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所有制类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0289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所有制类型
分类号: F421.3
页数: 11
页码: 441-451
摘要: 本章记述了武义县所有类型工业的经济发展情况,其中包含国有工业、集体工业、乡镇工业、个私民营工业等。
关键词: 武义县 工业经济 类型

内容

第一节 国有工业
  1986年,武义县所属全民所有制(简称国有;在计划经济时代,称地方国营)工业企业52家,固定资产原值8285万元(净值5996万元),职工年平均人数8674人,工业总产值该年价11018万元(按1990不变价11279万元),工业净产值3230万元,利税总额1706万元。在武义县域内的金华市经委所属的国有企业东风莹石公司,是年固定资产原值2193万元(净值1381万元),职工年平均人数2478人,工业总产值现行价1720万元(按1990不变价1791万元),工业净增值678万元,利税总额618万元;1990年,东莹公司固定资产原值3501万元(净值2238万元),职工年平均人数2703人,工业总产值现行价5026万元,利税总额809万元;至1995年,东莹公司固定资产原值16017万元(净值9686万元),职工年平均人数2565人,工业总产值现行价8881万元(按1990不变价6616万元),利税总额1216万元;2000年东风莹石公司实施改制,至2002年解体。
  1988年,推行第一轮厂长(经理)承包经营目标责任制。全县56家国有工业企业中有23家与主管部门县经委签订一定三年(1988年~1990年)承包经营目标责任书,实行承包经营。各企业加强管理,开展增产、增收、节能、节电的“双增双节”活动。是年,净增产值1亿元,净增利润200万元。棉纺织厂、水泥厂、有机化工厂等9家企业达到市级质量管理先进企业标准。水泥厂等4家企业达三级计量合格。全县在建项目56个,总投资6787.6万元。主要用于棉纺织厂1万纱锭扩建,水泥厂年产1000吨水泥生产线扩建,酒厂年产5000吨啤酒生产线、有机化工厂开发的乙型石油脂、麻纺织厂2000锭麻纺生产线等技改项目。投产后年新增产值2000多万元,创利税500万元以上。
  1989年,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开展开发新产品、新品种、新花色、新包装的“四新”活动。全年开发新产品、新品种70种,其中通过省级鉴定16种,有机化工厂的乙型石油脂、制药厂的肝安糖浆被评为省优秀“四新”产品;无线电厂的火灾自动报警器被评为省优秀新产品;机引犁耙厂的双向单铧犁、无线电厂的防盗安全转铃、茶机厂的自动抖筛机、伞厂的倾斜式万向遮阳伞等4种新产品通过省级鉴定。“四新”产品出口创汇值达1559.95万元,为全县“四新”产品创汇值最高的一年。有机化工厂烧碱、棉纺织厂45支JC纱、锅炉厂0.3吨卧式快装锅炉被评为省优质产品。武义酒厂的“武义大曲”被评为省优质产品,参加全国首次食品博览会展出。
  1990年,与县经委签订合同的第一轮承包经营企业目标责任制全面完成。合同期内标的工业年产值12800万元,实际完成21359万元,超额59.9%,标的利润为3257.3万元,实际完成4216.23万元,超额完成29.4%。23家承包企业中,得奖12家,赔9家,不奖不罚2家,赔款金额5602元。棉纺织厂、有机化工厂、供电局、锅炉厂、陶器厂被评为省级先进企业。
  1991年,开展第二轮国企承包经营目标责任制,仍由第一轮承包的23家国企承包经营。各企业开展“产品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是年,净增产值19129万元,节煤3163吨,主要产品质量稳定率达80.8%。武义锅炉厂生产的0.5吨至0.7吨双层炉排蒸汽锅炉获部优产品称号。为带动全县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加快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县政府首次确定全县25家企业为县重点骨干企业,其中国有企业为棉纺织厂、酒厂、水泥厂、锅炉厂、供电局、萤石矿山公司等7家,并出台搞活县重点骨干企业的24条扶持政策。银行向25家重点骨干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1亿元,县财政部门对制药厂、水泥厂、酒厂等骨干企业给予产品减免税的优惠政策。
