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0481
颗粒名称: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
分类号: F123.82
页数: 14
页码: 652-665
摘要: 本章记述了武义县工商行政管理的发展情况,其中包含机构沿革、企业登记管理、市场管理等。
关键词: 武义县 工商 行政管理

内容

第一节 机构沿革
  1977年恢复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简称县工商局),1979年4月建立各区、镇工商行政管理所(简称为工商局和工商所)。1986年7月1日,局机关从城脚路7号搬到县城解放南街,局、所在编人员66人。至1995年县工商局相继增设了茭道、范村、桐琴、竹客4个经济检查站。壶山市场工商所后与壶山工商所合并,并随驻地镇更名为武阳工商所。工商局下设武义经济开发区工商分局和外资管理股,并将秘书股改为办公室。局、分局和各所负责本辖区内的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工作,保证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健康发展。1996年10月,与物价局合并为武义县工商行政与物价管理局,为县政府主管市场监督管理与行政执法和全县物价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内设9个职能科室,核定编制22名。
  1997年1月7日原县工商行政与物价管理局调整为县物价局与县工商局,实行两块牌子一个机构。同年3月15日县工商局“96315”消费者举报投诉中心设立;7月30日设立县市场物业管理中心,两年后改名为县市场开发服务中心,为局下属的自收自支全民事业单位,并在下属工商所内设立7个管理站和6个农村物价监督站,实行所、站合署办公。
  1999年3月9日县工商局和物价局分设办公。分设后的县工商局内设机构7个、派出机构9个、直属机构3个。2000年3月局机构调整和2001年设立消费者权益保护科。2001年11月根据省工商局文件,县工商局为市工商局直属机构,履行本辖区内市场监督管理的行政执法职责。内设6个职能股室,核定局机关行政编制16名,工商所专项编制106名。是年12月14日县市场开发服务中心整体移交给县政府办公室。工商部门自办和与其他单位联办的市场,全部与县工商局分离。2004年9月11日设立工商信息管理办公室,负责全局工商信息,网络管理。2005年该局内设机构有办公室、人事教育科、信息办、法规科、企业注册监管科、经检科、12315举报申诉指挥中心,派出机构有武阳、柳城、下杨、桐琴工商所和开发区工商分局。是年底在职职工97名,其中中共党员80名;本科文化55人、大专文化33人、高中专文化9人;35岁以下21人、36岁至45岁53名、46岁至54岁14人、55岁以上9人。1986年至2005年,有3名职工被授予国家级荣誉。
  第二节 企业登记管理
  1986年年底,全县有工商企业952户、职工31158人,其中全民企业124个、集体企业807个、合作经营21户;个体商业4627户、从业人员6266人。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决议对171家公司(中心)进行全面清理整顿,保留名号52家,合并1家,降级改名33家,撤销85家。
  1986年至1990年期间,换发营业执照2319家,换照中查处违反企业登记法规案件16起,罚没款2.19万元,注销204家。进行了三次清理整顿,涉及企业260家,其中保留134家,注销90家,降级改名36家,合并取消第二名称2家。为企业出具52份外出销售证明或“一次性经营许可证”。
  1991年至1995年期间,县工商局提出了《加强服务、促进改革》12条措施,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制订了《关于支持企业改革开放,加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放宽企业登记条件,简化登记程序,大力支持企业转制改革,把年检和搞活经济相结合。帮助企业调整产业关系,年检中办理变更登记185家。登记注册了武义首家中外合资企业——浙江宏凯服饰有限公司。根据《企业法人年度检验办法》办理企业法人年检1220户。确立公司管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登记管理条例》为依据,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的全民、集体企业12家。为2家企业兴办第三产业提供方便,为17家企业在外地增设销售点64个,出具“一次性经营许可证”11份,引进21万元的武义县短缺原材料,推销86万元的积压产品,鼓励支持发展第三产业,使其首次超过工业企业总户数。同时,进行了5次清理整顿。在清理整顿重要工业品生产资料流通秩序中,取消无照经营资格企业10家,变更经营范围12家,重新核准登记26家。在清理党政机关所办的50家经济实体时,划转28家,脱钩10家,注销8家,辞去一头职务的机关干部11人。在对重新核定乡镇企业经济性质、明晰产权关系时,仅武阳镇1994年度就有10家集体企业改为私营企业。在检查322家企业经营行为时,处罚有违法行为企业136家。在检查年检企业时,清理“三无”企业23家,吊销161家两年来未申请年检且查无下落的企业。
