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领导班子与干部队伍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053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领导班子与干部队伍建设
分类号: C933
页数: 4
页码: 716-71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武义县领导班子与干部队伍建设的情况。其中包括主题教育活动、干部考核选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知识分子工作等。
关键词: 武义县 领导班子 干部队伍

内容

主题教育活动
  1986年进行县属企事业单位和乡、村级整党工作,增强了党组织的战斗力,提高了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1987年,县委组织开展“共产党员在新时期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大讨论活动,全县共有10574名党员参加。1992年,为促进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落实,推动全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开展了转变思想观念为主题的农村党员换脑筋教育。1993年起开展党团员“学科技奔小康”活动,截至1995年全县共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418期、参训人数37860人次,8000多名党团员初步掌握了一门以上农村实用技术。1994年组织开展了全县乡镇干部思想作风教育,建立了考勤住夜、资金管理和接待等制度,并清退私借公款16860元、非法挪用座支公款10280元。1996年在桃溪镇开展“凝聚力工程”建设试点,1997年在全县农村、机关企事业单位铺开。1998年,在乡镇机关开展了以“明宗旨、转作风、树形象、促发展”为主题的集中教育整顿活动,出台了“双十制”民主生活会制度。1999年在乡镇机关推行了民情日制度。2000年,深入开展县级领导班子和县纪委、法院、检察院、公安局领导班子及其领导班子成员“三讲”(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教育活动。2001年,全县分三个批次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同时,以解决乡镇干部“走读”问题为重点,在全县乡镇全面推行乡镇干部住乡住村联户夜访制度。2002年开展“转变作风年和调查研究年”活动,规范乡镇机关“365办事中心”建设,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有新进展。2003年县委在全县机关部门和部分乡镇街道开展了“学培民、强素质、优服务、促发展”集中教育活动。2004年围绕“提供优质服务,争创优秀业绩,树立优良形象”的目标,着力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学风、会风、事风、文风等“四风”不正问题,扎实开展了机关效能建设。从2005年开始,历时一年半,分3个批次在全县1000多个支部的1.8万多名干部党员中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改革开放以后县委开展的一次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马克思主义集中教育活动。
  干部考核选配
  1986年对区、镇、乡领导班子成员和乡镇招聘干部进行了全面考察,同时,还配合市委组织部对县五套班子领导和市管后备干部进行了考察,为1987年县乡换届做了充分准备。1987年从保证个体素
  质、完善班子结构要求出发,对乡镇党政班子进行届末考察,走访座谈620多人次,调整机关部门领导干部37人,区、乡、镇领导干部182人,一般干部432人。1988年首次对全县40个区、镇、乡党政班子的273名领导干部,进行了民主考评。新成立农经委、监察局、土管局、档案局4个单位,全年调整充实60个机关部门班子,调整干部160多名。1989年对61个机关部门单位,153名领导干部进行了民主考评,推荐优秀年轻干部183名。对118名机关部门领导干部进行考察,调整机关部门领导干部78名,区、镇、乡领导干部130名。1991年对全县34个乡镇的68个党政领导班子229位乡镇领导干部进行了全面考察。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乡镇领导干部由原来的302名,减少到217名。1993年换届中,乡镇调整干部94人,县机关班子调整168人。1995年乡镇换届,调整乡镇领导干部106名。1996年在乡镇换届中调整县管干部106人,部管干部135人,新提拔进党委班子52人,其中破格提拔担任书记、乡长3人。同年,进行县级机构改革,提拔交流干部125名,分流机关干部49人,第一次推荐“三支队伍”(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后备人才342名。1997年开展机关部门届末考察,共考察60个单位,考察领导干部286人。1998年组织届末考察,推荐416名优秀年轻干部。同年进行了机关部门和乡镇换届,提拔77名干部新进班子,调整县管干部136名,部管干部54名,通过调整,机关部门正职的平均年龄43.3岁,乡镇党委班子平均年龄36.9岁。1999年第二次公开推荐“三支队伍”后备人才243名。2000年组织届中考察,提拔34名优秀年轻干部。2001年结合乡镇区划调整工作,乡镇、街道班子成员交流换岗126人。其中13名县管干部被降职使用。2002年共调整干部207人。2003年对全县46个机关部门的262名考察对象进行了全面考察和民主测评。2004年加大了对年轻干部、女干部和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和管理力度,新提拔39名干部中,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有15人,女干部7人。2005年对18个乡镇(街道)、44个机关部门领导班子和429名领导干部进行了全面考察,为2006年县乡换届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1986年通过群众评议推荐干部,提高了干部工作中的民主性程度。1987年建立和推行了各级领导班子的岗位任期目标责任制。1988年进一步下放干部管理权限。1990年制定了《关于调整干部管理权限,加强干部宏观管理的规定》,使干部工作有了初步的操作规章。组织了首次公开选调县机关文秘类工作人员工作。1991年公开招考录用了13名乡镇干部。1992年为精简机构,分流干部668人,占52%;同年,评定主任科员167人,副主任科员734人。1993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县制药厂厂长、县政府招待所所长。1995年建立县管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公选乡镇企业局、商业局、供销社、外经委、物资局5名副职。