  1992年贯彻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工业经济取得快速发展。全县国有工业年总产值按当年价25667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5301万元,利润1461万元,比1990年分别增长32.64%、24.58%和82.63%。
  1993年第二轮承包经营责任制到期。有机化工厂、水泥厂、供电局、锅炉厂、机床厂5家特殊贡献企业获重奖,8家未完成目标的企业分别处以268元至1000元赔罚,其他企业不奖不罚。同时,国有工业机制不活,历史包袱沉重等弊端暴露出来。年底,国有工业企业历年来存在未弥补亏损计2537万元,潜亏1967万元,其中待处理财产损失1113万元,递延资产238万元,应付工资福利470万元,待摊费用146万元。
  1994年,随着工业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为搞活国有工业机制,由承包经营深化到产权制度改革,开展企业股份合作制试点工作。有机化工厂、酒厂、水泥厂、机床厂、印刷厂、矿山公司、第二酒厂等7家企业首批改组为股份合作制。法定企业名称由“厂”改为“有限公司”,重新登记注册。7家改制企业总股本5222.53万元,其中:国家资产1756.17万元,占33.63%;企业资产2879.57万元,占55.13%;企业职工股金586.79万元,占11.24%。职工股金采取保息分红,并且从企业资产中配给职工量化股参与分红,武义化工实业总公司三年内职工红利达到职工股本金的130%。是年11月,武义无线电厂因资不抵债依法破产,成为武义第一家破产国有企业。
  1995年是国有工业经济发展最快的一年,工业企业59家,从业人员9074人,固定资产原值35071万元,工业总产值当年价53109万元(按1990价36886万元),销售收入现行价51135万元,技改投入3140万元,利税3580万元,达到了“八五”时期历史最高水平,赢得“兰溪大将,武义小老虎”美称。县经委10项经济指标考核列全市第二,经济增长幅度列全市第三。是年,县经委根据县政府制定出台相关考核奖励办法给予兑现:武义发宝酒业总公司、武义化工实业总公司、武义锅炉厂、武义棉纺织厂、武义机床制造有限公司、武义犁耙总厂、武义县供电局等企业获工业企业规模效益奖;武义机床制造有限公司、武义嘉顺服装有限公司、武义犁耙总厂、武义造纸厂等企业获出口创汇大户奖;武义棉纺织厂、武义白洋建材有限公司、武义化工实业总公司、武义发宝酒业总公司、武义锅炉厂、武义供电局、武义机床制造有限公司、武义犁耙总厂、武义县医药公司等企业获创税利大户奖。
  1996年,贯彻执行国务院〔1996〕46号《关于建立企业扭亏增盈工作目标责任制的通知》和省、市政府关于扭亏增盈工作目标责任制的实施意见。全县规模最大的棉纺织厂和全县创利税大户化工实业总公司被省计经委列为全省重点扭亏脱困企业,卫生用品厂、大田电厂、矿山公司被市经委列为全市重点扭亏脱困企业。县计划经济委员会根据国务院、省、市、县政府提出的用3年时间实现扭亏增盈工作目标任务要求,与亏损企业签订扭亏脱困工作目标责任书,增强扭亏责任感。翌年,为加大扭亏脱困工作力度,县计经委下发武计经〔1997〕1号文件,提出促进亏损企业减亏、限亏、扭亏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措施。至1999年年底,除化工实业总公司、矿山公司进入破产、歇业程序外,棉纺织厂盈亏相抵增利0.5万元,卫生用品厂增利1.7万元。化纤厂、造纸厂、犁耙厂、印刷包装有限公司、陶器厂等亏损额不大的微亏企业实现扭亏为盈目标。
  1996年至2000年,国有工业长期积累下来的深层矛盾集中反映出来,国企步履艰难。企业数、工业年产值、利润总额等均在下降。
  2001年,根据县委〔1999〕36号《关于武政〔1997〕46号和县委〔1998〕46号文件的补充意见》、县委〔2000〕46号《关于进一步加快企业改革转换职工身份的补充意见》,54家国有工业企业除9家垄断性行业外,进行全面改制。职工转换身份,补偿安置,自谋职业;企业实行破产清算、竞价拍卖、整体出售等改制形式,全面完成国有资产产权制度的变革工作。2002年至2005年,除5家国有企业外,其他国有工业企业,退出竞争性领域转入民营化经营,企业性质、职工身份、管理体制、管理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国企改制后,地方财政收入并未减少。棉纺织厂、机床制造有限公司、锅炉厂通过破产、出售改制成民营企业后,连年成为县50强纳税大户。2005年,沪江纺织印染(集团)有限公司(原武义棉纺织厂)、机床制造有限公司、双锋锅炉制造有限公司3家民营企业年上缴税金总和是改制前全部国有工业企业缴纳税金的2.37倍。