  1996年至2000年期间,制订出“简化前置审批手续、放宽经营范围、简化企业改制登记程序、简化股份转让登记手续、减免企业改制登记费”等15条实施意见,因陋就简开设登记注册厅,推行改制企业优先办理和节假日预约服务制度。结合监督管理进行10次清理整顿:在对城区的企业名称、牌匾广告、音像制品及娱乐场所、书店检查清理中,限期变更不健康企业名称,拆除4块未经批准的名称牌匾,签发13份整改通知书,暂扣一批音像制品。工商行政、财政、审计部门联合检查了2家验资机构主体资格和验资报告质量,要求限期改正报告附件材料不全和报告与实际有差错等问题。根据《企业年度检验办法》对未按法定期限参检的518家国有、集体企业和285家私营企业,先寄发催办通知单,然后在县报上刊登“限期补检”和“准备吊销营业执照的听证公告”,最后发出吊销公告。在核定企业经济性质时,先后将290家原挂靠集体的企业核定为私营企业;然后对全县29家商贸性公司和房地产公司的注册资本进行了专项检查,查出9家虚假出资或股东不实、2家擅自变更股东和8家未建财务账册或账目不清,分别作了处罚并限期整改。在年检换照工作中,规范了76家企业的经营范围,删除了93家企业不符合政策的经营项目,注销了558家企业,注册登记了80家新开企业,办理变更登记202家。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军队、武警部队和政法机关一律不再从事经营活动的决定,经清理,全县仅保留保安服务公司一家,并重新核定了经营范围。在清理取缔无照经营工作中,取缔4家,补办执照16家。在改制企业注册登记工作中,重新登记234家。在企业登记管理执法行动中,对16家发出限期整改通知,处罚了3家虚假出资的公司;检查了1242家内资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登记档案,发现335户(家)不符合前置审批要求,责令283家补办手续、14家办理变更登记;检查网吧25家,取缔无照经营3家,规范经营范围2家;检查发现无照经营360家(户),收缴失效营业执照22份,补办营业执照290家(户),处罚无照经营41家(户),罚款4.6万元。2000年3月,县工商局企业登记管理科与个体私营经济管理科合并为二科,主事个体工商户、内外资企业的注册、变更、注销登记和监管工作。
  2001年至2005年期间,将企业登记注册厅迁入县便民办事中心,建立了企业登记注册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和注册厅工作制度、审查员与核准员制度、廉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同时,在推行企业登记注册“一审一核”和企业登记注册前置审批基础上,登记前置审批告知承诺制。登记窗口全面推行“窗口一站式、告知一口清”等“一字工作法”,受到省效能检查组重点表扬,下杨工商所实施“阳光工商工程”获得省委副书记夏宝龙充分肯定。每年一次的企业年检工作做到企业年检与完善经济户口、“信用建设”、规范公司出资行为三结合。还推行了以工商建议书和温情执法为主要内容,以整合职能,全员参与和一企一策、分类指导为基本做法的行政指导制度,在依法监管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在优化服务中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能,努力营造公平、法治、有序的发展环境。工商、公安、文化管理、电信部门联合检查了全县45家网吧、26家电子游戏经营场所,取消了一批不符合经营条件的营业单位,换发了符合经营条件的企业营业执照。在取缔无照经营专项整治中,查出无照经营822家(户),补办营业执照654家(户),行政处罚168家(户),罚款10万余元,同时制定了查处无照经营及亮照经营管理工作目标责任制。在企业登记前置审批“回头看”活动中,责令205家企业补办专项许可证或前置审批手续,对26家无法补办或拒不补办的企业责令办理变更登记,取消相关经营项目。在建设“企业信用工程”中,建立企业信用公示、企业信用激励和企业信用警示惩罚等三项制度。12家重点骨干企业被批准为首批免检企业。在二次开展无照经营专项执法整治中,组织检查内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9110家(户),发出整改通知书603份,补办营业执照453家(户),取缔无照经营115家(户),查处案件498起,罚没84.64万元。在社会中介机构专项执法整治中,检查规范了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39家,对未办理登记注册的3家法律事务所进行了协调处理。