1996年实施县级党政机构改革后设党政机构29个,清理45个非常设性机构,较好地理顺了各种关系。首次实行机关干部聘任制,解聘、清退乡镇聘用干部255名。该年公开选拔民政局、审计局、地矿局、县委党校4个副局和5名乡镇长科技助理。1997年全面推行公务员制度,完成了1200余名国家公务员过渡工作,清退了177名机关临时工和借用人员,向社会公开招考了63名公务员。选拔了10名优秀大学毕业生进入乡镇干部队伍。1998年出台了《武义县机关部门中层干部选拔任用暂行规定》,首次实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和聘任制,16个机关部门57人走上中层正职领导岗位。向社会公开招聘了3名县政府驻外办主任。一次性确定不占限额非领导职务主任科员(干事)178名,副主任科员(干事)213名,科员(干事)315名,办事员18名。1999年实行提拔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一票否决制,对10名拟提拔干部进行了一票否决。2000年出台《关于提任副局级领导干部实行试用期制的规定》和任前公示制,对33名拟提拔干部进行任前公示,推行“四公开”(公开内容要求、考察对象、考察人员、反映问题渠道)考察制。2001年在全县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届终考察中,实行了差额
  考察制,对19个部门(乡镇)、32个乡局“一把手”进行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女干部、党外干部的意见》,全年新提拔35周岁以下年轻干部36人,提拔12名优秀女干部,推荐选拔后备干部332人,其中女干部97人。2002年以新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学习贯彻为契机,向全市公开选拔了团县委书记、监察局副局长等9名局级领导干部。有10多个部门2个乡镇街道的120余名机关干部通过竞争上岗走上中层岗位。制定了《关于讨论干部任免实行票决制的试行办法》,县委常委会4次对207名县管干部任免实行投票表决。2003年首次将干部在社区的表现情况列入考察范围,在全县拿出12个职位,开展了中层干部跨部门竞争上岗。2004年实行县委全委会任免干部投票表决制,共对三批10名党政正职的任用实行了县委全委会投票表决。成功组织了“公推竞选”桐琴镇镇长和团县委书记工作。2005年完善了县委全委会投票表决制,对8批155名投票表决对象进行了县委全委会审议投票表决。制定下发了《科(局)级党政领导职务任期制》文件,明确提出男年满52周岁,女年满50周岁的党政领导干部,一般在到龄年改任非领导职务。
  知识分子工作
  1986年积极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全年共有110名知识分子申诉问题得到解决。继续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对地下党和游击队员的历史遗留问题,经调查核实,发生活费36人,更改党伍龄6人,原作退职改为退休8人、离休4人,恢复党员名誉3人;对干部冤假错案的遗留问题,复查62人申诉,发生活费10人,退职5人,离休1人。1987年在基本完成落实干部政策、知识分子政策、中共原地下党组织历史遗留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查漏补缺工作,7人改办和办理离休,7人办理退职,9人发生活费,23人调升工资级别,20人解决了农转非问题。1988年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工作进入扫尾阶段,妥善解决来信来访。1989年成立县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开展了第一批中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评选,共评选出6人。审查、办理干部离休与提高待遇18人,处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4人,还对“三老”(老红军、老游击队员、老地下交通员)人员的生活情况进行了专门调查。1998年推荐第四批市级拔尖人才5名。建立了113位企业离休干部“两费”保障机制。2000年县委出台“武义县中青年技术拔尖人才管理办法”,表彰第三批中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6人,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13人。2003年制定了《关于加强武义县人才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加强武义县人才工程建设的基本对策和基本思路。开展金华市第五批中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县第四批中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推荐评比工作。2004年召开了武义县第一次人才工作会议,制定了《关于人才工程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及《武义县人才发展总体规划》等相关政策措施。开展了全县人才普查工作,着手建立武义县人才基础数据库。引进县外、省外人才1000多名。通过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教育”、“绿色证书工程”、“农广校”“农函大”等培养形式,完成乡土人才培训3000多名,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或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400多名;完成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1811名,完成年计划目标的181.1%,培养中专以上学历人才400多名。2005年安排1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发放优秀人才政府津贴和引进、培养人才的工作经费,全县新增人才3316名,培训实用型人才、农村乡土人才、务工在岗农民、农村后备劳动力共1.24万名。开展了100名享受县政府津贴优秀人才的评选活动。

知识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武义县志(1986-2005)》

出版者:方志岀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武义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等方面的诸多重大变化。前有概述、大事记,中列38编200余章,后有附录、索引。主要内容有:建置、自然环境、土地与矿产、城乡建设、环保与生态、居民、经济要述、农业、林业、水利、工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