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公路建设与养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0325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公路建设与养护
分类号: F540.3
页数: 4
页码: 497-500
摘要: 本章记述公路建设与养护,包括了公路建设、公路养护、公路养护等生产经营性职能由县通达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承担。
关键词: 武义县 公路 运输发展

内容

第一节 公路建设
  机构
  1982年7月15日正式成立武义县交通局。
  县交通局是县政府主管全县交通工作的职能部门,担负全县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和交通运输管理等职责。县交通局内设办公室、工程科、运管科、计财科四个科室,列编11人。原下辖事业单位7个:运管稽征所、公路管理段、县乡公路管理所、交通工程管理所、交通设计所、汽车驾驶员培训中心、交通工程质量监理所。企业单位3个:通达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汽车运输总公司、永和路桥有限公司。2005年全系统职工总数为668人,其中正式职工387人,临时工233人,养护农工48人,另有退休职工180人。
  为了加强对交通重点工程的管理,2000年11月20日县委办公室下发了县委办〔2000〕122号文件,成立武义县交通建设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县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为副组长,有关部门领导及沿线乡镇党委书记为成员。下设指挥部,由分管县长任总指挥,交通、国土、公安部门负责人为副指挥,抽调有关部门干部为指挥部工作人员。
  计划
  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公路基建的基本程序,依法制定全县公路网建设规划,把公路建设纳入地方经济发展计划,干线公路按国家、省统一规划执行。
  2003年编制完成了《武义县公路交通建设规划(2003年-2020年)》,其公路网布局原则是:以高速公路和国道、省道为骨架,按“县域加密成网、周边衔接贯通”的布局原则,强化骨架路网、干线路网和农村路网三层次路网之间的有机衔接,使中心镇形成网络,中心村进入规划,总体上形成“一高二纵五横”骨干路网布局,强化武义县对外及县域境内之间的交通联系。同年,编制完成了《武义县农村公路建设规划(2003年-2020年)》,乡村公路建设目标为:在2003年-2007年完成“431”工程,即:五年内完成通村公路建设400千米,其中路基改造400千米,路面改造300千米,建制村等级公路通达率达到95%以上,通村公路硬化率达到80%以上;县乡道公路路面改造300千米,硬化率达到85%以上;路网提升改造100千米。
  施工与管理
  随着路桥工程项目的增多,测量设计、施工管理任务加重,县交通部门采用多种形式对工程技术人员加强培养,造就了一批测量设计、施工、监理、管理人员,技术队伍不断扩大,逐步实现了测量设计、施工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施工的组织领导,实施分级管理,主要有4种形式:
  1.群众自筹资金为主的小桥、乡村公路,由受益乡、村组织施工管理,县交通局负责测量设计和不定期的派员指导及验收结算。
  2.中型桥梁、联网公路与县道,由县交通局实地踏勘、测量设计,拟定施工方案,指派工程技术人员、施工管理人员指导管理。
  3.百米以上的桥梁及主要县道工程建设,以县交通局为主,乡镇配合,组建强有力的施工管理班子,规范技术、财务、安全、质量等管理工作。
  4.省、市确定的重点工程,通过公开招投标,由有专业资质的施工单位负责施工,县交通部门则参与选线、定点、处理政策、运行管理、技术会审、竣工验收等工作。凡县交通局负责实施的工程,由县交通局组建班子,竣工后,由省交通厅、市交通局验收后交付使用。
  1994年成立交通工程质量监理站,1995年制订了《武义县县乡公路新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和《武义县县乡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后又成立武义县交通工程质量监理所,逐步完善交通工程质量监理制度。2003年后陆续制订出台《武义县交通工程建设管理办法》、《武义县县乡公路工程招投标管理实施细则》等规章,用制度规范管理工程建设,并对工程建设管理重点实施了招投标制度、双合同制度、执法监察制度、全程监察制度、廉政建设奖罚制度等五项保廉制度。2003年制定了《武义县2003-2007年乡村康庄工程建设规划》,同时出台了《武义县乡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公路建设管理制度坚持“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级负责、联合建设”方针,既运用了市场经济的手段,按照公司法规范运作,又发挥了地方政府的政治优势和积极性,符合武义县情。同时积极试行工程建设的无标底招投标,取得了有益的经验。