  第三节 市场管理
  集市贸易管理
  1986年,全县有集市9处,贸易成交总额达1897.4710万元。1987年起县工商局加强整顿集市贸易秩序。
  蚕茧市场县工商局采取宣传蚕茧收购有关政策,加强与毗邻市县联系和协调,继续设卡阻截防止外流。1991年晚秋蚕茧上市后,金华市部分蚕茧收购站不遵守协议,擅自抬级抬价收购,导致武义蚕茧大量外流。县政府向市政府报告,市政府及时作出处理,退还武义鲜茧550千克。
  茶叶市场县工商局会同有关部门专门印发了通告,有效地保护茶农利益。1993年春茶上市后,县农贸市场上出现了强买强卖、偷抢茶叶等严重情况。县公安局在县农贸市场召开了“处理违法人员大会”,当场宣布对10名违法人员治安拘留处罚。维护了市场秩序、保护茶农利益和公平竞争。
  钢材市场县工商局于1989年根据国务院有关决定和省工商局有关通知精神,组织人员对全县25家钢材经营单位进行清理整顿。重新注册登记16家,注销9家。
  农资市场县工商局1994年根据国务院通知精神,对全县农资市场进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清理整顿。取缔不具备经营资格的133家(户),收购化肥418.5吨,农药2.7万千克,种子62千克。事后由县政府牵头,工商局、供销联社、农业局三部门共同审核,重新确认160家经营资格,分三批注册登记告示。1997年根据省政府有关《紧急通知》精神,又组织了一次专项整治工作,主要验查证照、进货渠道、商品价格和质量、计量器具,相应处理违章企业后,又会同供销、农业部门及时调整经营农资企业的下伸点布局,及时公布其经营资格。2005年3月经多方论证,同意设立县首家农资连锁经营有限公司,全县70家农资经营企业为公司连锁门店,并统一建章立制,规范经营,有效地降低伪劣农资流入市场的风险。
  查处假冒伪劣商品
  1986年重点查处倒卖重要生产资料和贩私违法活动218起,没收、罚款24166元。1987年县工商局第一次开展打假治劣活动,检查567家国有、集体企业和个体户,查扣物资70多件。1994年查处假冒伪劣商品价值达40万元。1996年查获劣质卫生巾263箱,假冒“安乐”、“雅妮娜”名牌卫生巾53箱,假冒名牌商标标志9.63万套、包装用品47万套,劣质杂交水稻种子900千克。事后,将查获的假冒伪劣商品全部销毁。从1988到2005年,县工商局在县府门口、解放街、熟溪溪滩等地多次举办假冒伪劣商品展览识别活动。
  商品流通市场管理及实现长效监管
  1986年,设立了桐琴、上茭道等6个粮食检查站,加强粮食市场管理。1992年县政府采纳了工商局提出的导向性疏通商品流通政策六条建议:撤销县境内所有经济检查关卡;在大庙、柳城和王宅三地开办竹木交易专业市场;茶叶除出口绿茶外放开多渠道经营,生猪除基地生猪实行指导性计划、合同订购之外允许多渠道经营;组织发展经纪人队伍和农副产品贩运户把武义剩余农副产品贩运出去;开办为农服务社会化企业,化肥、农药、农膜在严格把好进货渠道关情况下允许实行代销;钢材、水泥、石油等计划物资根据国家现行政策经物资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后允许经营。
  2002年县工商局印发《商品交易市场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抓了4个方面工作:加强市场开办单位日常监管;加强对商品经营者经营户口和经营行为日常管理;加强对上市商品日常监管;全县农村实施“放心店”工程。全面推行市场巡查制,做到普遍检查和重点检查、强化日常监督和突击检查、专项整顿和综合治理、打击与规范行为4个有机结合。2003年后,全县开展创建“食品安全无忧、售房履约无忧、旅游消费无忧、公用企业无霸”的“四无”市场环境活动,紧紧抓住与人民群众“吃、住、用、行”密切相关的重要商品,运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综合职能,实现商品市场长效监管。
  第四节 个体私营经济管理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个私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对个私经济的管理既加强又不断完善,使个私经济在武义经济中经历了“三分天下有其一”、“半壁江山”和“主力军”3个阶段。
