  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1986年~2005年,武义县充分发挥县域资源优势,破除“山寨意识”,确立起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并且,坚持以开放城市为依托,多口岸寻找出口渠道,走“小商品、大市场、捆一起、大买卖”的路子。同时,坚持“外经、外资、外贸一起上”的方针,不断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创汇;加强对外经济技术协作,优化涉外管理服务;发挥协作、侨务、台务部门积极性,吸引外资,大力发展“三资”企业。经过多年的努力,武义县外向型经济发展不断跨上新台阶,到2005年外贸出口主体达177家,工业出口交货值达到51.72亿元,成为国民经济主力和新亮点。2005年实现外贸出口1.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3%,增幅居全省首位。
  财政金融
  用好财政信贷杠杆,增强对市场经济的调控力度,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是历届政府着重抓好的“妙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由直接管理转向运用财政税收、信贷、价格等经济杠杆间接调控经济,大力组织收入,严控支出,强化预算外资金管理,实现地方财政财力综合平衡。
  武义县财政收支曾经历了从“小老虎财政”到“赤字财政”,再进入“跳跃财政”的发展历程。“七五”计划前几年,财政体制改革,省财政与县财政实行以定基数包干的办法,武义县的主要工业企业调整产品,有机化工厂、化肥厂、水泥厂等企业由亏损转盈利,棉纺织厂创利大户继续增长。所以,财政收入状况较好,金华地区各县市称兰溪为“老虎”,武义为“小老虎”。“八五”计划时期,由于武义县乡镇企业和个私经济的发展与发达的县市拉大差距,并且着力“放水养鱼”,财源吃紧,成了赤字财政。工商企业改制基本完成之后,个私经济迅速发展,税收源头活水喷泻而来,“十五”计划后期已成了“跳跃财政”。
  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历届政府采取以下工作措施:一是放水养鱼,培植税源。对企业尤其是乡镇企业和个私企业,实行定额征收或按增长比例征收,把大头留给企业扩大再生产。对新办企业和外来企业,实行连续3年减免税收。对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实行“拨改贷”,银行贷款实行税前还贷。这些切实有效的政策,使企业发展充满活力。二是建立和健全乡镇财政,与乡镇财政签订责任制,实行超收分成,递增分成,并加强考核和监管。三是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不断完善管理办法,建立县财务核算中心,实现预算外资金管理收入税收化、支出预算化、专户储存金库化、监督检查经常化,把预算外资金有效的运用到发展生产、社会保障和公益事业上来。四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健全支出管理制约机制。县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推选财务大包干,形成“规范统一,公开公平,合理约束”的财政支出体系。出台政府采购实施细则,全面推进财务公开,加强审计监督。紧缩支出,压缩非生产性支出,加大财政对高科技、高效益项目的投入。同时,县财政还与省财政厅长期建立保证完成基数任务,保证增长幅度和与财政补助资金、周转资金安排相结合的“两保两排”激励机制,为武义县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支撑。财政杠杆充分运用,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快速发展,又增强财政实力。国内生产总值,2005年达到58.44亿元,比1985年的2.09亿元增长28倍;特别是1997年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连续3年实现年度收支平衡。进入新世纪后,更是连年实现跳跃式增收。2005年县财政收入达7.21亿元,比1985年的2321.5万元增长31.3倍。
  切实加强信贷有效投入。资金紧缺是长期困扰武义县经济发展的难点。历届政府都着重采取谋略,积极探索资金的来源和流向,用好用活信贷资金,扶持经济发展。主要工作方略为:一是积极鼓励金融机构和财政部门努力争取贷款规模额度和周转金,为企业解愁;二是争取优惠政策,通过招商引资各种渠道、各个门路筹集扩大生产资金;三是大力组织存款,优化金融服务,每年都进行评选“最佳银行行长”等活动;四是引导资金合理投向,加强对中小企业、个私企业增加信贷投放;五是加强金融监管力度,维护金融市场秩序,支持依法收贷,使金融企业良性运转,置换逾期贷款,盘活存量资金,使存款和贷款增多。

知识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武义县志(1986-2005)》

出版者:方志岀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武义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等方面的诸多重大变化。前有概述、大事记,中列38编200余章,后有附录、索引。主要内容有:建置、自然环境、土地与矿产、城乡建设、环保与生态、居民、经济要述、农业、林业、水利、工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