  第二节 县属集体工业
  1986年,二轻局所属县集体工业企业21家,从业人员2637人,实现工业总产值2182.55万元,出口创汇交货值108.98万元,税金118.32万元,利润115.65万元。
  1987年,围绕年内增长增收800万元经济总量的总体目标,开展“九查九算”活动,即:查原材料、能耗,算超损超耗损失账;查装卸运输重复作业,算重复作业造成轻装、空载损失账;查生产工艺控制,算超工艺工序指标损失账;查生产设备利用率,算经济运行效益账;查产品质量,算降低等级损失账;查劳动力使用,算窝工浪费账;查固定资产投资,算投入产出账;查设备维修,算返工修复拖延维修期损失账;查流动资金使用,算资金时间价值账。实现工业总产值3041.47万元,出口创汇交货值142.15万元,税金67.42万元,利润187.24万元,增产增收858.92万元。打字机、民用剪刀、手工皮鞋获省优产品奖。
  1988年,着力开展“抓大户,上规模;抓品种,上出口;抓技改,上后劲;抓管理,上效益”的“四抓四上”活动。年内开发“四新”产品26个,新增产值1504万元,出口创汇80万元,税金88.6万元,利润149.6万元。手提式英文打字机、三角回形针、桑波缎、精密镦子链、三折伞等产品通过省、市级鉴定。1号~5号镀铬民用剪获国家轻工业部优质产品奖。
  至1990年,县属集体工业企业开发成功“四新”产品48个,新增产值1139.84万元,创税利95.53万元。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403.98万元,出口交货值1395.95万元,税金226.13万元,利润130.72万元。
  1991年,县二轻企业局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通过活动,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80%以上,开发“四新”产品140个,其中列入省级3个,新增产值2420.97万元。直骨自开伞被评为省级优质产品,武义伞厂被命名为省级先进企业。是年,县属集体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9236.44万元,税金326.58万元,利润241.21万元。
  1992年,实行规模奖、效益奖及厂长(经理)规模经济效益与岗位津贴等改革措施,加快了企业发展。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13802.39万元,出口交货值达5478.39万元,税金482万元,利润415万元。
  1993年,县属集体企业由21家调整为16家,职工人数4627人,固定资产原值6544万元,实现工业总产值21802.39万元,出口交货值8987.35万元,占全县出口交货值50%。回形针、晴雨伞、服装、皮鞋、工业链条、民用剪刀、棉布、纺织配件、管子钳、外文打字机等十多种产品销往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军警特种皮鞋”获省优质产品奖。
  1995年,县二轻局深化企业改革,实现工业总产值28148万元,出口交货值11850万元,税金808万元,利润76万元。浙江万鹏集团有限公司和浙江郁金香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成立。
  1996年,县二轻局机构变革为县二轻(集团)总公司,实行政府委托和行业管理职能与县二轻联社的资产所有者职能分开,建立二轻联社集体资产管理和经营的新体制,提高集体资产运营质量。根据县委下发《关于机构改革中机关人员分流若干问题的意见》(县委〔1996〕34号),确定原二轻局人员分流方案。是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9464万元,出口交货值7994万元,税金747.51万元,利润61.67万元。
  至1998年,二轻(集团)总公司企业出现不同程度亏损,停工停产现象。工业总产值13294万元,出口交货值4588万元,税金429.79万元,利润-3788.12万元。除武义剪刀厂和武义钢球厂创利万余元外,其他企业各项指标大幅度下滑。浙江万鹏集团有限公司出现资产负债率达113.43%,亏损额1811万元,占二轻(集团)总公司工业企业亏损额50%。1999年,二轻(集团)总公司企业获得一笔扶贫贷款资金,其中武义纺织机械厂300万元、武义第一轻工机械厂80万元,武义茶机厂295万元。