  1979年~1991年期间,县工商局力排非议,保护、支持个体私营经济,使其在武义经济中“三分天下有其一”。1986年年底,全县有个体工商户4627户(其中工业企业1027户),注册资金569.2万元,营业额2801.1万元。但社会上对个私经济存有歧视和偏见,曾出现一个体修理户棚铺被吊移城外,电器钟表零配件受损事件。县政府责令处事单位作了赔偿。1987年11月,县工商局向省首次个体工商户优特产品展销会选送了个体户产品宣平棕板等。1988年6月30日,县九届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关于发展个体工商业的决议。县工商局登记注册私营企业85家。次年,一些个私业主对国家发展个私经济的政策产生疑虑,下半年就有966户歇业注销。县工商局与新闻单位、县个体劳动者协会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发展个私经济的政策及个私经济的重要作用,帮助业主消除疑虑。是年底,全县个体工商户增加到5660户(其中工业企业1260户),其中换照3960户。在这个阶段中,还发生过县级非主管单位“通知王宅镇街道两侧建棚经营个体经营户每月缴纳占地费”和“布置向个体工商户收取管理费”两起事件,县工商局及时调查、协商,并由县政府出面进行调处,解除上述乱收费规定。1991年年底,全县个体工商户上升到7292户(其中工业企业1411户),销售总额4952万元,商品零售额4975万元;私营企业67户,投资人数95人,注册资金219万元,雇工1370人,工业产值新增884万元,为9198万元。
  1992年~2000年期间,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后,县委、县政府为发展个私经济大宣传、大发动,使全县个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成为武义经济的“半壁江山”。1992年6月、1993年2月和1995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补充意见和规定,把发展个私经济提高到贯彻落实中共十四大精神的高度来抓。1992年县工商局对个私经济登记管理实行改革,将受理发证时间从法定的30日缩短到3日。1992年,县工商局登记注册了县装饰有限公司等3家私营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全县有限责任公司的领头羊。1993年至2000年,县委、县政府开展个体私营经济宣传月活动。1994年有限责任公司发展30家合计数为86家,1996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范并重新登记注册了其中的26家。1993年开始,每年评奖前十位纳税大户。第十位纳税大户纳税额1993年为2万元,2005年已达508.21万元。历年来,还有一批个私企业或业主分别被评为县级、市级和省级先进。
  1994年3月,县工商局首次举办私营企业主《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培训班。是年个私企业申请商标注册18只,取得注册证6只。是年,武义出现中外合资企业,省市工商局、县政府支持和鼓励下岗职工再就业,至2000年,安置吸纳下岗职工3206名。同时,派员到各乡镇办理52家乡镇集体企业转制为民营企业登记。1998年9月,选送金山茶叶有限公司、金星食用菌有限公司、田歌实业有限公司的茶叶、香菇、蛋制品及个体工商户的萤石雕刻工艺品参加全省个私企业名优特稀产品展览。
  1999年2月和2000年3月,根据县委关于发展个私经济若干意见精神,分别授予14家和15家个私企业为武义县行业龙头、著名品牌、外向带头、科技进步企业。2000年3月初,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个私经济工作会议,书记、县长作专题报告,强调对个私经济要再认识、再支持、再优化、再提高。6月,工力电器有限公司被评为“省百强出口创汇私营企业”,联合印刷有限公司被评为“省百强工业私营企业”,喜来临西点房被评为“省私营企业文明经营示范单位”,开发区开山机械门市部被评为“省个体工商户文明经营示范户”。8月,县工商局实施“走百家企业、听百家呼声、帮百家之困”为主题的“百家工程”活动,走访私营企业100余户及个体工商户287户。该年底,全县个体工商户7030户(其中工业企业2948户),注册资金9523万元,总产值44086万元,销售额88162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0911万元;私营企业909家(其中独资362家、合伙58家、有限责任公司443家),投资人数1439人,注册资金51104万元,雇工18101人,总产值350356万元;与外商合资的私营企业13户,引进外资928万美元,出口创汇企业103户,创汇总额54700万元;年产值100万元~500万元114户、500万元~1000万元43户、1000万元~5000万元24户,获得欧洲CE认证2户,通过ISO9000认证10户。3家私企获得自营进出口权。