  施工管理抓住三个主要环节:抢抓进度,严把质量。实行工程质量终身制,建立“政府监督、专业监理、企业自检”三级质量保证体系。对投资在500万元以上的工程,按有关要求上报市质监站办理政府监督手续。细管安全。工程建设坚持“安全第一”方针,与各标段的施工单位签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书,实行安全生产抵押金制度;开展安全检查,落实措施,严加整改,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第二节 公路养护
  机构
  公路养护机构在2002年之前为县公路管理段和县乡公路管理所。2002年,原武义县县乡公路管理所的工作职能和工作人员并入县公路管理段,并新成立了武义县通达养护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完成了“事企分开,管养分离”的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路政管理机构在1996年之前是县公路管理段和县乡公路管理所各负其责。1996年县公路管理段组建了武义县公路路政管理大队,具体行使路政管理职能。
  养护
  全县公路实行分级管养。2002年之前,省属干线公路(国道、省道、部分县道干线)由县公路段专业养护;县属支线、乡村公路(县道支线、乡村公路)由县乡公路管理所管养,实行农工养护,由县乡公路管理所拨给补助经费并负责技术指导;厂矿专用公路由使用单位管养。2002年后,公路管养机制转换,国道、省道、县道由公路部门负责统一管理;乡道、村道由所在乡镇负责管理;高速公路由高速公路部门管理。县公路管理段主要对武义县辖区内的国道、省道、县道等履行保护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附属设施的行政管理,具体履行公路路政管理、公路养护的管理职能。公路养护等生产经营性职能由县通达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承担。
  好路率公路养护部门认真贯彻“以养为主,养改结合”的方针,加强全面养护。抓好日常养护,清扫路面,清理边沟、路肩,抓好大中修,整修改造路面,治理弯道,及时抢修水毁公路,治理路容路貌,提高公路路况,确保公路安全畅通。历年来,全县公路路况基本保持稳中有升。2005年的年均专业公路好路率达88.95%,县道好路率达82.45%,乡道好路率达50.29%。基本达到公路畅、洁、绿、美、安、优的管理养护要求。
  绿化历年来,在加快公路建设的过程中,积极组织和实施公路绿化、美化工程,努力打造成绿色生态公路。主要抓好春夏秋季治草、治虫关;盛夏季节抗旱关;夏季抗台防涝关;秋末冬初的修枝、刷白关。且制定了“绿色通道护林公约”,做好公示、宣传,增强群众爱路护树的意识,巩固绿色通道建设成果。
  2003年2月编制出台《武义县2003年~2005年公路绿色通道建设规划》,明确了绿色通道建设的原则、标准、树种选择办法与土地使用、资金筹措、建设养护管理和组织保障等措施,促进绿色通道建设工作稳步实施。2003年~2006年累计完成绿化建设里程362.09千米,总投资1088.2万元,基本完成全县范围内的所有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主要县道宜林路段的公路绿色通道建设。
  路政管理
  有效地维护了公路路产路权,并保持无公路“三乱”(指没有国家法律、法规授权或地方政府批准的单位和个人,私自在公路上乱设站卡、乱罚款、乱收费的非法行为)发生。
  路政管理部门深入宣传公路法规,增强全社会护路意识;抓好红线控制及接线接驳工作;加强巡查、严格执法,及时纠正制止各类违章,查处超限运输车辆,查处违章案件,拆除违章建筑,查处损坏路面路肩驳坎,查处盗伐行道树,拆除非法公路标牌,清理路障,整治标志标线,挽回路产损失,

知识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武义县志(1986-2005)》

出版者:方志岀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武义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等方面的诸多重大变化。前有概述、大事记,中列38编200余章,后有附录、索引。主要内容有:建置、自然环境、土地与矿产、城乡建设、环保与生态、居民、经济要述、农业、林业、水利、工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