  2000年,二轻(集团)总公司12家企业或破产或歇业清算。全年工业总产值仅2813万元,出口交货值390万元,税金105.84万元,利润-529万元。
  2001年,县二轻(集团)总公司企业进入破产、歇业清算终结阶段,解决拖欠职工工资、生活费、医疗保险等改制遗留问题。至2002年2月28日,县机关机构改革,县二轻(集团)总公司并入武义县经济贸易局。武义县二轻(集团)总公司工业合作联社继续处理相关事务工作,归属武义县经济贸易局管辖。
  第三节 乡镇工业
  1986年,源于农村手工业和副业的社队工业改为乡、村建制,社队工业随之改称为乡镇工业。是年,乡镇企业达2260家(包括乡镇办、村办、联户办、户办企业),从业人员14630人,固定资产原值2875万元,工业总产值8379万元,税金394万元,利润317万元。
  1987年,武义乡镇工业处于启动、宣传、鼓励、引导发展阶段。1988年4月,县委、县政府授予武义服装实验厂、武义拉丝厂、武义丝厂、武义俞源砖瓦厂、武义金华活动铅笔厂为武义县乡镇工业的“五朵金花”称号。至1990年,企业增至2779家,从业人数17653人,固定资产原值5877万元,工业总产值22121万元,税金1304万元,利润985万元。
  1991年年初,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八五”期间继续加强扶贫和革命老区工作的决定》,县委、县政府为促进武义南部贫困山区乡镇工业和村、户、联办企业发展,安排经济联合和技术开发合作扶贫资金360万元。由武义拉丝厂提供技术、原材料扶持创办的武义拉丝厂柳城分厂;好来西集团服饰有限公司全额投资的大源乡清华服装厂、泽村乡锰钢厂实施的硼铁合金生产线改造等扶贫项目先后投产。是年,企业达2889家,从业人数19992人,固定资产原值1227万元,工业总产值32479万元,税金1570万元,利润1738万元。
  1992年6月,县委、县政府在全县乡镇工业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发展乡镇工业至高无上”口号,鼓励国企、二轻(集团)总公司企业继续为加快乡镇工业发展当好“红娘”开“绿灯”。是年,乡镇工业确定推行规模经营和壮大村级经济、实施“调优做大,优势组合”方针,形成乡镇办、村办、联户办、户办“四轮齐转”发展路子,取得明显效果。企业数猛增至3100家,从业人员21776人,固定资产原值9730万元,工业总产值40433万元,税金2021万元,利润2068万元。
  1994年,武义俞源砖瓦厂推行企业改革,建立企业内部竞争机制,企业内部实行买卖机制,企业内部银行结算机制,受到国家统计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国情研究会、中国当代企业家变迁现象研究中心的高度重视。该厂荣获“全国建材工业质量优胜企业”称号。
  1995年,企业数4801家,从业人员41117人,固定资产原值25953万元,工业总产值156923万元,税金11261万元,利润5735万元。
  1996年,工业企业4708家,从业人员39486人,固定资产原值33807万元,总产值242396万元,税金8552万元,利润5638万元。经济总量和效益提高,企业经营规模也随之提升。浙江好来西集团服饰有限公司被批准为国家大型二档乡镇企业;武义拉丝厂、武义俞源砖瓦厂获“浙江省乡镇企业管理示范企业”称号,16家企业被确定为金华市重点骨干企业,21家评为纳税大户,占全县纳税大户的56.75%。
  1997年11月,乡镇工业企业清产核资:乡镇工业集体资产23226万元,私营企业资产41110万元,比1986年分别增长8.85%、37.07倍。
  1998年9月,核定全县乡镇工办人员编制为114人。46家企业60个品种参展“首届温州商品交易会”,23家企业产品参展“中国义乌小商品博览会”,签订供货合同金额228万元。
  至2000年,企业达4385家,从业人数39430人,固定资产原值84585万元,工业总产值404846万元,工业增加值109723万元,出口交货值73518万元,税金6559万元,利润26376万元。工业增加值、出口交货值实现零的突破。
  2001年,乡镇工业企业3791家,从业人员37327人,固定资产原值94890万元,工业总产值482687万元,工业增加值123078万元,出口交货值102746万元,税金12229万元,利润26960万元。