  2001年~2005年期间,以“工业强县”为动力,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提高服务效能,使私营企业勇于做强、做大。2001年,县委、县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支持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县工商局企业登记改过去先由基层工商所初审为直接到县便民办事中心工商窗口办理登记,并采取允许公司制小企业注册资本分期注入、减免改制企业登记费、实行登记注册AB角制度等一系列提高办事效率举措。2002年,制定了“十四条”,放宽企业准入条件,简化外来投资企业登记办照手续,实施政府重点项目注册登记预约服务。注册登记推行了“一审一核审批”、“企业警示”、“企业免检”、“经济户口管理”等4项制度。同时,筛选确定100家重点骨干企业作为联系对象,建立工商联络员制度,为企业更有效提供办事便利条件。从年底起全面实施企业注册登记前置并联审批制度。是年,县工商局会同县公安局开展整顿规范公司出资行为专项行动,查阅验资报告53卷、审计报告26卷、资产评估报告42卷、财务报表35份,对抽逃资本金和以房产作价虚假出资的两家企业分别作了罚款。2003年,县工商局将企业年检工作下放到基层工商所办理,还做到咨询服务“一口清”,发放资料“一手清”,推行“企业登记前置审批告知承诺”,引导企业实施创牌战略,争创驰名、著名商标和知名商号;帮助企业冠挂省名,助动个私经济做大做强做优。年初,金华市工商局决定由县工商局率先试行个体工商户滚动验照制度,县政府办公室转发《滚动验照暂行办法》,在新闻媒体上公示,并印发张贴万余份宣传提纲,使之家喻户晓。具体工作中做到因地制宜、灵活掌握,对个体工商户较为集中地实行按月滚动验照,由各工商所注册厅办理;对边远山村,由工商干部负责巡查上门验照。2004年,县工商局开展深化红盾工程推进效能建设,本着“简捷、高效、一站式”的服务原则,做到在阳光下操作,全年受理注册登记1844件。2005年,县工商局认真开展省工商局关于“红盾风采——文明规范窗口”创建活动,落实“窗口一站式、示范一文本、告知一口清、办事一周结、一审一核制、一事一公示、一岗一要求、一月一讲评”的“一字工作法”。主动上门,对重点、改制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登记事项进行现场指导,帮助组建集团公司2家。
  2001年至2005年,县工商局在取缔无照经营及专项整治工作,共查处无照经营2429户,责令补办执照1699户,取缔219户,立案查处1099户,罚款139万元。
  2005年,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731户,年底达9261户(其中个体工业企业3516户),资金数额38912万元,总产值150717万元,销售总额或营业收入164163万元,社会商品零售额213231万元;新发展私营企业410家,年底达1954家〔其中独资506家、合伙56家、有限责任公司1398家(含集团公司3家)〕,投资者人数3898人,注册资金356482万元,雇工人数61060人,总产值523199万元(其中100万元~500万元81家、500万元~1000万元57家、1000万元~5000万元26家、5000万~1亿元15家、1亿元以上1家)。外向型个私企业168家(其中年出口额百万元以上89家),出口交货值20955万元。获自营进出口权私营企业216家,与外商合资的私营企业21家,实际利用外资2266.63万美元,获得欧洲CE认证15只,通过ISO9000体系认证16只。是年,全县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纳税49470.48万元,占全县工商税收64775万元的76.37%。是年,全县获奖的50户纳税大户中私营企业占42户。位居榜首的三美化工有限公司纳税额达4573万元,个私经济已经成为振兴武义经济的主力军。
  第五节 经济检查
  经济检查是工商部门行使职能的重要手段。县工商局自恢复至1987年共查处各类经济违法违章案件8107起,上缴罚没款27.5655万元。1987年设立经济检查队(简称经检队,与市场管理股合署办公),1992年3月14日成立县消费者协会(简称县消协,与市场管理股合署办公),1996年11月经检队改设为经检大队。1997年设立“96315”消费者举报投诉中心,2001年新设消费者权益保护科。之后经检大队、经济检查科、消费者权益保护科、“96315”消费者举报投诉中心、县消协实行五位一体的经济检查工作班子,负责全县的经济检查工作。
