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计划编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046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计划编制
分类号: F123.1
页数: 2
页码: 643-64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武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民经济发展是手段,社会发展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的。
关键词: 经济监管 计划管理 计划编制

内容

根据“统一计划,分级管理”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国民经济计划。1983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改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民经济发展是手段,社会发展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的。
  计划体系
  分年度计划、五年计划、长期规划和专项规划。编制原则是上下结合,综合平衡。1986年的年度计划和“七五”计划中,农业已经取消指令性计划,大多数农副土特产品实行市场调节,只有粮食、棉花等的收购是既有收购合同又有国家任务的指令性计划;工业生产也以指导性计划取代了指令性计划,指令性计划只有省下达全民所有制单位劳动工资计划和省、市下达的基本建设项目。随着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实行年度出生人口控制指标仍纳入指令性计划。
  指令性量化指标是基层计划管理的特色,包括农业、工业、商业、主要商品销售、省内外调拨、基本建设、运输、文教卫生、物资供应、劳动工资等计划。80年代后期被淡化。
  年度计划经人大会审议批准后执行,次年向人大会报告执行情况,并由人大会审议作出决议案。1986年年度计划指标体系分农业生产、工业产品基建计划投资、基本建设项目、财政收支计划、主要物资需求量等六大类177项。1998年度减缩到16项主要计划指标和8项主要农产品产量计划指标。1999年度改为10项预期目标。2005年度主要预期目标9项: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自营出口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五年计划是长期计划的具体化和年度计划的依据。内容包括:基本任务,国民经济增长速度,重大比例关系和经济效益,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方向和重大基本建设与技改项目、重大科技项目投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先进技术的引进,财政收支,利用外资规模,人民生活提高幅度,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完成计划的重大措施。1986年~2005年期间共编制了“七五”、“八五”、“九五”、“十五”4个五年计划。
  长期规划又称远景规划,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期10年甚至更长时间、规定一个远景目标大致方向的纲领性文件,通过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实施,并根据新情况不断加以修改和补充。1986年~2005年期间共编制了4个:1991年3月编制的《武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1991年10月编制的《武义县经济建设和扶贫开发规划》、1996年3月编制的《武义县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1998年完成的《武义县1998年~2010年下山脱贫规划》。
  县级计划编审程序
  计划编制的程序是按基层计划单位、县计委、专署、省、国家顺序“二上二下”。县级农业生产计划的基层计划单位是区、乡、村,其他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企事业单位都是基层计划单位。县级计划对省政府下达的控制数由专署下达后县计委编报。凡县属企事业单位控制数由县政府下达,由省有关厅局按系统管理的控制数下达后,有关单位应向县计委报告。季度计划一律不颁发控制数。各项计划控制数下达后,进行分解编制计划,报省政府和省计委及有关厅局和专署,如因时间限制则由县计委组织有关科局先行估编上报。季度计划当上级部门颁发控制数后,县计划委员会在10天内提出编制草案上报,并抄送有关单位。90年代末,县级计划的编制进入全新模式:由计划部门收集汇总政府各部门的该年计划完成情况和下年度计划建议,形成计划草案,报政府常务会讨论、修改、平衡,提交人大审定批准后下达和上报。

知识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武义县志(1986-2005)》

出版者:方志岀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武义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等方面的诸多重大变化。前有概述、大事记,中列38编200余章,后有附录、索引。主要内容有:建置、自然环境、土地与矿产、城乡建设、环保与生态、居民、经济要述、农业、林业、水利、工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