  2002年始,随着国企、城镇集体企业改制深入,乡镇工业中的集体企业也随之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至2005年年底,乡镇工业集体企业仅有27家,其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5家。整个乡镇工业的经济总量和经济效益指标在全县工业中占的比重:工业总产值1986年占29.89%到2005年占1.425%;税金1986年占28.19%到2005年占2.89%;利润1986年占22.58%到2005年占2.21%。其他经济指标都并入全县私营经济、个体经济中统计反映。
  第四节 个私民营工业
  武义的个私民营工业企业,从国有、城镇、集体企业改革和乡镇企业的转制中发展兴旺起来。个私民营工业从经营规模上划分为民营工业、个体工业。
  民营工业1986年,民营工业处于起步阶段,有企业70家,从业人员6863人,工业产值1734万元。翌年,增至75家,从业人员6007人,工业产值2639万元,后又有所回落。1992年回升到91家,工业产值11055万元。
  1993年6月,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发展个私民营经济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是年,民营工业企业单位数增加到169家,工业年产值20990万元,比上一年增长近2倍。首次出现个私民营有限责任公司32家、独资企业103家、合伙企业34家。浙江省武义装饰有限公司为全县首家有限责任公司。财政局、工商局及县个协(个体私营协会)首次开展评选个私民营企业纳税大户活动,由县政府表彰。1994年有民营企业267家,固定资产6492万元。7月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全县登记注册私营有限责任公司86家。
  1995年,县委、县政府出台〔1995〕20号文件,“小规模、小群体”的群块经济得到发展,桐琴镇的“三针”(指回形针、大头针、订书针)、小五金加工,新宅的小水电,王宅镇电珠制造业,武阳镇的服装加工、印刷和制伞业初具规模。至年底,共有私营工业企业499家,其中有限责任公司231家、独资企业223家、合伙企业45家;拥有固定资产2.46亿元,工业总产值86261万元,其中年产值超100万元的有22家;武义恒友机电有限公司、武义光明文具厂、武义先锋锰钢实业公司、武义氧氮气制造有限公司等被评为“个私民营企业纳税大户”;武义县恒友机电有限公司、武义县鸿峰玻璃纤维实业公司被评为“金华市最佳个私民营企业”;鸿峰玻璃纤维实业公司获“浙江省百佳个私民营企业”称号。
  1996年,民营企业689家,其中有限责任公司338家、独资企业301家、合伙企业50家。固定资产3.48亿元;产值7.89亿元,其中年产值超百万元企业增加到47家、超千万元有4家、私营企业与外商合资的有4家。引进外资165万美元,出口创汇企业10家,创汇1081万元,其中创汇100万元以上3家。浙江武义雨中晴制伞有限公司的睛雨伞出口欧美等国,创汇500万元。
  1997年,民营工业企业661家,比1996年减少28家,但产值猛增至14.1亿元。
  1998年4月,县委召开全县发展个私民营经济大会,并下发〔1998〕16号《关于加快个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规定不限发展比例、不限发展速度、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规模,在经济政策、发展条件和生产要素的配置上,对各种经济成分一视同仁,创造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宽松环境。为进一步加快个私民营经济发展出台了26条优惠政策。1998年,民营企业回升至557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44285万元。1999年民营企业648家,工业总产值179150万元。武义工力电动工具制造有限公司、武义雨中睛制伞有限公司为金华市50强个私民营企业,武义南方齿轮厂被评为市安置吸纳下岗职工再就业先进单位。
  2000年,国有、城镇集体、乡镇集体企业改制转为民营。民营工业企业909家,其中独资企业408家,合伙企业58家,有限责任公司443家;固定资产51242万元;工业总产值350356万元。