  表中所列大案要案是指违法案件,包括非法倒卖案、非法印制侵权商标标志案、非法传销案、非法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案、欺诈诈骗案、网络违法案、商业贿赂案等。
  1988年至2005年经检中,查扣的主要物资有进口汽车13辆、钢材和有色金属88.6吨、煤炭484吨、水泥106吨、劣质电冰箱和电视机27台、劣质电器2878件、有奖机和电子游戏机43台、化肥129.564吨、农药88.831吨、粮食59.2吨、茶叶34.2吨、蚕茧206.1吨、劣质种子1110千克、厚朴1737千克、珍珠9.2千克、假人参10千克、假酒22940瓶、饮料117031瓶(袋)、伪劣食品6307千克、假味精2972.5千克、保健品51.15万盒、肥皂3420条、卷烟155069条、白糖15吨、猪肉和牛肉10950千克、假银元182枚、文教用品900箱、假冒中华铅笔30万支、非法出版物15464张(盒、本、册)、化妆品130瓶、卫生巾267箱、烟花爆竹300件、假冒商标标志1218.6万张(套、只)、油料321.5吨、木材143.47立方米。
  第六节 合同、商标、广告管理
  合同管理
  1986年8月,县工商局在经济合同管理股增挂经济合同鉴证处、经济合同咨询服务处两块牌子。1986年~2005年,县工商局从7个方面着手对全县经济合同进行管理:即以组织知识讲座、竞赛、培训,编写宣传文章,印发资料,接纳咨询等形式,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办理合同鉴证,帮助企业修改合同条款,完善合同制度;经济合同仲裁和调解;对经济合同履行情况进行检查,形成企业自我管理基础上的经济合同管理网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和《企业动产抵押物登记管理办法》办理企业动产抵押登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和省工商局《关于加强拍卖监督管理的通知》,介入拍卖监督;开展“重合同,守信用”活动。裁决、调解了大田乡、新宅乡92户菇农投诉新宅供销社与新宅村联办菌种场供应的菌种低劣造成菇农歉收轰动全县的“菌种合同纠纷案”,在国家工商局《工商行政管理》半月刊上作了介绍。1999年查处武阳经济开发经贸网络信息服务部利用虚假广告的合同欺诈案,被省电视台的“浙江卫视”、“浙江经济”频道及“信息参考报”等媒体报道。
  商标管理
  县工商局90年代采用编制《商标启事录》电视专题片,举办培训班、创办《武义商标》会刊和《企业与创牌》专栏等形式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改商标注册工作核转制为代理制。经考试,由省工商局核发县123名商标管理人员资格证书。1999年开始对非商标印制企业进行专项执法检查,确认企业,查处违法行为。至2005年全县确定商标印制企业35家。2000年县工商局开始引导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制订了企业创牌的实施计划,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全面提升全县注册商标总量。到2005年年底全县共有市著名商标11只,省著名商标4只。
  1986年~2005年共查处各类假冒侵权商标案件和非法制售商标标志案件174起,收缴非法印制商标标志292.2246万只(套件)、制假锌板733块(件),没收销售假冒“小星星”包装盒2.64万盒,“娃哈哈”包装盒2841万盒,“西洋参”、“双宝素”包装盒1.061万盒,假冒“方菱”牌活动铅笔1万支、假冒“剑石”牌电器插座1万只、假冒“地球”“三环”牌铁挂锁23.5万把、假冒“王麻子”牌剪刀1.28万把、假冒“中华”牌铅笔10万支、假冒上海“三针一钉”100箱及其他侵权商品4.479万件。
  广告管理
  1986年县工商局最早核准全县广告经营企业为“县人民广播站”、“县电视台”、“县广告设计服务部”3家,到2005年年底全县注册广告经营企业达45家。根据国务院《广告管理条例》和国家工商总局《广告管理条例实施细则》,1988年把广告管理纳入工商行政管理重要议程,审查广告资料96份。1989年换发广告经营企业许可证,审查广告资料2540份,查处印刷广告违规行为1起。1990年对全县广告经营企业进行全面年检,查处违法违章广告及印刷品案件14起。1991年对广告业务员进行培训,发给“结业证书”,报上级局核发“广告业务员证”。1992年查处违法印刷药品介绍广告案件1起。1993年在县开发区解放北路开设广告一条街,在上茭道330国道边开设广告走廊活动,发布路牌广告20块,年底全县有广告企业10家。1995年认真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宣传活动,又在经济开发区和330国道上茭道地段等处设立户外广告牌30多块。1996年年初,对全县广告经营企业开展了资质检查,印发了《关于户外广告实行审批登记制度的通知》。1997年制定《户外广告管理办法》。打击不法游医乱贴广告,收缴红桃K等印刷品广告800多份,审查登记户外广告305条。在新闻媒体和广告经营企业,发布“自强创辉煌”主题公益广告11条。1998年根据国家工商局《户外广告管理登记规定》,检查了31家企业和100多条户外广告;查处广告违法案件14起;收缴陕西利威尔制药有限公司“威迪克”药品等违法广告印刷品600张;审批登记灯箱广告51只、横幅广告358条、路牌广告1块、印刷品广告5张(册)。
