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市场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048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市场管理
分类号: D922.294
页数: 2
页码: 656-65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武义县工商局加强整顿集市贸易秩序。
关键词: 武义县 工商行政 市场管理

内容

集市贸易管理
  1986年,全县有集市9处,贸易成交总额达1897.4710万元。1987年起县工商局加强整顿集市贸易秩序。
  蚕茧市场县工商局采取宣传蚕茧收购有关政策,加强与毗邻市县联系和协调,继续设卡阻截防止外流。1991年晚秋蚕茧上市后,金华市部分蚕茧收购站不遵守协议,擅自抬级抬价收购,导致武义蚕茧大量外流。县政府向市政府报告,市政府及时作出处理,退还武义鲜茧550千克。
  茶叶市场县工商局会同有关部门专门印发了通告,有效地保护茶农利益。1993年春茶上市后,县农贸市场上出现了强买强卖、偷抢茶叶等严重情况。县公安局在县农贸市场召开了“处理违法人员大会”,当场宣布对10名违法人员治安拘留处罚。维护了市场秩序、保护茶农利益和公平竞争。
  钢材市场县工商局于1989年根据国务院有关决定和省工商局有关通知精神,组织人员对全县25家钢材经营单位进行清理整顿。重新注册登记16家,注销9家。
  农资市场县工商局1994年根据国务院通知精神,对全县农资市场进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清理整顿。取缔不具备经营资格的133家(户),收购化肥418.5吨,农药2.7万千克,种子62千克。事后由县政府牵头,工商局、供销联社、农业局三部门共同审核,重新确认160家经营资格,分三批注册登记告示。1997年根据省政府有关《紧急通知》精神,又组织了一次专项整治工作,主要验查证照、进货渠道、商品价格和质量、计量器具,相应处理违章企业后,又会同供销、农业部门及时调整经营农资企业的下伸点布局,及时公布其经营资格。2005年3月经多方论证,同意设立县首家农资连锁经营有限公司,全县70家农资经营企业为公司连锁门店,并统一建章立制,规范经营,有效地降低伪劣农资流入市场的风险。
  查处假冒伪劣商品
  1986年重点查处倒卖重要生产资料和贩私违法活动218起,没收、罚款24166元。1987年县工商局第一次开展打假治劣活动,检查567家国有、集体企业和个体户,查扣物资70多件。1994年查处假冒伪劣商品价值达40万元。1996年查获劣质卫生巾263箱,假冒“安乐”、“雅妮娜”名牌卫生巾53箱,假冒名牌商标标志9.63万套、包装用品47万套,劣质杂交水稻种子900千克。事后,将查获的假冒伪劣商品全部销毁。从1988到2005年,县工商局在县府门口、解放街、熟溪溪滩等地多次举办假冒伪劣商品展览识别活动。
  商品流通市场管理及实现长效监管
  1986年,设立了桐琴、上茭道等6个粮食检查站,加强粮食市场管理。1992年县政府采纳了工商局提出的导向性疏通商品流通政策六条建议:撤销县境内所有经济检查关卡;在大庙、柳城和王宅三地开办竹木交易专业市场;茶叶除出口绿茶外放开多渠道经营,生猪除基地生猪实行指导性计划、合同订购之外允许多渠道经营;组织发展经纪人队伍和农副产品贩运户把武义剩余农副产品贩运出去;开办为农服务社会化企业,化肥、农药、农膜在严格把好进货渠道关情况下允许实行代销;钢材、水泥、石油等计划物资根据国家现行政策经物资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后允许经营。
  2002年县工商局印发《商品交易市场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抓了4个方面工作:加强市场开办单位日常监管;加强对商品经营者经营户口和经营行为日常管理;加强对上市商品日常监管;全县农村实施“放心店”工程。全面推行市场巡查制,做到普遍检查和重点检查、强化日常监督和突击检查、专项整顿和综合治理、打击与规范行为4个有机结合。2003年后,全县开展创建“食品安全无忧、售房履约无忧、旅游消费无忧、公用企业无霸”的“四无”市场环境活动,紧紧抓住与人民群众“吃、住、用、行”密切相关的重要商品,运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综合职能,实现商品市场长效监管。

知识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武义县志(1986-2005)》

出版者:方志岀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武义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等方面的诸多重大变化。前有概述、大事记,中列38编200余章,后有附录、索引。主要内容有:建置、自然环境、土地与矿产、城乡建设、环保与生态、居民、经济要述、农业、林业、水利、工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