  2001年民营工业企业954家,其中有限责任公司414家、个人独资企业489家、合伙企业51家;固定资产64656万元;工业总产值270094万元。2002年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到1311家,其中有限责任公司750家、个人独资企业524家、合伙企业37家;固定资产74123万元;工业总产值238741万元。2003年民营工业企业1539家,工业总产值257967万元。2003年全县96家1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中,除县供电局为垄断行业外,全部是民营工业企业。是年,全县50家纳税大户中,民营工业企业42家,占84%。翌年,民营工业企业1656家,固定资产91741万元,工业总产值448750万元。2005年,民营工业企业1954家,其中有限责任公司1398家、个人独资企业506家、合伙企业50家;固定资产101642万元,工业总产值1030891万元,占全县1325300万元工业总产值的77.79%。外向型个私企业168家,其中年出口额百万元以上89家,出口交货值20955万元。获自营进出口权私营企业216家,与外商合资的私营企业21家,实际利用外资2266.63万美元,获得欧洲CE认证15只,通过ISO9000体系认证16只。
  从2003年开始,42家民营工业企业连续三年获县50强纳税大户奖,其中浙江三美化工有限公司2005年纳税高达5116万元。民营工业企业成为实现武义跨越式发展的主力军。
  个体工业包括城镇个体、农村个体及村以下工业企业。
  第五节 股份合作制工业
  1992年,县委、县政府〔1992〕37号《关于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采取转产、兼并、租赁、联营、股份合作、歇业、拍卖出售等不同形式对企业进行改制。县体制改革办公室开展推行股份合作制工作。
  1993年4月,县政府确定武义有机化工厂、麻阳电厂、武义皮鞋厂等企业为推行股份合作制试点单位。根据《武义县国有企业股份合作制试行办法》和《关于深化城镇集体工业企业改革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因企制宜实施“认真试点,分类指导,稳步推进,不断完善”的工作方针,坚持入股自愿、股权平等、同股同利、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设置股权,印发“股权证”,制定《股金卡发行管理办法》。分4个阶段实施,即:宣传发动,制定文件;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和产权界定;股权设置,确定政策,拟定章程,人事安排,通过《职工个人股认购办法》和《企业股量化办法》;组织实施,发动参股,建立组织,聘任干部。7月,乡镇企业局根据省委办〔1993〕6号《关于乡村集体企业推行股份合作制试点意见》,确定在武义露溪电管厂、武义制锁一厂、武义东方文化用品厂推行扩大股份合作制试点工作,制定《武义县乡镇企业推行股份合作制试行办法》。10月,县第二轻工业局确定浙江行风鞋业公司为推行股份合作制试点单位,公司总股本771.62万元,改组后投入股本金522.95万元,其中武义二轻工业联社法人股390.02万元,企业集体股82.05万元,职工个人股50.88万元。浙江塑料实业公司生产的“厂烷PS发泡片材项目”推行为股份合作制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其中企业集体股300万元,法人股1000万元,职工个人股200万元。
  1994年,开展全县首批股份合作制改制工作。至10月底,武义酒厂、武义水泥厂、武义有机化工厂、武义机床厂、武义第二酒厂、武义印刷厂、武义萤石矿山公司等7家国有企业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7家企业总股本为5222.53万元,其中:国有资产股1756.17万元,占33.63%;企业资产股2879.57万元,占55.13%;企业职工个人股586.79万元,占11.24%。武义剪刀厂、武义球铁厂、武义电动工具厂、武义第一轻工机械厂、武义服装厂等5家县属集体企业改组为股份合作制企业。5家企业总股本为1739.60万元,其中:二轻联社股金934.39万元,占53.71%;企业法人股669.02万元,占38.46%;职工个人股136.19万元,占7.83%。13家乡镇企业改组为股份合作制企业,总股本为795万元,其中乡镇集体股金255万元,社会法人股金39万元,社会个人股金501万元。
  1995年2月,浙江万鹏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股份制经济实体,股东出资总额为5152.69万元。4月,武义浮选厂改组为股份合作制企业后转入武义萤石矿山公司管理。
  1996年,乡镇工业企业推行股份合作制8家,总股本702万元,其中乡镇集体股377万元,职工集体股300万元,社会个人股25万元。化工、建材、机床、印刷、发宝酒业5家改制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占国有系统34.62%。