  1999年对全县11家广告经营企业进行资格检查,对具备经营资格的9家广告经营换发了“许可证”,对3家不合格的核销了“许可证”,注销了2家有违法行为的广告经营企业。全年经登记灯箱广告30只、横幅广告361条、路牌广告11块、印刷品广告2条(册)、店堂广告7条、墙体广告5幅、店堂广告牌56块。是年利用广告集中监测手段,查处广告违法案件7起,收缴27种1.2万份印刷品广告。2000年开展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5周年宣传活动,制订了《广告整治行动方案》,由武义日报、县电视台6月16日至22日发布广告进行县、市全程二次监测,然后召集通报会将监测中发现的违法广告与广告经营单位见面,当场宣布对其中7条违法广告立案审查。组织各大商场、药店、保健品商店负责人学习《印刷品广告管理办法》、《店堂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对广告经营企业开展全面检查整治,规范其经营行为,审批登记灯箱广告78只、横幅广告437条、路牌广告25块、印刷品广告9条(册)、店堂广告35条、车体广告21条(幅)、墙体广告77条。查处广告违法案件18起,收缴报型非法广告3万张(册)。2001年结合全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要求,在全县从药品广告、医疗广告、保健广告与食品广告、房地产广告、“致富信息”广告、电视直销广告、印刷品广告等7个方面开展整顿和规范广告市场秩序执法行动。全年共审批登记广告457条(册),监测电视广播广告200多条,查处违法广告案件17起。收缴未经登记擅自发布户外广告21条、店堂广告278条、违法印刷品广告1.28万张。
  2002~2004年对医疗、药品广告建立审批备案制度,进行专项检查整治,监测广告20692条,审批登记户外广告2973条(册、块),收缴不规范店牌、广告牌20多块及各类违法印刷品广告6000余份,责令限期整顿10家企业,责令停发违法广告的药店、超市7家。查处违法广告案件34起,发出书面整改通知书32份。同时会同卫生局联合召集生产经营企业负责人及医疗单位广告联络员会议,以会代培。
  2005年广告管理主要抓服务和监管两件事。实行一审一核制,严格年检制度,全面开展以医疗、药品、药械、保健品为重点的“打虚假、树诚信”广告专项执法行动,建立广告经营信用评价体系和违法广告公示制度。是年共监测电视广告17602条次,发现涉嫌违法广告271条次,查处各类广告违法案件13起,查处个体工商户曹某冒用政府名义做广告的第一起网络案件。
  第七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简称《消法》)和《浙江省实施<消法>办法》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1992年3月14日经县政府批准成立县消协,会员由工商、质量技术监督、物价、卫生、药品监督、检验检疫、经济贸易、城建、交通、旅游等部门和行业管理、行业协会、新闻单位、社会团体以及消费者代表组成,协会理事会由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履行《消法》赋予的7项职能。县消协成立后,以各工商所为依托先后设立了武阳、城关、桐琴、下杨、新宅、桃溪、柳城及县经济开发区8个消协分会,在县商业局、粮食局、供销社等业务主管部门和供电、供水、供气、邮政、电信、学校、医院等企事业单位中建立了37个消协联络站,1998年又在全县各乡镇政府、街道建立了消协分会,在全县各村(居)委会建立消费者投诉站,建立和健全全县消协网络。县消协订有《章程》,还制订了《消协分会工作职责》、《联络站工作职责》、《消费者投诉站工作职责》、《分会联络站、投诉站工作人员守则》等规章制度。县消协每年都要组织20多个部门单位在县城最繁华地段举行以宣传《消法》和《浙江省实施<消法>办法》为主要内容的“三一五”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纪念活动,开展悬挂横幅标语,设摊咨询服务,现场受理投诉,发放有关资料,真假商品鉴别等活动。1997年后每年按中国消协定的主题开展活动,深受消费者好评,曾多次得到国家、省、市消协的肯定。县消协认真听取消费者呼声,积极参与对商品和服务的监督检查;积极配合县政府提出的开展创“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商店”和“维权示范岗”活动,县消协组成人员分别被供电、供水、医院、电信等11个部门、单位聘请为义务监督员,有效地实现了社会监督职能。
  到2005年县消协共接待消费者咨询服务4万多人次,组织法律培训、讲座有6000余人次参加,发放《消法》等有关法律、消费知识资料14万份,组织开展真假商品法律活动12场次,受理处理消费者投诉10766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667.97万元,有效地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003年改96315消费者举报中心为“12315”举报申诉指挥中心。“12315”中心接到举报申诉电话城区20分钟、郊区40分钟内赶到现场调处。侵权事实清楚的,立即解决;事实不清,双方争执较大的,指定专人负责,限期查处。2001年设立消费者权益保护科。到2005年年底县工商局共检测各类商品573批次。接待消费者来访咨询21935人次,受理申诉投诉电话16879只次,查处受理申诉、投诉案件7828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742.7万元;经济检查大队立案查处坑害消费者权益案件223件,案值11870万元,为消费者挽回直接经济损失923.58万元。
  全县产品质量主管部门县质监局,每年积极参与“三一五”消费者纪念日活动外,还专门开展“质量月”宣传活动。平时经常通过新闻媒体对一些违法行为进行曝光,2001年共出动执法检查1500人次,查处违法案件155件,案值140余万元,其中立案102件,捣毁制假窝点18个。通过专项整治,摘掉区域性文教用品假冒帽子。在农村,每年都要开展春季查农资、夏季查饮料、秋季查建筑材料、冬季查食品等经常性活动。
  全县公共卫生事务的职能部门卫生局,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结合“三一五”消费者纪念日活动,开展食品卫生宣传周活动,在城区开设法律咨询宣传。十多年来共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每年都要开展几项与消费者权益密切相关的食品卫生专项整治,保障了消费者饮食卫生。在药品监督管理体制调整以前,检查各类医疗服务机构近5000人次,取缔游医100余人,查处非法行医、违规行医案件数百起,检查药品达20余万批次,没收伪劣药品200余件,价值近20万元。仅2001年、2002年受理医患投诉20多人次,为病人追回30余万元。另外还对化妆品、消毒产品、涉水产品、自来水厂等进行了严格有效的监督管理。
  县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一些侵权案件,虽经县消协或有关部门调处,但生产、经营者无视法律,置之不理,县法院就运用调解或审判职能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东莹杨家杜某迎亲帮忙放鞭炮,致使左眼八级伤残,经查该批火炮无出厂日期,无产品检验合格证,无燃放说明书。杜将厂方告上武义县法院,武义县法院作出一审判决,由厂方赔偿杜35224.74元;厂方不服上诉,金华市中级法院作出维持一审判决的终审判决。
  十多年来,县消协等部门、单位竭诚依法护权、为民排忧解难,查处侵害消费者侵权案件万余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600多万元。其中“制售不合格农机具,退货还要赔损失”被市消协列为“十大维权案例之一”;《十年难题,今朝破解》一文被省消协作为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广;《履行‘三包’要全面,只修不退遭处罚》还被中国消协列入《97案例选编》,2000年又选入《中国消费者手册》在全国发行。

知识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武义县志(1986-2005)》

出版者:方志岀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武义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等方面的诸多重大变化。前有概述、大事记,中列38编200余章,后有附录、索引。主要内容有:建置、自然环境、土地与矿产、城乡建设、环保与生态、居民、经济要述、农业、林业、水利、工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