  1998年年初,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深化国有、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若干问题的补充规定》,推行第二次股份合作制改革。35家已推行股份合作制的企业进行深化完善和改造,国有、集体工业企业的不良资产进行剥离、提留、核销后,存量资产由职工买断。在完善改造中不量化配股,不保息保利,坚持“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改制原则,推进股份合作制的深化改制。
  1999年,由于重股轻制,改制不转机,股权分配制度不完善,企业仍处在困境中,出现退股现象。浙江万鹏集团塑料实业公司(原为武义塑料实业公司)1994年推行股份合作制后,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为扩大股权,以每股550元全部收回社会个人持有的“股权证”,扩充企业股权实力。1997年企业亏损,为避免社会个人股权证持有者造成损失,经县体改办〔2000〕2号文件批准同意,由武义县二轻工贸公司按总价258.58万元(原股权总价550万元)的价格收购塑料实业公司股权证。武义发宝酒业总公司、武义白洋建材有限公司、武义化工实业总公司、武义印刷包装有限公司等企业经主管局批准按原值退回职工股金。其他国有、集体推行股份合作制的企业在1999年至2000年间,召开股东大会,通过退股、清算,实行企业破产、出售、兼并等改制形式,退出竞争性领域,转入个私民营企业。
  第六节 中外合资工业
  1991年2月成立的浙江宏凯服饰有限公司是全县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1991年至2005年,共成立中外合资企业56家(1991年1家、1992年4家、1993年6家、1994年6家、1995年4家、1996年4家、1997年2家、1999年1家、2000年7家、2001年2家、2002年2家、2003年6家、2004年5家、2005年6家),注册资金总金额10352.4万美元。经营范围涵盖电动工具、五金产品、办公文教用品、电动车、滑板车、沙滩车、运动健身器材、旅游休闲产品、纺织服装、农机产品、门业、农产品、保健品、印刷包装、化学短纤维、配合饲料、金属丝绳及电线电缆、磨料磨具、竹木制品、种植、蚊香、工艺品、户外家具、电子产品、萤石采选及萤石精矿粉加工、路桥工程等的设计制造与销售。
  一些中外合资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由于种种原因而被吊销或注销。截至2005年年底,全县实际中外合资企业24家,其中90年代成立的28家中外合资企业仅存2家;2000年至2005年成立的28家公司中尚在继续运转的22家。
  第七节 外商独资工业
  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外的一些公司或自然人瞄准中国的发展潜力和巨大的市场,纷纷将资本投向中国。1995年12月27日金华赛庐农产品发展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为武义县首家外商独资公司,开展花卉、果木蔬菜、水产品、农产品、土特产品生产与销售以及园林设计等业务。
  据统计,自1995年至2005年,共成立外商独资企业23家,注册资金3357.3万美元。经营范围涵盖电动工具、园林工具、五金产品、电动车、滑板车、沙滩车、运动健身器材、旅游休闲产品、纺织服装、门业、机械设备、电子电器产品、户外家具、农产品、种植、蚊香、工艺品、污水净化等的设计、制造与销售。截至2005年年底,全县实际外商独资企业17家。

知识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武义县志(1986-2005)》

出版者:方志岀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武义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等方面的诸多重大变化。前有概述、大事记,中列38编200余章,后有附录、索引。主要内容有:建置、自然环境、土地与矿产、城乡建设、环保与生态、居民、经济要述、农业、林业、水利、工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